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恐怖殺人小說真心話大冒險
① 好看的校園懸疑恐怖推理小說
我看了那麼多國內的恐怖小說,總結了一下(當然也不見得全是恐怖嚇人的,我覺得好看的就是故事邏輯好,寫的精彩的):
《冤鬼路5步曲》是很經典的,基本喜歡看恐怖小說的朋友都拜讀過,如果你沒看過就強烈推薦!
月下桑的《七靈書》和《7truth 》系列也很好看!還有寧德一的《幽冥怪談》系列!!
周德東的小說,過程能使人緊張,結局也算合理。推薦《三減一等於幾》、《三岔口》、《九命貓》。
大袖遮天的作品《第二類死亡》和《邏輯》也不錯,推薦!
心理罪系列:《第7個讀者》和它的續集《畫像》和《教化場》(和鬼無關,但內容蠻懸疑的,推理還不錯。好看!)
《幽洞》系列(第一篇關於幽洞的還行,後面幾個故事就比較一般了,只推薦第一篇,確實很經典!)
《驅魔人》加入了很純情的情感設計(我個人不太喜歡什麼恐怖故事寫的跟言情小說一樣,所以口味沒對上),但很多人覺得不錯,我也不能因為個人喜好就抹殺了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也推薦吧。
成剛的故事也還行,如《沉睡谷》、《嬰骨花園》等。
那多的恐怖小說也很多,看了部分,手記什麼的,感覺不好不壞,作為記者的視角對一些靈異故事的記敘,可能恐怖小說看多了,有點麻木。
張寶瑞是老牌的了,像《綠色屍體》《一隻綉花鞋》《一滴血》等,可以看出當年寫鬼故事還有些政治的關系,比起的一些近代作品,有些內容要稍微老套點,但可以看看當年鬼故事是怎麼寫的。
周浩日軍的小說也還不錯,推薦《恐怖谷》、《凶畫》、《鬼望坡》。
其他我看過覺得好看的有:《17棟男生宿舍》(看了2遍,帶入感很好!強推!)
《一封家書》(又名筆仙,很好看哦!這個就不用說了,很經典的!!)
《凶冥十殺陣》(和風水有關,很多人推薦,我自己還沒看完,暫不加評論)
《筆仙走向死亡地下室的游戲》(超喜歡的,現在都還在回味,強烈推薦!!)
《大地的謊言》(一個故事可以寫,確實有才華,故事詭異。監獄里,抓心理的,強推!)
《愛是有毒的〉(寫的不錯,雖然說不上來哪裡欠缺點什麼,但結局你一定想不到!)
《四號門診樓》(開始還算不錯,有讓人一直看下去的感覺,但後面覺得小題大做,過於重視心理,故事邏輯一般,可以一觀)
《第51幅油畫》,比較奇異的一部作品,作者寫法蠻生活化,值得一看!!算懸疑吧?
<貓的復生》,破案的,情節比較緊湊,劇情比較撲朔。推薦看看!!
《陰緣傘》也是懸疑的,寫的還行,推薦。
鬼故事《602噬人公寓》和續集《荒宅死詔》在文筆上寫的比較直接,描寫上惡心些,沒看完,不知道合你們胃口不。
以前見有人說《她死在QQ上》好看,結果自己找來看了後覺得是垃圾。
台灣的推薦九把刀的《樓下的房客》,作者想法怪異,所有作品裡我最欣賞這篇,有種洗腦的感覺,看了人暈暈的,其他的作品看著覺得蠻精神病的,心理壓抑。
日本的推薦《殺人館系列》(不過貌似有些情節看著有些悶,我跳著跳著看的。)日本優秀的作品還有很多,但是我從網上都找不到下載的,所以沒機會看。
剩下什麼女生寢室啊、鬼谷女啊,七色恐怖啊,773系列啊,異聞錄啊等等可能還只屬於入門級,情節還不能夠吸引我繼續看下去,很多看了開頭就沒看了。蔡駿的作品頭幾年看著還行,但個人認為除了他的《肉香》和《地域十九層》2部作品題材不錯可以一觀外,其他的作品也是很垃圾的,為恐怖而恐怖,很多不能自圓其說。至於《鬼吹燈》、《盜墓筆記》等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但此等盜墓題材看多了還是膩,而且篇幅過長,就看幾部有代表的就行了。
系列故事還有《蟲眼三部曲》、《晉中鬼事三部曲》、《禁書三部曲》、《老屍三部曲》等,太長了,翻了下開頭,覺得可能寫的不是特別吸引人,也因為看的太多麻木了,就沒看下去,若有人感興趣可以看後來評價一下。
《無限恐怖》也可以,雖然他不算恐怖小說,但題材也還行~蠻長的。。。。打發時間的時候可以來看看~~
以上就是總結了,還有部分作品沒說到的只能原諒了。。。。。。
② 校園恐怖小說,
謝謝分享!這個真的好看的!
