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衛斯理穿越小說
1. 有沒有衛斯理的同人小說
沒有衛斯理本身就是書少年王是電視劇已經沒有人再可以根據衛斯理來寫小說而超越他了所以。。。沒有
2. 衛斯理的小說所有書名
衛斯理系列
000 少年衛斯理 060 密碼
001 鑽石花 061 血統
002 地底奇人 062 謎蹤
003 衛斯理與白素 063 瘟神
004 妖火 064 招魂
005 真菌之毀滅 065 背叛
006 藍血人 066 鬼混
007 回歸悲劇 067 報應
部分作品可以這里看!
008 蜂雲 068 錯手
009 奇門 069 真相
010 透明光 070 毒誓
011 真空密室之謎 071 拚命
012 沉船 072 怪物
013 地心洪爐 073 探險
014 地圖 074 繼續探險
015 叢林之神 風水 075 圈套
016 不死葯 076 烈火女
017 規律 多了一個 077 大秘密
018 支離人 078 轉世暗號
019 貝殼 消失 079 暗號之二
020 仙境 奇玉 080 在數難逃
021 訪客 虛像 081 禍根
022 蠱惑 再來一次 082 從陰間來
023 狐變 聚寶盆 083 到陰間去
024 老貓 084 陰差陽錯
025 天外金球 085 陰魂不散
026 屍變 湖水 086 許願
027 筆友 合成 087 還陽
028 大廈 088 運氣
029 古聲 盡頭 089 開心
030 換頭記 090 將來
031 原子空間 091 改變
032 紅月亮 092 闖禍
033 鬼子 環 093 解脫
034 新年 創造 094 爆炸
035 魔磁 095 遺傳
036 影子 雨花台石 096 水晶宮
037 頭發 097 前世
038 眼睛 098 新武器
039 木炭 099 病毒
040 連鎖 100 算帳
041 願望猴神 101 原形
042 迷藏 102 活路
043 天書 103 雙程
044 玩具 104 洪荒
045 尋夢 105 買命
046 後備 106 賣命
047 第二種人 107 考驗
048 盜墓 108 傳說
049 搜靈 109 豪賭
050 茫點 110 真實幻景
051 神仙 111 成精變人
052 追龍 112 未來身份
053 洞天 113 移魂怪物
054 活俑 114 人面組合
055 犀照 115 本性難移
056 命運 116 天打雷劈
057 異寶 117 另類復制
058 極刑 電王 生死鎖 黃金故事 游戲
059 廢墟
3. 關於衛斯理科幻小說
首先很遺憾的告訴你,衛斯理 在大陸還沒有徹底解禁,你現在所看到的所有的關於衛斯理小說的實體書
都是沒有經過倪匡授權的,換句話來說,大陸這邊出版的衛斯理的書籍都是盜版。
在來說說衛斯理的系列故事,一共有136個故事,沒有一個是雷同的,只要你是真的看進去了,並且只要你看了就會看進去,而且 你要知道這些裡面很多故事是在一九六幾年左右寫的,在那個時候如果能看到這種類型的故事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可是。。。。但是 解禁一部分後立刻征服真心拜讀的人。
在衛斯理的故事裡面,如果你還在糾結 裡面寫的政治因素太多了,那麼你 首先思想就落後現在至少有20年,《獵殺本拉登 》都沖擊奧斯卡金球獎了;其次你沒有真的看懂 什麼是衛斯理精神 以及衛斯理到底要表達什麼,只是會糾結於別人的表象,說別人是極端分子。倪匡說了:「我寫小說只是為了寫小說,沒有去表達什麼思想,也沒有思想可以表達。」這恰恰說明了一點 ,衛斯理的本質精神 只是寫給那些能產生共鳴的人看的,沒有必要去強迫所有人來領略他的精神。最後說一句 衛斯理終極生命價值觀: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4. 求一部衛斯理小說的名字~
衛斯理《招魂》
一個無人不曉的東方奇才,帶您穿越傳說中的迷失國度。
若說太陽之下無新事,為何古往今來,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仍無日無之?好奇心誰個沒有?東方奇才衛斯理好奇之心之烈卻實在無出其右,他總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以大無畏的冒險精神一頭栽進一樁樁奇案之中,不把它們來個抽絲剝繭誓不罷休。喜歡探索千奇百怪事,衛斯理乾脆與老友小郭開了一所私家偵探社,實行寓工作於娛樂。世事無奇不有,奇聞怪事接踵而來,這些科學也無法解釋的謎,衛斯理又如何尋根究底?
