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氣排行 » 甲午戰爭小說排行榜

甲午戰爭小說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2-07-13 06:51:54

❶ 關於甲午戰爭的穿越小說,主角開始是在現代,無意中撿到個手鐲,用手鐲可以穿越到清朝,正在打甲午戰爭

小市民的奮斗
作者:無語的命運
主要講述一個沒有大抱負甚至有些自私自利的小市民、一個時空異常點、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市民的奮斗,蒙古高原、唐努烏梁海那總讓人魂牽夢饒的地方。

很像我看的這本,如果是的話請採納~

❷ 有沒有寫甲午戰爭時期的比較好的穿越小說,北洋、篡清、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已看過了,求200萬字以上的

《龍旗》和《一個人的甲午》是比較好的 ,可惜都爛尾中。
《大清拆遷工》可以看看,另外《甲午之華夏新史》正在連載中。

❸ 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好書

中日甲午戰爭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 。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志。大清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繼《南京條約》後,又一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又一次,把中華民族帶入了災難的深淵。
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關地圖
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日本發動的非正義侵略戰爭。 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經三十年,效果明顯。這表現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的勝利;馮子材在鎮南關及諒山之役中大敗法軍;劉永福的黑旗軍屢創法軍;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鮮開化黨人製造政變遭到失敗等。當時中國的國勢並不比日本弱。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共進行了五次對外戰爭,中法和約是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當時的環境應當說對中國的自強相當有利。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政府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中日甲午戰爭博物館
甲午一戰,日本成為亞洲的暴發戶。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佔領朝鮮、台灣後,在戰略上對東北、華東構成了直接威脅,成為進攻中國大陸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嘗到了侵略的甜頭,極大地刺激了其擴張他們侵略領土的慾望。
編輯本段戰爭之前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頒行詔書,宣稱「遂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於四方」,志在向海外擴張。1868年明治維新後,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約》,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信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然而,在條約待批期間,發生了琉球船民遇害事件。1871年12月,琉球船民因風漂流到台灣,其中54人被台灣土著(即「原住民」)殺害,其餘由清政府護送回國。當時的琉球是清朝屬國,對此並未提出異議,事件就此平息,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第二年日本使者到中國換約,從清政府邸報中看到此事,於是一面向本國報告,一面到總理衙門交涉,試探清政府對琉球、台灣的態度。總理衙門回答說:「二島(指琉球、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決固在於我。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這本來說得很好了,偏又畫蛇添足地說:「殺人者皆屬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窮治。」這下叫日本抓住個把柄,拿「化外」二字大作文章,說台灣土著的居住地不是中國領土,借口進攻台灣。 1874年1月,日軍在台灣琅嶠登陸,開始了對台灣的進攻。對日本來說,這次行動相當冒險,不僅當時中日國力懸殊,國際輿論也不支持。戰爭至8月,日軍增至3600人,但仍進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氣低落。此時日本看到勝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大久保利通到北京,爭取體面地結束戰爭。 9月日本公使來華後,先是虛聲恫嚇,後來又表示結束戰爭的「誠意」,說日本出兵台灣費盡財力,中國也不能讓日本軍隊空手而歸,應當支付一些兵費然後日本撤兵,這樣雙方面子上都過得去。清政府覺得在戰爭中處於優勢,以賠錢來結束戰爭說不過去,而又不想為「化外生番」費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寧人,就表示可以考慮對在台灣「被害之人」酌情「撫恤」,等於承認了賠款的原則。在10月31日簽訂的《北京專約》中,琉球人遇害寫成了「日本國民遇害」,日軍進攻台灣寫成了「保民義舉」,中國以「撫恤」名義,賠償白銀五十萬。《北京專約》為日本兼並琉球提供了根據,1879年4月,日本佔領琉球,更名沖繩縣。 擺弄完台灣後,又開始擺弄朝鮮。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靠清王朝的支持苟安一時。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為「獨立國」。由於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借機出兵朝鮮,逼迫朝鮮政府同意日本軍駐扎朝鮮。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中國軍隊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准備不足,因此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伊藤博文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盡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以後的九年,表面上風浪不興,但形勢正在悄然變化中…… 日本一直注意著中國。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向明治天皇進呈的中國軍隊調查報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軍制,如果仿效歐洲,則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所以他認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1890年後,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斗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擴軍計劃,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看到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像鴉片戰爭時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並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以後,連槍炮彈葯都停止購買了。這倒不是因為軍火工業實現了國產化——錢被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慈禧太後說:「光緒1875年登基時年幼,我不得不垂簾聽政,到1886年改為「訓政」,1889年「歸政」 。我什麼都不過問了,修修花園養老還不行么?」慈禧與明治天皇相比,對照何其鮮明。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日本政府同時也誘使清政府派兵,為自己出兵朝鮮製造借口,清政府接到朝鮮政府請求後,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兩千五百人分批赴朝,屯駐牙山,並電告駐日公使汪鳳藻,令其根據1885年的《中日天津條約》,知照日本外務省。其時,日本內閣見陰謀得逞,一面派兵入朝,占據漢城附近各戰略要地,一面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發動侵略戰爭。 當中日兩國向朝鮮出兵時,朝鮮政府已接受東學黨起義軍提出的要求,雙方簽訂休戰和約,起義軍退出全州。朝鮮內戰實際上已經停止,清軍並未與東學黨起義軍交戰。朝鮮政府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請求中國撤兵。葉志超部准備從牙山訂期內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時撤兵。日本雖已失去出兵朝鮮的借口,但仍決心擴大事端,促成中日關系破裂,它不僅拒絕撤兵,反而繼續向朝鮮增派軍隊,並提出所謂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方案,以達到即使日軍賴在朝鮮不走又能拖住中國軍隊的雙重目的。7月12日,陸奧電令大鳥:「目前有採取斷然處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開始實際行動」。大鳥接訓令後,於19日和20日連續提出強硬要求,脅迫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中國軍隊出境。23日,日軍攻佔朝鮮王宮,拘禁國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鳥指令大院君宣布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不宣而戰,在豐島海面對中國海軍發動突然襲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同時日本陸軍向駐牙山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終於挑起了這場侵略戰爭。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政府同時宣戰。甲午戰爭開始。