③ 誰知道一些恐怖的殺人小說
台灣的恐怖懸疑類小說的發展比內地早若干年,原本以為他們會寫得好一些,可看了兩本曾被台灣文學界追捧的恐怖小說,感覺很失望。一本是《網路凶鄰》(作家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另一本是《請把門鎖好》(台灣皇冠出版公司2002年1月出版,作家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作者都是既晴。後者曾獲得第4屆皇冠大眾小說獎百萬首獎,台灣眾多名作家李昂、侯文詠、張曼娟、廖輝英等都給予極高評價,寫過《殺夫》的李昂甚至驚呼:「好看得不得了」。——看來無原則的吹捧並不是只有內地才有的現象啊。
先看的是《請把門鎖好》,這是被倪匡譽為「精彩絕倫」、「爐火純青」的作品。老實說它的開頭吸引了我。小說由一隻碩大的老鼠,引出樓上房間的一具被啃嚙干凈的腐爛屍骨。細膩合理的推理,罪案現場的恐怖詭異描寫,讓我感到了毛骨悚然。但是真正進入小說的核心部分,便暴露了情節設置的荒誕和虛假。死者是被捆綁的,房間又是從裡面反鎖,兇手是怎麼入室殺人並逃脫的?難道是鬼?小說運用了諸如招魂、催眠和夢游等多種被內地作家用濫的恐怖招數偵破解謎,尤其寫到招魂術,小說將500年前的一本西方神秘學家的著作不厭其煩轉貼到故事中,試圖加重小說古老神秘的色彩,但給我的感覺卻是枯燥而沒有新意。當然,小說的結尾交待,故事其實可能是一個精神錯亂的警察的臆想,但是作為小說的主幹部分完全依賴這種虛幻的甚至牽強的編排,讓人看後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字——假。
《網路凶鄰》也是有個不錯的開頭。作者對網路引發的「網癮症「問題,以及網路世界中,人所扮演的身份的隨意更換,還有黑客對他人的窺視與操縱等等,都做了細致而深入的研究。雖然,這些特殊的神秘而危險的可能性確實讓人對網路虛擬空間有新的思考和憂慮,但是由一個女孩的「自焚」引出了一系列事件的展開卻令我感覺不知所雲。專業煩瑣的網路技術用語,枯燥乾巴而又故弄玄虛的推理分析和故事演進,讓人實在不堪卒讀。
《請把門鎖好》最大的失敗源自故事本身的虛與實的敘事邏輯的矛盾。小說的開頭給我們設置了一個很絕的謎局,這個謎局實際上是個幾乎無法破解的死局,因為在那樣一個封閉的房間中,人是很難實施作案的,即使作案也無法逃脫。這就是西方推理小說中的經典的「密室殺人」難題,而解開這個難題恰恰是考核一部小說好壞成敗的關鍵。也許是作者破解密室招數的枯竭,也許是作者想故意製造一種恐怖神秘的氛圍,於是只好藉助第六感和第四維空間的想像和所謂「招魂」來應對。這當然都無可厚非,但是作者在現實世界與靈異世界的敘事轉換當中,沒有進行合理的鋪墊和過度,結果就造成了故事內在邏輯的斷裂,前後形成兩個邏輯,彼此又不搭,就產生了虛假甚至可笑的閱讀效果。
虛實的交替與結合是恐怖小說寫作並區別其他類似小說的重要特性和關鍵,一般來說真正好的恐怖小說應該是虛與實的完美契合,所謂「虛」就是想像的不真實的世界,而「實」則是現實的真實的世界。如果分開來看,「虛」應該更接近幻想類的小說,比如玄幻、哥特等等,而「實」一般是推理、偵探等這種相對真實的社會性的小說。恐怖小說的難點在於它兩者兼而有之,並且結合的天衣無縫,保持小說敘事邏輯的整體性和內在的轉換。很多恐怖小說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往往就牽強附會,使讀者在讀到最關鍵的部分突然由於某個環節的紕漏而破壞了整個故事的氛圍和力度。
傳統的推理小說一般是展示犯罪和線索、調查案情、公布調查結果,最後解釋案情發生原因和經過,它的敘事結構一般是非常條理和理性化的。為了使案情復雜化,小說經常人為地設置謎團和多重的線索,讓讀者在與作者破解謎案的過程中體驗邏輯推理的樂趣,這是一種智力的游戲,比較典型的範例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而恐怖小說則不然,它更多的是通過懸念和渲染將讀者引入焦慮、死亡和威脅的狀態,使人從心理上產生一種恐懼感,從這一點上說,恐怖小說是混沌的非理性的產物,它更像一場可怕的噩夢,斯蒂芬·金的小說正是這類小說的樣板。
當然,近年的恐怖小說寫作正在悄悄地往懸疑方面轉化,這其實是引入了推理小說因素的結果,它利用推理、懸念來增加故事恐怖驚悚的氛圍,使情節更加撲朔迷離。比如在世界范圍內火得不得了的小說《達·芬奇密碼》,還有國內的恐怖小說家鬼古女、蔡駿等都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是《達·芬奇密碼》的出現也產生了可怕的負面效應,它幾乎讓中國的恐怖小說家們一夜之間失去了自信,出現了一批忠實的模仿者和擁躉,作品中無不充斥著「繪畫」和「密碼」之類的道具,並樂此不疲。這使我想起80年代的中國小說界,隨著《百年孤獨》和博爾赫斯的引入和走紅,我們的作家都步調一致地開始用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的腔調說話和寫作,結果正如李陀先生所說:我們生生把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模仿糟蹋成了二流作家。而中國文學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開始繞了一段很大的彎路。所以說,西方的恐怖小說只是我們寫作的一個標桿,不應該是批量生產的模子。
