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當代女小說家排行榜
1. 你喜歡的70後女作家是誰
張小嫻啊,你呢
2. 當代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1、冰心
冰心,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2、丁玲
丁玲,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
3、蕭紅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
4、宗璞
宗璞,原名馮鍾璞,女,1928年出生,當代作家,常用筆名宗璞,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
5、陳衡哲
陳衡哲,筆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1914年考取清華留美學額後赴美,先後在美國沙瓦女子大學、芝加哥大學學習西洋史、西洋文學,分獲學士、碩士學位。192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講授西洋史;
6、白薇
白薇,原名黃彰,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清光緒十九年(1893)二月五日生於興寧縣南鄉渡頭(今屬資興市白廊鄉)秀流村人,少年時期就受到民主主義思想的熏陶,萌生反封建意識。
7、袁昌英
袁昌英,女,作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人。1916、1926年兩度出國,入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
8、廬隱
廬隱,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
9、馮沅君
馮沅君,女,河南省唐河縣人,現代著名女作家,中國古典文學史家,大學一級教授。原名馮恭蘭,改名淑蘭,字德馥,筆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吳儀等。自幼學習四書五經、古典文學及詩詞,與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和地質學家馮景蘭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學者陸侃如。
10、石評梅
石評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
11、蘇雪林
蘇雪林,原名蘇小梅,乳名瑞奴、小妹,學名小梅,字雪林,筆名瑞奴、瑞廬、小妹、綠漪、靈芬、老梅等。後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將「小」字省去,改為蘇梅。由法回國後,又以字為名,即蘇雪林。
12、張愛玲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
3. 七零後著名作家有哪些
代表人物
李師江 代表作:《逍遙游》
「70代」中被視為「繼王朔之後最具敘事魅力的小說怪才」,作品亦正亦邪,是一位楊過式的人物。此番「李師江旋風」刮回祖國大陸,勢不可當。
馮唐 代表作:《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70代」中最具古典文學修養的作家之一,但在閱讀效果上就要打個折扣。「70代」文學執牛耳者,是否將在李師江和馮唐之間誕生?有人這樣說。
尹麗川 代表作:《賤人》《再舒服一些》
尹麗川是「70代」中偶像式人物,近年風格由鋒芒畢露走向內斂,寫作偏重藝術隨筆,難被文學大眾理解。
饒雪漫 代表作:《沙漏》《左耳》《離歌》《酸甜》
饒雪漫是70文壇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風格多變,已佔領了青春文壇18年,以青春疼痛系列迅速走紅,受廣大的人們喜愛.
丁天 代表作:《幼兒園》《飼養在城市的我們》
丁天是王朔欽點的「70後」代表,卻總不溫不火。但其純厚的功力可稱為「70代」中的郭靖,某日打通了任督二脈,或許會大放異彩。
金仁順 代表作:《冷氣流》《六日》《水邊的阿狄麗娜》(改編為電影《綠茶》)
朝鮮族的金仁順給「70代」帶來了新異的氣息。內斂的她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內斂中匿跡,且待金仁順的爆發。
