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相關論文
『壹』 古代文學論文題目,越多越好
目的、態度、方法--關於古代文學研究的一點感想
儒家中和觀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
試論從課時分配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
淺談古代文學審美標准對「漢賦評價」的影響
中國古代文學教化論論綱
淺談還魚於水:文學生態中的中國古代文學
略論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目的與方式
再論古代文學文體學的內涵與方法
『貳』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論文
晴雯,從一個家世無可考的女孩子到賣給賴大家,再賣給賈府,以至最後的「抱屈夭風流」她受盡了殘暴的摧殘和迫害。晴雯以不幸的遭遇感染讀者,她既以一個天真無邪、孤苦伶仃的孩子走進賈府,又以一個逐步形成了反抗性格的婢女而被趕出賈府。晴雯的身世和命運是這樣的凄苦、不幸。不知其籍貫和姓氏,猶如無根無蒂的浮萍,任憑風吹雨打,獨自面對人世間的所有的苦難。因此,寶玉在《芙蓉女兒誅》中,這寫道:「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六載,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由此可見,晴雯在當時的社會里是處於最底層的一個孤苦無依的弱者。她在進入賈府之前就已被遺棄;進入賈府之後,無論是服侍賈母,還是服侍寶玉,她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婢女,是封建統治階級剝削、壓迫、欺凌、侮辱的對象。最後,晴雯以被迫害致死為悲劇的結局。這一切都向人們充分證明了晴雯所處地位的不幸,這一切也是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和封建道德淪喪的控訴。
晴雯,她是大觀園中唯一最富於個性色彩的被壓迫的婢女。她的所作所為與封建統治階級的願望迥然不同,是叛逆和反抗的代表。她敢說、敢笑、敢怒、敢罵、心直口快,不拘泥虛偽。每當晴雯在讀者面前出現的時候,立即給人帶來一股爽身撲鼻的清新之感。書中第八回,晴雯第一次登場,現在回想起來,仍有眼前一亮的驚喜。當時,寶玉醉酒回到怡紅院,來到自己的卧室,看見案上的筆墨。晴雯先接出來,笑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興,只寫了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哄的我們等了一日。快來與我寫完這些墨才罷!」這時寶玉也想起了早起的事來,因說道:「我寫的那三個字在哪裡呢?」晴雯笑道:「這個人可醉了。你頭里過那府里去,就囑咐我貼在這門上,這會又這么問。我生怕別人貼壞了,我親自爬高上梯的貼上,這會子還凍得手僵冷的呢。」晴雯的這一出現,馬上給人一種干練、麻利、直言快語的感受。雖然在主子面前,卻毫不低聲下氣,而是敢於抱怨,發牢騷,說出自己心中的不滿情緒,決不插微虛偽。這就使她在眾多的婢女中脫穎而出,初露鋒芒。
晴雯在下層婢女行列中之所以具有獨特的魅力,還因為她灑脫潑辣,無所顧忌,總是天真、善良、坦盪,剛強而又渾身是刺。用寶玉的話「金玉不足喻其貴,冰雪不足喻其潔,星日不足喻其精,花月不足喻其色」來形容這位驚世駭俗的姑娘實在不為過,她為人處世正直無畏,剛直不阿,容不得虛偽作假的陰微卑賤。看不順眼和聽不慣的事,她都會給予反擊和諷刺,讓人覺得她十分刁鑽刻薄,然而這也正是她光明磊落,灑脫潑辣的表現。書中第二十回,寫了寶玉的乳母罵了襲人,寶玉替襲人抱不平,說:「這又不知是哪裡的帳,只揀軟的排揎。昨兒又不知哪個姑娘得罪了,上在她的帳上。」晴雯聽了這話極為不滿,在一旁笑著說:「誰又瘋了,得罪她作什麼,便得罪了她,就有本事承認,不犯帶累別人!」晴雯的這一番話正展示了她做事光明磊落的一面,她話里話外夾槍帶棒的把寶玉、襲人二人反駁回去,讓他們無言以對。這件事充分表現了晴雯對敢做不當的憎惡和輕視,也充分說明了她性格的火爆和敢於頂撞主子絕不虛偽的個性,也寄寓了作者對她深深的贊美之情。
