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譴責小說
⑴ 古典四大譴責小說及作者
清末譴責小說的特點。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和曾樸的《孽海花》。
⑵ 清末四大譴責小說是什麼
魯迅認為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4部譴責小說的合稱 。即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內容簡介:
《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1867年—1907年),全書60回,由各章獨立的短篇故事集結而成。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者吳趼人(1866年—1910年),全書108回,反映了中法戰爭後20年中國社會現象。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1857年—1909年),全書20回,描述一位江湖郎中老殘的故事,藝術成就最高。胡適認為此書描寫工夫最精到。
《孽海花》,作者曾樸(1872年—1935年),全書30回,附錄5回。即賽金花與狀元金雯青的故事。
⑶ 簡述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鐵雲《老殘游記》,曾孟模《孽海花》,統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何以這幾部小說為代表的原因,固然是由於各書在藝術上的成功,同時也山於這些小說,較完整地反映了晚清社會的變革。
《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1867-1907),全書60回,由許多獨立成篇的短篇故事連綴而成。書中描寫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他們貪污昏庸,媚外賣國,展開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暴露和諷刺晚清官場的腐敗,突出地反是非曲直了封建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清王朝對帝國主義的屈辱投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者吳趼人(1866-1910),全書108回。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以主要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和見聞為線索記錄了許多社會上的怪現狀:官場到處貪財受賄,營私舞弊;商場里官商勾結,爾虞我詐;洋場上嫖賭拐騙,醉生夢死等,這二百多個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了中法戰爭後20年間中國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1857-1909),全書20回。小說通過描寫一個江湖醫生老殘四處行醫途中的所見、所聞、所為,暴露當時某些官吏的殘暴昏庸並著重抨擊了那些名為「清官」、「能吏」,實力昏官酷吏的虐民行為,反映了晚清黑暗腐朽的社會現實。但作者對清政府仍寄予希望,所以對資產階級革命和義和團運動抱敵對態度。小說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特色,語言精煉准確,形象鮮明生動,在同類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
《孽海花》,作者曾樸(1872-1935),全書30回,附錄5回。作品以狀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雲(賽金花)的故事為線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穢聞軼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戰爭失敗約三十年間的社會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狀況,對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較為有力。小說還以同情的態度贊揚了維新派和資產階段革命黨人的活動。作品結構嚴謹,語言華美,但對秘聞艷事描寫過多,表現出低級庸俗的趣味。
⑷ 四大譴責小說
嚴格點說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鎮壓了戊戌變法、出賣了義和團運動後,國勢衰微到了極點,民族危機愈加深重,廣大群眾對腐朽無能的清帝國已感到無望。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說家紛紛通過小說來抨擊政府和時弊,提出挽救國家的主張,人們把這一時期出現的小說稱為「譴責小說」。而《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則代表了這類小說的最高成就,被後人譽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
《官場現形記》,作者李伯元(1867-1907),全書60回,由許多獨立成篇的短篇故事連綴而成。書中描寫一群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他們貪污昏庸,媚外賣國,展開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暴露和諷刺晚清官場的腐敗,突出地反是非曲直了封建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清王朝對帝國主義的屈辱投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者吳趼人(1866-1910),全書108回。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以主要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和見聞為線索記錄了許多社會上的怪現狀:官場到處貪財受賄,營私舞弊;商場里官商勾結,爾虞我詐;洋場上嫖賭拐騙,醉生夢死等,這二百多個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了中法戰爭後20年間中國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
《老殘游記》,作者劉鶚(1857-1909),全書20回。小說通過描寫一個江湖醫生老殘四處行醫途中的所見、所聞、所為,暴露當時某些官吏的殘暴昏庸並著重抨擊了那些名為「清官」、「能吏」,實力昏官酷吏的虐民行為,反映了晚清黑暗腐朽的社會現實。但作者對清政府仍寄予希望,所以對資產階級革命和義和團運動抱敵對態度。小說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特色,語言精煉准確,形象鮮明生動,在同類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