5. 衛斯理小說什麼最好看
高中的時候,學校里搞了一場語文教學改革,包括一個月看一場電影,半個月開放一次圖書館。那個圖書館坐落在學校最古老的一座樓上,內部設施很簡陋,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藏書量估計和一個中等的租書店差不多。但是,面對著可以不花錢看小說的誘惑,大家都很踴躍的去借書,所以每次在圖書館里都是一片混亂。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就發現了這里有一個叫衛斯理的系列,每一本的名字都很吸引眼球,一看就是那種不招老師喜歡的書。出於一個小男生可笑的謹慎,我並沒有借那本書。但是第二次,我決定來一把一鳴驚人,就挑了看上去最驚悚的一本——支離人。借了這本書後,同學們都很詫異的看我,好像真是幹了什麼叛經離道的事情一樣。
但是這本書,以驚人的故事情節深深的震動了我和很多同學,從此在班裡掀起了一場看衛斯理小說的狂潮。不久之後,我們發現整個學校都沉浸在這場風暴之中。就在我們狂熱的追求這些新奇事物的時候,一次意外事件扭轉了事態發展。在這個事件中,我也算的上是扇動了一下蝴蝶的翅膀。有一天,班上一個女生借了一本衛斯理,而這本書恰好是我們以前都沒有借到的。不巧的是,這位女生平時很安穩,大家基本上都沒怎麼跟她說過話。在那個思想禁錮的時代,為了一本書貿然跟一個陌生女孩說話好像是件拉不下面子的事情。好在有位趙同學,平日深受女生青睞,由他出馬把那邊書借了出來。不過,那個女生也說了,要在當天還給她。看到趙同學成功了,我趕緊過去跟他說看完借我看看。趙同學為了抓緊時間看完好把書給我,就利用了一下英語課的時間,不幸的是他被老師抓住了,更不幸的是英語老師是我們班主任。這本書直接被沒收,更要命的是這本書里還有一些失足少年和失足少女的描寫。不知道這次事件背後隱藏了什麼斗爭,總之最後的結果是語文教學改革被終止了。從此,我們再也沒有進入過圖書館那座樓。但是衛斯理這個名字一直紮根在我心裡,成為我關於高中時代屈指可數的美好回憶之一。
偉大的互聯網時代很快到來了,我上大學的時候,很快也被捲入其中。有一個無聊的周末我在網吧無所事事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以前沒有看全的衛斯理小說,所以就搜出了不少。總想找個時間一口氣看完,可是總是沒時間,然後慢慢的淡忘了這些書,然後它們就被我束之高閣了。
研二的時候,導師安排我去海爾實習。實習半年之後,我們的項目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那時候,海爾帶我們的老師也不大管我們了,而回學校又有被導師追問進展的危險,所以我就繼續留在海爾避難。有一天,我想到這不正是我一直想要的空閑時間嗎,所以我就開始看衛斯理的小說。我一連看了七十多本,剛開始看的時候興高采烈,看到後來有點無奈。每篇故事都是有個驚人的開頭,然後是一步步誘人深入,最後一個平淡的結尾,所有事情都是外星人乾的,有點狗尾續貂的感覺。後來,為了准備寫論文,就沒有繼續看下去。就這樣,衛斯理的小說在我的電腦里又靜靜的躺了兩年。
去年,我手機壞了。那時候已經有了去東方電子的打算,不過當時信息比較匱乏,只是看到了它招java相關的人才。我一直都沒有認真學習過java,所以就打算買個android手機開始自學java。手機是買了,不過java我卻依然是沒有動。買手機後,也裝上各種小玩意嘗鮮。後來發現還能看電子書,就把衛斯理給拷到手機上了。從此,我就利用上班空閑時間不斷翻看。看到最後,都有點看不下去了。不過一看目錄,也所剩不多了,就強忍著繼續看下去。終於看到最後,衛斯理離開地球了,衛斯理的小說終於結尾了。
關於衛斯理,還有一段有趣的事。有天吃飯的時候,跟同事討論起衛斯理來了。我說我是在高中時的學校圖書館開始看的,他說他也是。我們來興高采烈的討論了半天,我才想起來,這個同事是我小師弟,我們倆是一個高中的。
這就是我和衛斯理的故事,從昏暗的高中圖書館里的驚鴻一現開始,到燦爛的互聯網時代里的再度重逢,再到移動時代的上班時間自娛自樂。這段故事的開頭至今讓我意猶未盡,可是結尾又讓我不知該如何評述。總之這段故事結束了,仔細一想基本上每本書都是我偷偷摸摸看完的,單是這一點就足以令我欣慰了。這個時代接下來如何發展,不再會有衛斯理的參與了。也許有一天我會想,還用手機看小說,實在太落伍了。所以對於未來,我充滿了期待。
