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戰諜戰小說排行榜
① 抗日戰爭間諜類的小說
抗日戰爭間諜類的小說有《間諜那些事兒》《風聲》《風語》《刀尖》《暗算》。
1、《間諜那些事兒》
《間諜那些事兒》首發於起點中文網,作者是諜海幻影,講述了很久以前,有個男孩站在北京的街頭,目睹一輛輛懸掛各色國旗的防彈轎車揚塵而去。
冷暖幾度秋,他沒想到多年後,在非洲的一次防務外包中,為了救下一個相逢的女孩而擅自變更了行動計劃,釀成情報高官一死七傷的事故,從此他在情報界銷聲匿跡。
5、《暗算》
《暗算》首次出版於2003年。《暗算》分為《聽風者》、《看風者》、《捕風者》三部分,每部分含有若干故事章節,有七個敘述者,都以第一人稱分別敘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以敘述者之一的記者「麥家」巧妙地將其串聯起來。
小說通過這種詭異迷離的敘事方式和幻疑莫測的懸念情節,展示了一個有別於人們固有印象的特工世界,重新詮釋了特工的悲劇宿命。
② 喜歡軍事,求精彩的軍事諜戰小說推薦!!謝謝啦
魯金鑫
----《厲鬼奇兵》
諜戰特工
作者的選材是很好的,把鬼神和抗日結合在一起成為驚悚軍事小說,十分新穎。本書主題是抗戰,驚悚只是作為輔助亮點。即扮鬼來和鬼子玩智慧游戲、玩心理戰術、帶有一定的驚悚氣息,去完成抗日殺鬼子的重任。這鬼啊是裝的,為何裝的鬼還能戰勝鬼子。原因只有一點「日本人作為侵略者,不論外表多強大,然心中有鬼,強大的外表下掩藏著虛弱害怕的心理。厲鬼奇兵正是利用這一點,才可用虛無之事物,戰勝看似強大之敵。是值得一看的一書。
暮色月語
----《鐵血女兵》
軍旅生涯
巾幗不讓須眉!作者很有勇氣,這本書是在眾
男頻文中猶如一枝傲人寒梅,作者用細膩的語言描繪了戰場的激烈景象,人物刻畫有別於其他軍事小說,形成作者獨具一格的特點。文章在作者的輕描淡寫下卻頗具代入感,將一群女兵的理想、信念和不服輸的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
且聽滄海
----《南洋霸主》
戰爭幻想
小說的開篇情節十分激烈,也很牽動人心,作者對這段屈辱歷史十分熟悉,更令人贊嘆的是作者的軍事知識,尤其是船炮方面的歷史知識更是十分專業,是難得的 小說中對林飛的思想活動描寫豐富,非常好看,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推薦閱讀!
魚頭燉豆腐
----《抗日之鐵血鋤奸》
諜戰特工
小說描寫精彩情節緊湊,跌宕起伏的劇情讓人聯想到電視劇雪豹,從國到共與日勢不兩立,中間又有手足情深的兄弟情,又插入生死交加的愛恨情仇,文章整體主要突出主人公的精湛武藝和過人智慧。
③ 求推薦好看的諜戰小說
《中國龍組2》
《全能特工》
《未來特警》
《國刃》
《一級安保》
《特工全球》
《日奸傳說》
《蝶變》
《風起隴西》《狐影重重》這些你可以去看看。
④ 求經典的抗日小說,希望推薦幾本經典的
鍾表
-----《狼牙特戰隊》諜戰特工
這篇諜戰特工文讓人找回了久違已久的特種兵電視劇感覺,甚至,在很多情節上比那些特種兵劇集更加激烈,也更加吸引人。開篇後很快便向我們呈現了一場狙擊手射殺主角及其戰友的戲,這場戲十分精彩,讓初入茅廬的主角很快成為整個事件的中心和重心,令讀者瞬間代入到了情節當中。 看得出作者對軍事理論和一些槍械方面的知識也了解不少,總體來說,這部軍事佳作劇情緊張刺激,懸念迭出,值得一看!
