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什麼小說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什麼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10 11:14:56

1. 《儒林外史》是我國最傑出的什麼小說之一

諷刺封建官場的經典小說

2.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諷刺小說之一作者什麼在書中用細致的描寫諷刺了封建社會一心只想追求功名的什

科舉考試制度、范進

3. 儒林外史是個什麼小說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刻了出來。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後人偽作。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准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吳敬梓22歲時,父親去逝,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

4.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什麼小說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現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4)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什麼小說擴展閱讀

《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儒林外史》脫稿後即有手抄本傳世,後人評價甚高,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在國際漢學界,該書更是影響頗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傳世,並獲漢學界盛贊,有認為《儒林外史》足堪躋身於世界文學傑作之林,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並論,是對世界文學的卓越貢獻。

5. 儒林外史是一部什麼長篇什麼小說,共多少回

  1.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也稱章回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所作),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二百個人物。

  2. 作者簡介:

    吳敬梓(1701~1754年),字敏軒,號粒民(現存吳敬梓手寫敘》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清代小說家,安徽全椒人。吳敬梓生於清聖祖康熙四十年,卒於高宗乾隆十九年,年五十四歲(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贛榆10年,在南京21年)。

    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弟子員。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賢兩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

    吳敬梓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該書中《范進中舉》一文還被選入9(初三)年級上冊的語文書。這部小說大約用了他近20年的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

  3. 歷史意義: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會的照妖鏡。它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無恥行為的真實生動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強烈地抨擊了罪惡的科舉制度,並涉及了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等,客觀上否定了整個封建制度。

    否定、鞭撻科舉制度,譴責官僚集團,揭露封建禮教,同情人民群眾,這樣一些內容使《儒林外史》成為一部具有進步的民主思想的名著。被科舉制度害得精神失常、心理變態的范進;本是貧寒青年,但在黑暗社會的熏染下逐漸腐蝕變質,拋棄糟糠之妻,成了忘恩負義的卑鄙小人的匡超人;掠奪他人的土地,霸佔寡婦的財產,專靠欺詐哄騙飽食終日的嚴貢生等人物形象,是中國諷刺文學中最早出現、最具影響的藝術典型。

    《儒林外史》還寫了一些下層人民,表現了作者對他們深切的同情和熱愛,頌贊他們正義、朴實的高貴品質和非凡的才能。鄙視功名的王冕,真誠善良的伶人鮑文卿,淳樸的農村小生產者卜老爹和牛老爹,便是這類人物的代表。

    《儒林外史》是中國諷刺文學中的精品,作者擅長運用典型情節,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語言准確、精煉、形象,具有諷刺效果。《儒林外史》由多單元組成,每個單元既有聯系,又可單獨存在。這種特殊的長篇結構,對後人頗有影響。《儒林外史》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高峰。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僅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小說。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刻的啟發。

    現在,《儒林外史》已被譯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種文字,成為一部世界性的文學名著。有的外國學者認為:這是一部諷刺迂腐與賣弄的作品,然而卻可稱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經據典、最饒詩意的散文敘述體之典範。它可與義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萬提斯、法國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6. 儒林外史是一部什麼長篇什麼小說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准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於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7. 《儒林外史》的作是誰,這是一部什麼小說,我國古代最偉的現實主義作品是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原本僅55回。根據程晉芳《懷人詩》,可以證明在吳敬梓49歲的時候已經脫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後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給他刻了出來。這個刻本,今已失傳。現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後人偽作。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吳敬梓22歲時,父親去逝,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

8. 哪一本書被魯迅稱為中國古代最優秀的諷刺小說

《儒林外史》
中國清代章回小說、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全書共五十六回,約40萬字。描寫了明朝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給予高度評價,「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是後亦鮮有以公心諷世之書如《儒林外史》者」。魯迅還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評價:「諷刺小說從《儒林外史》而後,就可以謂之絕響。」

9.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什麼

我國古代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儒林外史》由清朝(吳敬梓)編著。

熱點內容
超好看的富家女與窮男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3 20:10:59 瀏覽:387
名偵探柯南同人好看小說 發布:2025-07-23 19:59:54 瀏覽:697
經典好看的灰姑娘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3 19:59:09 瀏覽:764
12本足以封神的經典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23 19:58:58 瀏覽:403
穿越到仙劍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3 19:58:57 瀏覽:135
房地產精英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3 19:58:53 瀏覽:222
有什麼恐怖長篇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3 19:57:28 瀏覽:151
小說道具言情 發布:2025-07-23 19:38:16 瀏覽:892
虐文小說推薦言情短篇 發布:2025-07-23 19:24:13 瀏覽:30
難逃清糖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23 19:14:13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