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氣排行 » 好看的兒童小說排行榜

好看的兒童小說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1-07-25 02:13:10

『壹』 好看的兒童冒險小說

《賊王》、《尼魔島》、《樓蘭古國的奇幻之旅》、《異空間入侵》、《飛·奇幻世界》、《冒險小虎隊》、《查理九世》

『貳』 優秀的兒童小說推薦

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鄭淵潔的很好:皮皮魯和魯西西,舒克和貝塔等等

『叄』 有什麼好看的兒童書籍推薦

1、《格列佛游記》是英國18世紀的一部傑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天生喜歡冒險的格列佛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遇險,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等幾個童話式國家的遭遇和見聞,情節的幻想性與現實的真實性有機結合,給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2、《吹牛大王歷險記》是一部融荒誕和現實於一體,集童話、笑話以及滑稽故事於一身的特殊的吹牛故事。講述了敏豪森男爵在外游歷時的一系列滑稽而荒誕的冒險故事,由於在敘述過程中加入了許多幻想、吹牛、誇張的成分,敏豪森這一名字在世界上早已成為喜歡吹牛說謊、無限誇張和狂妄自大等一類人的代名詞。

3、《水孩子》是一部教育孩子自我完善的動人故事。作者以親切而風趣的語調、優美而簡潔的文筆,生動地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孩子如何在仙女的引導下,經歷各種奇遇變成水孩子的美麗故事。

4、《愛麗絲漫遊奇境》是一個充滿了奇異幻想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和姐姐在河邊看書時睡著了,夢中她追逐一隻穿著背心的兔子而掉進了兔子洞,從而來到一個奇妙的世界。作者創造出了一個美妙的奇境,把我們帶進了一個荒誕離奇的世界。《木偶奇遇記》被譽為「義大利兒童讀物的傑作」、「義大利兒童讀物中最美的書」。描述了匹諾曹從一個任性、淘氣、懶惰、愛說謊、不關心他人、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玩的木偶,變成一個懂禮貌、愛學習、勤奮工作、孝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好孩子的過程,以及他所經歷的一連串的奇遇,充滿了童趣與想像。

5、《綠野仙蹤》是極富想像力的異國鄉村幻想故事。作者以奇特的想像力描述了一個小女孩被旋風刮到奧芝國,和她的三個朋友:獅子、稻草人、鐵皮人團結在一起,戰勝險惡,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不屈不撓地同惡魔斗爭,最終如願以償的故事。《叢林奇事》講述了「狼孩」莫格里和其他幾種動物的驚險故事。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入勝,向讀者展開了一幅神秘而又壯闊的印度叢林圖卷,充滿了異域風情。

6、《彼得·潘》是巴里影響最大的代表作。作者通過奇妙的永無島和不肯長大的男孩彼得·潘這樣的形象深情地告訴人們: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樂章,珍惜可貴的童年時代,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那僅僅屬於他們的歡樂。

7、《柳林風聲》是一部關於友誼、關於家園的溫情之作,情節圍繞四個小動物展開,分別是恭順的鼴鼠、聰明的河鼠、老成持重的獾以及總想出風頭的癩蛤蟆。作者用如詩如畫般的散文式文筆,展現了一幅美妙的自然畫卷。

8、《小王子》是一部充滿詩意而又溫馨的美麗童話,講述了「我」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遇到了一個古怪奇特而又天真純潔的小王子——他來自一顆遙遠的小星球。作者通過小王子的游歷暗諷了成人世界的荒唐和虛偽,情節別致而曲折,行文富於詩情和哲理,讓人讀後回味無窮。本書所選譯本質量一流,均出自名家之手,是廣受讀者好評、代表國內最高翻譯水平的優秀譯本。書中配以大量插圖,增強了本書的閱讀趣味性,是一部專為中國讀者打造,符合青少年審美取向和閱讀欣賞心理的理想讀本。

9、《格列佛游記》被認為是「文學的偉大寶庫之一」。數百年來,《格列佛游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吹牛大王歷險記》被譽為18世紀兒童文學的瑰寶和諷刺文學的豐碑。高爾基更將它與歌德的《浮士德》、萊辛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等相提並論,說它是受到人民口頭創作影響的最偉大的一部文學作品。

