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濕忱蘇蕙古代小說

濕忱蘇蕙古代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06 23:39:42

1. 求寫一篇詩詞鑒賞 急!!! 高手進

李清照《聲聲慢》

李清照的這首詞,完全採用白描手法寫作而成,也是女詞人凄涼晚景最真實的寫照。既沒有幽深的典故,也無晦澀的辭藻,清新自然,只要稍通文詞的人,不必藉助任何註解,都能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無論喜歡不喜歡李清照本人,也不管喜歡不喜歡她的詞作風格,卻不能不被該詞的藝術感染力所打動。這也是該詞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詞一開始,也是全詞最為精彩的部分,連續使用十四個字的疊聲詞,通過復沓重疊,使聲音發生起伏跌宕和聲韻平仄變換,將一個孤苦無依的老婦人的形象和惆悵寂寞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我們先來看一看其音韻平仄變化的魅力所在。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
「尋尋覓覓」,聲音從低升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孤獨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動——她在追尋什麼呢?
「冷冷清清」,聲音由高而下,展現的是一幅冷清凄涼的景象——到處冷冷清清,毫無生氣,她一無所獲。
「凄凄慘參戚戚。」聲音又是一個從低到高,然後由高而下的轉換,尤其到最後,聲音越來越低,音節也越拉越長,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覺。再一次刻畫了作者悲慘凄涼、寂寞惆悵的心緒。——有的只是凄慘悲涼和寂寞無助的心緒。
「尋覓」、「冷清」、「凄慘」,原本也可以表達孤苦無依和惆悵寂寞的心情,但作者嫌力度不夠,無法完全表達自己激烈的情感,就大膽地將它們每一個詞都重疊起來,並在「凄凄慘慘」的後面綴上了「戚戚」的疊聲詞,這樣一來,不僅力度加強,效果倍增,而且如同詞人手上拿著十四根鋼針扎在我們的耳朵和十指一樣——聲聲洞透耳鼓,字字扎在心頭。這就是大膽的藝術的創舉造就的獨特藝術魅力。後人雖有很多模仿這首詞,大量使用疊聲詞在詩詞創作中的,但是終究無法達到本詞的藝術效果。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是對開頭部分的進一步補敘和展開:在這忽暖忽寒的深秋,最不容易度過(最易引起愁思),幾杯薄酒,又哪裡能低檔得住夜晚來臨的寒風侵襲呢!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頭頂上大雁飛過,更勾起人的傷心往事:那不是以前傳遞過和丈夫之間往來書信的鴻雁嗎?可今天自己孤影獨立,曾經相親相愛的人,卻已命赴黃泉,魂飛天外?」僅只片片數語,卻是意蘊無窮。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下闕進一步描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悲秋景象。秋風頻頻吹打,黃菊滿地凋落,眼看著就要憔悴死去,誰又有心情趣收拾呢?一個人孤獨的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雨打梧桐,怎樣才能捱到天黑呢?這時候,還不知道漫長的黑夜優惠怎麼難熬呢?
「好一個、愁字了得!」 嘎然收尾,言已盡,愁難了!
讀李清照詞,有人愛其《如夢令》清新,有人愛其《點絳唇》淡雅,有人愛其《浣溪沙》高潔,我獨愛這曲《聲聲慢》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詞亦於篇末托出一個「愁」字,這種愁遠非李清照前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而顯得格外深廣與厚重。開頭連用十四個疊字,細致地描繪了她痛定思痛時「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心理過程。「尋尋覓覓」,包括尋思失墜的記憶,追念如煙的往事。這種尋覓,只能使她更感到現實景況的孤苦。於是,「冷冷清清」,先感於外;「恝凄慘慘戚戚」,後感於內,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脫。但全詞除結句一語道破外,都沒有直接說愁,而是從刻畫冷清蕭索的環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無論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風,天上的過雁,滿地的黃花,窗外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無一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是觸處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給予她精神的壓力這般深重,難怪她說不是一個「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在藝術上,此詞頗多獨到之處。前人一致贊賞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這么多的疊字,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後來有不少詞曲仿效這種寫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勝而又自然生動。「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等語,幾乎純屬白話,寫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卻典型地表現了作者晚年孤獨無依的生活境遇。詞調取名《聲聲慢》,聲調上也因此特別講究,用了不少雙聲疊韻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都是雙聲;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都是疊韻。李清照作詞主張分辨五音,此詞用齒音、舌音特別多:齒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計五十七字,佔全詞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二十餘字中,舌、齒兩聲交加重疊,看來是特意用嚙齒丁寧的口吻,來表達憂郁惝恍的心情。這些,都是經過慘淡經營的,卻絕無雕琢的痕跡,同時,用心細膩而筆致奇橫,使人不能不贊嘆其藝術手腕的高明。