《孽海花》,作者曾樸(1872-1935),全書30回,附錄5回。作品以狀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雲(賽金花)的故事為線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穢聞軼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戰爭失敗約三十年間的社會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狀況,對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較為有力。小說還以同情的態度贊揚了維新派和資產階段革命黨人的活動。作品結構嚴謹,語言華美,但對秘聞艷事描寫過多,表現出低級庸俗的趣味。
⑸ 中國近代四大譴責小說是什麼
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和曾樸的《孽海花》
⑹ 四大古典小說、 四大譴責小說
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 二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 老殘游記(劉鄂) 孽海花(曾樸)
⑺ 清末四大譴責小說是什麼
劉鶚《老殘游記》、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孽海花》。
1、 《老殘游記》
作者劉鶚(1857年-1909年),全書20回,描述江湖郎中「老殘」的故事,藝術成就最高。胡適認為此書描寫工夫最精到。
2、 《官場現形記》
作者李寶嘉(1867年-1907年),全書60回,由各章獨立的短篇故事集結而成。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直面社會而取得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也是譴責小說的代表作,首開近代小說批判社會現實的風氣。
全書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吏、省級藩台、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為陞官而逢迎鑽營,矇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醜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幅腐朽中國的歷史畫卷。
由於資產階級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導,晚清的小說創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小說,形成了晚清小說創作繁榮的局面。而「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出現,則是中國小說創作進入到又一個繁榮時期的重要標志。
3、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作者吳沃堯(1866年-1910年),全書108回,反映了中法戰爭後二十年中國社會現象。
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故事,結構全篇,使讀者感到親切可信,在中國小說史上開了先河。結構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書故事的敘述者,又是全書結構的主幹線,同時又運用了倒敘、插敘等方法,將它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全書繁簡適宜,渾然一體。
4、 《孽海花》
作者曾樸(1872年-1935年),全書30回,附錄5回。即賽金花與狀元金雯青的故事。
小說的藝術成就很高。首先是高超的描寫技巧,無論狀物、寫景,還是敘事,都能歷歷如繪,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緻,明湖居說書,桃花山月下夜行等,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其次是它的心理描寫和心理分析,能用貼切的語言,出色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其三、精巧的結構藝術。小說以游記的形式,以游歷為線索,以老殘為中心人物,以散文的筆法敘事狀物,將沿途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做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小說獨特的結構特點。
(7)古代四大譴責小說擴展閱讀:
起源
魯迅在1923年出版的《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譴責小說》中評論劉鶚的《老殘游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等四部小說時指出,在光緒庚子(1900年)後,譴責小說特別盛行。
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在戊戌變法失敗,庚子義和團運動爆發,「群乃知政府不足與圖,頓有掊擊之意矣。
其在小說,則揭發伏藏,顯其弊惡……雖命意在於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躁,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矣,故別謂之譴責小說」。魯迅在1920年最早將此類小說稱為「譴責小說」以別於《儒林外史》一類諷刺小說。
此後,此四本書統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四十年後,夏志清在1961年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也指出,「古代讀書人受到孔孟教育的影響,個個都覺得應該甘為人民喉舌,揭露朝廷、社會上所見到的黑暗現象。
但他們生活在皇帝專制政體下,大半變得『明哲保身』、『溫柔敦厚』起來;也有很多人無意官場,或者官場失意,人變得消極,求個『怡然自得』就夠了;到了晚清末年,專制政體即將瓦解,讀書人才真敢放膽寫出他們心裡要說的話來,所謂『譴責小說』的盛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大體說來,中國現代文學是揭露黑暗,諷刺社會,維護人的尊嚴的人道主義文學。」
⑻ 什麼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中諷刺、揭露了動亂的晚清年代的社會現狀。該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以及曾樸的《孽海花》。
晚清時期,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尤其是「庚子國變」前後,腐朽的清政府統治對外無以御敵,對內無力改善民生。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途徑,他們運用手中的筆,將自己的政治見解融入到文學作品中,希望通過作品向社會傳遞自己的救國主張。
