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村長壽村小說免費
⑴ 求偵探小說日語名翻譯
『八つ墓村』(やつはかむら)
『本陣殺人事件』(ほんじんさつじんじけん)
『獄門島』(ごくもんとう)
『悪魔が來りて笛を吹く』(あくまがきたりてふえをふく)
⑵ 茅山術志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茅山術志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河北省的西南部山區有一個叫做將軍墓的小村莊。將軍墓村三面環山,小山村沒有被荒山阻隔的那一面,有一條唯一的馬路通往村外,這條路還是八十年代初知青下鄉的時候修建的。到了現在,將軍墓村和外界的來往依舊不多。
將軍墓村右面的山峰奇高,不僅遮住了整個山村,連山村左邊的那座山也常年不見陽光。左面的山,陰面無光,陽面不見光,屬於典型的藏陰山麓。這座山不僅常年不見陽光,而且也常年見不到人。將軍墓村裡有祖訓,禁止任何族人進左面的大山,據說這座山上埋葬著某朝代的一個含冤而死的開國將軍,是大凶之墓,陰氣聚集,因而山中常有厲鬼出沒。
~
將軍墓村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長久以來,口口相傳。傳說很久以前的某個朝代有一個開國大將軍,大將軍跟著皇帝征戰沙場,鞍前馬後,大小數百戰,身負幾十道刀疤,戰功卓越,以至功高蓋主。建國後,皇帝擔心尾大不掉,就隨便找了一個理由,夜半三更,一條白綾,賜死了大將軍,為了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同時下……
⑶ 找一本三國小說,主角的座騎是老虎,是漢靈帝的女婿吧,書中有一個長壽村的故事,娶了諸葛亮的老婆
如果是騎老虎的話,有可能是重生之定三國
簡介:人中呂布?笑話!有我黃逍在,他只能是萬年老二! 馬中赤兔?那也只是在馬中算老大,咱這可是老虎——嘯月白虎! 掌中虎頭盤龍戟,胯下嘯月白虎,縱橫天下, 這就是我——人稱「錦侯」的黃逍黃中興! 天命於我來此,就讓我來結束這三國亂世吧!
⑷ 有關於曹操墓的小說嗎
《古墓中的戀人》《古墓魅影》 《古墓之你好,王子》 《古墓幽靈》 《古墓悲情》 《天機變:古墓迷蹤》《古墓清影》 --------------------------瀟湘書院《古墓筆記》 《墓訣》 《三千年的愛戀:夢回古埃及之古墓戀人》 《古墓探險:說說元朝遺漏的歷史》 《古墓之旅:尋找前世之情》 《古墓靚影》 《古墓遺矚》 《鬼孤人之山村古墓》 《古墓》 ----紅袖添香
⑸ 此地有崇山峻嶺 全文
一、全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二、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從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東西,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
有的人通過寄情於自己精神情懷所寄託的事物,在形體之外,不受任何約束地放縱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
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
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每當看到前人所發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於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三、出處
魏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5)墓村長壽村小說免費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
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2、賞析
文章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
3、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因王羲之曾任右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
王羲之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琊王氏,是王曠的第二個兒子。16歲時被郗鑒選為東床快婿。郗鑒有個女兒,年長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鑒愛女故要為女擇婿,與丞相王導與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其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後,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裡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裡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
