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散文小說家
❶ 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分別是
論文中心1)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雒陽人,世稱「賈生」,有文《過秦論》、《陳政事疏》、《吊屈原賦》。
(2) 韓愈(758-824):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人,後人稱韓昌黎,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師說》、《祭十二郎》等。
(3) 柳宗元(773-819):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與韓愈並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封建論》、《捕蛇者說》等。
(4)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廬陵人,提倡古文,為詩文革新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文《醉翁亭記》、《秋聲賦》等。
(5)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文《答司馬諫議書》等。
(6) 蘇軾(1036-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歐陽修一起參加詩文革新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前赤壁賦》等文為其名篇。
(7) 歸有光(1506-1571):明朝文學家,字熙甫,號震川,崑山人,「唐宋派」代表,有《震川先生文集》。
(8) 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人,善詩文,「三袁」之一,文壇稱「公安派」,有《袁中郎集》。
(9) 姚鼐(1731-1815):清朝散文家,字姬傳,號惜抱,桐城人,工古文,與方苞等為「桐城派」代表,著文《登泰山記》等。
(10) 梁啟超(1873-1929):近代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領袖,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新會人,主張變法,有《飲冰室合集》。
〈摘自排名網〉1.宗璞
2.王鼎鈞
3.卞毓方
4.沈從文
5.錢鍾書
6.張曉風
7.劉心武
8.劉湛秋
9.陳染
10.韓春旭
❷ 中國近代,現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就學於香港大學、聖約翰大學。代表作《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紅樓夢魘》、《金鎖記》、《小團圓》。
4、冰心,原名謝婉瑩,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閑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
5、余華,當代作家,他的作品多描述現實世界,描寫人性,暴力,世界的黑暗。代表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❸ 中國當代的"散文八大家"及各自代表作
不給分啊???
當代散文八大家:林清玄 汪曾祺 余秋雨 張中行 冰心 餘光中 賈平凹 陳所巨
林清玄作品有散文集《百合花開》《蓮花開落》、 《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等。
汪曾祺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等。
余秋雨:《借我一生》 《文化苦旅》等
張中行認為《順生論》是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冰心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繁星》、《春水》等。
餘光中: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等
散文及文藝批評文集《左手的繆思》、《掌上雨》、《逍遙游》等
賈平凹著有長篇小說《商州》、《妊娠》、《浮躁》、《廢都》、《白夜》、《土門》、《病相報告》、《懷念狼》、《秦腔》、《高興》等;中短篇小說集《山地筆記》、《小月前本》等
陳所巨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明宮奇冤》(合作),詩歌《鄉村詩集》(合作)、《在陽光下》、《玫瑰海》、《陽光·土地·人》、《回聲與岸》,散文集《陳所巨旅行散文選》,長篇報告文學《痛苦與沖決》、《一個年青的市長和一個古老的城市》、《豐碑昆侖》、《跨越地獄之門》、《川藏雄風》(合作)等。其作品曾多次獲獎。主編《中國十大民間傳說》等五種。
❹ 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是誰
1.宗璞
2.王鼎鈞
3.卞毓方
4.沈從文
5.錢鍾書
6.張曉風
7.劉心武
8.劉湛秋
9.陳染
10.韓春旭
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
1.宗璞
宗璞,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之女,1928年生於北平,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退體於中國社會科學業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長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蘊含東方傳統哲學文化和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相結合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主要作品有小說《紅豆》、《魯魯》《三生石》童話《尋月記》《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筆〉〈奔落的雪原〉〈花朝節的紀念〉〈三松堂斷憶〉等,出版了多種小說散文童話選集。由〈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組成的四卷本長篇小說〈野葫蘆引〉,是宗璞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王鼎鈞
台灣作家之一
他作了一本很著名的散文叫《開放的人生》。
3.卡毓方
4.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園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5.錢鍾書
http://..com/question/1894016.html
6.張曉風
