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式言情小說的局限
⑴ 瓊瑤的小說為什麼沒以前那麼流行了
瓊瑤阿姨的小說愛情太夢幻,那也是因為現實太慘烈。而她不惜將夢幻愛情和現實主義結合一起。沖阻沖錯那一面展現給讀者。
多年過去以後,80後,90後讀者們漸漸長大了。成長了,不再信她了,也再沒那麼死心塌地的相信愛情。
⑵ 如何看待瓊瑤小說
一、瓊瑤和她的小說,一直是外界評論的熱點,許多評論家認為瓊瑤的作品題材狹窄、具有局限性;風格單一,自我重復,愛情呈上,純屬虛構。是一種「地攤式」的文學,不應將其作為文學研究的對象。
二、對於外界的評論,瓊瑤認為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味道,她以一種充滿激情的「愛」來寫作。無論外界如何評論,她都要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方向。
三、通過對外界各種評論的反駁,來說明瓊瑤的作品固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但作家、讀者、評論家的立場各不相同,我們的評論家要站在「客觀而沒有偏見」的立場上評論瓊瑤的小說,「瓊瑤熱」說明她的作品具有生命力,評論家不能以偏概全,完全抹殺這些作品的價值。
⑶ 如何認識與評價瓊瑤的言情小說
文采斐然,心思細膩,情節感人
女主人公都很善良美麗又純潔,令人憐惜
男主人公大多是個情聖
人物更趨於善良、忠厚、完美,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善良的,小說中沒有絕對的壞人。讓人看起來覺得社會很美好。
瓊瑤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精深的古詩詞的底蘊。文筆流暢、意境很美。
⑷ 為什麼瓊瑤的言情小說都那麼可悲,她想傳達什麼意思呢
⑸ 瓊瑤的小說有什麼特點
美化人生的愛情理想是她小說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她小說引人入勝的主要手段;具有濃郁詩意、雅俗共賞的文學語言是她小說獨具魅力的重要特點。因此她的言情小說擁有龐大的讀者群。並有大量作品被拍成電影、電視片。
瓊瑤小說中的人物除了痴情之外,還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善良和真摯,在別人困難的時刻,能夠舍己為人。瓊瑤筆下沒有負心郎,即使有一點點欺騙,作者也要讓其受到懲罰。意境優美,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瓊瑤小說的一大特點。將古今詩詞糅合在一起,略加改譯,使之符合一定的音律在書中反復詠嘆,增強了藝術魅力,這是瓊瑤小說最顯著、最突出的特點。瓊瑤小說在頌揚愛情的同時,雖淡化了人物所處的環境。但是,她在寫主人公追求愛情過程中遇到阻礙時,也多多少少暴露了社會的某些病症,如金錢至上造成的門第觀念等,所以瓊瑤小說多少也有點認識的 價值。她在描寫一個理想的愛情王國時,其本身便是對資本主義骯臟情感世界的抗議。但是她的作品,並不具備對社會進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力量。她敘述的永遠只是一些小情調式的愛情故事,由於這種愛太脫離 了真實的人生,必然會導致相應的作品缺乏驚心動魄的批判力量,必然不能更進一步從社會的角度和歷史的根源去揭露悲劇的虛與實。
⑹ 如何看待瓊瑤的小說
她的譴詞用句辭藻華麗,文學豐富,閱讀起來是一種享受
而且她有豐富的文學知識,作詩作詞和轍壓韻
只是她的書中所描繪的愛情都太過激烈,不夠生活化,所以為現代的人們所不能接受
可是,當她的作品風靡大陸的時候,當時的人們卻很少能接觸到這種熾烈的愛情,所以她所描繪的世界為當時的人們所津津樂道
時代造就人才
記得有個游戲里有一句話:主流這種東西,是要自己開創出來的,我才不管別人說我的音樂多冷門。等我的音樂走紅了,自然就成了主流。直到現在,我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不間斷的音樂創作,就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在音樂這方面努力到今天,我也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只要給我機會,不管哪種類型的歌曲沃都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成為全方位的歌手,讓大家提起音樂就想到我的名字。
雖然我個人不喜歡她的作品,但不得不承認,她的確是開創了言情的主流
而既然是主流,就必定會被模仿,模仿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庸俗
當人們審美疲勞時,屬於她的主流也就跟著時間一點點的退熱了
盡管屬於她的時代已經過去,盡管她的書被現代的人評為無聊,肉麻,但她的功績仍是無法抹殺的,她依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筆者
⑺ 瓊瑤小說大概是什麼樣的風格
瓊瑤小說,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說,而是一種神聖化了的愛情、婚姻和家庭的文化反應。主人公大多是一些痴情的現代化都市女子,她們一旦沉溺於愛情的漩渦,哪怕前面是海是塹,她們也要勇往直前;哪怕等待她們的是生命的毀滅,她們也會義無反顧。這正如《我是一片雲》中的段婉露所說的那樣:「他是強盜,我愛他,他是土匪,我愛他,他是殺人犯,我也愛他,沒有他我就不要活了!」痴情在瓊瑤的小說中成了一種至死不渝的東西,墜入情網中的男男女女,遇到任何障礙———不管是長輩的阻撓,世俗的冷語,還是年齡的差別等,都不能使他們有絲絲毫毫的退縮。