二次大戰後美國恐怖文學為什麼走入了低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題材和手法的重復,內容脫離現實,情節荒誕不經,使讀者感到了厭倦。今天,面對還沒有達到方興未艾程度的國內恐怖小說,我也充滿了憂慮。作品內容和構思的重復,手法的單調和盲目的模仿和彼此跟風,正阻礙和危害著國內恐怖小說的發展。——難道我們的小說里除了精神分裂、心理暗示、催眠、夢游以及招魂術之外,就沒有別的可寫了么?此時,我不得不又要提一下斯蒂芬·金,70年代以後美國的恐怖小說開始了一次全面的復興,以斯蒂芬·金、安妮·賴斯(作品有《夜訪吸血鬼》、《肉體竊賊》)為首的一批天才作家在繼承傳統恐怖小說遺產的同時,緊密聯系美國社會發生的一些問題和變化,在手法上又吸收和借鑒了純文學以及其他類型小說的若干要素,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當代恐怖小說的模式。小說將傳統恐怖小說中的鬼魂、活屍、吸血鬼、人狼等超自然的成分做了現實化的處理,使傳統的一些恐怖原型和因素與現實社會的新問題甚至某些重大的事件聯系起來,從而擴大了作品的社會容量。小說比以往更加註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著力描寫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個人所承受的不尋常的壓力和恐懼,由此真正掀起了西方恐怖小說創作的高潮。
恐怖小說(包含所有類型小說)其實是商品,它的真正發展和興盛取決於讀者的閱讀需要。如果說幾年來國內恐怖小說有了些氣候和市場,完全是因為有一大批的迷戀恐怖懸疑文學的讀者,但是,雖然我們常恭維讀者是上帝,有寬宏大量之心,但是讀者也可以變成撒旦,他(她)同樣具有強大的破壞力,這種力就是厭倦和拒絕。從國內十幾年圖書市場和文學創作的歷史來觀察,任何一種文學類型,一旦不思進取而且形成泛濫和潰瘍的時候,它就會被人們無情地遺忘和唾棄,恐怖小說更是如此。
新年快樂
④ 有沒有關於校園殺人的小說全集
暗殺教室
【校園DV殺人漫畫】
⑤ 關於大學(校園)的詭異小說(不要玄幻和恐怖)
看了心理罪啊,那應該選更進階的文澤爾系列了。
推薦文澤爾的五個長篇:
第1彈:《冷鋼》[連載完結]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584922.shtml
第2彈:《千歲蘭》[連載完結]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590821.shtml
第3彈:《特奎拉日升》[同步連載]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04504.shtml
第4彈:《白矮星》[同步連載]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04505.shtml
第5彈:《黑暗的女兒》〔同步連載〕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06032.shtml
新華書店五本都有賣的,閱讀快感絕對保證
作者介紹:
文澤爾,旅居德國的偵探小說作家,現居斯圖加特,以文澤爾為主要人物著有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文澤爾系其筆名,真名不詳。
目錄
1 筆名由來
1.1 筆名的秘密
1.2 其它關於筆名來源的疑惑
2 作品列表
2.1 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
2.2 其它貢獻
3 出場人物介紹
3.1 系列主要角色
3.2 系列其他角色
4 關於系列
4.1 系列特色
4.1.1 整體風格
4.1.2 自由意志市
4.1.3 墓誌銘式結尾
4.2 系列各篇相關介紹
4.2.1 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
4.2.2 無弦小提琴
4.2.3 白矮星
4.2.4 黑暗的女兒(又名Erinyes)
4.2.5 冷鋼
4.2.6 千歲蘭
4.2.7 特奎拉日升
5 參考資料及注釋
6 外部鏈接
筆名由來
筆名的秘密
「文澤爾」的筆名本身包含多重含義:
德語Unser Detektiv中Unser的音譯。Unser是德語的物主代詞,意為「我們的」。「我們的偵探」——此處暗自文中主角文澤爾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原創偵探角色。
文言文「以文澤爾[1]」的一部分,意為「以文章(系列小說)使爾等(你們,讀者們:此處無貶義)受到恩澤(獲得收獲)」。
作者所在城市的足球隊VfB斯圖加特隊有一位為此隊效力十多年的、名叫Timo Wenzel的後衛,而德文姓氏Wenzel的一種譯法即為「文澤爾[2]」。
作者自稱,「此筆名之下尚隱藏著一個關於我本人的謎題,只有真正了解我的人才能破解。」[來源請求] 。
其它關於筆名來源的疑惑
Wenzel是一個典型的德語國家姓氏,但依照該偵探系列的背景設定,此名字應是作為主角的名[3]出現。
另外,系列中的主要人物(即文澤爾,塔芙妮,漢迪克,莫斯曼四人)均不說明姓氏——系列文章中,每到需要說明姓氏的時候,作者都使用敘述性詭計來迴避。詳見系列主要角色。
作品列表
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
《冷鋼》(北方文藝出版社)第一版封面。封面題辭「天堂總禁錮在我們的苦難中 地獄卻丟失在我們的樂園里」為《冷鋼》的收尾詩:這也是該系列的特色之一。截至2008年1月的代表著作有
2003年-《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中篇),《無弦小提琴》(中篇)
2004年-《白矮星》(短篇),《Erinyes》(中篇)
2005年-《冷鋼》(長篇)
2006年-《千歲蘭》(長篇),《特奎拉日升》(長篇)
2007年-《白矮星》(長篇[4]),《黑暗的女兒》(長篇[5])
其它貢獻
文澤爾本人亦為新興的網路電子雜志《推理恐怖研究》(簡稱tky)的創始人及現任主編,為雜志撰寫過諸多專稿,計有
《天使離地獄如此之近》(2006年2月號)
《從懼屍心理到戀屍癖》(2006年4月號)
《充分寫實的浪漫主義——文澤爾談偵探小說寫作》(2006年7月號)
《論集體歇斯底里》(2006年9月號)
《來自科塞爾的不死之愛》 (2006年11月號)
《透過指紋撫摩你》(2007年1月號)
《彌賽亞的前世今生vol.1》(2007年3月號)
以及一些和推理恐怖主題相關的影評
出場人物介紹
系列主要角色
文澤爾(Wenzel,姓氏目前不詳) 整個系列的主角,以冷靜推理聞名於自由意志市的私家偵探。曾任自由意志市第11警察分局探員,因不滿在該市警界普遍存在的官僚作風和完全依賴於輿論的權力監督模式[6],於1992年3月辭職[7]。並且因為一筆意外得來的賞金,得以實現自己成立獨立偵探社的願望。文澤爾只吸萬寶路煙(在小說中通常使用原文Marlboro),煙癮較大。在中學時期選修的第二外語為拉丁語[8],會說漢語[9]。關心時事,平時看《自由意志報》,但會讓助手預先挑出文藝及時尚類版面[10],以節約時間。對葡萄酒和歐洲歷史略有研究。最喜歡喝的雞尾酒是摩吉托(Mojito),但自己不會調酒[11]。
塔芙妮(Taphne,姓氏目前不詳) 父母因空難而死亡(或許並不準確)[12],自小由默特爾姑姑撫養長大。畢業於自由意志大學商學院,卻因為不明的原因而選擇成為一名偵探助手。她是尤莉雅(文澤爾前往南非之前的助手)的繼任,但卻並不能成為如尤莉雅那般令人信賴的幫手——實際上,塔芙妮的日常工作多為問詢記錄,整理檔案,負責聯絡,結案總結這類瑣事。但她顯然對這個現狀不滿,並經常嘗試去獨立調查案件:即使結果多半令人沮喪,甚至經常因此而陷入到困難的境地之中,文澤爾也總是以符合冷硬派主角的行為方式,給予最大限度的幫助。此二人之間的關系,自2003年偵探社爆炸事件[13]之後開始逐漸升溫。愛好是逛街購物,和艾米一道喝下午茶,以及觀看自由意志市出品的連續劇(通常是由FW5台播出的)。
漢迪克(Handick,姓氏目前不詳) 文澤爾的好友,是他在第11警察分局任職時的同事。漢迪克是一個力圖表現得處事圓滑的老實人,在警局的各項公務中但求自保,時刻擔心惹麻煩上身(這也是自由意志市老資格探員的一般特徵,但也有例外)。但對於好友文澤爾因為探案需要而提出的各種請求,卻總是無法乾脆拒絕。總局高層時常利用漢迪克和文澤爾之間的朋友關系,將麻煩的案子暗中推到11分局漢迪克所轄的部門,漢迪克也樂意將這些案子委託給文澤爾辦理:這些案子多半都能順利解決(至少是以令總局高層滿意的方式),漢迪克也因此受到分局的器重,並屢次晉升。目前任十一分局刑事科科長,離異,喜歡收藏名貴葡萄酒。
莫斯曼(Mossman,姓氏目前不詳) 文澤爾的好友,在小說中作為偵探社的固定咨詢人,負責調查和所涉案件相關的各類資料信息。在大學期間就已經表現出黑客方面的天才,曾服過兵役,擅長編寫木馬和蠕蟲程序。無業,獨居,不修邊幅,是一個典型的大齡宅男形象。身為沃蒂阿姨最小的孩子,時常為母親的熱心拜訪感到煩惱(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而母親顯然還當他是小孩子)。和一般的宅男表現類似,莫斯曼極少出門。雖然沒有過分的社交恐懼症,但在和女性的交往上仍然存在些許問題:不過,對於熟識的朋友,他的表現相當正常,甚至願意外出參加在文澤爾家舉行的好友聚會。喜歡甜食。
