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言情小說 » 瓊瑤言情小說果

瓊瑤言情小說果

發布時間: 2023-12-20 11:25:25

1. 瓊瑤都寫過哪些好看的小說

瓊瑤全集1.窗外
2.幸運草
3.六個夢
4.煙雨蒙蒙
(情深深雨蒙蒙)
5.菟絲花
6.幾度夕陽紅
7.潮聲
8.船
9.紫貝殼
10.寒煙翠
11.月滿西樓
12.翦翦風
13.彩雲飛
14.庭院深深
15.星河
16.水靈
17.白狐
18.海鷗飛處
19.心有千千結
20.一簾幽夢
(又見一簾幽夢)
21.浪花
22.碧雲天
23.女朋友
24.在水一方
25.秋歌
26.人在天涯
27.我是一片雲
28.月朦朧鳥朦朧

29.雁兒在林梢
30.一顆紅豆
31.彩霞滿天
32.金盞花
33.夢的衣裳
34.聚散兩依依
35.卻上心頭
36.問斜陽
37.燃燒吧火鳥
38.昨夜之燈
39.匆匆太匆匆
40.失火的天堂
41.我的故事
42.冰兒
43.剪不斷的鄉愁
44.雪珂
45.望夫崖
46.青青河邊草
47.梅花烙
(梅花三弄之一)
鬼丈夫
(梅花三弄之二)(瓊瑤原著/彭樹君整理)
48.水雲間
(梅花三弄之三)
49.新月格格
(兩個永恆之一)
50.煙鎖重樓
(兩個永恆之二)
51.蒼天有淚
三之一
無語問蒼天
52.蒼天有淚
三之二
愛恨千千萬
53.蒼天有淚
三之三
人間有天堂
54.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一
陰錯陽差
55.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二
水深火熱
56.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三
真相大白
57.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一
風雲再起

58.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二
生死相許
59.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三
悲喜重重
60.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四
浪跡天涯
61.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五
紅塵作伴
62.
還珠格格(第三部)三之一
天上人間
63.
還珠格格(第三部)三之二
天上人間
64.
還珠格格(第三部)三之三
天上人間
65.還珠格格之燕兒翩翩飛
66.還珠格格之風兒陣陣吹
【瓊瑤其它作品】
還珠格格寫真全紀錄
情深深雨蒙蒙寫真全紀錄
天上人間寫真全紀錄
又見一簾幽夢寫真全紀錄

2. 評價一下瓊謠的作品(不涉及作品名稱)!

