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怎麼賞析
Ⅰ 小說的鑒賞方法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主題的。故事情節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託,優秀小說的故事情節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緊緊結合,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過程。故事情節越典型,越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就越有利於典型性格的塑造;脫離了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節再曲折生動,也毫無意義。
小說的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鑒賞小說的情節,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理清線索,把握情節的來龍去脈
一般來說,故事情節從前到後都有著某種內在聯系,這種內在聯系也就是貫穿在整個作品中的情節線索。只要找到了這條貫穿整個作品的線索,情節的來龍去脈也就容易把握了。
二、以事見人、透視人物的性格特點
情節是人物性格發展的歷史,是作為人物運動的形式出現的。所以,鑒賞故事情節應以事見人,將人物性格與情節聯系起來分析。
三、見微知著,涵泳細節的內在意義
小說的情節往往由若干個場面構成,而場面總是由很多個細節組成的。分析場面和細節是鑒賞情節的進一步深入,同時也只有這樣的情節鑒賞才顯得具體、充分和中肯。
四、品味技巧,領會情節的藝術匠心
每篇小說的情節鋪設都有講究,小說情節的生動曲折、波瀾起伏和扣人心弦,應該說是所有優秀小說的顯著特點。
Ⅱ 怎樣鑒賞小說
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方面:
1.鑒賞人物形象
(1)從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來把握人物;
(2)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來分析人物;
(3)從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來理解人物;
(4)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對人物作面面觀。
2.鑒賞故事情節
(1)找出線索,理清情節的來龍去脈;
(2)由事見人,看情節發展如何為人物塑造服務;
(3)見微知著,從場面和細節分析情節對表現主題的意義;
(4)賞析技巧,注意發現作者組織情節的藝術匠心。
3.鑒賞環境描寫
(1)分析環境對主題思想的暗示;
(2)分析環境對人物形象的烘托;
(3)分析環境對小說氛圍的創造;
(4)分析環境對小說情節的推動。
4.鑒賞語言
(1)注意鑒賞人物語言的個性特色;
(2)注意鑒賞作者運用語言的風格;
(3)注意從作品實際出發對語言進行具體分析。
5.主題的鑒賞
(1)從作者背景看主題;
(2)從人物塑造看主題;
(3)從情節發展看主題;
(4)從語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題;
(5)從整體傾向看主題。
希望可以幫到忙........~
Ⅲ 小說鑒賞方法
1、理清情節線索:小說的主題思想需要在情節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有的小說甚至有多條線索多種矛盾相互交錯,要准確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必須理清作品的線索和情節。
Ⅳ 如何賞析小小說
首先,你先要了解小小說的定義和特點。小小說,又稱為微型小說。小小說體現出「以小見大」特徵。它「篇幅短小」、「單一性原則」、「人物單純」、「細節精簡」、「情緒簡單」、「時距簡短」、「風格單純」、「語言簡約」。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徵;選材精、結構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質特點。
