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小先生小說都市
㈠ 有沒有男主女主都很厲害的不要過於瑪麗蘇的小說可推薦
《重生之天才神棍》女主是重生的,走的是商路和風水師路線,女主本人殺伐果斷。
㈡ 《陰陽小先生》這本小說的網站是多少
你是作者?
㈢ 幽冥詭匠原版小說叫什麼
幽冥詭匠改編自漫畫幽冥詭匠。
《幽冥詭匠》是一部於連載於嗶哩嗶哩漫畫、網易漫畫的恐怖漫畫,作者是轉輪手槍、三老爺。
在河北的一個小山村裡面居然發生了一些離奇的事情,主人公陳小狗與父親陳老狗專門做著降妖捉怪的事情,陳小狗從小的時候就是從墳地撿來的,所以自帶著陰陽眼,陳小狗與父親陳老狗降妖捉怪,盜墓憋寶,經歷了一場又一場詭異離奇的靈異事件。
轉輪手槍、三老爺是網路漫畫家,木偶漫畫工作室的負責人。主要作品有《幽冥詭匠》、《仙山傳奇》、《三老爺驚奇手札》、《槍爺異聞錄》、《詭案實錄》、《唐人街小先生》、《彼岸姐妹花》。
小說內容題材
1、偵探小說
偵探推理小說是指在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帶有足夠的線索讓讀者可以推理出結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說中的偵探來推導出結局的小說。發展早期是受西方影響,而出現《霍桑探案》,當代擺脫西方影響的作品是《游戲偵態或探集》的出現,而刑偵嚴格上不算入,因為刑偵無法批判現實,只是為了當權者服務。
2、探險小說飢閉汪
它是以各種不尋常的冒險事件為描寫的中心線索,主人公往往有不平凡的經歷、遭遇和挫折,情節緊張、沖突尖銳、場面驚險、內容離奇。爛仔西方比較盛行,國內《游險記》與《尋龍訣》的出現,也帶來了一點熱度。
㈣ 六爻的六個爻位都代表什麼
所謂爻位,就是一個卦六個爻所居地位不同,有上有下,有高有低,有陰有陽。而經過納甲排六親後,六親所居的不同地位,不同的陰陽,便可反映六親的不同形態。
爻位的陰陽:六爻的爻位有陰有陽,一、三、五爻為陽位,二、四、六爻為陰位。陽爻為陽,陰爻為陰。陽爻居陽位為得位,陰爻居陰位為得位。相反,陽爻居陰位、陰爻居陽位都為不得位。如男測婚姻感情,妻友爻陰居陽位,則該女多具男性特徵等。所以,普通四爻為陽爻則易保守,做毀帶事過火;三爻若為陰爻則易消極。
爻位間的關系:六爻的爻位初爻與四爻、二爻與五爻、三爻與六爻為內卦和外卦的同位爻,所以二者陰陽相反為相應,陰陽相反為不相應。如測婚姻,相應為調和之象,不相應為不利之象。
各個爻位的含義1、初爻
人物:人民群眾、中小先生、無業人員。
人倫:子孫後代小輩。
人身平安:腳部、如以臉來講,為口部。
疾病:足部疾病。
時間:早上、陰歷十一月、十二月。
場地:鄉村、老練園、社區居委會。
求事:心思。
出外經商:亡身。
其他:無宗教信仰信仰者、告知、匯報、綠色植物。
2、二爻
人物:通常行政部門管理人員。
人倫:夫妻。
人身平安:腿、股、如以面部來講,為面頰部。
疾病:腿、股病,子宮病。
時間:上邊午,陰歷正月、二月。
場地:區、鎮、鄉鎮**,社區居委會。
求事:身事。
出外經商:愛人。
其他:宗教集團、易感情用事者、成家者、家宅、果子、毛竹等。
3、三爻
人物:處長、場長、成家者、初中先生。
人倫:兄妹。
人身平安:腹部,如以面部來講,為鼻子。
疾病:腹部疾病。
時間:下午,陰歷三月、四月。
場地:縣委縣**、市委會、中等城市。
求事:家務事。
出外經商:行李箱、貨品。
其他:耶穌教、聰明者、無產者、山林、蔬菜水果。
4、四爻
人物:局級以上邊黨員幹部、廠礦企業家、高中級大專學員、有產者。
人倫:伯叔嬸姨姑等老人。
人身平安:右季,如以面部來講,為耳朵。
疾病:右季疾病。
時間:半夜至傍晚,陰歷五月、六月。
場地:省府、大都市、專迷信院。
求事:人事部門。
出外經商:車、船等代步工具。
其他:擅長考慮者、土地。
5、五爻
人物:統治者、兩頭部委局辦責任人、大企業家。
人倫:父母。
人身平安:心血管、肺臟基余盯,如以面部來講,為眼睛部位。
疾病:心、肺、支氣管等疾病
時間:夜裡,陰歷七月、八月。
場地:首皆、名牌大學。
求事:官事。
出外經商:路面。
其他:黃金、光熱、絕頂聰明者、效果、團體信譽、農戶、儒道。
6、六爻
人物:皇家任務人員、元老級、有功功率兵士、離休人、大亨。
人倫:爺爺奶奶、祖先。
人身平安:頭頂部。
疾病:頭部疾病。
時間:深夜,陰歷九月、十月。
場地:國外、皇家居所、參眾兩院、人大會、研討院等大中型科研院所。
求事:大事。
出外經商:起點。
其他:貴金屬、金剛石、肉體疾病、飲品、神道、仁慈。
