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古代小說必備用品
① 我想寫古代小說,求古代小說必備資料!!!
找一些古代小說模仿著寫
② 穿越到古代的必備物品
光能微型筆記本電腦、光能手機、光能MP4、光能折疊電子琴還都在,小小慶幸下自己當初因為嫌充電麻煩而用的光能攜帶型電器,現在的用場真的不是一般大。還有因為喜歡收集文具的特殊癖好而巨大的筆袋+N個各種大小的本,兩本穿越小說(自己基本天天翹課……),一本《天龍八部》,一本《神奇寶貝特別篇25》,一瓶350ml的可口可樂,一盒奶糖,一袋薯片,一盒巧克力(零食用),一個首飾盒(各種發夾、手鏈等等,還有鏡子,梳子,是星璃愛美的姐姐——星茵,逼著星璃注意形象不能給皇甫家丟臉而塞進來的,反正書包大),還有一疊守護甜心的撲克牌,兩把未開封的微型激光槍,兩袋子用來玩的防磨玻璃珠,一個自發電手電筒,一盒讓眸子變成黑色的隱形眼鏡,還有……一盒煙霧彈……
③ 求一些專門為寫古代小說而准備的資料。
你還是把中國古典文化先學好吧,現在很多關於古代的看法其實是有失誤的,因為靠明清近,加上五四時對古代文化有批判,所以我們的教科書的說法並不十分准確,比如漢朝有很多儒生的觀點是支持禪讓而不是迂腐地忠君,還有漢代的官員更忠於地方長官,他們稱之為「君」,有種古代封建(中國古代封建是指先秦)的關系
④ 寫古代小說必備資料
歷史
人文
風俗
甚至連日常生活細節都要
你這么問說明你還不具備寫歷史小說的水平,等慢慢積累再寫吧
⑤ 寫古代小說要注意什麼
不要出現現代化的語言,比如吃飯最好說成用膳,還有古人的房間布置和接客的坐法,建議多看一些古代小說了解一下。
⑥ 寫古風小說要注意什麼
1、寫古風小說時想用點詩詞句子來使文章顯得優美的話,最好是原創的。不要剽竊古人的,因為這會讓某些讀者極度不爽。(比如我自己,最看不慣作者剽竊古人的詩詞拿來充數了。)
2、行文線索要明確,不要讀起來讓人感到雲里霧里的。在某些細節上稍微注意一下,不要犯知識性的錯誤。
3、語句要通順,不要追求辭藻華麗。用心去寫,自然會有另一番韻味。
4、在小說的末尾可以加一句略帶古風的句子,這樣可以使文章顯得意蘊悠長。《十里紅蓮艷酒》、《奈何》、《花容天下》中最後結尾都是這樣的寫法,此寫法我很喜歡,感覺意猶未盡~~~~~~~~~~
5、文章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要去抄襲借鑒別人的,這一點誰都清楚。
6、爭取文章中沒有漏洞,也就是說不要讓讀者覺得你的小說寫得很扯淡,漏洞百出,邏輯不對。要努力地做到有始有終。
說了這么多廢話,希望可以幫到你、O(∩_∩)O
⑦ 我要寫一本古代小說,想知道用品,瓷器的名字還有服裝、等名字
【菱花銅鏡】
古書中描寫的閨中的女兒家多半是自戀的,在她愛上一個人以前。她先迷戀的人是自己,她最好的閨友是鏡子。最有名的鏡子是一條叫做若耶的小溪吧,那個在溪畔浣紗的姑娘美麗的倒影把魚兒都羞得潛到了水底,留下了千百年說也說不完的故事。
銅鏡在古代用以梳妝照面和照妖辟邪,現存最早的銅鏡出土於殷墟的婦好墓,想必一個協夫出征的女子英雄心底也是極愛美的,更不要說世間平凡的女子了。在西漢年間,人們就開始用銅鏡作為男女愛情的表記、信物,取「心心相映」之寓意。生前互相贈送,「朝夕相伴」,死後隨之埋入墓中,以示「生死不渝」。
唐蘇鄂《杜陽雜編》里有一個「破鏡重圓」的故事,記述了南朝樂昌公主與駙馬徐德言歷經了磨難與悲歡後終得相聚。現今仍常用以比喻夫妻失散後重逢或離異後重歸於好。宋代黃堅《沁園春》里寫:「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近得伊」。不由得讓人想到《紅樓夢》里那一場鏡花水月的夢境,那一場深深的無望的愛情。
【褻衣】
古代女子的內衣最早被稱為「褻衣」。「褻」意為「輕浮、不莊重」,可見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迴避和隱諱的。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古代女子內衣蘊藏著不盡的昔日情懷,「前圓後方,前短後長,這是應和天地人合一的傳統理念;過腰、胸、肩等分別系帶,是為了在流動中達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袋口的拼接處,必須綉上小幅圖案來遮住線的結點,保持畫面完整,這便是所謂『出境生情』」,且匯聚了綉、縫、貼、補、綴、盤、滾等幾十種工藝,用以表達不同的主題。可惜有些工藝,今天已經失傳。
《紅樓夢》六十五回寫尤三姐「鬆鬆挽著頭發,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和賈珍、賈璉兩個牛黃狗寶喝花酒,洋洋灑脫、嬉笑怒罵,把兩個不知恥的男人耍了個夠。可等她日思夜想了五年的柳湘蓮冷臉出現時,她淚如雨下卻連一句辯解的話也說不出來,惟有一死表明心跡,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
【青絲情絲】
青絲纓絡結齊眉,可可年華十五時;
窺面已知儂未嫁,鬢邊猶見發雙垂。
這是《竹枝詞》里的句子,古代女子十五歲謂及笄之年,青絲的故事也就此開始,頭發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載體,青絲,就是情絲。一縷情絲,總是要以所愛的男子為寄託,猶如藤蘿之依附喬木。在古人筆記中傳世的愛情故事處處可見古代女子以秀發相贈、以身心俱陳的篤定情長,而這些故事大都以男人的背信收梢。剪下一縷青絲當做信物贈給情人時,她並不知道那絲絲縷縷最終纏住的只是自己。有一個上古時代的傳說:巴人首領廩君率船隊順清江西征,在鹽池與美麗的鹽水女神相愛,廩君把自己的一綹頭發送給女神說:「結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但廩君不願停止西征的腳步,女神戀戀不舍化做飛蟲攔住了他的去路想挽留他,廩君就在陽石之上一箭射死了女神,女神死時脖頸上還纏繞著他送的頭發……「結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梳篦】