其次,小小說的創作,一定有其特殊的背景。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是小說結構的重要元素,它決定著情節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展的幅度。環境越單純、集中,情節展示的幅度愈小。在小小說中,場面以單一為主,場面的自然或社會內容大都簡明扼要,不充分展開。它把生活事件濃縮在時空座標的某一特定點上,進行點式反映。閱讀鑒賞時,應從點到面,從小處看到大問題。了解背景還包括小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的心永遠是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的,他隨時受到當時社會氣候的影響,並用飽蘸感情的筆把它傳達出來。所以閱讀鑒賞小小說,了解創作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然後呢,小小說的情節你一定要理解並理清。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小小說是以某一行為或動作作為情節的主體。盡管,人物動作或行動片斷也是在一個矛盾沖突中表現出來的,但矛盾的前因後果,由開端、發展到高潮、結局的過程都可以不作套體性顯示。讀小小說,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說情節的曲折跌宕。
再者,要學會感知形象。小小說不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現上通過人物某一動作或行動片斷,「閃現」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緒、思想、意識和人物命運的某一點細微特徵。運用特寫,顯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給讀者留下一個鮮明突出的印象,於細微處見精神。或只寫人物性格的一個小凸面,或只寫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寫人物情緒上的一絲變化,或寫人物思想、意識上的一點升華,或只寫人物命運的一次小小撞擊。前後不一的語言刻畫出人物先怒後喜的直率性格,使人物形象突出。
接著,你要學會概括主題。小小說容量雖小,但不意味著膚淺單薄。雖然它寫的是小題材,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卻是生活內容的高度濃縮。它集中反映生活的矛盾和沖突,觸及到生活的本質,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迸發出絢麗的思想火花。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現象反映大主題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閱讀小小說時,必須透過情節、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題。閱讀小小說,不能不多長一個心眼。
最後呢,要分析層次。小小說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構思的精巧別致。巧妙的構思首先表現在新穎、獨特、有懸念、有起伏,結構精巧。小小說的構思精巧還表現在含蓄曲折。所以閱讀小小說時,分析文章的層次,理清作者的思維脈絡,既是小小說的一個考查點,也是閱讀小小說的一個突破口。
再附上一些閱讀技巧。小小說一般只有幾百字、千把字,在這樣短小的篇幅里,要完成刻畫人物形象、敘述情節、展示環境和表達主題思想的任務,必須充分調動發揮讀者形象思維的創造力。小小說中,寫實的部分相當少,把最廣闊的想像空間留給讀者。以少勝多,以虛顯實,這既是小小說語言表現的技巧,又是小小說構思、布局和剪裁的特徵。所以讀小小說時,一定要注意虛筆的表達效果。語言的品味賞析,包括含義理解、作用分析、語言技巧和手法的賞析。是小小說閱讀中的重要考查點。對語言的品味也是感知形象、概括主題、把握作者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的有效途徑。品味語言,要抓住關鍵詞去品味語言的豐富內涵。如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句話「舉人老爺和趙家排了轉折親」,這句話含義豐富,品味重點應落在「排」和「轉折親」。「排」說明是硬拉扯上的關系,「轉折親」也是硬拉扯上的。一分析就讀出語言的豐富內容——封建勢力為了各自的利益在相互勾結了。品味語言,還要挖掘語言中的潛台詞。
總之,閱讀鑒賞小小說,抓住文體特徵,把文體特點作為做題的突破口,是提高閱讀鑒賞小小說的有效途徑。我們除注意以上幾點外,還要注意標題的含義,結尾的匠心獨用和文中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等等。
Ⅳ 小說鑒賞方法與技巧
小說也就是記敘文。那麼我下面來說說記敘文的鑒賞方法和技巧。
二、句子賞析:
運用什麼修辭/描寫/表現手法/+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效果+表達什麼情感。
例子:對「只見嫩綠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啟小口」句子的表達效果?