❹ 有沒有寫甲午戰爭的穿越小說

北洋,一本穿越的小說,主角幫助李鴻章打平了甲午海戰,然後接掌北洋,發展實力,推翻慈禧。挺不錯的

唯我獨裁 豬腳剛開始穿越到黃海海戰,還帶著一艘潛水艇,撞沉一大堆日本戰艦,後來成為中國皇帝,已經有八九百章了,還在連載。

血淬中華》,作者:大風。我記得原名叫《新中華再起》的,結果改名了……

三個因意外回到清朝末年的年輕人,面對著生存的壓力和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他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是揭竿而起,做破舊立新的革命者?還是韜光養晦,如袁世凱般做一個竊國大盜、抑或是抓住歷史的機遇當一個艱難的改革者?

❺ 能推薦哪些穿越反清小說

第一本、書名:《沉沒的甲午之我來逆天》 作者:caler

簡評:

1、本書的主角是個旗人貴族,開局就是小時候決定走科舉,努力學習,藉助家族的影響力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或者給予有能力的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之後考上進士,周遊世界各國,給清朝帶來一些其他的味道,進入官場之後決定紮根東北,練新軍,積攢力量,之後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日本,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之後擁有兵權,先是改革,後坐看風雲,一切穩定之後,攜重兵改變天下大勢,重新稱帝,建立了一個新的中華帝國。

2、作者的文筆老練,劇情流暢,讀起來很暢通,故事循序漸進,劇情跌宕起伏,點明了清末的天下大勢,硝煙與戰爭永遠是主題。

3、本書種田的劇情也很出色,人物刻畫得都很好。

第二本、書名:《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作者:漢風雄烈

簡評:

1、書的內容就像書名一樣,主角重生到乾隆年間的一個地主階級,帶著一個系統,可以無限存儲物資。主角做生意壯大家族,之後到處扶持造反勢力去造反,主角提供物資,之後主角拿著這些借口,組建民兵壯大自己,然後目標就是推翻清朝。