釵頭鳳 (陸游紅酥手,黃縢酒, 滿園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晚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倚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BR> <BR> <BR> [佳作欣賞] 這兩首詞凄婉感人,真實記錄了陸唐兩人的愛情遭遇。 陸游和唐婉本是表兄妹,自小青梅竹馬,長大後詩詞唱和,更是情深意篤,成年後結為夫妻,時常把盞吟詩,恩愛歡娛。然而,幸福的生活並沒維系多久,陸游的母親對唐婉因嫌生憎,強令陸游休妻。陸游百般辯解、哀求無果,只得將唐婉遣回——婉妹,你暫且回去,一俟時機轉圜,我定當迎你回家。陸游勸慰著唐婉,其實也是在勸慰自己,幻想著有一天鸞鏡還能重圓。可事態的發展完全不是陸游所能左右的。沒多久,陸母就命陸游另娶王氏,唐婉也被迫嫁與趙士程。一對情濃意切的愛侶從此成了陌路。 唐婉被休後數年,陸游和唐婉又相遇了。相遇在春光明媚的沈園里,相遇在悲欣交錯的尷尬中。一時間,陸游因愧疚而遲疑,唐婉因祈望而欲迎,四目交接的那一瞬,萬般情感一起湧上心頭,兩人都有些怔忡。唐婉回過神後,親手捧上一碗黃縢酒,送到陸游的面前,陸游默然接過酒,一飲而盡。曾經的甘醇如今卻成了滿喉的苦澀,連同這東風楊柳滿園春色,都變得如此的可憎復可惡。斯人憔悴,往日的歡情轉作眼前的柔腸寸斷心如刀割。他真想牽過唐婉的手,遠走高飛從此再也不分開,可是飛到哪裡才能逃得出禮教的規束呢?一切都無法更改,他再也無法給唐婉以幸福了——無奈總是一種清醒的痛。陸游不敢再看唐婉的眼睛,轉過身,提筆在牆上寫下了一首「釵頭鳳」,寫下滿腹的酸澀與無奈。寫完愴然離去。離開前他看了唐婉最後一眼,眼裡滿是不舍與不忍,但他還是走了,走得有些趔趄。 唐婉眼睜睜的看著陸游的離去,欲留不能欲呼無聲,心卻在一點一點往下墜。多少次夢里相見攜手言歡,醒來惟余枕上濕淚痕。今日相逢,你怎忍心如此離去一句話也沒有?曾經的山盟與海誓,你全都忘了嗎?帶我走吧!你帶我走……唐婉的心在哭泣,絕望在蔓延。看過陸游的題詞,唐婉徹底絕望了——所有的祈願與幻想剎那間全都如泡影般幻滅。怨憤中唐婉和了這首詞。這一首和詞,就耗盡了唐婉全部的生命,她再也沒有力氣活下去了。未幾,唐婉鬱郁而終,芳齡不足三十歲。沈園一見,就成了陸唐兩人的最後訣別。 比較這兩首詞,雖同為傷情之作,但在情感的濃烈上仍然有所差異。陸詞表達的是悔恨與無奈,三個「莫」字訴說的是陸游的無奈、無力乃至無可,哀痛凄涼中仍存有一絲理性的思維。唐詞則完全是情感的傾瀉,滿篇都是怨恨激憤,最後把這種怨憤凝結為三個「瞞、瞞、瞞」。雖曰「瞞」,實則顯明地表現了唐婉的痛恨、痛惜與痛悔——痛恨命運的不公,人世的惡薄;痛惜的是陸游,既不敢抗爭於前,又不能更改於後,一任愛情成病魂,在風雨中飄搖、飄搖;最後痛悔卻是自己,幾年來,所有的悲傷,所有的恥辱,所有的煎熬與掙扎,最終換來的只是三字莫、莫、莫,滿懷的痴望轉為徹骨的絕望,這是錐心的痛與悔!如果說陸游的三個「莫」,聲聲含淚,那唐婉的三個「瞞」,則字字滴血。女人活在愛情里,現在愛情死了,一代才女,唐婉只能化作一縷芳魂,飄向再也沒有苦痛的永恆天國。 得知唐婉的死訊,陸游悲慟不已,伴隨悲慟的還有無盡的懺悔。他很清楚,唐婉因他而死,死於他的懦弱與退縮。沈園里的瞬間對視,他分明看見了唐婉無助的乞望,但是他不能、他不敢。陸游深切痛恨著自己的無能與怯懦,就連自己最深愛的女人都不能廝守。如今生死相隔,一切再也無法挽回,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沈園里徘徊,徘徊在一生都難以排遣的哀思中。「 楓葉初丹槲葉黃,合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迴向蒲龕一炷香。」 ——詩中小序曰:「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主已三易其主,讀之悵然。」(1192年,陸游68歲,沈園別後38年)「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沈園二首》(1199年,陸游75歲,沈園別後45年)「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跡猶鎖壁間塵。 ——《十二月二日夜夢游沈氏園亭二首》(1205年,陸游81歲,沈園別後50年)<BR>「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陸游最後一次沈園題詩,時年85歲。此後不久,陸游便溘然長逝。

