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遊仙窟小說
① 有什麼古代怪談小說推薦下~
[宋元小說]南唐近事
[宋元小說]國老談苑
[宋元小說]龍城錄
[唐代小說]本事詩
[唐代小說]雲仙散錄
[唐代小說]《辨疑志》輯佚
[唐代小說]幽閑鼓吹
[宋元小說]清異錄
[宋元小說]江淮異人錄
[明清小說]諧噱錄
[明清小說]釵小志
[唐代小說]劉賓客嘉話錄
[明清小說]女紅余志
[明清小說]古琴疏
[明清小說]誠齋雜記
[宋元小說]琅嬛記
[唐代小說]松窗雜錄
[宋元小說]楊太真外傳
[唐代小說]明皇雜錄
[明清小說]花神三妙傳
[明清小說]尋芳雅集
[明清小說]雙卿筆記
[唐代小說]次柳氏舊聞
[明清小說]韋十一娘傳
[唐代小說]開元天寶遺事
[唐代小說]開天傳信記
[域外小說]異聞雜錄
[域外小說]南城游逸全傳
[明清小說]麗史
[明清小說]哈彌野史
[明清小說]劉生覓蓮記
[明清小說]龍會蘭池錄
[明清小說]熊龍峰四種小說(下)
[明清小說]熊龍峰四種小說(上)
[宋元小說][圖文]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卷下)
[宋元小說][圖文]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卷中)
[宋元小說][圖文]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卷上)
[近代小說]最新女界鬼域記(下)
[近代小說]最新女界鬼域記(上)
[唐代小說][圖文]遊仙窟
[唐代小說][圖文]李娃傳
[唐代小說][圖文]長恨歌傳
[唐代小說][圖文]南柯太守傳
[唐代小說][圖文]霍小玉傳
[唐代小說][圖文]鶯鶯傳
[近代小說]《老殘游記》第一回 劉鶚
[近代小說]老殘游記外編卷一(殘稿)
[宋元小說]《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② 古代志怪小說有哪些
志怪小說:
如託名東方朔《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託名陶潛的《後搜神記》等。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系。志怪,就是記錄怪異,主要指魏晉時代產生的一種以記述神仙鬼怪為內容的小說,也可包括漢代的同類作品。志怪小說是受當時盛行的神仙方術之說而形成的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社會風氣的影響之下形成的。
簡介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約
志怪小說
的《孔氏志怪》,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志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現代作家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里就專門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書有出於文人者,有出於教徒者。文人之作,雖非如釋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為小說,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矣。」這里指出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興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間巫風、道教及佛教的刺激,而作者的態度,是將怪異傳說視為事實來記載。作為一個基本的概括,魯迅的總結是正確的。但也要注意到,志怪小說的來源和實際面貌比較復雜。著重於宣揚神道,還是傾心於怪異事跡,以及小說中表現人生情趣的多寡,其間的區別還是很大。
