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氣排行 » 文心雕龍亂小說排行

文心雕龍亂小說排行

發布時間: 2022-02-26 12:29:03

1. 文心雕龍原最出名的是哪幾篇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劉勰《文心雕龍》的命名來自於黃老道家環淵的著作《琴》。其解《序志》雲:「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環淵)《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聖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經書」是文章的典範。把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

《文心雕龍》還系統論述了文學的形式和內容、繼承和革新的關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學創作構思的過程中,強調指出了藝術思維活動的具體形象性這一基本特徵,並初步提出了藝術創作中的形象思維問題;對文學的藝術本質及其特徵有較自覺的認識,開研究文學形象思維的先河。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鑒賞的美學規律。

2. 文心雕龍和詩品這兩本詩歌批評著作,哪一個比較權威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詩品南朝梁鍾嶸是在劉勰《文心雕龍》以後出現的一部品評詩歌的文學批評名著。作品介紹《詩品》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論專著!都是經典之作沒什麼哪一個好哪一個壞的說法~!

3. 文心雕龍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dh0w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

4. 《文心雕龍》一共有多少篇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著作。南朝梁劉勰著。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501~502)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專著。全書共10卷,50篇,分上下兩編,各25篇。

內容全書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4個部分。總論含上編的《原道》至《辨騷》5篇,明確提出了其文學批評的根本原則,是全書的「文之樞紐」。其中《原道》、《征聖》、《宗經》3篇是理解全書的鑰匙。文體論含上編的《明詩》至《書記》20篇。其中前10篇是論有韻之文,後10篇是敘無韻之筆。討論的文體約35種。對各體又按「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就其源流演變,及其不同特徵等分別進行了論述。創作論含下編的《神思》至《總術》19篇,剖情析采,論述了文學創作的基本方法。其中《神思》篇論藝術構思;《體性》篇論作家的風格;《情采》篇論述了作品的文質關系。其詳密深刻,遠遠超過前人。批評鑒賞論含下編的《時序》至《程器》5篇。其中《知音》篇論述了批評鑒賞的方法和態度;《才略》篇從不同角度品評了歷代作家的才能與貢獻;《程器》篇論述了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最後一篇《序志》,敘述作者寫作此書的動機、態度和原則。

主導思想

劉勰繼承並發揮了儒家的文學思想,把原道、徵聖、宗經作為理論核心,貫穿全書的始終。認為儒家經典是一切文體的本源,如賦、頌、贊等都源於《詩經》;並從儒家經典的風格特色出發,提出關於文學批評的根本原則:「故文能宗經,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直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每一則又都指出了合乎經與不合乎經的兩個方面,來作為他品評文章優劣的重要標准。從而給他的理論蒙上了一層經學色彩。

貢獻與影響

《文心雕龍》的創作目的是反對當時文風的「浮詭」、「訛濫」,糾正過去文論的狹隘偏頗。它在文學批評史上的突出貢獻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學史的觀念。他認為,文學的發展變化,終歸要受到時代及社會政治生活的影響。他在《時序》篇中說:「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並在《時序》、《通變》、《才略》諸篇里,從上古至兩晉結合歷代政治風尚的變化和時代特點來探索文學盛衰的原因,品評作家作品。比如他說建安文學「梗概而多氣」的風貌,是由於「世積亂離,風衰俗怨」而形成;東晉玄言詩泛濫,是由於當時「貴玄」的社會風尚所決定。注意到了社會政治對文學發展的決定影響。不僅如此,他還注意到了文學演變的繼承關系。並由此出發,反對當時「競今疏古」的不良傾向。這些都是十分可貴的。

②分析論述了文學創作內容和表現形式的關系,主張文質並重。在《風骨》篇里,他主張「風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強調情文並茂。但在二者之間,他更強調「風」、「情」的重要,他主張「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形式的傾向。

③從創作的各個環節上總結了經驗,提出了應該避免的失敗教訓。他指出,在創作上,作家「神與物游」的重要,強調了情與景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他還指出,不同風格是由於作家先天的才情、氣質與後天的學識、習染存在著差異的結果。針對當時「近附而遠疏」、「馳騖新作」的風氣,他提出了繼承文學傳統的必要,論述了文學創作中「新」、「故」的關系。此外,他對創作中諸如韻律、對偶、用典、比興、誇張等手法的運用,也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

