現代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㈠ 現當代文學人物形象分析
告訴你方法吧、、呵呵、、希望有幫助、、、
一、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
因為篇幅短小,小小說的人物並不復雜,《賭》中只有「暴君」、「哲人」和「上帝」三個人物,而主要人物明顯是「暴君」和「哲人」。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是一個較淺易的思維過程,但考慮問題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細節:
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寫方法都要考慮到,重點是分析主要的描寫方法。如《賭》文中對二人的神態、動作描寫,對「暴君」的語言描寫等。如果我們在分析時僅僅關注「暴君」的語言描寫,我們也許只能從文中讀出他浮躁(或急躁)的性格特點,但再通過分析他「指著哲人的鼻子」等神態與動作,我們就能進一步了解他張狂(或盛氣凌人)、自負等性格。
2.要關注人物描寫時能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詞。《賭》文第③段中的「他(暴君)很自信,多年的廝殺……」中的「自信」及第⑤段中的「他(暴君)傲慢地站起身」中的「傲慢」等,這些詞語不僅是對人物神態的描寫,也直接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3.關注具有雙關意義或較含蓄(具有深層含義)的描寫詞語。比如,文中多次寫到「哲人」的「笑」與「沉默」,無非是為了展示哲人「沉著(沉穩)」、「心態平和」等性格特點。
二、通過情節、環境補充人物性格
小說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節和環境,但這三者之間實際上不是並列的,從某個角度而言,情節與環境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它們對人物性格的補充作用有時候會體現得相當重要。
自然環境描寫除了推動情節發展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圍繞人物展開的,它們包括:烘託人物心理活動,烘托氣氛,烘託人物性格。比如,文章第⑥段末句寫到「沙漠越來越靜了」,乍看似乎與人物性格無關,但就是在這樣「越來越靜」的沙漠之中,「哲人」堅韌與平和的心態才最巧妙地得以展現。再比如末段中寫道:「早晨的陽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潤。哲人睜開眼,看見不遠處有個村莊。」這是不是在告訴我們,只有以堅毅的性格去戰斗,才能看到生命的綠洲呢?
故事情節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簡而言之,就是我們要看清通過事件的發生與發展過程,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賭」完全程之後我們發現,「暴君」因浮躁而自食惡果,而「哲人」則因堅毅謙卑而最終迎來了自己生命的春天,整個情節都是圍繞「暴君」的浮躁與「哲人」的平和心態而展開的。
於是,我們可以將「暴君」的性格特點歸納為:張狂(盛氣凌人)、傲慢、自大(自負)、浮躁(急躁、意氣用事);將「哲人」的性格特點歸納為:沉穩(沉著)、謙卑、耐勞(堅韌或堅毅)、心態平和。
三、通過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應該是人物性格與其身份地位的綜合。人物性格的分析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就如同要造一幢樓房,結構上的大多數建材都已具備,就只等著將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了。從表達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個(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質、評價等)形象。在《賭》文中,「暴君」形象可概括為:「暴君」是一個盛氣凌人、傲慢自負且經常意氣用事的反面形象;「哲人」是一個遇事沉穩、待人謙卑、心態平和且能吃苦耐勞的正面形象。概括時,如果能夠確定人物身份的,則以「工人」、「農民」、「小市民」、「手工業者」……概括;如能確定其評價的,可以「文學家」、「畫家」、「政治家」……概括;如能確定其(階級)性質的,可以「資本家」、「封建地主」、「走狗」……概括。
四、通過人物形象分析主題思想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於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這里的「社會矛盾」與「現實生活」就是小說反映的主題思想。因此,每一個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時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這個形象的目的揭示出來,就能順利達到分析主題思想的目的。
《賭》文塑造「暴君」和「哲人」這樣兩個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麼?從「暴君」的角度來說,無非是告訴人們目空一切的狂妄之徒終將自食惡果,警示人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心浮氣躁;從「哲人」的角度而言,無非是想告訴人們唯有以謙卑與堅毅的心態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到達心儀的彼岸;如果再聯系題目「賭」,從二者對比的角度來分析,又不難看出文章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人生就像一場賭博,狂妄自大者必然輸掉自己的人生甚至生命,心態平和者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步分析法概述
通過描寫分析人物性格——通過情節、環境補充人物性格——通過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通過人物形象分析主題思想。
㈡ 現當代文學人物分析
1 寫於1921年的小說《阿Q正傳》,是魯迅改造民族靈魂的典範之作。魯迅說過,他寫《阿Q正傳》,「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偽自由書·再談保留》),是想「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及《著者自敘傳略》)。站在今天的角度,來審視主人公阿Q這一形象,我們不難發現,阿Q實際上是一個舊時代中國農民的魂靈。 作品中的阿Q是一個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貧苦農民。在舊中國閉塞落後的農村小鎮未庄,阿Q貧無立錐之地,他沒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沒有固定職業,只能靠打短工為生,「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甚至失掉了自己的姓。當他有一次喝罷兩杯黃酒,說自己原是趙太爺本家的時候,趙太爺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不許他姓趙。他終於被剝掉最後一件布衫,連戀愛的權利也沒有;在與趙太爺、假洋鬼子,甚至王胡、小D的沖突中,他永遠都處於失敗者的地位。他的現實處境是如此悲慘之至,但他在精神上卻「常處優勝」,阿Q對自己的失敗命運和奴隸地位採取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辯護和粉飾態度。小說的兩章「優勝記略」,集中地描繪了阿Q這種性格上的「精神勝利法」:他常常誇耀過去:「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其實他連自己姓什麼也有點茫然;又常常懸揣將來:「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其實他連老婆都還沒有;或者「忘卻」:剛剛挨了假洋鬼子的哭喪棒,蒙受了「生平第二件的屈辱」,「拍拍的響了之後」,「似乎完結了一件事」,就忘卻一切而且「有些高興了」;或者向更弱者(例如小尼姑之類)泄憤,在轉嫁屈辱中得到滿足;或者自輕自賤,甘居落後與被奴役:「我是蟲豸——還不放么?」在這些都失靈之後,就自欺欺人,說一聲「兒子打老子」就「心滿意足的得勝了」,在自我幻覺中變現實真實的失敗為精神上的虛幻的勝利:「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你算是什麼東西!」甚至「用力在自己臉上連打兩個嘴巴」,「彷彿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也就心平氣和,天下太平。「精神勝利法」使阿Q雖受盡剝削和欺凌卻不能夠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的地位。 作品突出地描繪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同時又表現了他的性格里其他許多復雜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滿著矛盾的。