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小說與戲曲

古代小說與戲曲

發布時間: 2023-08-22 15:02:08

㈠ 為什麼說小說和戲曲的源頭是話本

話本

一、定義:

話本即說話人敷演故事的底本。
後來又有擬話本,即模擬說話人敷演故事的底本而創作的僅供閱讀的作品。

二、表演場所: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租兄亂。(陸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
兒女相攜看市優,縱談楚漢割鴻溝,山河不暇為渠惜,聽到虞姬直是愁。(劉克庄《田舍即事》)

三、分類:

1、小說(即銀字塵枯兒)——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市井故事;
2、說鐵騎兒——本朝士馬金鼓之事;
3、說經——演說佛書;
4、講史——講說前代興廢征戰之事
一般說來,說書是古代說書人使用的基礎。劇本的起源來自於「說」。「說」的本義是口述故事。隋唐時期,有一種「說」的風尚,敦煌變奏曲中出現了「說書」的名稱。
隨著宋代商業的發展,「說」風行迅速,元代統治者禁止「說」表演,因此口語技能的「說」逐漸式微,但表演成為一種書面形式並在民間流傳。
話本一般可以認為是古代說書藝人使用的底本。話本來源於「說話」,「說話」的本意是口傳故事。隋唐時就已有「說話」風氣,「話本」的名稱在唐代敦煌變文里已有出現。用說唱的方法把故事演示出來,是人們印象更加深刻。所謂的話本也就是和劇本差不多,都是需要當事人熟記在心。
宋元話本的題材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描寫戀愛故事,如《碾玉觀音》;二是描寫神仙、鬼怪,如《西山一窟鬼》;三是公案作品,如《錯斬崔寧》;四是描寫俠義英雄,如《楊溫攔路虎傳》。
宋元話本的體制:在體制上,宋元話本有一定的特色,一般是由入話(也稱頭回)、正話、結尾構成。入話在話本的開弊檔頭,先引一段詩詞或駢文,然後說一個與正話內容相類或相反的小故事,這是說書人為了穩定先到的聽眾,等待後到者所採取的一種辦法。正話才是每場所要說的主要故事,結尾以「話本說徹,權做散場」之類套話作。結,或者引用詩詞總結全文

㈡ 談談你對古代戲曲、小說解讀路徑的思考。

古代戲曲、多以講述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為主要內容。舊時缺少燈光布景,完全靠演員用一整套程式動作做表演。舞台上雖然只有一桌二椅,卻能夠『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這就是傳統文化藝術寫意,美學品格的生動表現。生、旦、凈、末、丑、手、眼、身、法、步,絲竹、管子、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現了傳統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百花爭艷,代代相傳。
小說,古時識字的不多,主要靠戲曲抓取小說的片段精華編成戲曲,在反復上演的劇目中,傳承下來小說的整本繁衍。小說是本,戲劇是小說的『廣告』,兩者互相依存。
這是我的淺見,供你參考。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㈢ 戲劇與小說有什麼區別

一、整體方面區別:

1、戲劇是表演藝術;

2、小說是文學藝術。

二、局部方面區別:

1、戲劇是綜合藝術的一種,有兩種含義:其一,狹義專指以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為開端,首先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繼而在世界廣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中國稱之為話劇。其二,廣義還包括東方一些國家、民族的傳統權舞台演出形式;

2、小說則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三、空間的限制:

1、戲劇要在舞台呈現;

