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筆記小說

古代筆記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12 14:36:39

1. 中國古代筆記小說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作品

人們一直以來可能對古代的文言文有種誤解,覺得古代的文言文都是嚴肅的,可能是受上學時背誦文言文的影響吧,其實我國的古代筆記小說不僅僅都還是晦澀的,有很多很有趣的引人入勝的,下面我就來介紹幾個很有意思的古代筆記小說。


  • 《世說新語》

這本書也被稱為「世說」。因為漢代的劉向寫了《世說》,人們為了把這兩本書去分開,書名改成《世說新語》,在宋代之後被重新命名。按照內容可分為「美德」,「字」,「政治」和「文學」,每種類型有很多故事,故事總數超過一千二百個,每個故事長度不一,有些幾行,一些幾句,因此筆記小說有著「方便記住」的要求和特點。

主要內容是記錄東漢末年的一些著名學者的言行

總結:很多古代小說筆記可讀性很強,很有意思,去讀一讀會有收獲的。

2. 中國古代筆記體小說的發軔之作是

解釋如下

中國古代筆記體小說的發軔之作是:《世說新語》

所謂發軔之作,就是指首次出現的作品或第一部作品。發軔本義拿掉支住車的木頭,使車啟行。借指出發。軔,支住車輪轉動的木頭。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

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筆記體小說集,也就是中國古代筆記體小說的發軔之作。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坊間基本上認為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所撰寫,也有稱是由劉義慶所組織門客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3. 《溜索》反應了古代筆記小說的哪些特點

劉所,是不是古代人過山間的時候通過索道上溜過去?

4. 古代筆記小說可以分為()小說和()小說

古代筆記小說可以分為(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

筆記小說:是一種筆記式的短篇故事。特點:篇幅短小、內容繁雜。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向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特徵。「筆記小說於魏晉時期開始出現,學界一般均依魯迅的觀點概分為「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兩種主要類型。廣義上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
http://ke..com/link?url=sHi-EWOyRskxVyZ78fd_lgyQeVO-KDLt6pqB9AwRXZheb5kqM-S__ff2MFOThJvV5M4I5SFRplRVT9m_iYq

5. 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

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特徵。「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了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里,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表達別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由於「筆記」本身獲得的自由空間,又可以使「小說」創作與散文化的「筆記」敘述相互交叉,使其優勢十分明顯。
中國的所謂筆記小說,由來已久,漢晉已有。《搜神記》《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是這方面的代表。爾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筆記小說,又達到了相當高度。此外還有很多,如:《涑水紀聞》、《歸田錄》、《夷堅志》、《西京雜記》、《酉陽雜俎》、《續世說》、《今世說》、《新世說》、《唐語林》、《何氏語林》、《東軒筆錄》、《東齋紀事》、《國老談苑》、《澠水燕談錄》、《夢溪筆談》、《容齋隨筆》、《南村輟耕錄》、《萬曆野獲編》、《嘯亭雜錄》、《永憲錄》、《郎潛紀聞》、《歸潛志》、《鐵圍山叢談》等。
另外,筆記小說可分為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東晉干寶的《搜神記》是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6. 古代志怪小說有哪些

志怪小說:

如託名東方朔《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託名陶潛的《後搜神記》等。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系。志怪,就是記錄怪異,主要指魏晉時代產生的一種以記述神仙鬼怪為內容的小說,也可包括漢代的同類作品。志怪小說是受當時盛行的神仙方術之說而形成的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之下形成的。

簡介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約
志怪小說
的《孔氏志怪》,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志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現代作家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里就專門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書有出於文人者,有出於教徒者。文人之作,雖非如釋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為小說,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矣。」這里指出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興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間巫風、道教及佛教的刺激,而作者的態度,是將怪異傳說視為事實來記載。作為一個基本的概括,魯迅的總結是正確的。但也要注意到,志怪小說的來源和實際面貌比較復雜。著重於宣揚神道,還是傾心於怪異事跡,以及小說中表現人生情趣的多寡,其間的區別還是很大。
現存志怪小說中,有署名漢人之作,主要有題為班固作的《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內傳》,題為郭憲作的《洞冥記》。
以前研究者多認為出於六朝人的偽托,但近來也有提出不同意見的,對此尚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本書中暫存疑。

7. 在古代,什麼是筆記文

筆記文是一種隨筆記錄的文體. 始於魏晉,盛於宋.包括史料筆記、考據筆記和筆記小說. 宋代的文學家、史學家不少是朝廷大臣,他們常用筆記記敘本朝的軼事和掌故.而所記又多是他們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所以,宋代的史料筆記比較發達,所載史料一般都比較可靠.宋初的五代舊臣記敘唐五代故事的,有鄭文寶的《南唐近事》、《江南余載》,張洎的《賈氏談錄》,錢易的《南部新書》等.入宋,有司馬光的《涑水紀聞》,雜錄了從宋太祖到宋神宗這一歷史時期的國家政事.歐陽修的《歸田錄》,記述了朝廷遺事、職官制度、社會風尚和士大夫的趣事軼聞.李廌的《師友談記》,記載了作者與蘇軾、黃庭堅、范祖禹、秦觀等人的交遊和治學為文的言論.王辟之的《澠水燕談錄》分17個門類,記述哲宗紹聖以前的軼聞雜事.何薳的《春渚記聞》,多是仙道異事、民間奇聞.卷六《東坡事實》、卷七《詩詞事略》有不少文學方面有價值的史料.趙令 的《侯鯖錄》,詮釋名物、習俗、方言、典故,也有詩詞創作、文人交往方面的內容.其他還有蘇軾的《東坡志林》、彭乘的《墨客揮犀》、范鎮的《東齋記事》、張耒的《明道雜志》、王君玉的《國老談苑》等.南渡以後,不少筆記追述北宋的舊聞,如朱弁的《曲舊聞》、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等.記載南宋朝政得失的有葉紹翁的《四朝聞見錄》、岳珂的《史桯》、王明清的《揮麈錄》等.張端義的《貴耳集》、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周密的《齊東野語》、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等都是南宋有名的筆記.其中有很多關於文學的記述和評論.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吳自牧的《夢梁錄》、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了都市的繁榮及生活習尚.考據筆記最有名的要數沈括的《夢溪筆談》,從故事、考證以至器用、技藝,涉及面極廣.洪邁的《容齋隨筆》、王應麟的《困學紀聞》、吳曾的《能改齋漫錄》、黃朝英的《靖康緗素雜記》都是考據與記事間雜、多有可取的筆記.筆記小說有洪邁的《夷堅志》、吳淑的《江淮異人錄》等,保存了不少小說史料.