您還可以使用chatgpt幫助你查詢星搏和座網路、測姻緣、測事業運、測婚姻、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測八字、姓名速配、測終生運、復合機會,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AI(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chatgpt/
㈤ 南京有哪些當代文化名人
列寫幾位南京市籍的當代名人,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
郭金龍,江蘇南京人,歷任四川省委副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
丁衡高,江蘇南京人,解放軍上將軍銜。 1931年.2月出生,1961年畢業於原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光學學院獲副博士學位,曾任國防科工委主任。1994年6月8日晉升為上將軍銜。
盛光祖,江蘇南京人,歷任鐵道部部長,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兼黨組書記。
魏 亮,江蘇南京高淳下壩人,解放軍上將軍銜。歷任陸軍第二十六集團軍政治委員、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廣州軍區政治委員、 南部戰區政治委員等職務,2014年7月11日晉升為上將軍銜。
潘 岳,江蘇南京人。現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中央 社會 主義學院第一副院長。
當代「草聖——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江浦人,是南京當代書壇最有名的書畫家。曾任中國書協名譽理事、南京文書畫院院長。他為繼承和發揚中國書法藝術作出了傑出貢獻。林散之自幼愛畫、習字,6歲入私塾臨帖學書,12歲為村上鄰居寫春聯,16歲開始學書法,30歲後師從黃賓虹學畫,一生創作了800多篇書畫作品。林散之的草書筆力萬鈞,一氣呵成,被國內外稱為當代「草 聖」,同書法家胡小石、高二適、蕭嫻並稱為書壇「金陵四老」。
林散之書畫陳列館之一坐落於浦口區城西求雨山上。館中收藏了林散之先生210件書畫作品。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1891-1946)是我國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一生從事平民教育,創辦了南京曉庄師范和許多鄉村學校, 如南京燕子磯小學、堯化門小學、中山門小學等, 使許多平民子弟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他首創「小先生制」,主張「教學做合一」,還自編識字課本,開辦教學試驗基地。陶行知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被譽為「偉大的平民教育家」。
為了學習和宜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南京成立了陶行知研究會,在曉庄的勞山腳下建造了陶行知紀念館,被列為省級保護單位。
兒童教育專家——斯霞在南京市教育界,有一位備受尊敬的小學特級教師,她就是在教育戰線上奮斗一生的斯霞老師 (1910-2004)。斯老師懷著一顆純真的童心,像母親一樣關愛自己的學生,倡導「愛心育人」。她創造的「讓同學們一邊讀課文一邊學生字」的識字方法, 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她被譽為「小學教育的梅蘭芳」。
斯霞老師臨終前把自己的積蓄都拿出來,獎勵那些獻身基礎教育的優秀的中小學老師。根據斯老師生前願望,2004年5月,南京市教育局設立教師最高獎「斯霞獎教金」。
為了紀念斯霞老師,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籌建了斯霞紀念館。
如果看不到孩子,真不知道該怎樣生活。
對每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准備的。
敬業、愛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我一輩子都信奉這四個字。
—— 斯霞.