現存志怪小說中,有署名漢人之作,主要有題為班固作的《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內傳》,題為郭憲作的《洞冥記》。
以前研究者多認為出於六朝人的偽托,但近來也有提出不同意見的,對此尚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本書中暫存疑。
③ 遊仙窟的點評鑒賞
《遊仙窟》通篇以散文敘事,以韻語對話,文辭浮華艷麗,結構謹嚴完整,以四六駢文的形式進行創作,與變文韻散夾雜、唱白並用的形式基本一致,寫得生動活潑,是最早以駢體文作傳奇,標志著自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的轉變,內容亦自志怪轉為敘人世之悲歡離合,在漢族小說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有人稱之為「新體小說」。
人們早先所熟知的唐代傳奇大都是開元天寶以後的作品,是用比較整潔的古文寫成的。而《遊仙窟》出現時,駢文還在盛行,因此,它的敘述語言大量使用駢偶句式,頗有漢魏六朝辭賦的韻味,而且人物對話,亦大量以詩歌代之。這種特殊的體制為中國小說發展史研究提供了可貴的「化石」標本。從中國小說的發展史來看,《遊仙窟》一書為中國小說的開山之作。
④ 遊仙窟是一篇用文言文寫成的小說嗎
遊仙窟是一篇用文言文寫成的小說。《遊仙窟》是唐朝人寫的,通篇以散文敘事,以韻語對話,文辭浮華艷麗,結構謹嚴完整,以四六駢文的形式進行創作,與變文韻散夾雜、唱白並用的形式基本一致,是我國最早以駢體文作傳奇,標志著自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的轉變。
⑤ 遊仙窟的作者簡介
作者張鷟,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當時頗負文名。《唐書·張薦傳》記載;「新羅日本使至,必出金寶購其文。」《遊仙窟》是用第一人稱手法,用一萬余字的駢文詳細鋪陳了一場華麗的艷遇。自敘奉使河源,途經神仙窟,受到女主人十娘五嫂柔情款待,宿夜而去。題為「遊仙」,實則是寫風流艷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夾雜不少色情描寫。魯迅說它「文近駢麗而時雜鄙語」,鄭振鐸說:「它只寫得一次的調情,一回的戀愛,一夕的歡娛,卻用了千鈞的力去寫。」但它一脫志怪小說的怪誕色彩,轉向描寫現實生活。在藝術上,散、駢並用,還採用了許多民間諺語,這是很值得稱道的。此書於當時傳至日本,對日本文壇頗有影響。日本學者鹽谷溫《中國文學概論講話》稱之為日本第一淫書。它代表了唐代傳奇的一個時期的傾向和水平。
⑥ 遊仙窟的相關版本
最初的版本《遊仙窟》一書大約是唐朝文人張鷟年輕時所作。然而書成後不久即流傳到了日本,據《舊唐書》:日本「每遣使入朝,必出重金購其文」,此後,由於中國本土的文化氣候有所變化,經歷了宋、元、明、清,這本書就徹底在中國失傳了。 日本有《遊仙窟》的多種鈔本和刊本,其中主要的有:
京都醍醐寺三寶院藏康永三年(1344)鈔本,後有日本古典保存會1926年影印本;
名古屋真福寺寶生院藏文和二年(1353)鈔本,後有日本貴重古籍刊行會1954年影印本;
江戶時代(1603—1868)初期無刊記刊本,後有日本和泉書院1983年影印本;
慶安五年(1652)刊本;
元祿三年(1690)刊本,稱《遊仙窟鈔》,分作五卷,有插圖。此本最為通行,後有多種翻刻本。 清朝末年,學者楊守敬從《經籍訪古志》中將此書抄回中國本土,但未引起人們的關注。