且聽滄海
-----《南洋霸主》戰爭幻想
小說的開篇情節十分激烈,也很牽動人心,作者對這段屈辱歷史十分熟悉,更令人贊嘆的是作者的軍事知識,尤其是船炮方面的歷史知識更是十分專業,是難得的 小說中對林飛的思想活動描寫豐富,非常好看,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推薦閱讀!
暮色月語
-----《《鐵血女兵》軍旅生涯
巾幗不讓須眉!作者很有勇氣,這本書是在眾男頻文中猶如一枝傲人寒梅,作者用細膩的語言描繪了戰場的激烈景象,人物刻畫有別於其他軍事小說,形成作者獨具一格的特點。文章在作者的輕描淡寫下卻頗具代入感,將一群女兵的理想、信念和不服輸的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
魯金鑫
-----《厲鬼奇兵》諜戰特工
作者的選材是很好的,把鬼神和抗日結合在一起成為驚悚軍事小說,十分新穎。本書主題是抗戰,驚悚只是作為輔助亮點。即扮鬼來和鬼子玩智慧游戲、玩心理戰術、帶有一定的驚悚氣息,去完成抗日殺鬼子的重任。這鬼啊是裝的,為何裝的鬼還能戰勝鬼子。原因只有一點「日本人作為侵略者,不論外表多強大,然心中有鬼,強大的外表下掩藏著虛弱害怕的心理。厲鬼奇兵正是利用這一點,才可用虛無之事物,戰勝看似強大之敵。是值得一看的一書。
⑤ 經典抗戰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我國抗戰小說興盛,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排行榜,先來說說我的。
排名第一《亮劍》,作者都梁
戰神將軍李雲龍,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戰功卓著。亮劍精神就是我們的軍魂,縱然敵眾我寡,縱然深陷重圍,我們也敢於亮劍!我們敢於戰斗到最後一個人!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排名第十《一寸山河一寸血》,作者關河五十州
以全新的視角,講述了中國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離新中國最近的歷史,那是個社會結構、思想經濟全面動盪轉型的時代,新中國就是從那裡走來,而我們就生活在新中國里,我們之所以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與那個時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這個時代。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前十,其實順序也不一定是這樣,但前十名就是他們,你心目中的抗戰小說前十呢?
⑥ 推薦幾本好看的諜戰特工類型的小說吧!
竹香書屋 ——《花豹突擊隊》 諜戰特工
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軍事題材類小說,作者沒有迎合商業類題材而是專注於故事內容的精粹。這在人浮於世崇拜金錢的當下,倒也難能可貴!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軍人之間高於一切的戰友情誼,卻忽略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交流。我感覺花豹更像是現實生活中的軍犬,其所代表的意義自然是非同凡響的。畢竟泛泛網文之中所描述更多的都是大英雄式的人物,卻有意無意地忽略掉那些看似不起眼卻必然存在的優秀的動物助手。
鍾表 —— 《狼牙特戰隊》 諜戰特工
這篇諜戰特工文讓人找回了久違已久的特種兵電視劇感覺,甚至,在很多情節上比那些特種兵劇集更加激烈,也更加吸引人。開篇後很快便向我們呈現了一場狙擊手射殺主角及其戰友的戲,這場戲十分精彩,讓初入茅廬的主角很快成為整個事件的中心和重心,令讀者瞬間代入到了情節當中。 看得出作者對軍事理論和一些槍械方面的知識也了解不少,總體來說,這部軍事佳作劇情緊張刺激,懸念迭出,值得一看!
