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簡述評書體現代小說形式的特徵

簡述評書體現代小說形式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3-06-10 16:47:54

『壹』 以〈小二黑結婚〉為例,談談趙樹理評書體小說特點及局限性

趙樹理「評書體」小說大量運用經過加工提煉的群眾口語進行敘述、描寫,沿襲中國傳統小說「講故事」的結構特點,講究情節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人物的來龍去脈、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但又摒棄傳統章回體的形式框架,把人物放到故事情節的發展中,放到矛盾沖突中進行塑造,不作靜止的心理描寫。例如《李有才板話》在人物塑造、情節結構和語言駕馭上,都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所創造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小說民族形式,開辟了新文學發展的新生面。後來人們把這一群體的作家,形象而友善地稱為「山葯蛋派」,趙樹理是這一文學流派的當然的領袖。

『貳』 小說和評書有哪些區別

1、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2、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而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在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沖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但還仍然有其活力。
3、區別:
①小說與評書屬於兩個不同的藝術概念。小說是一種語言藝術,它是通過讀者閱讀文學作品,產生形象而獲美感和教育。評書則不同,它是一種表演藝術,是通過說書演員講演故事,輔之以動作,使聽眾受到藝術感染和教育。因此小說與評書,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小說是通過語言文字來塑造形象,描寫情節,反映社會生活的;評書是通過聲音和造型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小說的讀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至少要識字;對評書、不識字的人也可以聽懂和欣賞。
②欣賞方式不同。小說通過人們的視覺器官,對語言文字所描寫的情節產生聯想,從中獲得愉悅和教育。這種欣賞方式一般是單人進行的,很少同時幾人甚至幾百人同看一部小說。即使有時兩人同時欣賞同一小說,兩個讀者欣賞小說的速度和產生的聯想差異也很大。評書是通過人們的聽覺器官,對評書演員所講述的情節和人物產生聯想,以獲得快感和教育的。欣賞評書一般是集體進行的,聽眾少則2人,多則幾百人乃至百萬人之眾,同時欣賞一部作品(電視台播評書聽眾達數百萬),並且聽眾的欣賞速度和評書演員的評述速度成正比。
③小說故事情節的描寫是平鋪直敘式,而評書講述故事是通過「柁子」來進行的。小說對故事性的要求具有可塑性,而評書對故事性的要求十分嚴格,它靠「故事」取勝。小說和評書都要求故事情節有頭有尾,這是漢民族的欣賞習慣。但小說在展示故事情節時,或以時間為序、或以事件為序依次描寫。評書雖是寫的同一事件和人物,在展示情節時就不同小說,它把整個故事情節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柁子」。
④ 評書的基本要素是「扣子」,小說對扣子的設置要求不嚴。評書中的梁子中有若干扣子,所謂「扣子」是指扣人心弦的懸念。扣子有大扣子和小扣子。「大扣子」以敘述故事情節為主,結構嚴謹,絲絲入扣。「小扣子」是以塑造人物為主。
⑤小說描寫人物採用綜合手法,而評書靠 「開臉兒」塑造人物。
⑥在環境和場景的描寫上,小說離不開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評書僅作自然環境的簡單講述,叫作「擺砌未兒」,即對書中人物活動的背景場合作必要的交待。如城池、院落、村舍景色等地方進行講述,將景、人、情節三者結合,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小說對人物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也多作復雜詳盡的描述,但評書往往只作簡單的交待,不作大段的細致描寫。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簡明扼要的,寫環境也是伴隨著情節的發展而展示。
⑦語言上,評書也有不同於小說的特徵:
A、語言的音樂性。
B、用「垛句」,即用大量的排比垛句加以誇張形容,以描述事件或人物。排比垛句氣勢磅礴,鏗鏘有力,可渲染氣氛,感染聽眾。
C、語言的大眾化、口語化。
D、評書語言的形象感。評書與小說都要求具有形象感,但評書比小說要求更高,因評書屬講唱藝術,沒有高度的形象感就無法吸引聽眾。
⑧小說的語言分為人物語言和敘述人語言,評書的語言分為「評」、「表」、「白」三類。 「評」指評價書中人物語言行為、思想。「表」指以說話人口氣敘述故事情節和介紹人物事件。 「白」指摹擬書中人物言談和聲音笑貌。「評」 和「表」、「白」是緊相連的,即將故事情節和摹描人物的聲貌、評價人物結合進行。

