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女生頭發描寫
『壹』 描寫古代美女的句子,例如:頭發,衣著,樣藐等幾方面的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釋義:豐滿前額彎彎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動。
2、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釋義:增加一分,就顯得太高;減少一分,就顯得太矮;搽點粉,就顯得太白;抹點胭脂,就顯得太紅。
3、美人既醉,朱顏酡些。——宋玉《招魂》
釋義:美人已經喝得微醉,紅潤的面龐更添紅光。
4、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李白《西施》
釋義:她的魅力過去今天都在流傳,荷花見了她也會害羞。
5、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李延年《歌一首》
釋義:在北方居住著一位佳人,她姿容美貌,清新脫俗,舉世無雙.她只要對守衛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棄械、牆垣失守,再對駕臨天下的人君瞧上一眼,亡國滅宗的災禍,就要降臨到君王身上。
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曹植《洛神賦》
釋義:如神女般體態輕盈婉,身體曲線象騰空的游龍一般柔韌。
7、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王維《洛陽女兒行》
釋義: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8、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王昌齡《西宮秋怨》
釋義:盛開的芙蓉花也比不上美人嬌艷的妝容,清風襲來,水邊的宮殿中飄散著滿頭珠翠的美人的香味啊!
9、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杜甫《麗人行》
釋義: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10、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紅樓夢》第六十八回
釋義:俊俏美麗如陽春三月的桃花,芳菲爛漫、嫵媚鮮麗,有如一片片紅霞;清高閑雅如九月菊花,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
『貳』 古代女子發型描寫(圖1),服飾描寫(圖2)寫小說急用的,急!
從顏色,長度,柔度,來描寫比如我小說裡面的一節「她的頭發是罕見的金色,一頭筆直的金發,但是到了發梢畫風突變,又有一點小波浪。」以供參考
『叄』 描寫古代女子長發的句子
那頭墨絲,似一股黑色的泉順著女子的香肩流下,而到那嬛嬛宮腰,發梢無過多的裝飾,只是僅僅一支暗淡無光的玉簪。玉指輕撫,柔而不膩,青絲縈繞一股玫瑰冷香撲鼻而來,清風,久飄逸,隨風擺,三千情絲攏人心。
慢慢加
『肆』 我在寫小說想要描寫古代女子的發髻
禮服是正紅色的,綉了九隻金鳳,看起來雖不及黑色禮服莊重,卻是華麗異常,鳳冠上是六龍三鳳冠,龍是金絲掐制,鳳凰是翠鳥羽毛製成,龍嘴裡垂下許多珍珠寶石,龍鳳之間還有一些翠藍花葉。鳳冠的下部有兩排以紅、藍寶石為中心,用珍珠圍成的小圓圈。鳳冠後面垂著六條葉狀的裝飾物,上面滿是珍珠和寶石。鳳冠上的翠藍部分均使用翠鳥的羽毛製成,看起來能把人的眼睛晃花了
穿著一件略嫌簡單的素白色的長錦衣,用深棕色的絲線在衣料上綉出了奇巧遒勁的枝幹,桃紅色的絲線綉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從裙擺一直延伸到腰際,一根玄紫色的寬腰帶勒緊細腰,顯出了身段窈窕,反而還給人一種清雅不失華貴的感覺,外披一件淺紫色的敞口紗衣,一舉一動皆引得紗衣有些波光流動之感,腰間系著一塊翡翠玉佩,平添了一份儒雅之氣。手上帶著一個乳白色的玉鐲子,一頭長的出奇的頭發用紫色和白色相間的絲帶綰出了一個略有些繁雜的發式,確實沒有辜負這頭漂亮的出奇的頭發,頭發上抹了些玫瑰的香精,散發出一股迷人的香味,發髫上插著一跟翡翠製成的玉簪子,別出心裁的做成了帶葉青竹的模樣,真讓人以為她帶了枝青竹在頭上,額前薄而長的劉海整齊嚴謹。用碳黑色描上了柳葉眉,更襯出皮膚白皙細膩,嫵媚迷人的丹鳳眼在眼波流轉之間光華顯盡,施以粉色的胭脂讓皮膚顯得 白里透紅,唇上單單的抹上淺紅色的唇紅,整張臉顯得特別漂亮】