郗鑒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靠東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鑒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走,快領我去看。」郗鑒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
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天時地利人和效果發揮極致,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稱病棄官。「攜子操之由無錫徙居金庭。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他和許詢、支遁等人,開始遍游剡地山水。
定居金庭後,書法興起。其後裔多擅書畫,作品掛滿廳堂、書房,人稱「華院畫堂」。後人定村名為「華堂」,沿稱至今。
東晉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於會稽金庭(今浙江紹興),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嗣孫建祠於墓前
⑹ 煉丹真的能讓人長生不老嗎
從中國古老的道家哲學體系派生出來道教,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價值觀。時至今日,不管我們是否信奉道教,融合與傳統文化的道家思想,就像血液一樣,滲透於我們的在成長過程中擷取的知識中,作用於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建築風水,又比如太極養生。 行走於中國的任何一片土地,我們都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在最秀美的山巒之巔,最偏僻的峽谷之中,總是隱藏著古人曾經修煉過的道觀,我曾無數次地懷疑,在遙遠的過去,交通運輸和建築工具不發達的那個時代,古人是怎樣將一座座規模雄宏的建築,鑄造於白雲深處,險峰之間。而往往這些地方,又都是風水寶地。 伴隨著這些神秘道觀,往往又是說不玩道不盡,一代代口耳相傳的神秘人物和奇異故事。 在北京懷柔白雲川尋訪,再一次意外地發現,在這座距離繁華北京城不遠的山川中,竟然也無例外地隱藏著一座古老的道觀——白雲觀。而且與北京市區的白雲觀相對,這里是白雲觀上觀。 白雲上觀隱匿於風水寶地白雲川之中 從古至今,道教都流傳著長生不老的傳說,比如從神話中的八仙,到歷史中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葯,再到明中期的最為虔誠的道教徒嘉靖皇帝為得道成仙而創下27年不理朝政的歷史紀錄。 那麼,道教的修煉是否真可以長生不老?長生不老修煉術,又有著哪些神奇呢?白雲觀之行,讓我茅塞頓開。 丘處機在長城腳下創建神秘道觀 在中國歷史上,曾長期出現「儒」、「釋」、「道」三家並稱,並行發展態勢,這也讓中國文化出現多元並存的態勢,孕育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個性鮮明又相互交融包容性。 儒家是孔子及其弟子發展起來的;釋就是佛家,從印度傳入中國,經過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變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得以長久流傳和發展;而道家和道教,才是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並形成了從廟宇建築、教義和信徒培養都嚴格制度化的宗教。 北京懷柔在明清時期,依託兩代首都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信徒嘉靖時期),道教廟宇眾多,有白雲川道觀、前橋梓五木秋觀、西四渡河夕陽觀、碾子朝陽洞樓岩觀、懷北鎮神山村降龍觀等。到了民國初年,隨著西方現代科學和思潮的沖擊,雖然全國范圍內傳統的道教式微,懷柔境內也有各類廟宇300多座,供奉玉皇、龍王、娘娘等40多位神靈神像。 每年農歷三月初八舉辦火神廟會,五月二十八舉辦城隍廟會。廟會期間,唱大戲走廟會,商賈雲集,老百姓借機趕廟會燒香上供敬神,祈禱各路神仙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成為民間自發形成的一種貿易交流和文化交流盛會。 如今,這些帶有明顯封建色彩的廟會,隨著人們科學思想的普及,不再成為一種普遍的精神崇拜,在一切都物質豐富與否作為衡量標准經濟發展進程中,道教只是少數人固守的靈魂休憩地。而在歷次的歷史運動中,被貼上迷信色彩的道觀,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毀滅性的摧殘,有些留下一些殘垣斷壁,有些徹底灰飛煙滅。 僅存的幾處道士墓遺跡能否解開白雲觀之謎呢 白雲觀也同樣經歷了興盛後的蒼涼,如今只剩下依稀可辨遺址。據傳,此處白雲觀乃是大名鼎鼎的全真教創始人之一的丘處機創建。得益於上世紀80年代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暢銷和影視劇的風靡,道教的兩大元老級人物王重陽及其得意弟子丘處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王重陽是繼張道陵、葛洪之後道教的又一重量級人物,以武起家,創下道教全真派。 