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造紙小說

古代造紙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13 12:32:07

1. 穿越小說女主姓柳會造紙術

《上善若書》
放到現在,博覽群書不一定能為自己博個怎樣的未來,她只能隨了自己心意當個圖書管理員
當到了個似是而非的很古的古代,書還是竹簡製成,沒有大肆印刷,人人珍而視之
那麽,裝了一肚子正晃盪著的墨水,她的未來會如何呢
沒有留芳千古的偉大志向,也沒有遺臭萬年的宏偉目標
柳卿只想做個教書育人的私熟先生
啥?信不過女人?那就先男人吧,總有一天讓你們見識見識女人的厲害
喂喂喂,你你你,說的就是你,你到底是看上身為男兒身的我還是女兒身的我?
該不會,你也是那斷了袖子的人吧

作者自定義標簽:
女扮男裝、美男、HE

2. 古代造紙的原料

西漢:麻質纖維造紙
蔡倫:在原料上,除採用破布、舊麻類材料外,還採用樹皮,特別是楮皮等造紙原料;在技術工藝上,除淘洗、切碎、泡漚等工序外,還開始用石灰進行鹼液熟煮,用來造紙

3. 哪本小說的女主會造紙

上善若書BY鬼鬼夢游
放到現在,博覽群書不一定能為自己博個怎樣的未來,她只能隨了自己心意當個圖書管理員
當到了個似是而非的很古的古代,書還是竹簡製成,沒有大肆印刷,人人珍而視之
那麼,裝了一肚子正晃盪著的墨水,她的未來會如何呢
沒有留芳千古的偉大志向,也沒有遺臭萬年的宏偉目標
柳卿只想做個教書育人的私塾先生
啥?信不過女人?那就先男人吧,總有一天讓你們見識見識女人的厲害
喂喂喂,你你你,說的就是你,你到底是看上身為男兒身的我還是女兒身的我?
該不會,你也是那斷了袖子的人吧

4. 穿越古代有空間是醫生並且創造造紙術的小說名字是什麼

蔡倫被意淫

5. 求一篇關於古代造紙的方法的文章

對我國古代造紙術的工藝流程記載最詳盡的著作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在《天工開物》的第13篇《殺青》中對造紙術關於紙料、竹紙、皮紙的記載,可說是我國傳統造紙術發展到最高峰的總結性敘述,其將古法造紙總述為五個步驟:(1)斬竹漂塘當時竹子是造紙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盛產竹子的華南地區,尤其福建,是竹紙的主要產地。造紙的工匠通常在芒種前後上山砍竹(當時的「殺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後將截斷的竹子在就地開挖的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料軟化。19世紀造紙的材料來源由破布轉為木材,因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較低。但由於木材纖維是由木質素所組成,木質素會氧化,這就是紙張泛黃的原因,這個問題又因造紙過程中添加酸劑而更加嚴重。(2)煮木皇足火將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個晝夜,經過鹼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質素、樹膠、樹脂等雜質被除去。然後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內漂洗,再放進鍋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復進行十幾天。經過反復蒸煮、漂洗的竹料纖維就逐漸分解。現代制漿已改用燒鹼替代石灰水。燒鹼鹼性較強,能使木材纖維迅速分解。另外還添加氯,以去除木漿里的雜質,目的是用來漂白,但排放的廢水便含有機氯,而有機氯對生態環境傷害極大。目前現代大型的造紙企業已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清除毒素,並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機氯的生成。(3)盪料入簾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狀,搗爛後的原料用適量的水調配,使纖維徹底分離並浸透水分,成為紙纖維的懸浮液,再傾倒入紙槽裡面。然後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涇紙膜。這道工序在造紙過程中是最費力的,抄紙的工匠站在紙槽旁重復著舀水、抬起竹簾。另外,撈紙時還得靠經驗,抄得輕紙會太薄,抄得重紙又會太厚,完全憑工匠的手法。(4)覆簾壓紙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後移開竹簾,這層涇紙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再以重物擠壓,排出涇紙頁中的水分。重物擠壓之下紙膜也慢慢成形,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每日每個工匠只能做300到500張紙。(5)透火焙乾用兩道土磚砌成磚牆的夾巷來焙乾紙張,焙紙時先在夾巷內生火,由於磚塊夾巷之間有空隙能讓熱氣透出,因此用輕細的銅鑷將一張張濕紙攤在牆上,從空隙中散發的熱氣使紙張慢慢乾燥,干透後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了。

