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古代葯店的名字大全
⑴ 古代葯店的對聯
對聯:願天下無病,寧葯架滿塵
對聯:但願人常健,何妨我獨貧
在清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老醫生,他德高望重,來看病的人都親切的稱他為范先生。他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還是個大善人,誰家如果有人生病看不起病,他都會免費為他們治療,過年時。范先生家裡就貼了這樣一副對聯「但願人常健,何妨我獨貧」范先生的意思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平安,哪怕是自己獨自貧窮也無所謂。
除此之外,范先生家所有的門上都貼著類似的對聯,比如說,不奢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但是只希望大家身體健康。這種覺悟直到現在還是令人感動,醫生被人們稱為天使,在古代就是強盜見到醫生都會尊重,因為醫生救死扶傷就是天職。
⑵ 古代葯房叫什麼名
1古代的葯房 沒有單獨的體系 他是和治病連鎖的 類似於現在的醫院和診所
2
①延熹五年(公元162年)當時軍隊中的這種醫療組織叫做「庵廬」
②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在洛陽設立「別坊」
③唐朝的醫院都叫做「病坊」
④五代時,個別病坊曾有改名為「養病院」
⑤元佑四年,蘇東坡和公家的經費合起來辦一所病坊,名叫安樂坊
⑥清朝的時候一般都叫做 .....(什麼什麼)堂 比如同仁堂
⑦中醫史上第一家官辦的葯店誕生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
王安石命人在首都開封創設一家「太醫局熟葯所」,也叫「買葯所」是現代中葯店的前身
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葯所已增開到七所。幾年後,五所「熟葯所」更名為「醫葯惠民局」,兩所「修合葯所」更名為「醫葯和劑局」
⑧電影里常見的說法叫葯鋪
另外古代的醫生一並回答了吧
疾醫:周代醫官名,相當於後世的內科醫生。
醫師:首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代。
太常:醫官名,秦置奉常。公元前2世紀中期,漢景帝改稱太常。西漢時設太常、少府官職,屬於太常的為百官治病,屬於少府的在宮廷里治病。
太醫令:東漢曹魏時設置,隋唐改稱太醫署令。此系掌管醫療機構的職官。
太醫博士:北魏置太醫博士以教弟子。
葯醫師:唐代已設葯醫師(後稱葯師),負責采辦諸葯、調和制劑等。
醫生:此稱呼始於唐代。
醫士:此名首見於北宋。
郎中:始於宋代,皆稱醫生為郎中。
大夫:始於宋代,今北方仍沿稱醫生為大夫。
院使:隋唐設有太醫署,宋有醫官院,置提點為長官。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下設御醫、吏目、醫士數十人,主要為宮廷服務。御醫,即皇帝內廷的醫生。
⑶ 求古代小說中的葯劑名和毒葯名等
毒葯:失心散,蛇蠍美人.
葯劑:雪蓮丹 清心丸
寶劍:辟邪 龍淵 越女
地方:楊柳坡,震妖河等等啦,瞎想的
⑷ 古代有什麼葯材名字是好聽的寫小說用。。。
蘇葉,甘草,藿香,懷香,中蜜,沉香,鬱金, 白薇,薄荷,葛花,半夏,薏苡仁,當歸,
⑸ 古代的醫館名字,自創, 寫小說用。
醫館:回春堂,濟世堂,懸醫閣
酒樓:十里飄香,六合樓,煙花三月
茶樓:杯莫停,竹林詩語,望明軒
玉器珠寶:明月璫,琉璃閣
胭脂鋪:一點紅,半遮面,出水芙蓉
⑹ 古代皇宮里的葯房叫什麼
古代皇宮里的葯房叫御葯房。
御葯房位於故宮東側的南三所以東,太醫院後院。明、清宦官機構名。明時掌御用葯餌,與太醫院官相表裡,有提督太監正副各一人及近侍、醫官等。清時專司帶領御醫赴各宮請脈,及煎制葯餌,有侍監首領二人,地位遠低於明之提督太監。康熙三十年(1691),移歸內務府管轄。設在乾清宮東南側的廡房內。康熙帝曾御題匾額「葯房」和「壽世」。室內設有葯王堂。
⑺ 請問古代的葯店名都有那些啊
給你個維普的賬號,你可以去自己上去看看。
http://202.107.204.73/index.asp
用戶名/密碼: zjqks/qks123
請用IE打開~
我國最早的醫院和葯店
李恩綬
河南
摘 要:我國古代第一家醫院叫「壽安院」.該院是南宋理宗寶佑年間劉震孫在廣東建立的:「修廊渠渠,對辟十室,可容十人,男女東西,界限有別」:「診必工.葯必良,烹煎責兩童」。此外.這家醫院還極注意善後工作.死亡了予以掩埋.病治好了則資助使之返家.可稱得上一家慈濟醫院。[第一段]
關鍵詞:醫院 葯店 善後工作
分類號: R197.32[機標]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欄目信息:祖國醫學長廊
⑻ 古代的葯店名為什麼有都個堂字
古代的用法
堂
táng
(1)正房,高大的房子
燕坐於華堂之上。——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觀其坐高堂。——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宮殿、廳堂階下)
(2) 後泛指房屋的正廳
審堂下之陰。——《呂氏春秋·察今》 堂有煉珍。——清·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高堂(高大的廳堂);堂戶(門庭之內);堂筵(堂中坐席);
(3) 用於商店、廳事、書齋名稱。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4) 佛堂。如:堂頭(寺院中對方丈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