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穿越小說把鹵水澆在土上出鹽晶

穿越小說把鹵水澆在土上出鹽晶

發布時間: 2021-08-13 03:49:42

1. 海水裡含有很多鹽。人們是怎樣用海水制鹽的怎樣把鹽析出來的

用海水制鹽 ,主要的方法是用蒸發的方式 。傳統的 方式是將海水灌倒 淺水池中 ,靠太陽和風讓海水的水分自然蒸發 ,最後剩下鹽的結晶體 。另一種方式是將海水放到鍋中 ,下面燒火加熱 ,水沸騰以後 就會蒸發出大量的蒸汽 ,最後剩下鹽的晶體 。用這種方式制鹽的成本要高 。用海水製造淡水 ,也是用加熱蒸餾的方式 ,水蒸氣 遇到冷卻層,就會凝結成水珠 ,水珠集中收集 ,就是蒸餾水 。

2. 老家做豆腐都是鹵水豆腐,那麼鹵水是怎麼弄的是什麼物質

把海水放到一個大池子里經過日曬,曬到一定的度數就結晶成鹽,成鹽之後鹽就沉底了,剩下的水就是鹵水。主要利用酸根離子,它帶正電荷,蛋白質膠體帶負電荷,所以,酸根吸附蛋白質聚團,過濾壓榨就是豆腐。最好的就是用食用鹽+醋,點過的豆腐除了顏色不太白,味道非常好。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做,反而城裡賣的豆腐一股石膏味。

誰說只有南方用鹵水立豆腐?用石膏點的是豆腐腦。你到東北來看看,多少年了都是鹵水點豆腐,用石膏點的豆腐一看就看出來,在東北沒人買。另外由於水質原因,全國各地的豆腐很難做出東北這樣的口感和豆香味。自貢早年間只要有鹽灶就有膽水。點豆花一般用濾了膽晶後的液體稱膽水,點豆花只有很少量用白水調和後慢慢滴入熱豆漿中,直到豆漿凝集。膽晶和膽水是張家壩化工廠提煉化工原料的主要來源。其中含有鋇,硼,鉀,溴,典,鍶,銫,銣。點豆花的膽水量很小,甚本對身體無害。豆花比用石膏一類點的好吃。

鹵水也含在豆腐里,照樣吃了幾千年,純鹵水喝多了有毒,而石膏也是中葯材,而豆漿是解毒的,發生反應成豆花,壓成豆腐就是美味,只是各地習慣用不同物質點豆腐,吃了幾千年都沒事,所以放心吃。

用鹵水點豆腐是,略為北方的手藝。南方(長江以南)是用石膏(有兩種,一種高腳形,一種矮腳形,用矮腳形最佳)。先將石膏用火灰煨烤熟(稱熟石膏,只有它才能用)備用,可兌沖成一鍋豆腐(4斤黃豆)。取備用熟石膏一小酒杯(盛酒約30克左右)既可。水質也很有所講究。最好取地下冬暖夏涼的甜味井水。此豆腐如在夏天,上午露放至下午均不會發餿。還有就是山區的自然流水,也是做豆腐的好水。點豆腐,最天然的,味道最好的是漿水,類似於酸漿水,是一種發酵菌。但這種漿水豆腐,出品率低,成本高,豆腐中間有空洞,但豆香濃郁,都是天然食材。耐煮,不耐炒!

3. 如果穿越古代,請問如何在古代提純鹽

古時的人並不將天然鹽看作是鹽,而是稱之為鹵。古代人工最早採制的鹽,可能是海鹽。古籍記載,炎帝(一說神農氏)時的宿沙氏開創用海水煮鹽,史稱「宿沙作煮鹽」。宿沙氏其人,只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實際上用海水煮鹽,應當是生活在海邊的古代先民經過長期摸索和實踐創造出來的。也許宿沙氏將煮鹽的方法提升推廣,後人也就將採制海鹽的發明權歸到了他的頭上。