【身穿淡藍色的,白紗衣,簡單又不失大雅,嫵媚雍容,雅緻的玉顏上常畫著清淡的梅花妝,原本殊璃清麗的臉蛋上因成了女人而褪怯了那稚嫩的青澀顯現出了絲絲嫵媚,勾魂懾魄。似嫡仙般風姿卓越傾國傾城的臉,落凡塵沾染了絲絲塵緣的仙子般另男子遽然失了魂魄,但最另人難忘的卻是那一雙燦然的星光水眸。明眸屬於蒼藍色,淺淺一笑能吸引住千萬人。身後總散發著淡淡的悠悠的清然的自然的薄荷香】 【身穿粉紅色的綉花羅衫,下著珍珠白湖縐裙,那瓜子型的白嫩如玉的臉蛋上,頰間微微泛起一對梨渦,淡抹胭脂,使兩腮潤色得象剛開放的一朵瓊花,白中透紅。簇黑彎長的眉毛,非畫似畫,一雙流盼生光的眼睛,那誘人的眸子,黑白分明,盪漾著令人迷醉的風情神韻。珍珠白色的寬絲帶綰起,本來就烏黑飄逸的長發卻散發出了一股仙子般的氣質。長發及垂腰,額前耳鬢用一片白色和粉色相間的嵌花垂珠發鏈,偶爾有那麼一兩顆不聽話的珠子垂了下來,竟然更添了一份亦真亦幻的美,手腕處帶著一個乳白色的玉鐲子,溫潤的羊脂白玉散發出一種不言的光輝,與一身淺素的裝扮相得益彰,脖子上帶著一根銀制的細項鏈,隱隱約約有些紫色的光澤,定睛一看,只是紫色的晶石罷了,慢步來到花園】
『伍』 求小說中關於女孩頭發的描寫
長發飄逸.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頭發上,那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賣火柴的小女孩)
. 瀑布一般的長發,淡雅的連衣裙,標準的瓜子臉,聰明的杏仁眼,那穩重端莊的氣質,再調皮的人見了你都會小心翼翼。
遠遠地,我目送你的背影,你那用一束大紅色綢帶扎在腦後的黑發,宛如幽靜的月夜裡從山澗中傾瀉下來的一壁瀑布。
青翠的柳絲,怎能比及你的秀發;碧綠漣漪,怎能比及你的眸子;有時,我凝視床頭你那張玉照,
簡直覺得整個世界都永遠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之中。
『陸』 描寫古代女子半扎頭發句子小說
雲鬢花顏金步搖——《長恨歌》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化娥眉 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庭筠《菩薩蠻》
『柒』 求小說女主頭發的描寫!!各位大神快來幫幫忙啊
這孩子的頭發像春天裡的嫩草一樣柔細。
這小女孩長著金黃|色的頭發,像玉米穗一樣。
她的頭發梳得很整齊,像一頂光亮的大帽子。
小丫頭腦後那兩綹隨便紮起的頭發,像公雞尾巴一樣,走起路來,一跳一跳的。
一叢稀疏而乾枯的頭發,像小鴨的絨毛點綴在頭頂上。
她的一頭秀發是深色的,像絲質似的光潤,走起路來富有彈性地飄動著。
金色的卷發順著光潔的額角波浪似的披垂下來。
飄進飄出的女護士,一頭黑發鬈曲得像綿羊尾巴。
她的頭發顏色漆黑,帶有反光,像烏鴉的翅膀一樣,又黑又亮。
她的黑發像輕紗一樣垂在肩上。
她那黑亮黑亮的頭發像柳絲一樣輕柔。
他那銀白的頭發,使人聯想起那披滿白雪的勁松,這是他歷盡風霜,飽嘗艱辛的見證。
他的頭發越來越白了,簡直像蓋了一頭皚皚的霜雪。
他的頭發、鬍子全白了,如銀絲一般,閃著晶瑩的白光。
蓬鬆的劉海兒垂掛在前額上,猶如3月的楊柳。
他那半寸長的短發像秋天的蘆草一樣又干又硬,沒有一點兒油性。
他那刺蝟一樣的頭發又短又粗,透出一股犟勁。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濃厚烏黑的披肩發,猶如黑色的瀑布懸垂於半空。
她一頭烏黑閃亮的秀發自然地披落下來,像黑色的錦緞一樣光滑柔軟。
她的頭發已經半干,被晚風吹拂著,在明月般的臉龐前飄動著。
她那一頭剪短了的頭發亂蓬蓬的,像個孵蛋的母雞尾巴。
那一頭亂扭著的長發向天沖起,就像黑色火焰一樣。
他的頭發和平時一樣,亂得像一把破笤帚。
他的頭發像鳥巢一樣隨便地堆在頭上。
亂蓬蓬的,拖把布似的長發像是好多個月沒有梳理了。
他的頭發有兩寸來長,亂蓬蓬的,活像一個喜鵲窩。
他的頭發又稀又黃,蓬蓬鬆鬆的像個亂草窩。
那女孩的腦後拖著一根豬尾巴似的小辮。
短短的扎著紅色綢帶的小辮,就像兩只蝴蝶落在她的耳邊。
她梳著一條小辮子,像麻雀尾巴。
她那烏黑的頭發,梳成兩條不長的辮子,垂掛在耳旁,上面還結著兩個大紅色的蝴蝶結,好像兩只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1、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濃厚烏黑的披肩發,猶如黑色的瀑布懸垂於半空。
