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在瓦肆里聽書是什麼時候

在瓦肆里聽書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1-07-07 04:44:50

⑴ 瓦肆是什麼

兩宋時期,隨著農業的發展,商業日趨繁榮,人口不斷向大都市聚集。北宋都城開封和南宋都城臨安,人口最多時,都超過百萬。所以,許多史學家認為兩宋時期市民階層已經出現。市民需要娛樂,百戲雜技藝人流落到民間要養家糊口,這樣市民階層接納了百戲雜技藝人。百戲雜技在市井演出要場地,於是瓦肆就應運而生了。
編輯本段瓦肆解釋
是隨著宋代市民階層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游樂商業集散場所。瓦肆又稱「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畫其特徵,與建築無關。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解釋說:「瓦舍,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上說:北宋京都開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由此可見,北宋都城瓦肆之多,規模之大。南宋臨安也一樣。《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臨安有名的瓦肆應有清冷橋畔的南瓦、三元樓的中瓦、眾安橋的北瓦、三橋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內有勾欄十三座。瓦肆中為了便於表演和分隔觀眾,常用欄桿或布幔隔擋,當時人稱「勾欄」,並非後世專指妓院的那種勾欄。 瓦肆集聚了眾多百戲雜技藝人,競爭很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遜者走人,刺激著百戲雜技向更高的境界發展。《武林舊事》上說:技遜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欄,只在耍鬧寬闊之處做場者,謂之『打野呵』,此又藝之次者。」打野呵者流散到全國各地州縣,能立住腳的自然不流動。於是,全國各地州縣也都出縣瓦肆。 總之,瓦肆技藝萌芽於隋唐,興盛成熟於兩宋。瓦肆的興起,使本來發源於民間的百戲雜技重新回到民間。

⑵ 得到app在哪裡看每日聽書會員到期時間、

在「我的」頁面的訂單里可以看到會員到期的時間的,我平時就是就是抱著手機聽聽書,看看小紅象上的東西,既能學到知識,又能賺點,還是挺有用的。

⑶ 瓦肆是什麼

編輯本段瓦肆
兩宋時期,隨著農業的發展,商業日趨繁榮,人口不斷向大都市聚集。北宋都城開封和南宋都城臨安,人口最多時,都超過百萬。所以,許多史學家認為兩宋時期市民階層已經出現。市民需要娛樂,百戲雜技藝人流落到民間要養家糊口,這樣市民階層接納了百戲雜技藝人。百戲雜技在市井演出要場地,於是瓦肆就應運而生了。
編輯本段瓦肆解釋
是隨著宋代市民階層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游樂商業集散場所。瓦肆又稱「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畫其特徵,與建築無關。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解釋說:「瓦舍,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上說:北宋京都開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由此可見,北宋都城瓦肆之多,規模之大。南宋臨安也一樣。《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臨安有名的瓦肆應有清冷橋畔的南瓦、三元樓的中瓦、眾安橋的北瓦、三橋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內有勾欄十三座。瓦肆中為了便於表演和分隔觀眾,常用欄桿或布幔隔擋,當時人稱「勾欄」,並非後世專指妓院的那種勾欄。 瓦肆集聚了眾多百戲雜技藝人,競爭很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遜者走人,刺激著百戲雜技向更高的境界發展。《武林舊事》上說:技遜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欄,只在耍鬧寬闊之處做場者,謂之『打野呵』,此又藝之次者。」打野呵者流散到全國各地州縣,能立住腳的自然不流動。於是,全國各地州縣也都出縣瓦肆。 總之,瓦肆技藝萌芽於隋唐,興盛成熟於兩宋。瓦肆的興起,使本來發源於民間的百戲雜技重新回到民間。

⑷ 在宋代,說書和聽書這些娛樂項目,一般在哪些場所進行

瓦子又稱「勾欄」、「瓦肆」、「瓦舍」,為表演場所,以極其豐富的曲藝說唱雜技等表演為內容,一種更為大眾性的享樂消費異軍突起。在北宋汴京城裡,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欄50餘座。之所以叫「瓦子」是因為當時沒有一個現成的名稱,古人發現這類玩鬧之徒忽聚忽散,猶如磚瓦之屬,便將其聚會玩鬧的場所稱作「瓦舍」、「瓦子」。南宋末年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瓦舍者,謂其來者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

⑸ 《聽書》里的"書"指什麼

聽書裡面書一般是指各種故事,奇聞異事,講給大夥聽

⑹ 在音樂中勾欄.瓦肆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勾欄,又作勾闌或構欄,宋代勾欄多同瓦市有關。瓦市,又名瓦舍、瓦肆或瓦子,是大城市裡娛樂場所的集中地,也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相當於現在的戲院。

⑺ 歷史上的瓦肆是什麼意思

瓦肆是隨著宋代市民階層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游樂商業集散場所。瓦肆又稱"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畫其特徵,與建築無關。
瓦肆是隨著宋代市民階層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游樂商業集散場所。瓦肆又稱「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畫其特徵,與建築無關。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說:「瓦舍,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上說:北宋京都開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由此可見,北宋都城瓦肆之多,規模之大。南宋臨安也一樣。《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臨安有名的瓦肆應有清冷橋畔的南瓦、三元樓的中瓦、眾安橋的北瓦、三橋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內有勾欄十三座。瓦肆中為了便於表演和分隔觀眾,常用欄桿或布幔隔擋,當時人稱「勾欄」,並非後世專指妓院的那種勾欄。
瓦肆集聚了眾多百戲雜技藝人,競爭很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遜者走人,刺激著百戲雜技向更高的境界發展。《武林舊事》上說:技遜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欄,只在耍鬧寬闊之處做場者,謂之『打野呵』,此又藝之次者。」打野呵者流散到全國各地州縣,能立住腳的自然不流動。於是,全國各地州縣也都出縣瓦肆。
總之,瓦肆技藝萌芽於隋唐,興盛成熟於兩宋。瓦肆的興起,使本來發源於民間的百戲雜技重新回到民間。

⑻ 在豆瓣兒App里,我找不到。聽說的入口。我怎樣才能聽書

豆瓣聽書是個獨立的軟體好像,聽書的話我建議喜馬拉雅fm 要好一些

⑼ 在宋代各種瓦肆伎藝是如何形成的

在宋代汴京、杭州等工商業繁盛的都市裡,為了市民的娛樂,各種瓦肆伎藝應運而生。「瓦肆」即「瓦子」或「瓦舍」,它的出現,說明各種民間伎藝已長期集中在固定地點演出,這就有利於各種伎藝的交流和它們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東京夢華錄》記北宋汴京的瓦子說:「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50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納數千人。」《武林舊事》記南宋杭州演出的伎藝有50多種,瓦子23處,每個瓦子又包含若干座「勾欄」。當時北瓦內的勾欄有23座。

熱點內容
聽書秦始皇傳 發布:2025-08-13 21:14:23 瀏覽:148
小說名字含錦綉的 發布:2025-08-13 21:03:27 瀏覽:275
有本系統抓鬼類小說主角名字叫楚浩 發布:2025-08-13 18:50:28 瀏覽:542
票兒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13 18:40:15 瀏覽:798
小說排行前100名2016 發布:2025-08-13 18:09:50 瀏覽:130
有關女特工重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3 17:34:21 瀏覽:441
推薦聖鬥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3 17:30:32 瀏覽:176
言情短篇小說甜寵 發布:2025-08-13 17:05:01 瀏覽:219
騰訊qq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8-13 16:53:49 瀏覽:156
友情小說名字大全 發布:2025-08-13 16:45:47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