湖鹽又稱池鹽,內陸的鹽湖,由於受乾燥氣候影響,能夠自然生成結晶鹽。歷史上古老的河東鹽池,就是藉助風和太陽的蒸發作用,自然生成食鹽,史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河東鹽池很早就出現在史籍的記載中,鹽池采鹽的歷史也許並不比海鹽晚。

現在青海省境內的察爾汗鹽湖、茶卡鹽湖即盛產這種池鹽。池鹽具有自然結晶的特點,晉人王著《洛都賦》雲,「河東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沃,成之自然」,是說池鹽不需火煮,自然可得。河東鹽池地處黃河流域,可見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古代先民,應當很早就接觸到這種天然池鹽。

現在很難確定池鹽與海鹽的發現及食用孰先孰後,因為海鹽也可由滯存淺灘的海水經風吹日曬,因蒸發作用而自然結晶生成。生活在海邊的古代先民也會很早發現並食用這種自然結晶生成的天然海鹽。

自然生成的池鹽和海鹽,以及露出地表的岩鹽,自然溢流外泄的鹽泉和隨地可得的土鹽,只要在生成這些天然鹽的地域內有人類活動,先民總會或遲或早發現它。只是由於時代久遠,也就不易判定池鹽與海鹽發現的時序先後。

井鹽出現也許稍晚一些,依文獻記述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巴蜀地區。《華陽國志》說是知天文地理、識水脈的李冰發明了鹽井開鑿技術。李冰在治水的同時,勘察地下鹽鹵分布狀況,鑿出了鹽井。成都等地曾出土一批鹽井畫像磚,形象地再現了古代井鹽生產。

古代采鹽之法

中國古代的海鹽、湖鹽、井鹽,大體都是取鹵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風吹日曬,水分蒸發後便能得到鹽。

宋代以前的海鹽製造,全出於煎煉。海鹽是刮土淋鹵,取鹵燃薪熬鹽。海鹽鍋煎之法和用具,歷經元、明、清各代更替,並無明顯差異。嶗山青鹽遲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鹽民才用溝灘之法,改煎為曬,從而結束了煎鹽的歷史。

煎鹽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從北宋開始,海鹽出現曬法,由於技術的原因,效果並不太好,所以煎鹽仍多於曬鹽。到了清末,海鹽各產區大都改用曬制之法,技術逐漸完善起來。那些沿海岸線架設的燃燒了幾千年的燒鍋煎鹽設備,自然成了歷史的陳跡。

在南方如海南島地區,陽光充足,是曬鹽理想的場所。最簡便的方法是用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澆海水過濾,製成高鹽分的鹵水,再將鹵水存在池中,在陽光下蒸發結晶成鹽。

井礦鹽的生產分為采鹵和制鹽兩個環節,古代提取天然鹵法的方法多為提撈法,現代則有氣舉法、抽油采鹵法、自噴采鹵等方法。在岩鹽型礦區大多採用鑽井水溶開采方法,有的採用單井對流法,有的採用雙井水力壓裂法。古代井鹽制鹽採用煎法,與海鹽煎法相似。

湖鹽分為原生鹽和再生鹽,主要採用採掘法或灘曬法生產。有些鹽湖經過長期蒸發,氯化鈉沉澱湖底,如柴達木盆地的鹽湖,歷經數千萬年變化形成了干湖,鹽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經過加工即可直接挖取。湖鹽生產採用灘曬法的歷史悠久,與海鹽早期生產工藝不同。

海陸取鹵,日曬火煎,煮海熬波,鹵水成鹽。讓人頗費思索的是,煎鹽那樣費力,歷史上卻一直在採用這個方法。在西南有的井鹽區因為煎鹽,將周圍的樹木砍伐光了,不僅造成了環境的破壞,最後也使得鹽井因缺乏燃料而停產。當然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西南井鹽產區光照少,鹽工們不可能想到讓太陽來曬鹽。不過東部海鹽產區並不缺少光照,但曬鹽開始的時間依然很晚,似乎不完全是技術問題。倒是池 鹽的曬鹽技術出現很早,發展也很成熟。可是這進步的技術,為什麼沒有在更早的時候影響到海鹽生產呢