2、作者的文風詼諧幽默,讀起來讓人感覺很輕松。

3、種田爽文,但不是無腦爽,還是符合邏輯的。

4、本書爛尾了,遺憾。

第三、書名:《回到清朝做鹽商》,作者:獨孤賞月

簡評:

1、主角穿越到清朝時期,身份是個鹽商,從自己家開始改變,努力賺錢,積攢實力,之後發展科技,推行洋務運動,改革教育,改變這個時代。

2、目前少有還在連載的清朝文了,劇情內容一般,糧草吧,喜歡的朋友可以看下。

第四、書名:《我的老婆是軍閥》作者:錄事參軍

簡評:

1、主角穿越到清朝末年,身份是滿清貴族世襲鐵帽子王,重生之後想改變這個世界,之後主動接觸軍務,從南遊歷到北,了解天下大勢,同時積攢實力,與外國勢力盤旋,在國內發展,一步步成為了皇帝,改變了自己和國家還有世界的命運,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2、本書朝堂與戰爭並重,還寫了很多國際勢力的分析,作者對這個時期的資料還是很考據的,謀略與戰爭與發展,永恆不變的主題。

3、多女主,作者的書一般都是多女主,對女性角色的刻畫栩栩如生,生動活潑。

第五本書名:《韓四當官》 作者:卓牧閑

簡評:

1、本書土著主角,沒有金手指,欠債之後被迫去北京捐了個候補九品官,之後混跡官場,闖盪天下的故事,沒有什麼改變歷史,有的只是對歷史中片段描繪。

2、作者文風朴實淡然不造作,人物刻畫和背景描寫很牛皮,精品小眾文,描述了許多清末的風土人情,適合細嚼慢咽的閱讀

❻ 求推薦幾本好看的歷史小說

我推薦我要做皇帝,楚漢爭鼎,巫頌,大爭之世,重生之我是阿斗,唐磚,醉枕江山,十國千嬌,上品寒士,歃血,新宋,帝宴,回明,雅騷,國士無雙等等。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被你採納,謝謝。

❼ 有關甲午戰爭的完本小說

《篡清》。奧大大的作品,十分好看,有一種真實感。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又叫崛起之華夏。

❽ 有本小說寫的是有三個人穿越回到了甲午戰爭時期,有誰知道書名的

是《血淬中華》,作者:大風。我記得原名叫《新中華再起》的,結果改名了……

http://wenku..com/view/01d7684de518964bcf847c30.html

三個因意外回到清朝末年的年輕人,面對著生存的壓力和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他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是揭竿而起,做破舊立新的革命者?還是韜光養晦,如袁世凱般做一個竊國大盜、抑或是抓住歷史的機遇當一個艱難的改革者?

❾ 有關於甲午戰爭的文學作品,包括報告文學、小說、史實資料,敬請提供,20分以資鼓勵

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三聯書店
《清末海軍史料》2001年再版,海洋出版社

❿ 《甲午戰爭》最新txt全集下載

甲午戰爭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八九四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
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以「富國強
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經三十年,效果明顯。這表現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的勝利;
馮子才在鎮南關及諒山之役中大敗法軍;劉永福的黑旗軍屢創法軍;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鮮開
化黨人製造政變遭到失敗等。當時中國的國勢並不比日本弱。法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
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共進行了五次對外
戰爭,中法和約是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當時的環境應當說對中國的自強相當有
利。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
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而中國……

熱點內容
女主盜墓爽文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3 11:39:20 瀏覽:114
為一部科幻小說寫推薦語 發布:2025-07-03 10:35:50 瀏覽:735
金庸同人小說推薦單女主 發布:2025-07-03 10:35:46 瀏覽:385
txt聽書電腦版 發布:2025-07-03 10:27:16 瀏覽:663
比傲世好看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3 10:23:30 瀏覽:936
免費閱讀小說小兵張嘎 發布:2025-07-03 10:20:35 瀏覽:822
好看的仙俠言情小說中長篇 發布:2025-07-03 09:55:48 瀏覽:801
江南鬼醫林煜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3 09:23:32 瀏覽:491
重生校園最強女主小說完結版 發布:2025-07-03 09:04:21 瀏覽:379
春秋戰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3 08:51:07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