6. 衛斯理系列小說裡面哪部最好
我比較喜歡《藍血人》《第二種人》《玩具》《頭發》《眼睛》這幾本
7. 衛斯理小說都有哪些系列
衛斯理系列
·鑽石花 ·地底奇人 ·衛斯理與白素 ·妖火
·真菌之毀滅 ·藍血人 ·回歸悲劇 ·蜂雲
·奇門 ·透明光 ·真空密室之謎 ·沉船
·地心洪爐 ·地圖 ·叢林之神 ·不死葯
·規律 ·支離人 ·貝殼 ·仙境
·訪客 ·蠱惑 ·狐變 ·老貓
·天外金球 ·屍變 ·筆友 ·大廈
·古聲 ·換頭記 ·原子空間 ·紅月亮
·鬼子 ·新年 ·魔磁 ·影子
·頭發 ·眼睛 ·木炭 ·連鎖
·願望猴神 ·迷藏 ·天書 ·玩具
·尋夢 ·後備 ·第二種人 ·盜墓
·搜靈 ·茫點 ·神仙 ·追龍
·洞天 ·活俑 ·犀照 ·命運
·異寶 ·極刑 ·廢墟 ·密碼
·血統 ·謎蹤 ·瘟神 ·招魂
·背叛 ·鬼混 ·報應 ·錯手
·真相 ·毒誓 ·拚命 ·怪物
·探險 ·繼續探險 ·圈套 ·烈火女
·大秘密` ·轉世暗號 ·暗號之二 ·在數難逃
·還陽 ·運氣 ·開心 ·將來
·改變 ·闖禍 ·解脫 ·爆炸
·遺傳 ·水晶宮 ·前世 ·新武器
·病毒 ·算帳 ·原形 ·活路
·雙程 ·洪荒 ·買命 ·賣命
·考驗 ·傳說 ·黃金故事 ·聚寶盆
·再來一次 ·雨花台石 ·真實幻景 ·風水
·湖水 ·多了一個 ·游戲 ·消失
·虛像 ·奇玉 ·陰差陽錯
·盡頭 ·從陰間來
·許願 ·到陰間去 ·合成 ·環
·豪賭 ·天打雷劈 ·本性難移 ·陰魂不散
·禍根 ·成精變人 ·人面組合 ·未來身份
·移魂怪物 ·運氣 ·背叛 ·另類復制
·大陰謀 ·狂人之夢 ·鬼車
·神山
8. 在衛斯理小說系列中,有哪一部是寫關於超越時空的
024 老貓
028 大廈
035 魔磁
037 頭發
043 天書
042 迷藏
044 玩具
只知道這些~~
9. 求衛斯理小說的一個書名
<奇門>,還有個續集叫<天書>
裡面衛斯理認識了一個在地球上卻尋找地球的人,她是從另一個宇宙穿越來到了處於過去的地球
飛船停在的火山口,後來在<天書>里發現了航行日誌才得出的結論
建議兩本串連起來看
10. 衛斯理的小說~~~
衛斯理的作者,筆名倪匡
原名: 倪聰,字亦明。(「匡」字是他在《辭海》中點出來的)
生日: 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十二點三十七分
出生地: 上海
籍貫: 浙江鎮海
生肖: 豬
星座: 雙子座
血型: O型
家庭狀況: 二兄、二弟、一姐、一妹
最喜歡的食物: 海鮮(魚、蝦、蟹、貝……)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畢業後以十六歲半之齡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三個月,自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畢業」後,繼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幹警,並先後參與「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後至蘇北、內蒙古墾荒,足跡並遠至東北大興安嶺。在內蒙時因「破壞交通」(嚴冬冰封河道時,將一條小木橋拆下來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離軟禁數個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內蒙古逃亡至廣州,七月間偷渡澳門再逃進香港。從此義無反顧,再也沒有回過神州大陸。初至香港時曾在夜校讀書,因而認識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廠里做雜工,並開始投稿《真報》,後被《真報》錄用,先後任工友、校對、助理編輯、記者與政論專欄作家(筆名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關「土改」的小說《活埋》在香港工商日報發表。