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言情小說 » 言情小說周勀常安

言情小說周勀常安

發布時間: 2021-08-15 08:31:12

❶ 西安的歷史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長安縣灃水中游西岸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又一年,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是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是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西周歷12代約300年,公元前771年亡於犬戎。�

國人暴動(共和行政)

【國人暴動(共和行政)】西周厲王十分殘暴,將原來國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澤收歸國有,禁止國人利用。國人對此強烈不滿,怒罵譴責,沸沸揚揚。周厲王遂命衛國神巫監視國人。公元前841年,終於爆發了國人暴動。國人沖進王宮,厲王倉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厲王奔彘後,朝政由周公、召公共管,史稱"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確切的不間斷紀年的開始。�

秦遷都櫟陽

【秦遷都櫟陽】秦獻公二年(前383),將都城自雍城(今寶雞市鳳翔)遷至櫟陽(今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鄉)。公元前356年,商鞅在此主持變法。公元前349年,秦孝公將都城由此遷咸陽。�

秦建阿房宮

【秦建阿房宮】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規模地修建離宮別館。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渭河以南上林苑中的朝宮開始營建。由於工程過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前殿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可以容納萬人,四周修有"閣道",向南直抵終南山,向北跨過渭水,與咸陽相接。秦始皇又收天下兵器,熔鑄成十二金人(銅人)立於殿前。前殿的東、西、北三面築有城牆,稱為"阿城"。始皇死後,二世胡亥又繼續了這項勞民傷財的巨大工程,直至秦亡,尚未全部竣工。項羽進關中後,將其付之一炬。�

鴻門宴

【鴻門宴】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市東北)攻破秦軍,進駐鴻門(今臨潼區東北)。此前,劉邦已由武關(在今藍田縣)入關中,接受秦王子嬰投降,駐軍霸上(在今西安城東灞橋區)。按當初楚懷王心與二人的約定,劉邦當以先入者為關中王,但考慮到項羽的驕橫和強大勢力,劉邦只好應邀前往拜會項羽。席間,項羽謀士范增曾數次示意項羽殺掉劉邦,項羽不聽。范增又命部將項庄在席前舞劍,以助興之名,借機刺殺劉邦,未遂。劉邦在張良和樊噲的幫助下脫險,逃回霸上。這是楚漢之爭的轉折點。此後劉邦厲兵秣馬,最終擊敗項羽;而項羽也因"放虎歸山"而自食惡果。�

漢高帝定都長安

【漢高帝定都長安】漢高帝六年(前201)五月,劉邦在擊敗項羽之後,都洛陽。婁敬、張良等人認為關中是形勝之地,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建議建都關中。劉邦即採納此建議,遷都於櫟陽(今閻良區武屯鄉)。翌年又將都城由櫟陽遷至長安。西漢歷12代208年,公元8年亡於新莽。�

西漢建長安城

【西漢建長安城】漢高帝五年(前202),西漢開始營造長安城。漢高帝命丞相蕭何主持營建工程,在秦興樂宮基礎上興建了長樂宮(皇宮),以秦章台為基礎修建了未央宮。惠帝時期,曾兩次征發京兆、馮翊、扶風三郡30餘萬人建築城牆,歷時4年完工。漢城為不規則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故稱"斗城"。城內宮廷官署與民居雜處,有九條主街干線互為經緯。漢武帝時期,又修築了桂宮、北宮、明光宮和建章宮,並在城西開辟了上林苑,開鑿了昆明池。當時長安面積36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一大都市。漢長安城在漢以後屢遭破壞,又不斷修葺,曾作為新莽、東漢(獻帝)、前趙、前秦、西晉(愍帝)、後秦、西魏、北周和隋的都城,隋建大興城後圈在宮苑之內,宋以後廢棄。�

張騫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張騫應募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尋找被匈奴驅逐西遷的大月氏以牽制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張騫由大月氏(今阿富汗北部)返回長安。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陪同烏孫(今新疆伊犁河和中亞伊塞克湖一帶的古部族)使者數十人返回長安,拜為大行。從長安通往地中海東岸全長7000公里的"絲綢之路"從此開通,成為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通道,對中西文化交流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長安太學建立

【長安太學建立】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孫弘等奏准建太學,為五經博士(即老師)設弟子50人,在長安城南安門外(今蓮湖區大土門北)修築太學校舍,這是中國最早的國立最高學府。�

新莽定都長安

【新莽定都長安】西漢居攝三年(8)十一月,王莽即天子位,定都長安,改國號為新。翌年正月,改長安為常安。�

劉玄稱帝

【劉玄稱帝】新地皇四年(23),綠林軍諸將擁立西漢宗室後裔、河南南陽大地主劉玄為皇帝,國號"漢",年號"更始"。公元24年,更始政權機構由洛陽遷至長安。更始三年(25),劉玄被赤眉軍絞殺。�

東漢獻帝遷都長安

【東漢獻帝遷都長安】東漢初平元年(190)正月,袁紹、袁術自渤海起兵,發動關東各州郡,組織聯軍,進討董卓。董卓在陷於關東各州聯軍和黃巾軍兩面夾攻的威脅之下,殺弘農王(少帝劉辯),挾獻帝遷都長安。臨行前,燒毀洛陽宮室、官署、民居,以步騎驅使人民西徙長安。�

西晉愍帝即位長安

【西晉愍帝即位長安】晉建興元年(313)四月,皇太子司馬鄴在長安即皇帝位,是為晉愍帝。建興四年(316),愍帝被劉曜殺害,西晉滅亡。�

劉曜遷都長安

【劉曜遷都長安】前趙光初二年(319)四月,匈奴族人劉曜由蒲子(今山西隰縣)遷都長安。六月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後趙太和二年(329)為羯人石勒所滅。�

前秦建都長安

【前秦建都長安】前秦皇始元年(351),氐族人苻健在長安稱天王大單於,國號大秦,史稱前秦。後秦建初元年(386)為姚萇所滅,歷時35年。�

後秦建都長安

【後秦建都長安】後秦建初元年(386)二月,羌人姚萇在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秦,史稱後秦。旋改長安為常安。永和二年(417)滅亡,歷時31年。�

赫連勃勃在常安稱帝

【赫連勃勃在常安稱帝】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十一月,匈奴族人赫連勃勃進入常安,十二月在霸上即皇帝位。翌年返統萬城,以常安為南台,由其子赫連王貴鎮守。�

西魏定都長安

【西魏定都長安】北魏永熙三年(534)閏十二月,大丞相宇文泰毒殺孝武帝。翌年立南陽王鮮卑族人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文帝,定都長安。公元557年滅亡,歷時23年。�

北周建都長安

【北周建都長安】北周閔帝元年(557)正月,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在長安代西魏稱天王,改國號為周,是為北周孝閔帝。至大象二年(580)楊堅受禪稱隋,歷時23年。�

隋建都長安

【隋建都長安】北周大象二年(580),掌握朝政大權的相國外戚楊堅脅迫北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改國號隋,以長安為都。�

隋建大興城

【隋建大興城】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統一國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污水沉澱,壅底難泄,飲水供應也成問題。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開皇二年(582)正月,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大興城,翌年三月竣工。宇文愷參照北魏洛陽城和東魏、北齊鄴都南城,把龍首原以南的6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並以此為核心,作為長安城總體規劃的地理基礎。"六坡"是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政權機關和寺廟都高高在上,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岡原之間的低地,除居民區外,則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大興城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增大了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大興城的平面布局整齊劃一,形制為長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完全採用東西對稱布局。外郭城面積約佔全城總面積的88�8%,居民住宅區的大幅度擴大是大興城建築總體設計的一大特點。�

創立科舉制

【創立科舉制】隋開皇十八年(598),文帝命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大業三年(607),煬帝詔以十科舉士,標志著科舉制度的確定。唐代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每年考試,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童子八科;制舉則是根據需要由皇帝自定名目選考,有文辭清麗、博學通藝、武足安邊、軍謀越眾、才高未達等科。�

李淵反隋稱帝定都長安

【李淵反隋稱帝定都長安】隋大業十三年(617)二月,太原留守、唐公李淵起兵反隋。其子李世民佔領關中渭北,弟李神通、女平陽公主在今戶縣起兵,佔領今周至等縣。婿段綸在藍田起兵響應。十一月克大興城,立隋文帝孫楊侑為隋恭帝,自為大丞相,進爵唐王。翌年在大興城太極殿稱帝,建立唐朝。�

唐建長安城

【唐建長安城】唐定都長安後,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進行了增修和擴建。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在原外郭城東北龍首原上營建大明宮。唐高宗永徽五年(654),曾兩次整修外郭牆,在東、西、南三面9個城門上修建起高大城樓。龍朔二年(662),高宗又命人對大明宮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年(714),又在外郭城東面春明門內的隆慶坊營建興慶宮。此外,唐玄宗和憲宗分別於開元十四年(726)、開元二十四年(736)和元和十二年(817)在外郭城東、北兩牆外面修築了3段與之平行的城牆,名為"夾城"。�

王孝通撰《緝古算經》

【王孝通撰《緝古算經》】唐武德八年(625)五月,王孝通撰《緝古算經》在長安成書,這是中國現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第一批日本國遣唐使到達長安

【第一批日本國遣唐使到達長安】唐貞觀五年(631)十一月,日本國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御田鍬為大使、葯師惠日為副使的第一批遣唐使團到達長安城。此後,到唐昭宗乾寧元年(894)的264年中, 日本國共派出13次遣唐使團。�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唐貞觀十四年(640),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相國祿東贊來長安,以黃金5000兩、珍寶數百件作聘禮,請求和親。太宗以宗室女為文成公主,許配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入藏使漢族高度發展的文化與生產技術得以輸入吐蕃。�

玄奘天竺取經著《大唐西域記》

【玄奘天竺取經著《大唐西域記》】玄奘俗名陳?,13歲時被隋朝廷破格錄取為僧,15歲隨兄西抵長安。以後又遍訪名師。25歲時再到長安,已成為佛學後起之秀。他精通《經藏》、《律藏》和《論藏》,被譽為"三藏法師"。他發現諸師之說各有淵源,但隱顯有異,莫知所從。於是決心赴印度取經,請求西行,但遭到朝廷拒絕。玄奘不屈,於貞觀三年(629)毅然私自離開長安,時年28歲。玄奘從涼州出玉門關沿絲綢之路冒死出國。途中歷盡艱險,九死一生,但他百折不撓,歷時4年,穿越數十國,終於抵達天竺(今印度)那爛陀寺。玄奘在此苦讀5年,成為第一流學者。貞觀十九年(645)攜帶657部經書返抵長安,長安數十萬眾夾道歡迎。此後玄奘先後在長安最大的皇家寺院弘福、慈恩、西明諸寺譯經傳教,創立唯識宗。他在宰相房玄齡的幫助下,從全國選出20名高僧參與譯經,歷時19年,譯經74部,1335卷,1300萬字,在中國譯經史上前無古人,成為古代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玄奘還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筆錄,寫成《大唐西域記》12卷,記述親身經歷的110國和聽聞28國的情況,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中亞及中國西北古代歷史的重要文獻,現已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廣泛流傳的世界不朽名著。玄奘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明朝吳承恩據傳說寫成著名章回小說《西遊記》,玄奘(唐僧)也因此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頒布《新修本草》

【頒布《新修本草》】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唐朝廷頒布蘇敬等編撰的《新修本草》,載葯850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

