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三國小說排行榜
A. 三國將領排行榜
三國將領武力排名
自幼觀《三國演義》連環畫,成人之後閱《三國演義》、《三國志》,也算略通三國故事。關於三國武將排名,記得前人一直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結論,覺得頗為符合實際,當然本人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然而,對近日網上所評三國大將武藝排名,本人深感不敢苟同;故不嫌絮叨,小評一二。
1.呂布
呂布排第一,想必凡閱過《三國演義》之人都無異議。且不論溫侯虎牢關會戰十八路諸侯,執方天畫戟,跨赤兔馬,手刃當世名將有如探囊取物,端的是視天下英雄為草芥!就這份膽略與豪氣,咱也不用再贅言嘮叨其曾殺死什麼牛人,殺敗什麼高手的彪炳戰績了。所有與三國有關的書中也已有定論。
2.關羽
講講絕對被低估的關羽。
斯大林說過:「勝利者是不應該被指責的。」而前日的網上評論(以下均稱「前論」)中似乎一直對關羽的許多威震華夏的壯舉不以為然,言下之意似乎認為有不少運氣的成分。然而,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運氣」,如果一直不停地關照,那就不再是運氣而是實力了。古代高手戰場火拚,哪裡會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運氣眷顧?
先談斬華雄。當時,關羽是匹馬沖出搦戰,雄久經戰陣,豈能像袁紹袁術那樣婆婆媽媽地細問:「你叫什麼名字?」「現居何職?」,像羽那樣冷峻殺出,估計雄也懶得(當然也可能是來不及)打話,提刀縱馬迎戰就是了。雄對前面的俞涉、潘鳳皆是幾合便殺了,對於他來說非但不消耗什麼體力,而且是牛刀小試,很好的大戰前熱身而已!而羽傻愣愣地賭氣殺出,完全是被剛才袁術這勢利鬼給氣死了,哪裡還想吃虧與否?!兩者交手,羽肯定吃虧一點的!怎麼會如前論所言,華雄自恃地位、瞻前顧後、沽名釣譽、輕敵被殺的?!如果按前論的思路,袁紹派個娘們去戰,可能會事半功倍,讓雄死得更快哩!!!
再說白馬坡。顏良確乃世之虎將,若不被關羽所殺,排名應在趙雲、張飛之上。良輕取宋憲魏續性命不足為奇,但徐晃出戰後也二十合後就敗退!記得小時候看連環畫,看到這里時我就大驚:晃剛出山時與許褚戰五十合難分高下(當然後面戰羽不算數,因其時羽五十八歲,晃才四十九歲,年齡占優,且羽右臂刮骨後力乏),竟然也僅二十合就不敵良?當時十歲的我即發遐想:「許褚戰顏良,應是50合也不支吧,那顏良可真只有呂布可以相比了。」傳統京劇《白馬坡》中也確實添加許褚不服,與顏良大戰亦被打敗之情節,當然,那純屬是為顯示良之勇力的煽情,為後來關羽的勝利而增色。
關羽斬顏良,以我看來,並不帶太多的運氣成分。這從他與曹操面前誇口即可看出他的勝算與決心:「河北人馬土雞瓦犬,顏良插標賣首!」縱觀整部《三國演義》,關羽幾時誇口後兌現不了的?這只能證明關羽智商極高,更兼有非凡的膽略勇氣和對武藝深加研究的心得!他肯定已從自身的觀察及徐晃(晃乃羽好友)的敗陣口述中得知顏良的刀法優勢和弱點的,故胸有成竹,縱馬提刀直沖下去!甭說那些沒用的了,關鍵是顏良被殺、關羽還活著!而且殺人、剁首、掛頭、上馬、回營,一氣呵成,如入無人之境!說羽僅僅是個高明的刺客?任何高明的刺客也不會殺死一個武藝、智商均高於自己、而且也沒熟睡或大醉之人的!一切都須得自身實力說話!
誅文丑,「前論」就更有問題了!丑與良歷來勇力齊名,在老友良被殺之後,丑是抱著為良報仇的決心來找尋羽的。首仗以一敵二,先以弓箭射傷張遼,接著擊退徐晃,回軍掩殺過來,恰逢關羽主動送上門來。面對殺死老友顏良的仇人,丑竟然「戰不三合,心怯而退」!