第一篇發表的散文是《石縫中》。第一本小說是《呼倫池的微波》(創作於五十年代末,背景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開始寫武俠小說,筆名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與李果珍女士結婚,現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後大部份時間乃是自修,算得上沒有正式接受過學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於查良鏞(金庸)的鼓勵下,開始用筆名「衛斯理」寫小說。第一篇小說名為《鑽石花》,在《明報》副刊連載。至第四篇小說《藍血人》起,衛斯理系列小說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藍血人》一書於二零零零年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成為倪匡科幻小說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俠影片大行其道之際,倪匡轉而從事劇本創作。十多年間,所寫劇本不下數百部,代表作有張徹導演的《獨臂刀》。
一九七二年,衛斯理系列小說《新年》發表後,倪匡暫停衛斯理系列小說的創作,時間長達六年。
一九七八年,衛斯理系列小說《頭發》發表,被評為最受香港青年歡迎的小說。倪匡此後又回到了科幻小說的創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復活節,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過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與牧師禱告後,治好了多年以來的酒癮。近年來他篤信基督,頻頻在香港及台灣作見證。
一九八七年,倪匡與梁小中(石人)、哈公、黃維梁、胡菊人、張文達等發起成立香港作家協會,並出任會長。
一九九二年秋,衛斯理系列小說《運氣》發表後,倪匡移居美國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個多士壚。閑時在家裡種花養魚,如蔓陀蘿及神仙魚等。他笑稱洗手間可以看到金門橋,所以作了一句詩:「舉頭看金門,低頭看『小鳥』」。移民後的倪匡生活優哉悠哉,自稱廚藝第一、園藝第二、文藝僅是第三。
倪匡人生閱歷豐富,什麼苦難都嘗過。他為人風趣幽默。古怪興趣多,古怪想法更多。(曾經有一次,在一隻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生命力原來如此脆弱,對於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和忍耐力,還不及一隻構造簡單的跳蚤。)所以他寫文章手疾眼快,千變萬化。倪匡自認是個很胡鬧的人,但對於工作他是很嚴謹的。他規定自己每天要寫八千多字,這樣他便可以工作一個月,然後休息一個月。他又規定自己在黃昏前盡量把工作做好,因為一入黑,他的手便蠢蠢欲動,想摸酒杯了。他寫各種類型的小說,如科幻,偵探,武俠以及愛情文藝小說,他又寫電影劇本,乃至抒寫個人感受的雜文和散文。自一九七五年來港後,他筆下出現了不少科幻,偵探及武俠小說,電影劇本不下幾百部,而且在本港各報刊上他每天都發表專欄文字。
倪匡是個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不懂駕駛,但迷上研究汽車時,曾經獨個兒把一部汽車化整為零後再裝嵌回原狀。他至少有兩次遇鬼經驗,堅信靈魂的存在與不滅。早年時還經歷過「狐仙顯聖」,因此,至今仍然認為不同的生物在通過所謂的修練,是可以讓身體產生結構上的變化,就會成人成仙。(衛斯理科幻系列《成精變人》,就是一隻神鷹經過種種的變化,最後變成人的故事!)