晴雯作為《紅樓夢》中的一個悲劇女性,她命運的不幸和她的性格是分不開的。由於她處在地位低下的婢女行列,使她對賈府內的高壓政策進行了強烈的反抗,在賈府封建統治者和道者的迫害面前屹然挺立。因此,晴雯這個光輝矚目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點,就是她貫徹始終的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她雖然是個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她卻頑強地保護著自己做奴婢的尊嚴。不能改變和選擇的身世,讓她成為丫環,下人;然而在屬於她的隊伍中,她嚴守自己的原則,絕不卑躬屈膝、獻媚奉承。被壓迫階級的美好品質在她身上表現得異常鮮明、突出。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們證明她具有著獨立的人格,她嚮往平等、公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貴族公子寶玉之間沖突的結果,顯然晴雯勝了。晴雯無所顧忌地在貴族公子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爭斗,然而卻從靈魂深處曲折地反映了她的倔強、不肯低頭的性格。她敢於對貴族公子說「不」,充分顯示了她雖是婢女,卻絕不低聲下氣,沒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刁鑽、刻薄,同時她也高傲、純凈,目下無塵。在我看來,正是由於晴雯的潑辣、倔強和對人的刻薄、喜怒無常,才使她的純潔、天真、坦盪顯得更加寶貴。
由於王夫人對晴雯以往作風的耿耿於懷,無論晴雯是多麼純潔,美好,在她眼中,晴雯只是個妖精。為了寶玉不被「勾引」壞,王夫人是非除掉晴雯不可的。因此,當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奄奄一息時,王夫人命人把她從炕上拉下來,架起來去了。臨走時只許把貼身穿的衣服帶出去。孑然一身,來也如此,去也如此。然而,晴雯那驚人的反抗生命並沒有因此結束。當寶玉掛念病中的晴雯,偷偷跑出來看望她時,晴雯將自己的兩根蔥管般的指甲剪下來給了寶玉,又與寶玉互換了貼身穿的襖,說:「回去他們看見了要問,不必撒謊,就說是我的。既擔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晴雯的這一行為不但沒有讓王夫人等如意,反而讓虛假的罪名成了真的,這無異於在王夫人的心臟上插了一把鋒利的匕首,也為晴雯的反抗生命畫了一個句號。晴雯就是這樣一個堅貞頑強,始終如一的女子。從她進了賈府,直至被逐含冤而死,她都沒在鎮壓和迫害面前屈服,始終保持著錚錚傲骨,表現出了最難能可貴的精神。晴雯明快爽朗、純真坦盪的性格和大膽的反抗精神贏得了寶玉的贊賞,使她成為寶玉的知己。晴雯的被逐和晴雯的死都對寶玉的身心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寶玉把全部的傷感和憤懣,熔鑄在那篇著名的《芙蓉女兒誅》中。芙蓉是秋花,淡雅、清秀、凄冷,恰好配得上晴雯那樣一種悲劇性格和被暴力摧殘的命運。當我們回想起晴雯往日生活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讓我們感覺到她的一身正氣,她言行的悲壯,她不容任何人詬病非議的個性。讓每個嚮往世間美好事物而又不執偏見的人,都會肅然起敬,給予無比的贊美和支持。
晴雯,她光明磊落、胸懷坦盪,雖口角鋒利,卻心地善良;她心高氣傲、無所顧忌,雖冰雪聰明,卻天真無邪;她心直口快、灑脫潑辣,雖致情致性,卻敢作敢當、視死如歸。這就是晴雯,是你我眼中最美好的晴雯
http://wenwen.soso.com/z/q76208805.htm
『叄』 論文古代名著與現代小說
名著與小說的差別只是一線之間,名著不一定非是小說,當然小說也不一定就是名著.我們先說名著,何為名,自然是指著作的社會知名度,以及社會影響,而這都不是一般的小說能做到的,首先是這本著作的文學色彩,秩序無章,毫無意義的寫字是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其次,是著作本身的意義,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推動歷史的進步意義.
小說只是一中文學題材,不關是現代,還是古代小說都一直在不段發展,淵淵的歷史長河留下的只是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
看過<堂吉坷德>的朋友知道,它所反映的就是在那一時段騎士小說風行,而現在大家都明白了,真正讓後人受益的卻是這本瘋瘋癲癲的假騎士小說.
在我國宋朝時期,評書風行,古白話人小說開始發展,但是能傳流到今天的卻是寥寥無幾.
