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聽書齋
❶ 明湖居聽書的關於此書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原題為「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作者清末劉鶚,(1857~1909)筆名鴻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支持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記敘文中縱使記述靜物,有時也要加入動態的敘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聽書》是很典型的例子。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調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老殘游記》(劉鶚)、《官場現形記》(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曾樸的《孽海花》。並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❷ 《南山業疏》雲:「齋謂齋也,齋一其心」怎麼讀這兩個齋字
嗯吶,三葉淑雲災未在也在一起,嗯,這兩個字念齋是聊齋自己的。哎,我想這個肯定是有相關的。
❸ 山東廣播文藝頻道的三味聽書齋有聽過的看一下
網頁鏈接在線收聽,下載收聽,回味經典網頁鏈接
❹ 高分懸賞!三味聽書齋路林濤、江帆播講的評書《蕭十一郎》MP3格式的有聲小說。
我現在聽到有聲小說網裡面就有啊 MP3格式免費下載你看一去看下
東方聽書網
❺ 溫州電台三味聽書齋里以前放的神鵰俠侶在哪找的到(帶古天樂版電視劇里音樂的)
《英雄的黎明》
❻ 清風閣傳奇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清風閣傳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清風閣傳奇.txt大小:1.12M
已經過網路安全檢測,放心下載
點擊下載
內容預覽:
魔星大陸,天空蔚藍,土地沃黑。這是一個法師與武者相映交輝的世界,法師調用各種不同的元素,武者則吸收靈氣。按理來說,武者與法師的地位身份應該對等,但這片大陸的靈氣密度遠低於元素的密度,這就決定了同級別的法師比之武者實力更強大。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世界,法師無疑站在了這個大陸的頂峰。
大陸上有五大帝國,地理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排列。北方是洪武帝國,南方有冰凌帝國和獸人帝國,西方是迷夢帝國,東方則是飄渺帝國。
洪武帝國的帝都武門內有一處「聽書齋」,匪夷所思的是,它每月只開張一天,不收取分文,不允許鬧事,遵循達者為先。
今天適逢是它本月唯一的開張日,大清早的,一群穿的五花八門,各色各異的人龍便蜂擁而來,場面聲勢浩大!文人與武者同台那叫文武雙全,武者與法師並列那叫火花四濺,但當一排排虎背熊腰的壯漢同時噤若寒蟬,小心翼翼的坐在台下,猶如小孩子在私塾讀書那般,這就應叫嘆為觀止!這些壯漢都曾在這里鬧事,現在……
❼ 三味聽書齋
是不是片花是,一卷書二人談,三味齋,四方客,五音六律,七嘴八舌啥的哪個?後面的記不住了我特小的時候聽過
❽ 有誰還記得曾經的評書《蕭十一郎》的片尾曲名叫什麼是搖滾的
唐朝樂隊的《傳說》,樓也是三味聽書齋的老客吧~~ 王傑的那首是片頭曲,中間配樂部分有的用得是《卧虎藏龍》的原聲音樂~
❾ 明湖居聽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中心思想:
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也表現出作者支持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
(9)五味聽書齋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原題為「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記敘文中縱使記述靜物,有時也要加入動態的敘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聽書》是很典型的例子。
賞析:
《明湖居聽書》描寫民間藝人王小玉精妙絕倫的鼓書技藝,有「文章絕調」之譽。藝術上的成功,很赤濟呈度上得力於「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例如,在再三鋪墊、反復烘托之後,寫小玉登台說書:「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象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
三萬六千個毛孔,象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劉鸚十分善於通過「比喻(博喻)」使只可意會、難於言傳的聽覺形象轉換為具體可感、易於體會的其它感覺。
「聲音」「入耳」感到「伏貼」、「暢快」原是聽覺感知,但作者卻說成是「五臟六腑」感到「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覺得「暢快」。
寫白妞說書的精湛技藝 ,寫得非常成功。全文從寫作方法上看,襯托方法有其顯著特色:用動襯靜 ,環境烘托,蘊含狂熱觀眾,襯托說書魅力。說唱的聲音之美
,並無實體形象。
全靠聽覺鑒賞,直接描寫很不容易,因而小說開頭落筆不凡,極力描寫戲園的盛況,聽書的很早就到了戲園。不過 10點,「園子里已經坐得滿滿的了」 。
11點鍾,許多官員也「陸續進來」,不到 12點 ,「前面幾張空桌俱已滿了」。其實,白妞說書是在下午
1點鍾。聽書的人多。園內已經坐滿,但「不斷還有人來」。
因為人多 ,「看坐兒的也只是搬張短凳,在夾縫中安插」。老殘也是使了錢 ,「才弄了一張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聲音嘈雜。人們彼此招呼,高談闊論,說笑自如,嘰嘰喳喳,亂扯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