④初步建立了文學批評的方法論。在《知音》篇里,他批評了「貴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各執一隅之解」的不良風尚,要求批評家「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六觀」的批評方法:一觀位體,看其內容與風格是否一致;二觀置辭,看其文辭在表達情理上是否確切;三觀通變,看其有否繼承與變化;四觀奇正,看其布局是否嚴謹妥當;五觀事義,看其用典是否貼切;六觀宮商,看其音韻聲律是否完美。這在當時是最為全面和公允的品評標准。

《文心雕龍》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的發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義和深遠的影響,是一份十分寶貴的遺產,受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理論工作者越來越多的注意和重視。在中國,對《文心雕龍》的研究、注釋、翻譯著述頗多。現存版本有影元至正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本,另有今人範文瀾《文心雕龍注》、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文心雕龍校注拾遺》、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王利器《文心雕龍校證》等。

5. 與文心雕龍同樣地位的文學著作


陸機的文賦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著作書目
尚書 周易 詩經 周禮 論語 左傳 孟子 莊子 荀子 法言 論衡 典論 文賦 詩品 文選 中說 史通 詩格 詩式 文則 詞源 詩藪 詩歸 詞謔 曲藻 曲律 曲品 原詩 劇說 藝概
毛詩序 詩譜序 翰林帖 抱朴子 評詩格 教坊記
本事詩 青樓集 綴耕錄 錄鬼簿 童心說 清詩話 三都賦序 文心雕龍 文章緣起 玉台新詠 樂府雜錄 與元九書 六一詩話 中山詩話 夢溪筆談 石林詩話 後山詩話 藏海詩話 潛溪詩眼 草堂詩話 碧雞漫畫 冷齋夜話 詩話總龜 唐詩紀事 碧溪詩話 韻語陽秋 文章精義 全唐詩話 後村詩話 詩人玉屑 滄浪詩話 對床夜話 石林廣記 樂府指迷 滹南詩話 瀛奎律髓 唐詩品匯 四溟詩話 藝苑卮言 藝圃拮余 南詞序錄 顧曲雜言 圍爐夜話 姜齋詩話 歷代詩話 詞苑叢談 說詩琗玉 宋詩紀事 論文偶記 一瓢詩話 甌北詩話 石洲詩話 新傳奇品 雨村劇話 雨村曲話 文史通義 花部農譚 昭味詹言 復堂詞話 明詩紀事 元詩紀事 遼詩紀事 金詩紀事 人間詞話 國故論衡 惠風詞話 文章流別集 謝靈運傳論 戲為六絕句 唐人選唐詩 文鏡秘府論 二十四詩品 西昆酬唱集 洪駒父詩話 許彥周詩話 王直方詩話 能改齋漫錄 歲寒唐詩話
臨漢隱居詩話 竹坡老人詩話 苕溪漁隱叢話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劉勰《文心雕龍》的命名來自於黃老道家環淵的著作《琴心》。其解《序志》雲:「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環淵)《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聖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經書」是文章的典範。把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文心雕龍》還系統論述了文學的形式和內容、繼承和革新的關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學創作構思的過程中,強調指出了藝術思維活動的具體形象性這一基本特徵,並初步提出了藝術創作中的形象思維問題;對文學的藝術本質及其特徵有較自覺的認識,開研究文學形象思維的先河。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鑒賞的美學規律。

6. 文心雕龍是一本關於什麼的書籍

劉勰(南朝·梁約465年—約532年)

《文心雕龍》這部著作「體大思精」,在文學理論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而且它分析問題的深刻,組織的細密,評論范圍的廣泛,也是後來的古典文學評論著作所少有的。