2、這小女孩長著金黃色的頭發,像玉米穗一樣。
3、一頭蓬鬆的黃發,偏偏歡喜飄舞,容易披散,不時需要整理,彷彿是為了使垂柳下面的的仙女遮羞而生的。
4、一些金黃的、絲一般的、稍微有點紛亂的額發在額角投下了它的影子。
5、硬撅撅的像把鋼刷子似的小辮兒挑戰似地翹在後腦勺上。
6、在燈光里,她那漆黑的短短的頭發像一層厚密的細軟的黑絲瓔珞似的遮著她的脖子。
7、這是一頭烏亮濃厚的美發,像黑色的瀑布從頭頂傾瀉而下,它不柔軟,嫵媚,但健美,灑脫,有一種極樸素而自然的魅力。
8、一頭黑發濕潤、柔軟而美麗,彷彿被晨露沐浴過。
9、一條中縫順著腦殼的弧線,輕輕下去,分開頭發,頭發黑烏烏的,光溜溜的,兩半邊都像一塊整東西一樣,幾乎蓋住了耳朵尖,盤到後頭,挽成一個大髻,又像波浪一樣起伏,朝額角撞了出去。
10、她把頭發披散下來是叫太陽的光芒都要忌妒的。
11、她的黑發像輕紗一樣垂在肩上。
12、她的黑頭發,好像叢林一般,覆在地的額上。
13、她的淺紅色的頭發在頭頂上編成一個發髻,兩旁留成鬆散的大髻遮住耳朵。
14、她的頭發多得出奇,密密地蓋著兩肩、胸脯、兩膝,一直垂到地上,烏黑烏黑的,泛著藍光。
15、她的頭發很濃密,而且好像馬鬃毛一樣的粗硬.卻帶著小孩子一樣的騷亂和柔美,捲曲地繞著她的小小的耳朵。
16、她的頭發蓬鬆如雲,縈繞著她的頭。
17、她的頭發梳成皇冠形,像細碎的金沙一樣閃著光。
18、她的頭發梳得很整齊,像一頂光亮的大帽子。
19、她的頭發燙得像翻著朵朵黑色的浪花。
20、她的頭發顏色漆黑,帶有反光,像烏鴉的翅膀一樣,又黑又亮。
21、她的頭發已經半干,被晚風吹拂著,在明月般的臉龐前飄動著。
22、她的頭發有一種活潑的、鮮明的、黃金般的色彩,是她身上最美麗的部分。
23、她的一頭秀發是深色的,像絲質似的光潤,走起路來富有彈性地飄動著。
24、她們的頭發披散在肩上,就像隨風飄盪的太陽光線一般。
25、她那黑亮黑亮的頭發像柳絲一樣輕柔。
26、她那頭短而密的秀發,真如一叢黛色花蕊。
27、她那烏黑的頭發,梳成兩條不長的辮子,垂掛在耳旁,上面還結著兩個大紅色的蝴蝶結,好像兩只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28、她那一頭帶點灰色的金發,可以一直垂到腳踝子上,
29、她那一頭剪短了的頭發亂蓬蓬的,像個孵蛋的母雞尾巴。
30、她那一頭金紅色的頭發又長又多,不但遮沒肩背,連全身都罩沒,只露出一雙腳。
31、她那一頭彎彎曲曲閃著琥珀和青銅的光輝的豐盛的黑發美得眩目。
32、她那又密又厚的黑頭發,長在這么瘦弱的身體上,像奇跡似的令人觸目。
33、她梳著一條小辮子,像麻雀尾巴。
34、她頭發全白了,乾枯,無光澤.就像一堆存放過久的麻皮。
35、她頭上長著一頭非常濃黑的秀發.編成辮子垂向腦後,好像她的脖子過於嬌柔,擔負不起這頭美發。
36、她脫下帽子,比絲更細更軟的淡黃色的頭發,照著樹隙中透下來的陽光.像黃金一般閃耀。
37、她烏黑的頭發,梳成兩條不長的辮子,垂掛在耳旁,上面還結著兩個大紅色的蝴蝶結,好像兩只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38、她一頭烏黑閃亮的秀發自然地披落下來,像黑色的錦緞一樣光滑柔軟。
39、她永遠是一頭亂亂的、捲曲曲的短發,像個男孩似的。
40、她有一頭無光澤的、過厚的黑發。
41、她扎著兩只羊角辮,蹦蹦跳跳走過來,辮子也高興地一搖一擺。
42、金色的卷發順著光潔的額角波浪似的披垂下來。
43、李老師有一頭漂亮的頭發,烏黑油亮,又濃又密,她站在陽光下,輕輕地一搖頭,那頭發就會閃出五顏六色的光。
44、兩條小辮子在後腦勺上,像豬尾巴那樣聾拉著。
45、留了那一排額發.使她更具有一種飄逸的風姿。
46、帽子下面露出一股一股的長頭發,它們是先編成一根一根的小辮子.隨後又絞成幾根大辮子,再盤繞起來,就像編好在一個簍子上面的燈芯草。
47、那美麗的頭發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樣.波浪起伏,金光閃閃。
48、那女孩的腦後拖著一根豬尾巴似的小辮。
49、濃密的頭發天然捲曲著,栗色辮子閃爍著格外美麗的金光。
50、女孩那根直撅撅的像把鋼刷子似的小辮,盡管用皮筋一道又一道緊緊地箍住,可還是挑戰似的翹在後腦勺上。
51、女老師一頭烏黑閃亮的秀發自然地披落下來,像黑色的錦緞一樣光滑柔軟。
52、蓬鬆的劉海兒垂掛在前額上,猶如3月的楊柳。
53、小姑娘黑黑的軟發,梳了兩個小蟠桃式的發髻。
54、小姑娘的兩條小辮兒,卷麻花似的懸在脖頸後面。
55、細致的頭發,像波浪般圍著她的狹窄而神情開朗的額角。
56、烏黑發光的頭發,梳了兩個貼著腦勺的青螺一樣的發髻。
