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項羽的言情小說
1. 《困垓下霸王別姬》愛情文學賞析
這是一個真實而悲壯的歷史愛情故事。
秦朝末年,由於秦王朝統治者施行極端殘酷暴虐的統治政策,激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和反抗,以陳勝、吳廣為首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隊伍揭竿而起,敲響了秦王朝覆滅的喪鍾。在農民起義斗爭中,許多地方武裝勢力也紛紛加入,漸漸項羽和劉邦率領的隊伍成了反抗暴秦的主力軍。項羽,名籍,字羽。他英勇善戰,所向披靡,在滅秦的戰爭中,他所率領的楚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秦亡以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將全國分成二十幾個王國,任命劉邦為漢王。但是,項羽又是一個有勇無謀,既暴躁自大又猶柔心軟的人物,這就註定了他最終必將失敗的結局。而劉邦卻是一個野心很大,善於心計,奸險狡猾的人物,再加上他有一班頭腦清醒善謀策的謀臣協助,所以不久,劉項之間就爆發了一場爭奪天下的戰爭。經過三年左右的較量,項羽由強轉弱,而劉邦由弱變強,至公元前202年初,項羽被劉邦的大軍重重圍困於垓下(今安微省靈壁縣南沱河北岸),兵少食盡,陷入絕境,於是演出了西楚霸王項羽與寵姬虞美人悲壯訣別的凄傷愛情故事。
一
公元前203年冬天,劉邦接收了謀臣張良和陳平的建議,約齊王韓信、魏相國彭越、淮南王英布發兵攻楚,三路大軍,陸續趨集,會師垓下,人數不下三十餘萬,復用韓信為大將,調度諸軍。韓信素知項羽驍騎勇,無人敢當,不能硬戰,於是將各軍分作十隊,分頭埋伏,回環接應,並親自率精兵去楚營挑皮磨戰。項羽一聽敵軍逼營,立即怒馬迎戰,根本不考慮後果,結果被韓信布置的十面埋伏重重包圍,損兵折將,好容易才殺出一條血路,馳回垓下大營。
項羽自從起兵以來,身經七十餘戰,還從來沒有打過大的敗仗,這次垓下戰役,十萬精銳,損失大半,只剩下三萬殘兵,眼看大勢已去,十分驚惶不安。他有一個寵姬名虞,不但聰明美麗,而且能歌善舞,項羽十分寵愛她,所以即便是出征打仗,也讓虞姬乘車隨行,形影相從,不離左右。虞姬因為項羽非常寵愛自己,所以對項羽也是一往情深,十分恩愛忠貞,並且她非常欽佩項羽的英勇善戰。此時,天色已晚,她濃妝艷抹,整酒備餚,等待著為項羽接風洗塵,不想項羽回到營中,人困馬乏,形容委頓,神色倉皇,煩惱不安,她知道項羽打了敗仗。內心也極為惶惑憂愁,所以只陪他小飲幾杯,便安置項羽羅緯帳里休息了。
項羽睡在榻上,翻來復去好容易才迷迷糊糊地睡著。至半夜,他蒙蒙朧朧地聽到帳外傳來一陣陣歌聲,而且這歌聲越來越響,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彷彿九皋鶴唳四野鴻哀,並且越聽越熟悉,原來這是一片楚歌的聲音。項羽大驚失色,翻身而起、急忙出帳細聽,這歌聲竟然是從漢軍營房中傳出,他十分驚詫地問道:「漢已盡得楚地乎?為何漢營中有許多楚人呢?」接著便有軍弁稟報,說將士逃散了許多,現在只有八百中握銀兵卒了。原來這是漢營中張子房編出的一曲楚歌,教軍士到楚營房四面唱和,句句哀傷凄涼,這種攻心戰術,果然激起了楚營中多年征戰士卒的思鄉之情,加上楚軍慘敗,無望挽回大局,所以許多軍兵紛紛逃散而去,只剩下項羽身邊的親兵八百餘騎駐守軍營了。另外,項羽的一些舊部如鍾離味、季布等人,也背離了項羽,甚至項羽的季父項伯也投奔張良而去,所以漢營中增添了不少楚軍兵士。
項羽聽到軍弁稟報,心緒更是憂愁驚惶,他返回帳中,只見虞姬粉面掛淚,好不凄傷,項羽此時十分清楚自己處於絕境,死在眼前了。但是,他平生有兩大愛幸,一是他征戰南此胯下常騎的烏騅馬,這匹戰馬奔走如飛,驍勇無比,為他的戎馬生涯立下了不朽的戰功,然而在這次垓下戰役中,烏騅馬雖然闖出了漢軍的十面重圍,卻畢竟睏乏過度,竟賣宴不肯前進了。一是他的愛姬虞美人,在他的征戰生涯中,虞姬不僅關心他體貼他,而且理解他,經常用歌舞給他的生活增添歡樂,使他能夠精神百倍地出征鏖戰。此時,他心中實在割捨不得,尤其是當他看到虞姬落淚愁傷的樣子,想想自己戰死後虞姬的下場,憂傷滿懷,卻想不出任何辦法來。於是他吩咐侍衛擺上酒餚,讓虞姬陪著他,想以酒澆愁。誰知越欽越愁,心中更加煩惱凄傷,便信口作歌,這時,虞姬伸手拔出項羽身邊的青鋒佩劍,向頸一橫,頓時血濺珠喉,香銷殘壘。
