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最好看小說排序
1. 金庸寫的最好的小說是哪些,排在前三的都有什麼
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作為武俠小說裡面的金大俠金庸老先生,他這輩子一共寫過15部小說,在這15部小說,當中如果要排出前三名的話,我相信很多人會有他們自己的排比方式,我個人認為金庸寫的最好的小說是,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鹿鼎記,為什麼我會把這4部小說認為是金庸最好的小說呢?
倚天屠龍記和神鵰俠侶應該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後兩部,我認為這兩部小說能夠承前啟後承上啟下,完成了金庸的射鵰宇宙的設定,然後就是鹿鼎記和天龍八部,其實他們兩個已經脫離了傳統武俠小說的意義,可以說是金庸老先生對武俠小說的一次創作上的顛覆。
排在第3位的是神鵰俠侶,至於為什麼會把神鵰俠侶排進前三名,是因為我個人的小心思,神鵰俠侶是金庸所有武俠小說當中我看的第1本小說,當年就被楊過的桀驁不馴,小龍女的美若天仙所吸引,直到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中年老男人,我還是認為神鵰俠侶的情節真的是引人入勝。
2. 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的先後順序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一、越女劍-春秋
二、天龍八部-北宋
三、射鵰英雄傳-南宋
四、神鵰俠侶-南宋末
五、倚天屠龍記-元末
六、俠客行-明中
七、笑傲江湖-明中
八、碧血劍-明末
九、鹿鼎記-清康熙
十、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十一、飛狐外傳-清乾隆
十二、雪山飛狐-清乾隆
十三、白馬嘯西風 ----大致應該是乾隆或嘉慶
十四、鴛鴦刀-清
十五、連城訣-晚清
3. 金庸的小說按照什麼順序看好
我第一次看金庸小說是隨便看的,沒順序,現在讓我排序的話,推薦(先後排序)
首先
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首先看天龍是最好的選擇,然後不管是從年代上還是從故事情節上講,接下來適合看三部曲,因為射鵰裡面提及到了蕭峰)
然後
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碧血劍里的人物,比如說阿九在鹿鼎記裡面出現了,我當初看完碧血劍後,為追尋阿九的結局,又馬不停蹄地看了鹿鼎記)(其實笑傲江湖的順序可以隨便,它是獨立的,笑傲是金書中的精品,所以先推薦了)
再看
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裡面的人物,比如說趙半山後來在雪山飛狐中也出現了,所放在前面。另外,外傳該放在雪山飛狐的前面看,因為它主要講的胡斐父親胡一刀的故事,發生在前)
最後
俠客行、連城訣、白馬嘯西風、越女劍、鴛鴦刀(這幾部小說沒有多少聯系,順序可以隨便,白馬寫的很好,結局很唯美,是金庸短篇裡面的精品,強烈推薦。最後鴛鴦刀,個人感覺可讀可不讀)
以上排序基本按小說發生的年代來排的,越女劍發生的年代最早,又是短篇,與其他小說關聯不大,可以最先讀,也可以放後面讀,這個憑自己選擇。
4. 「金庸武俠小說」中按什麼順序來看最好排列一下,謝謝啦!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固然幾乎囊括了金庸的所有作品,至於按什麼順序去看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自覺認識膚淺..不配談什麼小說藝術之類的。我只是純從娛樂角度看,覺得該先從傳誦最廣的,最膾炙人口的,拍成影視劇,搬上銀幕最多的看起。不用說出來,大家都知道了罷,沒錯就是合稱「射鵰三部曲」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這三部在武俠小說中可是熠熠生輝,相信80後以及之前年代的人群都有難以磨滅的印象吧!其中《射鵰英雄傳》更是光芒四射....看過小說的自不必說了,沒看過小說的人大部分也都從電視上知道郭靖和黃蓉這兩個名字吧。這三部小說在金庸小說中也是最重量級的了。加上這3部中的人物關系密切相關,所以這3部肯定是依次看的了。至於《天龍八部》我不得不承認我喜歡這部小說甚於喜歡「射鵰三部曲」中的任一部,《射鵰英雄傳》里的降龍十八掌在《天龍八部》更是大放異彩,「天龍」比「射鵰」歷史年代更早,但金庸先寫了「射鵰三部曲」再寫的「天龍八部」,雖說都有降龍十八掌,但人物與故事都沒什麼連接的。所以先看 「天龍」再看「射鵰三部曲」還是先看「射鵰三部曲」再看「天龍」都可以。至於其他的,自己喜歡怎麼看就怎麼看啦!
我自己覺得看的順序最好是《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碧血劍》..其他的我要麼是很早以前看過現在沒什麼印象了,要麼是沒看完或者根本沒看過的,所以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看好,如果可以的話,先抓到哪本就哪本好了,呵呵..
5. 金庸著作按照年代該怎麼排序
金庸小說年代排序:
一、春秋時期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6. 你閱讀金庸小說的順序是什麼,你覺得哪部寫的最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孕育其中,顯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時期的小說將古代的文化慢慢推向巔峰,推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九十年代時期,金庸的小說可以說是風靡中國。央視曾經還引進了金庸先生《笑傲江湖》的影視版權。可以說,金庸先生寫出了一代人的武俠夢。你閱讀金庸小說的順序是什麼?你覺得哪部寫的最好?金庸先生的小說一般就是跟著電視劇後面看的,我覺得他的《射鵰英雄傳》寫的很好。我之所以說這本書寫得好,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得知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毫無疑問的是,我們這時代少了一個創造武俠經典的人。
7. 誰能給金庸的小說排序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
《越女劍》(1970年)
8. 金庸的小說按歷史順序應該是什麼個排序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9. 金庸小說排序
天(北宋)射(南宋)神(南宋)倚(元)笑(明)俠(明)碧(明)鹿(清)書(清)飛(清)雪(清) 鴛(清)連(清)白(清)
具體分析,請看:
金庸小說年代排序——
一.春秋時期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10. 金庸14部小說按什麼順序看比較好
金庸小說按照順序看
1、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2、與射鵰三部曲相關的《天龍八部》,
3、背景為明代的《笑傲江湖》、《俠客行》、《連城訣》,
4、背景為清代的雪山飛狐系列《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碧血劍》、《書劍恩仇錄》、《鹿鼎記》。
5、中短篇小說《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等可以不按順序選看。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1970年)。
金庸的武俠小說之所以能稱得上中國現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就在於它們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簡而言之,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有鮮明特色,它們在創作技法上獨樹一幟,具有範式意義,在華人世界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