「五四」運動後,魯迅在其《中國小說史略》中正式講到這篇作品,才引起了學界的注意。國人重新引進,先後出版了多種刊本,其中主要的有:
1928年海寧陳氏慎初堂校印本,收入《古佚小說叢刊》;
1929年,章矛塵(廷謙,筆名川島)將魯迅收藏的《遊仙窟》刻本整理標點出來,由魯迅校閱並作序,交由北新書局公開出版,此書始成為中國學界議論的一個熱點。後有上海書店1985年影印本,為「魯迅作序跋的著作專輯」之一;
1931年神州國光社《唐人小說》本,汪辟疆校點。後有多種重排新印本;
1955年古典文學出版社社版,方詩銘校注;
2010年中華書局版,李時人、詹緒左校注。
諸本中以晚出的中華版《遊仙窟校注》為最佳;而章矛塵校點本在出版史上最為有名,因為此本有魯迅先生的序言,其校點中又包含了魯迅以及周作人的不少意見。
⑦ 遊仙窟,txt全集下載
遊仙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女孩幫父親將一擔擔的水挑上丘頂。這荒丘上滿是嶙峋的巨石,很難尋一片齊整些的土地來作為菜田。更困難的是丘上沒有水源,必須從丘下的江邊挑水上來澆地。此間人家多為漁戶,她父女二人從外地逃難至此,無以為生,便想種些菜蔬來在附近販賣。
遠近只有這片荒丘是無主之地,可供他們耕種。然而鄉人們好像都很忌憚這里,隱隱地聽說這些巨石之下似乎有什麼傳說……
天色已經漸暗,父親仍沒有下山的意思。背井離鄉、喪偶攜子再加上歲月的侵蝕,都讓他變得沉默而執拗。岩隙間平整出來的那些零零星星的田畦,他幾乎是踮著腳在上面忙作。女孩已是疲憊不堪,滿身的泥土和那粘成縷的頭發更襯著她一臉的愁容。她雖然已快支撐不住了,但仍默不作聲地跟著父親勞作,似乎也早已習慣了沉默和忍耐。
伴隨著暮色的降臨,荒丘上的草叢林木變得陰郁朦朧。沉寂間,只有風吹動那冥冥的陰影,恍惚搖晃。女孩很想提醒埋頭工作的父親,因為那景象讓她心中的恐懼更勝過了疲憊和飢餓。……
⑧ 《遊仙窟》最新txt全集下載
遊仙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張生誤入神仙窟(PS:我的娘耶!「修長」你屏障,「蜜」你屏障,我無語啊!)
松柏崖桃花澗,香風襲人,嬌喘連連,那陣陣嚶嚀如不安分的小手,令人意亂情迷。
百花洞窟里卧著一具年輕而誘人的軀體,她躺在百花之上,嬌軀上一絲不掛,四周永不凋落的花朵翩翩落下,覆在少女如雪的嬌軀。
洞外調笑之聲愈來愈響,少女的眉頭輕輕一皺,這幫丫頭,你們就不能輕手輕腳些嗎?
少女再也睡不下去了,漂亮的額頭皺得更加厲害,纖纖玉指捻起一片桃粉的花瓣,皓腕一轉,手上便多了一件粉色的小衣,懶懶穿上。
洞外高嶺橫天,刀削岡巒,煙霞子細,泉石分明,實天上之靈奇,乃人間之妙絕。
一名叫桂心的婢子見她出來,立馬應了上去,深深福了一禮,道:「少主,你可醒了,可讓婢子擺膳。」
少女朝對面洞府瞧了過去,問:「可是十娘又擄來了男子?」
桂心應道:「那男子是誤闖進來的,名喚張生,事時十娘正在溪邊浣紗,那張生似是迷路,又累又餓,便求十娘借飯,十娘見他貌……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⑨ 古代鬼怪的小說
戰國時代的鬼怪書主要有:
《歸藏》
《黃帝說》(40篇)
《汲家瑣語》
《穆天子傳》
《山海經》(郭璞注)
《禹本紀》
《伊尹說》(27篇)
……
兩漢時期的鬼怪書主要有:
《漢武洞冥記》(郭憲著,四卷六十則)
《漢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漢武內傳》(班固著,存一卷)
《括地誌》
《列仙傳》
《神仙記》
《神異經》(東方朔著,一卷)
《十洲記》(東方朔著,一卷)
《蜀王本紀》
《徐偃王志》
《玄黃經》
《虞初周說》(943篇)
《異聞記》
……
六朝時期的鬼怪書日益增多,主要有:
《博物志》(張華著,400卷)
《集靈記》(顏之推著)
《旌異記》(侯白著)
《列異傳》(魏文帝著,3卷)
《靈鬼志》(荀氏著)
《靈異記》
《冥祥記》(王琰著,10卷)
《齊諧記》(東陽無疑著,7卷)
《神仙傳》
《神異記》(王浮著)
《拾遺記》(王嘉著,10卷)
《述異記》(祖沖之著,2卷)
《搜神後記》(陶潛著,10卷)
《搜神記》(干寶著,20卷)
《續齊諧記》(吳均著,1卷)
《宣驗記》(劉義慶著)
《研神記》
《異林》(陸氏著)
《異苑》(劉敬叔著,存10卷)
《幽明錄》(劉義慶著,30卷)
《冤魂志》
《甄異傳》(戴祚著)
《志怪》(祖台之著)
……
唐代的鬼怪小說得以發展,主要有:
《博異志》
《補江總白猿傳》(1卷)
《傳奇》(裴鉶著)
《獨異志》
《古鏡記》(王度著)
《河東記》
《集異記》
《秦夢記》(沈亞之著)
《湘中怨》(沈亞之著)
《續玄怪錄》(李復言著,10卷)
《宣室志》
《玄怪錄》(牛僧孺著,10卷)
《異夢錄》(沈亞之著)
《遊仙窟》(張文成著,1卷)
《酉陽雜俎》(段成式著,20卷)
《酉陽雜俎續集》(段成式著,10卷)
《枕中記》(沈既濟著,1篇)
《周泰行記》(韋瓘著)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廣記》(344種,含鬼40卷)
《稽神錄》(徐鉉著,6卷150事)
《江淮異人錄》(吳淑著,3卷)
《乘異記》(張君房著)
《括異志》(張師正著)
《洛中紀異》(秦再思著)
《幕府燕閑錄》(畢仲詢著)
《睽車志》(郭彖著,5卷)
《夷堅志》(洪邁著,420卷)
《唐太宗入冥記》
金元時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聞夷堅續志》
《誠齋雜記》
《續夷堅志》
《子不語》
……
明代神魔小說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異記》
《封神傳》(許仲琳著,100回)
《後西遊記》(6卷40回)
《剪燈新語》
《剪燈余話》
《三寶太監西洋記》(羅懋登著,100回)
《涉異志》
《四游記》(吳元泰《上洞八仙東游記傳》、余象斗《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楊志和《西遊記傳》)
《松窗夢話》
《西遊補》(董說著,16回)
《西遊記》(吳承恩著,100回)
《續西遊記》
《庚巳編》
《語林》
……
清代鬼怪小說則主要有:
《池上草堂筆記》(梁恭辰著,24卷)
《遁窟讕言》(王韜著,12卷)
《耳食錄》(樂均著,12卷,《二錄》8卷)
《耳郵》(俞樾著,4卷)
《後聊齋志》(王韜著)
《蕉軒摭錄》
《客窗偶筆》(金捧閶著,4卷)
《聊齋志異》(蒲松齡著,8卷431篇)
《里乘》(許奉恩著,10卷)
《六合內外瑣言》(黍食余裔孫,20卷)
《覓燈因話》
《平妖記》
《三異筆談》(許元仲著,4卷)
《淞濱瑣話》(王韜著,12卷)
《淞隱漫錄》(王韜著,12卷)
《挑燈新錄》
《聞見異辭》(許秋垞著,2卷)
《昔柳摭談》(馮起鳳著,8卷)
《洗愁集》(鄒徶?卷)
《諧鐸》(沈起鳳著,10卷)
《新齊諧》(袁枚著,24卷,續10卷)
《夜譚隨錄》(和邦額著,12卷)
《夜雨秋燈錄》(宣鼎著,16卷)
《翼駒稗編》(湯用中著,8卷)
《蟫史》(屠紳著)
《印雪軒隨筆》(俞鴻漸著,4卷)
《螢窗異草》(浩歌子著,3編12卷)
《影談》(管世灝著,4卷)
《右合仙館筆記》(俞樾著,16卷)
《閱微草堂筆記五種》(紀昀著,《灤陽消夏錄》6卷、《如是我聞》4卷、《槐西雜志》4卷、《姑妄聽之》4卷、《灤陽續錄》6卷)
唐杜青荑《奇鬼傳》,唐鄭哲的《才鬼記》,無名氏的《靈怪志》,宋無名氏的《鬼董》,李清的《鬼母傳》,還有《述異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