晚清文壇開始出現了一批具有濃厚政治氛圍的小說作品,他們大多針砭時弊、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揭露和譴責,此類作品即清末的「譴責小說」。
(8)古代四大譴責小說擴展閱讀
四大小說的思想內容
一、《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尖銳地抨擊了封建社會末期極端腐朽和黑暗的官僚制度。《官場現形記》是一部專門暴露官場黑暗的力作,對於中國封建社會崩潰時期的官僚政治進行了總體解剖,上自軍機大臣,下至佐雜胥吏,全方位地攝入筆底。書中人物故事多以真人真事為藍本。
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奔父喪始,至其經商失敗止。小說筆鋒觸及相當廣闊的社會生活面,上自部堂督撫,下至三教九流,舉凡貪官污吏、訟棍劣紳、奸商錢虜、洋奴買辦、江湖術士、洋場才子、娼妓孌童、流氓騙子等,狼奔豕突,顯示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肌體的潰爛不堪。
三、《老殘游記》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於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誤國,清官害民,獨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貪官更甚。同時,小說在民族傳統文化精華提煉、生活哲學及藝術、女性審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樂景物描寫等多方面皆達到了極其高超的境界。
四、《孽海花》批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昏聵無能、封建士大夫的醉生夢死以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表現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要求和思想,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另外,小說著重表現了晚清高級知識分子在「由舊到新」這一歷史「大轉關」時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態,反映了同光時代各種思想文化的沖突與嬗變,反映了它的文化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學術-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研究摘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官場現形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殘游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孽海花
⑼ 中國古代四大譴責小說是什麼
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簡介:《官場現形記》 李寶嘉(1867-1906)著,共五編60回。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
《老殘游記》 劉鶚(1857-1909)著,共20回。劉鶚本是一位企業家、學問家,並不是職業作家,但其文學家之名卻遠勝企業家和學問家。這部小說是他晚年所寫的帶有自傳性質的未竟作品。小說以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鐵英)為主人公,敘寫其在中國北方游歷期間的見聞和活動,對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殘暴昏庸,百姓的貧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
《孽海花》 曾樸(1872-1935)著,共35回。《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譴責小說、又具有歷史小說,還具有政治小說特點的長篇小說。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沃堯(1866-1910)著,計108回。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通過主人公九死一生從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為止所耳聞目睹的近200個小故事,勾畫出中法戰爭後至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的種種怪現狀。
⑽ 清代四大譴責小說和四大諷刺小說是什麼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齡《聊齋志異》
《官場現形記》全書共六十回,由許多相對獨立的短篇蟬聯而成。作品從改良主義的立場出發,抨擊了封建社會末期的官僚制度。著力地描寫他們貪污腐敗和媚外賣國的丑態,以及他們對人民的殘酷迫害。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小說通過九死一生(是作者的影子)在二十年中耳聞目見的無數怪現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行將崩潰的清帝國的社會圖卷。它所反映的內容比《官場現形記》要廣泛,它不僅寫官場人物、洋場才子;而且旁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但它的重點還是暴露官場的黑暗。作者筆下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僚,都是骯臟齷齪、貪財無恥的傢伙。小說還著力鞭打了洋場才子和斗方名士。作品中還揭發和批判了封建道德的虛偽和社會風尚的敗壞。
《儒林外史》是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
《聊齋志異》在藝術上代表著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它博採中國歷代文言短篇小說以及史傳文學藝術精華,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造奇設幻,描繪鬼狐世界,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色中的優秀作品,反映了廣闊的現實生活,提出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態度。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其中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 的另一重要主題,是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敗。 作者飽含感情地揭露了科舉制度埋沒人才的罪惡。
而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和曾樸的《孽海花》合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