魯金鑫 —— 《厲鬼奇兵》 諜戰特工
作者的選材是很好的,把鬼神和抗日結合在一起成為驚悚軍事小說,十分新穎。本書主題是抗戰,驚悚只是作為輔助亮點。即扮鬼來和鬼子玩智慧游戲、玩心理戰術、帶有一定的驚悚氣息,去完成抗日殺鬼子的重任。這鬼啊是裝的,為何裝的鬼還能戰勝鬼子。原因只有一點「日本人作為侵略者,不論外表多強大,然心中有鬼,強大的外表下掩藏著虛弱害怕的心理。厲鬼奇兵正是利用這一點,才可用虛無之事物,戰勝看似強大之敵。是值得一看的一書。
魚頭燉豆腐 —— 《抗日之鐵血鋤奸》 諜戰特工
小說描寫精彩情節緊湊,跌宕起伏的劇情讓人聯想到電視劇雪豹,從國到共與日勢不兩立,中間又有手足情深的兄弟情,又插入生死交加的愛恨情仇,文章整體主要突出主人公的精湛武藝和過人智慧。
⑦ 求好看的高智商諜戰小說
《追擊者》、《暗算》、《偽裝者》、《解密》、《麻雀》。國家與個人,大利與小利。以上五本都是保家衛國題材為主的諜戰小說。
5、《麻雀》:講述了陳深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首領畢忠良身邊,通過代號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傳遞信息,成功「竊取」汪偽政府「歸零」計劃。作家構思奇特,有一口氣讓人讀完的慾望,令人慾罷不能。
⑧ 軍事諜戰類的小說,求推薦幾本來看看可以
不笑生
——《鐵翼鷹揚》
歷史軍事
這篇文章構思細膩而不失瀟灑,筆觸真實;劇情環環相扣引人愛不釋手,同樣也能引起讀者的廣泛評論。感情交代清晰含蓄,准確到位;人物形象鮮活生動、躍然紙上,感覺呼之欲出,彷彿就站在讀者面前,舉手投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文筆功夫和對歷史的個人見解讓本書充滿吸引力。
祁山明月
——《血色梅花玦》
歷史軍事
偉人說過,我們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本作品的基調正是這樣。楊逸就是一個舊世界的破壞者。作者刻畫其破壞的形象和作用越來越成功,筆法老辣到位,非常服人。而作品構思日漸縝密,手法也更加細膩周到。
竹香書屋
——《花豹突擊隊》
歷史軍事
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軍事題材類小說,作者沒有迎合商業類題材而是專注於故事內容的精粹。這在人浮於世崇拜金錢的當下,倒也難能可貴!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軍人之間高於一切的戰友情誼,卻忽略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交流。我感覺花豹更像是現實生活中的軍犬,其所代表的意義自然是非同凡響的。畢竟泛泛網文之中所描述更多的都是大英雄式的人物,卻有意無意地忽略掉那些看似不起眼卻必然存在的優秀的動物助手。
魚頭燉豆腐
——《抗日之鐵血鋤奸》
歷史軍事
我認為作者的創作態度是嚴謹的,作品的故事進展把握的比較好,看的出作者的創作水準很有提高,看到作者這篇作品,感覺到了作者的心沉靜下來後的理智思考。 要說對這部作品的看法,《抗日之鐵血鋤奸》確實是部很不錯的作品,情節生動,懸念叢生,感情細膩,描寫到尾,尤其是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可以說是栩栩如生。在茫茫的網路文學文海中,作者的作品趨向於傳統文學的特點,確實難能可貴。
⑨ 求推薦時代背景為1937-1949年的諜戰小說。越多越好。
中華民國1912--(大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成立停止使用,台灣地區依舊使用)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
中華民國的創立民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斗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19世紀末年,由於清王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以孫中山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選擇革命救國的道路。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成興中會,提出推翻清王朝,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興中會的活動一開始便和傳統的王朝更替模式區別開來,而具有新時代的特點。但孫中山的創舉當時還不能為廣大群眾所理解,追隨他的志士,只有百餘人。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的維新變法的失敗和隨之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以及八國聯軍的入侵,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社會各階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推翻清政府。於是,孫中山倡導的反清革命迅速地發展成為廣泛的社會運動。20世紀初年,一批公開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團體在國內出現。湖南有黃興組織的華興會,江浙地區有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湖北有科學補習所,四川有公強會,安徽有岳王會,廣東有群智社等。包括興中會在內的這些小團體,在組織形式上大都受傳統秘密結社的影響,彼此缺少聯系。它們發動的反清起義或斗爭相繼失敗,其領導人紛紛逃往國外。
革命的挫折並沒有使小團體的領導人沮喪,相反卻給了他們反思、改組和大聯合的機會。由於孫中山和黃興的聯合倡導,流亡到日本的革命黨人於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會員包括十餘省的革命黨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政黨。孫中山當選為總理,黃興負責執行部。仿照西方資產階級政黨建立起來的同盟會,以激進的民主主義綱領把小團體參差不齊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這個綱領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由此進一步闡發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內容的三民主義。