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大建設頂點小說排行榜
⑴ 北京故宮的每個宮殿詳細介紹
1.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
太和殿並不是皇帝日常辦公之所,而是舉辦國家重大儀式的地方,比如登基大典,元旦和萬壽節(皇帝生日)等重大慶典。太和殿前有兩只銅龜和銅鶴,象徵長命百歲、萬壽無疆。
⑵ 遠古神話類小說 穿越原始小說排行 好看的穿越遠古文 洪荒小說推薦
《遠古大陸傳說》,《地球編年史》都看,經典
⑶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⑷ 人類原始的觀測太空「基地」是哪裡
史料表明,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天文觀測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夏代就有天文台,那時稱「清台」,而商代的天文台則叫做「神台」,到了周代改稱為「靈台」。以後,歷代天文台又有觀象台、觀星台、司天台、瞻星台等名稱。
北京古觀象台
事實上,早期的天文台既是觀測星象的地方,又兼作祭祀活動的場所。古代帝王在該處祀天,同時又任命專職人員在這里觀測天象,占卜吉凶,編算歷書。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祀天和觀天逐漸分離,專門從事天文觀測的天文台開始逐漸獨立出來。由於觀測天象與古代農牧業生產活動關系十分密切,從此,司天機構在我國一直受到高度重視。除特殊情況外,歷代現象台和觀天設備都建設在京城。
河南登封古觀星台
我國現在尚存有幾處古天文台遺址,其中保存較完好的有河南登封古觀星台和北京古觀象台。另有洛陽靈台,坐落於河南偃師縣,它曾是東漢時期一座規模宏大的天文台,相傳著名科學家張衡曾在靈台工作過。不過,目前這座古天文台已成廢墟。據史書記載,洛陽靈台在全盛時期曾呈現一派繁忙景象。靈台高約20米,其台基約50米見方。全台有43位工作人員,分工極為詳細,並且觀測項目應有盡有。因此,漢代時期我國天文學十分發達,在當時的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
登封古觀星台坐落在洛陽東80多千米遠的登封縣告成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築。始建於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聳立著的高台和台下的一條長堤恰好組成一具特殊的圭表。高台即為立表,高9.46米;長堤相當於土圭,稱為量天尺,長31.19米,位於正南北方向。
天體儀示意圖
北京古觀象台在建國門內立交橋西南側,建於明代正統七年至十一年(1442~1446),歷經明清兩代,容姿未衰。辛亥革命後,古觀象台屬於教育部,成為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央觀象台。從明正統年間到1929年止,北京古觀象台連續觀測近500年,創造了連續觀測最久的世界紀錄。
而北京古觀象台則安裝有8件清代製作的天文觀測儀器(天體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地平經儀、象限儀、紀限儀、地平經緯儀和璣衡撫辰儀),它們以造型美觀、雕刻精細而著稱於世,1983年4月1日經整修正式對外開放。
圭表是我國古代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很早以前,人們發現房屋、樹木等物在太陽光照射下會投出影子,這些影子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則可知道時辰。後來,發現正午時的表影總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製成的尺子平鋪在地面上,與立表垂直,尺子的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這把用石板製成的尺子叫「圭」。正午時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讀出表影的長度值。
經過長期觀測,古人不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內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陽斜射,表影則最長。於是,古人就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節氣和一年的長度。譬如,連續兩次測得表影的最長值,這兩次最長值相隔的天數,就是1年的時間長度,難怪我國古人早就知道1年等於365天多的數值。
圭表
儀征銅圭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圭表。1965年在江蘇儀征石碑村1號東漢墓出土。儀征銅圭表長34.5厘米,圭表合漢制1.5尺,邊緣上刻有尺寸單位;表高19.2厘米,合漢制8寸。圭、表間用樞軸連接,使之合為一體。使用時將表豎立與圭垂直;平時可將表折入圭體中留出的空檔內,便於攜帶。根據傳統的說法,表高為8尺,這一數值曾被長期沿用。該表的表高恰為8尺的1/10,說明它是一件攜帶型的測影儀器,可證明當時常設的天文台用8尺的表進行觀測的說法是可信的。
在很多情況下,圭表測時的精度是與表的長度成正比的。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在周公測時的地方設計並建造了一座測景台。它由一座9.46米高的高台和從台體北壁凹槽里向北平鋪的長長的建築組成,這個高台相當於堅固的表,平鋪台北地面的是「量天尺」,即石圭。這個碩大的「圭表」使測量精度大大提高。
史料證明,以圭表測時,一直延至明清,現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一具圭表,是明代正統年間(1437~1442)所造的。