——著名學者詹鍈

劉勰生於南朝齊梁之際,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學理論家。他寫的《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文學批評理論專著。劉勰精通儒學和佛學,在文學方面有卓越的見解。不僅超過了前人,也為後期的文學特別是文學批評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方法和論據。《文心雕龍》就是劉勰根據儒家思想創作的一部文藝理論專著,這部書總結了從先秦直到南朝宋、齊時代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豐富經驗,論述廣泛、體系完整、見解深刻,堪稱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之作,奠定了我國古典文學批評的理論基礎,對後世文學的發展影響極大,被譽為中國古代的「藝苑之秘寶」。

《文心雕龍》論述了文學發展的外部原因和內部規律,將文學的變化與社會的風俗、政治的興衰聯系起來,還總結了許多寶貴的文學創作經驗,揭示了創作活動的奧秘,從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創作論。這一部分是全書的精粹,涉及形象思維、藝術想像、藝術風格、藝術構思等許多重要的問題,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上,《文心雕龍》是一部空前絕後的書;縱然從這部理論著作本身來看,劉勰的文字也是美如「雕龍」的。在《文心雕龍》之前的文學批評專著,大多篇章短小、結構粗略、內容有限,沒有《文心雕龍》這般包容古今、巨細無遺的大氣。《文心雕龍》之後,雖然歷代學者論文、論詩之作浩如煙海,也出現了一些精彩的著作如鍾嶸的《詩品》、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嚴羽的《滄浪詩話》、劉熙載的《藝概》等。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來說,都有著獨特的貢獻,但以著作的整體構思、體系完整、特別是以美學范疇和理論概念的創制來說,卻還沒有一部書能超過劉勰的《文心雕龍》。

7. 關於一些經典的耽美小說系列

《一受封疆》,《雙程》,《悍野》,《偽裝學渣》,《狼的誘惑》,《沈升》,《一拜天地》,《默讀》,《棄子橫行》,《遇蛇》……

8. 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 神思>
作者:劉勰

古人雲:「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間,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乏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遁心。
古人說:「身體居留在江海邊上,心神卻繫念著朝廷。」這里說的就是想像。寫作的構思,它的想像往往飛向遙遠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時,他就會想像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變面部表情時,他的眼睛似乎看見了萬里之外的情景;他吟詠文章時,好象聽到了珠圓玉潤的悅耳聲音;眼睛閃動時,就出現了風雲變幻的景色。這不是構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構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與外物一起活動。精神是主宰內心的,情志和氣質卻掌握著它的關鍵;外物是由耳目去接觸的,文辭卻能使它表達無遺。要是表達功能活躍,那末事物的形貌就可充分描繪;如果情志氣質受阻,那末精神就煥散了。

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然後使元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因此,醞釀文思的時候,必須虛心和寧靜,專一思考,清除雜念,凈化精神。首先要如儲藏珍寶一樣積累學識,其次要明辨事理來豐富自己的才學,再次要憑研究和審閱來徹底理解事物,順著思路,引出美好的文辭。這樣才能使深通奧妙道理的心靈,按著和諧的音律安排詞藻;正如一個有獨到見解的工匠,憑他想像中的形像自由運用斧子製作物件。這是駕馭寫作的首要方法,考慮全篇布局的重要開端。

夫神思方運,萬塗競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也。是以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則無際,疏則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
作家開始構思的時候,無數的意念都湧上心頭。要給抽象的意念以合乎規矩的內容,要在尚未定形的文思中刻鏤形像。作家一想到登山,胸中便充滿了山色;一想到觀海,心裡就騰湧起海景。本人的全部才力,都隨著風雲變幻而任意馳騁。在剛執筆時,旺盛的氣勢超過了文辭,等到文章寫成,比起開始時卻要打個對折。為什麼會這樣?文思憑空想像,往往設想奇特;語言實實在在,難以運用得巧妙。由此可見,想像化為意象,意象化為語言,貼切時天衣無縫,疏漏時相距千里。有時意思就在心中,卻要到天涯去探求;有時道理就在眼前,卻又象遠隔山河。所以只要駕馭好自己的心靈,運用正確的思想方法,無須苦思焦慮,應用美好的文采,掌握寫作的規律,不必要勞累心情。