劉知幾撰《史通》

【劉知幾撰《史通》】 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史學家劉知幾撰《史通》20卷在長安成書。這是中國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

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制定《大衍歷》

【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制定《大衍歷》】 自唐開元十三年(725)開始,僧一行(張遂)率領一個科學考察隊實測滑州白馬(滑縣)、汴州太岳台(開封市)、許州扶溝(扶溝縣)、豫州上蔡武津館(上蔡縣)一線緯度,得出了子午線一度為351�27唐里。開元十五年(727),僧一行編成《大衍歷》,糾正前代歷法中的許多錯誤,是這一時期歷法的集大成者。�

安史叛軍攻陷長安

【安史叛軍攻陷長安】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安祿山叛軍攻入長安,大肆搶掠財物,殺戮百姓。長安城受到破壞。次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率兵在回紇的幫助下,收復長安。�

杜佑撰《通典》

【杜佑撰《通典》】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宰相杜佑撰《通典》200卷在長安成書,是為中國第一部記載歷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專史。�

賈眈繪《海內華夷圖》

【賈眈繪《海內華夷圖》】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宰相賈眈在長安繪成《海內華夷圖》。用100里1寸開方,朱、墨兩色分注古今地名,創中國沿革地圖製法的先例。�

二王八司馬事件

【二王八司馬事件】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王叔文、王亻丕掌權,革新朝政,任用韋執誼、柳宗元、劉禹錫、凌准、程異、韓曄、韓泰、陳諫等。這次革新維持了146天,以失敗而告終。王亻丕、王叔文被殺。柳宗元等8人被貶為遠地各州司馬,時稱"八司馬"。�

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

【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 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宰相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在長安成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全國地理總志。�

黃巢攻佔長安

【黃巢攻佔長安】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十二月,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黃巢在大明宮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改元金統。中和三年(883),黃巢退出長安。�

唐長安城被毀與韓建建新城

【唐長安城被毀與韓建建新城】 自安史叛軍攻佔長安後,長安連續幾次受到破壞。昭宗天�元年(904)正月,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節度使朱溫(全忠)劫持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毀長安宮室和民舍。至此,長安城遭到毀滅性破壞。留守西京的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從防禦考慮,放棄原有外郭城和宮城,只將子城(皇城)加以改建,是為"新城"。東西長2820米,南北寬1843米,周長9�2公里,面積5�2平方公里。�

宋敏求撰《長安志》

【宋敏求撰《長安志》】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宋敏求撰《長安志》20捲成書。該書考訂古跡,對唐代長安郭城、坊市記載頗詳,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文獻。�

呂大防繪制《長安圖》

【呂大防繪制《長安圖》】 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五月,知永興軍事呂大防主持繪制的《長安圖》刻成石碑,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

西安碑林的創始

【西安碑林的創始】 唐開成年間,朝廷將12部儒家經典校訂刻石,作為士子應試進士的標准版本,稱《開成石經》。唐亡廢棄。北宋哲宗元�二年(1087),漕運大使呂大忠把《開成石經》由故唐尚書省西南隅(今鍾鼓樓廣場)移置長安府學北面,以利保存。即今西安碑林所在。�

駱天驤纂成《類編長安志》

【駱天驤纂成《類編長安志》】 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駱天驤以宋敏求《長安志》為底本,補充金、元資料,分30類目編成《類編長安志》10卷。�

元建安西王府

【元建安西王府】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鎮守關中,節制川、陝。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安西王府建在今西安市區東北部斡爾垛,元末被毀,現存遺跡。�

李好文編撰《長安志圖》

【李好文編撰《長安志圖》】元代,李好文編撰《長安圖記》3卷。上卷為漢唐城市宮坊等圖,以宋呂大防所跋之《長安城圖》為藍本,訂正其疏訛;中卷為古跡、陵墓圖,以宋游師雄圖為藍本;下卷為《涇渠圖說》及圖志雜說18篇。後人將《長安圖記》與宋敏求《長安志》合刊,改名《長安志圖》。�

明建西安城

【明建西安城】 明王朝建立後,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朱元璋又封次子朱木爽為秦王,駐西安,在城東北部(今省政府一帶)建秦王府。由於原來的城垣比較狹小,而且已經殘破不全,為了保衛城內的秦王府,占據有利的地勢以利防守,明朝廷於洪武三年(1370)開始增修西安城,將東城牆向東擴展了近千米,將北城牆向北擴展了五六百米。城牆高三丈,厚四丈七尺,全部用黃土分層夯築,每層厚8~12厘米。城垣周長約14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城設四門: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處城門都有三重城樓,即正樓、箭樓和譙樓。四隅有角樓,環城牆上有堞樓98座。城內配有登城設施。明中期以後,西安城牆又經歷了幾次修葺。隆慶二年(1568),陝西巡撫張祉在城牆外壁和頂部砌了一層青磚。崇禎九年(1363),陝西巡撫孫傳庭又在城門外四關增修了四郭城。�

嘉靖大地震

【嘉靖大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夜半大地震,西安城房屋倒塌近半,死者約1/3。大雁塔塔頂墜落。碑林《開成石經》有40塊斷裂。�

關中書院創立

【關中書院創立】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陝西布政使汪可受令咸寧、長安兩縣(西安城由兩縣分治)將寶慶寺東小悉園改建為關中書院(在今西安城南門內東側書院門街),由罷官歸里的工部尚書、理學名儒馮從吾主持講學。當時,川、甘、豫、晉等地青年紛紛前來拜師就學。�

李自成攻陷西安城

【李自成攻陷西安城】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陷西安城,改西安府為長安府,稱西京。建國大順,自稱大順王,年號永昌。翌年撤出西京。�

創辦西安機器局

【創辦西安機器局】1869年,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左宗棠在西安創辦西安機器局,生產洋槍、子彈和火葯。這是西安最早的近代工業。�

創辦學堂

【創辦學堂】1905年,護理陝西巡撫李紹芬將原有的在咸寧、長安書院和崇化書院基礎上設立的陝西大學堂改為陝西高等學堂。1906年,將原有少墟書院(西關馮公祠,今西安42中校址)改為長安縣立高等小學堂。�

創立易俗社

【創立易俗社】1912年8月13日,陝西省修史局總纂李桐軒與修纂孫仁玉等在土地廟什字小學(後遷武廟街即今西一路)創立易俗伶學社(後稱易俗社),招生排演新編秦腔劇目,進行戲劇改革,倡導社會新風尚。魯迅於1924年暑期在西北大學講學期間,曾5次觀看易俗社的演出,給予好評,並親筆題贈"古調獨彈"匾額。講學結束後,將自己的部分講學酬金捐贈易俗社,以支持其秦腔改革。在民國時期的37年中,易俗社共招收了13期學生,畢業或肄業的近600名。劉箴俗、劉迪民、王天民、宋上華、馬平民、蘇牖民、劉毓中、耿善民、沈和中、王秉中等是其佼佼者。這期間,專業編劇和社外作者共創作大小劇本600多個,先後擔任易俗社主要領導工作的李桐軒、孫仁玉、范紫東、李約祉、高培支、呂南仲編寫的劇本就佔一半以上。1949年後,易俗社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至今仍是西北地區最有影響的戲曲團體,延續時間之長世界罕見。�

西北大學創立

【西北大學創立】1912年3月,陝西督軍張鳳歲羽商請甘肅(含今寧夏、青海)、新疆兩省協作,合並陝西高等學堂、陝西農業學堂、陝西法政學堂,在西安創辦西北大學,錢鴻鈞任校長。西北大學是中國西北地區創辦最早的高等學府,1924年改為國立,現為全國重點大學。�

魯迅來西安講學

【魯迅來西安講學】1924年暑假期間,魯迅應陝西省教育廳和西北大學之邀來西安講學。從7月21~29日,魯迅為暑假學校學員講《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所講內容經西北大學記錄整理、魯迅本人審訂後收錄於《國立西北大學、陝西教育廳合辦暑假學校講演集》第二集中。1994年,西北大學在逸夫樓前立魯迅石雕像以紀念這次講學活動。�

隴海鐵路通車至西安

【隴海鐵路通車至西安】1934年12月27日,中國最大的東西主幹鐵路線--隴海鐵路鋪軌至西安,通車成功。西安由此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繼續進行內戰。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十七路軍因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及民眾抗日運動的影響,與紅軍實現了停戰。12月上旬,蔣介石到西安督戰,迫張、楊進攻紅軍。張、楊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被蔣訓斥。12日凌晨,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臨潼華清池扣留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隨即,張、楊發表了對時局的通電,提出了八項抗日救國主張。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為全權代表來西安調停,爭取蔣抗日。經過談判,蔣介石被迫答應抗日。25日,蔣介石被釋放,由張學良陪同飛回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

【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安。25日,成立西安人民政府,賈拓夫任市長。�

西安工業基地建設

【西安工業基地建設】1949年後,西安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的城市之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西安重點發展工業,工業基建投資占總投資額的62�91%。在156項國家"一五"重點建設的項目中,西安就有17項,如西安棉紡織三廠、四廠、五廠、六廠,灞橋熱電廠,黃河機器廠,秦川機械廠,西安儀表廠,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慶安公司等,促進了西安經濟的發展。工業基地建設在西安古城西形成電工城,在古城東形成韓森寨機械城、灞橋紡織城,在渭濱閻良形成飛機城。城區的迅速擴大客觀上超出了西安的承載能力,為西安可持續發展留下了隱患。�

交通大學遷校西安

【交通大學遷校西安】1955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由上海遷移西安。1956年開始在西安招生,1957年停止搬遷,遷到西安的大部分系科、教師、圖書資料和實驗設備為交通大學西安部分,留在上海的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1959年,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獨立建校,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

半坡博物館建成開放

【半坡博物館建成開放】1956年9月2日,位於東郊氵產河東岸半坡村北的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遺址博物館--半坡遺址博物館動工興建,1958年4月1日建成開放。郭沫若為"半坡遺址"題名。�

"藍田猿人"發現

【"藍田猿人"發現】1964年5月23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藍田縣公王嶺發現一基本完整的中年女性猿人頭骨化石。屬距今約100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初期,定名為"藍田中國猿人"。�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1974年3月29日,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生產隊農民楊志發等人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發現陶兵馬俑,引起文物考古界的注意,後經發掘和研究確認為秦代兵馬俑。�

西安-臨潼高速公路建成

【西安-臨潼高速公路建成】1990年12月28日,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西(安)臨(潼)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30多公里。�

第五屆世界歷史都市會議

【第五屆世界歷史都市會議】1996年9月10~12日,第五屆世界歷史都市會議在西安古都大酒店舉行。錢其琛副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在會議開幕式上致詞。會議以"歷史都市的振興"為主題,有京都、巴黎、莫斯科、巴格達等70多個城市的市長或市長代表出席。會議結束時成立了"世界歷史都市聯盟",西安市當選為聯盟總會副會長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辭典》是這次會議的資助項目。

❷ 常平常安醫院生寶寶好還是常平人民醫院好

生寶寶還是選擇專門的婦產科好,不僅在技術上更專業,醫生護士都是女的,一點都不尷尬,照顧也更加細致周到。這兩年生二胎的很多,新聞報道很多地方都人滿為患,媽媽和寶寶住得很憋屈。常平瑪萊婦產有專門的產科,實地考察後再提前約,價格上還有優惠,花很少的費用就可以住單間。已經開四年了,常平及周邊產婦很多喜歡在這生。