漢斯·穆斯卡林(Hans Muskarin) 在系列的第一作《冷鋼》中各個證人的證詞里反復提到的「漢斯探長」,於該文末尾向主角投遞了信息神秘的邀請函,正式在系列中登場。他經常在系列各篇的序章或末尾中出現——在序章中出現,說明該篇和秘密組織「反七(NEVES)」有關系;在末尾則偏好用酒吧閑聊的方式,解釋本應結束的案件中仍令偵探感到疑惑的地方,甚至一舉將之前的結論全部顛覆。漢斯的談話技巧相當高超,擅於捕捉對方的想法,並適時給出恰如其分的回應,亦懂得巧妙迴避敏感問題和選擇轉換話題的最佳時機。言談舉止上更趨向於一位和善的老者。文澤爾在每一次和漢斯的較量中均處於下風。
艾米(Amy,姓氏目前不詳) FW電視台知名的九點檔新聞主播(有時也出外景),塔芙妮的閨中密友。她們自大學時代起就是朋友,即使各自的工作十分繁忙,也依舊保有僅屬於她們自己的下午茶時間。除見面外,艾米還經常和塔芙妮以各種方式聊天(電話,手機,icq甚至直接通過新聞播報時的暗語)。艾米為人精明,善於交際和察言觀色,但對待朋友卻十分真誠,不抱任何私心。贊成塔芙妮和文澤爾交往。
卡爾·諾納(Karl Neuner) 總局的傑出黑人探長,喜歡在案子中和文澤爾較量,但可惜總是比文澤爾少一點細心。最近有被「反七」收買的跡象
積格勒·埃佩爾(Siegle,姓氏英譯目前不詳) 在老吉姆案之前曾和文澤爾有過短暫合作,蓄大鬍子,是個風趣踏實的老探長。
關於「反七(NEVES)」的宗教意義,請參閱七美德及七宗罪。
系列其他角色
哥本哈根公爵(英譯不詳) 綽號或封號,第一輯《黑暗的女兒》的篇尾出現,是一個身高兩米多的巨人,曾經是自由意志市美德隱修會的首腦。曾拉攏漢斯加入美德隱修會,原因不明。
普麗西拉(Priscilla,姓氏不詳) 「反七」的成員,據稱是「反七」目前最老資格的成員,第一輯《黑暗的女兒》中出現,特長似乎是考古學知識以及文物仿製。曾拉攏漢斯加入美德隱修會,原因不明。
海森貝格·安內洛雷(Heisenberg,姓氏英譯不詳) 化名,第一輯《白矮星》及《黑暗的女兒》中的活躍人物,霍得菲恩的法語和天文學老師。雖然在《白矮星》的末尾似乎已經死去,但文中卻有相當多其人尚在人世的暗示。
霍得菲恩(英譯不詳) 一個內向的13歲女孩,孤兒,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高橋由加利(英譯不詳) 芳汀夜總會的老闆,原籍日本大阪,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費米·莫林(英譯不詳) 自由意志市前工會副主席,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沙尼達·斯戴恩(英譯不詳) 投機商,候選議員,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格蕾絲·艾德蒙茲(英譯不詳) 芳汀夜總會的高層工作人員之一,高橋由加利的朋友。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雷斯兄弟(英譯不詳) 芳汀夜總會的保安,可能是西班牙人。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格里芬·普勞斯教授(Griffin·Prowse) 神秘的高個子先生,知識淵博。在第一輯《白矮星》和《黑暗的女兒》中登場,設置為一個網路全書式人物,「反七」的成員之一。目前已知精通古代槍械和浮世繪知識。
捷爾特·內格爾博士(姓氏英譯不詳) 醫學博士,第一輯《千歲蘭》中的角色。
約翰·貝恩斯(姓氏英譯不詳) 知名調酒師,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西爾斯·多納多(英譯不詳) 調酒師,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奧古斯特·多納多(英譯不詳) 郵差,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埃瑪·赫塞爾(英譯不詳) 路修斯·赫塞爾的妻子,愛喝自由古巴,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路修斯·赫塞爾(英譯不詳) 調酒師,原名英戈(Ingo),可能是「反七」的成員之一,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海因納(英譯不詳) 酒界人士,和兩位朋友一道經營酒庄,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普雷斯曼(英譯不詳) 海因納的兩位經營酒庄的朋友之一,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克盧(英譯不詳) 海因納的兩位經營酒庄的朋友之一,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雅玟·布蘭琪(英譯不詳) 西爾斯·多納多的德國女友,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羅特(英譯不詳) 探長,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沃蒂阿姨(Waitty) 莫斯曼的母親——此名取男子名Walter的昵稱Watty及英語單詞witty合成:意為「機智詼諧的」