一句話,經典!沒有意義的寫字是算不得名著,有了歷史意義,即便只是一副畫,一件雕刻,一首曲都可以作為名著.
總之,古代的不一定是名著,現代的小說不一定不是名著,魯迅的文章,小說就算現代小說了,但是卻是算是中國最經典的文學著作了,以本人觀點,是魯迅把中國文學推向一個歷史新高點.
『肆』 中國古典小說論文
寫四大名著都可以啊,這方面資料很多
『伍』 請問:魏晉隋唐或者古代小說有哪些可以作為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向,謝謝!
個人喜歡《世說新語》,算是筆記體志人小說,研究魏晉風度。或者唐傳奇,寫這個的挺多,目前我也在准備畢業論文,共勉吧
『陸』 古代文學的論文題目有什麼
古代文學論文題目
1 《詩經》分類研究(情詩、思婦詩、離別詩等)
2 先秦諸子文研究(《論語》、《莊子》、《孟子》、先秦寓言等)
3 屈原與楚辭研究(生平、悲劇成因、作品辨偽、思想與藝術等)
4 中國文學批評史專家專著專論研究
5 亡國之音哀以思——論李煜詞
6 柳永詞的雅和俗
7 論柳永對蘇軾詞的影響
8 蘇軾的人品與詞風
9 李清照前後期詞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
10 蘇軾、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比較
11 論秦觀詞的藝術特色
12 論黃庭堅的瘦硬詩風
13 《三國演義》和歷史文學創作問題
14 《水滸傳》主題辨析
15 湯顯祖戲曲觀的研究
16 《聊齋志異》愛情題材論
17 《紅樓夢》主要人物形象論
18 簡論中唐多情傳奇
19 從李賀詩看其「鬼才」之名
20 簡論李商隱的詠史詩
21 李商隱的「無題詩」的藝術特色
22 簡論中唐多情傳奇
23 李煜詞評價之我見
24 試論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25 豪放大師蘇軾的婉約詞
26 論關漢卿喜劇之「雙璧」《救風塵》與《望江亭》
27 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任選一部)中的女性藝術形象試論
28 《三言》中愛情作品的反封建傾向
29 《紅樓夢》中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試論
30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女性悲劇
31 談影視劇中歷史題材作品的時代精神與當代意識
32 論《三國演義》塑造諸葛亮的藝術經驗
33 論《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的藝術特色
34 論《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
35 論《牡丹亭》的杜麗娘形象
36 論「三言二拍」表現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論《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論《桃花扇》的結構藝術
39 論《儒林外史》對八股科舉制的批判
40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41 論論李汝珍的《鏡花緣》
42 論二晏詞
43 論蘇軾的散文特色
44 論陸游晚年的思想和詩歌創作
45 從林逋的詠梅詩到姜夔詠梅詩
46 辛棄疾詞與南宋理學的關系
47 論元雜劇中的包公形象
48 論《西廂記》中張生的形象
49 論元雜劇中的李逵形象
50 賈誼論
51 《史記》人物傳記所體現審美情趣
52 《史記》人物傳記中人物形象分析
53 漢樂府詩分析
54 陶淵明的人格和詩風
55 南北朝樂府民歌藝術風格比較
56 正始文學與建安文學異同論
57 論曹植詩歌的整體風格
58 魏晉隱士與魏晉文學
59 《世說新語》刻畫人物
60 魏晉南北朝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
61 陶淵明與謝靈運詩歌比較
62 《西廂記》的傳播
63 元雜劇的題目正名
64 元刊本雜劇中的角色問題
65 《竇娥冤》的悲劇特徵
66 三國演義的成書問題
67 《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
68 牡丹亭》的傳播
69 《紅樓夢》中改名問題
70 石頭傳說與賈寶玉形象
71 石頭傳說與孫悟空形象
72 傳奇戲的文人化問題
73 戲曲的案頭化研究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說的變化及意義
75 《桃花扇》中的女性問題
76 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
77 論辛詞的英雄情節
78 論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特色
