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的那一本小說最好看
Ⅰ 余華的小說哪一部最好看
個人認為是余華的代表作:《活著》。
《活著》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活著》講述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創作背景
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余華作品
短篇小說
十八歲出門遠行 (1987-1)
西北風呼嘯的中午 (1987-5)
死亡敘述 (1988-11)
愛情故事(1989-7)
往事與刑罰(1989-2)
鮮血梅花(1989-3)
兩個人的歷史(1989-10)
祖先(1993-1)
命中註定(1993-7)
中篇小說
四月三日事件
一九八六年
河邊的錯誤
現實一種
世事如煙
難逃劫數
古典愛情
此文獻給少女楊柳
偶然事件
夏季台風
一個地主的死
戰栗
長篇小說
《呼喊與細雨》(《在細雨中呼喊》)
《活著》
《許三觀賣血記》
《兄弟》
散文
虛偽的作品
川端康成與卡夫卡
我,小說,現實
Ⅱ 余華的什麼書好看
作為剛入門看長篇有點不太地道,身邊也有很多雖然是文科生,可是還是不怎麼喜歡看作品的。首先可以看一些短篇的小說,港台作家的作品情節比較跌宕起伏,吸引力估計比較好,如白先勇的《台北人》是短篇小說集,就比較好看,還有紐約客,就寫了一些他在紐約時的見聞感受;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也不錯。張小嫻的一些短篇小說和長篇也是不錯的的選擇,文筆細膩,感情充沛真摯。張愛玲三毛就不必說了,是大家,張愛玲的《白玫瑰與紅玫瑰》一直是討論的重點。另外,金庸就不必說了吧,相信你一定看過電視劇,可是看過書就知道書要比電視好看的多,如果你看完五部《天龍八部》,就一定有耐心看別的。
中國近現代有許多非常著名的作家,池莉的短篇小說就很好看,另外黃小波的,蕭紅的,沈從文的都可以。外國作品《飄》是比較長,可以先看《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幾乎是現在所有愛情故事的鼻祖,它寫於18、19世紀,它的影響卻知道二十世紀,另外就是《簡愛》,《呼嘯山莊》,都很好。美國的一些可以,比如《紅字》,《苔絲》。其實外國作品主要你堅持看完一本,剩下的就容易多了。剩下的就隨你了,喜歡什麼看什麼,但是我是一點都不喜歡俄國的作品,主要是太長太沒意思了,就《戰爭與和平》就有5本,《安娜卡列尼娜》有3本吧,反正我是看過幾部之後就再也不翻了。
其實你看過一些之後就會自己找書看了。。。。
Ⅲ 余華的作品中哪三部最值得推薦
余華在中國很受讀者歡迎,但在文壇挺不受待見的,他獨特的寫作手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所以你看,無論是茅盾獎,魯迅獎,還是紅樓夢獎都沒有他的份,他的榮譽大多是國外的,當然也不排除老外對我們中國那段歷史的好奇哈。
但是就他的小說而言,絕對是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新流派,這也是很多人嫉妒的原因。
余華是南方人,學歷不高,很多人因此貶低他。
他很糾結,卻很勇敢,他不能用自己的方言或者故鄉獨特的地域文化來表達對故鄉,對社會的看法。莫言有高密東北鄉,魯迅有紹興城,陳忠實有白鹿原。和許許多多南方作家一樣,方言往往不能用文字表達出來。但余華選擇了更為有力的手法——那就是他規模宏大的敘事,而這也被許多所謂正統作家所詬病和鄙視。
這就是余華,勇敢而孤獨!
勇敢而孤獨地寫出苦難,命運,與人性!
看過了《兄弟》看過了《在細雨中呼喊》看過了《許三觀賣血記》看過了《第七天》
我只看見苦難與人性!!!
Ⅳ 余華的創作巔峰期過去了嗎他的哪部小說最值得推薦
余華的創作巔峰期顯然是過去了。影響作家寫作的有各方面的因素,精力是其中很關鍵的部分,而思維的活躍度尤為關鍵。所以,並不是年齡越大,越有巔峰。顯然,余華隨著年齡的增大,巔峰期已過。
個人認為余華的作品裡,《活著》是最值得讀的。
《活著》是一部寫的比較刻意的作品,主人公一路向左走,每一步都走向人生的深淵,或者說從出生開始,富貴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壞,從來沒有好過。雖然偶爾有些難得的「僥幸」,但都會成為下一個深淵的指路牌。最後,富貴的身邊只剩下一頭老牛,經歷過所有的悲劇之後,卻讓讀者無從描述富貴的心理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只剩下一地唏噓。
Ⅳ 在余華的作品中,你覺得哪部寫得最好
第1次看余華的小說就是《活著》,當時是聽大學老師推薦的。因為老師說余華的這本《活著》是本世紀最值得看的小說。後來看了之後果不其然寫的非常好,內容深刻又有哲理。看了之後,對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難以忘懷。
排在第3位的就是《兄弟》,這部小說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說,文風很像《布登勃洛克一家》 。
Ⅵ 余華推薦的好書有哪些
關於余華的書,推薦以下幾本:
3、余華寫的小說故事性很強,主題現實而深刻,沒有呼喚中那些跳脫的精神剖析和思想呻吟,看著不覺得犯困。
而他的中短篇小說,我看過十幾篇,都很無語,用著把簡單的故事復雜化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來搗填補故事本身的扁平。基本上可以說是寫作技巧的賣弄。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我是重玄,歡迎關注。了解更多高效工作技巧及職場實用干貨。
Ⅶ 余華的哪本書最好
《許三關賣血記》其實《兄弟》也不錯,是余華的轉折
Ⅷ 余華有哪些好作品
余華著名的長篇莫過於《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上下、
除了這些呢。還有一些中短篇小說集也很好看。我一口氣呢 全都買下來了,正在慢慢啃。
《現實一種》(力薦) 《河邊錯誤》(偵探型的、力薦) 《一九八六年》 《顫栗》 《一個地主的死》(力薦) 《偶然事件》 《十八歲出門旅行》
還有《我膽小如鼠》 《鮮血梅花》 《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 《有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 (還沒看)
Ⅸ 余華的小說哪一本最好看
《在細雨中呼喊》
以兒童的視角回憶了童年,這種回憶是雜亂的,不以時間為向度的,但是余華清晰地把它放置在一個具體的環境里——「在細雨中」。這個環境有著無限的的廣闊性,她涵蓋了孫光林在孫盪、南門以及可能所處的一切位置,而「在細雨中」本身又讓這些空間具有了一種時間的持續性,這便使得日常生活的時間變得毫無意義,因為這種「在細雨中」的體驗將貫穿孫光林的整個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