遠古時的人們,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從太陽每天有規律的東升西落,直觀地感覺到了太陽與時間的關系,開始以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確定時間。但這很難精確。據記載,3000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縣設置過一種以測定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儀器,稱為圭表。這當為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
此外,圭表還可以有多種用途,周秦時期,人們認為在同一日子裡,南北兩地的日影長短倘若差1寸,它們之間的距離大約有1000里。據說周王室裂地封侯的時候,用的就是這種辦法。圭表還可以測定方向。在地上畫許多個同心圓,將表竿豎立在圓心,當上下午表影頂點落在同一圓周上時,將這些對應點連接起來,它們的中點軌跡與圓心連線便是南北方向。在夜裡,當視線通過表頂凝望北極時,這方向也即是南北方向。古人在搭建房舍,修造道路和營造宮殿的時候都要仔細地確定南北方向(即子午方向),《詩經》上說「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揆,揣度的意思。全句可以解釋為:通過觀測日影來決定營造楚國宮殿的方向。
日晷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
日冕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誕生於6000年前的巴比倫王國。中國最早文獻記載是《隋書·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574)發明的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確記載初見於南宋曾敏行的《獨醒雜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圖。
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2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於是,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鍾表的指針,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早晨,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接著,日影在逐漸變短的同時,向北(下)方移動。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時,針影位於正北(下)方,指示著當地的午時正時刻。午後,太陽西移,日影東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個時辰。由於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太陽總是在天赤道的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太陽在天赤道的南側運行,因此,晷針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所用達幾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個致命弱點是陰雨天和夜裡是沒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義大利和德國才出現早期的機械鍾,而中國則在1601年明代萬曆皇帝才得到2架外國的自鳴鍾,清代時雖有很多進口和自製的鍾表,但都為王宮貴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還是看天曉時。所以徹底拋卻日晷,看鍾表知辰光還是近現代的事。
使用日影測時的日晷,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有一根指時針,這根指時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必須與當地的地理緯度相同,並且正確地指向北極點,也就是都有一根與地球自轉軸平行的指針。觀察這根指針在指定區域內的投影,就能確定時間。現在常見的日晷有下列幾種不同的形式:
(1)水平式日晷。是最常用的日晷,採用水平式的刻度盤,日晷軸的傾斜度依使用地的緯度設定,刻度需要利用三角函數計算才能確定。適合低緯度地區使用。
(2)赤道式日晷。赤道式日晷是依照使用地的緯度,將軸(指時針)朝向北極固定,通過觀察軸投影在垂直於軸的圓盤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的裝置。盤上的刻度是等分的,夏季和冬季軸投影在圓盤上的影子會分在圓盤的北面和南面,適合中低緯度的地區使用。若將圓盤改為圓環則稱為赤道式羅盤日晷。
(3)極地晷。供指時針投影的平面與指時針平行,即與地平面的夾角與地理緯度相同,並朝向正北。時間的刻畫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來處理,投影的時間線是平行的線條。適合各種不同緯度的地區使用。
(4)南向垂直日晷。刻度盤面朝向正南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較適合在中緯度(30°~60°)地區使用。
(5)東或西向垂直式。刻度盤面朝向正東或正西且垂直地面的日晷。這一種日晷只能在上半日(東向)或下半日(西向)使用,但全球各緯度地區都適用。
(6)側向垂直式。刻度盤面採用垂直方向的日晷。這一種日晷需要依照建築物的牆面方向換算刻度,不容易製作。依季節及時間的不同,有時不會產生影子。南向與東西垂直日晷都可視為此形的特例。
(7)投影日晷。不設置指時針,僅在地平面依地理緯度的不同繪制不同扁率的橢圓,在其上刻畫時間線,並將長軸指向正東西方向,南北向的短軸上則需刻上日期,指示立竿測量時刻的正確位置。