請諸君細思:「丑為何要退?」惟一的解釋只能是他與羽交手後,覺得羽很難對付,確實是一尊比自己還更有殺氣的神,從而「心怯而退」的!高手過招,其實在數合之中即可估摸出對手的深淺,丑也肯定是覺察到了。此時,丑若還有信心與鬥志的話,至少應該是且戰且退。因為按理說,如果雙方武藝相若的話,追趕者是吃虧的,有被暗算的危險。如羽戰長沙時准備對付黃忠的「拖刀」,岳飛戰楊再興的「回馬槍」等,都是惡戰後不能取勝,最後假裝撤退時的殺手鐧。若鬥志尚在,勇氣還有,且戰且退,要全身而回,不是難事。就算羽的馬快,也不可能輕易就追上一刀劈死的!只有在文丑信心俱無,低頭提槍只知逃命的時候才會遭此毒手。所以我們認為,文丑確實不是關羽的敵手。
武力排名,在彼此沒有交手或決出勝負的前提下,我們認為,以斬殺大將的武藝級別來評判高下,這是最客觀的。羽所殺良、丑二人,實在太過重量級,諒呂布也很難辦到,所以,將關羽排為第二,是最合理的。
顏良若不被殺,本亦可排前三,但既已措手不及被殺,就只能排在第六了,畢竟真正的英雄是不該在陣上交手被殺的。
3.馬超
馬超17歲出道(公元192年),隨父戰李催、郭汜,即擒將陷陣,勇冠三軍。後反出西涼,與韓遂共伐曹操為父弟報仇,連敗曹營多名上將,尤其以二十回合擊敗名將張郃最為世人矚目。
張郃,河間名將,在後三國時期更是達到舉世無敵的境界,竟在壯年時僅區區二十合慘敗於超!那差了簡直不止一個等級!!郃生平僅兩敗:十年前(公元200年)20多歲時在汝南三十餘合負於趙雲,公元211年30多歲時二十合負於超。其實,我們從此兩仗中即可看出超強於雲。郃仗著年輕和自強不息,勤練不綴,武藝一直在穩步提升,終於到公元218年40歲時以三十合戰平被關羽在曹操面前誇口「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爾」的張飛。再後來,三國名將皆故去,郃更是達到舉世無敵、蜀營中僅魏延才可與之勉力抵敵(亦稍有不如)的地步。
「前論」認為馬超與張飛交手(公元214年)是超佔了年齡及體力上的便宜,所以飛應排名在超之前,這又值得探討。是年超39歲,飛48歲,飛確實大了超9歲,但是諸位知否,飛55歲時死於部下暗害,而超是在飛死的次年病死的!這證明了大器早成的超,其身體情況並不比年長的飛強(這種情況經常見到,黃忠更是典型)!超的39歲可能比飛的48歲在戰力上更走下坡路!而且,飛是被孔明激將,鼓勇出戰的;而劉備又大玩戰術,勸住飛休息,讓他以逸待勞。一直到遠道而來的超在城外叫罵得人困馬乏了,劉備才讓飛上陣,試想超吃了多大的虧?就這樣,飛在後來的交手中也沒有佔到半點便宜!
前論認為許褚戰馬超也是被曹操激將鼓勇出戰的,雖成平手,仍認為超在褚之上,這一點我們十分贊同。但是不明白前論在相若的問題上何又特偏頗青睞張三爺,非將飛列於超前?此點肯定有矛盾。
我還想和諸位說說一件蹊蹺的事。《三國演義》中寫到,反西涼時馬超孤身追曹操,曹操快完蛋時曹洪救主,與馬超苦鬥四、五十合助操脫身。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很納悶,現在斗膽提出這是羅貫中老先生整部《三國演義》為數極少的筆誤之一!羅老先生在別的縱貫全書的武藝對沖中均十分合理,唯有曹洪救主這一段與整部書的配合十分別扭!曹洪就算是勢若瘋虎,也是斷無可能與馬超死拼上四、五十合的!曹洪一生臨敵,從來沒有象樣的勝仗(殺一些面將算不上什麼),就算他不要命,以馬超的神勇,哪有十數槍戳不死曹洪的?除非馬超當時是心臟病突發,否則,二十合內一定解決戰斗!況且大家不是徒手相搏,那樣還可以死纏爛打,現在可是銀槍在手,一刺透胸啊!所以,不怕大家笑話,我堅持認為這里是羅老先生筆誤,正確應是曹洪苦擋十四五個回合即將不支時,夏侯淵及時趕到,馬超才撤退的。
馬超在《三國演義》中出場較少,描寫次數遠不及關、張、趙,也不如黃忠,但我們認為以其二十合敗正值壯年的河間張郃之壯舉,排第三並不為過。
4.趙雲
在眾多三國故事及戲劇、說書以及游戲中,趙雲是一個一直被高估的人物。只有陳壽的《三國志》說得比較中肯。
趙雲雖有出道戰文丑、汝南斗許褚、長坂坡於百萬曹軍中三進三出力救少主、漢水救黃忠、七旬力殺五將等巔峰之作,但是真正體現其實力的還是在汝南刺殺高覽、三十多合擊敗張郃的力量之舉。甭管高覽當時有無准備,他被趙雲於馬上刺死,即是明證。三十多合敗張郃,更是實力所在!