10、《水孩子》被譽為所有童書經典中「最不可思議的作品之一」、「世界十大富含哲理的童話佳作之一」。該書一經出版,便成為當時最有影響、最暢銷的小說,並一直暢銷至今。

『肆』 有什麼好看的兒童小說嗎推薦幾本

去看黃春華的《一滴淚珠掰兩半》、《手心裡的陽光》、《楊梅》、《只有愛不能分開》叭。都是幾個女生在成長中受到的傷痛:父母的離去、去世的親人...但是,他們也學會了堅強!
還有陽光姐姐的《擁抱幸福的的小熊》很好看呢!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擁抱小熊就是擁抱幸福!
辮子姐姐心靈花園也是我超愛!《神奇女生祝如願》《我可以抱你嗎,寶貝?》

『伍』 兒童文學上推薦的書好看的都有哪些

《紅舞鞋》
《列奧納多的秘密》
《完美的花朵》
《傾斜的天空》
《 我會好好愛你》
《盧上春歌》
《我是你的守護星》
《震動》
《天光海岸》
《白殼艇》
《木棉流年》
等等。
我最愛的是《紅舞鞋》,《列奧納多的秘密》和《我是你的守護星》~~~

『陸』 有沒有一些好看的兒童文學作品,推薦下

《黑暗護衛艦》
The Dark Frigate
作者:查爾斯·波得曼
獲獎年份:1924年金獎
簡介:講述了少年菲利浦的海上冒險經歷。孤兒菲利浦偶然開始了航海生活,他所在的船卻遭遇了海盜。海盜殺死船長,搶奪船隻,菲利浦也被迫加入海盜團,開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航海探險。最終,菲利浦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戰勝了海盜。
評價:這本書是繼《金銀島》後又一生動描寫海盜題材的冒險故事。作者十分擅長用文字來培養兒童正直勇敢和堅毅品格。
《海蒂--木偶百年歷險記》
Hitty, Her First Hundred Years
作者:雷切爾·菲爾德
獲獎年份:1930年金獎
簡介:講述了一個會說話、有思想的木偶,在跟隨不同領域的主人四處漂泊,最終又回到第一個主人老家的故事。當她回來時,第一個主人早已不在。這個木偶娃娃的一生,感受到來自人間的溫暖與關懷,也體驗到世態炎涼。
評價:這只木偶娃娃勇敢又堅強,真誠地對待每一位主人。她的經歷告訴孩子們,即使在最艱難的境地,也要對生活充滿希望與熱情。
《藍色的海豚島》
Island of the Bule Dolpins