答: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花苞擬人化,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還未開花的花苞的樣子,表達了作者(根據文章分析作者的感情。)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反復,反問,誇張,排比,對偶,設問。
描寫:人物描寫,環含胡橋境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表現手法:對比,欲揚做埋先抑,鋪墊,伏筆,烘托,象徵,懸念。
Ⅵ 現代文閱讀解析方法
現代文閱讀解析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那麼現代文閱讀解析有什麼方法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參考!一、文章開頭結尾的作用常見答案
(一)開頭的作用:
1.吸引讀者:
(1)巧設懸念
(2)使用修辭(使文章文字生動)
(3)充滿生活情趣
2.總領全文
3.奠定感情基調
4.於後文發生某種關系:(1)對比關系(2)鋪墊、伏筆關系 (3)呼應關系(4)欲揚先抑
(二)結尾的作用:
1.中心類:(1)點明中心(2)深化主題(3)拓展主題
2.於前文發生某種關系:(1)對比(2)呼應
3.給讀者留下思考餘地和想像空間
4.委婉含蓄,意味悠長
二、關於總喻和分喻的思維方式
(用於帶有較復雜比喻修辭的句子理解題)
思考步驟:1.明確陳述主體(基石)
2.分清本體喻體(重點猛滑中)
3.理清比喻內容(保障)
三、關於三種人稱各自的好處問題
第一人稱:(我) :
1.使讀者有身歷其境之感
2.便於作者表達自己較復雜情枝山感
(我們):
1.說理性有號召力
2. 抒情性有感染力
第二人稱:(你,你們):
1.贊美性質:親切感
2.批評性質:
(1)人:質問之勢-氣勢強烈-表達情感
(2)非人:擬人化—同上
第三人稱:(他,他們):客觀真實
四、常用的表現手法
(手法;寫法;寫作方法;藝術手法……)
對比; 象徵; 襯托; 比喻; 幽默; 諷刺; 巧設懸念; 側面描寫; 欲揚先抑; 借景抒情; 虛實結合;托物言志;
五、文章多主題多情感時概括作者情感宜用劃線摘句法
(常見於寫景抒情散文)
1.劃出中心句
2.劃出具有感 *** 彩的詞
3.分析詞句所蘊含的情感,結合全文整理答案
六、文章謀篇布局的常見類型
1.一波三折(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2.欲揚先抑(突出重點)
3.結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考)
4.巧設懸念(吸引讀者)
5.逐層深入(環環相扣,結構嚴密)
6.某種時空關系
7.某種對比關系
註:文章的結構特徵是無窮的,掌握謀篇布局既是談結構特徵這一本質即可。
七、句子賞析要點
1.解析修辭
2.描寫角度:、
(1)遠近、高低、大小對比
(2)虛實結合
(3)視、聽、嗅分層次
3.選材特徵:
(1)小事
(2)細節
(3)某一方面
八、文章選材特點常見答案
1.以小見大(易為讀者接受) 常見於記敘文和小說
2.多用古代故事,典故,寓言,詩詞(增強文章文化底蘊) 常見於議論文和雜文
3.選材角度寬泛(是文章豐富生動) 常見於散文
九、文章語言特點常見答案
1.生動形象(修辭多,語言華麗,多見散文)
2.平實(多見小說,記敘文,哲理性散文)
3.幽默
十、關於雙層含義的問題
1.淺層和深層
淺層一般與文章內容有關;深層讓薯一般與文章中心有關
淺層一般是物質性的;深層一般是精神性的
2.虛寫與實寫: 夢;現實幻想;現實想像;眼前
3.角色主體不同造成的含義不同
十一、逐層深入的集中常見類型
1.邏輯性深入:分類無限,重在掌握什麼是邏輯性。
2.情感的深入: 誇大化;深入化。
3.從感性到理性
答題方法
從來都只聽說數學有公式,怎麼連語文也有,而且還是閱讀理解?說是公式,其實就是答題術語,我們在參考答案里,不是總能見到「表現了」、「說明了」、「突出了」之類的高頻詞嗎?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答題術語,也是考場抓分最有效的方法哦!
1.理解文中的加點詞語
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並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
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
找出後代入原文
看是否通順合理.