79 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80 論韓愈的「以文為詩」。
81 「清空騷雅」、「幽韻冷香」的白石詞。
82 關於白居易《新樂府的評價
83 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84 韓愈散文的藝術風格
85 元散曲的藝術風格
86 柳宗元的寓言創作
87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88 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89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
90 論杜牧的七言絕句
91 論歸有光的散文
92 論李商隱的無題詩
93 《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94 西蜀詞與南唐詞之比較
95 論《西遊記》的詼諧風格
96 歐陽修詞的藝術風格
97 《金瓶梅》人物論
98論納蘭性德詞
99 歐陽修散文的情韻美
100 王安石後期的詩歌
『柒』 以「試析中國古典小說的創作風格」為題寫論文5000字
1
(
1
重視寫人,尤其重視寫人的思想性格,這是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傳統。
(
2
)受古典散文的影響,精於藝術構思。
(
3
)講究語言精練,追求簡約美。
(
4
)受民間傳說和「說話「藝術的影響,形成了講故事的傳統。
(
5
)受史傳文學的影響,形成紀傳體的傳統和現實主義的藝術傳統。
(
6
)受古典詩詞的影響,多在敘事中穿插詩詞韻語。
(
7
)受古典繪畫的影響,講究傳神寫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2
、我國古代小說有如下特點:
⑴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⑵
情節曲折,故事完整,這是我國古代小說獨特的藝術傳統。
⑶
語言准確簡練,生動流暢,富於個性化。這是古代小說吸收民間口語、繼承古代散文的傳統而形成的又
一重要特點。
⑷
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敘述是表述小說生活內容的一種方式。
3
、簡述明代白話短篇小說反映了哪些時代特徵
?
⑴反映了明代社會生活的新特點,主要是市民(特別是商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潤澤灘闕遇友》
中小手工業者依靠勞動發家致富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區絲織業的繁榮情況,以及小手工業者
如何依靠自己的勞動發家致富的具體情景。
⑵愛情婚姻小說中表現出的新思想、新觀念。這主要有兩類。一類從正面表現市民階層在愛情婚姻問題上
的新觀念、新追求,如《賣油郎獨占花魁》。另一類是描寫情與禮的矛盾,或以悲劇結局來揭露和控訴封
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或以喜劇結局來否定禮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張浩遇鶯
鶯》。
⑶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這也可分為兩類。一類直接描寫惡霸壓迫人民,如《灌園叟晚
逢仙女》,另一類通過統治階級的內部斗爭揭露其兇殘陰險的本性,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4
、在確立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范圍時,應該考慮的三個小說文體的基本要素是:
⑴必須是寫人的,以人為中心,比較著意於刻畫人物形象;
⑵必須有故事,有情節,反映社會生活中一定的矛盾沖突
⑶必須有非紀實性的特徵,作品在反映生活時有選擇、有提煉、有虛構,在藝術上概括和集中。
5
、古代的史傳文學和寓言故事對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但它們都不是小說本身,它們和小
說文體的異同主要是:
⑴寓言故事和小說都重視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於說理,而小說則要通過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生活、表現
作者的思想傾向。
⑵史傳文學和小說都重視敘事和人物描寫,但史傳文學要符合史實,不容誇飾、虛構,而小說則離不開誇
飾和虛構。
6
、為什麼說唐傳奇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真正走向成熟?