4. 怎麼做鹽鹵

鹽鹵是將海水或鹽湖水制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形成的鹵塊,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和氯化鈣及硫酸鎂和溴化鎂等,鹵塊溶於水稱為鹵水,鹽鹵是我國數千年來豆腐製作的傳統凝固劑,以鹵水豆腐為例,下面是製作方法。

材料:黃豆200克、清水2000克、鹽鹵10克

1、將干黃豆洗凈,放入盆中倒入清水,水面沒過黃豆超過4cm,浸泡一夜。

注意事項:

1、干黃豆和水基本比例是1:10,豆子和鹽鹵比例是20:1。

2、把豆汁倒入鍋中時,底部如果有渣滓,不要倒入鍋里,只要細膩的豆漿。

5. 為什麼濃度太高的鹽水(鹵水)不與清水混合晶體無法析出

用晶體析出的方法只能把部分氯化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鹵水是由海水或鹽湖水制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也就是說,鹵水裡還是含有少量的氯化鈉.
由海水(平均含2.4%氯化鈉)引入鹽田,經日曬乾燥,濃縮結晶,製得粗品,即粗鹽.亦可將海水,經蒸汽加溫,砂濾器過濾,用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進行濃縮,得到鹽水(含氯化鈉160~180g/L)經蒸發析出鹽鹵石膏,離心分離,製得的氯化鈉含量在95%以上(水分2%),再經乾燥可製得食鹽.
晶體析出是個結晶的過程.熱的飽和溶液冷卻後,溶質以晶體的形式析出這一過程叫結晶.
當然,食鹽的提純還常常要用到重結晶的方法.重結晶是將晶體溶於溶劑(或熔融)以後,又重新從溶液(或熔體)中結晶的過程.混合在一起的兩種鹽類,如果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差別很大,例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上升而急劇增加,而溫度升高對氯化鈉溶解度影響很小.則可在較高溫度下將混合物溶液蒸發、濃縮,首先析出的是氯化鈉晶體,除去氯化鈉以後的母液在濃縮和冷卻後,可得純硝酸鉀.重結晶往往需要進行多次,才能獲得較好的純化效果.
以下是結晶相關的知識,對你我來說,太專業了點,大致了解下就行了.
溶質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可分為晶核生成(成核)和晶體生長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推動力都是溶液的過飽和度(結晶溶液中溶質的濃度超過其飽和溶解度之值).晶核的生成有三種形式:即初級均相成核、初級非均相成核及二次成核.在高過飽和度下,溶液自發地生成晶核的過程,稱為初級均相成核;溶液在外來物(如大氣中的微塵)的誘導下生成晶核的過程,稱為初級非均相成核;而在含有溶質晶體的溶液中的成核過程,稱為二次成核.二次成核也屬於非均相成核過程,它是在晶體之間或晶體與其他固體(器壁、攪拌器等)碰撞時所產生的微小晶粒的誘導下發生的.

6. 鹵水點豆腐的鹵水是什麼怎麼製作的

點豆腐的鹵水是碳酸氫鈉。

鹵水的製作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在製作豆腐時,留下的水到入水缸中,然後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酵一天就可以了。

第二種方法是用豌豆的麵粉1000克,,加入2000千克的溫水,然後放入溫暖的地方發酵一天就可以了。

這兩種水都可以點豆腐。也就是鹵水(北方的人叫江水)。

7. 細鹽是哪個朝代有的

關於鹽的起源。「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鹽源起於中國。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士,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發生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此外,五味之中,咸為首,鹽是鹹味的載體,是調味品中用得最多的。因此,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號稱「百味之祖(王)」
細鹽,應該是在唐朝

8. 鹵豬頭肉的味道

生豬肉也是家庭餐桌上比較普遍的一種肉,而每一個位置的生豬肉的吃法會存有著差別。比如在吃鹵豬頭肉的情況下,許多人都較為喜歡吃鹵豬頭肉,由於這道特色美食的口味相對性較為非常,而且鹵豬頭肉的做法也相對性會非常簡單,因此 合適餐廳廚房新手。下邊就給大夥兒詳細介紹了鹵豬頭肉的調料及祖傳秘方。