白雲川山形中間向北凸進,兩邊自然延伸,貌似一把太師椅。山川秀美,溪流淙淙,樹木豐茂,靜謐清幽,古老的長城送山巒之上好似一條巨龍環繞,好似一個封閉的空間,確是一處潛心修煉的隱居之地。 長生不老的丹葯是否存在? 有史學家認為,道教起源於古代對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方士活動以及傳說,現在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 道教最突出的貢獻是肉體成仙的信仰和長生不老的希望,它不關心死後的世界和去向,而是追求今生肉體和靈魂的長生不老。 在葛洪、寇謙之、陶弘景等老道的努力下,形成了高深的道教教義。其中有教義明確指出:一個人,要想得道成仙,除了潛心修煉之外,還要藉助於仙丹,才能達到肉體飛升,成為仙人。 歷史上,一些大權在握的人,往往夢想功業千秋、一樣千年,專注於修道。他們迷信於一些老道的玄談,夢想長生不老。 唐代是煉丹術的全盛時期,幾乎歷代皇帝都熱衷於煉丹。在各種文化和宗教交融發展的全盛時期唐代,道教也得到飛速發展。唐政府曾經下詔,定道教為三教第一,倡導舉國信奉道教,據說,以李世民為首的五位皇帝先後死於丹葯中毒。 從太上老君到唐太宗、秦始皇,無數帝王將相為追求「永生」,不計後果嘗試服用「仙丹」 皇家對道教崇拜有加,上有所好,下有甚焉,社會上自然形成了一股崇道的熱潮,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平民百姓都積極參與其中,全國道觀林立,煉丹的人數很具規模,各種各樣煉丹之術便四處傳播。 到了宋代,宋太宗、真宗、徽宗都是崇道的名角兒。元代中期,道教形成全真、正一兩大派,在佛教和其他教派以及思想文化的沖擊下,道教這才逐漸衰退,人們對於煉丹的熱情也隨之消減。明代的正統是理學,清代信仰薩滿教,道教就此衰落了。 那些沉迷修煉的帝王,是否真死於丹葯中毒,無一定論。但服用丹葯能不能長生不老是一回事,是否有助於身體健康,又是另一回事。不要說古代,現如今一些再普通不過的維生素葯丸,也充滿了爭論,有的說可以延長壽命,有的卻說害處極大。 其實,煉丹也帶有一定科學實驗性質,在那些隱蔽於深山峽谷之中的道觀中,神秘的煉丹爐煙熏上千年,直到現在都沒有熄滅,只為冶煉的不斷改良和推陳出新。而道教的養生之道,終於在這個城市病無處不在的時代,再一次復興,成為很多人調理身心的科學方式。 道家煉丹術的功過是非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煉丹雖然沒有滿足很多人長生不老的奢望,卻為社會科技的進步作出偉大貢獻,也給後世醫葯家奠定了良好的實驗基礎,更是陰差陽錯地為古代化學,打開了一扇光明之窗。 方士老道們在實驗室中運用了自然界的很多礦物,通過長時期的不斷實驗,明確了不少物質的性能和變化,留下寶貴的經驗服務於後代醫學、化學的發展。他們雖然沒有煉成令人長生不死的仙葯,卻成功地煉出了能治療疾病的醫葯,如像水銀、硫黃、砒石等煉成葯物,也算是道教的成就。此外,我國「四大發明」中的火葯、指南針,還有陶瓷、顏料等社會生活生產必需品,也都是在煉丹的過程中逐漸發明的。 而道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學觀和懂得滿足,不過分強求的幸福觀,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取的。老子提倡「性歸自然」、「清心寡慾」、「養生樂命」,只有原始純朴的狀態才能使人長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當今社會,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大家每天都在想著賺錢,疲於奔命,的確很需要一種能夠舒緩精神的哲學思想。而在緩解壓力、放鬆身心方面,道家思想所奉行的生活方式,的確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調節方式。 人作為一個自然體,就得遵從自然的規律。修煉不是肉體的長久依存,而是心境的無限開闊和思想的永久流傳。非常喜歡一句話:我無法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⑺ 廣西巴馬長壽村的火麻糊適合送給老人的吃嗎口味怎麼樣
我覺得帶瓶油回去沒有什麼問題啊,反正都可以網購到直接送貨到家裡,你可以到京東裡面直接選購火麻油和火麻糊,送貨到家就可以了,也省得麻煩。
⑻ 中國十個長壽村是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一:鍾祥
鍾祥,位於鍾祥市西北部30公里處,東北與黃坡水庫毗鄰,這顆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明珠,有著廣袤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地理區位。鍾祥市長壽歷史悠久,被稱為長壽縣已有1000多年,全縣現擁有80歲以上老人15507人、百歲老人77人,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5.88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88歲。評審專家對鍾祥市老人生活、壽命等10餘項考核指標進行了嚴格的實地調查考核,認為鍾祥符合「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標准。近些年鍾祥市逐步完善了國家、集體、社會相結合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老有所養問題。特別是對百歲老人,堅持每月發放營養補貼,每年組織醫務人員上門免費體檢,孤寡老人由福利院收養,逢年過節市鎮領導登門看望慰問。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二:三水
