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廬都市悲情小說大全閱讀
A. 王度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為《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互有聯系,又各自獨立的武俠小說。
王度廬(1909-1977),滿族,原名葆祥(後改為「翔」),字霄羽,出生於北京貧困旗人家庭。在「北派五大家」中,王度廬獨以悲情武俠著稱,使得言情武俠小說旁支斜出又出現新的類型。
B. 《卧虎藏龍》是舊派武俠小說家王度廬名作"鶴鐵五部曲"中的第幾部
第四部 鶴飛沖天鐵騎奔騰 「鶴鐵五部曲」是王度廬武俠小說的代表作,也是李安執導的電影《卧虎藏龍》的故事素材來源。「鶴鐵」是《鶴驚昆侖》、《劍氣珠光》、《寶劍金釵》、《卧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書的統稱,它們獨立成篇,而每個故事的主人公在師承、血緣上又有恩怨關系。 《鶴驚昆侖》:寫江小鶴向殺父仇人鮑昆侖復仇,卻與鮑的孫女阿鸞相愛,由此展開愛恨情仇的沖突。鮑昆侖的殘忍刻毒和江小鶴的固執偏激都夠瞧的。 《劍氣珠光》:寫江小鶴之徒李慕白與俠女俞秀蓮相愛,因秀蓮已許孟思昭而決心割斷情絲。後李與孟結為知己,孟為促成李、俞戀情,以身殉友,李、俞相約不娶不嫁。 《寶劍金釵》:寫李慕白得青冥劍、盜點穴秘圖,以及江湖豪客圍繞珠寶展開的爭斗。似乎偏離了王度廬擅長的「悲劇俠情」。 《卧虎藏龍》:寫貴族女子玉嬌龍與沙漠大盜羅小虎的愛情悲劇。玉嬌龍雖然深愛羅小虎,但又自恃門第高華,心高氣傲,瞧不起他的強盜出身,最終孤劍單騎漂流大漠。王度廬的風格在此書中表現得最為鮮明。 《鐵騎銀瓶》:玉嬌龍與羅小虎之子剛一出生就被人用女孩換走,後為人收養起名韓鐵芳。18年後,玉嬌龍養育的女兒春雪瓶長大成人。故事圍繞兩代人的悲歡離合展開。
C. 找幾本好看的都市武俠 異能或者古典武俠小說,情節文筆要好一點
我感覺現在武俠越來越爛,不嚴謹,我就把我這些年來發現好看的小說告訴你吧。
卧龍生的天劍絕刀,仙鶴神針。
上官鼎的沉沙谷。
你喜歡古龍么,古龍最愛的作者是王度廬,此人寫武不夠刺激,但寫情絕妙,他寫的鶴鐵五部曲你可以看看,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被張柏芝糟踏了),鐵騎銀瓶。,這些都是我自己看過的,真的不錯,不是現在那些所謂的新新武俠寫手所比得上的。
手機打字辛苦請採納。
歷史武俠問題請找我。
D. <<玉蛟龍>> 的作者是誰
聶雲嵐
武俠大家王度廬
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後改為「翔」),字霄羽,出生於北京貧困旗人家庭。七歲時父親去世,家境益發艱難,全靠母親和姐姐為人幫佣及做針線維持生活。由於家貧,王度廬沒能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才十二歲就被送入眼鏡鋪當學徒,不久卻因身體瘦弱、手腳不靈而被辭退;又去給一個小軍官當聽差,也同樣遭到解僱。但他刻苦自學,中學未畢業就做了小學教員,開始為家庭分憂。
度廬先生自幼愛好詩文戲曲,雖然學業中輟,他卻從不放棄自己的努力。當時王家住在地安門附近,離北京大學原校址不遠,王度廬便去風氣開放的北大旁聽,得遇頗多名家講授;他還常到北京圖書館看書,或者去鼓樓上的「民眾圖書閱覽室」閱讀。就這樣日積月累,逐漸打下了堅實的中外文學基礎。王先生不僅熟悉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西方文學和文化思潮,他也有獨到的領悟。比如在《落絮飄香》等作品中,就曾對莎士比亞劇作等西方名著作過精當的分析。另外他還善於運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說表現人物心態,並能將西方小說技巧融納於傳統的敘事模式。
王度廬從十幾歲起就常寫點小文章或舊體詩詞向報刊投稿,到三十年代初期,他因投稿結識了北平《小小日報》主事者宋心燈,並受到宋的賞識,被邀任該報編輯。編輯《小小日報》時,王度廬開始在該報及其他報章發表連載小說,多系篇幅不長,仿《福爾摩斯探案》的偵探作品,署名「霄羽」。
1933年後,華北局勢日趨緊張,王度廬離開北平,流亡到陝西、山西、河南各地。其間,曾任西安《民意報》編輯,當過小公務員,由於既無學歷,又無高親貴友,加以性格孤僻,雖然文筆好,肯苦幹,終未逃脫每被辭退的命運。1934年,他在西安與李丹荃女士結婚,婚後生活仍處於顛沛流離、衣食無著的境地。1937年春,王氏夫婦赴青島投奔李丹荃的伯父,不料幾個月後抗戰爆發,青島淪陷,全家數度逃亡,伯父資財亦損失殆盡。