2. 可不可以有哪位高人幫我把中國古代著名的詩、詞人按時間順序排列一下呢最好能寫一寫朝代,謝謝!

三國,曹操,曹植。東晉,陶淵明。唐朝,李白,杜甫,王昌齡,杜牧,李商隱,賀知章,白居易,元稹,王建,張籍,韓愈,柳宗元。五代,李煜。宋朝,晏殊,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秦觀,黃庭堅,李清照,陸游,楊萬里,范成大,文天祥,岳飛。元代,元好問,王冕,趙孟頫,關漢卿,馬致遠。明代,劉伯溫,高啟,唐寅。清代,趙翼,袁枚,納蘭性德,紀曉嵐,譚嗣同。近代,梁啟超,章太炎,康有為,王國維。現代,魯迅,胡適。

3.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女詞人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女詞人是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也有濟南章丘人一說),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現存於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牆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寫有:「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冢下。」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一說宰相王珪長女),很有文學修養。

4. 中國歷史上十大女詩人

蔡文姬、蘇蕙、謝道韞、班婕妤、左棻、鮑令暉、薛濤、李清照、朱淑真。

1、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

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孩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2、蘇蕙

蘇蕙,字若蘭,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迴文詩之集大成者,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絲線綉制的織錦《璇璣圖》。

據《晉書·列女傳》記載, 蘇蕙是始平(今陝西省武功縣蘇坊村)人,善屬文。武功蘇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蘭,是陳留縣令蘇道質的三姑娘。若蘭從小天資聰慧,三歲學字。

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綉,十二歲學織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艷的書香閨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但所言皆屬庸碌之輩,無一被蘇蕙看上。後嫁於秦州刺史竇滔。

3、謝道韞

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

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跡亦為《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

在盧循孫恩之亂時,丈夫王凝之為會稽內史,但守備不力,逃出被抓後殺害。謝道韞聽聞敵至,舉措自若,拿刀出門殺敵數人才被抓。孫恩因感其節義,故赦免道韞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後,謝道韞在會稽獨居,終生未改嫁。

4、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詳,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善詩賦,有美德。

初為少使,立為婕妤。《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傷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亦稱《團扇歌》)。

5、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熱點內容
在小說里好聽的名字三個字的女 發布:2025-08-22 16:22:15 瀏覽:373
關於宇宙的小說排行 發布:2025-08-22 16:06:22 瀏覽:248
小說推薦言情推理懸疑小說 發布:2025-08-22 16:03:46 瀏覽:861
免費全本小說絕世葯神 發布:2025-08-22 16:03:38 瀏覽:156
沒有感情線的特別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8-22 16:03:38 瀏覽:757
喜馬拉雅在線聽書怎麼剪裁視頻 發布:2025-08-22 15:55:50 瀏覽:149
小說最高密度全文 發布:2025-08-22 15:53:35 瀏覽:907
聽書紅包版軟體下載 發布:2025-08-22 15:51:41 瀏覽:483
三體聽書音 發布:2025-08-22 15:24:02 瀏覽:263
小說推薦甜寵帶肉的 發布:2025-08-22 15:15:24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