三水區的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中部和珠江三角洲西北端,是廣東省著名僑鄉之一。據介紹,至2007年底,三水區共有百歲老人83位,占戶籍人口的21.4/10萬,大大超出中國和聯合國「長壽之鄉」規定的「存活百歲老人占戶籍人口比例達到7/10萬和7.5/10萬」的標准。三水區目前人均壽命76.72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4.72歲。過去10年間,三水區存活的百歲老人「長壽比」穩定在8.1/10萬至25.6/10萬之間,均大大超出我國和聯合國規定的標准,存活的百歲老人總體上呈不斷增加之勢。縣內還有名聞遐邇的人文景觀百壽岩,岩內西壁上有一個「壽」字石刻,高一百七十五厘米、寬一百四十八厘米,大壽字中還嵌刻著真草隸篆一百個小壽字,俗稱「百壽圖」。永福縣委書記趙德明說,今後永福縣要給全縣百歲老人每人每月增加一倍的長壽補貼;每年免費為全縣九十歲以上老人體檢一次;為全縣九十歲以上老人買一份住房保險。同時規定全縣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免費乘車、借書、旅遊等。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三:永福
永福縣是所屬於桂林市,處於廣西東北部,桂林西南,永福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素有「福壽之鄉」之美稱,且自古就有「水旱無憂三千垌,十里常逢百歲人」的美譽,全縣萬人口中,百歲老人有36位,超過目前世界公認的每10萬人有7名百歲老人的世界長壽之鄉評定標准。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四:如皋
如皋所屬於江蘇南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南臨長江,與蘇州張家港隔江相望。如皋是世界長壽養生福地,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五:麻陽
麻陽所屬於湖南懷化市,地處麻陽河流域,麻陽農民畫聞名全國,多次參加海內外多種繪畫展出,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目前,該縣人均預期壽命達75.6歲,比全國農村地區平均預期壽命高三歲多。37.6萬人口中就有百歲老人45位,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二,其百歲老人的人口比率遠遠超出了聯合國人口組織規定的0.75/萬人的標准和中國區域長壽標准。麻陽苗族源遠流長,民族風俗獨特,是全國盤瓠文化實物留存最多、非物質形態文化保存最豐富的縣。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六:巴馬
巴馬全程巴馬瑤族自治縣,所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這里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年平均日照時間長達1531小時,並且陽光中80%是被稱為「生命之光」的遠紅外線。這里空氣清新,巴馬盤陽河沿岸及石山溪谷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萬個/立方米,有名的長壽村巴盤屯則高達4.5萬個/立方米,高出工業城市和平原地區十倍到幾十倍。另外,長壽者的生活用水取自河川,這些水具有無污染性、弱鹼性、高溶解性、高滲透性、負電性、營養性等6大特徵。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七:連州
連州所屬於廣東清遠市,地理位置處於廣東省西北部,連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據了解,近年來連州市長壽老人和百歲老人的比例不斷增加,除了生活條件改善和醫學發展外,連州市良好的生態居住環境也為人們長壽提供了保障,連州市政府也給老壽星們特別優待,據連州市老齡辦介紹,百歲以上老人都持有優待證,從2004年起,連州市政府還給全市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長壽保健金」。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八:彭山
彭山所屬於四川眉山市,古稱武陽,是中國有名的長壽之鄉,至今巳有2300多年的歷史,素以「忠孝之邦」、「長壽之鄉」著稱。忠當屬東漢張綱,忠直敢言,不畏權勢,今《辭源》中有"埋輪"一詞記其事;孝首推西晉李密,《古文觀止》中的名篇《陳情表》即其所著。境內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江口鎮,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然太極彭祖仙山,世界第一的中國長壽城牌坊,國內絕無僅有的唐代齊山雙佛,國家保存完整、規模最大、考古價值最高的搖錢樹、宋代石龍等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5000多座漢崖墓群,世界最早的茶肆市場和茶葉產地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九:都江堰