瓊瑤小說中的人物除了痴情之外,還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善良和真摯,在別人困難的時刻,能夠舍己為人。如《青青河邊草》中的海爺爺,《煙鎖重樓》中的雨杭,《新月格格》中的奴達海等。瓊瑤小說中幾乎沒有一個壞人,主人公的悲劇都不是源於別人真正的刻薄和歹意,而是由於人的理智和感情的沖突造成的,男女主人公所擁有的是陷於愛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的悲劇。象《幾度夕陽紅》中的何穆天、李夢竹,他們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卻不能主宰自己的感情;李夢竹能投入何穆天的懷抱,能為了何有妻子而斬斷情絲,卻不能擺脫對何的感情。何穆天也是如此,當李夢竹不能屬於他時,他卻不能掙脫感情的鎖鏈,以至天天默對夕陽……
瓊瑤筆下沒有負心郎,即使有一點點欺騙,作者也要讓其受到懲罰,所以何穆天對李夢竹隱瞞了自己曾結過婚,但最終也失去了李夢竹;《剪剪風》中的藍彩在得知何飛飛痴愛柯夢南時,不能犧牲自己的感情而造成了何飛飛的死,最後,她也失去了柯夢南。
在詩情畫意中卿卿我我
意境優美,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瓊瑤小說的一大特點。象「朝朝暮暮的夕陽,惻惻輕寒的風,煙雨蒙蒙的山水,聚散依依的人生」;象「天空是一片澄清的藍,太陽把那片藍照射的明亮而耀眼,幾片白雲在天際悠悠然然地飄盪著,帶著一份懶懶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意味,從天的這一邊一直飄到天的那一邊」;象「落日在水面靜靜地閃耀,成千上萬條金光穿透了流水,如同某個神仙所灑下的金線織成的網……」無一不體現了這一點。
將古今詩詞糅合在一起,略加改譯,使之符合一定的音律在書中反復詠嘆,增強了藝術魅力,這是瓊瑤小說最顯著、最突出的特點。例如《在水一方》中那撼人心魄的「綠水蒼蒼,白霧茫茫……宛在水中央。」這首詩來源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蒹葭·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該詩是一首古代情歌,瓊瑤將其略加譯改,不僅通俗易懂,而且令詩的意境同人物杜小雙的性格相諧調……
為什麼瓊瑤小說會有如此獨特的審美價值呢?這主要源於她對中國古典詩歌巧妙的繼承和運用,更源於她對中華民族審美心態的深刻了解。她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父親研究中國歷史,母親酷愛古典詩詞。在父母的影響下,她閱讀和研究了大量中國古典文學,正因為如此,她的作品會常常流露出一種詩一般的境界,散發著一種東方式的美感。
瓊瑤小說在頌揚愛情的同時,雖淡化了人物所處的環境。但是,她在寫主人公追求愛情過程中遇到阻礙時,也多多少少暴露了社會的某些病症,如金錢至上造成的門第觀念等,所以瓊瑤小說多少也有點認識的價值。她在描寫一個理想的愛情王國時,其本身便是對資本主義骯臟情感世界的抗議。但是她的作品,並不具備對社會進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力量。她敘述的永遠只是一些小情調式的愛情故事,由於這種愛太脫離了真實的人生,必然會導致相應的作品缺乏驚心動魄的批判力量,必然不能更進一步從社會的角度和歷史的根源去揭露悲劇的虛與實
⑻ 比較瓊瑤和亦舒言情小說的異同
不能說不喜歡那些很煽情的尤其是瓊瑤式的那種似乎專門為了賺取眼淚的電視劇,但是卻並不感冒,至少不會為了那些故意要讓你流淚的情節而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這種通過特意的藝術加工的藝術雖然有很多生活實在的成分,但是對於我而言畢竟有一點太假或者感覺太遙遠……但並不是說我不是一個容易被感動的傢伙,只是我對真實和虛假,對真情流露和特意煽情,對隨意和刻意太過敏感……於是我有時候更加的喜歡看國外的電影,那些在我看來不是在故意裝酷也不是在故意要賺取眼淚卻確實很讓人感動的更顯真實的電影……曾經也會因為看一些電影而像某一個傢伙說的那樣偷偷的傷心一下……有時候很喜歡看體育節目看足球,尤其是那些特別剪輯的節目,因為當看到那些因為勝利而喜極而泣的場面,當看到那些因為失利而落寞甚至像個小孩一樣在全世界的鏡頭下的哭泣的球星們,其實心中也會有很多感慨和感動……有時候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世界盃是那麼多男人喜歡的,因為那麼真實所以那麼殘酷於是也那麼的自然,可以讓我們感受一個男人應該如何努力的去奮斗卻又失敗的時候是如何的傷心,彷彿可以看到自己內心的那個自己。對於我而言,是因為它讓我還可以感受到自己其實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傢伙……但是我總是會極力的把自己的那些感動以及感慨控制在那種精神的層面,也就是說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圍……
⑼ 如何評價瓊瑤的愛情小說
瓊瑤小說的最中心思想在於:真愛無敵,所有其他事物都不及真愛高貴,周圍人都會被真愛所感動。
因為瓊瑤把真愛捧得高於一切,為了真愛可以一切都不顧,所以有些人會抵制她。這點我倒覺得沒什麼,我不反對純愛小說。畢竟真愛確實彌足珍貴,只是瓊瑤實在把真愛拔得過高,所以顯得故事很單薄、甚至情節和對話有些幼稚。生活嘛,還是應該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受不了瓊瑤小說的地方在於,由於她當過十年的第三者,所以她把自己的經歷寫在書里,把第三者與出軌男的「真愛」也寫出了一個新高度。瓊瑤寫的倒也不是什麼小三上位史、小三奮斗史等等,但第三者與已婚男的真愛被她美化得……簡直了。這是瓊瑤的一個黑點,被人黑得最多。
⑽ 瓊瑤言情小說的得與失
你問瓊瑤的得失還是讀者的得失,得說清楚點,因為她和讀者的得失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