一方面,他是一個被剝削的勞動很好的農民,質朴、愚蠢,長期以來受到封建主義的影響和毒害,保持著一些合乎「聖經賢傳」的思想,也沒改變小生產者狹隘守舊的特點:他維護「男女大防」,認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裡人,因為他們把「長凳」叫做「條凳」,在煎魚上加切細的蔥絲;凡是不合於未庄生活習慣的,在他看來都是「異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個失掉了土地的破產農民,到處游盪,被迫作為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並不佩服趙太爺,錢太爺,敢於對假洋鬼子採取「怒目主義」;還覺得未庄的鄉下人可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沒有見過殺頭。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裡普通農民所沒有的。既瞧不起城裡人,又瞧不起鄉下人;從自尊自大到自輕自賤,又從自輕自賤到自尊自大,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樣典型環境里的典型性格。出現在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一方面是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後近代中國農村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的表現,另一方面也為阿Q本身的具體經歷所決定,魯迅從雇農阿Q的生活道路和個性特點出發按照自己藝術創造上的習慣——「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遵循主體的需要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思想熔鑄的時候,又突出了人物復雜性格的某一點,使其具有鮮明的精神特徵,從而成功塑造了一個舊時代中國農民的魂靈。 在小說中阿Q的精神勝利法明顯打上了近代社會急劇破產,不能掌握自己命運、又找不到出路的不覺悟的農村流浪雇農的階級烙印。小說對未庄典型環境的描寫,深刻地揭示出阿Q精神勝利法與支配著整個社會的封建傳統思想、封建等級制度的聯系,與小生產者的落後、閉塞、保守、軟弱地位的聯系,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阿Q是一個落後農民的典型。另一方面,阿Q的精神勝利法又是歷史上「兩次奴於異族」,在近代帝國主義侵略面前接連失敗的中華古國屈辱地位的產物,是一種喪失民族自尊心、自信力,安於並掩飾民族落後與被奴役命運的民族精神狀態,即魯迅所說的「國民性弱點」。魯迅從他對中華民族歷史、現狀長期深刻的研究中,發現了阿Q精神勝利法是中華民族覺醒與振興的最嚴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他的《阿Q正傳》正是對於我們民族最偉大的自我批判,並從這實事求是的清醒批判中尋求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阿Q正傳》的主旨及歷史價值正在於此。從這個角度看,毫無疑問,阿Q是中華民族中具有精神勝利法弱點的這一類人的典型,寫出了「一個舊時代中國農民的魂靈」,具有十分廣泛的歷史概括性。
希望採納
㈢ 分析一本小說的人物形象,應從哪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從人物自身的語言來分析。語言描寫,指人物對話和獨白。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應是他身份、經歷、思想感情的反映。例如,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中,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刻畫出警官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詐多變、趨炎附勢的卑劣形象。
第二,可以從人物自身的行動來分析。行動描寫,指人物的行為、動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動作活起來的,人物的行為是受其思想意識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動反映著人物的思想和內心世界。例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寫道:「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這個「摸」的動作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孔乙 己窮困潦倒的境地。
第三,可以從人物的外貌來分析。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經歷、命運。例如魯迅的《故鄉》中對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就反映了閏土性格和命運的變化,從而揭示出封建思想對人的毒害之深。
第四,可以從情節的發展來分析。所謂情節,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相互關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人物性格總是在情節的發展中逐步展現的。例如,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於勒》中,對主人公菲利普夫婦的塑造就是通過情節的展現來完成的。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前後不同變化,展現了他們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本質,也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以及金錢至上的社會現實。
第五,可以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分析。心理描寫,指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思想活動的描寫。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泰格特的小說《窗》中有這樣的描寫:「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什麼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麼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這段心理描寫,把人物極度膨脹的私慾和強烈的佔有欲表現了出來。
以上介紹了分析小說中人物的幾種方法,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要注意綜合運用。
㈣ 如何分析小說 人物性格
如何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是為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思想服務的。閱讀時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從下列幾方面入手。
1.從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寫入手。
人物直接描寫(也叫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反映作品的主題。
肖像描寫(也叫外貌描寫)
它的作用不只在於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特徵,而是為了以「形」來傳「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徵。例如《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項帶銀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這是一個活潑、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閏土卻變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提一個紙包和一隻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是一個飽經憂患,受盡勞累、飢寒交迫、麻木遲鈍而又自卑的人了。魯迅先生通過閏土的肖像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性格的巨大變化,從而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給人民造成了苦難。
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
人物行動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體現著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范進中舉》中寫胡屠戶的貪婪相:……即便包了兩錠,叫胡屠戶進來,遞與他道:「方才費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錢來。這六兩多銀子,老爹拿了去」。屠戶把銀子攥在手裡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裡揣……這里通過胡屠戶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暴露了這個市儈嗜錢如命的本性。