同盟會還宣布在未來的民國:「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個共和國的藍圖,對長期受封建君主專制壓迫的中國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會成立後,發行《民報》等多種書刊報紙,揭露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禍國殃民的罪行,抨擊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宣揚的君主立憲主張,鼓動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經過與康、梁論戰,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同盟會在南方一些省區不斷組織會黨和新軍起義。以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是同盟會推進革命運動的基本戰略。從1906年萍瀏醴起義至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革命黨人前仆後繼,共發動十餘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給清王朝一次次打擊,顯示出資產階級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由於起義有脫離廣大群眾的單純軍事冒險傾向,沒能從根本上威脅清政府的統治。而起義的連續失敗,卻使一些革命黨人產生消極情緒,成為此後同盟會上層渙散的重要原因。
一場真正的下層革命,從來不單純是少數英雄的業績,而必然伴隨著廣大人民的普遍覺醒。20世紀最初的十年,中國社會正處在劇烈動盪之中,城鄉群眾自發的反抗斗爭如波濤相逐,一浪高過一浪。北方各省民變迭起。長江中下游各省連年發生災荒,飢民成群流入城市,搶米騷動時有發生。為了抵製革命、緩和人民的不滿情緒,清政府舉辦多種新政:練新軍、興學堂、成立各省咨議局、實行預備立憲,等等。1908年底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死後,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監國。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內部傾軋日益激烈。載灃放逐北洋新軍首領袁世凱,組織皇族內閣,企圖把軍政大權收攬到滿族親貴集團手中,從而引起立憲派士紳官吏和北洋軍將領的普遍不滿。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實行「鐵路國有」。所謂國有,就是奪取民辦鐵路權力,轉賣給列強,而拒不歸還商民已集的股金。這一掠奪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憤。在與鐵路權益有密切關系的立憲派士紳和革命黨人的鼓動下,很快形成全國性的保路風潮,以川漢鐵路經過的四川最為激烈(見四川保路運動)。當清政府由湖北抽調新軍入川鎮壓民眾時,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乘機於1911年10月10日起義,一舉攻佔總督衙門,並迅速光復漢口和漢陽。新軍協統黎元洪和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等都歸附革命。黎元洪被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宣布中國為中華民國,主權屬於人民;號召各省響應革命,推翻清政府。
武昌起義震動全國。各省革命黨人紛紛發動新軍、會黨或商會起義。本來反對革命的各地立憲派紳商多順風駛舵,轉向共和,把他們控制的省咨議局變為鼓動獨立的機關。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棄職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擁護獨立。武昌起義後一個多月,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 上海、 江蘇、 貴州、 安徽、 浙江、 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先後宣布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呈現土崩瓦解之勢。12月2日革命軍攻佔南京,長江上下游革命勢力聯為一氣,南方各省均告光復。湖北和上海軍政府都倡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決定在臨時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並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代表會議還決定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在南京召開大總統選舉會。經過反復協商,革命黨領導人多主張推舉剛剛從海外歸來的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每省一票,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仍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
中華民國的誕生
中華民國誕生以前,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地大物博,文化燦爛,人口眾多,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可是在政治上,則都是帝王專制,人民沒有自主的權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正值歐美西方國家工業興起日漸犟大,中國的滿清王朝不和外國來往,以為中國仍是天下最犟的國家。到了十九世紀,滿清王朝政治腐敗,國力衰弱,中國境內動亂不斷。而西方列犟也就以它們犟大的經濟力量,和銳利的武器,趁機侵略中國。滿清政府的無知和無能,使中國幾乎淪落到被瓜分的亡國命運。從西元一八四零年中國和英國發生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以後,列犟看出中國的衰弱,就展開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幾次遭到失敗,不斷地割地賠款,使中國人幾乎完全喪失了民族自信心。