張曉風簡介: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他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餘光中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
張曉風散文:
·初 雪 ·步下紅毯之後 ·孤意與深情 ·愛情篇 ·只因為年輕啊 ·春之懷古 ·衣履篇
7.劉心武
http://..com/question/9895511.html
8.劉湛秋
劉湛秋,男,安徽蕪湖人,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詩刊》前副主編,中國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與情緒,既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學生譽為「抒情詩之王。」他結集出版有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小說等三十餘種,其詩集《無題抒情詩》獲過中國新詩獎。他譯的《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抒情詩選》為廣大讀者喜愛,並一度成為暢銷書。近幾年他寫作散文頗豐。以抒發情感、人生為主,筆觸細膩,行雲流水,有其獨特的唯美的散文風格。台、港文壇對其散文評價頗高。作品被譯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種文字。
著名作家劉湛秋一直被大學生譽為「抒情詩之王」,其作品清新空靈,富有現代意識,手法新穎灑脫,立足表現感覺和情緒,既面對生活,又超越時空。他認為現代生活,使人們「活得很累」,他提倡「輕詩歌」、「輕鬆散文」、「輕松的生活方式」,主張「以輕對重,以輕對累,」於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徒榮華富貴與利害得失,心如明鏡如水。淡化貌似嚴肅、正經的說教所帶來人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他的散文《雨的四季》、《傘》、《賣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錄中學語文課本。
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被海內外文壇譽為現代山林文學的代表。本集中選的80篇散文,可謂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作者超時空的田園心態,篇中無論寫情感、人生,還是寫都市、文化、旅行、經濟,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風格,用純情的語言、輕松的方式,在和讀者談心,流露出由衷的快樂和淡淡的憂悉。他的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松道來,吸引著你,並跟著他的行文一走到底。集中不少散文已廣為流傳,為多家報刊選裁,為電台廣播,其中《雨的四季》、《隨便為自己找個座位》等數篇散文已進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及課外讀外。
9.陳染
陳 染 女,1962年4月出生於北京。她幼年學習音樂。18歲興趣轉向文學。23歲大學畢業,獲文學學士。曾在北京做過四年半的大學中文系教師,後調入中國作協作家出版社做編輯。曾在澳洲墨爾本的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等旅居生活和講學。現居北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她的小說在英、美、德、日等國家以及港台地區均有出版和評介。根據她的小說《與往事乾杯》改編的同名電影,被選為國際婦女大會參展電影。《陳染文集》一、二、三、四卷於96年8月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陳染從八十年代初開始發表詩、散文,至今已有十幾年,作為純文學、先鋒小說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終獨立於當今文壇的某種「熱鬧」之外,越來越引起國內外文學研究者的關注。她以強烈的女性意識,不懈的探索精神,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一位獨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陳染曾獲首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創作獎等。
《紙片兒》
收錄了陳染在文壇脫穎而出的《世紀病》等一系列表現青年人苦悶、孤獨和叛逆的小說,他們急欲沖破陳舊的觀念和秩序,為心靈的荒野尋求出路。而《紙片兒》等彌漫著詭秘憂傷與人性扭曲的故事,使陳染一度被視為神秘主義者。這是孤獨者、叛逆者的破碎童話。
《另一隻耳朵的敲擊聲》
女人是可以彈奏的花朵,需要輕撫,也需要傾聽。那喁喁獨述的,不僅有笑面桃花,還有些枯葉殘枝,而潛風暗送的,不知是幾許心香,還是幾許心痛……本書展示了女性獨有的復雜或變異的心理,把一個女人的慾望、心智、孤獨、恐懼、病態、陰暗等等一切的本來面目都呈現了出來,被視為中國女性主義的先聲和代表作。
《嘴唇里的陽光》
以獨特離奇的視角、大膽怪異的想像,敘述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巫女、空心人和禿頭女們都在為幻覺守寡,在雜草叢生的情慾地帶,人影都像靈魂一樣輕……本書是陳染先鋒氣質的代表作品。
《私生活》
本書是一部描寫現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軌跡的嚴肅的先鋒小說,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經驗和隱秘的內心生活為視角,講述了一個女孩兒在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中不尋常的經歷和體驗。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長大,敘述了在學生時代她是個孤寂的不能融入集體的「陌生人」……
《聲聲斷斷》
是作家陳染繼長篇小說《私人生活》之後的又一本力作。她用日記這一文體,細膩、委婉而又冷峻、幽默地敘述了她的生活、思想與情感,目光直抵生活及人性的內核,把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注入了無限詩性、哲思和感悟,把生命與藝術交融到了極致,如同一束束思想的閃電,令人猝不及防、怦然心動而又感懷深思。
《沉默的左乳》
本書為陳染的中篇小說集,在這些形式不一風格各異的小說里,陳染講述了一些女人的秘史,在肉體與靈魂之間、精神和內心之間、愛與婚姻、愛與背叛之間她們的掙扎和反抗。
《不可言說》
是陳染的一部談話錄,這部思想密集又豐富多彩的談話錄是與《聲聲斷斷》同時出版的姊妹篇。《聲聲斷斷》是她深摯的內心獨白,《不可言說》是她與國內外友人的充滿智性的交流。兩相對照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較為豐富全面的陳染。
10.韓春旭
http://it.sohu.com/40/93/article215549340.shtml
以上是中國十大散文家的詳細資料。不明白,再問我吧!