您好,以下是我整理的南京當代的文化名人,希望對您有幫助。
1.蘇童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成員,作品《黃雀記》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代表作有《紅粉》、《妻妾成群》等,其中《妻妾成群》被著名導演張藝謀改編成《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朱蘇進
以一系列軍旅小說成名於20世紀90年代的文壇,作品有《射天狼》、《接近於無限透明》、《醉太平》等,用充滿激情的筆調,描寫了軍旅生涯的光榮與輝煌,極富藝術個性。是中國編劇作家富豪榜上榜編劇,曾為謝晉導演創作《鴉片戰爭》。
3.葉靈鳳
原名葉蘊璞,筆名葉林豐,曾在民國時期主編過《洪水》半月刊,1926年與潘漢年合作辦過《幻州》,在1928年,《幻州》被禁止出版,改為出版《戈壁》。1925年加入創造社,1929年創造社被封時,一度被捕。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救亡日報》的工作,後搬遷至廣州、香港,在香港病故。
4.葉兆言
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獲得中文系碩士學位。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艷歌》、《夜泊秦淮》、《棗樹的故事》,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散文集《流浪之夜》等,其作品《追月樓》獲得1987-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首屆江蘇文學藝術獎。
首先,提問者問南京當代文化名人,看了一些回答把當代、現代和近代這三個詞語義弄混淆了。
中國 歷史 上,近代指1840年—1919年,也就是鴉片戰爭到五四愛國運動的這段時間。世界史上,近代指資本主義時代。
中國史上,現代指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世界史上,現代資產階級取得 社會 主義革命勝利的時代。
當代則是指新中國成立至今的時期,也是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毫無疑問,提問者問的是新中國建國以後有所建樹的南京文化名人。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鄴、建康等,是江蘇省省會、總面積6587km;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首批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大學」的美譽。
下面就由我來盤點下南京當代文化名人:
1、郭秉文
郭秉文(1880年—1969年8月29日),字鴻聲,南京浦口人。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著名教育家,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事業的先驅,被稱為「中國現代大學之父」。創辦「南高」,並擔任校長,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前身)校長。
郭秉文是中國現代大學的開創人。他主持的國立東南大學,被教育界稱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國立高等大學」,成為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大學。
2、張恨水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張心遠,中國著名章回小說大家,現代通俗文學大師,通俗小說的鼻祖。中國最多產的作家,最受歡迎的作家,作品一經刊出,旋即造成萬人空巷的局面。老舍評價:張恨水是國內唯一的婦孺皆知的作家。矛盾評價:運用章回體而善為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
張恨水創辦《南京人報》,編輯副刊《南華經》;任《新民報》主筆。張恨水有「三絕」:其一,張恨水能夠同時撰寫多部小說,最高紀錄是七部長篇同時著筆;其二,他寫作從來不打草稿,每每是一揮而就,不塗不改;其三,他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穿插於小說之中。張恨水又被稱為「三多」作家:其一,作品數量多,他一生寫了近三千萬字;其二,作品發行多,僅《啼笑因緣》一部作品至少印了29版;其三,小說同時創作的數量多,鼎盛時期,他可以同時創作六、七部小說。
1924年,憑借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此後,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問世讓張恨水的聲望達到頂峰。張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對舊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秦淮人家》、《丹鳳街》、《滿江紅》、《大江東去》等等佳作,描繪了一個個南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1年抗日戰爭爆發,轉變文風。「書生頓首高聲喚, 國如用我何妨死」,這是張恨水先生抗戰時期堅持抗日、誓死報國心態的真實寫照。
南京大屠殺後,張恨水曾呈文政府,請求自費上山打游擊,但請纓無路,他把濃烈的愛國熱忱和一腔孤憤書於紙上,創作了大量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抗日小說,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許多抗禦外寇的珍貴 歷史 —— 《熱血之花》是國內發現的最早抗日小說; 《大江東去》是第一部直接描寫南京大屠殺日寇暴行的中國小說;《虎賁萬歲》最早描寫抗戰著名戰役——常德保衛戰的全景,表現中國將士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 《巴山夜雨》、《八十一夢》則是抗戰「痛定思痛」之作,被稱為張恨水作品的「巔峰之作」。期間以「西北民生疾苦」作為素材,奮筆創作了《燕歸來》、《小西天》兩部長篇小說,以反映西北大 社會 ,西北人民在天災人禍的煎熬下賣兒鬻女的凄慘生活。
3、胡小石
胡小石(1888年—1962年3月16日),名光煒,字小石,南京人,中國著名國學大師,文字學家、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藝術家。
於古文字、聲韻、訓詞、群經、史籍、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書畫之學,以至辭賦、詩歌、詞曲、小說、戲劇,無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學、書學、楚辭、杜詩、文學史最為精到。
曾任金陵大學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與陳中凡、汪辟疆並稱南大中文系「三老」。病逝遺言,藏書贈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文物捐贈南京博物院。
代表作《甲骨文例》、《遠游疏證》、《磐石集》、《峽林》、《東風堂集》、《夏廬長短句》等。
4、林散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南京市江浦縣人(今南京市浦口區人),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被譽為「草聖」 。同書法家胡小石、高二適、蕭嫻並稱為書壇「金陵四老」。
1972年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朴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被譽為「草聖」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林散之書法代表作有《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李白草書歌行》等。