8. 古代筆記小說有哪些

而筆記小說中的民間文學因素也是十分濃郁的,如在筆記小說相對較為成熟的魏晉、唐、宋時期以來的《搜神記》《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則是這方面的代表。爾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筆記小說,又達到了相當高度。

9. 中國歷史上比較好的筆記小說有哪些

有兩部書可以作古代筆記小說的綱目來看,
一是《中國小說史略》(魯迅),二是《歷代小說概述》(劉葉秋)。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里,小說家類被一分成三(後附經典作品,推薦中華書局的版本):
1、雜事(《世說新語》、《西京雜記》)
2、異聞(《山海經》、《穆天子傳》)
3、瑣語(《博物志》、《酉陽雜俎》)

10. 古代筆記精選有哪些

一. 我國文學中的鄉國情懷:

1、 在我國的詩文里,對於故鄉、故國的思念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2、 與鄉土相聯的,是對於國家的思念。君與國家,在古代文人那裡,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種精神由忠君報國而轉向追求國家的自立自強。

3、 鄉國的情懷的泛化,是對於山川之美的描寫與贊頌。

二. 我國古代文學中的親情主題。

1、 愛情。可分為來自民間和受民間作品影響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來自民間的一系:表現出更為充分的人性特點。從《詩》開始到樂府民歌,所表現的男女之愛很少受到禮的約束,表現更為熱烈執著、更帶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寫愛情之作:表現得較為復雜。含蓄了、深化了、帶有理想的色彩(白樸《牆頭馬上》、加進悲劇色彩(《會真記》、《長恨歌》、 董解元《西廂記》、王實甫《西廂記》、《長生殿》、《牡丹亭》、《紅樓夢》)。

2、 友情。視朋友如兄弟,這是我國思想傳統里的一種認識。交友不因貴賤而阻隔,不以利而以義,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 我國文學中的人生感悟主題。

1、 對於生命雖短促而宇宙卻永恆的感悟。對於歷史、人生的思索,實際是對於生命永恆的嚮往,是珍視生命熱愛生命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方式

2、 對於人生的感悟主題,還表現為對於現實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著宗教理路,勸善懲惡,提出人生的歸宿問題。在小說、戲劇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特徵:

1、 抒情傳統是我國文學的重要特色,但無論是抒情文體還是敘事文體,都有明顯的抒情特色。陸機《文賦》「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李白《金鄉送韋八之西京》:「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詩化世界的認知方式,因此在表訴上就常常著重於內心感情的抒發而不是著重與外物的描寫。從古詩十九首開始的內心世界的展示,深遠地影響了我國詩歌的發展。

2、 我國各體文學雖式樣各異,但有一點相通,那就是重視意境的創造。《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篇,似這般都付予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心境與物鏡融合無間

上古歌謠:上古時期的民歌、民謠,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我國古代,以合樂為歌,徒歌為謠。上古歌謠是先民表達思想、抒發感情、促進生產的重要工具,是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原始時代產生的,是出現最早的文學樣式。按題材內容,可分為勞動歌謠、祭祀歌謠、圖騰歌謠、婚戀歌謠、戰爭歌謠等。它們具有集體性、綜合性和再現生活的直接性,詞句簡朴,節奏流暢,以賦為其主要表現手法。

《周易》:先秦時的一部卜筮書。其文字分經、傳兩部分。其中的卦、爻辭為《易經》,約成於西周初年。它們記載了上古社會的一些情況,保存了一些具有樸素色彩的上古歌謠。《易傳》是對經的說明和解釋,大部分作於戰國時期,反映了當時的哲學思想。

神話:神話是上古先民通過幻想以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釋,用虛幻的想像表現了先民們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強烈願望和樂觀主義、英雄主義精神,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積極浪漫主義藝術創作。它是原始文學的一種重要樣式,是後世文學藝術的重要土壤和武庫。

《山海經》:一部與巫術有關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詳,約成書於戰國時,秦漢時又有增補。共18卷,以記載傳說中的地理知識為主,兼及民俗、物產、醫葯、巫術、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話傳說,如精衛填海、誇父逐日、黃帝殺蚩尤、鯀禹治水等,是我國先秦保存神話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熱點內容
玄化小說排行榜完本經典之作 發布:2025-07-11 17:17:17 瀏覽:209
高智商已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11 17:14:47 瀏覽:81
千字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1 17:12:24 瀏覽:384
有夏洛特煩惱劇情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1 16:55:57 瀏覽:683
異界重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1 16:50:24 瀏覽:661
打眼有聲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11 16:49:38 瀏覽:685
師傅與徒弟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1 16:45:55 瀏覽:109
情景配樂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1 16:39:34 瀏覽:415
女強的青春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11 16:07:05 瀏覽:581
適合推薦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7-11 16:02:19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