6. 一本女主角穿越到古代會造紙會弄火葯

許多年前,我在臨街的舊房裡安頓下來。我常常捧著書本,進入一部小說里,對自己進行完美地虛構,或者蘸著滿腹的墨水,寫一封無處投寄的情書。而更多的時候,我枯坐於窗前,聽外面傳來嘈雜之聲——

7. 古代人怎樣造紙

利用竹木筒和絲織的帛造紙。

在紙沒有發明以前,人在不同時期利用石壁、獸骨、陶器、甲骨、銅器、石刻等來寫和畫。自從戰國至漢用竹木筒和絲織的帛以後,比金石銘刻要方便多了。以後就在竹木和蠶絲原料的基礎上改進。西漢時逐漸由絲織的帛改為用絲繭煮錘成的薄片,當時叫「赫蹏」,就是絲棉紙的意思。

現存早期的紙,要算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古寫本刻本卷子和新疆古遺址中出土的殘紙片,敦煌卷子總計在兩萬多卷左右,有些卷子還寫了年號,從三國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起至北宋太平興國二年止(公元977年),最早的上距蔡倫用植物纖維造紙僅一百多年。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古、最可靠的紙張資料。

(7)古代造紙小說擴展閱讀

最初的紙,是作為新型的書寫記事材料而出現的。在紙沒有發明以前,我國記錄事物多靠龜甲、獸骨、金石、竹簡、木牘、縑帛之類。商代的甲骨文、鍾鼎文實物資料,本世紀以來不斷出土;戰國到秦漢的竹簡、木牘和帛書、帛畫,也有大量出土實物。

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縑帛昂貴,簡牘所佔空間很大,都不便於使用。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易得的新型書寫材料。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終於發明了用麻繩頭、破布、舊魚網等廢舊麻料製成植物纖維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8. 一部女主穿回自己生前,擁有很厲害的造紙術的古代言情小說

紙醉金迷 作者:清楓聆心

9. 古代造紙的全過程

古代造紙的過程:
(1)斬竹漂塘
當時竹子是造紙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盛產竹子的華南地區,尤其福建,是竹紙的主要產地。造紙的工匠通常在芒種前後上山砍竹(當時的「殺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後將截斷的竹子在就地開挖的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目的是讓竹料軟化。
19世紀造紙的材料來源由破布轉為木材,因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較低。但由於木材纖維是由木質素所組成,木質素會氧化,這就是紙張泛黃的原因,這個問題又因造紙過程中添加酸劑而更加嚴重。
(2)煮木皇足火
將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個晝夜,經過鹼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質素、樹膠、樹脂等雜質被除去。然後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內漂洗,再放進鍋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復進行十幾天。經過反復蒸煮、漂洗的竹料纖維就逐漸分解。
現代制漿已改用燒鹼替代石灰水。燒鹼鹼性較強,能使木材纖維迅速分解。另外還添加氯,以去除木漿里的雜質,目的是用來漂白,但排放的廢水便含有機氯,而有機氯對生態環境傷害極大。目前現代大型的造紙企業已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清除毒素,並研究新的漂白法,如以二氧化氯取代以降低有機氯的生成。
(3)盪料入簾
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狀,搗爛後的原料用適量的水調配,使纖維徹底分離並浸透水分,成為紙纖維的懸浮液,再傾倒入紙槽裡面。然後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涇紙膜。
這道工序在造紙過程中是最費力的,抄紙的工匠站在紙槽旁重復著舀水、抬起竹簾。另外,撈紙時還得靠經驗,抄得輕紙會太薄,抄得重紙又會太厚,完全憑工匠的手法。
(4)覆簾壓紙
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後移開竹簾,這層涇紙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再以重物擠壓,排出涇紙頁中的水分。重物擠壓之下紙膜也慢慢成形,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每日每個工匠只能做300到500張紙。
(5)透火焙乾
用兩道土磚砌成磚牆的夾巷來焙乾紙張,焙紙時先在夾巷內生火,由於磚塊夾巷之間有空隙能讓熱氣透出,因此用輕細的銅鑷將一張張濕紙攤在牆上,從空隙中散發的熱氣使紙張慢慢乾燥,干透後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了。

熱點內容
小說浪盪江湖魂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6:39:30 瀏覽:847
長篇末日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59:29 瀏覽:250
大主宰聽書上 發布:2025-07-05 13:57:08 瀏覽:813
小說男主角名字叫楊天 發布:2025-07-05 13:56:22 瀏覽:349
推薦穿越養娃小說 發布:2025-07-05 13:46:54 瀏覽:951
種田桃花多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3:23:08 瀏覽:296
合集言情長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3:05 瀏覽:577
男配角嘯天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2:29 瀏覽:415
男主開始不愛女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44
現代虐文悲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3:04:55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