對瓊瑤小說的批評實在是很多,很泛濫,也是很容易。這里,我們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說法來看看吧。
其一,批評瓊瑤小說缺乏社會意義,具有局限性,題材過於狹窄。
如有這樣的議論(見郭建平《細膩深沉的抒情藝術》一文):
「瓊瑤的小說由於過分地追求了刻畫人物的個性,從而忽略了這些人物所存在的典型環境,致使人物也就失去了社會意義。作品本身在人們匆匆讀過之後,也彷彿成了逝去的煙雲,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文學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而瓊瑤的小說獨立地將幾個人物組成了超脫社會生活以外的空中樓閣,在狹小的天地里生活,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又如,《漫談瓊瑤的小說》(聞居廷、張弛)一文中,也有同樣的評論:
「瓊瑤是一位擅長描寫戀愛和婚姻、家庭的小說家。她的小說很容易引起青年讀者心靈上的共鳴。但是,她的愛情故事帶有明顯的局限性。
「事實上,瓊瑤小說最能誘引讀者的是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悒鬱悱惻的感傷情調。在她的多數作品中,那些少男少女的離合無常的愛情遭遇和突兀奇變的三角關系,特別是體現在女主角身上的那種近乎絕望的愛情追求中、那種愛與仇的靈魂搏鬥中的莫可名狀的、令人迷惘和惋嘆的意緒,對於讀膩了那些充溢著政治、道德說教或柏拉圖式風范的讀者,尤其是「不知愁滋味」的青少年讀者來說,的確是夠神眩目奪的了。然而這也正是她的局限所在。瓊瑤過多地沉湎於對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悲歡的描寫,並且也圍困在自己的這種似乎一成不變的感情模式里,因此不能站在一個超越自我的高度上向讀者展現廣闊豐富的生活畫面。她的小說,例如《煙雨蒙蒙》、《彩雲飛》、《雁兒在林梢》、《心有千千結》、《月朦朧,鳥朦朧》等等,盡管寫的都是發生在台灣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愛情故事,但讀者卻很難從中看到理應通過人物性格和人物間的相互關系顯現出來的社會關系的狀貌與品格,即環境的變化,有的彷彿只是至高無上的愛情、愛情、愛情,——不是愛情虛妄的勝利,就是愛情空泛的破滅,不過是一群理想化了的「情聖」、「情痴」而已,幾乎再也找不出更多的底蘊,也極少能傳遞出新鮮的時代社會生活的信息。瓊瑤作品中主人公的生活環境往往局限在家庭、客廳、咖啡廳,極少呈現台灣廣闊的社會現實背景。此外,瓊瑤對她的女主角們,例如陸依萍(《煙雨蒙蒙》)、陶丹楓(《雁兒在林梢》)等,多採取哀其不幸、艷其心跡的態度,她的小說格調,基本上也可用「哀艷」二字歸結;這種「哀艷」,雖然也含有些許與世俗抗爭的意味,但又往往被淹沒在兒女情長之中,淹沒在愛情折騰里,因此顯得軟弱無力。總之,瓊瑤作品的社會批判力是十分微弱的。」
再如《花呀草呀雲呀天呀水呀風呀》(蕭毅紅)一文中也批評瓊瑤小說是沒有時代感的泛濫的「愛情」。
瓊瑤小說里的「愛」到底是什麼?蕭毅紅把瓊瑤小說里的「愛」歸納成三大點:
1.真正的愛情中一定有痛苦(《幾度夕陽紅》)。
世界上沒有一份愛情里,是沒有驚濤駭浪和痛苦的(《彩雲飛》)。
因為有了這個大前提在先,所以瓊瑤勢必要在她的小說里「製造」出「大量」的「痛苦」,否則就不足以顯示出這份愛情是「真真正正」的。這種「驚濤駭浪」般痛苦的內涵,又可細分為四項——
大量的「激情」;大量的「沖突」;
大量的「痛苦」;大量的「眼淚」。
瓊瑤的小說里,擠滿了「滿懷的激情」。具備這種形態情感的人,不論男女,多少都是欠穩定、未成熟、少理性的「情緒性」人物。愛的時候「那樣專注、強烈和一廂情願」的,一旦發生了什麼變故或誤會,能夠猝然「尖銳、嚴厲而殘忍」的口出譏諷惡言,惡之欲其死。罵完打完之後,才「震驚於自己所做的事」,又是詩、又是詞、又是玫瑰、又是眼淚、又是電話的「你……能原諒我嗎?」
在戀愛中的雙方的「激情」,可能還不能滿足瓊瑤想像中的「驚濤駭浪」,所以再加了一項,變成「內有激情,外有沖突」。沖突,本是小說戲劇中不可或缺的,沖突的本身,最能暴露人性,同時能啟發人性。瓊瑤小說里的沖突卻絕對不會在戀愛中的當事人身上出現,因為他們太「一廂情願和強烈、專注」而忘了沖突,她小說中的沖突是以「代溝」為主的。
一對對「瓊瑤式」的男孩與女孩,男人與女人、男人與女孩,陷入了「瓊瑤式」的激情里,害怕、期待、折磨、哭泣、誤會、分離、重聚,誰要是從中反對這「真正的愛情」,誰就是「不懂得愛情」。而這個「誰」的惡人角色,往往派給父母來擔任,這就是瓊瑤小說中的沖突。
我為什麼不說是探討瓊瑤的人生觀,而要直指愛情觀呢?因為在瓊瑤的小說里,除了激情以外再無其他。好的文學作品必然具備了可為象徵的時代性,瓊瑤每每說她自己「身為作家」,卻自動放棄或有意輕視了這項價值,這是很令人不解的;或者正因為「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的緣故?
內有激情、外有沖突之下,「痛」「疼」是必然的產物,種種顛過來倒過去的疼呀痛的泛濫在「瓊瑤式」的愛情里。疼痛之餘,眼淚當然是免不了的。被淚水浸潤過的愛情最美麗,瓊瑤對這句話是迷信不疑的。
同是上面所引述的文章還批評瓊瑤小說所描寫的愛情有局限性。
2.瓊瑤小說的愛情觀,是她所謂「有靈性」者的專利品。
看過瓊瑤任何一本小說的人,對「靈性」「氣質」這類動人的名詞一定都不會陌生。在瓊瑤的小說中,只有被這些名詞形容過的人,才有資格了解「真正的愛情」,這個讓瓊瑤這么著迷的「靈性」,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兒我試著擬了一道公式——靈性一美麗的名字十詩詞的修養十易感的心。
這么一看,「鍾樓怪人」在瓊瑤筆下,是絕絕對對找不到活路的了。「詩詞」是瓊瑤對「有靈氣」人的要求。從小說中,我們知道,瓊瑤本人在這方面的學問有詞話叢編、百家詞、納蘭詞、詞選等,有技而不露,她似嫌手癢,所以無一本不詩來詞也來。借著小說里的人物,管她或他什麼個性的,來作瓊瑤自己的詩歌。《紅樓夢》中,「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是衡蕪君,「嬌羞默默向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是瀟湘妃子,各具風致。而在瓊瑤筆下,任何能吟詩填詞的「有靈性」人的作品,卻全是一個模子:為文而造情,只嫌太露而含蓄不足,同時混淆了書中人的個性,真是不如不要。
美麗的名字、外表,懂一點詩詞,多利用直覺情緒,這就構成了所謂的「靈性」。我當然承認世界上必有這種人,但是第一,瓊瑤大可不必舊酒換裝十幾次的新瓶子;第二,瓊瑤在此犯了一個價值判斷上的大錯誤:任何人如果不具備「靈性」,她即否定了這人一切其他「為人」的價值。瓊瑤似乎根本以為「人」的價值,是在他所表現的「激情」上,所以我在前面直指瓊瑤的人生觀就是愛情觀,而她的「愛情」觀,又只限於肯定「瓊瑤式」人物的存在,這真是空前的霸氣、狹窄而又情多自作。
3.瓊瑤小說的「愛情觀」中,女人角色的心理形態。
瓊瑤肯定一個大前提「愛情必有痛苦」,而這愛情又是屬於「痛楚的激情」,男女雙方都那麼非比尋常的痴情言語、痴情行動,隨時「拿出證據來」,否則簡直就維持不了這類爆炸似的激情。
作品經常透露出作者的心境、際遇和理想。瓊瑤本人的婚姻不圓滿,在有意無意間,她筆下的女主角,不論是嬌怯的、柔弱的或野性的、堅強的,都強烈地需要一種「特別痴、特別狂、特別專橫有力的愛情」,她們隨時要求「愛」的證明,來印證這愛的存在,所以這些「瓊瑤式」的男人,有的沉痛有力的啜泣、有的大信封里夾六個小信封、有的痴立在電燈桿邊、有的連彈三小時吉他、有的被捅了一刀、有的埋於醉鄉,為什麼?因為「瓊瑤式」的女主角需要這樣的力和愛。
我想,這也許正可以說明,為什麼「瓊瑤迷」多半是些初高中的女孩子,「瓊瑤式」美麗的、奇異的、悲壯的、曲折的愛情,給她們「如詩如夢」的嚮往。
真正的愛情看似淡水,其實濃甘。它不必因為當事人自身的不穩定,平地掀引巨浪,相反的,它能夠憑著雙方的理性和信賴,安然度過許多實際生活中的「驚濤駭浪」。