鹵豬頭肉配方

鹵豬頭肉要想乾的美味,鹵料包是十分關鍵的一環,鹵料的配方沒有固定不動的,假如你要想自己製作鹵豬頭肉,何不討論一下下邊這種鹵豬頭肉配方,看一下有沒有合乎你口感的呢。

秘方一:麻椒、茯苓、丁香花、八角茴香、食鹽、色拉油、白砂糖、紹興酒、八角茴香、砂仁、茴香、生抽、蔥段、生薑片、肉豆蔻、風姜、甘草

秘方二:麻椒、八角茴香、丁香花、八角、白糖、白鬍椒粉、鹽、生抽、純糧酒、白米醋

秘方三:麻椒、八角、老冰糖、八角茴香、茯苓、肉蔻、良姜、蔥、姜、蒜、小辣椒

鹵豬頭肉的秘方一般全是所述這種調味品,食用鹽、生抽這類普遍的調味料自然是務必的,可是八角、茯苓、八角茴香等則是中葯炮製一味正宗鹵豬頭肉不能缺乏的調味品,這種原材料都能夠在農貿市場買獲得,要想吃辛辣食物一些的就加多些麻椒、小辣椒等,要想不那麼重囗味,能夠 適度降低調味品,在家裡自己做就可以依據自身的口感來調配了,做好准備這種調味品,接下去的作法就能教你輕輕鬆鬆做成美味可口的鹵豬頭肉了!



鹵豬頭肉的作法

自身親手做鹵豬頭肉並並不是一件難題,要是家裡有基本的烹制專用工具就可以了,有壓力鍋最好是,那樣能夠 將皮層偏厚的鹵豬頭肉煮至綿軟,而調料的提前准備也是很重要的,上邊早已給大夥兒詳細介紹了三種關鍵的鹵豬頭肉調料了,大夥兒還可以依據自身的口感適度挑選,下邊還是讓我們討論一下實際的操作流程吧。



1、把買回來的鹵豬頭肉清洗,用炭烤的方式 褪毛,還可以用刀頭刮一刮,解決干凈十分關鍵;

2、在鹵豬頭肉上邊擦抹一些醋,那樣能夠 讓肉質地變松;

3、准備好調料,能夠 提前准備一些麻椒、八角、老冰糖、八角茴香、茯苓、肉蔻、良姜、蔥、姜、蒜、小辣椒,把這種原材料洗好切完;

4、將豬頭肉切割成兩截,放入壓力鍋中,把3中提前准備的調料倒入,拌和後就可以開槍了;

5、加溫到鹵豬頭肉發紅時,放進食用鹽、米酒、醬油和雞精等;