項羽見虞姬拔劍自刎,搶救已是不及,只能撫屍大哭一場,命左右將屍體掩埋。至今安徽省定遠縣南六十里處,尚存虞姬墓遺跡,名為香冢。虞姬死後不久,項羽從垓下突圍南走,身邊僅剩百餘人。後至東城,隨從只有二十八騎。東渡烏江時,因愧於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結束了叱吒風雲的一生,死時年僅三十一歲。
二
「霸王別姬」的故事,始見於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歷史巨著《史記·項羽本紀》,不過司馬遷記敘得比較簡略,茲節錄於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傳記文學色彩較濃的一篇,從這一段文字的記敘中,可以看出,它雖然行文簡潔,卻不是單純的史實記錄,而是運用了文學描寫的手法,並把人物的感情表現得既真實又突出,如「項王乃大驚曰」,「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就把項羽聽到四面楚歌後,驚惶詫異,英雄末路,自覺大勢已去,無可奈何,以及對他寵幸的愛姬虞美人難以割捨,悲苦憂傷的心情,充分地表現了出來。這一段文字中,關於虞姬的記載只有兩處:「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歌數闋,美人和之」,然而卻把項羽和虞姬恩愛情深,形影不離,相互理解,夫唱婦隨的深厚愛情關系表現了出來,並給以後的文學創作留下了進行再構思想像、創造發揮的餘地,也給讀者留下了想像和回味的餘地。另外,值得提及的一點是,《史記》既沒有交待虞姬自刎的事情,也沒有記錄虞姬所和歌詞的內容,但在以後的詩、詞、曲、雜劇、小說等多種文學作品中,卻出現了,這就給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故事增添了戲劇性、現實性和濃郁的文學悲劇色彩。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所載錄的項羽自為歌詩,即是著名的「垓下歌」。這歌詞在流傳到日本的《史記》中,多出了一句為: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威勢廢。威勢廢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由於時代久遠,人們已無法確定哪一首更接近原詩,所以我們仍以前者為准,來賞析這首詩歌的內涵和特點。歌詞的第一句是項羽對自己的高度贊揚,字里行間滲透著一般英雄氣概,他誇張地說自己不僅力氣大得可以拔起一座山峰,而且氣概超群,舉世無雙。所謂「氣」在古人看來,它是指人的先天稟賦,包括氣概,威勢、氣度、志氣等等,而且人的品質、能力、風度、智慧等都是由「氣」所決定的,所以這是一個意蘊比較少泛,可以概括一個人全部精神世界的概念。這里項羽把自己說成是一個天神般的英雄,一方面固然表現了他確實英雄蓋世,天下無敵的本色,但也暴露了他的高傲自負,這正是他走向失敗的內因。第二句一轉,說時運對自己不利,因而連他乘騎的烏騅馬也奔跑不起來了。「時」的概念,一般指天時、時機、命運等,在古人看來這完全是由上天掌握的東西,人的意志無法改變,所以項羽在滅亡的前夕,曾一再強調「天之亡我,非我之罪也。」當然,一個人事業上的成敗與時機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失意的人們常說「生不逢時」,但盲目地把成敗完全歸罪於上天,實際上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表現,項羽應該屬於這一類,他的失敗主要原因還在於他驕傲輕敵,不善謀略,屢失良機所釀成的。如果說馬「不逝」給項羽造成的還只是無可奈何的感嘆,那麼,對愛情的深切依戀和生死訣別的無限哀愁則給他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壓力。項羽從自己事業上的失敗,想到了他所深愛的寵姬虞美人的命運,一籌莫展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死後,虞姬將會落入十分悲慘凄涼的境地,並且他也不願意帶著他的情人一同赴死,在這種危機緊迫的時候,他並沒有考慮個人的生死,而是對自己連愛姬也不能保護,表示了沉痛的自責和自愧,可見他對虞姬的愛情是多麼深摯真誠。所以這首歌詩的真正感人之處,並不在於英雄末路所發出的深沉悲嘆,而在於他對愛情的執著情感,對愛姬的無限依戀,是感情的力量。可以說作者是以自己的整個生命來歌唱的,他唱的是一首悲哀而深情的歌,與一般人的感情產生了共鳴,所以能夠成為一首千古絕唱,盛傳不衰。