英斯(英譯不詳) 總局的筆跡鑒定專家,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關於系列
系列特色
整體風格
文澤爾偵探系列的主角,形式上遵循冷硬派元祖雷蒙·錢德勒對於私探的設定,實際則顛覆以往「正義使者」的偵探形象,更符合一個真實存在人物的特性:偵探不是萬能的,相反常常會被擊倒;即使邏輯嚴密,也會因為手頭線索和調查的局限,產生不可預料的錯誤:這些錯誤有些會被偵探及時改正,有些甚至到小說結尾也沒能被主角發現。因此,小說中的真正犯罪者們「逍遙法外」是十分常有的事——但因為他們亦非簡單作為「正義的對立面」而存在,因此就使得故事更趨於人性化。即使對於偵探和犯罪者們進行了如此的限定,考慮到過分舞台化的台詞和情節,該系列小說也不應歸入到社會派當中。
對於本格派所推崇的詭計方面,該系列在詭計設置上相當在意動機的重要性。即使作案的目的是出自強迫症等精神疾病,也會在行文中進行嚴謹的說明。該系列並不特別在意詭計的華麗程度,更多是在為可行性考慮。因此,某些詭計在細節上就演變得十分復雜。
文澤爾系列中的反派人物,常常得到比主角更多的筆墨描寫,以詮釋這些「社會人的真實斷面[14]」。對於小說中的死亡場景,作者偏好於使用細致且富於浪漫主義的筆觸,並經常將重點放在屍體所呈現出的表觀特徵(流動的血液,骨折,腐敗,破損的臟器,撕裂的皮膚及子彈彈孔)上,不加掩飾——這種浪漫主義與自然主義結合的方式,構成了文中描寫的主要基調。
對話方面,運用黃金時代流行的舞台劇風格台詞,不偏向白話文,對話精緻且富於條理[15]。常通過對話和場景變換來實現敘述性詭計,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切換十分頻繁,倒敘和插敘經常在文章中出現,各篇的結構均相當緊密。
由於系列數篇中均涉及大量與歷史、宗教、玄學、哲學、藝術及西方文學史相關的內容,含明顯「炫學」的成分,或可將之與安伯托·艾柯的《玫瑰之名》或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歸作一類。鑒於其與目前各種推理小說分類之間的差別,某種程度上,稱該系列為「反推理小說系列」也未嘗不可。
自由意志市
自由意志市交通區劃圖,全圖。該區劃圖以斯圖加特市交通區劃圖為藍本,圖片左上角為自由意志市交通公司「fct」的標志。本圖的簡體版本以書首黑白拉頁的形式出現在《冷鋼》(北方文藝出版社)中。作為架空類型的偵探小說,文澤爾系列並未採用諸如科幻推理或者驚悚、靈異推理等新本格式的背景設定。雖然故事中人物所處的城市是虛構的,除了一些刻意設定以便和現實相區分的特點之外,自由意志市和任一個歐洲大城市之間並沒有太大區別。
墓誌銘式結尾
系列中每篇小說均以寥寥數行(2到3行,通常是2行)的寓言詩格式結尾。因為第一輯前三本的結尾均為篆刻在墓碑上的墓誌銘,故稱之為墓誌銘式結尾。系列結尾的寓言詩通常是對全文內容的概括總結,但也經常是對結局發表的感慨——因為系列的故事多帶有濃重的悲劇氣息,墓誌銘式結尾讀來也使人感到內心沉重,並能引發讀者對文章內蘊的反思。 以下羅列系列各篇的墓誌銘結尾:
注意:下文記有作品情節、結局或其他相關內容,可能降低欣賞原作時的興致。這是為了防止劇情透露的情況。
《冷鋼》(正文)
天堂總禁錮在我們的苦難中
地獄卻丟失在我們的樂園里
《冷鋼》(番外)
三個魔鬼本不該那樣死去
你看過我的標注,我的朋友
我們會再見的
《千歲蘭》
不朽踩在死亡的邊緣
凋零的生命紛紛哭泣
《特奎拉日升》
酒精最擅於迷惑人
死亡最富於戲劇性
《白矮星》
今晚你懂得仰望天空
明早星辰將知道你的存在
《黑暗的女兒》
仇恨棄絕了神的公義
黑暗卻將一切盡數忘卻
系列各篇相關介紹
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一部,完成於2003年12月,並於2006年夏季開始對其進行大幅的修改,計劃於2006年8月底修訂完畢。文中描寫一個和西班牙酒密切相關的古怪命案,是典型的「暴風雨山莊」式案子。警察雖然在中途介入,但所起作用不大。
無弦小提琴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二部,完成於2003年12月。作者於2006年夏季開始對其進行大幅的修改,並計劃於2006年8月底修訂完畢。在這個和名小提琴「瓜奈利」以及倫勃朗的名畫「讀書的米勒瓦」相關的案子中,自由意志市的偵探小說家夏哀·哈特巴爾先生初次登場。