朱文穎 代表作:《高跟鞋》《戴女士與藍》
美女作家」隨風而去,朱文穎卻靠實力,繼續冷靜地書寫生活本貌。據說她將王安憶作為研究對象,並有亦步亦趨的勢頭——是在王安憶的陰影下存在,還是脫穎而出?看其造化吧。
魏微 代表作:《拐彎的夏天》
魏微這兩年在「純文學」界頻頻獲獎。她的小說一如既往地關注市井生活,有一塊屬於自己田地的作家總是值得尊敬和期待。
慕容雪村 代表作: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作為時尚的慕容雪村風靡一時,作為「70代」作家的慕容雪村正在路上。他是網路奉獻出的一位值得期待的「70代」作家。
盛可以 代表作:《北妹》《水乳》
盛可以 是「一個殺出來的美女」,其犀利甚至粗礪的文風,在女作家中相當罕見,不過近來有疲軟趨勢,日漸中庸。
李修文 代表作:《滴淚志》、 《捆綁上天堂》
李修文選擇村上春樹(主要指《挪威的森林》)作為其前進方向,熱愛寫作綿軟的愛情小說。以勤奮出書和對時尚詞彙的敏感,就將其列在第十位吧。
戴來 代表作,長篇小說《對面有人》、《鼻子挺挺》、《練習生活練習愛》、《愛上朋友的女友》、《甲乙丙丁》。
安妮寶貝 代表作《彼岸花》、《告別薇安》、《二三事》、隨筆《素年錦時》。《素年錦時》在2008圖書銷售排行榜中名列前20位,再創70後作家(在沒有刻意宣傳作品的情況下)圖書銷售的奇跡。
李吉順 代表作長篇小說《天眼》、詩集《想你》、散文詩集《情緣未了》等,他很沉穩地走來,經過沉寂之後,盡顯風華,是近年來人氣較旺的70後作家,其新作長篇小說《長路》 (三部九卷,109萬字)搜狐連載,被譽為《平凡的世界》姊妹篇,一部史詩性的現實主義力作。掀起嚴肅文學在網路上的風潮,影響較大。
徐則臣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午夜之門》 、 《夜火車》 ,中篇小說代表作有《跑步穿過中關村》。
其他有影響的70後作家
雷立剛、李紅旗、曹寇、張楚、盧江良、七格、周潔茹 、棉棉、衛慧、陳家橋、李尋歡、今何在、刑育森 、陳衛、馬牛、馬拉、趙趙、趙波
4. 中國當代女作家有哪些
有:冰心、張愛玲、張曉風、畢淑敏、三毛、丁玲、廬隱、瓊瑤等。
1、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
丁玲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藝運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過無法取代的貢獻。
代表著作有處女作《夢珂》,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歲。
2、瓊瑤
瓊瑤(1938年4月20日-),本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
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瓊瑤創作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等。
3、廬隱
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1903年父親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會辦的慕貞書院小學部。信仰基督教。
1912年考入女子師范學校,1917年畢業後任教於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范學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國文系。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22年大學畢業後到安徽宣城中學任教,半年後回北平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
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海濱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學教書,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幾年間,母親、丈夫、哥哥和摯友石評梅先後逝世,悲哀情緒浸透在這個時期出版的作品集《靈海潮汐》和《曼麗》之中。
1930年與李唯建結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雲歐情書集》。婚後她們一度在東京居住,出版過《東京小品》。1931年起擔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國文教師。36歲時因分娩死於上海大華醫院。
