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春樹最好看的小說
❶ 村上春樹的哪本書好看
《海邊的卡夫卡》
村上春樹長篇小說,半年熱銷東瀛80萬冊! 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君不是隨處可見的普通的十五歲少年。他幼年時被母親拋棄,又被父親詛咒,他決心「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獨中,默默鍛煉身體,輟學離家,一個人奔赴陌生的遠方。無論怎麼看——在日本也好,或許在中國也好——都很難說是平均線上的十五歲少年形象。 背負命運詛咒的少年遠走異鄉,心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碰撞,世界在現實性與虛擬性之間游移……
P.S.此書是個人至愛``本人很喜歡村上的小說`基本每本都看過幾遍`此書看的次數不下於5遍`個人認為`中學的時候初讀是最好選擇``之後再讀更是有不少新收獲`
其他的村上的書``個人喜歡的`《舞舞舞》《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此書是本人第一次讀村上的小說``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普斯特尼克戀人》《且聽風吟》
❷ 村上春樹比較好的作品有哪些
1、村上春樹,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亦擅長美國文學的翻譯,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2、主要作品:
《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海邊的卡夫卡》、《舞!舞!舞!》等等。
❸ 村上春樹的哪本書最好看
村上有很多書籍都值得看,《且聽風吟》作為前期並且是村上春樹的文筆源頭,肯定是不能錯過的。
《且聽風吟》
是村上春樹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發表於1979年。小說的情節並不復雜,講述了主人公「我」暑假期間帶著學潮後的疲憊,從東京回到故鄉神戶的故事。
《且聽風吟》是村上春樹小說的語言風格、寫作技巧和後現代主義藝術氛圍的源頭與雛形,是作家從擺脫日文小說文本平庸拖沓的理念出發,借鑒美國現代小說簡潔明快的文風,所完成的小說文本的革命性變革,是當代日本小說精神和文學價值的重要體現。
另外,《海邊的卡夫卡》也值得推薦!是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小說,2003年出版。主要內容講述的是主人公卡夫卡的成長史,故事情節分兩條線索展開,講述了少年卡夫卡和老人中田隔空殺人後,不但沒有得到懲戒,犯了故意殺人罪、亂倫罪、強奸罪的卡夫卡反而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少年」,中田也寧靜地得到了解脫。
《舞!舞!舞!》是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與另一部小說《尋羊冒險記》相銜接,主人公「我」與《尋羊冒險記》中的主人公是同一個人。小說通過人物精神空虛和失落的描寫,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性對人的心靈的扭曲以及這種社會下人的精神孤獨和生命的脆弱。
《1Q84》是村上春樹於2009年所發表的長篇小說。故事以雙線(BOOK3為三線)進行,並以村上春樹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天吾」與女主人公「青豆」在「小小人」所營造出的「未知的Q世界」相遇的故事。
❹ 村上春樹最值得讀的三本書
村上春樹最值得讀的三本書為《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當我在跑步時在談些什麼》。簡介如下:
1、《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長篇愛情小說,影響了幾代讀者的青春名作。故事講述主角渡邊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苦悶彷徨,最終展開自我救贖和成長的旅程。徹頭徹尾的現實筆法,描繪了逝去的青春風景,小說中彌散著特有的感傷和孤獨氣氛。
2、《海邊的卡夫卡》敘述了一個十五歲離家少年與一個名叫中田聰的人的經歷,兩個角色作兩條線索來寫,而且兩人自始至終未曾相遇。少年化名「田村卡夫卡」,從東京中野區的家裡出逃,一直到了四國的高知縣。
中田聰在1946年,也就是在讀小學時遇到奇怪事件昏迷後喪失了記憶和讀寫能力,因此大半輩子碌碌無為,直到六十歲這年,有了一次奇異的經歷。
3、《當我在跑步時在談些什麼》村上春樹「青春三步曲」的第一部,講述的是村上春樹20歲時的故事。小說的情節並不復雜,講述了主人公「我」暑假期間帶著學潮後的疲憊,從東京回到故鄉神戶的故事。倦鳥歸巢,家庭是「我」最溫馨的港灣。