『叄』 新評書體小說 名詞解釋

評書體小說: (1) 揚棄了傳統小說章回體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講究情節連貫性與完整性的特點;
(2) 將小說當通俗故事寫,將情節描寫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敘述中,保留口頭性文體的特點,而又比一般傳統小說明快、簡約;
(3) 口語化,在藝術性與通俗性結合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學人小說:1、首先,作者要必須符合學者的身份要件。

『肆』 什麼是評書體小說它的特點是什麼

這是趙樹理的發明,他把山西一帶的民間說唱通小說結合起來,聽來像評書一樣,讓老百姓能看得懂。

『伍』 名詞解釋:1:新英雄傳奇 2.評書體小說 3.學人小說 4.民歌體敘事詩5.新歌劇

新英雄傳奇:新英雄傳奇小說是解放區長篇小說的一種類型,以描寫敵後武裝斗爭或農村階級斗爭為主要題材,刻畫敵後農民抗日英雄形象,表現他們的英雄氣概,映現中國人民不屈的抗日反帝的戰斗精神;故事情節生動曲折,富有傳奇色彩;用章回體,語言通俗,借鑒評書手法。有人把這類作品統稱為「新英雄傳奇」。其中成就較高的是《新兒女英雄傳》。作品敘寫了冀中抗日根據地白洋淀地區人民抗日自衛的英雄事跡,塑造了黑老蔡、牛大水、楊小梅等英雄人物形象,既有英雄事業,又有兒女情長。郭沫若在為該書所作序中指出,「這裡面進步的人物都是平凡的兒女,但也都是集體的英雄」,並認為「這的確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大可以和舊的《兒女英雄傳》甚至和《水滸傳》、《三國志》之類爭取大眾的讀者了」。這一評價,意在說明,這類新英雄傳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寫人民群眾自己創造的英雄事跡,是可以與傳統小說爭奪讀者的。但這類作品有時不免落入程式化的窠臼。
評書體小說: (1) 揚棄了傳統小說章回體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講究情節連貫性與完整性的特點;
(2) 將小說當通俗故事寫,將情節描寫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敘述中,保留口頭性文體的特點,而又比一般傳統小說明快、簡約;
(3) 口語化,在藝術性與通俗性結合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學人小說:1、首先,作者要必須符合學者的身份要件。
2、題材以知識分子為主。
3、寫作風格上以書齋式的富有知識優越感的幽默見長,充滿了智者的睿智。寫法上或掉書袋,或尚清談,游刃有餘。
4、凌叔華、陳西瀅、楊絳似較合此標准。(學人小說只是大概意思,不能完全以次定論)
民歌體敘事詩:不好意思,這個暫時找不到。
新歌劇:"五四"時期以後,中國的一些音樂家開始嘗式以中國民族音樂為基礎,借鑒西洋歌劇的創作手法來創作中國歌劇,即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音樂、詩歌、舞蹈等藝術而以歌唱為主的戲劇形式。因有別於中國傳統歌劇--戲曲,故稱新歌劇。20年代黎錦暉的《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等十餘部兒童年歌舞劇及聶耳的《揚子江暴風雨》(1934年,田漢詞)為其先聲。延安時期的秧歌劇是其進一步發展,而大型歌劇《白毛女》(1945)的成功,則標志著中國新歌劇的成型。其後,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江姐》、《洪湖赤衛隊》、《劉三姐》、《傷逝》等一系列優秀歌劇的產生,使中國歌劇創作呈現出更加繁榮的態勢。

熱點內容
小說千山記閱讀 發布:2025-07-21 18:20:10 瀏覽:503
言情小說吧審核時間 發布:2025-07-21 18:15:14 瀏覽:161
兄妹之戀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1 17:54:36 瀏覽:313
女友愛男主角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1 17:50:13 瀏覽:169
男主角米陽的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1 17:45:12 瀏覽:164
便宜好看的言情小說推薦完本偏執 發布:2025-07-21 17:42:21 瀏覽:414
軍官和娛樂圈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21 17:11:37 瀏覽:627
仙俠言情文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7-21 17:10:55 瀏覽:802
虐心軍婚大叔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1 16:47:05 瀏覽:560
聽書邪少葯王 發布:2025-07-21 16:38:06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