《史記》在引述項羽的《垓下歌》後,只說「歌數闋,美人和之」,並沒有記錄虞美人所和的歌詞。筆者所見到的記錄,僅有明代署名詹詹外史(馮夢龍)編述的《情史》一書。《情史》是主要選自歷代筆記小品、史籍文獻,以及其它文學作品中的愛情故事,可見明以前所謂虞美人《和霸王歌》就已流傳。《情史》在引述了項羽的《垓下歌》後說:
虞姬和雲:「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項王泣數行下,謂姬曰:「善事漢王!」姬曰:「妾聞忠臣不二君,貞婦不二夫。請先君死。」項王拔劍,背而授之,姬遂自刎。姬死處,生草能舞,人呼為「虞美人草」。
這一段文字,不僅比《史記》多出了虞姬的和唱歌詞,而且增添了二人的對活和虞姬自刎的情節,故事性更強,富有傳奇色彩。從《情史》的成書性質來看,起碼明代以前,虞姬的和歌詞和她自刎的故事內容,就已經被人們所豐富和發展了。宋元雜劇中有不少演項羽和虞姬訣別故事的作品,可以肯定宋元時期,虞姬自刎的情節已經出現,而「和霸王歌」和「垓下歌」很可能也廣泛流傳了。
虞姬和歌的首二句「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寫當時的戰爭局勢,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已經是山窮水盡了。虞姬對當時的局勢十分清楚,對項羽的處境更是憂傷。接下去兩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是對項羽英雄末路命運的悲慨,也表明了自己必死的決心。當年項羽起兵,「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身邊八千江東子弟「一以當十,呼聲動天,諸候軍無不人人惴恐」,「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叱吒風雲,氣吞山河。然而,現在勢孤力單,兵少食盡,四面楚歌,已是無可奈何。當年的英雄氣象,已經時過境遷,喪失殆盡了。末一句則是對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回答。這一句的意蘊豐富,感情悲涼,是虞姬的絕命詞。它通俗簡潔,明白如話,卻飽涵著豐富而復雜的感情,悲涼哀傷的情調,感人至深。
三
項羽和虞姬的故事,以其濃郁的悲劇色彩而感染著人們,歷代的文學家們以各種文藝形式進行詠唱,抒發對他們愛情悲劇的感觸。南北朝詩人庾信《擬連珠》曰:「蓋聞無怨生離,恩情中絕,空思出水之蓮,無復回風之雪。是以樓中對酒,而綠珠前去;帳里悲歌,而虞姬永別。」即以虞姬和項羽訣別的悲劇故事,來說明生離死別,恩情中絕的痛苦悲傷。
唐以後詠虞姬項羽故事的詩篇不勝枚舉,如唐代詩人儲嗣宗的《垓下詩》雲:
百戰未言非,孤軍驚夜圍。山河意氣盡,淚濕美人衣。
寫項羽百戰百勝,最後卻孤軍陷入重圍,英雄意氣喪盡,淚水沾濕了美人的衣衫。胡曾《垓下詩》雲: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美好的夜晚,月光如水,英雄美人的死別,就更加傷情,不堪回首了。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蘇轍、范成大都寫有《虞姬墓》詩。蘇軾詩曰:
帳下佳人拭淚痕,門前壯士氣如雲。蒼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蘇轍詩雲:
布叛增亡國已空,指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范成大歭說:
劉項家人總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三位詩人憑吊虞姬墓時,對虞姬的貞烈共同發出了感慨,蘇軾,蘇轍兄弟主要歌頌虞姬不負項羽的恩愛,與項羽艱難與共,並以死殉情,報答項羽寵幸的忠貞品質。范成大則以劉邦寵妾戚夫人被呂後殘害,名為「人彘」的悲殘結局,說她反倒不如虞姬自刎,而主題則是感喟「英雄無策庇蟬娟」,不管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無力保護自己愛幸的女子,所謂帝王恩淺,紅粉薄命,歷史上這樣的事例真是司空見慣。
曾鞏《虞美人草》詩(一說為許彥國之作)專詠虞姬的故事,詩雲:
鴻門玉斗紛如雪,十萬降失夜流血。咸陽宮殿三月紅,霸業已隨煙盡滅。剛強必死仁義王,陰陵失道非天亡。英雄本學萬人敵,何用屑屑悲紅妝。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劍先飛,青血化為原上草。芳心寂寞寄寒技,舊曲聞來似斂眉。哀怨俳徊愁不語,恰如初聽楚歌時。滔滔逝水流今古,漢楚興亡兩丘土。當年遺事久成空,慷慨樽前為誰舞。
「虞美人草」,又名麗春花,亦稱仙人草。吳騫《拜經樓詩話》雲:「虞姬墓在靈壁縣。有草紅色,見人輒舞,俗名虞美人草。」沈括《夢溪筆談·樂律》載:「高郵人桑景舒性知音,聽百物之聲,悉能占其災福,尤善樂律。舊傳有虞美人草,聞人作《虞美人曲》則枝葉皆動,他曲不然,景舒試之,誠如所傳。乃詳其曲聲,曰:『皆吳音也。』他日取琴,試用吳音制一曲,對草鼓之,枝葉亦動,乃謂之《虞美人操》。」看來,虞姬的故事是如此深入人心,牽動人們的情懷,不僅有人把她墓頭的草取名為「虞美人草」,詩詞作家們以此為題材或篇名吟詩填詞,還有人為之作曲,可見霸王別姬故事感人之深。曾鞏的詩對項羽的暴戾頗有微詞,認為「剛強必死仁義王,陰陵失道非天亡」,這是很有見的的。但是,他對虞姬的自刎,卻寄予了無限的同情,「香魂夜逐劍先飛,青血化為原上草」,「哀怨徘徊悉不語,恰如初聽楚歌時」,以極為深情感人的筆觸把虞姬自刎,碧血化草,聽到楚歌時的哀怨悲愁心情,表現得纏綿徘側,淋漓盡致,實在是一首好詩。
陸游寫了一首《項王祠》詩,詩中主要是贊賞項羽的英雄氣概,感嘆英雄的淪落,實際上是抒發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空有報國之心的憤懣,詩中只有「范增玉斗久已碎,虞姬妝面留餘潛」二句,是詠虞姬故事的,當然也涵蘊著對項羽的惋傷。不過也說明虞姬的死,項羽應該負主要的責任。林景熙有一首《項羽里》詩,主要是描寫項羽故里的荒涼景象,感嘆項羽當年英雄淪落,淚灑烏江的結局,最後則落腳在「遺廟荒林人酹酒,至今青草舞虞姬」,上,歌頌了虞姬對項羽的一片忠貞摯戀之情。連文鳳有一首《項籍》詩雲:「蓋世英雄冠古今,干戈未定日相尋。帳中一夕悲歌處,霸氣難降兒女心。」寫項羽雖然英雄蓋世,但對虞姬的愛情卻十分深厚,從側面說明項羽和虞姬愛情的真摯。
明清詩人詠虞姬項羽故事者更多。馬世奇《過虞姬墓》詩雲:
主恩珍重不堪論,半壁山河殉妾身。芳骨千年荒草夜,還應長笑戚夫人。
這首詩寫虞姬為了報答項羽的「主恩」,不惜以死相殉,雖然埋骨荒野,相比之下卻較劉邦寵妾戚夫人的命運好多了。詹兆恆《虞姬墓》詩曰:
漢將真梟擊,三千乏虎賁。深宮空學舞,無以報君恩。王恩終劍鍔,芳草一杯圜。掩取生前骨,羞教漢王憐。
主要寫虞姬對項羽一片忠貞,不願落入劉邦之手,所以以死相殉,表現了虞姬對項羽的恩愛深情。韓聖秋《虞姬墓》詩曰:
詞人下馬惜佳人,不愛君王愛妾身。叱吒那曾輸謾罵,遭逢各自有君臣。
抒發了對虞姬遭遇的深切同情。清人施閨章《蠖齋詩話》說:「吊虞姬詩甚多,余獨喜韓聖秋一絕。……想項王粗豪人,《拔山》一歌,重念『虞兮』,煞甚凄惋,有放不下處。姬毅然先死,以報恩寵,豈徒一美婦人耶?」確實虞姬是一位千古留名的負烈女子,絕不同於一般的後宮嬪妃。黃景仁《東阿項羽墓》詩雲:
將軍之身分玉體,將軍之頭走千里。擲將贈友歡平生,漢王得之下魯城。可憐即以魯公瘞,想見香瞳炯難閉。至今磷火光青熒,猶是將軍不平氣。昔奠絮酒烏江頭,知君毅魄羞江流。懷古復過彭城陌,知君英靈愁故國。兩地招魂不見君,卻從此處吊孤墳。美人駿馬應同恨,多少英雄末路人。
