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中國古代小說民間

中國古代小說民間

發布時間: 2021-08-11 13:59:34

Ⅰ 中國古代四大四大民間小說到底是什麼啊

四大民間傳說為:《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最為寬廣、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和其他民間傳說故事構成了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這四個傳說全部是愛情故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真摯感情的認可。
來源於http://ke..com/view/117136.htm

Ⅱ 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分別是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四大名著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數百年來為人所津津樂道。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餘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後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名《忠義水滸傳》,初名《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嘆刪節為七十回本。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完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漢族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漢族民間傳說。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體長篇小說,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又名《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還淚記》《金玉緣》等,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本書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後40回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Ⅲ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的小說

說唐,東周列國志,楊家將演義,說岳全傳

Ⅳ 中國古代民間生活的,可以是古書,也可以是非娛樂性的小說。越貼近真實約好。

《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明朝那些事》(很經典)《史記》

Ⅳ 求:所有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只要書名即可)

《聊齋志異》清:蒲松齡
《子不語》清:袁枚
《西遊記》明:吳承恩
《濟公全傳》明:田汝成
《鏡花緣》清:李汝珍
《封神榜》明:陳仲琳
《搜神記》東晉:干寶
《搜神記》東晉:陶淵明
《白蛇傳》清:方成培。最早出現在:馮夢龍的《警世通言》
《天仙配》東晉:干寶。《搜神記》中的一部份。
《寶蓮燈》清:無垢道人。根據無垢道人的《八仙得道》第85、86和民間流傳改編。
《太平廣記》宋:李昉、扈蒙、李穆等。
《閱微草堂筆記》清:紀曉嵐
《唐人說薈》清:陳世熙