(1)
傳奇的作者有了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和山此而決定的小說新的市美特徵,
這是古代小說走向成熟的最重
要標志。
(2)
在內容上,由志怪走向現實,題材擴大,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⑶在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很大提高。這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一種質的新變。
7
、宋元時期的話本小說的基本特點:
⑴創作目的與唐傳奇有很大的不同,是為了滿足聽眾的文化娛樂需要。
⑵題材內容上幾乎都是反映現實生活(尤其是作為聽眾的市民階層的生活)的。
⑶表達根據是在口語基礎上加工提煉而成的白話,通俗性是其最鮮明的特色。
⑷故事性很強,有頭有尾,線索清楚,生動曲折,關於布置懸念,非常引人入勝。
⑸注意寫人物,特別注意展示人物的命運。在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時,多從人物自身的語言和
行動來刻畫,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動發展過程中完成,很少靜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寫。
⑹在結構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開頭常有「入話」,中間或結尾常穿插或引入詩詞韻語。
8
、明清小說繁榮的三個標志是:
⑴中國古典小說的各種形式體制都已經完備成熟,出現了全面繁榮的局面。
⑵作家輩出,名作如林。
⑶現實主義藝術,在創作方法和具體表現手法上,都已經成熟。總的特色是豐富、細膩、深刻。
9
、
在明清長篇小說名著中有四部代表作,它們分別屬於什麼小說類型?如下:
⑴歷史演義小說,如《三國演義》。
⑵英雄傳奇小說,如《水滸傳》。
⑶神魔小說,如《西遊記》;⑷人情小說,如《金瓶梅》、《紅樓夢》。
⑸諷刺小說,如《儒林外史》;⑹公案俠義小說,如《三俠五義》。
10
、簡要談談中國古典小說的思想傳統;
⑴由於中國古典小說最初的源頭來自民間,在後來的發展中又始終同民間文學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它總是
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願望要求。
⑵有訓誡的傳統,同時又強調小說要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要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⑶中國古典小說作家有「發憤著書」的傳統。
『捌』 古代小說人物形象分析1500字論文
內容摘要:王熙鳳被稱作是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塑造成功形象之一。王熙鳳不但有著美麗的容貌,還有著超凡的管理才能,且心機深重、陰險歹毒,成為女性世界中一隻傑出的「鳳凰」。本文從王熙鳳的側面描寫反映出封建貴族的罪惡本質,以及封建家族走向滅亡必然趨勢的命運。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7076084.htm
關鍵詞:王熙鳳 能力才幹 陰險歹毒
隨著社會的變化,不同時代對王熙鳳的理解與評價各有差異。王熙鳳的人物形象描述代表著時代性,基於經濟市場下背景分析王熙鳳的處事風格及人物性格。對王熙鳳為人處世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熙鳳這一人物形象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因此必須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分析人物真實的性格特徵,為《紅樓夢》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容貌風華,恍若神妃
王熙鳳人物出場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採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一語未了,只聽到後院中有人笑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其裝扮彩綉輝煌,恍若神妃仙子。作者通過直接描寫人物外表,把王熙鳳塑造成雍容華貴的美人,賦予了她迷人的風采,使她在眾多美女的賈府突顯而出。
筆者除了直接描述外,還從側面襯托鳳姐的美貌。在「見熙鳳賈瑞起淫心」和「王熙鳳毒設相思局」兩回中,筆者一方面突出了王熙鳳的心機和手段,另一方面顯現出王熙鳳的光彩照人。
二、伶牙俐齒,巧言善辯
王熙鳳伶牙俐齒的口才也讓讀者印象深刻。從她開口的與眾不同,「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時時不忘。」從王熙鳳話中,既有對林黛玉的恭維,又有對賈府眾姐妹的關照,同時不忘討好「老祖宗」,這一席話可謂「一石三鳥」。應了周瑞家那句話「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過她呢。」
「劉姥姥進榮國府」這回,王熙鳳超常的巧言善辯才能及處事的應變能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王熙鳳對劉姥姥的來意心知肚明,劉姥姥在訴說家道艱難的時候,也不失時機地告訴劉姥姥:「不過借賴著祖父的虛名,作個窮官罷了……不過是個舊日的空架子。」王熙鳳盡量的貶低自己,目的是在自身利益不損失的同時,又不至於得罪劉姥姥。簡短的幾句話王熙鳳的表現既讓劉姥姥不失顏面,又維護了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現了她異於常人的語言才能。