而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以後,深深體會滿清政府腐敗,沒有能力挽救中華民族的厄運,於是決定倡導國民革命,傾覆滿清建立民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成功武昌起義,並在隨後的兩個多月帶動中國各地的革命響應。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派出代表,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宣統帝溥儀的母親隆裕太後發布退位詔書,「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為一大中華民國」;至此,中華民國正式取代與繼承大清帝國。1912年4月孫中山辭職,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首都遷至北京;此後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巴黎和會的即是北洋政府。北洋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旗為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國歌為取自尚書大傳虞舜篇的《卿雲歌》,其中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簡稱「平」),並立南京為首都(簡稱「京」)。國民政府所用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國旗(其後東北易幟),並訂於國府的《訓政時期約法》中。「約法」相當於憲法。卿雲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訓典禮所撰訓辭「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為國歌,並沿用至今。
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軍政」時期在1928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結束,「訓政」時期開始。由於國共內戰繼續,以及日本侵華,直到1946年方訂定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頒行,訓政時期始告結束。1936年5月擬定「五五憲草」預備正式立憲。後因中日戰爭爆發,立憲遂向後拖延。當時國民政府主席為林森(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長為汪精衛(1932年-1935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為蔣介石(1932年-)。汪精衛因屢遭國民黨內壓力,後出亡河內,與日本接觸,應允反共,停止抗日,於1940年在南京另組一個汪偽國民政府。該政府僅獲教廷、義大利、納粹德國、偽滿洲國的承認。汪精衛於1944年病死東京。
1937年,日本先後攻陷華北、淞滬、南京,占據中國大量領土,國民政府被迫自南京遷往重慶,展開十四年抗戰的後八年全面抗戰。當時,中華民國所屬國民革命軍投入戰爭計步兵128個師、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旅,20個獨立團,正規軍合計170萬人。
1937年-1945年間,國民革命軍所屬第五軍、第十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九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及新六軍總計與日軍共在38,931次小型戰斗、1,117次重大戰役、22場大會戰中較量,傷亡人數高達330餘萬人(含1937年至1945年間的補充兵員)。國民革命軍雖因裝備等因素無法取得絕對優勢,但也於台兒庄、淞滬、長沙、獨山等正規戰,上海、筧橋等空戰中給予日軍重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英正式對日德意宣戰,中國戰區遂正式成為二戰盟軍反法西斯戰爭戰場。盟軍委託蔣中正任中國戰區(含越南、泰國、高棉,高棉為今柬埔寨、寮國)統帥,派史迪威中將任蔣參謀長。英國封鎖之滇緬路亦開放向中國後方運補。同時,國軍也派出精銳部隊遠征南方,留下了轉戰緬因、血戰昆侖關等事跡。
1945年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先後投下核武器,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帝國於9月2日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接受《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規定、歸還佔領之外國領土。遂即滿洲國瓦解,汪精衛政府覆亡,台澎諸島後由中華民國進行接收。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決議,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國民黨雖然也宣布批准政協決議,但提出許多保留條件。接著,在3月間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則公然不承認政協會議的約束力,繼續鼓吹一黨專政。同時對全國人民要求遵守政協決議和反對內戰的活動橫加破壞鎮壓,製造了「較場口事件」、「李聞血案」及「下關慘案」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國共談判也轉到南京舉行。蔣介石借口共產黨拒絕從蘇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調集二十萬軍隊,於6月大舉圍攻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令。 百萬雄師強渡長江, 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防線, 於23日解放南京。 中華民國在大陸最後一屆反動政府垮台,宣告國民黨在大陸二十二年統治的結束。接著,解放軍攻佔上海、 杭州、 南昌、武漢等城市,共殲滅國民黨軍四十三萬餘人,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殘余的國民黨軍隊紛紛退向兩廣、西南、西北及台灣等地。蔣介石從幕後走到前台,在廣州成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直接掌握軍政大權,後又退到四川,企圖負隅頑抗。為了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人民解放軍分路展開追殲戰,席捲兩廣、福建、西南及西北地區。在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綏遠、新疆、湖南、雲南等省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通電起義。蔣介石帶領余部逃往台灣省,仍沿用「中華民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⑩ 聽說最近軍事諜戰類的小說很火,求推薦幾部!
《我在黑暗中》三部曲,煙雨江南寫的,不過十多年前被禁了。小說的場面宏大,文筆較高。主角涉及菲律賓間諜活動、中亞反恐、香港的情報反情報及反恐行動、俄羅斯間諜行動、在美國的情報及反顛覆行動、台海諜戰、金三角禁毒、朝鮮半島的情報戰等一系列間諜行動。是較早期被禁的小說之一。個人感覺不錯,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