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小說古代
『壹』 古代關於知音的故事有哪些
1、《三國志》與《晉書》上記載的兩個人物,陸抗和羊祜。陸抗和羊祜分別吳、晉兩國的將領,羊祜在襄陽為官,陸抗鎮守荊州,兩個人你想統一我,我想滅掉你,但卻絲毫不妨礙二者是知音。陸抗病了,羊祜趕忙送葯來,陸抗手下東吳將領齊勸陸抗不要吃。陸抗答道:「豈有鴆人羊叔子哉,汝眾人勿疑」。遂服之。陸抗知羊祜愛飲酒,送自己親釀佳釀給羊祜,羊祜部將陳元勸別飲恐有詐,羊祜說:「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
拓展資料:
「知音」一詞來源於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直至今天,人們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貳』 有關古代知己的古文
羊角哀與左伯桃,有成語羊左之交
俞伯牙與鍾子期
管仲和鮑叔牙
廉頗藺相如
張耳和陳余
李白與杜甫
管夷吾和鮑叔牙
『叄』 古代文學經典作品中有知己之愛的嗎
我覺得林黛玉和賈寶玉算是知己之愛,黛玉懂寶哥哥不愛塵世的功名利祿,從來不勸說他努力考取功名,也懂得他對女孩的刻骨的溫柔!寶玉則懂黛玉寄人籬下的小心翼翼,盡力的呵護著她,當她生病了需要燕窩鈍葯又不好意思開口要的時候,被寶玉知道了,就去委婉的告訴了老太太,然後就有僕人每天給黛玉送燕窩了!他們倆是真正的知己,如此的事跡多得不勝枚舉,更多的是他們文學上的呼應
『肆』 主角有多個紅顏知己的古代修真小說
慶余年,通天之路,絕對精品
『伍』 古代知己故事有什麼
郅惲與董子張
郅惲在戰爭中立下軍功,朝廷要給他陞官,但郅惲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文人卻靠軍功當官,是一種恥辱,於是他謝絕了。在家鄉,郅惲的好友董子張的父親被同鄉的一個人害死,而董子張也得了重病,奄奄一息,郅惲前去看望,董子張說不出話來,只是痛苦的看著他。郅惲說:「我知道你不在乎短壽,痛苦的是父仇未報,過去我擔心牽連你才不能下手,如今你要不在了,我就沒有牽掛了。」說罷,便帶人去找子張的仇人並且殺掉,然後拿著仇人的腦袋來見子張,子張這才安心死去。殺人後郅惲到官府自首,縣令知情後不想追究,他卻不肯逃避責任,最後縣令以死相要挾,他才離開縣衙。
俞伯牙與鍾子期
管仲與鮑叔牙
範式與張劭
範式,字巨卿,東漢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後來範式要回到鄉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後我還回來,將經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於是兩人約定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准備酒菜等待範式。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麼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範式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母親說:「如果是這樣,我為你釀酒。」到了約定的日期範式果然到了。拜見張劭的母親,范、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後才告別而去。
後來張劭得了病,非常嚴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探視他。張劭臨終時,嘆息說:「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說:「我和郅君章,都盡心和你交友,如果我們稱不得上是你的生死之交,誰還能算的上?」張劭說:「你們兩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陽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張劭不久就病死了。