三、心思細膩,善於心計
在人際關系繁中復雜的家族中,處處都需要防備外人的算計,捍衛自己的地位,王熙鳳可謂機關算盡。一邊對「老祖宗」奉承巴結、極力討好,一邊對王夫人甜言蜜語,對周圍平輩也極力拉攏關系,對待下人打壓收買,對觸及自身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後快。
在小月不能管家的時候,王夫人委託賈探春代為管理。當王熙鳳得知探春能力後,對賈府平輩贊美了一番。從中看出她縝密的心思,平時留心觀察身邊每一個人,在熟知每個人弱點後,就可以輕而易舉對付他們。在賈璉偷娶尤二姐事上,王熙鳳在得知此事後,馬上訊問家童打聽尤二姐住處。巧言令色的將尤二姐騙入賈府,指使家奴到官府去告狀,借機大鬧寧國府。在賈母面前假裝好人,瞞騙賈璉,將尤二姐逼死。整個過程,將她善於心計表現的淋漓盡致。
四、做事干練,爭強好勝
王熙鳳自幼充當男孩子教養,行事風格與那些閨閣女子自然不同。在劉姥姥進榮國府時,聽說熙鳳管理賈家,就對她稱贊有加。在寧國府,無人敢惹焦大,王熙鳳卻敢說:「還不早打發了沒這王法的東西!」協助管理寧國府時,對下人說:「我可比不得你們奶奶好性兒,由著你們去,再不要說你們這府里『原是這樣的』,這如今可要依著我行,錯我半點,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現清白處置!」不難看出她雷厲風行的作風。
筆者在表現雷厲風行時,也體現出她爭強好勝的性格。寧國府辦喪事她本可以不出面,但她極力主動請纓去寧國府幫忙。在鐵檻寺,老尼求王熙鳳幫退守備家的定禮,熙鳳本不想管,可被老尼的話相激,便發起了興致。從中不難感受到她喜歡賣弄的性格。
五、兩面三刀,陰險歹毒
賈瑞起色心時,熙鳳本就十分痛恨,卻滿臉微笑,還以語言相挑逗。對尤二姐的巧言令色,博取尤二姐的同情,讓尤二姐「認她作是個極好的人」,跟隨她進入大觀園。另外,熙鳳指使家奴到官府告狀,大鬧寧國府後,說此事只用五百兩銀子平復。在尤二姐面前,又以姐妹相稱,背地裡卻叫丫鬟欺侮尤二姐,並不斷咒罵二姐,使二姐最後被逼死。
為了得到三千兩銀子,熙鳳與官府勾結使得張家女兒、守備兒子同時自盡;為了除掉情敵,又用借刀殺人將尤二姐活活逼死;因為賈瑞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她便說賈瑞「起這個念頭叫他不得好死」……如此對待別人的生命,讓人不寒而慄。
作品中,作者一面通過對人物形象美麗、潑辣、伶俐、歹毒的描寫,贊揚女性的聰明才智,呼籲提高女性地位;另一面又表現對她善於算計,心狠手辣的厭惡之極,揭露並鞭撻了封建時期的主子的罪惡本質。單從作者給王熙鳳判詞中,不難看出筆者對這個人物命運的深切同情。
『玖』 古代文學常識的論文,3000字
論文常被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論文格式封面論文常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1]。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結構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
『拾』 古代文學論文題目和提綱,急~!!
論文如何定題目
首先看是什麼專業的題目
其次根據專業和教授的口味來定
題目盡可能不要大眾化
(一)選題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本科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長,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但所寫論文要與本專業所學課程有關。
(二)查閱資料、列出論文提綱
題目選定後,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調研和進行實驗,搜集、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提煉,然後列出詳細的寫作提綱。
(三)完成初稿
根據所列提綱,按指導教師的意見認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須經指導教師審閱,並按其意見和要求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您的古代文學專業的論文具體題目是什麼?准備往哪個方向寫呢?
有什麼要求呢
論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開題報告 任務書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論文想寫好,先要找好相關資料,列好大綱,確定好題目,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
以下古代文學論文題目供你參考
1 《詩經》分類研究(情詩、思婦詩、離別詩等)
2 先秦諸子文研究(《論語》、《莊子》、《孟子》、先秦寓言等)
3 屈原與楚辭研究(生平、悲劇成因、作品辨偽、思想與藝術等)
4 中國文學批評史專家專著專論研究
5 亡國之音哀以思——論李煜詞
6 柳永詞的雅和俗
7 論柳永對蘇軾詞的影響
8 蘇軾的人品與詞風
9 李清照前後期詞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
10 蘇軾、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比較