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日本當代作家 。1975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1979年,憑借小說處女作《且聽風吟》獲得第23屆群像新人文學獎。1980年,發表長篇小說《1973年的彈子球》,後入圍第83屆芥川獎。
1982年,長篇小說《尋羊冒險記》出版單行本,並獲第4屆野間文藝新人獎。1985年憑借長篇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獲得第21屆谷崎潤一郎獎。1987年,出版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至2009年發行逾1000萬冊,該書打破了日本文壇的沉寂,出現了所謂的「村上春樹現象」。
1991年出版長篇小說《舞!舞!舞!》。1996年,憑借長篇小說《奇鳥行狀錄》獲得第47屆讀賣文學獎。1999年,憑借紀實文學《在約定的場所:地下2》獲第2屆桑原武夫文學獎。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
2006年,獲得捷克設立的弗朗茨·卡夫卡獎;同年,憑借短篇小說《盲柳與睡美人》獲得愛爾蘭第2屆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2007年,獲得第1屆早稻田大學坪內逍遙文學獎;同年,發行短篇小說集《東京奇譚集》。2009年,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
同年,《1Q84》第一部與第二部印行,發行量達到200萬冊。2010年,發行第三部《1Q84》 。2011年,獲得西班牙卡塔洛尼亞國際獎。2013年,長篇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印行。2015年,獲得安徒生文學獎。2017年,推出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
❺ 村上春樹好看的書籍有哪些
很多人喜歡村上春樹,他的作品裡充滿了西方文化的味道,尤其是美國文化,你知道有村上春樹有哪些好看的書籍嗎?下面我就來為大家推薦的村上春樹好看的書籍,歡迎參閱!
村上春樹好看的書籍
1.《海邊的卡夫卡》
村上春樹在虛構的故事中塑造了一個世界上最頑強的少年。2006年,這部作品獲得世界奇幻獎。我們中大多數人都並不堅強,也沒有什麼獨立心,“不外乎硬被現實推向前去罷了”。你的無奈也許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共鳴。
2.《奇鳥行狀錄》
這是村上春樹第一部正面描寫日本軍隊在亞洲大陸暴虐罪行的小說。這本小說的台灣譯名叫做《發條鳥年代記》。作家把世界和人的全部希望都寄託給了一隻神奇的鳥,讓讀者在曲折離奇的情節中,漸漸入迷。“你怎麼還不明白,你是別處製作的,就連你想把自己脫胎換骨的意念,也是別處製作的。”你呢,明白了嗎?
3.《挪威的森林》
這部長篇愛情小說可謂是村上春樹的代表作了,樂觀開朗的女主小林綠子也成了村上春樹作品中最受歡迎、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主角之一。“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如果你也相信愛情的美好,那一定要給自己足夠的勇氣,走出迷失。
4.《地下》
這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村上春樹采訪了東京地下鐵沙林事件的62名當事人,一點點揭開那些恐怖的真相。當恐怖還籠罩在每個人的頭頂時,誰能先鼓起勇氣,為活著而努力?
5.《天黑以後》
這部小說的故事發生的時間很短,在半夜11點到第二天6點這7小時中。作家在黑暗中描寫著惡、卑鄙、怯懦。“新的一天已然迫在眉睫,而舊的一天卻拖曳著沉重的衣裾猶未離去。”夜只有7個小時,雖然短暫,可它帶給人的痛苦和恐懼確實漫長的,長得似乎永遠不會天亮。每個人都要在黑夜中踽踽前行,然而“人人都有不同的戰場”。
村上春樹好看的小說
1.《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樹發表於1985年的長篇小說。該小說由兩個似乎完全不相乾的故事情節組成,兩條情節交叉平行地展開。單數二十章為“冷酷仙境”,雙數二十章為“世界盡頭”。奇數章描寫“冷酷仙境”的世間百態,偶數章敘述“世界盡頭”的生活樣貌。兩個世界既互相獨立又相互聯接,在細節處遙相呼應。
2.《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是1992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創作的一部長篇成長小說。小說講述了獨生子“初”由少年到青年的叛逆成長故事,通過塑造島本、泉、泉的表姐、有紀子這四位女性,初尋找自己、確立自己、認同自己、並最終完成成長的過程。