趙雲是一個最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大將,他忠君、信義、謙虛、謹慎、清廉、聽話、合群,從來不違逆上峰意思,生平作戰,總是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大膽心細,嚴格執行命令。據史實記載,雲一生歷經惡戰,僅負一次,這也是對其良好品質的回報。這種人是最符合中國文化造神、完美化的標準的,所以,任何版本的三國故事,從來都只會把趙雲完美化。
趙雲長坂坡救少主,幾進幾出,殺死曹營上將五十餘員,最後若是戰死,其光輝形象一定大減。多虧曹丞相愛才,命令不得放箭,必須活捉;又幸馬匹耐力不錯(中間還換了一匹馬),終奮力廝殺,透圍而出。這一仗,趙雲表現堪稱完美。但君見否?趙雲只遇張郃一員虎將!此時,與趙雲在汝南交過手平分秋色的許褚哪裡去了?還有夏侯敦、夏侯淵、徐晃、張遼、樂進似乎也都極欲玉成趙雲透圍好事,躲著不戰了。而遇上泛泛之輩,又都被趙雲祭槍喂劍,你說他的運氣好不好?!其實還是曹操的命令救了他。
漢水救黃忠,趙雲聰明地利用了心理戰。此時趙雲年紀已大(趙雲在連環畫、戲劇中總是被裝扮成一名英俊瀟灑的青年白馬將軍,其實他的年齡比張飛大,與關羽相若),但在他常勝不敗的赫赫威名下,當他殺入重圍時,張郃、徐晃們居然連迎戰也不敢,眼睜睜看見趙雲救出黃忠,潰圍而出!
公正地評價,《三國演義》中的趙雲與關羽一樣,是戰神的化身!是高智商、高效率的化身!!他平生雖未殺死真正重量級的人物(高覽距重量級還差半籌),但念其大智大勇,屢戰屢勝,排第四應該是公允的評價。
5.張飛
張飛也是被前論略為高估的人物。
戰張郃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就已比馬超當年遜色。當然也不排除郃年輕力壯,苦練武藝以致年年長進之故,但是凡事畢竟要以成敗論英雄啊!
徐州戰呂布雖也抵敵了一百多合,但是畢竟有年齡優勢(當年呂布39歲,劉備37歲,關羽36歲,張飛31歲),再加上呂布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武藝走下坡路,而且寄居劉備的小沛,本來也不敢過分得罪劉備。所以,張飛能苦撐一百多合,也有呂布投鼠忌器、手下留情的原因。
對張飛武藝評價最有利的歷史遺案是不到十合戳死袁術大將紀靈。當時飛32、33歲,正處於武藝巔峰期。要知道,一年前,紀靈曾經與關羽戰了三十回合!不過那時紀靈已經抵敵不住了,說要歇一會再打,回營後就找了個偏將替死鬼給關羽砍殺,自己躲著不戰了。
就因為關羽與紀靈的這次三十回合大戰,讓我對關羽的武藝境界有了新的認識!記得當時我才10歲,看到這個情節時問父親是怎麼回事,父親答:「可能是因為關羽張飛二人的戰法不同,飛是先發制人,羽是後發制人。」父親這一見解提醒了我。對啊!關羽的武藝一如許多武俠小說中已至化境的大俠士(如喬峰、郭靖等)一樣收發自如、爐火純青!諸位請看,對顏良、文丑、華雄等大鱷,羽深知此乃平生勁敵,全身每一塊肌肉的能量都被激發出來,使出春秋刀法中的精妙絕學,畢其功於一役!但見青光閃現,鮮血迸濺,人頭滾動!而對紀靈這樣的二流名將(紀靈武藝應與於禁一個級別,遜李典、樂進一籌,更比不上張郃、張遼),就輕松迎戰,如同貓玩耗子,慢慢地玩死你!而張飛則不然,無論什麼樣的對手均一視同仁,圓睜環眼,丈八蛇矛招招緊逼!敵不過你俺就撤(這種情況只出現在和呂布交戰一百多合後),否則,嘿嘿……俺捅死你個烏龜兒子再說!所以,這也是張三爺和關二爺武藝境界之差距所在。
總的來說,張飛生平惡斗無數,從無敗績(在徐州喝醉酒後遇呂布不戰而逃不算),長坂坡灞橋上單矛匹馬喝退百萬曹兵,入川中義釋老將嚴顏取城如探囊取物,取成都與馬超大戰數日數夜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戰巴陵酒中生計擊敗曹營悍將張郃部隊,此均為平生戰功之亮點,排名第五當仁不讓。
