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小說中愛情觀念的變化—以唐傳奇和明清話本為例
㈠ 舉例說明唐傳奇愛情小說較之六朝愛情小說出現了哪些新的特點/
隋唐期間亂了輩分,這個最大的特點,隋朝隋煬帝-唐朝李淵-唐朝李世民-唐朝李治 你懂得!
㈡ 話本、擬話本中的愛情故事和前代小說中的愛情故事相比,在愛情觀念、人物形象上發生了哪些新變!
呵呵,你這個應該是問一些課本問題·,我也無聊,來湊湊熱鬧,不過我不會,呵呵,不過近期倒是有在看愛情小說。。人物就是全都是帥哥美女,以前不是,經歷的曲折也多了,也驚險了,還有很多哈,跟你的問題是不是驢唇不對馬嘴,呵
㈢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幾個主要階段,並舉出各階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合稱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小說初具規模,這些小說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只是「粗陳梗概」。
描寫人物不能寫出一個完整的形象,所寫故事,大多是實錄性質,缺乏藝術上的虛構,作者們只是搜奇記軼,而不是有意識地進行小說創作,但它對後世小說戲劇的影響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劉義慶的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干寶的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2、發展階段
唐代出現了唐傳奇。唐人小說有長足的進步,有意識地做小說,從鬼神靈異、奇聞逸事走向現實生活,在藝術上有了很大的創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蔣防的《霍小玉傳》、元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白行簡的《李娃傳》等。
3、轉化階段
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也稱「話本小說」。從此以文言短篇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逐漸轉為以白話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同時,文言小說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
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從文言到白話,既增強了小說的表現力,又擴大了讀者面,提高了小說的社會功能;作品描寫的對象由封建士子轉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觀點、美學情趣發生了變化;奠定了白話短篇和長篇的基礎。
代表作品:《錯斬崔寧》、《三國志平話》等。
4、成熟階段
明代出現了「擬話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話本體制、形式創作的小說。明代是白話小說蓬勃發展的時代,清代把長篇小說的創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後由於時代的原因,小說創作成低谷狀態,至晚清才又繁榮起來,晚清長篇小說有一千種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紅樓夢》、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等。
(3)中國古代小說中愛情觀念的變化—以唐傳奇和明清話本為例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小說的「四大名著」
1、《西遊記》: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還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庄亦諧,妙趣橫生。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2、《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對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盪氣回腸、感人肺腑。
《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代表了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後,文人紛紛效仿。在中國文學史上,歷史小說便蔚然成為一大潮流。直到現在,三國都是一部在文學界上享有盛名的歷史小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已寫成了各種歷史小說,無不是羅貫中歷史演義的繼承和發展。
3、《水滸傳》:它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綜合」,以它傑出的藝 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
《水滸傳》的社會意 義首先在於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 階級的罪惡,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個就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時代敢於「現實」和文學相結合的寫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種突破。
4、《紅樓夢》:是集諷刺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古代罕見名著。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具網路全書風范的長篇小說。
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
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凄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在我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㈣ 明清小說的發展及特點
1、發展: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我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具規模,志人志怪,為明清小說的繁榮准備了條件。元末明初,在話本的基礎上,產生了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而《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記載的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
2、特點: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的輝煌。
其歷史影響:
自宋迄清,產生長篇小說三百餘部,短篇小說數以萬計。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民群眾認識社會和文娛生活的主要文學樣式。
發跡於講唱的中國白話小說形成了單線結構,重視情節,通過動態刻畫人物,語言生動上口,風格獨特,而大規模的文人和群眾密切融和的創作方法也為世界文學提供了少見的範例。
這些白話小說不僅對中國後世的文學、戲劇、電影有巨大影響,也對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文學創作產生過巨大影響,其中的優秀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㈤ 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縣」乃古「懸」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說舉著細小的釣竿釣繩,奔走於灌溉用的溝渠之間,只能釣到泥鰍之類的小魚,而想獲得大魚可就難了。
靠修飾瑣屑的言論以求高名美譽,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春秋戰國時,學派林立,百家爭鳴,許多學人策士為說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學說,往往設譬取喻,徵引史事,巧借神話,多用寓言,以便修飾言說以增強文章效果。
莊子認為此皆微不足道,故謂之「小說」,即「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淺識小道」,也就是瑣屑淺薄的言論與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說之為小說的本來含義。