詩敘述了垓下戰役之後,項羽的死亡經過,並對項羽的失敗表示同情,肯定他的英雄氣概,感慨英雄末路。馮桂芳《楚霸王墓》詩比較長,這里節錄中間四句:「英雄末路兒女情,白刃紅顏照青史。肯將一死殉君王,一妾一馬亦足矣。」歌頌了虞姬自刎,永照青史,項羽英雄蓋世,卻忠於愛情,他能有虞姬這樣的寵姬也就足夠了。後來詞人以《虞美人》為詞牌,專詠虞姬事的名篇佳作很多。著名詞人辛棄疾作有《虞美人·賦虞美人草》詞: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光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草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又作《浪淘沙·賦虞美人草》詞:
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
兒女此情同,往事蒙朧。湘娥竹上淚痕濃,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這兩首詞均以項羽和虞姬事跡為題材,詠歌了虞姬、項羽的忠貞愛情,虞美人草實際上是虞姬的化身。
元代的散曲中,詠唱項羽虞姬故事的,如王伯成的散套[般涉調·哨遍]《項羽自刎》,描寫了從逐鹿中原到項羽自刎的全過程。其中有兩首曲子雲:
[耍孩兒]唯除個植楚懷忠政,錯認做奸人暗等。誤截一臂不任疼,猛魂飄已趙幽冥。碧澄澄萬里天如水,明朗朗十分月滿營。馬首立虞姬氏,翠蛾低斂,粉淚雙擎。[么]絕疑的寶劍揮圓頸,不二色的剛腸痛。怎教暴露在郊墟,惜香肌難入山陵。望碧雲芳草封高冢,對黃土寒沙赴淺坑。傷情興。須臾天曉,彷彿平明。
這兩首曲子感 *** 彩濃郁,寫得較為動人。
宋、元雜劇中,演出項羽虞姬故事的作品也比較多。庄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載:宋代官本雜劇即有《霸王中和樂》、《霸王劍器》、《諸宮調霸王》三本。金代院本與之同題材者有七本:《悲怨霸王》、《范增霸王》、《草馬霸王》、《散楚霸王》、《三官霸王》、《補塑霸王》、《霸王草》。元雜劇中有張時起編著的《霸王垓下別虞姬》,《錄鬼簿》(曹本)著錄。簡名《別虞姬》。《太和正音譜》、《元曲選目》、《寶文堂書目》俱題簡名。可惜以上劇本已全都散佚。不能具體了解其情節故事發展變化的軌跡。但可以肯定地說,由於雜劇的戲劇特點,必須有情節,矛盾和較完整的故事性,項羽和虐姬訣別的愛情故事一定是被豐富了,戲劇化了。這一點可以從沈采創作的傳奇作品《千金記》中得到證實(見明人毛晉輯錄的《六十種曲》)。《千金記》的題材,主要是演韓信故事的,在五十齣中僅有《別姬》一出演項羽和虞姬訣別故事,劇中凈扮項羽,貼扮虞姬:
(凈)美人,我死也罷,只是捨不得你,你到那裡去。(貼)告大王知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大王倘有不幸,奴家豈肯存著異心! 〔凈〕罷罷,你去好生伏事漢王罷。我與你別了,再不得相會了。(貼)大王,你不須疑,賜與我三尺青鋒先刎死。(凈)虞美人,果是這般貞烈呵,我就把青鋒付與伊。(貼)大王,和你分別去,除非夢里重相會,放心前去,(貼自刎介)粉憔玉碎。
項羽清楚地知道,自己死後,虞姬必然會落入劉邦之手,雖然虞姬表示:「奴家豈肯存著異心?」但項羽仍然讓她:「你去好生伏事漢王罷!」體現出項羽對虞姬的深愛,這自然更加 *** 了已經極其悲痛的虞姬,所以她接著項羽給她的寶劍,毫不猶豫地自刎而死。這樣的情節,當然使故事的戲劇性更加突出,使劇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徵更加顯明具體。
現代京劇藝術中,有一個著名的傳統劇目《霸王別姬》,這個劇本吸收了各代劇體之長,並經過梅三芳等表演藝術大師的精心加工,使項羽和虞姬訣別的愛情故事更加悲楚感人,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贊譽。
項羽和虞姬訣別的悲劇故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然而它卻以強烈的歷史借鑒意義和感人至深悲劇情調廣泛流傳,不僅在詩、詞、曲、戲劇,小說等多種文藝形式中被作家再現,再創造,並且以成語、典故、俗語等形式活躍在人民群眾的口語中,人們經常用「霸王別姬」,「虞姬永別」、「虞歌訣別」、「泣別虞姬」、「拔山曲」、「帳中歌」等,表示在困境中與心愛的人訣別,表達處於困頓窮途中無可奈何的心情,有時則用以告誡成功者,可見這個故事是多麼深入人心。