心理描寫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寫,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思想活動描寫,它往往和外貌、語言、行動交叉在一起。有時描寫了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同時也反映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孔乙己買灑時「排出九文大錢」這一動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幫面前炫耀的心理。
2.從側面描寫人物。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如用有關人物的對話,心理活動,事件敘述等烘托所要描寫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如《我的叔叔於勒》關於於勒的敘述和結尾景物描寫,都屬於側面描寫。
3.從細節描寫入手。
所謂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服飾、神情變化以及事物、環境的細微處進行具體描寫。分析細節描寫,首先要注意細節的真實性,要經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義,看其是否經過精心選擇,巧妙安排。上面提到的《故鄉》一文的肖像描寫和《范進中舉》中的語言、動作描寫,實際也都是出色的細節描寫。
㈤ 怎麼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和賞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1、從分析人物的描寫入手。
(1)正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從而反映作品的主題的描寫。
①通過肖像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肖像描寫它的作用不只是在於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特徵,而是為了更好的以「形」傳「神」。
例如《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項帶銀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這寫出的是一個活潑、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閏土卻變成:
「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提一個紙包和一隻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是一個飽經憂患、歷經滄桑,已變得麻木遲鈍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說通過對閏土的肖像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性格的巨大變化,從而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給人民造成了苦難。
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有幾處個性化語言描寫,如「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辦一辦。對不對,克羅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於要我受罪吧。」「„„我覺得更滿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錢。這樣,你愛做多少台彌撒給誰都可了!„„」「克羅旭,你這些話保險沒有錯嗎?可以對一個孩子說嗎?」句句話語,把一個貪欲十足的守財奴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③通過動作行為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搶梳妝匣」一處動作描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這一「縱」一「撲」寫得生動極了,使人如見其形,如窺其靈魂,把一個金錢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間接刻畫人物的描寫。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賈寶玉的形象刻畫,就使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
林黛玉從王夫人口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從母親口中得知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結果一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這些側面描寫的目的是欲揚先抑,它極大地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2、從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入手。
小說的故事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閱讀小說,
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說情節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說往往是微型小說,雖然它寫的是小題材,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卻是生活內容的高度濃縮,應該說正是這高度濃縮的故事情節凸顯了人物形象。
例如小小說《同意》:秘書送進一份文件。王廠長像往常一樣拿起筆輕松熟練地在上面寫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睜大了眼睛,筆從他無力的手中滑到了辦公桌上。第二天,他離開了他熟悉的辦公室。這篇小小說故事情節簡單,但卻把一個只知「同意」的糊塗廠長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從而諷刺了社會上一部分官員不分具體事件,只知道動用手中的權力,結果輸得一塌糊塗的形象。由此可見,小小說的故事情節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所以閱讀時,必須透過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
3、從分析小說的環境入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小說的環境描寫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的作用外,還有烘託人物性格的作用。
例如孫梨《荷花澱》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環境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
在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閱讀小說時,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㈥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怎麼寫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要深入透徹地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通過環境描寫了解人物的活動背景。
小說中的人物總是在一定環境中活動的人。小說中的環境是指作品描寫的圍繞人物展開的或人物行動涉及的一切外在條件的總和,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另外,小說的環境還包括與人物及其行動有關的特定氣氛和情調。
環境對人物的襯托作用有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是指環境與人物和諧一致,即社會風氣、自然風光、氣氛和景物色調等與人物的性格、命運、言行等組成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反之,則是反襯。
二、通過分析情節透視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說的情節是人物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即人物性格是通過情節發展具體體現的。例如,《三國演義》中的「楊修之死」,文中情節的發展是兩個不同性格的人物發生聯系後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們才說把握好故事情節能透視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分析作者描寫人物的方式。
通常情況,作者刻畫人物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1、肖像描寫-小說描寫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顯示人物的性格。