Ⅵ 中國古典小說有什麼特色

總之,小說是內容小,形式也小,是為治國理政的政治家們所瞧不起的。
小說的三要素:
1、必須是寫人的,以人為中心,比較注意刻畫人物形象;
2、必須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反映社會生活中的一定矛盾;
3、具有非紀實性的特徵,就是說作品在反映生活時有選擇、有提煉、有虛構,有藝術的概括和集中。
一、中國古代神話是小說的萌芽階段。
1、神話,產生於民間,是原始人類與大自然作斗爭的勞動實踐的產物。是人類藉助想像解釋自然現象,征服自然力,把與自然作斗爭的人力加以理想化。
中國古典小說發源於神話,但神話並不就是小說,而只是小說的萌芽。六朝時期的志怪小說,唐傳奇小說,明代的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再到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無論題材、創作方法、表現手法,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古代神話的影響。
2、先秦諸子中的寓言故事,對小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寓言是通過一個故事來暗寓一種道理,以達到說服人、教育人的目的。
3、史傳文學也對古典小說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史傳文學,是指歷史著作中帶有文學色彩的傳記文,也可以包括歷史著作中生動形象的敘事文字。
寓言主要是說理;史傳文學主要是寫史。但是後來的小說作品,都借鑒過神話中的故事,寓言中的比喻,歷史作品中的事件作為內容。
二、中國古典小說從雛形走向成熟
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雛形。代表作品是干寶的《搜神記》。
這時的小說分為「志怪」、「志人」兩大類:
「志怪」記神鬼怪異之事;
「志人」記社會的人事,最主要的是記錄貴族官僚和士大夫知識分子的言行軼事。
所謂「志」,就是記錄的意思,這說明這個時期中國古典小說還沒有脫離「史」的性質。
《搜神記》的缺點,是缺乏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優點,是有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願望要求。
「志人」小說的代表是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這類小說的產生,跟當時士大夫中品評人物和清談的風氣有關。志人小說與志怪小說不同,是只記社會人事,不記神鬼,所以能更直接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風貌。
詼諧幽默、講笑話的作品,以《笑林》為代表。這本書是魏初的邯鄲淳所著。
志人、志怪小說的共同特點是:短小,語言精煉,有簡單的故事情節,注意描寫人物。這些都對後來的小說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這些書創作目的主要是為了賞心而作。因此只能說成是從「叢殘小語」到成熟的短篇小說的過渡。
2、唐傳奇的出現才使中國古典小說真正走向了成熟。
唐傳奇小說是在前代的的志怪小說和史傳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包括軼事小說、志怪小說和傳奇小說三類。是文言的短篇。
成熟的標志:
是作者這時有了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和由此而決定的小說新的審美特徵:敘述宛轉,文辭華艷。
所謂傳奇,就是傳寫奇事的意思。
從神怪走向現實,這是唐代傳奇小說的發展,因此作品往往關注並且反映現實人生。
唐傳奇小說的題材廣、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較之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說,有很大的提高。一般篇幅都大大加長,描寫細膩生動有文彩。
成就最高的題材:
1、愛情婚姻,如《霍小玉》《鶯鶯傳》《李娃傳》;
2、歌頌俠義精神和英雄,如《紅線傳》《聶隱娘》《虯髯客傳》;
3、夢幻作品,《枕中記》《南柯太守傳》是借夢幻反映現實,反映作者對現實的認識,對人生的感悟。
三、說話藝術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開拓階段
宋元時期,話本小說大放異彩。話本來自民間,產生於口頭文學的「說話」藝術。這里的「話」是故事的意思,「說話」就是講故事。話本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和開拓。通俗的白話小說,萌芽於唐而繁榮於宋。宋元以後,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就出現了文言和白話兩條道路。
1、話本(一般是白話短篇)。在宋代分為四家:
小說—有說有唱;
說經—包括滑稽詼諧的內容;
講史—一般是長篇歷史故事;
合生—大概是兩人表演,對答式。
重要的是小說和講史兩部分。
2、話本小說引起中國古典小說創作的幾點變化:
a、小說創作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為了滿足聽眾文化娛樂需要。
b、題材內容上反映現實生活,主要是城市的下層人民。
c、適用於口頭講唱文學的需要,通俗性強。
d、故事性強,線索清楚,善於布置懸念。
e、特別注意展示人物的命運,感情和性格。
f、在開頭、中間和結尾,常穿插引入詩詞。
3、重要的話本小說題材有三類。
愛情、公案、英雄好漢。
4、話本小說的意義:
a、為明代長篇章回小說的創作積累了初步的經驗。
b、能一定程度的反應人民群眾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認識與評價。
四、明清小說的繁榮
小說繁榮標志有三個:
1、中國古典小說的各種形式體制都已經完備、成熟,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
a、話本(民間流傳而成的短篇白話小說)、擬話本(文人模擬而成的);
b、古典長篇的章回小說、文言小說中的志怪體和傳記體等,各種形式體制都已成熟並固定下來。
2、作家輩出、名作如林。號稱明代的四大奇書,三國、水滸、西遊、金瓶梅,清代的儒林外史、紅樓、聊齋志異等等。
3、表現手法上豐富、細膩、深刻、成熟。 23
明清小說發展的傾向和特點:
1、從無名的廣大群眾與文人作家相結合的集體創作,發展為文人作家的獨立創作。如《三國演義》等。到了明代中葉以後,產生了文人獨立創作的《金瓶梅》。
2、在內容題材上,通過平凡的現實生活的描繪,反映重大的社會主題。《水滸傳》等。
3、在藝術表現上,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以更貼近現實。
4、長篇小說的題材,產生了幾種最具特色的小說類型(教材21頁第4段)。
5、出現了兩部帶總結性的作品:《紅樓夢》、《聊齋志異》。
五、近代是中國小說的轉型階段(1840~1919)
這一時期表現出了中國古典小說的衰落。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1、數量多,單行本約上千種;
2、小說與現實的社會政治斗爭結合緊密。近代小說的主流,反映了中國社會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後,在政治經濟思想上的基本特徵,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黑暗;
3、藝術上提煉不夠,顯得比較粗糙;
4、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形式和敘事都有了新的特點,但保留了章回小說的形式,是古典小說向現代小說的轉型。 25
形成以上特點的原因:
1、社會和時代變化是主要的。
2、小說理論的興起,對小說社會作用的認識有了極大地提高。
3、報紙連載小說成為普遍風氣。
4、翻譯小說的大量出現。
近代較有影響的是晚清的譴責小說,代表作品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劉鶚的《老殘游記》
《三俠五義》等等。
六、中國古典小說的思想傳統
1、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和要求。
2、古典小說有勸誡的傳統,又強調寓教於樂,注意藝術感染力。
3、強調作家要有真情實感,強調首先感動自己然後感動他人。
七、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傳統
1、重視寫人的思想性格。《水滸傳》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
2、早期的文言小說作者,在寫作時講求全局在胸,注意謀篇布局,主次詳略得當,前有伏筆後有照應……
3、講究語言的精煉,追求一種簡約的美。
4、與民間傳說有著深厚的血緣關系,因而形成了講故事的傳統,情節曲折生動,首尾完整。
5、受史傳文學的影響,文言小說多紀傳體,實錄。尊重生活而又講究含蓄,有深刻的現實主義藝術傳統 。 6、受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在敘事中穿插詩詞韻語,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都是如此。
7、中國古典小說還受到古典繪畫的影響,講究傳神寫意,在人物創造中追求神似,有時候甚至略貌而取神。