5、萬籟明
萬籟鳴(1900年1月18日 1997年10月7日),南京人,世界動畫大師、藝術大師,中國剪紙第一人。中國動畫事業的開山鼻祖。與其孿生弟弟萬古蟾、萬超塵和萬滌寰一同被稱為中國動畫片電影的創始人。四兄弟中萬籟鳴最年長,被人們尊稱為「大萬老」。
萬賴鳴與兄弟們一起幼年自學繪畫,1925年與弟古蟾攝制的動畫廣告《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為中國動畫片之雛形。1926年加入長城畫片公司,四兄弟拍攝成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1935年又製成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36年完成了動畫長片《鐵扇公主》。
1960年至1964年,擔任動畫片《大鬧天宮》《神筆馬良》等導演,創作了中國動畫史上的巔峰之作。
另著有《人體表情美》《人體畫美》等著作。
6、蘇民
蘇民(1926年7月11日——2016年8月28日),原名濮思荀,南京溧水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著名演員、導演,中國話劇先鋒,北京人藝第一代演員。著名演員濮存昕之父。梁冠華、王姬、宋丹丹、徐帆、陳小藝、江珊等,都是他的學生。
蘇民先後扮演過《雷雨》中的周萍,《蔡文姬》中的周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中的格洛莫夫,《膽劍篇》中的范蠡等多種類型的角色。導演過《在街道上》《紅色火車頭》《老師啊,老師》等。1996年,他以70歲的高齡,在影片《鴉片戰爭》中出演道光皇帝。1999年《蔡文姬》復排導演。
7、餘光中
餘光中(1928年10月21日 2017年12月14日),出生於南京,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棲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其詩作如《鄉愁》、《鄉愁四韻》,散文如《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廣泛收錄於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
8、陶澤如
陶澤如,1953年12月7日生於江蘇省南京市。著名演員,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現為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院長,江蘇省電影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 。
憑借電影《晚鍾》《陰陽界》和《歡樂英雄》,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憑借電視劇《天網》,獲得第1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
中國電影百年,獲國家廣電總局、人事部評選頒發的50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優秀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憑借電影《哺乳期的女人》,獲第1屆中國優秀農村題材電影表彰典禮最佳男主角獎。
憑借電影《百鳥朝鳳》,獲得第16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學會獎,獲得第3屆中澳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提名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入選中華影星,並獲中央文化部頒發「電影表演藝術成就杯「。
9、王安憶
王安憶,1954年3月6日出生於江蘇南京,中國當代作家、文學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復旦大學教授。
1976年,在雜志《江蘇文藝》上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6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
長篇小說《長恨歌》開始在雜志《鍾山》上連載,憑此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短篇小說《發廊情話》,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優秀短篇小說獎。
長篇小說《天香》,獲第四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
小說集《紅豆生南國》,共收錄《紅豆生南國》《向西,向西,向南》《鄉關處處》三部中篇小說,其中小說《向西,向西,向南》獲得第三屆鍾山文學獎中短篇小說獎。
10、葉兆言
葉兆言,1957年1月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著名作家。本碩畢業於南京大學。現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代表作:中篇小說《追月樓》《馬文的戰爭》,中篇小說集《艷歌》《夜泊秦淮》《棗樹的故事》,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影》《花煞》《別人的愛情》《沒有玻璃的花房》《我們的心太頑固》,散文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葉兆言散文》《雜花生樹》《鄉關何處》、 《葉兆言文集》(七卷)、《葉兆言作品自選集》等。
中篇小說《追月樓》獲1987-198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首屆江蘇文學藝術獎。
長篇小說《刻骨銘心》、散文集《鄉關何處》、《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獲得第16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2017年度年度傑出作家」獎。
《桃花扇底看前朝》獲得第15屆十月文學獎散文獎 。
長篇小說《刻骨銘心》獲第三屆鍾山文學獎長篇小說獲獎,提名矛盾文學獎。
《滯留於屋檐的雨滴》獲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
《南京傳》獲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
其作品另獲江蘇省文學藝術獎、丁玲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各種獎項。
11、王朔
1958年8月2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著名作家、編劇。
代表作:小說《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頑主》《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動物兇猛》、《無知者無畏》等。另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選集》等。
後進入影視業,《動物兇猛》改編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電影《甲方乙方》,都大獲成功。改編同名作品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轟動一時。編劇電影《一聲嘆息》、《非誠勿擾》、《非誠勿擾2》、《私人訂制》,均獲得不俗票房。
《空中小姐》獲《當代》文學新人獎;《一聲嘆息》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我是你爸爸》獲第5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12、蘇童