再如《簡論瓊瑤的小說》(栗多桂)一文批評瓊瑤小說題材上的狹窄:
「它的題材過於狹窄,通過男歡女愛的悲歡離合所展示的社會生活環境與意義,既不廣泛、深刻,也難以令人置信。作品對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不平與黑暗,雖有過觸及與揭露,憤怒和抗爭,但很不深刻,很不徹底,對帶根本性的社會問題,採取了迴避的態度。其故事情節,往往是由『愛』引起新奇的波瀾和糾葛,經過一番曲折的磨難,或痛哭、絕叫,或離異、出走,或瘋顛、自殺的哀愁之後,最後仍是雪解冰消,多為大團圓的結局。像《煙雨蒙蒙》中的陸依萍,人們多認為她是瓊瑤筆下的『反抗女神』。她最初對父親的封建家長專制統治有所反抗,但最後則致力於少女的憐憫之心,對獨斷專橫而遭致破產後的父親卻轉恨為愛了,大大削弱了它的思想深度,何況它還僅僅局限在一個小小的家庭圈子之內呢!其他像《月朦朧,鳥朦朧》中的劉靈姍,起初還似乎大有幗國「成人之美』,能犧牲自己的愛以反抗傳統陳腐觀念的壯舉,但一經動起真格兒來後,那也只不過是一場美麗、浪漫的幻夢而已。最終還是害怕別人搶走了自己的愛,不顧一切地一頭栽進了戀人的懷抱里,這都損害了這些人物的形象,有悖於作者理想的思想內涵與社會意義。

3. 瓊瑤所有作品有哪些

1、《心有千千結》

《心有千千結》描述了一個特別護士與叛逆的富家少爺間的愛情故事。身為生性暴躁卻多金的耿克毅的特別護士,雨薇本不看好自己能忍受的程度。

但耿克毅卻偏偏喜歡雨薇伶俐精靈的個性與頂嘴的功夫,他讓她走進自己本不輕易開啟的復雜人生,他讓她認清了只會垂涎遺產的兩位兒子;而她,幫他找回心愛的浪子若塵,她也設法打開了風雨園中每人心中的結……

2、《一簾幽夢》

《一簾幽夢》是中國台灣作家瓊瑤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73年。小說描述姐妹倆綠萍、紫菱與男孩楚濂、中年男子費雲帆之間的愛情故事。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心理描寫貼切傳神,文筆凄切感人。《一簾幽夢》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

3、《水雲間》

小說《水雲間》,作者瓊瑤,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講述梅若鴻和航業鉅子之女杜芊芊的一場歡合凄美的愛情故事。電視劇版《水雲間》是瓊瑤的著名小說《梅花三弄》三部曲第三部,前兩部分別為《梅花烙》、《鬼丈夫》。

4、《潮聲》

《潮聲》講述了在冬天,聽潮樓盛滿了蕭瑟和寂寥,假如你不嫌海風的凌厲和午夜濤聲的激盪,又忍受得了那份寂寞,就不妨遷去小住……黑眸、一顆星、木偶、謎、潮聲、深山裡……篇篇都娓述著一個浪漫、細膩的故事!

