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好還是現代好
⑴ 小說應該寫現代的,還是古代的事
都怪那過於醒目的藍色書皮!彷彿有種令人無法抵擋的吸引力。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裝幀和設計,真的應該贊一下。
於是原本決定暫停閱讀此類書籍的我,又選擇了一本厚厚的寫作理論書。
好在書越讀越薄,從最初的記大量筆記到如今只記自己感觸最深的幾點,這也許是很多深入研究同一領域的人的共同感受吧。
古為今用:歷史劇的唯一出路
昨天抽空跟一個在圖書館工作的老同學見面聊了聊。
他說自己想寫小說,寫當代的事情,為此正在研究政治和經濟,這些以前並不感興趣的東西。
他的話讓我略感驚訝。因為讀書時,他的專業是古代文學,而且畢業後也利用工作的便利,海量閱讀了很多年的古籍,出了多本古文方面的圖書。按理說,就是不寫小說,也已是小有成就。古代文學,我以為一定是他的最愛。沒想到,他卻下定決心,要寫現代。
我說,好不容易改寫完成第一部都市中篇之後,我倒想寫個民國和抗戰時期的故事。
他有些不理解,說只有現代的故事才能反映現在的社會問題,才有現實意義,雖然那些古代的事,可能更加吸引人。
連成天浸潤於古雅文字中的人,都認識到要與時代接軌。其實我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古代的事情就不能寫。
正像我剛剛讀完的這本《故事》里寫的:
放眼望去,雖然各種古裝,宮斗內容霸佔銀屏,贏得無數網路小說的讀者,但實際上,有幾個是真正關於古代的事情呢?無非是披著歷史的外衣,說著現代人的觀點罷了。那些符合現代人口味的女人主導的愛情故事,那些符合現代審美的著裝、風俗,……無不是對歷史赤裸裸的篡改。那些玄幻、鬼神,更不要說什麼古今差異了,早就脫離了現實世界。
然而,讀者和觀眾很買賬。
試想,假如這些作品都換成嚴肅的面孔,對歷史完全忠實地復制,愛看的人怕是要大減了吧?何況,這也做不到,因為歷史是不可能絲毫不差地重現的。
不過,如果古代的故事也能表達現代人的思想,實現現代人的理想和願景,也即「古為今用」,其實也就無所謂是古是今了。
寫作的動力:寫自己最喜歡的
我之所以想寫一個不在現代的故事,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那個盤旋於腦中的泛黃的故事,跟遠方家鄉的一些歷史和傳說有關,源自於小時候朦朧的記憶,甚至夢境。
有的時候,寫什麼類型,什麼年代的小說,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寫自己喜歡的。喜歡的才會想去寫;喜歡的才有動力堅持寫下去,直到完成。
羅伯特·麥基說:
這里又要牽扯到寫作的意義和本質,這個永恆的話題上了。
很多人寫作,不是為了成名成家或謀利(當然也不是沒有人這么想,只是未必能成功),更多的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心中塊壘,唯筆能平」。簡單來說,就是有感而發。並沒有人逼著他她去寫,而是「不得不寫」。
「《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陀思妥耶夫斯基坐過牢,寫出震撼人心的《死屋手記》;曹雪芹經歷過家族的由盛轉衰,苦心寫出《紅樓夢》;司馬遷受了屈辱的宮刑之後,才有了《史記》……歷史上無數偉大的作家,都經歷過人生的起伏,以超出常人的敏感和積郁,記錄下經歷和感受。
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永遠都不會遭遇那些不幸,但這並不代表你就沒有東西可寫。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先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哪怕它被深深埋藏在你的內心深處,難以窺見。
這是重要的第一步。
因為,只有寫你心中所愛,才有可能寫出真正的好作品。
現代小說比古代小說更加容易懂,更加坦率。再說現代小說用的是白話文,而古代小說則是文言文。
⑶ 是現代言情小說好還是古代言情好
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對於言情小說,我幾乎是不論類型,來者不拒。看多了,就發現古言有一種對於未來的無知和上位者安排的無理區服,寫得好的古言基本就是男主推動劇情,女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步步驚心,東宮。所有特別容易出虐心文。至於那些腦洞奇大,現代語言亂飛的古言,我就不提了。
而對於現言,則更趨向於男女平等與互動,一般都會分分合合,且多會代入男女主自身的職業發展等,腦洞不大,但可以很社會,看點主要是貼近生活,做出和說出了我們平常不敢的事。
總:心情不好時,可以去看看古言慰藉一下,哈,這世界上還有比我更慘的人。要奮鬥了,職場不順了,可以去看看好的現言,原來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我一般都是穿插著看的。
⑷ 現代小說和古代文人創作的小說有區別嗎,為什麼寫小說的人越來越多
有區別,古代小說一般比較難懂,而且可能有多方面含義。而如今是一個網路的時代,讀者的口味更加豐富,因此小說的種類也很多,內容也很豐富,作者的作品能夠在網路上飛速傳播,盈利能力也較強,所以寫小說的人越來越多。現在的現代小說有很多是非常優秀的,它們往往能反應一個時代普通老百姓的社會態度和社會生活,例如,王安憶1995年的《長恨歌》,它不僅於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還曾一度於2006年就被改編成電視劇《長恨歌》,由張可頤主演,你沒有看錯,就是主演港劇《金枝與欲孽》的「張可頤」。此外,像劉震雲《手機》、賈平凹《秦腔》、陳忠實《白鹿原》、路遙《平凡的世界》都質量非常高。
還有就是古代小說來自民間,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古代小說有現實主義的傳統,立足現實,反映現實,表達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說重情節,通過情節表現人物,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現人物心理;古代小說繼承了史傳文學的傳統,描寫人物,一方面有善惡、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點,壞人身上也有長處;古代小說由「話本」發展為章回小說,結構上形成一種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對子;古代小說的語言有文言白話之分,就是古代白話,與現當代小說語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⑸ 請問小說是古代的好寫還是現代的好寫前提是言情的!
那就要相對而言了,如果你本人是喜歡古典文學的話,那麼你肯定會覺的古代的似乎對現代而言可能更好寫,如果你是喜歡現代文學的話,那自然會覺得現代好寫.但是現在一般都是古代的文章能得高分.所以魚與熊掌的抉擇要看你自己的情況而定.
⑹ 我想寫一本小說是古代的好寫還是現代的好寫
現代的吧。
古代的有時候一些名詞,常識都不太清楚,而且就算架空的,描述人物服裝什麼的,或者古香古色的環境,也比較不容易。
還是現代的比較有參考,容易駕馭。
⑺ 為什麼現代人寫的小說沒有古代人寫的好
這個問題我分三個方面來答。
一、從時間上來說。古人一本書有的用了一生去寫,如曹雪芹的《紅樓夢》,自然比一天寫一兩萬字,一年寫上三四百萬字的小說質量好。
二、從文筆上來說。古人所受的教育是文言文,現代人是白話文,即便古人是用白話文寫作,也比現代人寫作更有內涵。並且現代人所學的語文,在古代是沒有的,現代人所學的語文更像是雜志,東拼西湊的,而且還要英語、理化生要學,古代人主學四書五經,文筆自然比不上古人。
三、不能以偏概全。職業級別的作家並不就比古代人的寫作水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