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使頭發潔凈無塵、絲絲相現早在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有插梳的習慣。春秋以前的梳子形制復雜、裝飾考究,但外形特徵基本一致,都是直豎形:梳把較高,橫面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從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為主,尤以木料最常見。梳篦的造型,多上圓下方形似馬蹄。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化妝品】
戰國時期的女子已開始鉛粉撲面、黛黑畫眉把自己變媸為妍。宋玉之《大招》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長袂拂面,善留客只。」之說。《韓非子》也雲:「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當然,最有名的話還是出自《戰國策》中那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古代的妝粉,有兩種成份,一種以米粒研碎後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是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也稱「鉛粉」。
除米粉、鉛粉外,妝粉也有用其它物質製作的。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製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製成的「珍珠粉」;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它細軟的礦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粉的顏色也從原來的白色增至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
古代和妝粉配套的主要化妝品是胭脂。胭脂亦作「焉支」、「燕支」,它是一種紅色的顏料,也是妝面的主要用品,類似今天我們用的腮紅。
【手帕.穿心合】
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女孩子用手帕了,而手帕於古代的女子是首飾一樣的閨私,它通常被疊成同心方勝掖在臂釧里。手帕是體己而溫暖的,因此古代女子結拜金蘭姐妹也稱「手帕交」。在手帕的一角綴上圓環其餘三角從中穿過,即稱「穿心合」
⑧ 穿越小說里對古代傢具..用具..的描寫
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不需要去過分介紹場景,只要描寫到位就可以了。
⑨ 有沒有關於古代日常用品大全的書或者中國古代用品發展的史書也行。
古代用品大全《長物志》。非常全非常好。
夢溪筆談。也很好看。
黃宗羲深衣考,專門記載服飾。
看看浮生六記,影梅庵憶語,普通人的生活用品差不多有了。
⑩ 想寫古代小說,求古代首飾,衣服,傢具等的名稱簡介附圖片,推薦這類的書也行,可以寫書名
羅漢床,彌勒榻一般體形較大,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較大的,俗稱「羅漢肚皮」,故又稱「羅漢床」。羅漢床一直是備受歡迎的實用傢具。
羅漢床名稱俚俗,至今尚無令人信服的解釋,推測與明人所稱彌勒榻有關。彌勒榻是大型坐具,短不能卧;而羅漢床也是坐的功能大於卧的功能。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習俗是席地坐,雖宋以後演變為垂足坐,但盤腿打坐的習慣一直保留著。彌勒榻,羅漢床都是為適應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傢具品種。另一說「羅漢床」,是原來漢榻(漢朝的坐具)的演變。「羅漢床」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榻,如現代的「沙發」。
明清羅漢床的製做有許多區別,首先用大理石做圍子是明代傢具中不曾見的,其次是圍子裝石形式也與清代施工手法大異其趣。清代工匠往往先用芯板夾住大理石,再裝入框架中,而明式做工往往直接裝石裝入框架,有時由於石板不平,框架打槽也隨形彎曲,凡此類施工手法,年代一般較早。羅漢床腿彎曲度大,兜轉力,俗稱「香蔗腿」。從床腿亦可區分出明做還是清做。清式鼓腿彭牙與明式的大挖缺做工,區別完全在於對羅漢床腿的理解,是有力而含蓄,還是有力而誇張?總體上,明式羅漢床挖缺腿足,給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清式羅漢床的類似腿足,在力度上多了活潑,顯得誇張了一些。
2、漢代梳垂髻,穿繞膝深衣(也作申衣,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束帶。
3、梳垂髻,上穿襦(短上衣),下著長裙,腰系禁步,頭釵花。上襦下裳是中國古代仕女的基本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