範式忽然夢見了張劭,帶著黑色的帽子,穿著袍子,倉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遠回到黃泉之下。你沒有忘記我,怎麼能不來?」範式恍然睡醒,悲嘆落淚,於是穿著喪友的喪服,去趕張劭埋葬的那天,騎著馬趕去。還沒有到達那邊已經發喪了。到了墳穴,將要落下棺材,但是靈柩不肯進去。張劭的母親撫摸著棺材說:「張劭啊,難道你還有願望?」於是停下來埋葬。沒一會,就看見白車白馬,號哭而來。張劭的母親看到說:「這一定是范巨卿。」範式到了之後,弔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之落淚。範式親自拉著牽引靈柩的大繩,靈柩於是才前進了。範式於是住在墳墓旁邊,為他種植了墳樹,然後才離開。
『陸』 中國古代有哪些知音的故事~
管鮑之交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名叫管仲,另外一位叫鮑叔牙。
管仲年輕的時候,家裡很窮,他還要奉養年邁的母親。鮑叔牙知道了管仲的境況後,想幫幫他。於是,鮑叔牙就邀管仲一起去做生意。雖說是兩人一起合夥做生意,但是,管仲沒有錢,所以,生意的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出資的。當生意賺了錢之後,兩人分紅,每次,管仲拿的都比鮑叔牙多。
對於分紅的事,鮑叔牙的僕人很不解,他問鮑叔牙道:「老爺,這個管仲真是奇怪。每次做生意,他就象徵性地拿那麼點本錢,比老爺您少那麼多,為什麼每次分紅的時候,他卻都要拿得比老爺您還多那麼多啊?」
鮑叔牙對僕人說:「不可以這么說!管仲有他的難處啊。他家裡窮,又要奉養母親,他多拿一點,又有什麼關系呢?」
裴仲邀人賓館,具酒食以進,宿於館中。次日,裴仲到館中探望,將胸中疑義盤問角哀,試他學問如何。角哀百問百答,談論如流。裴仲大喜,入奏庄王,王即時召見,問富國強兵之道。角哀首陳十策,旨切當世之急務。庄王大喜!設御宴以侍之,拜為中大夫,賜黃金百兩,彩緞百匹。
角哀再拜流涕,庄王大驚而問曰:「卿痛哭者何?」角哀將左伯桃脫衣贈糧之事,一一奏知。庄王聞言,為之感傷。諸大臣旨為痛惜。元王曰:「卿欲如何?」角哀曰:「臣乞告假,到彼處安葬伯桃,回來再事大王。」庄王遂贈己死伯桃為中大夫,厚賜葬資,仍差人隨角哀車騎同去。
角哀辭了庄王,徑奔梁山地面,尋舊日枯桑之處。果見伯桃死屍尚在。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喚集鄉中父老,卜地於浦塘之原:前臨大溪,後靠高崖,左右諸峰齊抱,風水甚好。遂以香湯林浴伯桃之屍,穿戴大夫衣冠;置內棺外槨,安葬起墳;四周築牆栽樹;離墳一十步建享堂;塑伯桃儀容;立華表,柱上建牌額;牆側蓋瓦屋,令人看守。造畢,設祭於享堂,哭泣甚切。鄉老從人,無不下淚。祭罷,各自散去。
『柒』 尋好看文採好的古代言情小說,不要穿越的,男女主是知己型的,並且都出身名門,很有才華,不要小白
葉紫的《清宮絕戀之醉清風》很好,文筆不錯,有兩部。男主是紀曉嵐,涉及很多詩詞。很值得一看。
『捌』 有關知己的文言文
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牆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里鍾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知音者誠希
唐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
『玖』 古今中外關於知己的文言文故事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知音吟
宋 邵雍
仲尼始可言無意,孟子方能不動心。
莫向山中尋白玉,但於身上覔黃金。
山中白玉有時得,身上黃金無處尋。
我輩何人敢稱會,安知世上無知音。
贈知音
唐 溫庭筠
翠羽花冠碧樹雞,未明先向短牆啼。窗間謝女青蛾斂,
門外蕭郎白馬嘶。星漢漸移庭竹影,露珠猶綴野花迷。
景陽宮里鍾初動,不語垂鞭上柳堤。
春遇南使,貽趙知音
唐 岑參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樹萱。
美人在南州,為爾歌北門。
北風吹煙物,戴勝鳴中園。
枯楊長新條,芳草滋舊根。
網絲結寶琴,塵埃被空樽。
適遇江海信,聊與南客論。
因覽子京西州詩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宋 宋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