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帶狼字的古代小說

帶狼字的古代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8-18 17:00:36

⑴ 有一篇古文,講的是一個屠夫殺狼

這篇文章的名字叫《狼》

1、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譯文

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隻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後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現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裡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裡的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他剛剛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後面攻擊屠戶。

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後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3、出處

出自清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1)帶狼字的古代小說擴展閱讀

1、賞析

本段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鎮定和狼的狡猾貪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一狼徑去」,另有圖謀;「犬坐於前」(這里的「犬」是名詞活用作狀語,像狗一樣),牽制屠戶,更見出狼的狡詐。「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氣氛似有所緩和。

「暴起」、「刀劈」、「斃之」,屠戶不為假象迷惑,抓住時機,當機立斷敢於斗爭,取得了一半的勝利。到這兒並未讓人鬆口氣。「轉視積薪後」說明屠戶已深刻認識到狼的本性,變得警覺。

「一狼洞其中」終將狼的本性暴露無遺,再點狼的狡詐陰險,「乃悟」說明斗爭使屠戶對狼的奸詐有了深刻認識。

2、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

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帳歸家。 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

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郭沫若曾這樣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

3、《聊齋志異》簡介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⑵ 關於狼的書籍

關於狼的書籍有很多,比如《狼性法則》、《狼圖騰》、《小狼小狼》、《狼與香辛料》、《與狼共舞》、《狼王夢》、《懷念狼》、《與狼相處的日子》、《叢林故事》,等等。

一、《懷念狼》

《懷念狼》是中國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講述記者「我」一次去商州采訪,得知商州從前組織過捕狼隊,捕殺野狼。現在商州只剩下15隻狼,他們還給這15隻狼編了號。

這個故事引起了「我」的好奇,於是「我」開始尋找這些狼。在尋狼的過程中,「我」與身為捕狼隊隊長的舅舅不期而遇,隨後他們遭遇了一系列與狼有關的事情。15隻狼一隻只被捕殺,引起了一連串發人深省的故事。

二、《狼圖騰》

《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三、《小狼小狼》

這是一本關於蒙古小狼的奇書。全書由幾十個世人難以猜度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氣呵成,精靈一般的草原小狼隨時隨處都能從書中呼嘯而出。

小狼小狼選自狼圖騰,本書由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慾罷不能。

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

四、《狼與香辛料》

《狼與香辛料》是日本作家支倉凍砂所著、文倉十插畫的輕小說,不同於一般的奇幻小說以劍與魔法為主角,《狼と香辛料》是以經濟為重點的寫作題材,這是一部輕妙灑脫地描寫賢狼與旅行商人在行商途中的各式各樣的事件為主線的奇幻小說。

五、《與狼共舞》

《與狼共舞》是美國作家邁克爾·布萊克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該作於1988年首次出版。

《與狼共舞》中,南北戰爭的英雄鄧巴中尉,騎著戰馬西斯科孤身一人來到神奇的西部。陪伴他的只有他的戰馬和一匹始終與他保持距離被命名為「雙襪」的狼。後來鄧巴與土著居民蘇族人互相理解,建立了友誼。他被蘇族人命名為「與狼共舞」,並與「握拳站立」相愛結合,逐漸被同化於印第安文化。

⑶ 《狼》蒲松齡原文

原文:

作者: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

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

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3)帶狼字的古代小說擴展閱讀: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

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作者。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蒲松齡生前,《聊齋志異》刊行後,遂風行天下。在其後一個時期里,仿效之作叢出,造成了志怪傳奇類小說的再度繁榮。

許多篇章不斷被改編為戲曲、電影、電視劇,影響是深遠的。《聊齋志異》還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齡為中國、為世界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對待婦女,蒲松齡是很尊重的。《聊齋志異》中的女性形象,大都美麗、善良、聰慧、俠義、多才、能幹,不亞於須眉男子。《紅樓夢》更進一步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很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

這顯然是對男尊女卑社會的有力打擊。總之,蒲松齡和曹雪芹都要求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解放婦女,蒲松齡比曹雪芹更多地保留著封建倫理觀念,曹雪芹在蒲松齡思想的基礎上,使《紅樓夢》更多地閃爍著民主主義思想的光輝。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則繼承了《聊齋志異》對科舉制度的批判精神,並有了新的發展。其他白話小說如李汝珍的《鏡花緣》晚清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在婦女、揭露社會現實等問題上,都受到了《聊齋志異》的影響。

熱點內容
蔣勛破解達文西聽書 發布:2025-05-06 12:23:00 瀏覽:197
科幻小說時空穿梭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6 12:22:52 瀏覽:729
聽書高潮小說 發布:2025-05-06 12:22:52 瀏覽:515
言情小說大賽獲獎作品 發布:2025-05-06 12:08:43 瀏覽:341
宜看免費下載小說 發布:2025-05-06 11:53:45 瀏覽:333
你的愛如星光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5-06 11:53:44 瀏覽:627
系統排行榜小說 發布:2025-05-06 11:49:29 瀏覽:307
權利首長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5-06 11:39:28 瀏覽:342
閑妻不下堂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06 11:31:17 瀏覽:424
緣玉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5-06 11:29:13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