Ⅶ 中國古代小說的代表及作者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里程及其規律

第一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歷程;第二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第一部分是從縱的方面論述,第二部分是從橫的方面論述,全文縱橫交織,互相補充,完整地闡述了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第一部分講發展過程,作者是按幾個階段來寫的。1.起源:神話傳說。2.發展:魏晉南北朝志怪志人。上述兩個階段中,小說同歷史歸於一類。3.成熟:唐代傳奇。脫離歷史而成為獨立的文學創作。4.繼續發展: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5.頂峰:明清文人獨立創作,寫平凡的人和事。

作者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抓住了兩個關鍵。第一個是文學與歷史的關系。蕭統的文學定義說,「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就是指出文學作品必須有想像虛構,還要講求文采。神話傳說、志人志怪,都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所以同歷史歸於一類。唐代傳奇,有想像虛構並講求文采,因此就離開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第二個關鍵是文人加工民間傳說與文人獨立創作的關系。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都是文人採用民間傳說而進行再創作的,寫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尋常的英雄;明清小說,發展成為文人的獨立創作,寫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抓住上述兩個關鍵,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進程就容易理清了。

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作者列舉了四條。這四條與第一部分的內容密切相關。例如第一條,「中國的小說是來自民間的,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這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幾個階段都可以得到證明。又如第二條,「史傳文學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這從中國古代小說的幾個發展階段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作者在課文中只談了「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一點,在另外的文章中還談了幾點(參照「有關資料」)。

二、學習重點說明

1.融會貫通,理解課文

課文論述的內容極為豐富,從時間說,從遠古到清末;從范圍說,小說發展的規律,頭緒紛繁。因此,必須下功夫貫通起來理解,才能正確把握課文的內容。

首先,把第一部分講發展歷程的內容按時間順序串連起來理解。在這中間,可以把發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兩個關鍵。理解了這些,就理解了第一部分內容。其次,把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的內容與第一部分的內容結合起來理解。例如第二條規律,因為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對史傳文學的傳統有所繼承,這首先表現在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上。反之,理解了第二部分內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第一部分。例如,理解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那麼也就不難理解小說發展過程中話本小說、演義小說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了。

2.舉一反三,用實例說明規律

在課文中,作者已經舉了不少實例來說明規律。因此,學生從課文中不難得到啟發,模仿著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進一步說明課文闡述的規律。例如,作者已經用《三國演義》《水滸傳》說明第三條規律,但失之於簡單,不妨要求學生把說明具體化。甚至有些學生熟悉的但作者沒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學生去說明課文中提到的某些規律。這是學習課文的延伸,也有助於進一步深入地理解課文。

●解題指導

一、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表。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融會貫通,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朝代
發展階段
體裁特點
規律

魏晉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話傳說
1.中國的古代小說是來自民間的,古代小說的每次發展都是由文人作家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2.史傳文學對中國古代小說很有影響。3.古代小說創作立足於現實。4.由於受封建文化的壓迫摧殘,古代小說的發展極為艱難。

魏晉南北朝
發展
志怪志人


成熟
唐傳奇

宋元
繼續發展
話本

明清
頂峰
①演義小說
②文人獨立創作,關注平凡人生的現實主義小說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並說明它們在闡明課文觀點上的作用。

1.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2.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

3.明鏡照物,妍媸畢露。

4.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本題中所列引文,都是文言,需要學生切實弄懂,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求學生了解它們在說明文章觀點上的作用。

1.意思是,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積極意義,其內容的表達、形式的安排,都經過作者深沉的構思、想像,其辭藻、音律、用典等藝術形式都比較講究。事,指作品描寫的對象。沉思,深沉的構思。義,指思想內容。翰藻,指作品的辭采。課文引用蕭統的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蕭統對文學與歷史等學術著作的區別已經有所認識,到唐代,我國的古代小說終於脫離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

2.意思是,愛它而要知道它有缺點,恨它而要曉得它有長處。缺點、長處必須都寫下來,這才是真實的記錄。課文引用《史通》的這些話,是為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對史傳文學傳統的繼承,首先表現在能夠辯證地認識人和描寫人。

3.意思是,明亮的鏡子照物體,物體的美麗和醜陋全都清晰地顯露出來。妍,美麗;媸,醜陋。課文引用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水滸傳》寫人藝術的高明。

4.意思是,雖然我的書名為志怪,也不專寫鬼神,卻時時寫人間的變異,也略微蘊含著鑒戒。課文引用吳承恩的話,是為了說明《西遊記》是立足於現實的。

三、作者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為例說明第三條規律,其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例的說明較簡略,試把這兩例中的一例的說明具體化。

以《水滸傳》為例。作者寫北宋宋江農民起義,是立足於現實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元末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群眾性的反抗運動風起雲涌。它們規模宏大,波及的范圍廣泛,其間又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產生,因此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傳說施耐庵同元末的農民起義運動有一定的聯系,甚至親自參加了起義的隊伍。可見,《水滸傳》描寫的農民起義,正是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的。