蘇童,本名童忠貴,1963年1月生於江蘇,著名作家 。1985年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入職南京《鍾山》,成為《鍾山》雜志最年輕的編輯。同年,短篇小說《桑園留念》發表在《北京文學》第二期,這篇小說被蘇童認為是自己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同年,在《收獲》的第五期發表《1934年的逃亡》而一舉成名,成為先鋒小說的領軍人物之一。
長篇小說《黃雀記》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隨後被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獲得莊重文文學獎,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
長篇小說《河岸》,獲第三屆英仕曼亞洲文學獎,獲第八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作家獎 。
短篇小說《香草營》,獲第十四屆百花獎,獲第二屆郁達夫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茨菰》,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短篇小說《萬用表》,獲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五屆汪曾祺文學獎。
短篇小說《瑪多娜生意》,獲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13、畢飛宇
畢飛宇,1964年1月出生於江蘇,中國當代作家、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大學教授。
1987年,揚州大學畢業後,先後曾就職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南京《雨花》雜志社。
短篇小說《哺乳期的女人》,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短篇小說獎。
中篇小說《青衣》,該小說位列中國小說學會「2000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中篇小說榜首。
長篇小說《玉米》,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優秀中篇小說獎,獲英仕曼亞洲文學獎。
長篇小說《平原》,法文版《平原》後獲法國《世界報》文學獎。
長篇小說《推拿》,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短篇小說《大雨如注》,獲2013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三屆郁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獎。
文學評論集《小說課》,被授予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出版首部非虛構作品《蘇北少年「堂吉訶德」》;獲人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兩瓶酒》,獲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獲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
南京的當代文化名人不勝枚舉,作家還有《新亂世佳人》黃蓓佳、《角色》范小青等,著名影視明星梅婷、海清、楊子姍、倪妮等( 按年齡排序 ),音樂人卞留念、朴樹、朱昌耀等,有畫家施邦鶴、孫曉雲、周京新等等。
以上個人覺得都是當代南京文化名人,個別出生地在外地,但成長、成才在南京,所以也算是當代南京文化名人了吧!您們還知道南京南京名人呀?不妨反饋給我!謝謝!
有哎!蠻多的。南唐的盧郢;南宋的吳潛、張孝祥;明朝的黃觀、焦竑、朱之蕃。明清的武狀元有周旋、袁士、文質、尹鳳、董永遂、解元;清朝的胡任輿、秦大士、黃思永、林本直(武狀元)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巨匠祖沖之等等。
㈥ 氣陰陽五行學說
氣陰陽五行學說
氣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對世界本原的認識從屬於氣一元論,不僅具有自然觀的特徵,而且更具有方法論的性質。而五行系統結構的矛盾運動是宇宙的普遍規律,來看氣陰陽五行學說。
氣陰陽五行學說1
陰陽學說
陰陽是在氣一元論的物質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深刻辯證性質的氣本體論的概念。陰陽學說對世界本原的認識從屬於氣一元論,不僅具有自然觀的特徵,而且更具有方法論的性質。
氣一元論注重分析世界萬物產生的本原,認為氣是天地萬物的無限多樣性的統一的物質基礎,以氣之聚散來說明有形與無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強調事物的產生和消滅只是氣的存在形式的轉化,
納棚堅持了宇宙萬物的形態多樣性和物質統一性,著重回答哲學「本體論」的問題。而陰陽學說則注重研究氣自身運動的根源和規律,認為氣,一物兩體,是陰陽矛盾的統一體。
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是氣自身運動的根源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用「一分為二」的辯證觀點闡述相關事物或事物內部兩個方面存在著的相互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和協調平衡。
在氣一元論基礎上,體現了樸素的對立統一觀念。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陰陽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體,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總規律。人體內部以及人與自然也是一個陰陽對立統一體。
陰陽對立理論用來分析人體健康和疾病的矛盾,闡明生命運動的根本規律。陰陽學說在本體論上雖根於氣一元論,但在方法論上更具辯證法思想,進一步發展了中國傳統哲學。
氣的觀念和陰陽矛盾的觀念有機地結合,從而建立起對立統一的氣一元論物質概念。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對世界本原的認識也從屬於氣一元論,不僅具有自然觀的特徵,更具有樸素的普遍系統論性質。
五行學說對宇宙本原的認識側重於世界的物質構成,搜集整理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萬物的物質元素,與氣一元論主要說明世界的物質本原不同。
五行學說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勝復規律,來說明自然界萬事萬物整體動態平衡性,視五行為宇宙的普遍規律,以五行為基礎闡述事物之間生克制化、乘侮勝復的相互關系。
由氣而生成的天地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結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賴五行結構系統之間的生克制化、乘侮勝復機制,維持自然界的整體動態平衡。
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五行結構系統所組成的有機整體。人與環境也是一個有機整體。中學說,從系統結構觀點分析了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系,
以及人體與外界的統一,論證了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的整體觀念。五行生剋乘侮勝復的調節機制,是人體臟腑經絡結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和動態平衡的原因。
故曰:「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類經圖翼·運氣》),必須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運行不息,相反相成。