❸ 常安是哪一部小說的主角

長按事業部小波中的主角,這一下手中的主角都非常厲害。

❹ 王莽怎麼死的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漢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漢元帝皇後王政君侄。早年折節恭儉,勤奮博學,孝事老母,養護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稱。成帝時封為新都侯。哀帝時,外戚丁、傅兩家輔政,王莽被迫告退,閉門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後臨朝稱制,任王莽為大司馬,擁立劉為平帝,由他總攬朝政。遂誅滅異己,大封漢宗室、功臣子孫和在朝大官為侯,廣植黨羽,以此獲得了許多人的擁護。平帝死,改立2歲的孺子嬰為帝,自己以攝政名義據天子之位,稱「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廢孺子嬰,自稱皇帝,改號為新,建年號為「始建國」。於是托古改制,下令變法:將全國土地改為「王田」,限制個人佔有數量;奴婢改稱「私屬」,均禁止買賣;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壟斷工商業,增加國家稅收;屢次改變幣制,造成經濟混亂,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恢復五等爵,經常改變官制和行政區劃等等。由於貴族、豪強破壞,改制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反使階級矛盾激化;又對邊境少數民族政權發動戰爭,賦役繁重,橫征暴斂,法令苛細,終於在公元17年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綠林等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崩潰,王莽也在綠林軍攻入長安時被殺。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縣東 )。漢元帝皇後王政君之侄。幼年時父親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儉朴,飽讀詩書,結交賢士,聲名遠播。

王莽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漢成帝時前22年,王莽初任黃門郎,後升為射聲校尉。王莽禮賢下士,清廉儉朴,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窮人,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深受眾人愛戴。其叔父王商上書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薨。漢哀帝繼位後丁皇後的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的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其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漢哀帝無子而薨。王政君掌傳國玉璽,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爵位,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3年王莽的女兒成了皇後。元始四年(4年)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

5年,王莽毒死漢平帝,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後命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從居攝二年(6年)翟義起兵反對王莽開始,不斷有人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篡位作皇帝的先河。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削奪劉氏貴族的權利,引發豪強的不滿。由於他看不起邊疆藩屬,削王為侯,不斷挑起對匈奴和東北、西南各族的戰爭。賦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黃河改道,災民遍野。天鳳四年(17年)各地農民紛起反抗,形成赤眉、綠林大起義。地皇四年(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混亂中他為商人杜吳所殺,新朝滅亡。
applican | 2012-01-21
9
3

網路知道

作業幫

寶寶知道

今日頭條

言情小說

91助手

女生秘密

汽車報價

秀美甲

美攝

酷狗音樂

暴風影音
最新回答2014-04-28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身高約合現今1.62米。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展開
相關問題
王莽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又是怎麼死的10
王莽建立的新朝為什麼那麼快滅亡了?14
王莽 周公都是誰呀?怎麼死的?4
新朝的王莽最後怎麼死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王莽新潮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生平簡介及怎麼死的
王莽是什麼時候死的,又是為什麼死的。。如題 謝謝了
更多相關問題>>
用APP一鍵提問「王莽怎麼...」的問題
其他回答
王莽
(公元前45~公元23)

西漢末年外戚,新的建立者。字巨君。漢元帝皇後王政君侄。早年折節恭儉,勤奮博學,孝事老母,養護寡嫂兄子,以德行著稱。成帝時封為新都侯。哀帝時,外戚丁、傅兩家輔政,王莽被迫告退,閉門自守。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後臨朝稱制,任王莽為大司馬,擁立劉為平帝,由他總攬朝政。遂誅滅異己,大封漢宗室、功臣子孫和在朝大官為侯,廣植黨羽,以此獲得了許多人的擁護。平帝死,改立2歲的孺子嬰為帝,自己以攝政名義據天子之位,稱「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廢孺子嬰,自稱皇帝,改號為新,建年號為「始建國」。於是托古改制,下令變法:將全國土地改為「王田」,限制個人佔有數量;奴婢改稱「私屬」,均禁止買賣;推行五均

❺ 有沒有什麼短篇言情小說把你虐哭了

有的,虐哭的短篇小說推薦

1、《天生涼薄》作者:星無言

這部小說非常虐心,從文章的開頭就覺得非常好看,女主有獨立的自我,但是她的決絕卻讓我心疼不已,到現在還很難忘記那種痛。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回來的那一片段,看的超爽,把過去的傷痛都拋開,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2、《春花厭》作者:黑顏

過程虐,但結局還行,文中的女主是一個低調頑強的姑娘,男主略渣,不過這個人設也顯得人物的真實以及生動。當男主抱著女主腐爛的屍體到街上,還被街邊的人認作是瘋子的時候,一度讓讀者淚流滿面。

3、《廢後將軍》作者:一度君華

這部言情文算得上是一度君華的經典之作了,舊版虐身,新版虐心啊。文中主要講述的是女主從愛上到心灰意冷的情感為線索,看著很戳心,付出了很多卻發現自己換不來一個有愛的眼神,一個可悲的故事,令人反思!

4、《長相思》作者:桐華

這部小說能把人虐到肝疼,文中的人物形象描寫得非常完美,故事的結構也很嚴謹,心疼文中的相柳,男女主團團圓圓,然而他卻死不復生了,看到這真的是眼淚直流。

5、《有風南來》作者:常安十九畫

一個有心理疾病的女畫家,男主心理醫生。作者文筆很好,將女主刻畫得立體飽滿,同時也虐得一把好手,友情、親情、愛情三者的糾纏交錯,為最終故事的走向埋下了無法挽回的結局。


❻ 中國歷史上新朝是誰建立的存在了幾年

【在中國歷代的統一王朝中,王莽所建立的新朝顯得十分特殊。首先,在中國歷史紀年表中沒有它的位置,而是把它包含在漢朝的歷史紀年中。其次,《二十四史》當中,也沒有屬於這個王朝的一部專史。在東漢班固的《漢書》里,是把新朝皇帝王莽列入了通常屬於「亂臣賊子」位置的《列傳》的最後。】
那麼,新朝的歷史地位為何會如此不堪?寓意求新的「新」國號,究竟是名副其實還是巨大的諷刺?