作者:斯科特·奧德爾
獲獎年份:1961年金獎
簡介:太平洋上一個形似海豚的島嶼上,曾經住著印第安人。由於遭到追殺,他們離開了這個島嶼,卻留下了一位小姑娘,她獨自在島上生活十八年,等待救援。
評價:這一本像是女版的《魯濱遜漂流記》,作者用平靜的文字勾勒出了女孩的孤獨和堅強。讀者讀完後,內心會升起一種勇氣與決心。
《通往特雷比西亞的橋》
Bridge to Terabithia
作者:凱瑟琳·佩特森
獲獎年份:1978年金獎
簡介:十歲的男孩傑西住在鄉下農場,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敲打著他。後來他與自己性格相反的萊斯莉成為摯友,兩人在樹林深處,盪著魔法的繩子進入特雷比西亞的幻想王國盡情玩耍。突然有一天,繩子斷了,傑西是否還能再次進入特雷比西亞?
評價:本書作者的許多故事都來源於生活經歷,反映現實。她的故事都滲透著一個鮮明的主題:青少年對自我的尋找,一些與他人格格不入的孩子,最終會與他人相逢,獲得安慰和滿足。
《手斧男孩》
Hatchet
作者:蓋瑞·伯森
獲獎年份:1988年銀獎
簡介:講述了13歲的布萊恩在放暑假時,進入原始森林找爸爸時遇到突發情況,被困在森林深處的故事。布萊恩帶著出發前媽媽給他的斧頭,在深林中開始了荒野求生的生活......
評價:這本書開創少年荒野求生小說的先河,讓無數孩子學會要獨立面對困境,勇敢迎接挑戰。書中主人公有斧頭面對困境,即使沒有斧頭,也要擁有勇氣。
《女水手日記》
The True Confessions of CharlotteDoyle
作者:艾菲
獲獎年份:1991年銀獎
簡介:來自上層社會的少女獨自登上駛向美國的海鷹號時,被捲入一場驚心動魄的海上之旅。她憑借自己的勇敢和機智,逃過劫難,最後當上船長,回到父母身邊,卻發現自己與原本的世界格格不入。
評價:書中描述的19世紀航海場景鮮明突出,情節緊湊,令人難以忘懷。千金小姐最終蛻變為成熟女水手的情節,為女孩子樹立了一個難忘的英雄形象,會極大鼓舞女孩們的士氣。
《蘇菲的航海日誌》
The Wanderer
作者:莎倫·克里奇
獲獎年份:2001年銀獎
簡介:蘇菲一心嚮往大海,終於和三位舅舅、兩位表哥開始了航行。他們要從美國東海岸出發,跨越大西洋前往愛爾蘭,去看望外公。大海有時美得讓人著迷,有時又讓他們險些葬身海底。蘇菲深愛這次旅行,一直在日誌中記錄旅行中的點點滴滴。同時,她還一路給大家講述外公的事情,卻發現外公的三個兒子竟都沒有聽說過......
評價:這本書採用日記體敘述,用不同的視角引出邏輯的漏洞,吸引著讀者追尋真相。書中的冒險引人入勝,人物的心理活動也很適合兒童,讓每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彼此,是一部很好的少女成長小說。
《尋找阿加莎》
One Came Home
作者:埃米·廷伯萊克
獲獎年份:2014年銀獎
簡介:這是一次因為心中的親情,為親情而堅持的懸疑冒險之旅。書中給讀者展示了美國真實的歷史細節,作者更用豐富的想像力寫出刺激的懸疑情節。在冒險中還流淌著溫暖細膩的親情。
評價:這本書的立意已經超脫了兒童文學的范圍,這是一部北美拓荒史。主角的勇敢執拗,是北美拓荒者所具有的成功品質。而全書用近一半的段落描寫人類將50億只北美旅鴿獵殺至滅絕的事件,非常引人反思。

