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小說里描寫古代節日

小說里描寫古代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6-28 12:07:47

❶ 明清哪些小說中的節日描寫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青女留連天欲霜,蕭蕭雨後復重陽。
經年動遠歸深徑,每歲登高在異鄉。

❷ 描寫古代元宵節、七夕節、中秋節情景的作文(也可以是某小說的一段)。最好能唯美一點!感激不盡……

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以前,人們主要是看花燈與舞龍,現在燃放煙花,人們觀看煙花也就成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了。

晚上七點多一點,我就著急地叫爸爸媽媽帶我上工人體育館去,聽說那八點整要放煙花的。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與我一樣想看煙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顯得十分的高興。人真是多呀,擠得水泄不通。

八點鍾到了,只聽見幾聲沉悶的聲音,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幾聲脆響,夜空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絢麗多彩。

隨著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驚呼,在贊嘆,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

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呀!!!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德勝街。只見那德勝街的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勝」啊。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裡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台。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傑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傑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看那九曲黃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後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家家戶戶都在用笑臉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趕著做「元宵」我認為元宵其實是和湯圓一樣的。都是那麼園,那麼白,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覺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種餡兒:芝麻,豆沙,桂圓,果仁等等,然後再包好。我想「元宵」這個「元」 和團圓這個「園」是諧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圓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鍋里煮。這樣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戶戶就圍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這句話「鬧元宵,煮元宵,骨肉團聚,滿心喜。」

元宵節還可以觀花燈。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熱鬧而美麗。在這一天還可以猜燈謎,在燈籠下貼上一張張燈謎紙,既可以動腦筋,又可以觀燈,還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真是一舉多得啊!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聽媽媽講元宵節還是中國的「情人節」 。這一天,情侶們手拉著手一起去觀燈、看錶演。笑聲洋溢著整條街,幸福灑滿每個人的心。

元宵節那一天最熱鬧的無過於放禮花了。街上人很多,每個人都站在了最佳觀賞煙花的位置。放煙花的人來了,他點燃了煙花,「呯呯」開始放了。看,一隻像老鼠一樣的煙花沖上天了,一炸五顏六色的花點兒就在天上飛舞,過了一會兒又不見了。緊接著,又飛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樣從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來越多了,笑聲越來越響了,一朵朵「花」也越來越好看了……大夥兒沉浸在歡聲笑語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節家家戶戶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會兒就進入了美妙的夢鄉,我想,人們也一定會笑得很開心的。

❸ 描繪古代京都的詞語,嗯,最好是各種節日里的夜晚景象,繁華的。因為我在寫言情小說,一定要很復雜。

鍾靈毓秀 ,華燈初上 , 火樹銀花 , 街市如晝 , 流光溢彩 , 紅燈酒綠,光怪陸離 , 霓虹閃爍 車水馬龍, 摩肩接肩,十里長街,華燈璀璨,川流不息,人聲鼎沸,金碧輝煌,雕梁畫棟,萬商雲集,人流如川,繁花綠樹,流紅滴翠,花柳繁華,長滿奇花異,花樹簇簇,花香馥郁,飛檐點金,瑰麗多彩,芬芳四溢,車馬喧囂,人喧車鬧,賞心悅目,萬家燈火, 夜色迷人 ,夜色柔美 悠悠長夜, 恬靜優雅,車水馬龍 ,摩肩接踵, 四衢八街 ,八街九陌 , 四衢八街, 鱗次櫛比,高樓林立,萬頭攢動皓月當空 玉兔東升 月光似水 明月如鏡 萬點繁星 月朗星稀 明月清風 眾星捧月 星光璀璨 月光如水、明月高懸、繁星滿天、花好月圓 眾星拱月、星光燦爛、星空萬里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紅樓夢中的節日描寫都有什麼特點

《紅樓夢》所處的那個時代,沒有法定節假日這一說。所謂法定節假日,是現代國家才出現的概念,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農業文明時代,節假日是民俗的范疇而非由成文法律規定———當然也可以視為一種習慣法。

本質上說,我以為節日和生日是一樣的,都是有著很濃的人格化因素在裡面。歷史學家蔣廷黼說過:「在中國,較大的節日都是關於人的節日。」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有些節日是關於宗教人物的,如聖誕節、佛誕節;有些是關於傳說中的文化人物的,如端午節、七夕節;有些是現實中對某種人倫價值強調的節日,如中秋的團圓、重陽的尊老;還有在中國帝制時代,某個人私人化的節日會成為全民的節日,如皇帝的生日是天長節———因為他的生日已被政治化,自然不屬於私域。

《紅樓夢》中寫節日和生日最多,有除夕、元宵這樣的大節日,有花節這樣的小節;有丫鬟們過的生日,也有賈寶玉、王熙鳳這樣重要人物過的生日。從中可以窺見賈府諸多人事瓜葛以及那個時代的文化或制度背景。就拿第五十三回賈府的除夕大宴會來說,首先是准備宴會的政治條件,賈蓉從朝廷領來了皇帝賜予的祭祖銀兩。賈珍說:「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咱們哪怕用一萬兩銀子供祖宗,到底不如這個又體面,又是沾恩錫福的。」然後需要預備的是聚會的經濟成本:烏庄頭幾千里外來送租子。政治經濟兩方面條件具備了,賈府的大家長賈母,才能帶著一干老少祭祖。