6.顏良
顏良虎軀豹體,白馬坡單人退曹,二十合擊敗徐晃(徐晃幾年前和曹營對陣時與許褚交手五十合,不分勝負),真乃天人!雖被關羽所殺,仍不失為絕頂高手,排第六也算中肯。
7.典韋
典韋一生未敗,乃曹操前期第一勇將,救主於濮陽大火之中,戰死於宛城,也是在雙戟被偷,酩酊大醉後,身無片甲,猶手執兩具敵人屍體護主突圍,殺十數人才中亂箭而亡,真神人也!惜乎早逝,只能排名第七。
8.黃忠
黃忠又被前論所高估,蓋因老將之神箭爾!我在這里要提醒諸位的是:三國時期的一流名將,個個暗器超群,人人都有一手絕活,象呂布、張飛、趙雲、文丑、張遼、太史慈等人的箭法,馬超、王雙的流星錘,典韋的短戟等,全都是例無虛發!《三國演義》中何為著重敘述黃漢升的神箭?皆因是佩服老將軍年逾六旬,仍能眼神如炬,百步穿楊,所以才一再提及。
黃忠在長沙與關羽酣戰,當時,忠年近六旬,羽也已將近五十,忠是愈老彌堅,就似廉頗再世,在體力上並沒有吃太大的虧。在雙方激戰一百多合之後不分勝負,羽欲使拖刀計之時,忠馬失前蹄,羽不忍殺害,讓忠換馬再戰,此點以行家的眼光來看,忠已經落了下風,更不要說羽是長途奔襲,不如忠之養精蓄銳、以逸待勞!
忠後來屢立戰功,殺的皆是二三流戰將,唯有在定軍山,趁曹營大將夏侯淵猝不及防之際力劈之,乃其真正巔峰之作!
劉備征吳,忠以七十五歲高齡參戰,仍是所向披靡,不愧為蜀營五虎上將!可惜不久為暗箭所傷而死。
忠排第八,應該是公允的。
9.許褚
虎痴能超過文丑排第九,主要是他在戰陣上從沒有被打敗過。戰馬超雖落下風,仍是虎虎生威,基本上平分秋色;斗趙雲,雖僅三十回合,也能看出棋逢敵手。
其實,許褚的實力一直是超強的,但因為在戰馬超之前其潛力和自信心沒有真正被激發出來,結果造成在氣勢上遜色於前幾名大將。初戰徐晃,激戰五十回合還不勝;斗呂布,始終是被動挨打的角色;顏良、文丑揚威白馬坡時,他干嗎去了?燕人張翼德喝退百萬曹兵時,以他的實力,為什麼不挺身而出、獨斗強敵?這些,他確實和前面的呂、關、馬、趙、張差的太遠!最終排在第九,也不算低估他。
10.文丑
文丑與顏良類似,雖有絕世武功,但因陣上被殺,就只能屈居第十了。
11.龐德
龐德在連環畫中一直被畫成大鬍子,顯得年紀不小,而馬超一直被畫成英俊小夥子,好象比龐德年紀還小。其實,馬超起兵為父報仇時已經三十六歲了,而龐德那時才不到三十歲。雖然年輕,龐德卻一直足智多謀而且英勇善戰,馬超的很多作戰計劃都是龐德設計並且一起實施的,可見其才。
龐德的武藝其實並不在馬超之下,但因其是偏將出身,故無論是跟馬超還是後來跟張魯,都沒有讓他擔任過獨當一面的大將,幸虧後來遇到了天下賢主曹操。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很多大將,當別人部下時總是得不到重用,甚至於被陷害,而到了曹操手裡,就能將盡其材。曹丞相識才、用才的本領確實是天下無雙!在這一點上,另一位漢丞相諸葛亮是望塵莫及的!多少將才被曹操發現並培養,如關羽(培養這尊戰神,曹丞相又敬酒、又給錢、又封官、還出手下大將的人頭,實在是功不可沒)、張遼(從一偏將培養到獨當一面、屢勝孫權大軍的大將)、張郃(從一偏將培養到獨當一面、屢破蜀軍,讓諸葛亮頭疼不已的大將)、徐晃(從一偏將培養到獨當一面、最後和呂蒙聯手擒殺關羽的大將)、龐德等。
荊州王關羽攻樊城,曹仁向許昌求救,曹操派於禁為主將,龐德為先鋒,率領七個軍前去退敵,這才有了龐德真正的巔峰時刻!三十多歲的龐德一百多回合戰平五十八歲的關羽,雖然佔了年輕的便宜,但對手畢竟是斬顏良、誅文丑的戰神!當時雙方都鳴金收兵了,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沒准就讓龐德創造出奇跡也未可知!關羽回營後,也不得不贊嘆龐德是勁敵!真是後生可畏啊!