6、先用火災將鹵豬頭肉燒開,再轉文火漸漸地煮,直至燉爛,豬頭肉色調變為深紅色,再在鍋中再次侵泡一段時間,基本上就早已醬鹵好啦。

9. 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食鹽的製法: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一)海鹽的生產
我國的海鹽生產,一般採用日曬法,也叫「灘曬法」,就是利用濱海灘塗,築壩開辟鹽田,通過納潮揚水,吸引海水灌池,經過日照蒸發變成鹵水,當鹵水濃度蒸發達到波美25度時,析出氯化鈉,即為原鹽。日曬法生產原鹽,具有節約能源,成本較低的優點,但是受地理及氣候影響,不可能所有的海岸灘塗都能修築鹽田,所有的季節都能曬鹽。空氣乾燥,日照長久,蒸發量大,鹽的產量就高,反之,產:量就低。在我國的北方鹽場,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曬鹽季節。
日曬法生產原鹽,其工藝流程一般分為納潮、制鹵、結晶、收鹽四大工序。
1.納潮
實際上是生產原鹽的原料提取過程。海水是鹽業生產的原料,為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證原料的供應。目前,採用的納潮方式有兩種,一是自然納潮,二是動
力納潮。自然納潮是在漲潮時讓海水沿引潮溝自然流人;動
力納潮一般採用軸流泵將海水引入,其特點是不受自然條件限制。
2.制鹵
制鹵是在面積廣闊的蒸發池內進行的,根據每日蒸發量適當掌握蒸發池走水深度,使鹵水濃度逐步提高,最後濃縮成飽和鹵。
3.結晶
海水在不斷蒸發濃縮過程中,各種鹽類濃度不斷增大,
當鹽類濃度達到飽和時,將以晶體形式析出,在過飽和溶液中,不斷維持溶液過飽和度,晶體就能繼續生長。
4.收鹽
就是將長成的鹽,利用人工或機械將鹽收起堆坨。
(二)井礦鹽的生產
井礦鹽生產主要分為采鹵和制鹽兩個環節。不同的礦型
採用不同的采鹵方法。提取天然鹵的方法有提撈法、氣舉法、抽油采鹵、深井潛鹵泵、自噴采鹵等方法。在岩鹽型礦區大多
採用鑽井水溶開采方法,有的採用單井對流法,有的採用雙井水力壓裂法。
1.對流法
此法是目前國際國內開采岩鹽礦床比較普遍採用的方法之一,機械化程度較高,成本較低。它利用了岩鹽礦具有溶解於水的特點進行開采,具體方法是:打一口井到鹽層,下兩層套管,外層套管用油升水泥固好井,從其中一層管注入水,溶解鹽層,由另一根管子把鹵水抽上來。
2.壓裂法
此法是在地面打兩口鑽井,下人套管,將井管與井壁封固,從一口井壓人高壓水,在鹽層形成通道,溶解鹽層,形成飽和鹵水,由另一口井壓出地面,交付生產。
制鹽是在廠區進行的,將蓄鹵池凈化後的鹵水輸入罐中,利用蒸汽加熱,使水分不斷蒸發。鹵水經過蒸發後即成為半鹽半水的鹽漿,再經離心機脫水,輸入沸騰床乾燥即為成品鹽;如果鹵水含芒硝較多,可採用冷凍母液或熱法提出芒硝;江西鹽礦引進瑞士蘇爾壽公司的鹽硝聯產工藝,具有領先的代表性。
如果鹵水含石膏較多,則提出石膏以保證鹽品質量。
(三)湖鹽的生產
湖鹽分為原生鹽和,再生鹽,主要採用採掘法或灘曬法。採掘而言,有些湖經過長期蒸發,氯化鈉沉澱湖底,不需經過加工即可直接撈取。如柴達木盆地的鹽湖,歷經數千萬年變化;形成了干湖,其鹽露於表面。各地目前以采鹽機或采鹽船進行生產,它的工藝流程大致是:剝離覆蓋物——采鹽——管道輸送(或汽車輸送)——洗滌、脫水一皮帶機輸送一成品鹽人坨。至於灘曬法與海鹽生產工藝相類似。

10. 老家做豆腐都用鹵水,它怎麼點出豆腐來的鹵水到底是什麼物質

中國老祖宗居然發現了豆腐的製作方法,這是歷史上最神奇的發現之一,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要不然咱到現在還只能喝豆漿,這鹵水是怎麼讓豆漿變成豆腐腦,繼而濃縮稱豆腐的?

最後,氯化鈉溶液也是電解質溶液,它也能點豆腐,只是量要很大,做出來的豆腐咸死你!

熱點內容
陳溪方承安小說免費讀 發布:2025-07-09 00:08:31 瀏覽:62
求一部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8 23:57:17 瀏覽:967
推薦的小說女生 發布:2025-07-08 23:46:39 瀏覽:475
神印王座小說閱讀免費筆趣閣 發布:2025-07-08 23:42:32 瀏覽:935
騙婚的驚喜小說免費的 發布:2025-07-08 23:12:11 瀏覽:112
重生都市修神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08 23:10:52 瀏覽:525
科技爭霸流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8 23:08:53 瀏覽:540
布衣祺的所有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8 23:04:34 瀏覽:750
校園言情異能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08 23:00:20 瀏覽:139
言情小說小甜文抖音推薦 發布:2025-07-08 22:45:34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