5、《窗外》

《窗外》是瓊瑤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963年。該書是瓊瑤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的一部小說,講述了女學生江雁容與男老師康南的愛情悲劇。《窗外》中傳統的言情與純潔、浪漫、憂傷的校園文化、青春躁動完美的結合,給文壇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氣息。

天真、純凈、多思、多愁、有個性的女學生形象第一次帶著優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出現在文壇上,在成人和青春少年的邊緣開辟了一個特殊的情感地帶,既有成人的命運,青春的情感,再加上真實生動的文筆,真切感人的故事

4. 瓊瑤一共寫了哪些經典的言情小說

1、 窗外 1963年春
2 、幸運草
3 、六個夢
4、煙雨朦朦
5 、菟絲花 1964年夏於台北
6 、幾度夕陽紅1964年8月30日
7 、潮聲 1964年底
8 、船 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9、 紫貝殼 1966年6月29日深夜
10 、寒煙翠 1966年3月18日於台北
11 、月滿西樓 1966年暮秋
12、 剪剪風 1967年5月14日夜
13、 彩雲飛 1968年3月9日黃昏於台北
14、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黃昏於台北
15、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
12、月26日修正完畢
16、 水靈 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17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18 、海鷗飛處 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19 、心有千千結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
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畢
20、 一簾幽夢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21、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22 、碧雲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
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畢
23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
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24、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
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正
1976年3月13日黃昏四度改定
25、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
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
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26、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27、 我是一片雲 1976年4月8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
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28、 月朦朧鳥朦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29、 雁兒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30 、一顆紅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8年1月12日黃昏修正
31 、彩霞滿天 1978年4月17日黃昏初稿完稿
1978年5月11日黃昏初度修正
1978年8月7日再度修正
32、 金盞花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
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33、 夢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
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34、 聚散兩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
1979年12月18日晚改寫完稿
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35、 卻上心頭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園
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園
36、 問斜陽 1980年12月 9日初稿完稿於可園
1981年2月 23日黃昏修正於可園
37、 燃燒吧!火鳥1981年5月 12日黃昏初台北可園
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園
38、 昨夜之燈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39、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6日午後寫於台北可因
40、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 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園
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園
1983年10月 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41、 冰兒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5年8月 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2、 剪不斷的鄉愁 1988年10月15日寫於台北可園
43、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 14日黃昏完稿於台北可園
1989年5月11日修正於長沙華天酒店
44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5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6、 青青河邊草1992年司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7 、梅花烙1993年7月26日於台北可園
48 、水雲間 1993年8月26日於台北可園
1993年9月3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49、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22日完稿於台北可國
50 、煙鎖重樓 1994年8月10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51、 鬼丈夫
52、 蒼天有淚1997年10月14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7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53、 還珠格格 1997年7月19日完稿於台北可園
1997年7月30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54、 還珠格格續集
55 、告慰真情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筆名瓊瑤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現居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筆名除了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

瓊瑤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高中畢業後不久即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瓊瑤首次婚姻破裂,現任丈夫平鑫濤同時也是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台灣皇冠文化集團,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2014年4月28日,瓊瑤發出電視劇《宮鎖連城》涉嫌版權侵權媒體聲明函,正式起訴於正《宮鎖連城》版權侵權。

作者瓊瑤

熱點內容
好看的書籍推薦男生小說 發布:2025-07-17 09:06:44 瀏覽:244
言情的小說作者排行榜 發布:2025-07-17 09:04:33 瀏覽:970
斗羅大陸2絕世唐門小說漫畫免費閱讀無彈窗 發布:2025-07-17 08:50:25 瀏覽:761
國外懸疑黑幫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7 08:48:40 瀏覽:355
晚清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7 08:41:52 瀏覽:577
推薦不落俗的小說 發布:2025-07-17 08:35:18 瀏覽:214
有聲神醫殺手特種兵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7 08:11:42 瀏覽:541
逍遙紅塵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7 08:04:33 瀏覽:397
權力的游戲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7 07:56:23 瀏覽:912
言情小說何處飛花簡介 發布:2025-07-17 07:56:21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