村上春樹個人簡介
村上春樹,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亦擅長美國文學的翻譯。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2017年2月24日,長篇小說《騎士團長殺人事件》由日本新潮社出版。
村上春樹的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
猜你喜歡:
1. 好書推薦排行榜
2. 正能量的勵志書籍推薦
3. 人一生中必看的好書籍排名
4. 豆瓣史上最受好評的勵志書籍
5. 勵志書籍推薦: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
6. 20歲必讀的十大勵志書籍排行榜
❻ 村上春樹的作品必看的三本書
村上春樹的作品必看的三本書推薦:《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舞舞舞》。
1、《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小說通過人物精神空虛和失落的描寫,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合理性對人的心靈的扭曲以及這種社會下人的精神孤獨和生命的脆弱。
(6)春上春樹最好看的小說擴展閱讀: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的影響,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同時,他也是一個堅持跑步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跑步,在諾貝爾文學獎陪跑。
2006年年初,村上春樹憑借著《海邊的卡夫卡》獲得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弗朗茨·卡夫卡」獎之後,每年成為熱門候選,但年年與諾獎無緣,堪稱「最悲壯的入圍者」。村上春樹也表示:「最重要的是讀者,獲不獲獎是次要的。」
❼ 村上春樹哪幾本書比較好看呢
1、《且聽風吟》 村上春樹的第一部作品,青春三部曲的第一部。
2、《挪威的森林》 最出名的一部,說什麼也要看看,尤其是當你沒有勇氣開始新生活的時候。
3、《海邊的卡夫卡》 世界上最勇敢的15歲少年的故事,村上春樹對生與死這個問題的終極思考。
4、《1973年的彈子球》 好像是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和《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風格很像。
5、《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正在看,第一本還是別看這個了,感覺剛看的時候有些摸不著頭腦……
❽ 村上春樹哪一部作品最好
最近將村上13部長篇小說重溫的一遍,說下我的感受:
《且》、《球》、《羊》、《舞》因為內容在一定程度的連續性,單獨拿出來看,於藝術性上多少會有損傷。《且》作為處女作,帶有鮮明的現代乃至後現代特徵,碎片化、混亂感、意義的消解,形式感強於內容本身,二者不平衡;《球》更多的意義在於過渡,作品中開始初步呈現於村上而言具有非凡意義的雙線敘事結構;《羊》相對前兩部而言,給人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前兩部中牽扯不清的混沌感被一掃而光,人物、劇情都開始明朗地浮現出來,變得有活潑的生命力;《舞》上承《羊》,沒看過《羊》,根本不知道《舞》里的海豚賓館有著什麼樣的意義,《舞》的節奏感很強,羊男「要跳要舞」的叮囑反復出現,強化了主題,人物以舞曲的形式繽紛上場然後一個個死去。這四部作品都別具特色,但作為村上的早期創造,很難推出一部代表村上整體創作成就的高峰之作。
在《羊》與《舞》之間,村上創作了《世》和《挪》。《世》在結構形式上繼承並發揚了《球》中的雙線敘事,並最終導向了村上的《海》與《1Q84》這兩座高峰,如此一脈相承,部部精品,顯示了村上如火純青的復調敘事功力。這樣一種雙線,在《挪》中其實也暗暗潛伏著,直子與綠子兩條線索正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性。然而,作為純現實主義的小說,以當下的文學立場看,難有太高的藝術成就。
提到《國》,很難把握其形式營構的因素,腦中浮現的只是「我」與泉、與島本一言難盡的感情,也許,這里更多的是村上的個人書寫吧。至於《鳥》,林少華同意魯賓的見解,認為這是村上最偉大的作品,林給出的解釋並不能說服我,當然,我也不否認《鳥》作為一部鴻篇巨制,展現了應有的豐富性,在藝術上也別具一格,只是每種不足的是,我認為這是一部多少有些失衡或者說是斷裂的作品。《斯》人物和情節都較為簡單,可以談的不多。《天》以時間為單位,僅僅講述一個夜晚的故事,鏡頭感十足,其結構形式可以結合一個音樂術語來看:「通奏低音」。最後是村上2013年的《作》,若說村上創作的問題,不得不提的恐怕是對於音樂的不節制,總是見縫插針地發表自己關於音樂的見解,而在《作》中,音樂起了較為積極的作用,一曲《巡禮之年》作為文脈貫穿始末,每一次出現都會因為「我」的處境的變化帶來獨特的聽感,意味深長。