11 論秦觀詞的藝術特色
12 論黃庭堅的瘦硬詩風
13 《三國演義》和歷史文學創作問題
14 《水滸傳》主題辨析
15 湯顯祖戲曲觀的研究
16 《聊齋志異》愛情題材論
17 《紅樓夢》主要人物形象論
18 簡論中唐多情傳奇
19 從李賀詩看其「鬼才」之名
20 簡論李商隱的詠史詩
21 李商隱的「無題詩」的藝術特色
22 簡論中唐多情傳奇
23 李煜詞評價之我見
24 試論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25 豪放大師蘇軾的婉約詞
26 論關漢卿喜劇之「雙璧」《救風塵》與《望江亭》
27 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任選一部)中的女性藝術形象試論
28 《三言》中愛情作品的反封建傾向
29 《紅樓夢》中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試論
30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女性悲劇
31 談影視劇中歷史題材作品的時代精神與當代意識
32 論《三國演義》塑造諸葛亮的藝術經驗
33 論《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的藝術特色
34 論《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
35 論《牡丹亭》的杜麗娘形象
36 論「三言二拍」表現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論《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論《桃花扇》的結構藝術
39 論《儒林外史》對八股科舉制的批判
40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41 論論李汝珍的《鏡花緣》
42 論二晏詞
43 論蘇軾的散文特色
44 論陸游晚年的思想和詩歌創作
45 從林逋的詠梅詩到姜夔詠梅詩
46 辛棄疾詞與南宋理學的關系
47 論元雜劇中的包公形象
48 論《西廂記》中張生的形象
49 論元雜劇中的李逵形象
50 賈誼論
51 《史記》人物傳記所體現審美情趣
52 《史記》人物傳記中人物形象分析
53 漢樂府詩分析
54 陶淵明的人格和詩風
55 南北朝樂府民歌藝術風格比較
56 正始文學與建安文學異同論
57 論曹植詩歌的整體風格
58 魏晉隱士與魏晉文學
59 《世說新語》刻畫人物
60 魏晉南北朝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
61 陶淵明與謝靈運詩歌比較
62 《西廂記》的傳播
63 元雜劇的題目正名
64 元刊本雜劇中的角色問題
65 《竇娥冤》的悲劇特徵
66 三國演義的成書問題
67 《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
68 牡丹亭》的傳播
69 《紅樓夢》中改名問題
70 石頭傳說與賈寶玉形象
71 石頭傳說與孫悟空形象
72 傳奇戲的文人化問題
73 戲曲的案頭化研究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說的變化及意義
75 《桃花扇》中的女性問題
76 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
77 論辛詞的英雄情節
78 論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特色
79 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80 論韓愈的「以文為詩」。
81 「清空騷雅」、「幽韻冷香」的白石詞。
82 關於白居易《新樂府的評價
83 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84 韓愈散文的藝術風格
85 元散曲的藝術風格
86 柳宗元的寓言創作
87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88 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89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
90 論杜牧的七言絕句
91 論歸有光的散文
92 論李商隱的無題詩
93 《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94 西蜀詞與南唐詞之比較
95 論《西遊記》的詼諧風格
96 歐陽修詞的藝術風格
97 《金瓶梅》人物論
98 歐陽修散文的情韻美
99 「三言」「二拍」中經商題材的時代特色
100 王安石後期的詩歌
101 論納蘭性德詞
102 蘇軾詞的主導風格
103 《桃花扇》人物論
104 秦觀詞的婉約風格
105 《聊齋志異》的藝術特色
106 《紅樓夢》的悲劇精神
107 論易安體
108 論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
109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110 論晴雯形象的人性內涵
111 論林黛玉的人生悲劇
112 關漢卿性格淺析
113 王維詩中的禪趣
114 淺析王熙鳳的理家才能
115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116 試析《紅樓夢》人物——惜春
117 淺談《鶯鶯傳》的寫情藝術
118 論《竇娥冤》的藝術特色
119 論蘇軾元佑時期的創作特點