「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素問·五運行大論》)。「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微者復微,甚者復甚,氣之常也」(《素問·五常政大論》)。氣有陰陽,陰陽合而生五行,五行和陰陽結合而化生萬物。
五行系統結構的矛盾運動是宇宙的普遍規律,也是生命運動的普遍規律。陰陽五行的矛盾運動是人體之氣運動的具體表現,是人體臟腑經絡的運動規律,是生命運動的普遍規律。
陰陽宅洞毀則風水之氣
氣,在古代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唯物論者認為它是構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唯心論者認為它是客觀精神的派生物。先哲普遍認為,氣無處不存在,氣構成萬物,氣不斷運動變化。《老子》雲:「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宋張載在《正蒙太和》雲:「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氣,
在風水術中是一個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有生氣、死氣、陽氣、陰氣、土氣、地氣、乘氣、聚氣、納氣、氣脈、氣母等等。
氣是萬物之源,氣變化無窮,氣決定人的禍福。人要避死氣、乘生氣,就余哪得請風水師「理氣」。「理氣」是十分復雜的,要結合陰陽五行、實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生氣」,有了「生氣」就能富貴。因此,風水術實際是「相氣術」。
風水術以氣為萬物本源,《管氏地理指蒙》卷一《有無往來》雲:「未見氣曰太易,氣之始曰太初。……一氣積而兩儀分,一生三而五行具,吉凶悔吝有機而可測,盛衰消長有度而不渝。」
這就是說,世界是從無(未見氣)到有(氣之始),氣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陰陽(兩儀),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五行),這些物質的盛衰消長都有不可改變的規律(有度而不渝),並且有了禍福(吉凶悔吝),這些禍福都是可以預測的'。
這段話,是對《周易》「太極說」的發揮,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色彩。 風水術認為,氣是無窮變化的,它可以變成水,也可以積淀為山川。明代蔣平階在《水龍經》論「氣機妙運」時說:「太始唯一氣,莫先於水。
水中積濁,遂成山川。經雲:氣者,水之母。水者,氣之子。氣行則水隨,而水止則氣止,子母同情,水氣相逐也。
夫溢於地外而有跡者為水,行於地中而無形者為氣。表裡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氣趨東趨西,即其水之或去或來而知之矣。
行龍必水輔,氣止必有水界。輔行龍者水, 故察水之所來而知龍氣發源之始;止龍氣者亦水,故察水之所交而知龍氣融聚之處。」由此可知,山脈和河流都可以統一於 「氣」中,尋找生氣就是要觀察山川的走向。
氣陰陽五行學說2
陰陽五行學說背後的科學性,讓全世界人震驚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偉大的發現莫過於「陰陽五行」了,這四個字蘊含著古人經天緯地、博大精深的智慧。
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
01
陰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其中蘊含了中國哲學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它最初是源自古人對自然的探索和總結,即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又引申到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皆分陰陽。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作「生化不息」。
《史記·天官書》中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認為,陰陽是促使一切事物產生的根本,而五行則是構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五行學說是從西周的「五材」演變而來的。漢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記載,武王伐紂至於商郊,士卒歡樂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
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五種基本材料的看法,當是有古老淵源的。
《左傳》中記載的關於柳下惠的一段話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這是最早出現的"五行」二字。
到公元前6世紀末,五行即被推廣到各個方面(「五味」、「五色」、「五聲」等),並被看作是「禮」所依據的基本原則之一。
在戰國時人偽作的《尚書·洪範》中則進一步概括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
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里把五行提升為構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並對它們的性質和作用作了規定。
即木、火、水、金、土,這五種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它們相互作用、相互發展,維系著自然的平衡。
木代表生長的物質;火代表可以散發熱能的物質;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動的物質,可以循環;金代表堅固的物質。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屬陽,水、金屬陰,土是中性。
順著循環來,五行便會互相生發,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士…….若逆著循環走,五行便會互相剋制,
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陰陽與五行這種相生相剋的關系,來闡釋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即自然界陰陽相互作用,產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則產生無窮變化。
所以說,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是繼陰陽學說之後,又一種客觀認知、觀察世間萬物的哲學概念,古人在長期生活與實踐中發掘了金、木、水、火、土是世間萬物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質,
由此也引申世間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運動變化所生成的,這五種物質既相互滋生也相互制約,並在不斷相生相剋的運動中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五行又分陰五行和陽五行,用天干表示就是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為陽五行;乙木、丁火、己土、辛金、癸水為陰五行。
02
中國先人總結的大自然最普遍規律到底是什麼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陰陽五行學說。在這里,陰陽學說描述了系統的發展規律,
而五行學說則揭示了系統內部物質運動的規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科學體系,可以用來解釋萬物萬物。
很多人不解,中國先人為什麼從一開始就走向了系統論?而西方科學卻從近代走向了還原論?