在此次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就上演了焰火點亮日晷這一激動人心的一幕。時鍾接近20∶00,焰火在「鳥巢」上空綻放,突然,一道耀眼的焰火在體育場上方滾動,激活古老的日晷。日晷將光芒反射到2008面缶組成的缶陣上,和著擊打聲,方陣顯示倒計時秒數。缶面上連續閃出巨大的9、8、7、6、5、4、3、2、1……場面之震撼,令人終生難忘。
⑸ 求推薦幾本原始社會的小說
石器時代之毒巫崛起
文案
汜是青水部落酋長之子,可是由於生下來就體弱多病,註定不能完成父親心願,繼承其酋長之位
酋長於水中土龍之口喪生,從此失去了姆父的庇佑
汜在部落中無法生存,頗受排擠之下,跑去青河邊去殺龍為父報仇
升是強悍的流浪者,身上也有著難言的身世
在青河邊碰上險喪土龍口的汜並救了他,汜沒有可去之處,強行跟著升
一路流浪碰見了各式各樣的夥伴,經歷各種凶險,有得到有失去,有痛有快樂
汜在被赤土部落拋棄的大祭司的□□下,毒術有成,最終成為一代毒巫
期間汜和升激情點燃,相扶相持一起建立了荒原大陸上最大的部落
純石器時代兩雄性的日常愛恨情仇
不是穿越的,感覺還可以
⑹ "烏托邦式"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
烏托邦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
托馬斯·摩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這個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烏托邦。
(6)原始大建設頂點小說排行榜擴展閱讀
形態
摩爾的《烏托邦》一書與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很大聯系。這是一個理想、完美的共和國(社會平等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的觀點),雖然他的子民們也要為此而工作而奮斗。但是社會上的一切丑惡現象,如貧窮和苦難,都遠離這個世外桃源。這里只有幾條法律規定,沒有律師。並且沒有城民願意發動戰爭。
但是他們從周邊的好戰國家雇來雇傭兵(他們讓這些雇傭兵面對威脅,是因為他們希望所有好戰的人都在戰爭中滅亡,最終只留下愛好和平的人)。這樣的社會也以包容的心態迎接各種宗教流派。一些讀者認為摩爾想以此來作為國家建設的藍本,而其他一些人認為摩爾其實沒有這樣的打算。
一些人立場堅定地認為,摩爾的《烏托邦》的作用其實是用一個理想的社會來諷刺摩爾身處時代的英格蘭社會。這種看法也順理成章的解釋了這本書和這個國家名字的意義。
烏托邦在希臘語中的讀音在「沒有的地方」和「好地方」間含糊不清:烏托邦是由音節ou-(意為「不」)和topos(意為「地方」)而組成的復合詞,但是他又與由同音前綴eu-(意為「好」)組成的詞同音。這樣其實也是在暗示:「沒有地方」是真正「完美的地方」。
烏托邦概念的另一個版本來自於猶希邁羅斯公元前3世紀所著的《聖神的歷史》(Sacred History)中記載的Panchaea島。
⑺ 星座性格大全
1、白羊座:
白羊座是十二宮第一個星座,白羊們樂觀開朗,活潑可愛,性格上也大大咧咧,給人一中看上去就非常愉悅的感覺,這是上天賦予他們的天賦,總是那麼的熱情、陽光、率真。白羊對朋友也非常的仗義,愛恨分明,慷慨大方,雖然有些時候會有一點脾氣,但是誰還沒有二兩脾氣呢?和白羊座交朋友,他們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歡聲笑語,讓你永遠在祥和的氣氛中生活。
4、巨蟹座:
敏感的巨蟹座天生具有母性的光環,在生活中他們會將這份母性的本能發揮到極致,巨蟹座喜歡助人為樂,內心中充滿著愛。而在巨蟹的心內最重要的便是家庭,家庭是他們最溫馨的港灣,居家、顧家使他們的最大的性格特點對待家人和朋友,他們無比忠誠,做事有耐心,對待愛人幾乎是無微不至的關懷。
5、獅子座:
獅子座守護星是太陽,是光明的象徵,他們為人熱情、大方、陽光,這是他們性格上的優勢,獅子座喜歡助人為樂,相信正義,總是代表太陽消滅一切黑暗的勢力。他們自信滿滿,總是激情四射的樣子,具有領袖精神,是個可以信賴的星座。但是獅子卻有些愛面子,很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也時常因為這些事而讓自己不開心。
⑻ 找網游類領主建設小說
《地下城魔王養成日誌》作者:端木卿
在虛擬網游中融入了單機《地下城守護者2》建設元素和無限流風格……
被從豪門世家中驅逐出來的葉珈,懷揣著成為職業玩家的夢想進入了網游《覺醒》的世界,選擇成為了一個與光明為敵的地下城領主。在沒有硬性規則,由系統主腦推演發布各種任務的虛擬世界中,一切都將是變數……
《網游三國之城市攻略》作者:百里璽
類型:城市建設+即時戰略=網游三國之城市攻略
簡介:戰爭,就是燒軍餉、燒糧食、燒士兵、燒物資,沒有一個強悍的後方基地怎麼行呢?
主角展小白要在三國里掀起一股建設狂潮。建設鄉村、探索名士、攀升科技、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勘探礦業、繁榮貿易、籌集裝備、馴養馬匹、整頓士氣、征服領土,引領三國。
《網游之帝國遠征》作者:百里璽
從一把石斧,一條小木筏,一個原始野蠻人部落,建設發展到戰略核導彈,十萬噸級航空母艦,龐大的帝國。
《網游之帝國崛起中》作者:吳牛喘月
一款幅蓋全球的經營建設類虛擬網游。
游戲中共有二十三個文明,李湛選擇的中國。
面對各國玩家高手的激烈角逐,他能夠成功嗎?
《網游之帝國文明》作者:正交矩陣
游戲開始時整個世界處於原始社會的狀態。社會文明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都需要靠玩家對游戲里世界的不斷探索和推動來實現。
從茅草屋到摩天大樓,從石斧、木槍到巡航導彈,從交通基本靠走到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從不過百人的破舊村落到千萬人的繁華都市,從三五十人的小型沖突到上百萬人的大型國戰,所有這一切,都將在玩家的手中一步步的實現。
主角林河,懷揣著建設最偉大城市的夢想,開始了自己的《帝國文明》之旅,一個全新的夢想正在努力奮斗中……
帝國時代+三國志+模擬城市=帝國文明
還有很多,三國,英雄無敵,帝國……按這些關鍵詞找比較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