而中國小說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開始具有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兩種不同的小說系統。文言小說起源於先秦的街談巷語,是一種小知小道的紀錄。在歷經魏晉南北朝及隋唐長期的發展,無論是題材或人物的描寫,文言小說都有明顯的進步,形成筆記與傳奇兩種小說類型。
而白話小說則起源於唐宋時期說話人的話本,故事的取材來自民間,主要表現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識。但不管文言小說或白話小說都源遠流長,呈現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小說的特點
1、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2、容量性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㈥ 唐傳奇的最高成就出自中唐時期的愛情小說和諷世小說,()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多選題
ABCD
唐傳奇的最高成就出自中唐時期的愛情小說和諷世小說。其中,沈既濟的《任氏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尤其是後三篇,完全去掉了神怪之事,立足社會現實,細膩而深入地描寫了人世間的男女之情,成功地塑造了霍小玉、崔鶯鶯、李娃等藝術形象,揭露了封建禮教、門第觀念的殘酷與丑惡。誠如明人在評價《霍小玉傳》時所言:「唐人小說紀閨閣事,綽有情致,此篇尤為唐人最精彩之傳奇,故傳誦弗衰」。同時,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借寓言、夢幻諷刺社會,批判現實,意在消解封建功名,顯示了思想與藝術上的成熟。
㈦ 分析唐傳奇.宋詞.宋話本.明清小說產生發展的原因
這個應該是歷史題目吧,你分析的話可以從當時的經濟,政治等方面來考慮,比如說經濟方面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壯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提高;政治方面應該是封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吧,大概就這意思,還有幾個方面,高中歷史都有,建議去查一下,我已經很久沒碰歷史了,望採納
㈧ 論述唐傳奇對明清戲曲的影響,以具體作品為例
唐傳奇對元明清小說戲曲的作用 一、 主題。 唐傳奇的主題對元明清小說戲曲產生了很大影響。 唐傳奇所表現的反對封建婚姻制度、抨擊門第等級的觀念、 追求愛情自由、 歌頌除暴安良的俠義行為、 否定榮華富貴等思想, 成為後世小說戲曲的傳統主題。 唐傳奇中的《任氏傳》、《柳毅傳》、《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 等篇目中的主人公都是反對婚姻制度, 勇敢地追求愛情的代表。 任氏由狐仙幻化而成, 忠於愛情; 龍年對愛情的執著追求; 霍小玉的決絕和痴情; 李娃的善良、 知大義; 鶯鶯勇敢地追求愛情。 這種勇敢地追求愛情, 反抗封建禮教的主題在元雜劇和明清小說戲曲中得到了更好的繼承
㈨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傳奇在唐宋時期指的是
傳奇在唐宋時期指的是小說。這些小說作品以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見稱。傳奇的出現和興盛,標志著我國小說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
傳奇小說自唐代產生直至晚清消亡。在古代中國,小說一般不被認為是文學的一種,因此其地位卑下,一直生活於子、史的夾縫中。因而真正具有獨立文體的小說——傳奇體小說,遲至唐代才出現。在多種文學藝術形式因素的合力下,傳奇體小說在唐代宣告獨立。
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作品數量不多,現存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鷟的《遊仙窟》,內容近於志怪,藝術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頗有名家名作涌現。如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內容題材涉及到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體現了較強的現實精神,創作方法與藝術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在唐五代,傳奇體小說經歷了初期的雛形敘事時期,其敘事範式還深受六朝志怪等筆記體小說的影響;至中期則發展成熟,建立了自己「文備眾體」的傳奇文體敘事規范;唐代末期和五代時期,傳奇小說的發展出現了尊體與變體兩種潮流,前者是傳奇小說文體敘事藝術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後者則是一種倒退,向史傳靠攏,消解了傳奇小說的文學性。宋代傳奇小說的發展是唐五代傳奇小說的繼承和創新,其繼承性體現在「敦重文學」的雅化文體,其創新則是傳奇小說的俗化。這兩種文體的發展演化趨向帶來了元明清傳奇小說文體的新發展,即中篇傳奇小說的出現和雅俗共融的傳奇小說文體敘事模式。然而,在晚清的近代化轉型時期,因為白話在文學領域取代了文言文,傳奇小說這種文體也就隨之消亡了。
傳奇始於唐代,並且在一開始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以至於繼之而來的宋代傳奇頗為學人所不屑。現存《青瑣高議》、《綠窗新話》等60多種小說選本,《青瑣高議》歷來被視為宋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宋代話本有話、詩、詞、評,奠定了元明清的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基本模式。
唐傳奇的藝術特點
一、唐傳奇的思想內容唐傳奇題材廣泛,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
數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寫婚姻愛情題材的作品,如《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其次有諷刺批評社會的一些現象的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體現了一定的現實批判精神。還有政治歷史題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傳》、《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等,往往借歷史表達思想情感。此外,描寫義俠刺客的題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聶隱娘》、《紅線》、《昆侖奴》、《虯髯客傳》、《謝小娥傳》等,反映了反抗強暴和俠義的思想精神。另外還有一些描寫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鏡記》、《補江總白猿記》等。
二、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唐傳奇的創作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唐傳奇在小說發展史上擺脫了六朝小說粗陳梗概的寫法,對生活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走向了細致化的藝術境地,注重生活細節的描寫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現,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並且開始注意小說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功能。其次,唐傳奇是「有意為小說」,因此在創作手法上較六朝志人的偏重寫實增強了虛構性,較六朝志怪的偏重記述傳聞增加了再創作性,作家真正開始自覺地進行藝術想像和藝術創造,而且在藝術構思、情節結構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此外,唐傳奇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語言、詞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採用散體古文,適當吸取了民間口語,也常插入詩詞,提高了小說的表現力。
㈩ 為何宋代的文言小說不如話本和唐傳奇
送到文言小說不如宋代話本和唐傳奇的原因正如胡應麟所評:「小說,唐人以前紀述多虛而藻繪可觀;宋人以後論次多實而彩色殊乏。」 (《少室山房筆叢》卷二九)這一特點在志怪類小說中表現得最為突出,洪邁的《夷堅志》四百二十卷雖蔚為大觀,只是太「偏重事狀,少所鋪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藝術成就較差,但去粗取精,終有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