都江堰所屬於四川成都,早在2004年就被命名為「中國長壽之鄉」,養身專家在都江堰875位長壽老人的DNA中,發現了一個和長壽有關的「生命密碼」。「這些獨特基因,可以抵消他們身體里某些致病基因的惡劣影響,大大增加了長壽概率。」「長壽密碼」的發現,不僅能為老人常見病症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借鑒,建立老年健康疾病的預警系統,還能參照壽星們的膳食結構,進行養生、食療的開發,意義非同尋常。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之十:夏邑
夏邑所屬於河南商丘市,夏邑一直有著「中國孔祖之地」的美譽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夏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2.7歲;到2007年底,該縣60歲以上人口為148601人,占總人口的13%;80歲以上老年人為28350人,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5%;截至2008年4月底,100歲及以上老人120人,每10萬人中有10.5個百歲老人,上述數字均超過國家有關規定指標。據統計,該縣金婚夫婦6386對,鑽石婚夫婦871對。一對年齡分別為104歲和103歲的夫婦,婚齡達85年。據《夏邑縣志》記載,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時,該縣最高年齡者達114歲。
⑼ 長壽村的交通
從邯鄲市出發,沿309國道西北行,過武安至沙洺,走平涉公路到口上,再向西北到秋樹坪即到。這里路面較窄但很平坦,有一段是盤山路。 邯鄲市境內景點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邯鄲段邯鄲黃河故道國家4A級景區晉冀魯豫烈士陵園129師司令部舊址七步溝景區廣府古城叢台公園五指山媧皇宮響堂山石窟京娘湖古武當山朝陽溝長壽村古建築學步橋回車巷朱家巷黃粱夢呂仙祠弘濟橋七賢祠大名府明城牆柳林古閘聖井崗慈禧行宮邱城文廟濟公書院遺址邯山書院滏陽河西八閘武安舍利塔昭惠王祠遺址呂祖祠八仙閣沿平寺石塔峰峰玉皇閣玉泉寺大殿南崗塔西營井經幢武安城隍廟禮賢台九江聖母廟常樂龍王廟正殿天青寺大殿遺址趙邯鄲故城趙王城遺址大名府故城講武城遺址鄴城遺址(銅雀台)王郎城址午汲古城邑城古城易陽城址徘徊遺址二祖塔址牛窪堡遺址永年石北口遺址龜台遺址古地道東萬年遺址趙窯遺址自然景觀九峰山森林公園武安國家地質公園元寶山黑龍洞風月關紫山溢泉湖爐峰山(爐峰山景區)漳河三峽佛趾山滑雪場天慈峰林度假區佛山文化生態旅遊景區園林東山文化公園趙苑公園龍仕·公園里趙王城遺址公園邯鄲夢海公園古石龍景區太極園邯鄲南湖公園石刻與石窟邯鄲碑林朱山石刻北響堂千佛洞石窟蓮花洞禪果寺遺址及歷代石刻林旺石窟五禮記碑南響堂山石窟馬文操神道碑老爺山佛龕法華洞石窟羅讓碑北叢井造像碑定晉岩禪果寺碑刻趙王廟石刻白家莊摩崖造像蒼龍山石窟廟宇、祠堂大乘玉佛寺定國禪寺爆台寺禪果寺鬼穀子祠狄仁傑祠堂碑邱城文峰塔大名天主教堂凈明寺磁縣崔府君廟聖井崗龍神廟清泉寺西戌昭福寺博物館中華成語博物館鄴城博物館鄴城佛造像博物館邯鄲市博物館磁山文化博物館中國磁州窯博物館中華成語文化園中國女媧文化博物館滏陽河
沿河景觀 滏陽河通航龍湖公園柳林橋勞模文化廣場趙國闕滏陽公園羅城頭公園滏陽河燈名人墓冢蘭陵王墓毛遂墓趙王陵藺相如墓廉頗墓樂毅墓劉伯承墓左權墓黃鎮墓貂蟬墓天子冢北朝墓群竇默墓碑塗氏先塋名人故居楊露禪故居武禹襄故居鄧小平故居紅色旅遊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左權墓)邯鄲新華廣播電台播音舊址一二九師陳列館人民日報社舊址將軍嶺(劉伯承墓等)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鄧小平故居劉伯承故居涉縣冀南銀行舊址朝鮮義勇軍總部舊址朝鮮義勇軍紀念館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舊址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邯鄲起義指揮部舊址歷史文化街區邯鄲道(又名串城街,包含秦始皇誕生地紀念館、藺相如回車巷、廉頗將軍府、學步橋等)冰雕館廣府古城冰雕館隕石坑大隕石休閑娛樂1801五號公館木星會館名人休閑會館南湖水上樂園新世界水上樂園康業溫泉休閑世界濱水休閑酒吧街美麗匯音樂會所王府花園世界印象商務會所●茶餐廳邯鄲文化藝術中心
⑽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排名是怎樣的
10.青化寺長老吳雲青(160歲)
在我國的福建,有一位名為陳俊的老人,因為他生於唐朝(公元881年),死於元朝(公元1324年),整整活了443年。陳俊為人正直,樂於助人,極受鄉間鄰里的敬重。據說他的年歲越來越高的時候,肌肉出現了萎縮,身軀變得越來越小,最後就像是個小孩子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