57、深色的頭發異常濃密,一個個沉甸甸的彷彿是青銅鑄成的發卷圍著她的雙頰,一直垂到渾圓的肩上。
58、飄進飄出的女護士,一頭黑發鬈曲得像綿羊尾巴。
59、小女孩跳躍著,她的披肩發像波浪似的,不停地起伏著,起伏著,那活潑的身影可愛極了。
60、小丫頭腦後那兩綹隨便紮起的頭發,像公雞尾巴一樣,走起路來,一跳一跳的。
61、一絲絲銀白的頭發從媽媽的黑發中鑽了出來,爬到媽媽的額頭。
62、好像烏鴉翅膀那麼黑油油的。濃密而又柔軟的鬈發,直垂到她的肩上,但在靠近前額的地方卻被一頂滿嵌寶石的金冕緊緊她束住
63、荒草般的頭發,黑白參差地紛披在前額。
64、幾綹頭發飛散在外邊,好像是一個光輪把她籠罩著。
65、一條烏油油的大辮子從一側肩上順下來,在她高高聳起的豐滿的臉前,忽悠忽悠地擺動著辮梢。
66、長發飄飄,如波浪一般滑膩柔軟。
『捌』 形容古代女子衣著。發型。要段落。宮斗小說用~謝謝了
她有著紅潤的蘋果臉,身穿一件淡紫色三鑲盤金柿蒂紋雲錦琵琶襟襖袍,逶迤拖地掐牙葫蘆雙喜紋子裙,身披淡紫色團花萬字不斷頭紋煙紗雲錦。豐亮油厚的披肩發,頭綰風流別致盤桓髻,輕攏慢拈的雲鬢里插著透玉釧,膚如凝脂的手上戴著一個赤金鑲羊脂玉葫蘆的戒指,腰系蝴蝶結子長穗五色絲絛,上面掛著一個荷包,腳上穿的是面軟底小靴,整個人顯得容光照人明媚妖嬈。
『玖』 古代女子發髻的名字,和描寫,能用在小說里的。越多越詳細越好。女子未滿十五歲之前的發型描寫最好。
1.結鬟式
這類發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首飾,巍峨華麗。據記載: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①,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這種高環發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發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後貴妃與貴女流的發型(從八十七神仙圖卷與永樂宮壁畫的玉女等發式亦可見證)。未出室的少女也可採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後各代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採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扎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2.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後所刨,後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後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後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後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①。
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3.盤疊式
這種發式在唐代的繪畫、雕塑與墓壁畫皆可見到,唐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畫中,有很多盤疊的螺髻。據記載;唐長安的婦女好梳盤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聳而不走落,號為螺髻。在長安風靡一時,這種「螺髻」主要以盤疊形式作成,其法是將頭發用絲線分股攏結系起,然後採用編、盤、疊等手法,把發髻盤疊成螺狀,放置在頭頂或兩側或前額與腦後,也可隨意盤疊各種形式。
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在王漁洋之詩贊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盤疊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樣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靈活運用。
4.反綰式