2.文章概括
內容概括(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人物和事件 (抓要點概括
推動情節發展的要點必須要首尾的關鍵句必須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過某人做某事,表達了作者對__ 贊美與敬佩之情等
贊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質)
3.主旨句的作用
結構上貫穿全文,內容上點明中心。
4.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
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表達了情感。
排比:表現了,抒發了,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
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題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麼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如:此句運用了,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表達了什麼……
5.記敘順序及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更曲折
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3) 插敘作用: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
6.記敘文中穿插議論的作用
必須從內容、結構兩個方面作答
(1)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
(2)內容上:開篇點題、抒 *** 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
(3)寫法上:氣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後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象徵、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其實,閱讀題高分還應該需要多練,而不是僅僅依靠上面的萬能答題模板,因此,建議同學們在空閑的時候多做閱讀訓練哦~
專題解讀
新聞閱讀剖析
常見考點
1.理解語句含義題
2.篩選整合信息題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題
4.導語的作用題
5.背景的作用題
6.結語的作用題
7.文本結構安排題(順序、倒敘、補敘、日記體)
8.鑒賞新聞的表現手法
9.分析語言特色題
10.分析新聞的文體特徵題
11.探究新聞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12.探究新聞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文本封閉性和半開放型)
新聞文體的特點
基本特點:迅速及時、內容真實、語言簡明。
最主要的特點:「用事實講話」。
基本結構:
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標題、導語、主體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結語有時則蘊涵在主體裡面,結語有時可省略。
①標題:要求准確、凝練、新穎、醒目。形式有單行標題,多行標題。多行標題——引題(引標):交待形勢,烘托氣氛,說明背景等。正題(主標):對一則消息內容的高度概括。副題(副標):往往是重要事實,結果的提要。
②導語:消息的第一句話或第一段話以凝練簡明的語言,概述新聞的主要內容或事實,鮮明地揭示新聞的中心。寫法常見的有敘述式、描寫式、評論式、提問式、結論式等。
③主體:對導語內容進行展開和補充,是消息的軀干。按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安排層次,按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安排層次。
④結語:消息的最後一句話或一段話,有的消息,事實說清楚了,就不需要結尾。它可對全文內容作概括性小結;可用帶有啟發激勵性的語言作結;可對發展趨勢作預測;可提出值得深思的問題。
解讀新聞文本的方法
根據新聞特點我們在復習時可採用如下的六個步驟:
1.看標題信息,揣摩新聞類型;
類似作文審題;即通過對題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該文的記敘對象,是人物新聞還是事件新聞,是消息還是通訊。
2.抓記敘要素,了解大致內容;
這是由文體特點決定的。因為新聞的內容,無論哪種類型,一般都離不開人物、時間、地點和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這六個要素。
3.理行文線索,分清段落層次;
即領悟文章的脈絡、順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藉此可准確地劃分全文的段落層次。
4.辨敘述方式,領會布局特點;
即辨析文本主要採用的敘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採用「倒金字塔」式,這跟一般的記敘文不同。而通迅的敘述方式就比較靈活多變,有順敘、倒敘,中間或許還會有插敘、補敘等敘述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閱讀時要特別關注了。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義;