120 淺論范進中舉
121 淺論林黛玉的性格
122 蘇軾詞淺析
123 淺析古人交友之道及現實意義
124 淺析陶淵明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125 論陶淵明的矛盾思想
126 淺談陶淵明的出仕與歸隱
127 淺議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128 淺談王維詩中的禪趣
129 杜甫詩淺論
130 論李賀詩歌的色彩表現藝術
131 論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的藝術特色
132 論蘇軾的「以詩為詞」
133 論晴雯
134 論李清照南渡前後詞風變化
135 薛寶釵形象塑造淺析
136 論李白的山水詩
137 《詩經》宴飲詩與禮樂文化精神研究
138 陶淵明與鳥(酒、自然等)
139 王熙鳳形象淺論
140 淺析辛棄疾詞中的豪壯之氣
141 論稼軒詞的愛國主義精神
142 淺析唐代詩人筆下的閨怨詩
143 淺談《金瓶梅》的諷刺藝術
144 淺論李賀的詩風及成因
145 淺談陶淵明的人生價值觀念
146 淺析薛寶釵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
147 淺論王維詩中的禪趣
148 淺析魯智深形象
149 論李白詩歌的創作風格
150 淺論蘇軾詩中的自然美
151 淺論杜甫的詩歌藝術成就
152 平兒形象分析
153 淺析大歷詩風
154 淺論魏延的性格悲劇
155 淺論李清照詞「別是一家」的思想
156 論范成大的田園詩
157 論陸游作品中愛國思想的一貫性
158 中國古代洪水神話考論
159 《詩經》燕饗詩的場面描寫
160 《離騷》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161 《戰國策》中策士言辭的抒情化特徵
162 《莊子》中的畸人描寫及其思想蘊涵
163 論《詩經》中的婚戀詩
164 《左傳》中行人引詩分析
165 《孟子》文章的論辯技巧
166 《莊子》寓言的場景描寫
167 宋玉賦試論
168 賈誼政論文的策士風范
169 司馬相如賦的現實政治企向
170 論《史記》中下層人物的描寫
171 漢樂府民歌的諷諭特徵
172 論蔡邕的碑體文
173 曹植詩風的衍變
174 潘岳哀誄文的創作特色
175 陶淵明田園詩的藝術風格
176 梁園文人群體的辭賦創作
177 漢武帝時期賦家考論
178 《史記》人物合傳的結構安排
179 《古詩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
180 鄴下文人的游宴活動與游宴詩創作
181 阮籍詠懷詩的抒情特徵
182 左思詠史詩的詠懷特質
183 謝靈運山水詩的摹象特點
184 宮體詩的女性描寫
185 論《文選》對詩的分類
186 論南宋雅詞
187 《世說新語》的語言風格
188 陳子昂的詩歌理論與詩歌創作
189 王維詩中的禪趣
190 論杜甫安史之亂時期的詩歌創作
191 論盛唐時期絕句的特色
192 論柳宗元的山水游記
193 論李商隱詩歌的朦朧美
194 岑參邊塞詩初探
195 論李白的夢詩
196 論白居易的感傷詩
197 韓孟詩派的藝術追求
198 晚唐苦吟派詩人的創作心態
199 論中唐傳奇的創作特色
200 試論西昆體的藝術風格
201 論歐陽修記體文的創作特色
202 論蘇軾詩
203 論陸游的愛國詩
204 論辛棄疾詞對清詞的影響
205 李清照詞的藝術個性
206 柳永詞的語言特點
207 蘇軾對詞境的開拓
208 賀鑄詞的藝術個性
209 論誠齋體
210 宋末逸民詩初探
211 王安石散文的寫作風格
212 論關漢卿的喜劇創作
213 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
214 論《倩女離魂》的藝術特點
215 《高祖還鄉》的諷刺藝術
216 《水滸傳》的忠義觀
217 《三國演義》的戰爭描寫
218 豬八戒形象分析
219 論唐僧與孫悟空的矛盾沖突
220 公安派的小品文創作
221 《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寫
222 《西廂記》的繼承與創新
223 《琵琶記》悲劇意蘊分析
224 元代少數民族詩人的詩歌創作
225 論詞在元明時期的衰落
226 宋江形象分析
227 《牡丹亭》的浪漫主義特色
228 論西門慶形象的文化警示意義
229 「三言」「二拍」中的風塵女性
230 李贄「童心說」的文學價值
231 論《西遊記》的成書
232 清初歷史劇興盛原因初探
233 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的敘事模式
234 《聊齋志異》中的書生形象
235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236 大觀園的文化意義
237 《紅樓夢》的夢幻描寫及其意義
238 《長生殿》的愛情觀
239 《桃花扇》的結構藝術
240 《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識
241 論賈寶玉的人生悲劇
242 論清詩的宗唐宗宋之爭
243 論桐城義法
244 張飛、李逵形象塑造比較
245 花間詞的藝術成就
246 《紅樓夢》中的丫環群象
247 論魏晉散文的駢儷化傾向
248 論歸有光的散文創作
249 論清詞中興
250 論晚唐的懷古詠史詩
251 論常州詞派的詞學思想
252 論《史記》對後世小說創作的影響
253 宋代豪放詞的藝術風格
254 論明清小說題材的嬗變
255 《文心雕龍》對創作構思的分析
256 嚴羽《滄浪詩話》以禪喻詩分析
257 道家虛靜說對古代詩歌創作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