2、小說則是通過口述的形式,沒有什麼限制。

㈣ 戲曲和小說創作在清代得到怎樣的發展

清初的戲曲小說,在明代的基礎上繼續得以發展,藝術精神有所變化,並取得相當的成績。戲劇方面,明末清初的作家中,李漁的劇作同其小說一樣是偏重娛樂性的,在重視戲劇結構和舞台演出效果方面,他繼承和發展了吳炳戲劇的特點;他在《閑情偶寄》中所提出的戲劇理論,也比前人更為清楚和系統地總結了戲劇藝術的特點和要求。但他的作品很少反映深刻的社會矛盾與熱烈的人生追求。明末清初,蘇州地區一批戲劇作家形成地域性流派,他們有組織地進行帶有集體創作性質的劇作活動。他們的劇作,緊密聯系社會實際,緊密聯系舞台實際,受到歡迎。其代表作家是李玉,他的《一棒雪》歌頌忠僕,表彰奴隸道德;他與其他人合作的《清忠譜》,歌頌忠臣,思想陳腐,是反映明末市民同宦官斗爭的歷史劇。反映市民的政治斗爭,這是過去戲曲史上從未有過的。康熙時期,洪日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繼承了明末傳奇的優秀傳統,通過寫歷史故事,抒寫了國家興亡之感,曲折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的民族情感。這兩位作者也都因其創作觸犯忌諱受到貶謫。《長生殿》、《桃花扇》不僅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劇作,也是清朝最傑出的戲劇作品。《桃花扇》作為一部通過兒女之情反映朝代興亡的歷史劇,其傑出之處在於表現了劇烈的歷史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失落感與悲涼情緒,但作者對晚明歷史的解釋,其實還是正統的和官方化的。總之,清前期的兩大名劇與清中期的兩部傑出的長篇小說,不屬於同等水平。而整個清代戲劇就劇本創作即文學方面而言,到清中期已嚴重衰退,這和小說的情況不同。

㈤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古代小說戲曲作品有哪些

1.《梧桐雨》,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名作,是一部宮廷愛情悲劇,全名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描寫唐明皇、楊貴妃兩人愛情故事的歷史劇,以濃郁的抒情性、醇厚的詩味和文辭的華美著稱。這一劇本取材於唐代陳鴻的傳奇小說《長恨歌傳》和白居易的詩歌《長恨歌》,題目取名也來自其中詩句「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梧桐雨》為末本戲,正末為李隆基。 劇寫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故事。其情節是:幽州節度使裨將安祿山失機當斬,解送京師。唐明皇反加寵愛,安遂與楊貴妃私通。因與楊國忠不睦,又出任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明皇倉皇逃出長安去蜀。至馬嵬驛,大軍不前,兵諫請誅楊國忠兄妹。明皇無奈,命貴妃於佛堂中自縊。後李隆基返長安,在西宮懸貴妃像,朝夕相對。一夕,夢中相見,為梧桐雨聲驚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悵。全劇結構層次井然,詩意濃厚。
2.《長生殿》。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劇本,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但他在原來題材上發揮,演繹出兩個重要的主題,一是極大地增加了當時的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內容;二是改造和充實了愛情故事。

㈥ 怎樣理解我國古典戲曲小說「同生共長,彼此依託」這一現象哪些作品屬於這些現象

(1) 戲曲的文本創作,與詩歌和小說的關系密切。戲曲表演中,唱為首,而唱詞就是詩歌體,它與詩歌一樣,也基本採用比賦興的手法,誇張、富於抒情是戲曲唱詞與詩歌的共同特徵。戲曲劇中人物更是常用吟詩手法來言志抒情,如《牡丹亭》杜麗娘游園時感嘆:「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2) 戲曲與小說,它們都以敘事為主體、以塑造人物為中心;戲曲文本創作受小說深層次的美學影響主要還在審美追求上的傳奇性;小說幾乎是戲曲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京劇《智取威虎山》則是根據現代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改編的。

㈦ 中國古代小說和中國古代戲曲之間的相互影響

戲曲源於說唱,小說源於話本,而說唱藝人的「劇本」就是話本,所以小說戲曲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它們在發展歷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例如宋元時期三國故事的戲曲單刀會為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提供了素材和思路,而三國演義又促進了戲曲的改進。

㈧ 有哪些著作代表了明代文學,戲曲、小說成就最高

綜觀明代文學,戲曲、小說成就最高,特別是長篇小說《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的產生,是其標志。戲曲《牡丹亭》的成就,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小說、戲曲的成就,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家們的創作經驗,也為清代許多作家所汲取。清代詩、詞、文的所謂「中興」,同明代詩文的變化有關。

熱點內容
好看的總裁文娛樂圈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05 14:22:32 瀏覽:150
2010年前網路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5 14:03:50 瀏覽:536
感人的穿越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5 13:56:36 瀏覽:708
免費言情靈異小說全文閱讀免費 發布:2025-05-05 13:56:35 瀏覽:843
小說里公主的名字大全 發布:2025-05-05 13:38:19 瀏覽:757
宿命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5-05 13:22:26 瀏覽:274
言情靈異搞笑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5-05 13:22:16 瀏覽:972
男主是死神女主穿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5 13:01:41 瀏覽:716
寵妃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5-05 12:59:25 瀏覽:296
輕松幽默的系統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05 12:53:32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