4、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5、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5. 現在排名前十的小說作家是哪些啊
前幾天在小眾菜園看到個帖子:「馮唐:被過譽的文壇外高手?」,才知道「七十年代文字第一」的稱號,未經我和淮之夷的同意,已經授給了馮唐。於是上網搜索他的文章,結果又搜出了一張70後作家實力排行榜。茲轉引如下: 第一名 李師江 代表作:《逍遙游》 第二名 馮唐 代表作:《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第三名 尹麗川 代表作:《賤人》《再舒服一些》 第四名 丁天 代表作:《幼兒園》《飼養在城市的我們》 第五名 金仁順 代表作:《冷氣流》《六日》《水邊的阿狄麗娜》(改編為電影《綠茶》) 第六名 朱文穎 代表作:《高跟鞋》《戴女士與藍》 第七名 魏微 代表作:《拐彎的夏天》 第八名 慕容雪村 代表作:《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第九名 盛可以 代表作:《北妹》《水乳》 第十名 李修文 代表作:《滴淚志》、《捆綁上天堂》 附錄 其它知名70後作家 戴來、安妮寶貝、雷立剛、李紅旗、曹寇、張楚、盧江良、七格、徐則臣、棉棉、衛慧、陳家橋、周潔茹、李尋歡、今何在、刑育森 、陳衛、馬牛、馬拉、趙趙、趙波 這份名單顯然是胡說八道。無論是以哪一條標准都難以自圓其說。只能說排名的人大概是嘩眾取寵。這裡面大部分人我都沒有聽說過,絕大部分人的作品我都沒看過,就我所知道的而言,這裡面最偉大的是七格。最近比較忙,沒來得及去七格的博客學習,將來我要為他專門寫個學習報告。 馮唐的隨筆我看了,文字不錯,思想也也還行,但有些矯揉造作,格局也太小。小說剛開始看《萬物生長》,比隨筆好不少,不過還沒看完,不能定論。我覺得他有成為偉大作家的潛質,但需要精神上的質變。 其他人我大多不了解,就我翻看過的那幾人而言,我要說:基本毫無前途。他們根本不知道文學是何物,以為碼出字來就是小說,或者耍耍小聰明就是思想。我毫不懷疑他們仍然會繼續努力生產出一些文字垃圾,並且被比他們更垃圾的讀者和評論家所吹捧,但他們想要寫出什麼偉大作品來是這輩子無望了。 這半個月應該還學習了其他內容,不過一時想不起來了。這篇也寫得足夠長了,就先這樣吧。
6. 70年代女作家有哪些
──棉棉,1970年出生於上海,16歲開始寫小說,17 ~ 24歲之間生活動盪,25歲回到上海重新開始寫作。
她的小說集《啦啦啦》已在香港、德國、義大利出版,特有的「殘酷的青春」氣質及嚴肅的自醒精神使她獲得大量的青年讀者。
棉棉的新作長篇小說《糖》已經在《收獲》2000年第一期上發表,並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在著名的北大風入松書店,棉棉的《糖》擺在暢銷書架上。
──衛慧,197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做過記者、編輯、電台主持、咖啡店女侍、鼓手、廣告文案,自編自導自演過話劇,出版《蝴蝶的尖叫》、《水中的處女》、《像衛慧那樣瘋狂》、《慾望手槍》等小說集,部份作品譯介入美國、德國、日本。
──「文學靚女四人組合」:王天翔,洛藝嘉,陶思璇,嚴虹。
這四位也是70年代出生,一個比一個漂亮,她們所到簽名售書之處,人潮洶涌,4萬冊的小說在一個多月內就銷售一空。
7. 最受歡迎當代言情女作家
匪我思存、顧漫、明曉溪、夏茗悠、安思源、十四闕、星野櫻、辛夷塢、典心、席娟、顧西爵、周玉、撒空空
8. 70後的作家有哪些
代表人物
李師江 代表作:《逍遙游》
「70代」中被視為「繼王朔之後最具敘事魅力的小說怪才」,作品亦正亦邪,是一位楊過式的人物。此番「李師江旋風」刮回祖國大陸,勢不可當。
馮唐 代表作:《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70代」中最具古典文學修養的作家之一,但在閱讀效果上就要打個折扣。「70代」文學執牛耳者,是否將在李師江和馮唐之間誕生?有人這樣說。
尹麗川 代表作:《賤人》《再舒服一些》
尹麗川是「70代」中偶像式人物,近年風格由鋒芒畢露走向內斂,寫作偏重藝術隨筆,難被文學大眾理解。
饒雪漫 代表作:《沙漏》《左耳》《離歌》《酸甜》
饒雪漫是70文壇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風格多變,已佔領了青春文壇18年,以青春疼痛系列迅速走紅,受廣大的人們喜愛.