『柒』 推薦好看的兒童文學小說

草房子

一、小說-《草房子》
1、出版信息
書名:草房子 作者:曹文軒 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頁碼:279 頁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 ISBN:9787534618727 裝幀:平裝 開本:32 定價:18.00元
2、作品介紹
《草房子》是曹文軒的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篇小說。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她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遙遠,想起浪漫的童話。當我們走近曹文軒為我們搭的《草房子》時,我們確實被這樣一種氣息所彌漫。作者以優美的文筆,寫了離我們已遠去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實則並不簡單的生活,我們的時代未必經歷過,但無疑我們都能體悟得到,那種發生在還未長大卻嚮往長大的少男少女之間的純真故事,有許多茫動,但也是必然。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經歷,不幸少年與厄運抗爭的悲愴,殘疾少年對尊嚴的堅守,等等,在這所其實並不大的草房子里撲朔迷離地上演,給人感人心魄之感,有時甚至催人淚下。 作品格調高雅,由始至終充滿美感。敘述風格諧趣而又莊重,整體結構獨特而又新穎,情節設計曲折而又智慧。盪漾於全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趨疏遠、情感日趨淡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通篇敘述既明白曉暢,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種既是孩子喜愛也可供成人閱讀的兒童文學作品。
3、本書目錄
總序
第一章 禿鶴
第二章 紙月
第三章 白雀(一)
第四章 艾地
第五章 紅門(一)
第六章 細馬
第七章 白雀(二)
第八章 紅門(二)
第九章 葯寮
代跋 追隨永恆
2、所獲得獎項
《草房子》曾獲冰心文學大獎。中國作協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兒童文學獎。1994、1997、1998年度由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民生報》、《國語日報》等聯合頒發的最佳讀物獎。 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1999)、冰心兒童文學大獎以及第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金獎。 電影《草房子》曾獲第十九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一九九八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牛獎以及影評人獎、第十四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3、點評
學生點評 純真的愛 ----讀曹文軒《草房子》有感 《草房子》是一本兒童讀物,描寫的是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小學生活。小說通過陸鶴、紙月、細馬、杜小康四個同學性格特徵、家庭背景和學習生活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孩子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以及同學間互幫互助的感人場景。即使學生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孩子的心底還是純真的。 「陸鶴」是一個禿頂的孩子。隨著日子的流逝,六年級的「陸鶴」感覺到了自己的禿頂使學生「戲弄」的對象。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陸鶴為此做出了反常之舉。他用不上學了逃避同學異樣的眼光,用生薑擦頭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後長出頭發來,用戴帽子企圖遮掩自己的禿頭。當這些都使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時,他索性在「廣播操」比賽這樣的重大日子裡,把自己頭上的帽子甩向了天空,導致全校的廣播操失控,而錯失了「第一」的榮譽,「就這樣,陸鶴用他特有的方式,報復了他人對他的輕慢與侮辱。」即使陸鶴用這樣嚴重的錯誤來報復別人對他的侮辱,但是,孩子還是純真的。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舉動來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尊重。可喜的是,他還是有著強烈地集體榮譽感,當他們學校的文藝演出缺少一個禿頭的演員時,他毅然站出來,承擔起了這個重要的角色,而且把這個角色演得一絲不苟,活靈活現。陸鶴在演出中感悟到了,只有為集體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大家的尊重 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是純真的,他們的「忍不住的笑」「厭惡的眼神」也並不含真正的「惡意」,從孩子的世界中體驗到了什麼是真,什麼是純。 一個是禿頂的「陸鶴」,另一個是美得讓人忍不住有保護慾望的「紙月」,紙月正如她的名字,是一個易碎品,紙月的一手好字,紙月的掉眼淚,紙月的笑聲,紙月的溫柔,紙月的沉默,紙月的倔強……都給桑桑帶來了莫明的感覺,不由間有了自卑的情緒和對抗的情緒。這一切在作者的筆下描寫的是如此的真實,又如此的唯美。雖然紙月是個私生子,但是在孩子們的眼中,並不影響紙月的善與美。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眼中體驗到了什麼是美,什麼是善。 而細馬是一個領養來的孩子,在一個陌生的世界裡,感覺到了被別人排擠,無法適應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選擇了逃避。他拒絕和同學交談,選擇了與羊為伍,開始了自己的放養生活。但是孩子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與同伴交流的。當他能聽懂當地的方言時,他用笨拙的「罵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別人的「招惹」,以泄他對在教室里讀書孩子們的嫉妒。雖然他本能的抵觸他的養父母,計劃著有一天逃離這個地方。