人之稟才,遲速異分,文之制體,大小殊功。相如含筆而腐毫,揚雄輟翰而驚夢,桓譚疾感子苦思,王充氣竭於思慮,張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練《都》以一紀: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淮南崇朝而賦《騷》,枚皋應詔而成賦,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阮瑀據案而制書,禰衡當食而草奏:雖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人們的創作才能,下筆有快有慢,天分不同;文章格局有大有小,功力各異。司馬相如含筆寫作,直到筆毛腐爛,文章始成;揚雄作賦,用心太苦,因而夢寐不安;桓譚因苦苦構思而生病;王充因著述過度用心而氣力衰竭;張衡研討《兩京賦》,耗時十年;左思推敲《三都賦》,歷時十二載:這些文章雖然是篇幅巨大,但到底也是他們文思遲緩。淮南王劉安用一個早晨就寫成《離騷傳》;枚皋一接到詔令就寫成一篇賦;曹植鋪開紙寫作就象背誦文章一樣;王粲拿起筆就寫有如早就成篇的一般;阮瑀靠在馬鞍上起草文書;禰衡在酒宴上草擬奏章:這些文章雖然是篇幅較短,但也由於他們文思敏捷。

若夫駿發之士,心總要術;敏在慮前,應機立斷。覃思主人,情饒岐路;鑒在疑後,研慮方定。機敏故造次而成功,疑慮故愈久而致績;難易雖殊,並資博練。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貧,辭溺者傷亂。然則博見為饋貧之糧,貫一為拯亂之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文思敏捷的人,心裡熟悉創作的技術,很快地考慮問題,當機立斷。構思遲緩的人,情思紛煩,徘徊岐路,要弄清疑點,深思孰慮,方能定稿。文思快所以能在匆促中寫成,疑慮多所以要費時久才完篇;他們的快慢、難易雖然不同,都靠學識廣博,技巧熟練。要是學識淺陋,寫得慢也是空忙,才學荒疏,寫得快也是白費;這樣而能寫出有才華的作品的,從未有過。因此,在創作構思時,常會出現兩種困難:思路不暢的人苦於文章內容貧乏,辭藻空濫的人陷入文辭雜亂。增進見識可以作為內容貧乏的糧食,突出重點可以作為文辭雜亂的葯物;見識廣博而又能重點突出,對於創作構思是極有幫助的。

若情數詭雜,體變遷貿;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視布於麻,雖雲未貴;杼軸獻功,煥然乃珍。至於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筆固知止。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其微矣乎!
至於巧妙的構思、復雜的技巧,風格變易多端的作品,粗糙的文辭中蘊藏著精妙的道理,平凡的敘述中包含著新鮮的意見。這正象布之於麻,麻並不比布貴重,但一經人工紡織成布,就光彩奪目非常珍貴了。此外,一些思考所不及的微言大義,文辭所難說明的曲折情趣,這是語言所無法表達的,這里就不說了。作家必定要有最好的文筆才能說明它的微妙之處,必定要有多變的思維方法才能理解它的技巧。從前伊摯說不出烹飪的奧妙,輪扁也講不清運斧的方法,就是因為這些都是很微妙的。

贊曰: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刻鏤聲律,萌芽比興。結慮司契,垂帷制勝。
本文總結:精神活動與事物現象接觸,孕育出作品的構思。物象以它的形貌激動作家,使他內心產生了各種活動。再推求文辭的聲律,運用比興的手法,按法則去構思,那末作品一定會成功。