目的是針對考綱當中D層級的鑒賞評價「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和F層級的探究「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這幾個考點。
6.析表現手法,以供鑒賞探究。
一般可以從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學手段,錘詞煉句及比喻、擬人等種種修辭方法幾個角度去考慮。但由於新聞往往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而考試時的閱讀時間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結合新聞對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來分析。
常見題型及答題套路
1. 針對新聞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簡明闡述自己的看法
(1)綜合權衡,穩妥立論。
(2)回讀原文,精選論據。
明確觀點之後需要作簡明扼要的論述。應回讀原文,從原文中精心挑選有力的論據用以支撐自己的觀點。這一點非常重要。
(3)簡要論述,聯系實際。
適當扼要引用原文關鍵句作為論據,還要作精要的論述,以證明觀點的正確。有的時候,還要聯系實際適度分析,以使論證更為有力。
(4)精要作結,回扣論點。
最後要用一句話作精要概述,回扣論點作結。句式參考樣式:因此……;基於此,我們認為……;簡而言之,……
2.語句含義題答題套路
結合上下文,抓關鍵詞。表層涵義+深層涵義
3.篩選信息題答題套路
①閱讀全文
了解新聞報道了什麼地點、什麼時間、什麼人物、發生了什麼事,其發展如何、結局如何。
②看清題目,明確篩選要求,尋找答題的有效信息區間。
③在有效信息區間,抓住關鍵詞句,把握新聞要點,進行篩選整合。
④根據題目,結合篩選的詞句分條作答。
4.新聞導語題答題套路
① 概述新聞的主要內容和事實,鮮明地揭示新聞的中心。
② 抓典型鏡頭,給讀者以現場感和生動感;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③ 為全篇奠定恰當(緊張或溫馨或歡快或沉鬱或悲痛)的感情基調,貫穿全文。
④ 結構上引出下文對某事件的具體描寫。
⑤ 手法:用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手法表現新聞事件的特點。
5.新聞背景題答題套路
①對新聞事實進行解釋、補充烘托,加深對新聞的認識和理解
②突出人物特徵,
③揭示了新聞事件的意義,體現新聞的主題,增強了新聞的厚度和深度,
④增強表達效果。敘述背景事件,充實文本內容,使新聞更加真實、客觀,現場感強,增強文章可讀性和感染力。
6.新聞結語題答題套路
①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②闡明新聞主題或深化主題,使讀者更深刻地認清新聞事實的新聞價值和意義,啟人心智,引人思考,耐人尋味。
③確保新聞結構的完整性,拾遺補缺,增加補充信息。
④托物寄情,給人回味。
7.結構題答題套路
通訊結構的三個基本要求:
揭示新聞事實的內在聯系,脈絡清晰;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表達上做到完整、又起伏。
新聞結構有:
①倒金字塔結構(或倒敘式結構、懸念式結構),先聲奪人,引發閱讀興趣。
②多側面拼接形式(或橫式結構、蒙太奇式結構),從人物不同側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內在聯系,多角度立體刻畫人物的高尚品格,事件多而不重復、不雜亂。
③主線勾連式。以……為行文的線索
④縱式結構。按照時間的順序安排層次,清晰明了。
⑤對比結構。
8.新聞表現手法題答題結構
分為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修辭手法+篇章結構+表現手法:細節描寫、借景抒情、對比、襯托、渲染、以小見大等。
【方法小結】
(1)分析表達技巧對表現新聞對象特點的作用
(2)分析表達技巧對表現新聞主題的作用
(3)分析表達技巧對羣眾體會作者態度的作用
(4)分析表達技巧對突現新聞的社會效應的作用
(5)分析表達技巧對新聞文體特徵的效果:增強讓羣眾如臨新聞現場的畫面感或生動形象的可讀性
9.語言特色題答題套路
分析文章語言的特點,首先要從整體上看文章語言的句式特點,描寫手法的運用及是否使用修辭手法等,然後找出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注意分析時語言簡潔、條理清晰。
10.文體特徵題答題套路
(1)分析新聞內容的真實性
(2)分析新聞的時效性性
11.新聞背景寫作意圖題答題套路
①社論的寫作背景
②新聞及新聞社論特點——從「新聞具有實效性、針對性」「新聞人的職業精神」「新聞社論應體現國家的主流意識,起到鼓舞人、激勵人、感召人的作用」等方面思考。
12.新聞探究題答題套路
①明確觀點。
②引據: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關事實。
③分析:即歸結回扣觀點,簡要作結。
④開放型探究:要合理聯系現實狀況,闡發所受啟示(正向或反向)。
Ⅶ 怎麼分析小說,從哪些方面去看
分析小說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時要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點。
一篇小說中可以寫一個人物,也可以寫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物,但其中必定有一個或幾個集中體現作品主題的主要人物。