四、試把讀過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范進中舉》等課文聯系起來理解,想想它們體現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規律,並寫成一二百字的短文。

它們體現了課文提出的四條規律。寫一二百字的短文,可以重點談其中的一條。

●教學建議

一、指導學生以舊知求新知,舊知、新知融會貫通,理解課文。高三學生,應該讀過一些中國古代小說,也讀過不少史傳散文,例如中國古代四大著名長篇小說、話本小說,志人志怪小說、神話傳說等,又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中的一些散文等。要調動學生的這些積累去理解課文,這樣就容易得多。

二、理解我國古代小說與史學的關系,是把握課文內容的關鍵。第一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過程,小說脫離史學而獨立,這是關鍵性的進步;第二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規律,小說繼承史傳文學的優秀傳統,這是關鍵性的規律。因此,指導學生把握課文,要抓住關鍵不放鬆。

三、這篇課文有一定難度,不要求學生全部讀懂,能懂多少就算多少。這篇課文的教學只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使學生知道怎樣融會貫通地去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文章。

四、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可以把「有關資料」中某些東西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資料去閱讀課文。

●有關資料

一、關於「文學」的含義(胡經之)

對於文學是語言藝術這種認識,中外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才逐漸明確。

在中國,「文學」的含義曾有幾度變化。在先秦時代,「文學」是「文章」(「文」)和「博學」(「學」)的總稱,「文學」包括了整個文化,先秦諸子的哲學、道德、政論文章,都被說成是「文學」。到了秦漢時代,「文學」還是總括「儒學」和「文章」,但二者漸趨獨立,「文學之士」逐漸分離為二:一類歸「文苑」,一類屬「儒林」。像司馬相如這類從事辭章詩賦創作的文人,和那些專門研究儒學經術的學者分開來了。發展到魏晉時代,「文學」和經學、玄學、史學都分立發展。到了齊梁時代,更進而把「文學」細分為「儒」和「學」,把「文章」細分為「文」與「筆」。史傳、奏議這一類文章歸入「筆」,屈原、宋玉、枚乘、司馬相如等人辭章詩賦一類算作「文」(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立言篇》對此有所闡明)。「

Ⅷ 最好看的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的古典小說中,描寫愛情故事或家庭生活的上乘之作並不是特別多,不過,除了一些人所共知的經典外,還有以下幾部名家作品也是挺入眼的,值得推薦
《搜神記》:東晉干寶的文言筆記小說,主要記述一些當時的民間搜集到的神魔鬼怪故事,內容豐富,主人公雖為神怪,但是都充滿人間色彩,該書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廣,值得一看。
《三俠五義》:清代石玉昆著。以北宋包拯為原形,主要寫眾多江湖俠客協助包拯折獄斷案,懲處權貴以及除暴安良的故事。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部俠義公案小說。其後的《小五義》、《續小五義》也多承此書之特色,也不失為說部之上品。
《兒女英雄傳》:清代文康著。主要寫何玉鳳與安驥之間的婚姻愛情故事及家庭生活。小說集俠義與愛情於一體,情節引人入勝,跌宕起伏,堪稱優秀的俠義愛情小說。此書備受廣大文人學者好評。
《西遊記補》:明末董說的中篇小說。為《西遊記》續書之一。小說從《西遊記》之「三調芭蕉扇」一節之後插敘,寫唐僧師徒過了火焰山之後,孫悟空前去化齋之時,被鯖魚精所迷,漸入夢境,見到了過去未來之事,忽而化作美人,忽而化作閻王,最後在虛空主人的呼喚下醒悟過來。小說借孫悟空所夢之事,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對當時的腐敗政治和文人的自誇之風也起了一定程度的諷刺和批判作用。小說想像縱橫,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中國歷史上很成功的一篇諷刺小說。

熱點內容
小說哈利波特的大反派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7-18 06:57:08 瀏覽:145
鬼君纏綿繞指柔聽書 發布:2025-07-18 06:57:00 瀏覽:66
許一世傾寵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8 06:56:31 瀏覽:606
抖音推薦的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18 06:51:24 瀏覽:977
顏值又高又好看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8 06:50:38 瀏覽:192
古代完結小說百度雲 發布:2025-07-18 06:47:37 瀏覽:683
關於小說閱讀理論的書 發布:2025-07-18 06:29:50 瀏覽:742
災難荒島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8 06:05:54 瀏覽:843
關於同住的言情小小說 發布:2025-07-18 06:05:48 瀏覽:364
七貓免費小說推薦總裁寵女兒 發布:2025-07-18 06:04:20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