傳聞說倪匡曾在東北省看見過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說才這么出色,而他自已說本身是喜歡寫武俠小說,但有金庸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難取易,專心從事科幻小說。(寫科幻小說容易???)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歡的人物是衛斯理,最喜歡的作品是衛斯理系列《尋夢》,其次是衛斯理系列《黃金故事》。最喜歡的武俠作品是《火並》。
倪匡的廣泛興趣,過目不忘的本領以及鍥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來港後的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組織嚴謹又帶啟發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倪匡先後使用過的筆名計有:倪匡(武俠與科幻)、衛斯理(科幻)、沙翁(雜文)、洪新(高達、高飛傳奇)、魏力(木蘭花傳奇)、岳川(武俠)、衣其(政論)、九缸居士(雜文)、危龍等等。
倪匡是最多產、多樣化的作家,他自稱「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其實這是倪匡自謙,這句話中的「漢」字大可刪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對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師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師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機或文字處理機打出來的,所以這句話絕無人能找到反證。)倪匡也是最有職業道德的專業作家,他從不拖稿、欠稿(早期寫得太快,寫完後還故意擱幾天再交稿)。但稿費、版稅奇高,並有兩大原則:請先付錢;貨出不改(小說絕對不準人改,劇本如何改則絕不過問)。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說(武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雜文、專欄、政論、電影劇本。(請參考倪匡著作目錄)從沒有寫過的文體只有歌詞與廣告詞。
倪匡的小說氣氛逼人、情節詭異、構思奇巧。小說的數量已超過三百本。電影劇本已超過四百部,保證是世界記錄。
倪匡的寫作動機,一、謀生;二、興趣;三、沒有別的本事(但後來又發現自己是個很稱職的演員)。寫作收入,稿費加版稅,一年超過二百萬港幣。寫作風格,喜歡玩花樣,變題材,不投讀者所好,卻總能牽著讀者的鼻子走。寫作天賦,自認是與生俱來的。(倪匡相信一種理論,就是有文學天賦的人,大多也都嗜酒,例如古之李白,今之古龍、倪匡。)寫作習慣,一定要聽音樂(否則靜不下心來),書桌桌面成三十度仰角(才不會腰酸背痛);從來不能也不會以電腦或口述代替手寫。寫作速度,最高記錄為一小時四千五百字(格子),那是「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一小時也有二千五百字。寫完之後從不再看第二遍(最早期作品例外)。自謂「漢字寫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倪匡對小說的理念:「小說只分兩種——好看的與不好看的」(他認為不好看的小說,即使裡面有再多的學問、道統或藝術價值都沒用)。小說的主體是創作意念,至於情節安排則各憑功力。 他認為作家的責任是寫出的作品讓讀者廢寢忘食。他對色情文學的定義是小孩子看不懂的文學——看得懂的就不是小孩子,當然就有權利看。
倪匡的個性極端情緒化,難得不糊塗。率性放任,熱情爽朗,慷慨俠情。絕對的自由主義,不喜歡受約束,不愛爭勝負,不喜歡正經八百,絕不會道貌岸然。
倪匡的愛好很多,有養魚、種花、集貝殼、木工、烹飪、古典音樂等等,皆是由迷轉痴,由痴變狂。推而廣之,任何具有許多不同式樣的東西都喜歡研究、收集。喜歡讀書,什麼樣稀奇古怪的書都看,但最喜歡看小說。閱讀速度最快時,可達到平均一天看二十萬字的小說。
倪匡還有三個嗜好,一曰酒,以前一天至少可以喝一公升XO。最近,他宣布了「戒酒」,但定義是酒可以照飲,不過不要飲醉。如今可喝可不喝,但仍認為酒是一種最好的「抗憂郁劑」。二曰煙,曾有過三十五年的煙齡,最高記錄一天四到五包(刷牙時都不停——刷左邊牙齒時香煙咬在右邊;刷右邊時咬在左邊)。直到有一天,忽然聽到上帝的聲音說了幾遍:「你可以不抽煙了!」從此就再也不抽了。(上帝的意思倪匡想了一下子才弄懂,所謂「可以不抽煙」,是指上帝加諸自己的三十五年「煙刑」已滿。)三曰女人,最欣賞柔順聽話的女人,當然外在美也很重要。《鹿鼎記》中的雙兒是倪匡心目中完美妻子的典型。