例如,《我的叔叔於勒》中有「我」、菲利普夫婦、於勒、船長、姐姐、姐夫等人物,但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婦。小說通過他們對於勒前後不同的態度,表現了他們自私、庸俗、冷酷、勢利的性格特點,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拜金主義。
第二,分析時要抓住主要故事情節。
情節是小說中由人物活動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所構成的生活事件。小說中人物的塑造,主題的表現,都是通過故事情節實現的。因此,抓住了主要情節,也就抓住了理解作品的鑰匙。
例如,《變色龍》中,圍繞奧楚蔑洛夫根據狗的主人不同,其態度前後六次翻來覆去地變化,通過這個主要情節的展現,作者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善於見風使舵、媚上欺下、反復無常、不知羞恥的沙皇忠實走狗形象。
第三,分析環境描寫對於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深刻意義。
例如,《孔乙己》開頭對魯鎮酒店格局的介紹,巧妙地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使讀者了解到孔乙己生活在階級對立、貧富懸殊,人與人關系十分冷漠的環境中,這種環境造成了孔乙己最後悲慘的結局。因此,孔乙己的命運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正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冷漠,人們才會嘲笑孔乙己,沒有同情,沒有憐憫,無情地鞭撻了人吃人的封建社會制度。
總之,分析小說要從分析它的三要素入手,仔細揣摩,就能深刻理解小說的內容,准確把握人物形象,領會小說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Ⅷ 如何欣賞小說的語言特色
一、從用詞方面。尋求句子中富有表現力的詞,比如動詞、形容詞、疊詞、象聲詞等等。抓住句中關鍵詞語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種賞析句子的方法。
二、從句式的角度分析。比如運用短句,或者長短句的結合運用,都是句子的語言特點。「凄風,苦雨,天昏,地暗。」這句話就是運用了短句的方式,語言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這就是這句話的語言特色。
「滅了,風中的蠟燭;僵了,井底的青蛙;倒了,泥塑的菩薩。」這就是長短句,它的語言特點就是自有活潑,生動感人,既整齊和諧,又富有變化。
三、從手法的角度分析。手法包括修辭手法、各種表現手法、各種表達方式,常見的語言作用就是:生動活潑、音律和諧、增強氣勢、風趣幽默等等。
四、可以從文章語言的整體的風格角度來賞析。每一體裁的文章,它的語言的運用是不同的,比如散文,它的語言是生動形象、朴實自然、清新明快的;比如一些諷刺類文章,它的語言風格是風趣幽默、誇張諷刺、富有表現力的;而在說明文中,語言是科學簡明、准確形象、平時自然的;而一些哲理性文章,都是含蓄深沉的。
(8)現代小說怎麼賞析擴展閱讀
語言特色即文章語言的特點,泛指一切語言相別於其它語言的風格特點。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使被選用的交流方式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就是語言特色形成的基礎。
語言特點常用詞:
1,記敘文: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等。
2,說明文:准確、簡潔、富有表現力、生動活潑、概括、具體、簡潔、豐腴、精練、詳略得當、平易朴實、幽默風趣、當然還有科學嚴謹等。
3,議論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具有說服力等。
4,詩歌:語言新穎,不落俗套、質朴,真切深刻而又平易近人,直接而明朗、絢麗、含蓄、干凈利落,言簡意賅、豪放飄逸,熱情奔放,氣勢磅礴等。
5,散文:有散中見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語言具有樸素、自然、流暢、簡凈、具有感染力等
小說:簡練、舒暢等。
Ⅸ 如何鑒賞小說
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方面:
1.鑒賞人物形象
(1)從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來把握人物;
(2)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來分析人物;
(3)從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來理解人物;
(4)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對人物作面面觀。
2.鑒賞故事情節
(1)找出線索,理清情節的來龍去脈;
(2)由事見人,看情節發展如何為人物塑造服務;
(3)見微知著,從場面和細節分析情節對表現主題的意義;
(4)賞析技巧,注意發現作者組織情節的藝術匠心。
3.鑒賞環境描寫
(1)分析環境對主題思想的暗示;
(2)分析環境對人物形象的烘托;
(3)分析環境對小說氛圍的創造;
(4)分析環境對小說情節的推動。
4.鑒賞語言
(1)注意鑒賞人物語言的個性特色;
(2)注意鑒賞作者運用語言的風格;
(3)注意從作品實際出發對語言進行具體分析。
5.主題的鑒賞
(1)從作者背景看主題;
(2)從人物塑造看主題;
(3)從情節發展看主題;
(4)從語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題;
(5)從整體傾向看主題。
希望可以幫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