以上基本上按時間順序將村上的長篇捋了一遍,之所以沒有高下立判,是因為文學價值是多元的,作品固然有優劣之分,但優秀的作品的形式卻不是單一的,就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優秀的作品各有各的魅力。在精品中作出量化的比較是徒勞無功的。因此,在此,我只能推出我心目中的幾部精品——《海邊的卡夫卡》、《1Q84》、《奇鳥行狀錄》——其實很多作品選與不選,也僅在一念之間。
❾ 村上春樹的那本書最經典謝謝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最經典,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還認識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離開前渡邊表示永遠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館渡邊結識了綠子,因為綠子問他借了《戲劇史II》的課堂筆記,以後就漸漸熟絡。當綠子的父親去世後,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顯得十分清純活潑。
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9)春上春樹最好看的小說擴展閱讀:
《挪威的森林》創作背景:
20世紀60年代日本已經進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危機也與日俱增。物質生活的豐富與人的欲求膨脹,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嚴重失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心理距離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像無根的浮萍,孤獨、虛無、失落,卻又無力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
都市的繁華,掩飾不了人們內心的焦慮。而甲殼蟲樂隊唱出的曲子《Norwegian Wood》給了作者很大的靈感。那是一種微妙的,無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樹就以《挪威的森林》為書名寫了一本青春戀愛小說。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❿ 求 村上春樹所有好看的小說。 發下。
村上比較著名的有「青春三部曲」——《且聽風吟》《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 村上春樹的小說我並沒有怎麼看,但是我會把我看過的、比較喜歡的來粗略介紹一下好了,希望能 幫到你 我介紹的是—— 《且聽風吟》 《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 《尋羊冒險記》 《挪威的森林》 《海邊的卡夫卡》 《貧乏な叔母さんの話》 《四月一個晴朗的早晨,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 《カンガルー日和》 《鏡》 《螢火蟲》 1.《且聽風吟》 (村上「青春三部曲」第一部) 首先是村上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且聽風吟》。這篇作品在1979年的「群像新人獎」評選中脫穎而 出。該獎評審委員吉行淳之介認為:「爽凈輕快的感覺下有一雙內向的眼……每一行都沒多費筆墨, 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 作品中主要講「我」假期時間在家鄉度過的一段時光,故事裡並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出場人物也只有 主人公的好朋友「鼠」,酒吧的中國老闆「傑」,還有一個不知道姓名的女子——這名女子和作者是 一種模糊的關系,因為從小說開始,他們便赤身裸體在床上相識,但是一直到小說的結尾,他們也沒 有發生過一次性關系。 村上的作品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用平淡的事訴說不平淡的生活,他寫出的不光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種 對人內心的挖掘。 在《且聽風吟》中也許就表達出了作者的這種特點吧,雖然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 也表達出很多令人有強烈共鳴或者令人震撼的東西,在「保守」和「打破」之間沖突著,也能看到似 乎有一種空虛和不知為何的執著。 