原來,科學都是建立在假設之上的,有什麼樣的前提假設,就有什麼樣的科學理論。中國先人認識萬物的前提假設就是氣一元論,
既然假定了萬物歸一,那麼還原論在這里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萬物還原到最後都是同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東西,
它告訴不了我們答案,真正的自然規律只可能是一個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物質的組織原理,它是用精密儀器觀察不到的,要正確地認識它,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哲學的思辨。
而西方科學呢?則是在原子說假設基礎上發跡的,它認為萬物是由少數幾個死寂不變的基本粒子組成的,這才有必要去還原出那幾個基本粒子,來找到自然規律,西方科學就一直走在這條還原分析的道路上。
一旦真正了解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描述自然界任何一個物質系統的運動規律。
比如,我們可以用它來描述宇宙的發展壯大過程,來描述太陽的發光原理,描述地球的吸引力的本質;也可以用它來描述原子內部的物質運動,
來揭示質子、中子、電子的本質,甚至光子的本質;當然還可以用它來解釋生物的進化,人的生老病死規律,甚至人類中各種組織的規律。
用陰陽五行學說來描述太陽,太陽就是一個秩序發展的物質系統,太陽質量不斷在增加,絕對不可能象西方科學描述的那樣在減少。太陽發光的能量不是來源於自身質量的燃燒,而是來自於對銀河系空間的反抗。
還有,把太陽系看成是一個物質系統,那麼這個空間物質的分布就不是平均的,越接近太陽中心,其物質密度越大,越遠離太陽中心,其物質密度越小,直到與它反抗的銀河系空間相平衡。
既然太陽系空間是不對稱的,那麼光信息在其中的傳遞就是變形的,當光從太陽中心向周邊傳遞的時候就會發生規律性的紅移,當光從周邊向太陽中心傳遞的時候就會發生規律性的藍移。
如果忽視了這種信息變形,把變形的信息當成是真的來研究太陽,註定是非常可笑的,這就象看到水中的筷子是彎的就說筷子是彎的一樣可笑!
一句話,陰陽五行學說是一個一通百通的學問,一旦把它現代化了,一場更偉大的科學革命就產生了,用它可以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神秘現象,
用它還可以指導人類系統的建設,指導人生。如果說這樣的科學體系不偉大,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什麼真正的科學了!
03
科學范圍,在中中,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如就人體部位而言,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腹而言,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四肢而言,四肢外側為陽,內側為陰;
筋骨皮膚而言,筋骨在內故為陰,皮膚在外故為陽;內臟而言,六腑傳化物而不藏為陽,五臟藏精氣而不瀉為陰;五臟本身而言,心、肺居於上焦故為陽,肝、脾、腎居於中焦故為陰。
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二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
所以,中、糾正陰陽失衡時,要從動態的角度出發。而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
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腳,而要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中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
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隨著陰陽五行學說被科學地認識,一個完整的系統科學體系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場更偉大的科學革命隨之產生,它不僅能夠使中國科學後來居上,成為世界的科學中心,
而且還能夠證明中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內在的合理性,使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復興。有這樣的成就,世界人能不震驚嗎?其實,預言上早就說了: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
0 4
陰陽五行學說經歷了一個產生、發展與完善的過程,其核心思想是整體關聯、和諧平衡、相互連結、動態發展、遵循規律、師法自然,
集中體現為統一性、完整性與自我調適性,而一旦出現了某一行過強或過弱就會引起五行運行的乘侮異常反應,事物將失去動態平衡性,從而影響事物的和諧發展。
我們可以立足我國國情,凸顯中國特色,汲取我國傳統文化營養,依據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原理,挖掘並探索其教育教學價值,突圍並重建現代教育教學體系,是推動我國教育教學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例如 山東昌樂一中英才實驗學校的五學範式為例,圖說陰陽五行原理在教育教學中的研發與使用。
其含義是陰與陽分別代表師與生、教與學、教書與育人等絕待、對待關系,包含了和而不同、教學相長、學學半等思想理念。所謂教學相長,意思是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共生共長。
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彼此成就;二是之教師自身的教與學的相互促進;