呵呵,也是找過來的。

9. 文心雕龍的作品價值

《文心雕龍》是一部「體大思精」「深得文理」的文章寫作理論巨著。全書分五十篇,內容豐富,見解卓越,皆「言為文之用心」,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寫作上的各種問題。尤為難得的是對應用寫作也多有論評。粗略統計,全書論及的文體計有59種,而其中屬於應用文范疇的文體竟達44種,占文體總數的四分之三。(《應用寫作》雜志1996年第4期,《<文心雕龍>的應用寫作論》)。範文瀾說得好 :系統地全面地深入地討論文學,《文心雕龍》實是唯一的一部大著作。
文學史的觀念
《文心雕龍》作者劉勰認為,文學的發展變化,終歸要受到時代及社會政治生活的影響。他在《時序》篇中說:「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並在《時序》《通變》《才略》諸篇里,從上古至兩晉結合歷代政治風尚的變化和時代特點來探索文學盛衰的原因,品評作家作品。比如他說建安文學「梗概而多氣」的風貌,是由於「世積亂離,風衰俗怨」而形成;東晉玄言詩泛濫,是由於當時「貴玄」的社會風尚所決定。注意到了社會政治對文學發展的決定影響。不僅如此,他還注意到了文學演變的繼承關系。並由此出發,反對當時「競今疏古」的不良傾向。這些都是十分可貴的。
內容與形式
分析論述了文學創作內容和表現形式的關系,主張文質並重。在《風骨》篇里,他主張「風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強調情文並茂。但在二者之間,他更強調「風」「情」的重要,他主張「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形式的傾向。
總結經驗教訓
從創作的各個環節上總結了經驗,提出了應該避免的失敗教訓。他指出,在創作上,作家「神與物游」的重要,強調了情與景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他還指出,不同風格是由於作家先天的才情、氣質與後天的學識、習染存在著差異的結果。針對當時「近附而遠疏」「馳騖新作」的風氣,他提出了繼承文學傳統的必要,論述了文學創作中「新」「故」的關系。此外,他對創作中諸如韻律、對偶、用典、比興、誇張等手法的運用,也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
建立方法論
在《知音》篇里,他批評了「貴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各執一隅之解」的不良風尚,要求批評家「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六觀」的批評方法:一觀位體,看其內容與風格是否一致;二觀置辭,看其文辭在表達情理上是否確切;三觀通變,看其有否繼承與變化;四觀奇正,看其布局是否嚴謹妥當;五觀事義,看其用典是否貼切;六觀宮商,看其音韻聲律是否完美。這在當時是最為全面和公允的品評標准。
歷史局限性
《文心雕龍》雖然有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性,特別是「宗經」「徵聖」等儒家思想對於他的文學理論有不少消極影響;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一部名副其實的「體大而慮周」「籠罩群言」、富有卓識的專著,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的一份十分寶貴的遺產,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理論工作者越來越多的注意和重視。
版本和注釋
在中國,對《文心雕龍》的研究、注釋、翻譯著述頗多。現存最早寫本為唐寫本殘卷(藏北京圖書館)。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元至正本為最早版本,並有《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本。通行本有清人黃叔琳本,今人範文瀾《文心雕龍注》、詹鍈先生的《文心雕龍義證》、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及《文心雕龍校注拾遺》、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王利器《文心雕龍校證》等。

10. 《文心雕龍》共有多少篇主要有那幾個部分

《文心雕龍》五十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四個主要部分。總論五篇,論「文之樞紐」,是全書理論的基礎。文體論二十篇,每篇分論一種或兩三種文體,對主要文體都作到「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其分體的詳細,論述的系統周密,遠遠超過曹丕和陸機。創作論十九篇,分論創作過程,作家個性風格,文質關系,寫作技巧,文辭聲律等類的問題。其詳密深刻,也遠遠超過陸機。批評論五篇,從不同角度對過去時代的文風,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評,並對批評方法作了專門探討,也是全書的精采部分。最後一篇《序志》說明自己的創作目的和全書的部署意圖。這部書內容雖然分為四個方面,但理論觀點,首尾一貫,各部分之間又互相照應。正像他《附會篇》說的:「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其體大思精,在古代文學批評著作中是空前絕後的。

熱點內容
言情小說大全契約嬌妻別跑 發布:2025-07-15 16:11:06 瀏覽:609
莫奈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5 16:04:56 瀏覽:84
飛盧小說閱讀器最新破解版百度雲 發布:2025-07-15 16:01:47 瀏覽:203
宋雨桐的小說好看么 發布:2025-07-15 15:59:02 瀏覽:289
女主是將軍百合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5 15:59:01 瀏覽:873
校園黑道小說磚頭搬磚 發布:2025-07-15 15:58:05 瀏覽:668
免費小說將夜 發布:2025-07-15 15:46:37 瀏覽:843
最長的重生抗日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15 15:35:40 瀏覽:341
小說鎮國上將軍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5 15:35:39 瀏覽:247
萬人跪服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5 15:21:39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