【新朝把漢朝的歷史腰斬成了兩半,也就是西漢和東漢,劉邦創建的西漢延續了兩百多年(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劉秀創建的東漢延續了近兩百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中間就是短短的15年的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新朝盡管短暫,但他畢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統一王朝,從歷史事實本身來說,新朝擁有被後人所忽視的非常特殊的地位,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王莽開創了和平改朝換代的首例,在王莽之前,改朝換代是血雨腥風的戰爭的結果。

商、周、秦、漢朝,都是打下來的天下,王莽之後,起碼從形式上來看,改朝換代往往是不流血的,或者是少流血的宮廷政變的結果。我們可以把改朝換代分為兩種,魏、晉、隋、唐、宋天下都是前朝的皇帝奉送的,靠真刀真槍的陽謀可以建立王朝,靠高陰謀、政變、收拾人心也能夠建立王朝,中國歷史上反復出現的改朝換代,簡而言之就是陰謀和陽謀兩大類。【而通過陰謀改朝換代,王莽的新朝是始作俑者,王莽成為始作俑者可以一字蔽之,新,和舊相對的那個新】,

【在中國歷史上,王莽的評價普遍不高,一般都認為他只是一位「偽君子」,眾口一辭的千古罪人。而現代史學家們的評價卻極為紛歧。

範文瀾先生說他是失敗的騙子,
翦伯贊先生說他是最有膽識的政治家,
呂思勉先生說他是具有改革意識的志士仁人,
郭沫若先生說他是倒行逆施的皇帝。
那麼,如此具有爭議的王莽,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如何憑借一個「新」字成為陰謀篡位的始作俑者呢》】

王莽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漢成帝劉驁的皇太後王政君的侄子,漢元帝劉奭是個很有意思的皇帝,喜歡大赦天下,造成真正的壞人,反而有恃無恐,漢元帝喜歡賞賜,造成天下賦役繁重。漢朝正是有漢元帝開始有盛轉衰的,漢元帝還喜歡幾個太監,就是不喜歡自己的太太,結果造成了漢元帝駕崩以後,產生兩個結果:

一是:王政君為了發泄失寵的不滿,不給兒子漢成帝權力,漢成帝成立傀儡皇帝。漢成帝乾脆省事,樂的快活,他特別寵幸得自民間的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史書記載說能做掌中舞,後來趙飛燕憑著自己的手段登頂皇後,漢成帝不太管事,只管風流。

二是:王政君提拔自己的兄弟子侄來把握朝政,漢朝的政治到這個時候,出現政治的一個怪胎現象,外戚政治,天下雖然姓劉,但是管天下的已經姓王了。這是王莽那個時代的一個背景,在這樣的外戚政治中,王莽起初是一個被人遺忘的,特別另類的成員。

王莽的父親王曼死的比較早,王莽沒有享受到家族的榮光,沒有被封侯進爵。王莽另類,不同於叔伯以及堂兄弟們,過著富貴奢靡的,飛揚跋扈的,聲色犬馬的形象。王莽的另類,早年的王莽是仁、孝、禮、義、廉、讓的典型,在做官之前始終保持著樸素的儒生的打扮,生活簡朴,為人謙恭有禮,孝敬父母,尊敬嫂子,撫養侄兒,學習周禮,手不釋卷,博覽多聞,王莽喜歡結交社會賢達,不和紈絝子弟,小混混為伍,這個形象非常好。

有一次,王莽的打伯父王風病重,王莽比王風的親生兒子還要孝順,「親嘗葯,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王莽這樣的行為,使得當時擔任大將軍的王風,備受感動,看著面目憔悴的王莽,自然想到了早逝的兄弟,憐愛之心悠然而生,在彌留之際,鄭重的把王莽託付給了自己的妹妹王政君,妹夫漢成帝,公元前222年,24歲的王莽,擔任了黃門郎,這是在皇帝面前服務的小官,從此開始了王莽的仕途,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開始進入貴族的行列,到了公元前1年,漢哀帝駕崩,王莽和王政君合謀,共立9歲的劉衎為帝,這就是後來的漢平帝,而由王莽來總覽朝政,王莽已經位極人臣了。

隨著王莽權位的步步上升,王莽仍然不改他的道德形象,常常做出一些驚世駭俗的舉措,從而集聚超高的人氣和聲望,當時的地主豪強,家中都蓄養著大量的奴婢,王莽卻相反,他的次子王獲,殺了一個家奴,按照當時的法律只要向官府報告一下,繳一下罰款舊過去了,王莽卻逼令他的兒子自殺。還有當時的王公貴族大量兼並土地聚斂財富,王莽多次拒絕朝廷的賜田,而且多次把自己的田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每當發生災荒的時候,已經節衣縮食的王莽,他會傾其所有捐獻家資。

當時朝廷,漢平帝劉衎是個兒童,老資歷的太皇太後王政君臨朝,子弟眾多的外戚王家,權勢顯赫,堪稱道德完人的王莽,總掌大權,王莽的女兒有是漢平帝的皇後。當時的社會情景是,漢朝的統治已經江河日下,政治腐敗,百姓貧困,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綜合這兩點我們已經不難發現時局的發展方向,那就是要改朝換代了。

【在君臣等級制度森嚴的中國傳統社會,臣子篡奪君主的位子可謂是大逆不道。尤其以道德楷模而自居的王莽,要將立國已經超過200年的大漢朝更名改姓,其中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那麼,王莽最終是如何步步為營,完成和平改朝換代的?他又靠什麼實現眾望所歸,天下歸心的呢?】

