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代章回小說
1. 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有什麼
章回小說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體裁。它的特點是分回標目、分章敘事、首尾完整、故事連接、段落整齊。章回小說是在宋元長篇講史平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與講史有直接的關系:章回小說作為相對獨立的單元的「回」來自於講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說的回目來自於講史開宗明義的題旨;章回小說由「話說」、「看官」等構成的虛擬的說書場景來自於講史的敘述方式。我國章回小說的內容十分豐富,至少包括五種類型:講史型、神魔型、公案型、世情型、武俠型等。
所謂歷史演義,就是用通俗的語言,將王朝興廢,朝代更替等為基乾的歷史題材.組織、敷演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美學理想的小說。《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龍騰虎躍、風起雲涌的時代;是一個從統一走向分裂,又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產生了很多可歌可泣、可悲可嘆的人物和故事。
常見的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三國演義
楊將軍通俗演義
殘唐五代史演義
等等
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計,金瓶梅等這幾本都是章回體小說,但他們不屬於歷史演義小說
2. 中國古代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是哪一部
《三國演義故事》導讀
《三國演義》是《三國志演義》的簡稱。《三國志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我國的第一部章回小說,也是我國的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這充分說明了《三國志演義》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國演義》從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為止,描繪了魏、蜀、吳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雲變幻而又動盪不安的歷史時代。羅貫中精心塑造了劉備、曹操、孫權三個勢力集團以及其他集團中各種各樣的正面或反面人物。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姜維、曹操、孫權、周瑜、呂布……無不給讀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在羅貫中的筆下,他們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有聲有色、可歌可泣的悲劇或喜劇。他們的行為和道德品質無不引發了讀者的愛憎。可以這樣說,《三國演義》是一扇門,推開它,人生的奧秘盡在其中。
《三國演義》主要描寫歷史但又不等同於歷史,《三國演義》的數百名人物都可在歷史書上找到,但也有個別人物(如貂嬋)是不見於歷史書的。清代的史學家章學誠說《三國演義》是「七實三虛」,這個估算大體不錯。《三國演義》中對人物的褒貶是以作者自己及其所處的時代造成的,不一定與歷史真實相符,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過去曾有「老不看《三國》」的說法,似乎讀了《三國》人會變得狡詐,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其實一個個扣人心弦的三國故事對開發少年兒童智力,提高閱讀能力,啟迪創造性思維是大有裨益的。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毛澤東主席的軍事藝術得益於《三國》和《水滸》。日本的企業家在極其激烈的現代商業競爭中,還借鑒或汲取過《三國演義》的戰略戰術呢!
《三國演義故事》擷取了原著的精華,又忠實於原著,語言力求簡潔流暢、通俗易懂,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原著是用淺近的文言寫成,是通俗的讀物。但篇幅過大,而且用語習慣與今天相距較遠。原著宣揚的是忠、孝、節、義,特別是義,在今天對少數青少年還會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提倡見義勇為、大義滅親,卻不贊成為著小集團的利益而講究「哥們義氣」。少年朋友們將來閱讀原著的話,還應該注意《三國演義》既有民主性的精華,也不可避免的會有封建性的糟粕。根據原著節編成《三國演義故事》,旨在讓少年朋友們產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為閱讀原著打下良好的基礎。
3.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的章回小說嗎
是。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餘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
自《三國演義》問世以來,各式各樣的版樣層出不窮,明代刻本有20多種,清代刻本也有70多種,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對《三國演義》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4. 我國古代長篇章回體白話小說的標志性作品是
紅樓夢。根據查詢章回體白話小液迅說相關信息,古代長篇章回體白話小說的標志性作品是紅樓夢。前埋棚《紅樓夢》,別名《石頭記》等,中國古慧則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
5. 章回體小說是什麼意思
章回小說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一種,
是分章回敘事的白話小說,是我國古典小說的主要形式,分回標目,段落整齊,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點。是由宋元講史話本發展而來。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都是章回體小說。
6. 舉例說明明代章回小說按內容可分作哪幾類
中國的小說,同其它國家或民族的小說一樣亦源於神話與傳說。小說一詞在我國始於《莊子&S226;外物篇》「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歷經東周前秦的古代神話小說、漢晉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說、隋唐的傳奇小說、宋元的話本小說、明清的章回小說、現當代的白話小說約三千多個春秋的洗禮。它鼎盛於明清時代,在這一段時間內涌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的《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聊齋志異》等。中國小說的發展史見下。
一 先秦
古代神話小說 《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逐日》《拾遺記》 王嘉 東方朔 古代小說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的神話、史傳、等都孕育著小說的藝術因素。為小說的形成准備了條件 。
二 漢晉六朝
志人志怪小說 《史記》《世說新語》《搜神記》《搜神後記》《西京雜事》《漢武故事》《漢書》。代表作家有 司馬遷、劉義慶、干寶、陶潛、張華、班固。 其中以干寶的《搜神記》最為有名在《漢書&S226;藝文志》中說道漢代約有小說15家1380篇此時的志人、志怪小說合稱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的小說初具規模。
三 隋唐
傳奇小說 《霍小玉傳》《鶯鶯傳》《柳毅傳》《李娃傳》《古鏡記》《離魂記》《長恨歌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 代表人物有蔣防、元鎮、李朝威、沈既濟、陳玄古、陳鴻 。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中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它比唐代以前的作品有了近一步的發展。
四 宋元
話本小說 《錯斬崔寧》《三國志平話》《西廂記》《京本通俗小說》《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宗宣和遺事》《嬌紅記》 代表人物有徐鉉、吳淑、張實、洪邁。 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也叫「話本小說」。它的出現標志著白話小說進一步走進了文學的舞台。開始發揮主流作用。
五 明代
章回小說 《清平山堂話本》《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代表人物有 吳承恩、羅貫中、馮夢龍、凌濛初。 我國古代小說創作開始走進了高峰期。這時候出現了「擬話本」小說小說的類型也得到了發展。出現了多種體裁的小說如「章回小說」「文言小說」「神魔小說」
六 清代
章回小說 《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聊齋志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水滸後傳》《醒世姻緣傳》《說岳全傳》。代表人物有 曹雪芹、李伯元、吳沃堯、劉鶚、曾樸。 我 國長篇小說創造的高峰期在這一時期涌現了無數的經典的小說作品。
七 現當代
白話小說 《家》《吶喊》《圍城》《倪換之》《春》《秋》《子夜》《傾城之戀》《駱駝祥子》《長恨歌》《懷戀狼》《看上去很美》《狼圖騰》《邊城》 代表人物有巴金、魯迅、葉聖陶、茅盾、錢中書、沈叢文、張愛玲、郁達夫、賈平凹、王朔。
發展階段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 五四以來到1949年;二、 1949年到1978年;三、 1978年到1989年;四、 1989年到現在。這段時間小說的數量的到了發展。小說的形式種類也得到了發展,可是小說的質量不高。
7.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的章回小說嗎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該版本也成為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傳最廣的版本。
《三國演義》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