當養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沒後,養父病逝後,養母受不了一連串的打擊瘋了後,細馬毅然地挑起了這個家,承擔起了照顧養母的責任。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什麼是憂傷,什麼是勇氣。 杜小康的生活更有戲劇性的變化,從原來的全村首富,一夜間變為負債累累,小小的孩子確實承受的太多太多。一個整天穿著乾乾凈凈的孩子,過著無憂無慮,有求必應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羨慕,優異的學習成績,口袋裡有各種各樣的零食,能夠騎著罕見的自行車穿梭於孩子們游樂場。這樣的孩子,肯定是孩子們的「孩子王」,享受著至尊無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戲也往往是「將軍」「司令」的領袖人物。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優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間毀了,因為父親生意的失敗,致使這個孩子的優越感全失。孩子不適應是肯定的,但是,還是勇敢的承受了。陪這父親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放鴨失敗後。父親垮了,但是孩子卻勇敢地站了起來,繼承父業,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力量。 曹文軒是一位下定決心要用「從前」少年的故事來感動今天的孩子的作家。在中國下這樣的決心似乎不容易,作家還需要寫一篇後續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在世界上有這樣想法並獲得成功的作家很多,前面介紹的這些作家大多屬於這種類型,馬克·吐溫、德瓊筆下的少年都有自己兒時的印記,而槐爾特、黑柳徹子乾脆就是寫自己的故事。曹文軒在與少年張苗的訪談中,也承認《草房子》中的桑桑「有自己的影子」。 曹文軒1954年出生於江蘇鹽城農村,在此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後留校任教,現在是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他也是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成就並不限於兒童文學領域。 他小時候生活在蘇北一個很窮很窮的農村,「到底有多窮很難用語言來形容」。不過,「窮雖然窮,但那段時光還是過得很有意思,很愉快的。」到底有多愉快,你讀了《草房子》自然就知道了。他回憶道,身在那樣的貧困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家能有一碗干飯、一碗紅燒肉吃。可當他離開了那裡,卻發現「原來過去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寶貴,原來那裡的每一粒沙塵,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都是可以進入到文學世界裡去的」。 在他的少年小說中,雖然人的物質條件很匱乏,但生活環境卻在他的筆下如詩如畫。他深情地回憶道:「在我的家鄉,到處都有河,有橋,如果走3里路的話,至少要過5座橋。原來,我們那兒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在我一點點大的時候就會使竹篙撐的船,搖櫓的船,槳盪的船了。」 《草房子》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樣的水鄉。故事從桑桑上一年級開始,一直講到1962年他小學畢業。熟悉那段歷史的人肯定知道,那正是「大躍進」與以後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不過故事中並沒有講到這段歷史,只是講一個水鄉小學寧靜卻也不平靜的故事。 桑桑是校長桑喬的兒子。桑桑的家就在油麻地小學的校園里,也是一幢草房子。 油麻地小學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幾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規則,又似乎是沒有規則地連成一片。它們分別用作教室、辦公室、老師的宿舍,或活動室、倉庫什麼的。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後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叢兩叢竹子,或三株兩株薔薇,或一片花開得五顏六色的美人蕉,或乾脆就是一小片夾雜著小花的草叢。這些安排,沒有一絲刻意的痕跡,彷彿是這個校園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這個樣子。……油麻地小學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鋪張,比這里的任何一個人家的選草都嚴格,房頂很厚。因此油麻地小學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溫暖的,夏天卻又是涼爽的。這一幢幢房子,在鄉野純凈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而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房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 專家點評 《草房子》的審美追求 面對今天因學業沉重,受信息浪潮包圍而不堪重負、早熟的孩子們,兒童文學作家感到了一種無所適從的焦慮。然而,一批自覺擔綱「未來民族性格塑造者」的作家還是試圖通過自己的寫作讓今天的孩子為之動容,滌盪他們的情懷,曹文軒就是其中的一位。「怎樣去感動今天,乃至將來的孩子?」這一疑慮在曹文軒的筆下成功地演繹為堅定的自信,長篇小說《草房子》就是一個典型的文本。小說通過對成長和人性這兩大主題的浪漫敘述,實現了作家「追隨永恆」的目的。 一、人性美的展示 雖然生存環境改變了,心理、生理狀況也都起了明顯的變化,但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慾望、基本情感和基本的行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處境,都一如從前,當作家看到這點時,他在回答「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動?」這一命題時,就顯得相當專註:以人性的回歸來啟迪人、凈化心靈。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里說過,教育把許多現成的感情灌輸給兒童,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換句話說,人之初未經教化的原始心性和自然心理是世間最為純真的人之存在,最接近人性的本原。