這類發式據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記有魏武帝宮中的宮妃梳反綰臀的記載,隋唐這種發式也甚為流行①,在《妝台記》中記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綰髻,分髫臀」。反綰是將頭發攏高翻綰而成,也屬於高髻的發式,其製法是將頭發往後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乾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警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發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
這種發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後,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歷代的稱呼雖不相同,但其基本發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時,可靈活變化與參考。
5.結椎式
這類發式在古代婦女的發型中,最為普遍,採用最廣,歷代都有採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沿用。只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後等變化不同而已。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扎束後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捲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據記載: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於頭側,並使其下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發卷高為椎,稱為「新興髻」。梁鴻之妻孟光好梳「椎臀」。①這些發式皆是結椎式的變化,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制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 用。各式椎髻多為已婚少婦所用。
6.對稱式
這類發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歷代皆有採用,其典型的發式是「雙丫髻」與「卯發」,「雙丫髻」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發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背子與衫,歷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發式是將頭發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系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系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發型。
蟬鬢、博鬢,這兩種不是發型,但是各種發型必需配備的兩種鬢式。
蟬鬢,據記載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莫瓊樹所制①,它是兩鬢的裝飾,將兩鬢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蟬翼,故稱「蟬鬢』,古詩中形容婦女經常有「雲鬟霧鬢」之句,薄而透明的蟬鬢與厚而高實的發式結合與對比,使婦女的發型富於變化而別致。
博鬢,歷代僻L儀典0,《輿服志》皆規定宮中的後妃要博鬢,品貴夫人也須博鬢,博鬢即以鬢掩耳,或往後攏掩半耳,是一種禮儀的鬢式。
婦女最常見的發型,按其梳編規律分為以上六大類,在造型時,可依據各類的梳編法,採用髻、鬟,盤,綰、疊,擰,結等等手法,梳編出更多的發式,並根據朝代、身分、年齡,個性崇好等結合而運用,就能創制較好的婦女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