丁天 代表作:《幼兒園》《飼養在城市的我們》
丁天是王朔欽點的「70後」代表,卻總不溫不火。但其純厚的功力可稱為「70代」中的郭靖,某日打通了任督二脈,或許會大放異彩。
金仁順 代表作:《冷氣流》《六日》《水邊的阿狄麗娜》(改編為電影《綠茶》)
朝鮮族的金仁順給「70代」帶來了新異的氣息。內斂的她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內斂中匿跡,且待金仁順的爆發。
朱文穎 代表作:《高跟鞋》《戴女士與藍》
美女作家」隨風而去,朱文穎卻靠實力,繼續冷靜地書寫生活本貌。據說她將王安憶作為研究對象,並有亦步亦趨的勢頭——是在王安憶的陰影下存在,還是脫穎而出?看其造化吧。
魏微 代表作:《拐彎的夏天》
魏微這兩年在「純文學」界頻頻獲獎。她的小說一如既往地關注市井生活,有一塊屬於自己田地的作家總是值得尊敬和期待。
慕容雪村 代表作: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作為時尚的慕容雪村風靡一時,作為「70代」作家的慕容雪村正在路上。他是網路奉獻出的一位值得期待的「70代」作家。
盛可以 代表作:《北妹》《水乳》
盛可以 是「一個殺出來的美女」,其犀利甚至粗礪的文風,在女作家中相當罕見,不過近來有疲軟趨勢,日漸中庸。
李修文 代表作:《滴淚志》、 《捆綁上天堂》
李修文選擇村上春樹(主要指《挪威的森林》)作為其前進方向,熱愛寫作綿軟的愛情小說。以勤奮出書和對時尚詞彙的敏感,就將其列在第十位吧。
戴來 代表作,長篇小說《對面有人》、《鼻子挺挺》、《練習生活練習愛》、《愛上朋友的女友》、《甲乙丙丁》。
安妮寶貝 代表作《彼岸花》、《告別薇安》、《二三事》、隨筆《素年錦時》。《素年錦時》在2008圖書銷售排行榜中名列前20位,再創70後作家(在沒有刻意宣傳作品的情況下)圖書銷售的奇跡。
李吉順 代表作長篇小說《天眼》、詩集《想你》、散文詩集《情緣未了》等,他很沉穩地走來,經過沉寂之後,盡顯風華,是近年來人氣較旺的70後作家,其新作長篇小說《長路》 (三部九卷,109萬字)搜狐連載,被譽為《平凡的世界》姊妹篇,一部史詩性的現實主義力作。掀起嚴肅文學在網路上的風潮,影響較大。
徐則臣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午夜之門》 、 《夜火車》 ,中篇小說代表作有《跑步穿過中關村》。
其他有影響的70後作家
雷立剛、李紅旗、曹寇、張楚、盧江良、七格、周潔茹 、棉棉、衛慧、陳家橋、李尋歡、今何在、刑育森 、陳衛、馬牛、馬拉、趙趙、趙波
9. 當代著名女作家和代表作
1、瓊瑤:《窗外》。
《窗外》並不是瓊瑤寫作的第一部小說,但卻是她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在她的人生和她的作品中,都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
《窗外》寫作於1963年,瓊瑤正處於內憂外患,生命的考驗達到白熱化的激烈高峰,她的天才經過長時期的積累、整合、鑄造、砥礪,厚積薄發,正在尋找痛快淋漓的突破口,《窗外》的寫作正可謂適得其時。
2、三毛:《夢里花落知多少》。
這本書裡面三毛以自傳體的形式,記載了自己和她的老公荷西之間平凡而又美麗的愛情故事。
是2011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書中記錄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結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時她的文學創作生涯也隨之開啟。
3、席慕蓉:《七里香》。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於四川,成長於台灣,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20世紀台灣著名的女作家席慕蓉寫作生涯中的第一首詩即名為《七里香》,詩人以七里香為背景,追憶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
4、張曉風:《再生緣》。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里行間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緻、凄婉的纖細柔情。
《再生緣》本是一部彈詞體的小說,書成之後頗為風行《再生緣》描寫的是孟麗君女扮男裝當官的情節,與未婚夫婿皇甫少華和皇帝都有精彩的對手戲,劇情就在這種雌雄莫辨、撲朔迷離下展開。
5、畢淑敏:《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畢淑敏,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注冊心理咨詢師。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是2009年5月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涵蓋了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感悟與傾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