看看其他的好嗎?都是我看過的,和你一起分享啊
夢世界(古靈的,非穿)
說一個心臟病男孩與心愛女孩的感人故事。
會有天使替我來愛你(明曉溪,非穿)
說一個心臟病男孩與心愛女孩的感人故事。
月斜碧紗窗(藍色獅,非穿)
古代,男主患病(有點像啞巴新娘中男主的得病),外弱能力強的文,蠻感人的。
百煉成妖(說游戲的,超搞笑,非穿)
迷失(非穿,bl文)
超好看的
看完之後,再看下面這些穿越小說吧,都是我看了推薦的文,至少品質有保障
連心奇遇記(女尊文一女N男)
綰青絲(這個就不說了,經典)
步步驚心(清穿,看穿越的沒有不看的。桐華的小說都值得一看,《大漠謠》等等都很好看)
夢回大清(清穿,看穿越的不能不看的好文)
尋找前世之旅(看穿越不能不看的)
折草記(女尊文一女N男)
愛莫能棄(感動)
此心無垠(好看)
歌盡桃花(好看)
滿朝文武愛上我(好看)
千年淚(好看)
三救姻緣(虐心)
誤盡三生(虐心)
武林外史同人之我是朱七七(看看吧,這里的朱七七很強)
蔓蔓青蘿
情深緣淺(比較虐心)
我的皇後
穿越之鑒證女法醫
瀟然夢
花容天下、十里紅蓮艷酒、瓊觴(BL但是真的很感人,就按這個順序看)
玥影橫斜
七年之癢
醉紅塵
醉玲瓏
我的靈魂在古代(父女那一版的,別看兄妹那一版的)
木槿花西月錦綉(敢說不好看的,基本是不識字的)
夢回大唐(長的)
獨步天下(長的)
異時空情戀之清水漪瀾(長的)
月沉吟(長的)
誓不為妃(長的)
第一皇妃(長長地)
回到明朝當王爺(好長好長的)
帝王畫眉
淡極始知花更艷
冰戀沉醉千年前
跨過千年來愛你
華麗穿越
鳳凰無雙-釋情
木棉清紗
薄荷荼蘼梨花白
鎖琴卷
步月
優釋迦之戀
恕愛
笑傾三國
相信我,都是我看過的好文,也可根據自己喜好篩篩。
3. 亂臣(作者:蔡某人)_by蔡某人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yfXDQFZbfTkfioxxOWzMzA
提取碼:9e8e
小說名稱:亂臣(作者:蔡某人)
作者:蔡某人
類型:言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17萬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楚源攔鬧曉楠在上古封禪之地,獲得了一個公會。公會中有秦始皇、有鬼穀子、有劉伯溫、有項羽、有李白一直以來他都以為公會是一群中二青年。直到劉伯溫說要斬斷華夏最後一衡帆條龍脈,進入折疊空間,從公雹罩會離線。第二天,新聞中傳來最新消息,發現了劉伯溫斬斷龍脈舊地。楚曉楠跟著導師,前往深山中考古。不久後,他發現公會中的劉伯溫上線了,劉伯溫來到現實。自此之後,公會的人開始逐一下線,地球開始。
4. 求古代言情穿越小說,秦漢以前的.
《秦始皇的白領戀人》
作品介紹
當年項羽推翻暴秦以後曾放了一把火燒掉了秦始皇苦心搭建的阿房宮,據說這把火一燒就燒了三個多月!!!
是何等規模的建築讓這把火燒了如此之久??
關於阿房女與秦始皇的故事,正史中似乎沒有明確的記載,一些野史對此二人的故事似曾提及??
本人對這千古一帝鐵馬金戈的政治生涯不太關注,倒是蠻好奇是個什麼樣的女子讓這位百煉成鋼的振世之主化作如此多情的繞指溫柔為她蓋起如此宏偉的宮殿??
他們之間倒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讓這位蓋世帝王如此刻骨銘心?
這段故事的真正情節已經隨著項霸王的一把烈火銷逝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在筆者的心裡,阿房女是一個在21世紀受過重創的愛情棄兒,她憑著在21世紀商場和情場中的歷練,周旋在達官貴人和江湖豪俠中,最終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這位不可一世的男人......
穿越到秦朝的何軼後來被錯認成為神醫夏無且的女兒夏玉房,而真正的夏玉房因被人頂了身份,死後在生死薄上與何軼重了身份了,何軼是被秦王御賜的玉房公主,是所有人都承認的夏玉房,而真的夏玉房卻才是與夏無且血脈相連的女兒......