作品中首先凸現出來的就是未泯童心。小說主人公桑桑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異想天開、出人意料的事情。他會心生憐憫,決意改善鴿子們的住處,不顧後果地將家裡用的碗櫃三下五除二改製成「鴿籠」,當看到鴿籠穩穩地掛在牆上時,桑桑被自己的高尚感動了;還會出於臨淵於魚的羨慕之情,將父母大床上的蚊帳當成漁網,撒到河裡,於是,就在蚊帳遭遇了平生一劫,被桑桑拉下水之後不久,桑桑也免不了遭難。豐子愷先生看到女兒阿寶騎在凳子上,搖擺著說:「凳子四條腿,阿寶兩條腿。」稚音一出,先生欣喜若狂,疾筆成畫,題曰「凳子四條腿,阿寶兩條腿」。後來禁不住又在《圓緣堂隨筆》里提到此事,把它當作孩童天真情趣的代表。倘若拿「凳子四條腿,阿寶兩條腿」和桑桑的心無旁騖,一門心思辦「好事」相比,也會頓顯大失聲色的。 除了童趣外,童心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童真。在小說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們的各種想法、行為出發點都是相當真誠的,少不更事時的幼稚想法皆出於孩童毫不保留的喜怒哀樂之情、善良同情之心自不必說,就連略經人事之後的成熟心機,也都是單純而易窺的,絕不含一絲存心傷人的意味。例如小說中的細馬,雖然決定家中大事時一副當家作主的樣子,討價還價時擺出精明能乾的架勢,顯示出大人才有的沉穩和耐心,但在桑喬校長和其他油麻地人的眼裡,他的這份心機又是明白的:為了支撐屢遭厄變,失去主心骨的家,他的苦心就顯得格外真摯,惹人憐愛。 在困頓環境的磨礪下頑強保存,並且歷久彌堅的獨立人格、優秀品性較之天然童心又顯得更加難得和珍貴。小說通過對禿鶴、紙月、杜小康、細馬、以及白雀、蔣一輪、秦大奶奶等眾多人物、故事的描寫,傳遞了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等高貴人性美的信息,這種有關人生滄桑、有關美好與善良的充滿浪漫和悲憫的敘述,使作品顯示出一種寬厚、深沉、凝重又不失色彩的審美空間。我相信,今天的孩子一定會因此而感動,並從中獲得人生初體驗,他們需要這樣的審美指引,而我們的兒童文學作者亦有責任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良性靈魂。 二、成長主題的表達 成長這個話題在人類歷史上總是具有清新雋永的魅力。《草房子》對人性內涵的表述,是在少年成長的主題下展開的。作者以主人公桑桑的視角為敘事觀察點,描寫了桑桑在油麻地度過的六年小學生活,以及這段時間里目睹的草房子和油麻地發生的人事變遷。從計較與條件優越的同齡人杜小康暗中較量的得失並為之苦惱,到主動伸出援手,賣掉心愛的鴿子為杜小康籌得擺雜貨攤的啟動資金;從跟妹妹爭食搶吃時的不懂事,到為了不食言,忍病帶妹妹進城的負責,這些轉變都有力地說明了作為一個觀察者和參與者,周遭的事情讓桑桑這位懵懂少年經歷了一場艱難甚至飽含滄桑的成長洗禮。離開草房子時,桑桑再也不是過去那個頑皮淘氣的小男孩了,他在與親人、師長、同學的生活撞擊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啟悟,他已經慢慢成熟,對身邊的人和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同時在生與死的輾轉中獲得了生命的自我超越。而桑桑周圍的夥伴,如禿鶴、杜小康、細馬,不也經受了這樣的成長儀式嗎? 不僅如此,就連那些和孩子們關系親密的大人們,也都或多或少地經歷了人性的二次成長。桑桑和其他孩子「奶奶——」的深情呼喊,喚醒了垂老的秦大奶奶堅硬頑固的心,使她奮不顧身地去解救落水的女孩;在油麻地小學師生的尊敬和愛戴中,她自覺放棄了曾經傾注了自己和丈夫所有青春和心血的關於土地的夢想,搬出了草房子,在這之前,秦大奶奶是任憑你幾條大漢將其放在門板上也抬不走的呀。在和兒子一起抗爭死亡的過程中,桑喬的人格提升也是顯著的,他成功地解開了自己身世低賤的心理郁結,放棄了對榮譽的過分熱衷和汲汲追求,顯示出超然、灑脫的氣度。 隨著成長這一流程的展現,獨立、挺拔的人格和人性美的力量得到了深刻的闡釋,小說也因此獲得了豐富的審美內涵。 三、牧歌式的敘述 說到對人生的思索,對人性和成長的解剖,我認為沒有比哲學更為簡明、精確的了。小說以及其它文藝作品,都只能提供相對模糊的感受。但是,作者通過創作傾訴對人生的感悟,滿足表達個體存在的慾望;並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在別人的故事裡得到安慰,從而獲得在險象環生的生活道路上繼續前行的動力,這就是小說的獨特作用。因此,敘述作為小說存在的理由就顯得尤其重要。 60年代蘇北平原上,農村人家的窘迫而平靜的生活,在作者的敘述下像寬廣的內陸河一樣從容鎮定、波瀾不驚。這里有茅草蓋成的冬暖夏涼的金色草房子校舍,有人畜共處一室的局促和寒傖,有清冷高闊的秋冬夜空下孩子們單調而快樂的游戲,有戲台上的簡陋表演和戲台下的歡聲笑語,還有大河上被農人驅趕的鴨群游動時泛起的漣漪、樹林里被獵人追逐的慌張竄逃的野兔和五月的陽光下閃爍著金子般光芒的麥穗……成長和人性這兩個沉重的話題在牧歌式的敘述下展開,也顯出一種詩篇般的優美來。任何功利色彩的說教在這種敘述面前都會覺得自慚形穢。 曹文軒在作品的代跋中反復強調,他追隨的是一種永恆,一種人性內涵的浪漫追尋與審美提升。的確,《草房子》用「一份古典式的溫情」,將「一切困擾和矛盾都化解在溫和的人生的光芒之中」,閃耀著人性美的光環。同時,曹文軒憑著一顆愛心、責任心和對人性美的執著態度,通過自己的創作,無疑擴大了兒童文學的審美疆域,強化了兒童文學的表現力度。 《草房子》的故事大概發生於60年代初,這個時期可說是中國政治運動旺盛的時期。但《草房子》卻沒有牽扯上政治色彩,片中也沒有任何與政治事件有關的情節。它通過一個少年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展現60年代純朴的風土人情,同時透出一種淡淡的憂愁。從某種角度說有點類似《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童年的回憶。不同的是《草房子》的主角年紀更小,在他眼中的世界當然更單純也更美麗——雖然他見到的都是不幸。其實影片反映的只是一種中國人特有的「情」:父子情、朋友情、家庭中的感情、團體間的感情、老師之間的感情。片中也有一段愛情,最後卻是以悲劇告終,但他們分手的原因並不是女方父親的嫌貧愛富(僅是一個方面),也不是主人公的「誤事」(也僅是一個偶然),說到底是沒有「緣分」,而這一切都不是因為政治的因素。 《草房子》電影屬極少的例外,盡管它被劃入「兒童片」,但常見的「兒童片」往往也是說教的代理品,從這一點來說《草房子》是非常難得的。它的故事中幾乎看不到絲毫的道德說教。本片中「時間」的概念是停滯的,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帶點浪漫,帶點傷感,帶點溫情的故事。全片的主格調應該說是比較哀傷的,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幸,但其表現過程卻又非常凄美,恰似江南的春雨,潤物細無聲。

