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氣排行 » 小說孤筏重洋好看嗎

小說孤筏重洋好看嗎

發布時間: 2022-07-11 05:07:50

⑴ 孤筏重洋的介紹

孤筏重洋(《孤筏重洋》),是挪威學者托爾·海雅達爾(Thor Heyerdanl)寫他和五位挪威、瑞典的同伴乘木筏橫渡太平洋的紀實作品。為了用事實駁倒對方和證實自己的觀點,他和同伴們籌劃資金並克服了種種困難,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樣,造了一隻木筏,於1947年4月從秘魯漂洋西去,他們駕駛的小木筏,在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的南太平洋中,經歷了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折磨和驚險,歷時三個多月,橫渡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荒島上。

⑵ 孤筏重洋的故事內容

海雅達爾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作科學調查時,綜合研究了那裡的文物遺跡和民間傳說,以及太平洋的風向、潮流等,確信群島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5世紀從拉丁美洲漂洋過海到那裡去的。海雅達爾則堅信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但一些學者反對這種說法,理由很簡單:人類不可能乘木筏橫渡太平洋。
海雅達爾則堅信自己的觀點是對的。為了用事實駁倒對方,他和同伴們籌劃資金並克服了種種困難,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樣,造了一隻木筏,於1947年4月從秘魯漂洋西去,他們駕駛的小木筏,在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的南太平洋中,經歷了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折磨和驚險,歷時三個多月,橫渡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荒島上。這次航海,是一次震驚全球的壯舉。海雅達爾等人用自己的艱難實踐證明了自己的判斷,並向人們展示他們忠誠和執著於科學的精神。
《孤筏重洋》中譯本約16萬字,它用樸素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了一段了不起的經歷,從而使讀者驚心動魄,受到教育。因此,大體了解書中的主要情節,實屬必要。
作者海雅達爾在書中先說明他的理論形成經過,二戰結束後,他決定到美國去發表他的理論。面對「人類不可能乘木筏橫渡太平洋」之類的責難,他決心用自己的實踐予以反駁,而他的想法卻被朋友們當作「笑話」,認為他「發瘋了」。
海雅達爾卻認真地開始准備他要做的事。他住進了在紐約的「挪威海員之家」,藉以接近海員們,並和他們研究南太平洋航行中有關情況及木筏漂海的可能性。海員們都認為這件事是危險的,但用這種方式漂海並非沒有可能。
此後,在找到了資助人,籌集資金解決經濟問題後,他們動手解決遠航前必須辦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要仿照印加時代航海人的做法,到厄瓜多的安第斯山區原始森林中,砍伐九根大筏木(註:一種產於拉丁美洲的珍貴木材,乾燥後比軟木還輕)來綁扎木筏。嗣後,經過在大洋中漂流的實踐證明,他們的木筏,因為木材是新砍下來的,樹干中的漿汁成為一種飽和物,阻止了海水滲入,因而避免了木筏的下沉。
安第斯山原始森林中生活著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那裡的人,那時還在砍殺仇人的頭顱製成模型出售。到那裡去砍伐筏木,除了要和那裡的土著打交道外,還要提防蟒蛇、毒蛇、蠍子、巨蟻、蜥蜴和鱷魚的侵襲,此中驚險經歷,不言自明。砍了筏木後,他們把木樹運出森林,漂到河口,用汽輪拖到秘魯。
隨後他們要在利馬晉見秘魯總統,請求總統批准海軍部支持他們,在海軍船塢中按古代印第安人木筏式樣建造一隻大木筏,從海軍軍港啟程遠航。啟程前一天,美國等十幾個國家駐秘魯的大使、公使及挪威僑民代表趕來送行,因為大家公認這是在科學領域中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1947年4月28日清晨,由秘魯海軍的拖輪把木筏拖向外海,隨即,木筏進入了亨伯特水流。