困居之中,王度廬偶遇在《青島新民報》(1942年與《大青島報》合並,更名《青島大新民報》)擔任記者之舊友,遂應邀為該報撰寫長篇連載小說。1938年6月1日始載武俠小說《河嶽游俠傳》,取筆名「度廬」,意思不外是「寒門度日,混混生活」而已。此後刊載《寶劍金釵記》,以寫英雄兒女的愛恨情仇故事而始受重視,這時,他的另一類重要作品言情小說也逐漸得到肯定。抗戰期間稿酬微薄,作品數量雖豐,卻仍不足以解決生計,使得王度廬不得不兼做其他工作。
青島十年間,先生曾兼任中學代課教師、「攤販公會」文案、賽馬場售票員;1946年歲暮,全家甚至靠擺地攤賣春聯而度年關,生活困窘,可見一斑。據李丹荃老人回憶,當時寫小說首先是為了糊口,每日把要連載的部分寫在一張紙上,由報館派一小童取去,創作環境極為艱苦。王度廬的代表作品,差不多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的。
王度廬性格內向,又體弱多病,平時沉默寡言,不喜交際。寫小說出名後,也常有人慕名前來拜訪,他總是裝病躲避;又很少上街,過著自我禁閉的生活。由於工作勞累,他的健康受到損害,家人曾勸他放棄筆耕,另謀生路,他卻寫上了癮,直寫到1949年方才擱筆。
1949年初,王度廬攜全家移居遼寧,曾先後在大連、沈陽等地任教。文革中,王氏夫婦被「下放」到昌圖縣大葦子溝安家落戶,1975年,他們遷居鐵嶺。兩年後,正值舊歷年底,王度廬以久病之身在鐵嶺去世,享年68歲。
王度廬在文化思想上頗認同於「五四」新文化傳統。對他而言,自己那些包括武俠小說在內的通俗作品只是「為了混飯吃」的不得已之作,大概並不符合他的文學理想。因此,對自己「如同伶人唱堂會」般地寫小說,先生甚感不滿,乃至自認為是「一生犯下最大的錯誤」。
然而,正因為有著「五四」傳統的自覺認同,王度廬在創作中才能不經意間以新文學對舊形式進行改造,從而推動了通俗文學的「雅」化和「現代化」進程。單從這一意義上說,他給後人留下的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學及文化遺產。
聶雲嵐改寫風波
王度廬一生坎坷,他的書也命運不佳。其作品在青島連載時,因戰爭激烈,交通阻塞,難以有大的影響。抗戰勝利後,上海的勵力書局開始大量印行王度廬的書,他的作品才得以廣泛流傳。然而解放後武俠小說被當作封建文學而遭貶斥,王的作品也沒有逃脫被塵埋的命運。
有趣的是,《卧虎藏龍》等作品並沒有給生前的王度廬帶來多少名譽和財富,但在四十年後,卻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成就了一名作家,還有一本成功的雜志。1983年,《今古傳奇》雜志在當年的第三輯開始刊載一部名為《玉嬌龍》的「長篇大書」,標題後署著「聶雲嵐改寫」,但是卻沒有註明改寫自哪部作品、原作者是誰。這部實際上源出王度廬《卧虎藏龍》的改寫之作,一出世便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玉嬌龍》載完之後,聶雲嵐再接再勵,又將《鐵騎銀瓶》改寫成《春雪瓶》繼續載出。隨後,中國文聯出版社印行了《玉嬌龍》和《春雪瓶》的單行本,聶雲嵐名利雙收,《今古傳奇》的發行量也從41萬份飆升到273萬份。
聶雲嵐為什麼要改寫《卧虎藏龍》?他在書信中解釋說,其「心願和動機」,「確是出於對著作的傾心和解放後那幾部書的遭遇」。
聶雲嵐之子聶嘉陵後來回憶,「父親在小時候就看過王度廬的《卧虎藏龍》,印象很深刻,一直想把它寫出來。後來父親被打成右派,仍喜歡給我們講《卧虎藏龍》的故事。1978年落實政策後,在朋友的鼓勵下,父親根據《卧虎藏龍》寫出了《玉嬌龍》。」由於聶雲嵐「原來一直以為王度廬是清代人,沒想到王度廬先生也是現代人」,所以也就沒有想到裡面會牽涉著作權問題。
1987年,李丹荃得知了改寫之事,隨即通過書信與聶雲嵐進行交涉。她在信中對改寫提出反對,「關於有人准備改編事,那是我堅決反對的。……改好改壞是一回事,改編本身合理不合理又是一回事。……
不然的話,我將《李調元佳話》(按:聶雲嵐作品)改寫一下,添點什麼,算我寫的,看大家會說什麼。盡管您理直氣壯地說『光明正大』、『盡人皆知』,都不能算改編合理的理由。」聶雲嵐作了解釋,並在回信中對他引發效仿者紛紛改寫王度廬作品表示歉意,「我的改編雖然自問目的、動機無它,當時的情況(時間、形勢)又有所不同,但我畢竟是『始作俑者』啊!」之後在《今古傳奇》雜志社的調解下,李丹荃出於對聶半生遭遇的同情而沒有再作追究。如果不是今年又掀起一輪版權糾紛,我們倒可以把這些往事當作文壇佳話看待。
回答者:gm151617 - 大魔法師 八級 1-28 15:37
這最早是舊式武俠小說,大概是平江不肖生或者他那一輩的哪個作家寫的,文革後被改編成新式武俠小說,是一位湖北作家,名字忘了,並且在<今古傳奇>連載.後來又續了一部<春雪瓶>吧.