後來,關羽水淹七軍,龐德被周倉所擒。於禁居然貪生怕死投降了,龐德寧死不屈而被殺。他這么做是對的,否則不但一世英明掃地,而且就算是曹操手下留情,他在許昌的家人今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四十四年後,魏國大將鄧艾冒奇險抄懸崖小徑入蜀,蜀亡。此後,龐德的兒子龐會領兵到成都搞接收,將關羽一族滅門,可憐一家老小被殺得乾乾凈凈,真是血腥!而《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排名第五的大刀關勝的來歷(人稱是關羽的後代)也很可疑了!
12.張郃
張郃是那種天賦不是很高但自強不息,經過數十年的苦練終成天下第一高手的典範。張郃出道很早,和顏良、文丑、高覽一起合稱河北四將,他排老三。照說,和顏良、文丑這種超一流高手在一起工作,耳聞目睹,他應該很早就應該初窺到武學的最高境界了,但是不知道怎麼搞的,他和高覽離顏良文丑始終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可見其天賦不是特別好,但其優勢沒有不良嗜好,勤練武藝,體質很好,這一點和黃忠很象。
天道酬勤。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再加上眾多超一流大將的日漸老去和陣亡,到蜀吳夷陵之戰後的後三國時期,尤其是馬超、趙雲等亡的亡、衰的衰之後,張郃終於舉世無敵,屢破蜀軍,蜀營中只有魏延可以勉力抵敵(但仍處下風),成了諸葛亮的一塊心病。公元231年,諸葛亮終於成功地將張郃誘入山谷中,以「萬弩齊發」的亂箭將其擊斃,這也是諸葛亮在去世前為蜀漢做的一件大事。
雖然,在前三國中出場率很高的夏侯敦、夏侯淵、徐晃等當時武藝也都不弱於張郃,但是在張郃的勤學苦練之下,這些人(他們年齡也較大,尤其是夏侯敦,年齡居然比劉備還大,和曹操差不多,)後來都被張郃所超越,將張郃排在他們之前,應該更為客觀合理。
第12名以後,不排也罷,一定要列出,夏侯敦、徐晃、魏延、姜維、關平、王雙、徐質、夏侯淵等均可。
寫到這里,諸位熟讀《三國演義》的網友一定會質問:你的排名里怎麼一個江東人物也沒有?還有,後三國時期,有一位單騎退百將的少年英雄文鴦,他怎麼也進不了你的排名?下面我就專門講講他們。
江東戰將如雲,然而請恕在下不敬(我本人亦是江浙南方人),孫策、太史慈、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徐盛、甘寧、凌統、潘璋、董襲等勇則勇矣,但是客觀地說,即便是我心目中最強的程普、太史慈等亦不如張郃、徐晃等中原大將,更不用說其他排前十的真正超一流大將了。
南方人(孫堅即是杭州富陽人)歷來文秀勻稱,非比北方中原大漢身材魁偉、天生神力。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如西楚霸王項羽,但這畢竟是鳳毛麟角。孫家自起兵以來亦打了不少勝仗,或是江東內部戰爭如跨江擊劉表、孫策統一江東戰爭等;又或是使巧計取勝,如火燒曹操大軍於赤壁、再火燒劉備大軍與夷陵、陸遜敗曹休等。真正與北方大將一對一的武力較量,從來很少有象樣的勝利。
我國的南北人種是有明顯差異的,尤其是在1800年前的三國時期,那時的交通遠比現在閉塞,民族還未進行大遷徙、大融合,同時,遺傳、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都影響了南北人種身材差距的加大。1800年前的戰爭,比的是身體的強壯程度,戰場上廝殺角力,身高手長、魁梧粗壯者大佔便宜,不象近代和現代的戰爭輔以火器戰船、坦克導彈。近代以後的戰爭,南北差異基本上已經消失,也因此李宗仁率領的軍隊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支攻佔北京城的廣西部隊。而在1800年以前的三國時期,人高馬大的北方大漢在戰場上角力是占盡便宜的。關羽溫酒斬華雄之前,華雄戰無不勝。可他屢戰屢勝的正是孫堅部隊,殺祖茂,追孫堅,一時無人可敵。
曹操孫權濡須口大戰,許褚以一敵二,與韓當、周泰交手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也是個很能說明問題的戰例。韓當周泰的武藝在江東雖稱不上絕頂高手,也肯定是屬於第一陣營的,江東超級戰將的武藝可想而知。
有人會說,甘寧不是曾經二十回合就打敗曹洪了嗎?但是其實那是曹仁用計,曹洪詐敗的,大家細看《三國演義》即可知曉。何況曹洪的武藝在曹營里一向只能算得上二流,因此此戰例根本不足為道。
排不進天下前二十名高手的張遼,在江東人馬心目中是戰神一樣難對付的人物,而且是計謀和武藝都難對付!請問諸位,太史慈總算是江東超一流戰將了吧?看看他和張遼一對一的較量:雙方苦鬥八十回合,不分勝負!其實張遼的武藝並不太強,比不上張郃、徐晃,他真正厲害的地方是謀略(不亞於關羽)和箭法(不亞於黃忠),但就是張遼這樣的武藝,也已經與江東超一流戰將比肩了!悍將凌統,與張遼惡斗五十回合已落下風,要知道那時候遼已經五十多歲了,而統正年輕力壯!