所以,真夏玉房受閻羅之令要找到何軼的親人到秦墓去修改假夏玉房的靈位姓名,如此才能回復她的真正身份並得以輪回轉世,她輾轉幾千年,終於找到了何軼的雙胞胎妹妹,後面的故事,並隨之展開......
《雙姝清穿記》
作品介紹
她們倆本是一對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後來到了康熙朝,一個成了康熙的敏妃,一個卻成了他的十三兒媳。
她,一個被認為不祥的孤兒,來到了清朝,本想按照歷史的發展完成自己使命,但後宮的斗爭卻不容許她安穩的走完歷史,何去何從,是爭斗?還是忍受?
她,一個活潑開朗的企業家千金,成了十三爺的嫡福晉,她是如何幫助十三阿哥走過荊棘重重的九龍奪嫡的呢?
她們的出現會給歷史帶來變化嗎?而歷史真的是如書上所寫的那樣嗎?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究竟有多少真相被淹沒了呢?
《負273歲的郡主 》
作品介紹
一次機緣,她在陵墓里誤回了大清,成了大清的郡主......
一旨賜婚,她迫不得已嫁了他,他萬般無奈取了她。
原來,他早已心有所愛,她對他來說,只是一道皇命!他心裡的她楚楚可憐、青梅竹馬,堂堂一郡主,竟成了第三者!她將如何是處?
一個默默付出,深愛自己的貼身侍衛無心,一個命中註定,心懷他人的夫君納喇晞,她將如何決擇?
一個莫名的兩年休妻之約,又會將各人的命運推向何處?
側福晉的rouhuo如狼似虎咄咄逼人,無心將如何招架?
坦盪盪的顯頤敢愛敢恨,為了愛,她獻出了之身,她是否能搏得夢中人的回眸一瞥?
然而這一切,她已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把握與得知,只因這郡主的身份,使她只剩四年半的生命!她該何去何從?
該不該去愛?
該不該去被愛?
該不該留下些什麼......
友情鏈接——好友新開張淘寶日韓女裝店:
《夢遇乾隆之前世今生》
作品介紹
夢遇乾隆前世紙質版圖書更名為清龍漢鳳,今生聯系出版中
謝瑤池特別喜歡清朝乾隆年間的古董,她的家中到處是古董,因為一張床,一枚戒指她穿越到乾隆年間,成了一個內務府的包衣奴才,由於選秀進宮成了一名宮女,無意間巧遇乾隆,成就一段清龍漢鳳的姻緣。她生前貴為皇貴妃,死後追封為皇後,是葬入裕陵地宮的最後一位妃子。她的兒子成了皇位的繼承者。她的前世與香妃哪一個是乾隆的專寵?她到底有什麼魅力?乾隆曾說過今生欠來生還,二百年後,他們重逢,乾隆的後世趙宏利,是會愛貌似香妃的何香竹,還是謝瑤池,他們間的恩怨情仇還將有什麼樣的繼續呢?。
《笑看大清》
作品介紹
一塊獨特的玉佩是她自繁華都市流落到300百多年前清朝的剋星,為了找到那塊玉佩,她不惜在皇宮與江湖的兩重天里穿梭。
他是當今聖上的九阿哥,是他最先發現了這塊穿越寶,他們之間無話不談,他對她真的只有友情嗎?
未來的雍正大帝,有著深邃的眼神、狠毒的心機、冷靜與沉著是他的代言詞,當她出現在他的眼前時,他還會冷漠下去嗎?
一顆落入凡間的寒星,他的財富可以讓他權傾朝野,如此大富大貴的他,為何綁架了她,這里有什麼陰謀還是另有其他?
《媚傾天下》
作品介紹
她是公主,他是人質,他是皇上送給她的生日禮物。
為了愛她,他成了國家的罪人;為了恨她,他成了一國之君!
十年後,他殺了她丈夫,滅了她國家,將她囚禁在身邊,無盡的誘惑與折磨,他已分不清心底對她究竟是該愛還是該恨……
或者在他心底的最深處從來都是愛而不是恨……
一段被國仇家恨所束縛的深深愛戀,一段震撼整個朝代愛情傳奇,一段感動千萬讀者的愛情神話,正在他們的身上徐徐的上演……
誰說穿越只能在宮廷和後院里勾心鬥角,
《秦陵情咒》
何蔚最近總會被同一個夢境驚醒——一個身著古裝的女子,聲稱自己叫作夏玉房,請她幫一個忙。她說自己來自兩千年以前的秦朝,還說何蔚的姐姐跑到秦朝佔了她的身份,讓她無法轉世投胎……
情惑遼王:遼王寵妃
大遼最英勇的男人,戰場上彈指間笑退敵人,朝堂上震懾群臣,身邊有一群忠心的兄弟,他是萬民敬仰的神!