再後來才有電影<<卧虎藏龍>>.
所以,樓主把時間關系說反了!
樓上比我快啊!呵呵!
補充一下:
聶雲嵐開始時不是直接改寫,而是在五七幹校憑記憶給人講故事,後來情不自禁對故事進行改造,使之更豐富細膩,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文革結束後,才訴諸筆端.出版後惹起武俠熱,因為當時金庸作品還沒有進入大陸,所以非常轟動.
後來不但引發了王度廬後人的交涉,並且導致發了財的出版社內訌!
這就是湖北省文化界的人都記得的<今古傳奇>風波.
大姊 鄭定文著
林黛玉與賈寶玉 張一鳴著
閹雞 張文環等著
團圓 張天翼著
二十一個及其他 張天翼著
張天翼短篇小說選集 張天翼著
傳奇 張愛玲著
蹄下小景 越薪著
沉淪 郁達夫著
春潮 郁達夫著
飄兒和尚 郁達夫等著
春風沉醉的晚上 郁達夫著
愛的講座 葉靈鳳著
抗爭 葉聖陶著
倒影集 楊絳著
送報夫 楊逵等著
薄命 楊華等著
新感覺派小說選 嚴家炎選編
毀棄 許欽文著
許欽文小說集 許欽文
的篤戲 許傑著
蕭紅短篇小說集 蕭紅著
栗子 蕭乾著
江上 蕭軍著
羊 蕭軍著
軛下集 吳岩著
豚 吳希聖等著
黃昏 王西彥著
王西彥小說選 王西彥著
湖畔兒語 王統照著
死室的彗星 台靜農著
地之子建塔者 台靜農著
孫席珍小說選集 孫席珍著
蘇曼殊小說集 蘇曼殊
血債 司徒宗著
一群失業的人 守愚等著
蘆焚短篇小說選集 師陀著
惡夜 沈寂著
沈從文小說選 沈從文著
蘭娘恨 中國現代小說
福昭創業記 儒丐著
俠鳳奇緣 李涵秋著
清朝全史演義 李伯通著
春阿氏 冷佛原著
熱血痕 克敏著
上海春秋 包天笑著
舊京瑣記 枝巢子著
新華春夢 楊塵因著
女兵自傳:節選 謝冰瑩著
寶劍金釵 王度廬著
莎菲女士的日記 丁玲著
慫恿喜訊 彭家煌著
紺弩小說集 聶紺弩著
青春 鄭辛雄著
蘊華集 鄭振鐸等著
F. 王度廬的《卧虎藏龍》曾由哪位大陸武俠小說家改編為《玉嬌龍》
《玉嬌龍》一書是已故四川作家聶雲嵐根據現代武俠小說大師王度廬的名作《卧虎藏龍》改編創作而成,於1983年至1985年在《今古傳奇》雜志連載後,使《今古傳奇》發行量從41萬份飆升至273萬份,聶雲嵐一時名聲大震。此後聶雲嵐又發表了《玉嬌龍》的姊妹篇《春雪瓶》,該書的部分素材也來自於王度廬的另外一部名著《鐵騎銀瓶》。聶雲嵐的這兩部編著的作品發表後,在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爭議,王度廬的家屬當時與聶雲嵐進行了交涉,最後在《今古傳奇》雜志的調解下沒有訴諸法律,另外由於一些主客觀原因也始終未能把調解結果公開。
書評:
本書是聶雲崗的代表作。代表了解放前的武俠小說的成就,其描寫細膩,人物感 情充沛,故事情節曲折動人,讀來令人愛不釋手。
引子:
話說新疆西部有一小城,名叫烏蘇。城裡聚居著百來戶人家,其中有牧民,有商販,有手藝人,也有運夫,是個漢人與回人、維吾爾人等雜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