可見,在《紅樓夢》時代,節日的政治性涵義是寄託在民俗中間的,也就是說,朝廷不會重新單選一個日子來彰顯其政治意圖。因為在中國,從周代開始,尤其經過董仲舒等人「天人合一」學說的弘大,植根在農耕社會的民俗和政治幾乎可以天然一體。因此我們看到歷代王朝更替,很難有專門的「建國日」,他們佔了前朝的龍庭,正式改正朔必定是新年的開始。袁世凱所謂做了83天皇帝,實質上只是籌備時期,他沒等到第二年春節正式祭天登基就嗚呼了。

現代國家肇始,新政權的建立標志不可能是皇帝的祭天即位,而是催生新政權某一重要事件發生的那天。如美國的7月4日,法國的7月14日,民國政府武昌起義的那天:10月10日。可以說,中國古代新朝廷不管受胎於何時,其誕生日必定和民間公認的新一年開始時間重疊,而現代國家理念被廣泛接受後,受胎日便成為誕生日。

也就是說,有的現代節日依然具有濃厚的人格化因素,如國家的誕生或受胎的那天便是他的生日。其他的節日如勞動節、婦女節、兒童節、教師節等等,都是政治化的節日,因此容易獲得法定的地位。而民俗的節日,因為已經和政治剝離,它純粹成為民間自娛自樂的特定日子了,便沒有了法定的地位———除非是哪個政府也很難否定的極其重要的民俗節日,必須給予尊重而賦予法定地位,如中國的春節、西方的聖誕,以及中西方合流的元旦。

因此,當一些文化、民俗專家在紛紛撰文,認為清明、端午、中秋這些節日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卻不能放假,而「五·一」卻有長假不太合適時,我總是閱後一嘆:這些人不是很懂得政治和文化的區別。

❺ 我想寫個古代小說,長安唐朝時期的,請問有哪些習俗

當時主要節日有*括弧里是今天的*:
元日(元旦),貼春聯、掛年畫、舞獅子、拜年賀喜,注意:煙花爆竹的流行大約在到元末明初

上元節(元宵節),賞花燈、猜燈謎等,注意:元宵要到北宋才出現

寒食節(大約清明前兩天)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不一定是生的,但必須是涼的)這一節日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清明節(一樣)掃墓和現在差不多,拿點花拿點紙,放上花點著紙,然後說話給鬼聽。其他還有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端陽節(端午)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賽龍舟、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說實話這么些年俺還真不確定這「五毒」指啥)。

乞巧節(七夕)擺設香案,穿針引線(主要是未婚女性)一般人也就是葡萄架下乘涼聊天。

中秋(一樣)賞月、祭月,沿海沿江的地方還有觀潮。注意:這一天吃月餅形成習慣是在明朝。

重陽(一樣)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臘日(臘八)吃豆粥、祭拜祖先等

除夕,這一天無論時間還是習俗都和現在差不多,區別在於當時所有人要爭取一夜不睡「守歲」現在鞭炮震天,想睡也睡不成……
需要注意的還有女性妝容於現在相差很大,順序是: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描斜紅—塗唇脂。而且眉毛畫的很圓,大約就是紅色的餅上放倆西瓜子。而且當時還沒有出現劉海。
至於說話方式,沒必要太糾結,因為當時和現代區別太大了,比如「大家」這詞從男人(包括太監)嘴裡說出來,指的是皇帝;從女人嘴裡說出來,指的是丈夫的爹的正妻。再比如當時流行「以孫為子」,詳細解釋比較麻煩,簡單說,哥哥爸爸爺爺稱呼起來比較亂。比如你爺爺仨兒子,你爹排第三,你向別人提起他的時候需要說「我家三哥」他要排老二你也要說「我家二哥」,而當面稱呼自己的父親,則用的「耶耶」或「阿耶」,照搬到文章里,讀者看了會很困惑的。

敲了這么些字,你要是寫不好的話,都對不住老哥俺。

熱點內容
最好聽的重生有聲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13 06:04:17 瀏覽:366
最受歡迎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13 05:44:16 瀏覽:599
玄幻修真小說推薦女生 發布:2025-10-13 05:40:43 瀏覽:864
好看小說完結推薦言情黃 發布:2025-10-13 05:31:07 瀏覽:634
免費閱讀小說衣香 發布:2025-10-13 05:25:58 瀏覽:724
蕭青帝蘇若顏小說在線閱讀0 發布:2025-10-13 05:11:55 瀏覽:726
小說網站校園青春虐甜言情 發布:2025-10-13 05:11:06 瀏覽:633
少年啊聽書 發布:2025-10-13 05:06:42 瀏覽:794
女主叫寶貝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13 05:03:14 瀏覽:210
軍旅和都市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13 05:03:05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