亨伯特水流是來自南極的冰冷的巨流,它向北流向秘魯海岸,轉而向西,在赤道之下奔騰呼嘯,橫貫大海。這水流湍急部分,波濤洶涌,白浪滔天,浪谷與浪峰相差十來英尺。他們兩個人一班,在巨浪中輪流值班掌舵。開始的24小時中,每人掌舵2小時,休息3小時;以後,體力不濟了,改為每班 l小時,休息1.5小時,如此輪流。這樣疲憊了30小時,海面才平靜了些。以後的二三個月中,經常一連好幾天遇到這樣的大浪。有一次暴風雨中,浪峰要高出浪谷20至25英尺,舵手站著掌舵,水沒到腰際,人好像在湍急的河流中迎著逆流前進。
在漂海的過程中,木筏經常與鯨魚、海豚、鯊魚、章魚、水母、海龜以及各種各樣的奇怪魚類為伍。章魚的腳極長,可以伸到木筏的每一個角落。這腳,可以置大鯨魚於死命,也可以在大鯨魚身上留下可怕傷疤,所以他們每人都配備了一柄大刀,准備在夜裡被章魚的腳圍住脖子,把他們從睡袋裡拖出去時,砍它的腳。他們還要拿魚叉在木筏邊和殘忍貪食的鯊魚搏鬥。夜裡,還有大海豚爬到木筏上來,弄得他們晚上休息時,經常是渾身濕漉漉的。
過了兩個多月,從岸上帶來的清水發臭了,不能飲用。到處是水卻沒有水喝。於是,就破了—些魚,擠出魚身的水份當飲料。
兩位弄電台的夥伴經過艱巨的努力,終於和世界一些地區的無線電愛好者聯繫上了,通過這些愛好者,他們和挪威的哈廉國王及美國國家氣象局長,也有了電報聯系。他們雖飄流在大洋之中,全世界仍然和他們緊密相聯。
在他們啟航後的第97天,終於飄流到了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安格圖島邊緣,但巨浪沖擊著礁石,木筏找不到去島上的進口。結果狂風又把他們吹向大海。在海上又飄流了三天三夜,也就是他們在大海上飄流了整100天的時候,經過了一場十分險惡的搏鬥,木筏終於在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荒島上靠岸。除了帶去的一隻鸚鵡死於海上的風暴外,他們6個人全部平安登陸。過了幾天,附近一個島上的波利尼西亞人駕船把他們從荒島上接走。經過無線電聯系,法國駐太平洋殖民地總督派船接他們到塔希提島首府帕皮提,挪威政府又派巨輪到帕皮提接他們。為科學而進行的一場艱險、雄壯的海上旅程,終於勝利結束。
以上復述的情節,難免掛一漏萬,但就是從這樣極簡略的復述中,我們也不難看到,當時有一些國家推薦此書作為青少年課外必讀書的意圖何在。
我以為,實際上是要在青少年中提倡一種高尚的情操,提倡一種理想,提倡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健康的理想教育,應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項主要內容。許多國家,由於社會制度不同,他們對青少年的教育方法當然也不相同;但盡管如此,不同類型的國家在教育上卻還有不少一脈相通之處,有不少共同點。這共同點有許多適用於我們,過去我們對這方面注意得太少了。
不是說要愛科學嗎?那就要全身心地去愛它,要有理想,要准備為科學上的真理獻出一切。當然,不是鼓勵所有青少年為了證明一種理論,都要用生命去冒險。要提倡的是:在這種壯舉背後體現出的一種英雄氣概和無畏精神——一種為維護真理在必要時不怕棲牲一切的氣概和精神。
不是說要從小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嗎7怎樣克服困難呢7你就看這幾位科學家的所作所為。
不是說要提倡辦事認真、負責嗎?不是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嗎7怎樣認真呢7這就是!
不是提倡考慮問題要仔細縝密嗎?這也就是!他們的縝密十分具體,縝密到木筏上用的木材不能用舊的,而要用新砍伐的,連這樣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只有這樣縝密地去辦事,才保證了他們最終的勝利。
諸如此類的東西,就是上面提到的「共同點」,所有這些,在各種類型國家對青少年進行的「德育」中,不是都可以適用嗎?
理想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如今,理想的光芒在我國新一代青少年中漸趨暗淡,此中原因錯綜復雜,非本文所能詳細論及。但在學校教育中,把德育也當作應試教育的一個環節進行,實是導致青少年理想喪失的原因之一。許多學校中的所謂德育,就是要你去背誦一些條條框框准備應付各種考試,包括升學考試,因為條條框框就是一切。至於如何在一些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理想和情操,培養他們優秀的思想品質、良好的道德規范,使學生進入社會後,能夠成為一個大寫的人、高尚的人、優秀的人,而不是成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鼠目寸光、「實利」第一的庸夫和小人,恐怕就考慮得很少,或是根本就沒有這樣去做。從許多國家在青少年教育中,對《孤筏重洋》一書所持的態度,我想,應該對我國學校的德育問題,提供了某些啟發。