當然,江東諸將雖然武力稍差,但每遇北方大將,均鼓勇死戰,群起而毆之,也是很難纏的!羅老先生在這一點上處理得特別聰明,他除了寫太史慈戰張遼、凌統惡斗張遼、樂進之外,基本上不寫江東諸將與別的北方超一流戰將一對一的交手場面,為江東人留足了面子。但我們從關羽護劉備赴周瑜宴請,周瑜嚇得滿頭大汗、面如土色,以及關羽單刀赴魯肅宴會等事中,即可一斑窺豹。
三國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也是說明了南北的差別。蜀國初立時,五虎上將都還不老,再加上魏延、姜維等,尚足以與北方曹魏爭鋒抗衡;隨著諸將的逐漸老去,後來的將領大都流淌著南方人的血液,始終出不了象王雙、徐質這樣天賦異稟的沙場巨鱷,自然就只好「廖化當先鋒」了。
以上僅僅舉一些例子,說明本人不選江東諸將(以及張任等西川諸將)進入前20排名的原因,心直口快,有冒昧得罪之處請南方同鄉海涵。
再來講講文鴦。
小將文鴦少年英雄,單騎擊退曹營百將,場面雖然好看,其實還算不上是一流高手。文鴦至多是個天賦極高之人,應該不及當時的王雙和徐質等猛將。為什麼呢?第一,這眾多魏將之中,也沒有聽說有什麼厲害人物,自始至終姓名不詳。第二,王雙、徐質等人,畢竟領一國之先鋒大將印,上陣殺敵,所向披靡(後來分別被孔明和姜維設計在戰場上擊斃)。而文鴦為什麼出場了這一回後,除了以後露了一次臉,回歸曹魏,就銷聲匿跡了呢?只能說明他所「鞭打」的「百將」實在不值一提。當然,文鴦的還是很強的,剛出道就以五十回合戰平鄧艾,其實力絕對不容質疑!但是,鄧艾和姜維一樣都是文武雙全的統帥,平時用腦比用槍多得多,與他戰平,只能說明很強,但不見得就能進前二十的排行榜,鄧艾自己也沒排進去呢!
當然,羅老先生敘述此節的文筆是絕對精彩,但是文鴦後來也沒有經過更多的沙場實踐,只好不把他排入了。
最後啰嗦一句,周瑜長孔明六歲,這點估計大多網友都是清楚的。但是京劇中還是張冠李戴照舊,安排孔明在柴桑口祭弔周瑜時口呼「公瑾弟」,大家千萬別被他迷惑啊!
附:三國一流戰將最終排名:
1.呂布2.關羽3.馬超4.趙雲5.張飛6.顏良7.典韋8.黃忠9.許褚10.文丑11.龐德12.張郃13.夏侯敦14.徐晃15.魏延16.姜維17.關平18.王雙19.夏侯淵20.徐質
參考資料:鐵血社區
B. 三國類的小說排行榜!!
[穿越三國耽美]《三國之鬼謀》作者:清都無我((偽)曹操X郭嘉、金手指、文武雙全、無肉)【641K】
文案:
從未來到紛亂的漢末,數千年的時光,群雄割據的時代,迎來了自未來穿越而來的鬼才郭嘉。
其實這就是一個在搞基的年代搞基,斗地盤,搶地主,隨後帶著主公升級稱霸全中國的無節操史……
CP:(偽)曹操X郭嘉曖昧??無NP誓死保衛奉孝清白!