2.《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 (村上「青春三部曲」第二部) 《且聽風吟》獲獎後,村上春樹又寫下了這部中篇作品《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讀者在上一部作品 中熟悉的人物重新出場。這部作品延續了《且聽風吟》的主題,表達出作者對於易逝時光的留戀、緬 懷以及人們在經歷成長的出繭成蟲後才能體會到的那種無奈和潛意識下對「時間消失理論」的認同; 同時作品中又淡淡地浮起作者對家鄉的牽掛,與家鄉離別的傷懷——我偶爾還在思考所謂的「家鄉」 應該不只是實在存在的那個家鄉,而是能代表作者的童年、作者對未來的無法預見、作者沉湎於曾經 美好時光的代名詞吧? 作品中,主人公離開家鄉小鎮,置身於光怪陸離的大都市,和朋友共同經營一家小型翻譯公司。因為 某種特殊的偶遇,「我」終於找到了自己少年時代為之痴迷的彈子球游戲機。然而,幼稚的狂熱已一 去不復,迷惘的青春無法從其中汲取激情。被彈子球游戲機教會人生道理的「我」漠然地離開了彈子 球游戲機代表著的童年,黯然地送走了相伴多日的女郎,返回到無邊的孤獨之中。而在此同時,「我 」的好友「鼠」也輕輕地撇下了鍾情的戀人,悄悄地離開了無聊的城市。 相比較上一部,村上的敘述和思想在這一部中開始跳躍,基調也偏向陰冷,書中透露出的氣息讓人很 容易就能想到《挪威的森林》。大概是因為脫離開人們單調的、停留於眼前所見的對於現實的理解和 認識,在本作中關於現實和過去的沖撞一直持續,思想中盤旋的迷茫越聚越大,所以在表達上就出現 了更多令人感傷的語句。 而最終,「我」選擇了面對現實,「鼠」卻無法辭別過去,沉入了回憶的漩渦中。 3.《尋羊冒險記》 (村上「青春三部曲」第三部) 這部作品是村上的第一部長篇,獲得了野間文藝新人賞。故事敘述的是一頭控制全日本的超能力羊失 蹤了,它的宿主——黑社會頭子命在旦夕。「我」無意中得到羊的照片,在黑社會的脅迫下和女友踏 上了旅途。最後在北海道的雪山上,才發現似乎一切都結束了。 這是村上極富寓言性與神話色彩的作品,村上認為這部小說「順利到最後,在恰到火候處止筆」。 我只看到過故事的梗概,如果結合前兩部作品來理解,「我」去尋羊就是因為鼠帶給自己線索,那鼠 是不是可以在這里理解為作者珍惜著的「過去」,將旅途看作「現實」,將找到羊之後看作「未來」 。那麼整個故事就能理解為因為現實的古板和無趣,驅使人們開始回望過去;而在沉迷過去的時候, 才發現自己的現在和未來都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作者對於沉溺於過去的處事態度總是給予其毀滅, 這部作品中「我」在最後的一無所有,以及聯繫到上一部作品躲進回憶中「鼠」的死亡都能表現出來 ;與「我」同行的女友在故事中展現出的令人驚奇的表現是否也能看作未來的無可預見呢? 4.《挪威的森林》 (村上的「愛の物語」) 村上憑借這部作品獲得了野間文藝新人獎和谷崎潤一郎獎。 我不能給這部閃亮的作品給出評價,任何評價都是對她的褻瀆。 我們能做的,就是讀她——認真地,用像小憩時的呼吸一樣平緩地、安謐地。 因為愛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 5.《海邊的卡夫卡》 (幸福只有一種,不幸卻千差萬別!幸福的叫寓言,不幸的叫故事!) 講述了一個十五歲少年——田村卡夫卡的成長經歷。似乎是人生歷程大全一樣,這樣一個少年接觸到 了好多好多事情。我們也通過他的眼睛領教到了社會的冷血和兇殘,同時還有像冬天雪花一樣漂浮在 世間的溫存和美好。 (因為內容和故事格調的原因,我並沒有讀。但是似乎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因為能看到世間還留 存著的溫暖嘛) 6.《貧乏な叔母さんの話》 這部作品似乎很少有人提到。 但是我從一些信息中覺得這似乎是借用「主人公關於姨媽產生的寫作構思」為線索展開的關於貧窮和 社會歧視的作品。之所以在這里提到是因為有些資料和這部作品有關,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7.《四月一個晴朗的早晨,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 這是很簡短的一個小故事,看完後讓人覺得蠻可愛的一個小故事。如果有時間,就請看看吧。評論我 也不寫了,呵呵。真的很可愛! 8.《カンガルー日和》 翻譯來似乎是念作「袋鼠天氣」?呃。 到處都找不到這個原本,看了日本那邊的評論似乎和上一篇很像,大概也是甜甜的味道吧。很期待能 讀到這篇文章。 大家有消息的話,也請告訴我吧。 9.《鏡》 這個大概不算什麼有名的作品,但是啟發了一些流傳很廣的傳言。講的是在晚上會有什麼東西從你的 鏡子里走過。啊,讀不讀都無所謂吧,蠻恐怖的? 10.《螢火蟲》 村上在1983年完成的一個短篇,據說是《挪威森林》的雛形。 很美很美。我也是剛得到的,評論的話就不說了。反正也是短篇,閑暇時用來打發時間的話,很快就讀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