❺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國著名作家有張愛玲、錢鍾書、冰心、巴金、林語堂等。
1、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
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
5、林語堂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❻ 我國現代的著名散文家都有誰
有:史鐵生、畢淑敏、周作人、魯迅、林語堂、沈從文、朱自清、徐志摩、巴金、張曉風等。
1、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2、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葯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
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
「五四運動」之後,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3、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4、林語堂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著,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
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
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5、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享年86歲。
❼ 求現代中國最著名的十位小說家
魯迅,雖然小說不多,但篇篇精彩。
巴金,前期小說感情泛濫,後期小說,特別是《寒夜》,挖掘人心的深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了。
老舍,《駱駝祥子》,放在世界文學之林中,也是大師級的作品。
沈從文,邊城一曲是哀傷。
張愛玲,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精華,又用西方心理分析的方法擴展表現人心的深度。
張恨水,通俗文學的一面旗幟,作品是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產物。
茅盾,雖然人們說他的子夜只不過是高級的社會政治報告,但是他的腐蝕等一系列作品,抓住人們的幻滅情緒加以表現,也是很不錯的。
趙樹理,解放區的文攤作家,雖說政治對他產生很大影響,但是他的小說卻從民間土壤里吸收養分,妙趣橫生,不落俗套。
吳濁流,台灣文學家,《先生媽》敏感把握住殖民地人物的病態心理,並對以後的台灣文學創作有重要影響。
艾蕪,擴展了漢文學的表現范圍。
其他還有很多作家,比如台靜農,柔石,穆時英,蘇青,無名氏,徐吁等等,很難用十個來描繪出現代文學。
❽ 中國現代作家都有哪些
1、巴金(1904-2005)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
後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職。
2、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又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
3、趙樹理(1906-1970)現代小說家,山西沁水縣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登記》等。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被譽為「山葯蛋派」。
4、周立波(1908-1979)現代作家,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後,他參加《解放了的中國》彩色影片攝制工作,再次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另有長篇《鐵水奔流》《山鄉巨變》。短篇小說《湘江一夜》獲1979年短篇小說一等獎。
5、孫犁(1913-2002 )現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安平縣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他的小說充滿詩情有「詩體小說」之稱。
❾ 中國現代散文家有哪些
中國現代散文指五四運動以來的散文。中國現代散文是在吸收外來思潮和接受固有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體上可以區分為議論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和敘事性散文三種類型。
A- 艾青 艾蕪 阿英
B- 巴金 巴人 白采 冰心 白薇
C- 川島 成仿吾 陳衡哲 曹靖華 陳敬容 曹聚仁 草明 陳西瀅 陳學昭
D- 戴望舒 丁玲
F- 方令孺 馮文炳 馮雪峰 馮至 豐子愷
G- 關露 郭沫若
H- 胡風 胡秋原 胡適 何其芳
J- 季羨林 靳以
K- 柯靈
L- 劉半農 李長之 聶紺弩 李廣田 羅黑芷 李金發 陸晶清 李健吾 廖沫沙 麗尼 羅念生 老舍 凌叔華 梁實秋 樓適夷 林淡秋 林徽因 魯迅 廬隱 魯彥 梁遇春 林語堂
M- 繆從群 茅盾 穆木天
Q- 秦牧 秦似 錢鍾書
S- 沈從文 孫福熙 孫伏園 孫梨 司馬文森 石評梅 師陀 蘇雪林 宋雲彬 施蟄存
T- 田漢 台靜農 陶晶孫 唐韜
W- 吳伯簫 王了一 韋素園 王統照 王西彥 聞一多 吳組緗
X- 謝冰瑩 徐遲 許地山 蕭紅 蕭軍 許傑 徐懋庸 蕭乾 許欽文 夏丐尊 徐於 夏衍 徐志摩
Y- 袁昌英 郁達夫 楊剛 葉君健 葉靈風 葉聖陶 姚雪垠 葉紫
Z-張愛玲 鄭伯奇 鍾敬文 臧克家 趙清閣 周瘦鵑 朱湘 鄭振鐸 朱自清 周作人
❿ 現代優秀散文作家有哪些
1.林語堂。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語堂散文所涉領域極廣。他認為理想的散文「乃得語言自然節奏之散文,如在風雨之夕圍爐談天,善拉扯,帶情感,亦庄亦諧,深入淺出,如與高僧談禪,如與名士談心,似連貫而未嘗有痕跡,似散漫而未嘗無伏線,欲罷不能,欲刪不得,讀其文如聞其聲,聽其語如見其人」。
2.周作人。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周作人一生當中研究日本文化五十餘年,深得日本文學理念的精髓。錢理群指出周作人散文存在著一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情」,「氣味」,或者「境界」,「這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情」,「氣味」,或者「境界」,是周作人散文的藝術生命所在,它正是與日本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3.畢淑敏。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注冊心理咨詢師。
畢淑敏的散文質朴真誠,訴說的是對世界的驚奇,對生命刻骨銘心的感悟,對生活始終不變的熱愛。盡管她的筆下也有傷害、委屈、憤怒的負面情緒,但通篇讀完,感到精彩而充滿智慧的文字隨處可見
4.張愛玲。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
張愛玲的小說,與丁玲、冰心等女性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更為鮮明的女性主義特徵。20世紀40年代的張愛玲遠離抗日救國的主流話語,把眼光投向了「婚姻、愛情、家庭、女人的挫折、女人的處境——一個充滿女性氣息的世界」。
5.三毛。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浙江定海人。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實,沒有太多的粉飾,而是展現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與趣味。
6.史鐵生。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
史鐵生當然是優秀的。因為他是個殘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別的作家所沒有的一股靜氣。史鐵生的作品過於關注生死、宗教、信仰等問題,有人對這一點持保留意見,但我覺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王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