『捌』 推薦好看的兒童書籍!

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里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1內容簡介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媒體評論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小豆豆》,讀到我在小林先生創辦的「巴學園」中的生活。要是有機會能來中國,見見各位,將會是一件多快樂的事啊!

——黑柳徹子

小林先生在他的教學園地實現了對童年秘密的尊重,非常了不起。

——梅子涵(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此書令人驚訝地證明了童年是永恆的,是超越時空的,是有獨特價值的。實際上,黑柳徹子對童年的發現與證明,不亞於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

——孫雲曉(著名教育專家)

《窗邊的小豆豆》里的故事就是原來的故事,這里沒有編制,甚至沒有虛構、構思,按照生活原來的樣子寫。

——曹文軒(著名作家)

如果把《窗前的小豆豆》作為一面鏡子,就會發現我們今天家庭和學校教育遇到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會發現我們成人自身的問題。

——徐國靜(著名教育專家)

不僅是適合小孩子們閱讀的優美的兒童小說和成長故事,同時也是寫給全天下的父母親、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們的「教育詩」。

——徐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在閱讀《窗邊的小豆豆》的過程中,我經常情不自禁為小豆豆的純真可愛且又勇敢的冒險擊掌。可以說,童年意味著快樂。

——俞國良(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小林校長很了不起,能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對話。孩子的世界很空靈、很純凈,我們要保護孩子的世界,我作為一名校長,希望從自己的學校做起,在老師中倡導蹲下來與孩子對話,我會推薦全體老師去閱讀這本書。

——馬驫(上海市建平世紀中學校長)