這個時候,一百多年前,董仲舒的天人相應的五德理論,發揮了關鍵的作用。董仲舒的五德終始理論:

第一:天具有意志。天子是代表天來統治子民的,天父喜歡天子認可天子,就天降祥瑞,風調雨順。反之,就天降災難,川潰地裂。以警告天子,如果天子仍然執迷不悟,天父就可以考慮還天子。還另外姓氏的天子,這就是改朝換代。在古代自然現象對政治有著明顯的而影響。

第二:改朝換代不僅是人間的大道,而且是自然法則。在自然界中金木水火土,這五種最基本的物質之間,既有彼此促進的關系,也有彼此抑制的關系,這叫五行生剋,而這種原則應用到人類社會的政治領域,就是改朝換代。這叫五德終始。征伐式的改朝換代,所應用的順序是五行相剋,禪讓式的改朝換代應用的五行相生。

這就是董仲舒的五德終始學說,具有復雜的社會政治意義。成為王莽代漢的邏輯基礎,西漢後期,政治腐敗。百姓貧困,自然災害頻繁嚴重,這顯示出天父已經不喜歡這個天子了,而且在這種理論的籠罩之下,當時家天下的觀念已經極為淡漠,人們不再留戀漢朝的舊德,期待著新德的出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道德的榜樣,以新德的面目粉墨登場,而且速度很快就取得了漢朝。

公元元年的時候,王莽接受了安漢公的美號,這是把王莽彭做從前輔佐周成王的周公,接著公元5年,王莽廢殺了14歲的漢平帝劉衎,在政治面前王莽把女婿殺了。公元6年,王莽改立2歲的劉嬰為皇太子,從公元6年到公元9年,出現了歷史從來沒有過的奇妙景象,奇妙稱號,王莽完成三級跳,先是成為攝皇帝,也就是具體管事的皇帝,然後成為假皇帝,代理的意思,再就是成為真天子,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帝。王莽宣布: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廢除了漢國號,新朝正式建立。

從新朝建立的過程來看,是和王莽新德道德楷模的個人形象,和王莽作為新德象徵的,社會認知是密不可分的。王莽做的一切都和人家不一樣,他是新的道德形象,漢朝已經太老了,人們希望一個新的形象,這就是新德,王莽是新德的象徵。從開始做官到逐步升遷,從把持朝政到做安漢公,到攝皇帝,到假皇帝,到真天子,王莽成功的全部奧秘都在一個新字。相應的,王莽把國號也叫新。傳統說法,認為王莽做新都侯,然後建國才叫新,這只是表面的現象,我們可以視為偶然巧合。

胡適說:王莽即使不「從新都侯起」,也還是要做他的「新皇帝」的,新國號不僅僅是美號,實有表示「委心積意」的革新的意義。

【王莽以新的道德楷模形象,成為眾望所歸的代漢人選,有以新德的象徵,興高采烈的當上了皇帝,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過了十五年,王莽就從眾人擁戴的新皇帝,轉而變成萬人唾罵的亂臣賊子,最終落得身首分離,碎屍萬段的下場,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場面?王莽的新朝為什麼又如此短命呢?】

王莽建立新朝以後,事事求新,顧頡剛:「自從國家的宗廟、社稷、封國、車服、刑罰等制度以及人民的養生、送死、嫁娶、奴婢、田宅『器械等品級,他沒有不改定的。」事事求新,甚至為了求新而求新,王莽具有濃厚的名號情節,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名,各級封爵的名字,邊疆地區部族的名字,以及天下郡國縣的名稱,王莽沒有不改的。

他怎麼改呢?舉個例子:凡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省級政區的郡國,100多個郡國,王莽改了70多個,1500多個縣的名字,改了700多,而且不是改一次,很多行政區的名字,他是翻來覆去的改,有的改了四五次,比方說:西安改成東寧,無錫改成有錫,行政區的名稱來歷是有理由,他胡亂改。

除了改名以外,王莽還引經據典全面改制,稱作新政。王莽以儒家所艷稱的周朝為心目中的模範,言必稱周公,事必據周禮,制必據周制,王莽相信把這東西都改了,新朝就成周朝了。天下的百姓就會獲得教化,國家就會永遠安寧。這樣的王莽很喜劇也很悲劇,歷史已經發展到了漢朝,怎麼可能回到周朝?中國歷史托古改制的王朝是很多,而且所託之古基本上都是周朝,但是這只是托古而不是復古。

真正的古代沒有想像的完美,真要復古的就泥古不化了,王莽的悲劇正在於痴迷周禮,一切都要反漢朝而為之,這種心理是有問題的,王莽看似一切求新,但是歸根結底王莽的求新是復古,完全脫離社會實際,純屬勞民傷財,無端的激化各種社會矛盾,所以王莽失敗了,而且敗得非常的凄慘。

想當初,王莽成功的時候,40多萬的吏民上書為他請賞,大概相當於會寫字的人的一半,8000多人歌頌他的功德,900多位王公貴族勸進。等到王莽失敗的時刻,《漢書·王莽傳》說:杜吳殺莽,取其綬,校尉東海公賓就……斬莽首。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傳莽首……縣(懸)宛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看的讓人毛骨悚然,68歲的新朝皇帝王莽,最後的下場竟然是屍身被剁成千萬段,首級被懸於鬧市,老百姓拿來砸,舌頭被割下切碎,一人一口把他吃掉……真是嗚呼哀哉!

