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白話小說是
1. 魯迅的什麼是現代白話小說的發軔之作
魯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 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 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 《吶喊》 文集 《二心集》等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是現代白話小說的發軔之作。
《狂人日記》是1918年魯迅先生所著的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首次採用了「魯迅」這個筆名,抨擊出了社會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發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雜志第4卷第5號上。這篇文章也被收錄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當中。《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震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魯迅曾說,《狂人日記》「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是什麼
1、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郁達夫的《沉淪》。
2、《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高禪爛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新青年》月刊。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狂人日記》在襲旁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戚漏命現實主義傳統。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記》。
3、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悲劇作品
以「民國第一言情小說、舊中國「第一部悲劇」著稱的小說《秋海棠》無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言情小說的經典,該小說的故事原形是軍閥時期天津著名的京劇藝人劉漢臣、高玉奎被軍閥褚玉璞迫害至死的新聞事件。
4、第一部新詩集:胡適的《嘗試集》。
5、第一部話劇劇本:胡適的《終身大事》。
6、第一無產階級的詩歌集:郭沫若的《恢復》。
7、第一無產階級的戲劇團體:1929年由夏衍、鄭伯奇等組織的上海藝術劇社。
8、最早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
9、最早使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短篇小說:郭沫若的《殘春》。
10、最早的一個詩刊:《詩》朱自清等編。
11、最早出現的報告文學作品:瞿秋白的《餓鄉紀程》和《赤都新史》。
12、最早寫童話的作家:葉紹鈞。
3. 第一篇白話小說是什麼
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名稱是《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話文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作品鑒賞
在小說的開頭「狂人日記序」中寫道:「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狂人病體痊癒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在眾人眼中,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病人,在狂人眼中,其他人才是吃人的人。這樣的不同角度和立場,深刻的揭示了病態社會的悲哀。
小說通過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將矛頭直接指向保守的傳統文化。「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對未來社會的幻想和規劃;「我也未必沒有吃過妹子的肉」,這是狂人對自我的評價和反思,也是自己對前途的絕望,充滿了自我懺悔的精神。
小說的結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為建立新的社會而進行實踐性的探索。在狂人看來,現實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純潔的,沒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身上,就只能趕緊救救孩子。
4.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是什麼
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郁達夫的《沉淪》。
1、第一部新詩集:胡適的《嘗試集》。
2、第一部話劇劇本:胡適的《終身大事》。
3、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郁達夫的《沉淪》。
1921年10月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4、第一無產階級的詩歌集:郭沫若的《恢復》。
5、第一無產階級的戲劇團體:1929年由夏衍、鄭伯奇等組織的上海藝術劇社。
6、最早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
7、最早使用意識流手法寫作的短篇小說:郭沫若的《殘春》。
8、最早的一個詩刊:《詩》朱自清等編。
9、最早出現的報告文學作品:瞿秋白的《餓鄉紀程》和《赤都新史》。
10、最早寫童話的作家:葉紹鈞。
5. 魯迅發表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什麼
魯迅發表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是《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話文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魯迅簡介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魯迅作品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南腔北調集》、《二心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准風月談》、《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集外集拾遺補編》等。
6. 魯迅的哪部小說是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魯迅的哪部小說是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是魯迅寫的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這部小說通過寥寥數語,描繪了一個 "吃人 "的社會,揭示了魯迅作為文學先鋒的身份。它是對封建黑暗社會的攻擊,也是對中國文化體制的反思。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發表了一篇名為《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基礎。在意識形態方面,《狂人日記》中的啟蒙和批判主題,以及 "救救孩子 "等聲音,都發人深省。
瘋狂人口中的 "吃人",實際上是指封建倫理對人的迫害。例如,婦女被 "三從四德,貞潔牌坊 "迫害,多數人下場很慘。這就是封建倫理把人咬出了血,把人的肉撕裂了,把人吃掉了。瘋子打破了這種平衡,他代表了對舊道德和封建制度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