倪匡最推崇的小說家分別是金庸、古龍、瓊瑤、亦舒、高陽、夏樹靜子、愛倫坡;最推崇的散文家是柏楊與李敖。
倪匡是業余刻圖章高手,當年就是靠偽造圖章與路條,才能一路從內蒙古逃到香港。偽刻圖章的原料是肥皂,並沒有依照任何樣本,只知道刻得愈大就愈唬人。他還是業余海洋貝殼分類專家,曾購上千本參考書,並租下一個居住單位,陳列所收藏的各種貝殼。又曾花上幾年時間收集及鑽研貝殼,雖然最後意興闌珊把心愛的收藏賣掉,但他對貝殼的認識已達專家境界。
倪匡絕對贊成人性本惡。對婚姻不贊成也不反對。他認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快樂。(不過倪匡也承認很難,倒是自尋煩惱一定不會令自己失望。)認為人類之所以有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
倪匡做人的態度:「看得順眼的多來往,看不順眼的,不管你怎樣,當你不存在。
倪匡有幾位至交好友,古龍,兩人於一九六七年結識,旋結為莫逆之交。古龍過世,倪匡傷心欲絕,弔祭時淚灑靈堂(還把古龍陪葬的洋酒喝了一大半)。結果古龍的遺體竟然當場吐血!倪匡不顧他人的警告,將故人之血鄭而重之珍藏起來。金庸,倪匡多年的好友與老闆。他的小說只在《明報》連載,而大部份的小說也由明窗出版社出版,倪匡曾替金庸代寫連載中的《天龍八部》數個月,故意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不過後來金庸對倪匡說想刪去他寫的一段,倪匡只說來問我就不是當我朋友。)金庸於一九八二、八三年之間贊倪匡曰:「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黃沾,倪匡譽其為:奇才;香港粵語流行曲之父。傳說兩人是「文曲星」下凡,一分為二的結果。倪匡曾於一九九三年秋贈黃沾對聯一副:「兩日烹調有黃沾,一生煮字無白雪」,但黃沾卻認為這兩句次序應該對調。張系國,兩人同為中文科幻的開山祖師,但是對科幻小說的理念、表現形式、角色與使命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張系國描寫初見倪匡的情形:「倪匡則人未至笑聲先到,完全是紅樓夢里鳳姐兒出場的架勢。後來每次見面,都是先聽到他的朗聲長笑才見其人。」又說:「坦白說,我是先喜歡上倪匡本人,才讀他的小說。看他瘦瘦小小的個兒(註:那是十年以前),怎麼樣也不能想像他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每小時能寫四千五百字,四五天就可寫完一部小說或劇本……文壇鬼才的美稱,倪匡可當之無愧。」沈西城,倪匡專家。曾以「洛人」為筆名,替倪匡續寫浪子高達的故事。著有《我看倪匡科幻》、《細看衛斯理科幻》、《金庸與倪匡》等。葉李華,另一位倪匡專家,精研倪匡作品近二十年。因酷愛科幻小說,與倪匡結為忘年至交,也是倪匡的電腦啟蒙老師。
倪匡的妹妹即著名小說家亦舒,本名倪亦舒。他笑說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權,他的反而無人問津。他的兒子倪震,也是出版界的人,出版《yes》雜志,更游說倪匡寫少年衛斯理!
倪匡在四十歲生日時,曾撰自壽對聯:「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他自撰的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倪匡下筆如有神,六十分鍾四千餘字,雖雲快矣,但仍不如其講話速度,他說話快如連珠炮,速度比寫字速度還要快近十倍(最高記錄五秒三句),放慢了速度就說不出來。(據說這是因為倪匡本來是左撇子,被硬性矯正,從小受了「腦傷」之故,也因此至今仍左右不分。)稱為名嘴,實至名歸。
倪匡自稱是世界寫漢字最多的人,因為他自一九五七年由內地來港後,寫了三十年,一個星期寫足七天,每天寫數萬字。最令人稱奇的,是他可以寫三十年而靈感不斷,題材不盡,且是暢銷的保證。江湖中人更戲稱他為「袋裝書大帝」。出版界流傳一個笑話:即使倪匡寫的是無字天書,也會迅速售清。極其量下次購買倪匡作品時,看清楚是不是無字天書續集罷了!在香港,純以寫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http://wisely.diy.myrice.com/kdia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