親,╭(╯3╰)╮~
資源已上傳~
滿意請採納~
如有問題可追問或hi我~
【贊同】個就更好啦(^o^)/~
祝親閱讀愉快~
歡迎下次求助我!~
ps:手打推薦,非抄襲禁止質疑。
發件人:小刁。網路ID:釣魚鷹
——來自《我愛電子書》團隊。
C. 三國類小說排行榜
第一本《詭三國》581萬字——作者:馬月猴年
沒有系統,沒有老爺爺,沒有推土機,沒有集郵癖,只有一個小職員,無財無權無勢,一步步地在三國各路牛人間披荊斬棘!梟雄還是英雄,美女還是江山,陰謀還是陽謀,王道還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國,你會發現其實曹操沒做獻刀,劉備不光會哭,孫權平衡有術,一起來會一會呂布關羽的武藝,順便看看大小喬的呆萌……
第二本《三國之巔峰召喚》395萬字——作者:流香千古
看慣了老套的三國爭霸,現在來點不一樣的。東明、西唐、南漢、北元、中宋……項羽大戰五虎上將,張良智斗鬼穀子,白起VS韓信……最強大的諸侯陣容,最巔峰的文武群英,最艱難的一統之旅。請記住,這不是三國,而是新戰國,華夏史上最混亂也是最精彩的黃金盛世。
第三本《策行三國》657萬字——作者:庄不周
重生孫策,雄霸三國。本以為對手就是曹操、劉備,幹掉他們就大功告成。萬萬沒想到曹操、劉備只是小蝦米,董卓也是草頭王,袁紹才是真正的大佬,世家更是盤根錯節,左右天下。孫家是寒門,世家瞧不上。沒辦法,孫策只能迎難而上,與世家斗個你死我活。打土豪,分田地;招黃巾,拉隊伍;開發江南,逐鹿中原,獨霸天下。
第四本《神話版三國》1247萬字——作者:墳土荒草
陳曦看著將一塊數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無語望蒼天,這真的是東漢末年? 呂布單槍匹馬鑿穿萬人部隊,這怎麼看都不科學。 趙子龍真心龍魂附體了,一劍斷山,這真的是人?
典韋單人護著曹操殺出敵營,順手宰了對面數千步騎,這戰鬥力爆表了吧! 這是不是哪裡有些不對啊,陳曦順手摸了一把鵝毛扇揮了一下,狂風大作,嘆了一口氣,「這是神話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
第五本《撿到一本三國志》296萬字——作者:歷史系之狼
東漢延熹九年,年僅九歲的劉宏,從河中釣起一隻金魚,剖開其腹,得天書一卷,其名曰《三國志》!於是,大漢擁有了一個不一樣的靈帝,不一樣的天下。 (非穿越,主角是未繼位的土著靈帝,只是撿到了一本三國志)
D. 求一個,三國類小說排行榜,感激朋友們
第十 大漢東皇傳
很可惜的一本書,如果不太監能進前5 可悲可嘆啊,三國類小說一直就沒有能大火的,也難怪作者中途輟筆,希望寫的好的三國類小說都能堅持下去。我先拋磚引玉!
第九 三國之王者
文筆稀疏平常,此文純屬湊數,但難得的是,這部小說堅持下來了,排在第九也實至名歸。
第八 鬼師典韋
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現在地質學家穿越為典韋的身上 你穿誰不好 非得穿個相貌這么猙獰的。。。。
不過很震撼人心 推薦
第七 漢末衛公子
衛公子衛仲道是也 可能他本人不夠有名 但是他的妻子卻絕對有分量 那就是蔡琰蔡昭姬 這本書最值得稱道的是結局 立侄子為繼承人 值得一看
第六 桓侯再生
可能有人會問 桓侯是誰 桓侯 張飛也
古謚法中: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動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意指最擅開疆拓土、威震敵國之人,始能以「桓」為謚。蜀漢五虎上將之中,得「桓侯」謚號者惟有張飛張翼德。這是作品簡介 通過對桓的解釋就能看出這是一本縱橫三國的小說
第五 混在三國當軍閥
這本書能進排行 無他 熱血耳 從一介黃巾余黨開始 次次血戰 沒有假情假意 沒有優柔寡斷 雖然作者後邊為了個別美女而有不合情理的情節 但瑕不掩瑜 還是好書
第四 大漢帝國風雲錄
有幸擠入三甲矣
個人認為三國類小說名字不需要寫三國之什麼的 因為那些作者往往不會寫到三國鼎立 而只會是主角一家獨大 這本書從一介鮮卑逃奴開始 在幽州從小兵累功升遷
對抗外族勝過內戰
第三 三國之最風流
屈居第三
可能從名字看會讓人感覺是本小白書 但是真實的展現了漢末的點點滴滴
沒有一蹴而就的高官 一步步從吏開始 朴實而符合漢代的國情
第二 漢賊
原應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可既生瑜,何生亮。