肖像描寫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靜態肖像描寫,一種是動態肖像描寫。
小說中,動態肖像描寫運用得比較多。動態肖像描寫可以從人物一系列的肖像變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
2、語言描寫-語言描寫能表現人物的年齡、職業、身份、愛好、思想感情等。例如,《故鄉》中「我」和楊二嫂的那段談話,就形象地揭示了楊二嫂這個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徵,透視了她被剝削階級意識和惡習侵染的丑惡靈魂。
相比之下,「我」的神態則是愕然、惶恐、囁嚅,直至閉了口,默然無言以對。由此可見,小說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語言表現著自己的性格特徵。
㈦ 如何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小說類文本閱讀受到重視.廣東、寧夏、海南、江蘇和浙江卷都在文學作品閱讀中考查了小說閱讀的,而賞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說閱讀的必考題目,因此,熟練掌握一些賞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技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賞析人物形象的答題技巧
1、從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賞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寫的方法:①正面描寫,一般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事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
(2)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②語言描寫:A、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B、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③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④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徵.
2、從分析人物活動的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環境是人物活動和故事發生發展的場所.特定的人物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小說環境描寫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等,有時起渲染氣氛的作用.社會環境主要是渲染時代特徵.另外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也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選小說《烏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寫就為我們提供了主人公烏米的生活環境,突出了她孤獨無助的處境,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3、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歷史.情節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慾望的沖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來展開的.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可以從情節入手,據情論人.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特徵,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全面、恰當、實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徵是從情節中引出的結論,反過來可以解釋情節.只有全面而恰當的結論才能正確解釋全部情節.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多重性,多角度進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徵.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4、從人物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許多小說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我們准確分析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確定主次,從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所選小說《侯銀匠》,雖然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可是小說的主要文字卻是寫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確地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很難全面總結出侯菊的形象特點.
5、從分析小說的主題入手,揣摩作者的評價.
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題往往是通過作品中人物的活動體現出來的,因此通過分析小說的主題,揣摩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正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河的第三條岸》,文章語言含蓄,內容抽象,考生需認真分析小說的主題,敏銳地認識到作者對「父親」的選擇是肯定的,才能夠正確分析出「父親」的性格特徵,從而准確地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賞析題設題類型
命題者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根據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賞析題答題思路
1、總體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徵.
2、具體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4、得出全面完整的結論.
例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第17題答案:(總體概括)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具體分析,舉例說明)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澮,她覺得羞辱.但她雖不理解父親,在物質方面卻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㈧ 小說人物形象如何分析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一般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
(一)通過人物描寫來分析人物形象,如通過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細節等描寫分析人物。重視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等,這些因素往往直接決定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形象。
(二)通過故事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
(三)通過典型環境來分析人物形象。
(四)通過人物間的關系來分析人物形象。
(五)結合寫作背景或文章主題來分析人物形象。
注意事項:
情節是小說環境、情節、人物三要素之一,是小說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手段。小說中看似沒有規律的情節發展,實際上都和人物的性格特徵有著密切的聯系。
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決定人物在面對小說中的情節時,會選擇不同的方向,從而出現與之相適應的情節發展,而人物的性格特徵也需要某些特定情節來展現,二者是相互影響並相輔相成的。
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徵時,要把人物放在小說情節中進行解讀,不能孤立的分析,同是也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把握主要人物在不同情節下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