⑶ 《孤筏重洋》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孤筏重洋》(Thor Heyerdahl)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GFtJhR8CCBGe6hr9XKOeDg

提取碼: j5s5

書名:孤筏重洋

作者:Thor Heyerdahl

譯者:朱啟平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6-1

頁數:204

內容簡介:

《孤筏重洋》是一部描述科學探險的紀實性作品。作者托爾·海爾達爾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上調查研究時,卻從那裡的文物遺跡、民間傳說以及太平洋上的風向潮流等方面,發現了種種跡象,使他認為群島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在公元五世紀從南美洲漂洋過海而來的。

作者簡介:

托爾•海爾達爾,生於1914年,挪威偉大的探險家、學者、作家,曾入伍參加二戰,抵抗納粹。1947年,海爾達爾策劃組織並親自參與的「康提基」越洋探險獲得成功,震驚全球。此後逾半個世紀,他繼續投身科考探險,腳步遍及世界各地,並因其傑出成就而獲譽無數。2002年,海爾達爾逝於義大利。挪威政府在奧斯陸大教堂為他舉行國葬。2011年,包含照片、日記、私人信件、論文等內容的「托爾•海爾達爾檔案」作為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獻遺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⑷ 有什麼好看的航海冒險類小說沒

海爾達爾的《孤筏重洋》,是紀實小說,真是發生在我i們解放時期的航海冒險故事

⑸ 《孤筏重洋》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孤筏重洋》ThorHeyerdahl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dmNy0DCDBYZHn2xfEouqng


提取碼:pg1q

書名:孤筏重洋
作者名:ThorHeyerdahl
豆瓣評分:9.4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1-12
頁數:244
內容介紹:
太平洋群島上的波利尼西亞人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在很久以前,他們的祖先太陽神――康提基帶領自己的部族,從大洋東岸乘坐木筏,追隨太陽移動的方向,漂洋過海……受此啟發,挪威人類學家、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和五名火伴坐上一艘以太陽神康提基命名的原始筏木木筏,從秘魯出海遠航,橫渡太平洋。旅行途中,他們與日月星辰為伴,與各種海洋生物為伍,領略了廣闊太平洋上的美麗風光。
作者介紹:
托爾·海爾達爾(Thor Heyerdahl,1914年10月6日-2002年4月18日)挪威的人類學者、海洋生物學者、探險家。他因為乘坐一個仿古的木筏康提基號,從秘魯卡亞俄港到南太平洋圖阿莫圖島的4,300海里 (約8千km)的航海而名動一時。