漢賊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三國演義和三國史的一些認識,我們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直認為袁紹袁術劉表董卓都是廢柴,其他跑龍套的更是不值一提,但是,能在亂世以一豪門庶子身份占據北方四州的袁紹又豈是那麼簡單?袁紹只是官渡之戰犯錯,加上內部矛盾嚴重,勢力才瓦解,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不幸身亡,那麼曹操的勢力會不會分崩離析?那麼現在人評價曹操會不會是第二個袁紹呢?劉表單身赴任荊州,將荊州處理的井井有條,又豈是廢柴?能在歷史上留名的庸人,絕對不是庸人。他們可能是時運不濟,也可能是被擺錯了位置。
第一 鬼話三國——現代蒲松齡邪惡解說三國
正如作者寒雨蕭風序言,這是一部大氣非常的小說,將三國演義與封神榜、西遊記、中國神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從創意,還是作者文采上都是當之無愧的top1,構思巧妙,文筆甚佳。各方勢力相互傾軋,將本來一部群雄爭霸的小說,寫成了一部神佛鬥法的小說,單單此點便可獲此殊榮,更難得的是,作者可以尊重三國歷史的戲碼,讓此文看似是一部玄幻小說,卻不失歷史公允,作者見解獨道,遠勝子金山,易中天之流,讓此文更似一部歷史著作。三國演義,本來就有太多常理所能解釋清楚的了,經此文解釋,頓時驚艷了芳華,相信此類小說最是扣三國迷的心弦。 故而,此文堪稱榜首
請採納
E. 三國類小說排行榜完結版
三國類的小說在網上一搜就能找到好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就介紹些我看過的,覺得不錯的三國小說吧,排名沒有先後,想到哪個就寫哪個:
1.《混在三國當軍閥》:樓主應該看過,沒看過就太可惜了,相當血性的小說。
2.《無奈三國》:前期有點平淡,但越看越精彩,而且語言詼諧有趣,看名字就知道了。
3.《惡漢》:一部相當男人的小說,不可不看。
4.《桓侯再生》:主角穿越成了張飛,感情戲極少,戰爭場面宏大。
5.《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很特別的小說,以阿斗的視野,在蜀國的中後期,來掌控三國。
6.《三國求生記》:一部普通人的小說,還記得當時我看到主角陸仁的妻子死的時候真的傷心地哭了(第一次還是在天龍里柳琴兒死的時候),作為一個普通人在亂世苦苦掙扎的樣子,讓我想到了現在的自己,好小說,不解釋。
7.《三國厚黑傳》:一部讓人笑到肚子疼的三國小說,很黃很暴力,正派人士誤入。
8.《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這本沒法和上面的相比,但也還不錯。
還看過好多三國小說,但一時都想不起來了,比較好的都在上面了,另外推薦幾本不錯,但還在更的,樓主隨意:
9.《三國之宅行天下》:這個我現在一直在跟
10.《三國之模擬城市》:網游類的,很不錯。
11.《邪影本紀》:網游類的,不全是三國,但寫的很大很爽,就是太長了,而且大戰一場接著一場,讓我後期跟的很累,所以沒有看下去,樓主自己看看吧
就先推薦這么多吧,這種小說真是太多了,熱門題材嘛,大家有什麼好小說也給我推薦一下,呵呵。
F. 三國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三國演義第一
G. 三國穿越小說排行榜
《王妃大革命》 女巫 《酷王爺的淘氣妃》 ____紫尐恬 《月幻舞》 夜獨舞 《奪宮》 凌零 《師傅息怒》 芸熙 《水姓楊花:魅皇的腹黑毒妃》 畫不言 《穿越之我的乖乖皇上》 古怪美麗 《宅女穿越:狗血棄後》 飛柳飄絮 《半面妝》 芸熙 《穿越之皇帝老公我愛你》 某Q 《飲水詞之今生來世》 小女子,葉子 《璟熙王妃》 千紫可藍 《穿越之左右雙碟》 清香的泥巴 《本王的小貓兒》 扯不盡的
H. 有什麼好看的三國穿越小說
推薦幾部
1.《混在三國做軍閥》 這是部極品,主人公叫馬躍,他穿越時空從黃巾起義干起,文筆簡潔,一章內容很充實,而且在三國類小說排行榜上一支名列前茅,相信這部作品你一定喜歡
2.《我是阿斗不用人扶》這部也不錯,主人公化身劉禪,雖然因為天生因素而無才能,但是他盡力地用心曲改變了阿斗的歷程,這是描寫三國中後期的挺好的一本書,希望你喜歡
3.《惡漢》 我現在正在看的,絕對激情,主人公是董卓的兒子,從他小時候寫起,這部和《混三》都十分經典,尤其是後面孔明龐統周瑜司馬懿各為其主的精彩對戰,我正津津有味呢。
4.《無奈三國》這部主人公也姓劉,居然把張飛關羽搶了做兄弟,劇情雖然不錯但是設想太宏觀了,沒那麼多跌宕起伏
這四部就是我用心推薦的,希望被採納,第一次回答,給我點信心吧,呵呵!我也喜歡三國類的相關東東,志同道合者加我QQ啊,呵呵
I. 幫忙推薦一本最好看的三國小說!
惡漢。
三國厚黑傳(搞笑)
混在三國當軍閥
天生郭奉孝
這幾本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