迅速風光的成功,迅速凄慘的失敗,為什麼呢?清朝學者趙翼指出:人但知莽之敗由於人心思漢,而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漢,實莽之激而成之也。正是王莽極端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缺乏能力,而且亂改革,王莽全面推行的新政,搞亂了政治,所以喜新厭舊的人民,很快就變的喜舊厭新了,人民思念漢朝,不久前還給予厚望的王莽的新朝,公元23年,很快灰飛煙滅。

王莽以新作為他的王朝國號,即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也可以說是充滿了諷刺意味,新朝滅亡了,經過兩年的混戰,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秀稱帝,國號漢,到公元36年,劉秀平定天下,這個重建的漢朝(25-220年)一直延續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魏(220-265年),然後265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新的王國晉(265-420年)。

❼ 求台灣言情小說@邀月璀璨風情系列全部的小說

情陷君心(花心俱樂部之一)
黎文恩 唐敏

028

獵愛狂騷(花心俱樂部之二)
余克帆 元丹渠

050

慾海(花心俱樂部之三)
郭熙 宋捷

068

霸愛降柔(花心俱樂部之四)

083

噬血柔情(花心俱樂部番外篇)

099

地下情婦(地下情之一)
任之介 藍綾

110

獵艷浪子(地下情之二)
闕洛 葉茉兒

126

風雅情郎(地下情之三)
歐席亞 楚薇

134

醉相思
余亞萊 那甄

160

冷浪御心(風城四少之一)

風元帝
雲采晨

185

風城保鑣(風城四少之二)
殷允陽 風琉璃

201

風之羽翼(風城四少之三)
風御海 於常安

231

風擁柔情(風城四少之四)
風淮恩 秦舞

❽ 爸爸叫常安兒子叫常樂的耽美小說

超少年密碼

❾ 對聯大全

上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聯:05屆,06屆,07屆,屆屆失業!
橫批:願讀服輸
上聯:金沙江,嘉陵江,黑龍江,江江可投!
下聯:飛躍樓,教學樓,宿舍樓,樓樓可跳!
橫批:空前絕後
上聯:愛國愛家愛師妹!
下聯:防火防盜防師兄!
橫批:戀愛自由
上聯: 男生,女生,窮書生,生生不息!
下聯: 初戀,熱戀,婚外戀,戀戀不舍!
橫批:生無可戀
上聯:相遇,相識,相知,相愛必須!
下聯:小吵,吵吵,大吵,分手難免!
橫批:愛狠交織
上聯:我愛的人不愛我
下聯:愛我的人我不愛
橫批:命苦
上聯:上網,打牌,談戀愛,虛度四年光陰,
下聯:考研,出國,找工作,生活豬狗不如
橫批:吃飽了撐的
上聯:考初中 考高中 考大學 考考都愁
下聯:抄語文 抄數學 抄英語 抄抄就過
橫批: 不信掛科
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日難熬
下聯:早餐,午餐,晚餐,餐餐難進
橫批:大學生活
上聯: 昨夜校園漫步,看見青蛙裝酷,嘔吐,嘔吐,只能拿頭撞樹
下聯: 昨晚球場擺酷,忽聞恐龍撞樹,恐怖,恐怖,可憐那棵小樹
橫批: 倩女幽魂
上聯:好說,難說,好難說
下聯:思你,念你,思念你
橫批:真愛無悔
上聯: 憶往昔崢嶸歲月,老婆一個,孩子一幫。
下聯: 看今朝太平盛世,孩子一個,老婆一幫。
橫批:與時俱進

❿ 歷史上西安都有過什麼名稱

西安,古稱豐鎬、咸陽、長安、常安、鎬京、大興、西京等。

1、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

2、秦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秦咸陽城地跨渭河南北。

3、公元前202年,劉邦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4、王莽稱帝,曾改都城長安為「常安」。

5、隋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

6、唐朝定都長安後,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進行了增修和擴建。

7、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10)言情小說周勀常安擴展閱讀

盛唐時期,由於政治清平,經濟繁榮,社會相對安定,中外交往頻繁,長安文化藝術的各個門類競相發展,取得了光照千古的輝煌成就。

文學方面,詩歌創作進入黃金時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維、杜牧、李賀、李商隱等一大批傑出的詩人匯聚長安,古體詩、律詩、絕句都由完備而達於全盛。

散文創作由韓愈、柳宗元高舉起古文運動的旗幟,反對艷冶淫靡之風,主張「言必己出」、「文從字順」,以其精煉、含蓄、犀利、優美的散文作品,而跨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唐代傳奇的出現表明中國小說創作進入一個新階段,並已逐漸成熟。

音樂、舞蹈方面,涌現了一批傑出的音樂家、歌唱家和舞蹈家,誕生了諸如《秦王破陣樂》、《九功舞》、《霓裳羽衣曲》等場面宏大、氣氛熱烈的樂舞,在中國音樂、舞蹈史上譜寫了華美、絢麗的篇章。

美術、雕塑、書法、篆刻方面,名家薈萃,高手迭出,佳作層出不窮,影響至為深遠。雜技藝術花團錦簇,戲劇藝術嶄露頭角,民間文藝和民間工藝體現了民間藝術家的才智。

唐代,長安的文化藝術事業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海納百川,昂揚奔放,奮發進取的時代精神。

熱點內容
好看的宮廷小說非穿越小說 發布:2025-08-11 17:04:22 瀏覽:704
推薦點有內涵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7:00:11 瀏覽:562
穿越經典醫女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1 16:46:29 瀏覽:395
經典長篇古風言情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11 16:38:26 瀏覽:358
sat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1 16:38:25 瀏覽:791
快穿攻略男主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1 16:13:54 瀏覽:555
女性科幻言情經典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6:11:56 瀏覽:16
適合新人閱讀的英語小說網站 發布:2025-08-11 16:11:53 瀏覽:167
星際女主修煉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6:11:45 瀏覽:235
小說校園陽光描寫 發布:2025-08-11 15:56:59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