???她是大宋皇帝的殺人工具,無心無情,刺殺失敗後被禁錮在他的身邊,寧願死在妹妹的劍下,也不讓他得到她。
《【絕愛大清系列】雙姝清穿記》
她們倆本是一對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後來到了康熙朝,一個成了康熙的敏妃,一個卻成了他的十三兒媳。
她,一個被認為不祥的孤兒,來到了清朝,本想按照歷史的發展完成自己使命,但後宮的斗爭卻不容許她安穩的走完歷史,何去何從,是爭斗?還是忍受?……
《夢遇乾隆之清龍漢鳳》
謝瑤池特別喜歡清朝乾隆年間的古董,她的家中到處是古董,因為一張床,一枚戒指她穿越到乾隆年間,成了一個包衣府的奴才,由於選秀進宮成了一名宮女,無意間巧遇乾隆,成就一段清龍漢鳳的姻緣。她生前貴為皇貴妃,死後追封為皇後,她的前世因為乾隆情變鬱郁而終,香妃那個神秘的女子奪去了她的專寵……[
5. 有沒有關於項羽和虞姬的言情小說的,最好虞姬是穿越的,或者不是穿的也行
沒那麼誇張吧,我就好好的沒事呀!沒嚇人哈
你可以去網路文庫裡面搜,直接輸虞姬的名字就可以了。比如
虞姬傳-落塵憐影 應該是穿越的,看了一點,文筆挺好的。
她施然而起,拿起案幾上的劍翩翩起舞,映著四周的火光,顯得妖媚,蠱惑人心。她不知道,離她遙遠的埃及有一位法老王美艷非常,先後征服了兩個帝王般的人物--愷撒和安東尼。此刻的她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同一位倍受爭議的將軍譜下令人頌嘆的篇章。她不知道那個美艷的法老選擇了怎樣的結束,但她知道自己正在走向死亡。克莉奧帕特拉讓自己在死時也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優雅與高貴,讓自己罩在一層神秘之中,正如那個神秘的國度。而眼前的這個女子,同樣擁有絕世的容顏,只是現在,她只是秦王宮中眾多女子中的一個,承受著無盡的孤獨與無奈。有多少容光靚麗的宮女在深深宮院之中耗盡青春,青絲變銀線,卻連那君王的一面也不曾見到。自詡貌美又有何用?深宮無人識得,就算那些侍衛對自己驚艷又有何用?進了這個宮殿就意味著自己是秦王的人,不再享有愛情的權力。無法成為鍾無艷,為齊宣王打理內政外交,做一個賢內助,甚至於無法成為那冷漠的褒姒,讓幽王為博一笑散盡千金,烽火戲諸侯;無法成為那無情的西施,讓吳王在溪邊一見鍾情,即使亡了國也無怨無悔。那麼,這般容貌才情是為何伴隨自己,生於世,長於世,又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無人記得?既然如此,就在這大火里化成一具焦碳,由自己親手結束。
虞姬虞姬奈若何 這個是穿越的
6. 有沒有關於項羽和虞姬故事的言情小說
《虞姬虞姬奈若何 》
玄色寫的單元篇小說《啞舍》里的其中一篇《啞舍·虞美人》、
《霸王別姬 》
7. 一部小說,女主重生變成虞姬,一開始不知道,前世愛的人是項羽,看過求名字
燕楚:霸王現世妻
千年之行,千年相阻,萬人空喊殺為利,人心難測,凜冽終是為情還是因這萬世輪回江山?在真心與假情間,在愛與不恨間,在親情與愛情間……
8. 有關項羽的小說
推薦你去看《暮光之城》
我只推薦你一部,但希望你一定要去看
現在,也已經拍成了電影,第一部已經上映,第二部今年11月份上映 。希望你一定要觀看閱讀
由美國女作家斯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所著的扣人心弦的《暮光之城》(Twilight )驚險小說。故事描寫的是中學生貝拉與青春帥氣的吸血鬼愛德華的浪漫愛情故事。僅在美國本土,《暮光之城》系列的在美國銷量就已超過5000萬冊。在世界許多國家,它也是名列榜首的暢銷書。被稱謂後「哈利波特時代」的魔幻巨著,成為《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納尼亞傳奇》《暮光之城系列》的國際魔幻系列代表。
9. 求主角是項羽的小說
強烈推薦<今天開始做項羽>, 歷史軍事題材, 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