白矮星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三部。初稿完成於2004年,全文僅兩萬余字。作者自2006年夏季開始對該篇進行大幅修改,並於2007年7月修改完畢。改寫後的《白矮星》全文達到二十萬字,僅沿用了初稿的構思,內容和初稿有較大的區別。《白矮星》主要講述了一起和自由意志市哥倫比亞黑幫及三合會勢力相關的連環謀殺案,並且塑造了一位名為海森貝格的、身兼黑幫成員和中學天文學/法語教師雙重身份的人物。雖然海森貝格在小說末尾被人在Evian酒吧射殺,但根據作者的後記和文中表明的態度,此人的生死依舊未明。而在隨後的姐妹篇《黑暗的女兒》中,也沒有對其生死進行明確的說明。 該作品中涉及大量與狙擊手及黑手黨文化相關的內容。
黑暗的女兒(又名Erinyes)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四部,完成於2004年。長篇,十四萬字左右。本案作為《白矮星》的姐妹篇,承接上一個案子的故事,主要講述了在三合會被警方剿滅後,哥倫比亞黑幫內部發生的一起神秘卡片連續殺人事件。
冷鋼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五部,完成於2005年,於2007年5月在中國大陸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長篇,十四萬字左右。文中主要描寫一個1985至1992年間發生的連續殺人案,文澤爾以十一分局探員的身份登場,對主要人物的關系由一些預先的交待,是一個前傳類型的案子。
千歲蘭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六部,完成於2006年,於2007年6月在中國大陸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長篇,十二萬字左右。本文別出心裁地採取二段式的劇情構建,前半段為平面推理,後半段轉型為現場推理。
特奎拉日升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七部,完成於2006年,於2007年8月在中國大陸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長篇,十一萬字左右。也作《酒會謀殺案》,是作者第一個正式的暴風雨山莊式案件。
為了防止劇情透露的情況,記有情節或結局的內容在此處結束,下文與情節無關。
文澤爾是一個關於作家、詩人、文學家等人物的小作品。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⑥ 有什麼超級恐怖的 密室殺人小說 有推理的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被譽為「偵探小說女王」,作品有《神秘的第三者》 《瑪普爾小姐的探案》 〈東方快車謀殺案〉《萬聖節前夜謀殺案 》〈美索不達米亞謀殺 〉 〈 啤酒謀殺案〉《ABC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 〈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 〉 《黑麥奇案》《孤島奇案 》《懸崖山莊奇案》 〈 羅傑疑案〉 空中疑案 〈殺人不難〉《陽光下的罪惡〉 《謀殺啟事》《H庄園的一次午餐》 《葬禮之後》《四大魔頭》 〈三幕悲劇 〉《大西洋案件》《啞證人 》 《復仇女神》《高爾夫球場的疑雲》 《漲潮時節》 《校園疑雲》《 人性記錄》《寓所迷案》
G·K·切斯特頓,布朗神父探案集
《斷劍》 《花園血案》 《狗的啟示》 《天主的錘子》 《針尖》 《帶翅膀的匕首》 《綠人村》《藍寶石十字架》 《凱撒頭像》《離奇的情殺》 《三重謀殺》《三件死亡工具》
艾勒里·奎恩
《羅馬帽子之謎》《希臘棺材之謎》《法國香粉之謎》《中國橘子之謎》《埃及十字架之謎》《荷蘭鞋之謎》
約翰·狄克遜·卡爾(1906~1997),世人推崇他為「密室大師」:《三口棺材》
江戶川亂步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創始人。
代表作:《D坡殺人案》《心理測試》《人間椅子》、《黃金假面人》《侍人幻戲》、《透明怪人》《月亮手套》《黑手幫》《凶器》《人豹》 《暗室》
山村美紗,她被譽為「日本推理小說女王」。
《董事夫人被害事件》 《新干線劫持案》《離婚旅行》《血紅的指甲》
阿瑟·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血字的研究、四簽名等)
⑦ 有一個鬼故事,因為玩真心話大冒險班上同學一個個死掉,叫什麼名字急求!