三是指學生自身的學與教的相輔相成,這里的教指的是學生之間合作學習,或我們常常說的小先生制。正如《學記》所說的那樣:「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知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故曰教學相長也。」
具體地說,是指這個範式既重視學生五大學習方式及能力的培養,更重視這些學習方式所承載的五德涵養,即志德、敬德、群德、誠德以及省德,這也是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關鍵品格的培養。
這些課堂隱性價值不僅符合國家提出中小學生守則規范,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個人層面的價值取向,充分體現了課堂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體現了教育教學的和同原理以及五學相生道理,
也體現了學科教學之間的多元性與同一性,體現了學校教育既要有通用的範式和共同的價值,也要有學科個性、教師個性和學生個性,極好地解決了學校教育中的共性與個性關系。
㈦ 為什麼都說本命年運氣會很差
本命年運纖肆源氣會很差,主要是因為和犯太歲有直接關系。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要介紹一下自己的職業(身份)—「小先生」。可能有的朋友知道什麼意思,有的不知道,但這個不重要。主要和大家來說一說什麼是本命年、以及本命年,為什麼會運氣差:
本命年又叫做屬相年、檻兒年。北方地區有一句民謠:「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
意思就是說本命年犯太歲的人,諸事不順。古書雲:「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 本命年是轉運年,由於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敬畏,如果在本命年不小心注意犯了太歲的話,運氣會差的要命,會讓本命年人諸事不順,坎坷異常。
當然了民間也有一些方法,那就是本命掛紅,就是腰扎紅帶、內穿紅衣。此法有一定道理,但僅僅是一種心理暗示罷了,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如果五行中紅色屬火,對於里五行忌火、土的人,不但沒有效果,還會適得其反。
還有一種是五行調理化解法
這個方法主要採用實物暗示、方位趨避、風水補救等手段,某屬相為牛的人八字中忌土喜水,則可以採用掛飾金屬飾品、生肖等物進行實物暗示,採用出行西面和睡覺朝西等法進行方位趨避,也有不錯的效果。
但凡事無絕對,也有極個別的人,本命年運勢特別的好,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順風順水。所以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去分析,如果自己或家人遭遇本命年的時候,首先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太過於糾結。可以多了解一些這雹猜方面的相關知識,提前做一些准備盡量避免。但如果實在避免不了的話,那麼可以找專業的人員破解,或者順其自然就好,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人生態度~~
最後我要說的是,上面分析了有關於本命年運氣差原因及解決辦法。只是個人的一些淺見,自然有疏忽不妥當之處,所以多加擔待。另外這不是封毀態建迷信,也是有一些道理的。畢竟科學的盡頭就是玄學,還是多一些敬畏之心吧!所以希望我的話能夠給有緣人提供幫助,這也是可見的結果!!!
㈧ 好看的女生小說完本推薦
《帝王妻》
她本是江湖中一尾機警刁鑽的魚,峰頭浪尖,自在來回,好友戲稱其「妖魚」,連滔天的巨鯊也敢招惹戲弄。她雖出身四大家族,卻以為,侯門如海,今生和她再也沒有關聯,直到…… 高貴溫存的長姐諶茹,芳華於深官驟然殞逝,內情令人迷惑不安,優雅溫潤的姐夫會是禍頭元兇? 她鳳冠霞帔,踏上一條與姐姐同樣的道路,截然不同的風采卻令得昔人大為感嘆。 帝王家上演不輟的爭嫡戰起,作為侯門之女,親王之妻,她將如何自處? 一入帝王家,便如堂前花。 一朝風雨至,可堪新枝發?
《且試天下》
武林中白風黑息中的黑息,蘭息公子。一手創辦墨羽騎。
容貌絕世,心機極深,似乎每個人都在他的算計之中,被白風夕稱為「黑狐狸」。以「仁王」之名極受百姓愛戴。一心奪得天下,以蘭息公子身份迎娶風王惜雲(白風夕),用八年為惜雲培育出絕世之花「蘭因璧月」。十年相處,與白風夕之間仍有隔閡,但在東旦之戰惜雲受傷後,認識到自己的真心,不惜用自己全部的精氣神發動「雪老天山」,救活了惜雲,卻使自己的容顏老了三十年,但經久微救治後還原如初,放棄了最後的爭霸和手中的半壁江山,與惜雲雙雙歸隱。
《天霜河白》
講述了出身皇族的宸華公主,因身世之秘,自幼幽居不與外界接觸,以至長成了清絕孤漠的性子。皇帝對她寵愛,為她挑選了皇朝最好的男兒當夫婿——年輕俊美而且才華卓絕的靖晏將軍的故事。
《先婚厚愛:豪門老公寵上癮》 《燃情總裁:傲嬌甜妻太迷人》
《凌少寵妻成癮》 《紅綠瞳,陰陽眼》 《寵溺一生:老公你別怕,我有房》
《天上掉下個媳婦》 《追妻顧靜冬》 《雲少,你媳婦又來坑你了》
《噓,錦色不可欺》又名《論攻略小賤嬌的正確方式》 《食靈契約》
《傾世盛寵:狂醫毒妃》 《梟寵:權婚撩人》 《寵妃是個山大王》
《柒上八下:忠犬將軍好調教》 《竹馬總裁好好寵》 《一寵成癮:總裁的心尖寶貝》
《帝少上線:老婆狠不乖》 《妖妃難訓:王爺hold不住》 《危險首席心尖寵》
《 重生之愛上一隻小奶狗》 《只撩不婚》 《金少,你家女王又想造反了》
《魔皇的姐姐》 《我家鬼夫是總裁》 《重生之今生難逃》 《富貴吉祥萬萬年》
推薦一個免費看女頻的小說app吧~(橘子小說 各大應用市場均可下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