巴學園是個夢想中的學校,它給現代教育界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理想。

——金井理江

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老師不愛自己的學生。關鍵在於,你的愛是孩子們需要的嗎?你的愛是不是扼殺了孩子們的童真?《窗邊的小豆豆》能夠引起無數人共鳴,在兒童教育的方式上,給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新華社

讀小豆豆,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帶世俗的純凈。

——人民日報

《窗邊的小豆豆》不僅僅是關於童年生活片段的回憶,更是一種教育方法的實例展示,而且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都應該去讀的好書。

——《語文報》

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僅記住了一個由六輛電車改成教室的學校,校名叫「巴學園」,更讀到了一個兒童成長的旅程,這個旅程是創造力的形成和社會適應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過程。

——中國教育報

這是一本所有母親、所有老師、所有識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經是孩子的人都應該一讀的書。

——中華讀書報

「小豆豆」在成長的話題上顯示出了她獨有的意義。

——北京晚報

孩童在成長過程中所有可貴的天真特質也都是被漫不經心地遺失和隨意處置的。沒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樣長大,「小豆豆」在成長的話題上便顯示出了她獨有的意義。

——北京青年報

《窗邊的小豆豆》以及許多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僅是兒童需要讀的,其實更應該讀的是老師、家長。

——新民晚報

《窗邊的小豆豆》其價值因教育思想豐富而獨樹一幟,其紀實魅力讓任何虛構文字無法追及。《窗邊的小豆豆》值得每一位教師和父母珍藏和精讀。

——羊城晚報

巴學園是一個理想的校園,小豆豆的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如夢似幻般的地方,使小豆豆的童年充滿了美好韻律,也使她從曾經的調皮、淘氣,成長為一個可愛、懂事、善良、快樂的好孩子。

——楚天都市報

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的學校,一個兒童的理想國。

——華西都市報

相信每個讀過《窗邊的小豆豆》的孩子,都會夢想身邊有一所巴學園一樣的學校,在那裡能遇到像小林先生一樣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長。

——錢江晚報

《窗邊的小豆豆》連續多年高居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創下了目前國內圖書市場少兒圖書單本銷量最高和連續上榜時間最長的奇跡。

——燕趙都市報

《窗邊的小豆豆》就是經典……閱讀經典圖書,會讓人變得優雅、優秀、完美。

——金陵晚報

『玖』 推薦幾本好看的兒童文學小說

《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薔薇谷》、《追隨永恆》、《三角地》等。長篇小說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黑瓦》、《根鳥》、《細米》
曹文軒
主要兒童文學作品
《阿雛》《再見了,我的星星》
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市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後留校任教。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薔薇谷》、《追隨永恆》、《三角地》等。長篇小說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細米》等。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是「追隨永恆的力作」。主要學術性著作有《中國80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小說門》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作品大量被譯介到國外,《紅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以上學術獎、文學獎30餘種。其中有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中國台灣中國時報年度開卷獎、「好書大家評」年度最佳小說獎等獎項。曹文軒於2004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2008年9月來到青島的各個學校進行巡迴演講。

『拾』 推薦幾本好看的少兒文學作品書唄

一千零一夜 海底兩萬里 丁丁歷險記 木偶奇遇記 老人與海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三國演義 《哈利·波特》系列 魯西西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三毛流浪記 小螞蟻歷險記 八十天環游地球 海蒂 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 昆蟲記 十萬個為什麼  孔子的故事

熱點內容
好看的穿書小說推薦甜寵 發布:2025-05-22 16:08:04 瀏覽:658
無限流綜藝小說排行榜2015年 發布:2025-05-22 15:51:53 瀏覽:176
異界之英雄傳奇免費帝王小說 發布:2025-05-22 15:42:54 瀏覽:58
造化之門我愛聽書網 發布:2025-05-22 15:42:51 瀏覽:470
有關紅色二代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22 15:41:19 瀏覽:50
歡快鬥地主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5-22 15:39:05 瀏覽:756
香蜜沉沉原著小說閱讀 發布:2025-05-22 15:16:03 瀏覽:232
小說大全免費閱讀下載 發布:2025-05-22 15:14:33 瀏覽:874
女主言情網游小說 發布:2025-05-22 15:13:05 瀏覽:624
好聽的黑道言情有聲小說 發布:2025-05-22 14:52:29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