⑹ 《孤筏重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孤筏重洋》,(挪威)托爾·海爾達

海爾達爾(Thor Heyerdahl)是挪威的人類學家、海上探險家。他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上作人類學調查時,島上的遺跡、傳說等等使他相信:該群島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五世紀時從南美洲來的。但是他的想法沒有人相信,因為那時南美洲土著還在石器時代,連船也沒有,可能用來航海的工具只有木筏——難道用木筏可以橫渡太平洋嗎?
海爾達爾「執迷不悟」,他要證明他的猜想是可能的。他的辦法是找到了5名志願者,和他一起用嚴格按照原樣仿製的印第安人的木筏「康提基號」橫渡太平洋!1947年4月他們從南美秘魯出發西去,經歷三個多月的生死航行,越洋四千餘海里,終於到達利尼西亞群島。
他們用性命作賭注所完成的航行,其實仍然不能最終證明他先前的猜想,但是這次航行從海洋探險的角度來說卻是一次真正的壯舉。本書就是這次航行的實錄。1950年出版之後,已經再版了15次,並被譯成幾十中語言的文本在世界各國出版。我們常說中國人缺乏探險精神,讀讀此書,也好間接領略一番。

⑺ 孤筏重洋讀後感

《孤筏重洋》是一部描述科學探險的紀實性作品。作者托爾•海爾達爾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上調查研究時,卻從那裡的文物遺跡、民間傳說以及太平洋上的風向潮流等方面,發現了種種跡象,使他認為群島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在公元五世紀從南美洲漂洋過海而來的。
但是當時南美洲人的文化,還處在石器時代,海上交通工具只有木筏,沒有船。因此,許多科學家認為他的說法不對,最簡單的原因是:人類不可能乘木筏橫渡太平洋,安抵彼岸。
海爾達爾卻堅決相信自己的見解是對的,木筏是可以橫渡太平洋的。為了證實他的理論,他排除了千百種困難,約了五個同伴,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樣,造了一隻木筏,在1947年4月從秘魯漂海西去。他們經受了各種生活上的磨難,戰勝了驚濤駭浪,遭到很多次令人毛骨悚然的險遇,也經歷了許多奇趣橫生的境地,終於在三個多月後,橫渡了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至於「康提基」,那是人名,也是神名,原是傳說中第一批到達波利尼西亞的人群的領袖,海爾達爾他們的木筏也以之命名。

⑻ 孤筏重洋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孤筏重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⑼ 海子1989年卧軌自殺。自殺時身邊帶了4本書除了《瓦爾登湖》其他三本是么,大致講述的內容是什麼

《新舊約全書》、梭羅的《瓦爾登湖》,海雅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帶上《聖經》是怕靈魂無法還家,而《瓦爾登湖》是自己人生反思,《孤筏重洋》卻是信仰的勇氣。

⑽ 推薦些思想深邃,文筆流暢的名著吧

《瓦爾登湖》美國 梭羅,當年詩人海子在走上不歸路時手上拿了這一本書...
《理想國》古希臘 柏拉圖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一生沒有寫一本書,後來柏拉圖在理想國里用對話方式記敘了 恩師兼好友蘇格拉底的生平一些對話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捷克作家 米蘭昆德拉
《叔本華的智慧》
《富蘭克林自傳》連叔本華都推薦的書還能不看嗎
《歷史深處的憂慮》這個只能算是了解美國文化的一個初級入門書吧

《聖經》
《孤筏重洋》
《思想錄》法國 帕斯卡爾

熱點內容
校園爆笑小說1000 發布:2025-07-05 04:07:28 瀏覽:798
所謂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04:03:11 瀏覽:463
愛情英文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5 03:24:10 瀏覽:351
好看的新蘭快青小說 發布:2025-07-05 03:09:54 瀏覽:639
有趣的異界穿越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2:51:52 瀏覽:737
小說言情完結出版 發布:2025-07-05 02:47:11 瀏覽:567
類似慢慢仙途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2:34:29 瀏覽:883
關於和尚的穿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02:26:40 瀏覽:650
類似贅婿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2:17:27 瀏覽:821
關於校園愛情的小說名 發布:2025-07-05 02:16:53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