求生無路,在一個高中突然班級群里加進來一個陌生人,然後各種離奇的故事開始了~~
⑧ 跪求幾本恐怖小說,最好有關大學生、校園里的……
恐怖片:1.日本的:世界第一恐怖片《咒怨》系列,《午夜凶鈴》《鬼來電》3部,《下水道的美人魚》《惡魔實驗》《花之血肉 》《他不會死》《聖母機器人》《惡魔女醫生》《鬼娃娃花子》《狐狸階梯》2.韓國的:《兩個人》《血的期中考試》《粉紅高跟鞋》《解刨學教室》《女生怪談》《寄宿者》《抽象畫中的越南少女》《灰姑娘 》《突然有一天第四層》《1303大廈》《突然有一天D-day 》《突然有一天黑暗森林》《惡魔在身後》《筆仙》《與鬼同桌》《突然有一天2月29日》3.泰國的:《惡魔的藝術》3部《在吃之前,請先切塊Meat Grinder》《死神的十字路口》《鬼影》《鬼肢解》《連體陰》《13駭人游戲》 《厲鬼將映》《靈虐鬼債》《生還者》《駭人手機》《死亡信條》《血猴》《無主孤魂》《卡到陰》《午夜塔羅牌》《幽閉空間》《不死兒魂》《活鬼胎》《女魔》 《鬼宿舍》《鱷魚魔女》《鬼妻》4.港恐怖片:衛斯理之《老貓》《蝶變》《靈氣迫人》《怪談協會》《凶榜》《夜半一點鍾》《小姐撞到鬼》《七月十四》《目露凶光》《幽靈人間1、2》《陰陽路》系列《鄉村老屍》 《古鏡怪談》《美容屍》《裸體紅唇》《拜錯神》《午夜上網》《弟切草》《枕邊凶靈》《我左眼見到鬼》《office有鬼》《三更》《鬼書》《見鬼》《雙瞳》5.歐美的:《網路殺機》《恐怖蠟像館》《死亡繁殖》《電鋸驚魂》5部《猛鬼街》《死寂》《閃靈》《 嬰靈惡泣 》《邊域之城》《剝皮行者》《死亡之舞》《恐怖殺人醫院》《遊客止步》《盧浮魅影》《黑暗侵襲The Descent》《死亡之雪》《血腥數字》《喚醒死亡》《雪山驚魂》2部《驚變28周》《午夜食人列車》《奪命狂呼》系列《殺出個黎明》《活死人的黎明》《驅魔人》《美國版咒怨》3部《死神來了》3部《午夜凶鈴美國版》3部《死亡湖》《死亡空間》俄羅斯:《守日人》《守夜人》..............................把這些電影看完,這個世界沒有讓你覺得存在可怕的事情啦
⑨ 介紹幾部好看的恐怖小說,學生看的那種,越恐怖越好
你可以去看看
盜墓筆記by南派三叔
夜不語詭秘檔案by夜不語
水滴聲聲by 風起漣漪
《今夜哪裡有鬼》、《亡靈書》by月下桑
《瑪格麗特的秘密》、《夜半笛聲》、《詛咒》、《病毒》、《愛人的頭顱》、《神在看著你》、《蝴蝶公墓》、《聖嬰》、《貓眼》、《幽靈客棧》、 《荒村公寓》、《荒村歸來》、 《地獄的第19層》、《旋轉門》、《天機》、《人間》by蔡駿
另外還有
《放學後》
《黑書》
《四人夜話》(小故事形式,情節緊張刺激,懸疑不斷,不容錯過!!)
《陰緣傘》
《女生寢室》(校園懸疑的代表作,懸疑加恐怖!!)
《魅妝》
《樓下的房客》
《七殺》(嫻熟掌握非傳統意義「完美作案」的創作技法。)
《十三號實驗室》
《夜半笛聲》
《入土不安》(懸疑大師蔡駿力薦的作品)
《亡靈書》
《無處藏身》
《人間》(國內懸疑驚悚小說大師蔡駿巔峰作品,懸疑叢生!!!)
《怪談協會》
《壞種子》(懸疑驚悚大師那多經典作品,開頭的新聞絕對真實)
《亡魂花》
《十三號實驗室》
《亂神館記之蝶夢》(心理和情感的描寫十分細膩,值得一看!)
《冤鬼路5步曲》(必看!!經典)
《17棟男生宿舍》(校園必看恐怖小說!帶入感很好!推薦)
《碎臉》(第一次看小說看到不敢睡覺!!)
《7truth》
《七靈書》
《筆仙走向死亡地下室的游戲》(現在都還在回味,強烈推薦!!)
《黃泉引路人》
《幽靈旗》
《大地的謊言》(故事詭異,監獄題材的,心理愛好者必讀,強推!)
《四號門診樓》(描寫特別重視心理,可以一觀)
《貓的復生》(破案的,情節緊湊,劇情撲朔。推薦看看!!)
《第二類死亡》
《第51幅油畫》(比較奇異的一部作品,寫法蠻生活化,值得一看!)
都是很好看的懸疑恐怖靈異類小說,有好幾篇是以校園為背景的。
⑩ 好看的校園恐怖驚悚懸疑推理小說
紅袖添香小說網 《冥度空間》:都市的雨夜,多少邪惡的靈魂正在放肆起舞?我們最熟悉的網路世界、最親密接觸的QQ空間,時刻藏匿著種種不為人知的秘密!IT白領嘉良、太子爺耿剛,還有三位可愛的女大學生。接二連三遭遇神秘QQ空間的驚悚事件……
一張張神出鬼沒的小紙條,一個個感人落淚的心情故事,殺機四伏的互聯網,撲朔迷離的連環命案,詭異的紫衣少女莫不是撒旦的使者?
真相浮出水面時,所有的故事能否劃上句號?
也許,一切才剛剛開始……
也許,死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