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李娟的夏牧場
① 人民文學獎的歷屆情況
人民文學獎
1986年4月,第一屆人民文學獎評選揭曉,共有13部長篇小說獲獎:
魏巍《東方》、莫應豐《將軍吟》、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古華《芙蓉鎮》、張潔《沉重的翅膀》、劉心武《鍾鼓樓》、柯雲路《新星》、秦兆陽《大地》、王蒙《青春萬歲》、蘇叔陽《故土》、焦祖堯《跋涉者》、巴人《莽秀才造反記》、李納《刺綉者的花》。
13部作品中,前6部已分別獲第一屆、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這13部作品,是從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至1984年8年間出版的130多部長篇小說中評選出來的。 「炎黃杯」人民文學獎
1994年底評出。評獎范圍為1986-1994年九年間以人民文學出版社名義出版的長篇小說(含長篇紀實文學)。
長篇小說:張煒《古船》、王蒙《活動變人形》、宗璞《南渡記》、劉白羽《第二個太陽》、魏巍《地球的紅飄帶》、王洪溥《戰爭和人》三部曲、陳忠實《白鹿原》、王安憶《紀實與虛構》。
長篇歷史報告文學:麥天樞、王先明《昨天——中英鴉片戰爭紀實》。
紀實文學:鄧賢《大國之魂》和《中國知青夢》。
中篇小說:鄧一光《大媽》、鄭兢業《孤墳》。 評選范圍1995-2000年
長篇小說
阿來《塵埃落定》、鄧一光《我是太陽》、周大新《第二十幕》、方方《烏泥湖年譜》、王蒙「季節」系列(《戀愛的季節》、 《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 《狂歡的季節》) 、周梅森「中國製造」三部曲、王小鷹《丹青引》、柳健偉時代三部曲之一、之二(《北方城郭》、《突出重圍》)、李佩甫《城市白皮書》、海誠《新西遊記》、張宇《疼痛與撫摸》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趙德發中國農民三部曲之一、之二(《繾綣與決絕》、《君子夢》)
紀實文學
鄧賢《流浪金三角》、郝在今《協商建國》、陳桂棣《淮河的警告》
詩歌
海子《藍星詩庫海子的詩》 、食指《藍星詩庫食指的詩》
散 文
張承志 《中華散文珍藏本張承志卷》 、吳冠中 《畫外畫吳冠中卷》 優秀中篇小說獎:熊正良《我們卑微的靈魂》、荊永鳴《北京候鳥》、池莉《有了快感你就喊》
優秀短篇小說獎:鄭微《大老鄭的女人》、戴來《茄子》
優秀散文獎:周曉楓《你的身體是個仙境》、黃集偉《借一張嘴、說美麗臟話》
優秀詩歌獎:李元勝《景象》、桑克《時光登記簿》、大解《神秘的事物》 優秀中篇小說獎:映川《不能掉頭》、曉航《師兄的透鏡》、陳應松《馬嘶嶺血案》
優秀短篇小說獎:莫言《月光斬》、張楚《長發》、須一瓜《毛毛雨飄在沒有記憶的地方》
優秀散文獎:於堅《火爐上的湖泊》、格致《減法》
優秀詩歌獎:雷抒雁組詩《明明滅滅的燈》、張執浩的組詩《覆蓋》 本屆「茅台杯」的評選時間范圍為2004年11期至2005年10期《人民文學》,為讓更多的作者有獲獎機會,凡獲得過往屆「茅台杯」的作者將不在評選之列,今後將仍然尊奉這一原則。
優秀中篇小說獎:山西女作家葛水平《喊山》、福建作家楊少衡《林老闆的槍》、遼寧作家孫春平《怕羞的木頭》
優秀短篇小說獎:寧夏作家石舒清《果院》、北京作家劉慶邦《鴿子》
優秀散文獎:周國平《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馮唐《浩浩盪盪的北京》
優秀詩歌獎:雷平陽《秋風辭》、劉川《這樣或那樣》
特別優秀獎:杜衛東、張建術、趙劍平的報告文學《國酒當歌》 優秀中篇小說獎:四川作家羅偉章《奸細》、加拿大華裔作家張翎《空巢》、福建作家陳希我《上邪》
優秀短篇小說獎:寧夏作家郭文斌《吉祥如意》
優秀散文獎:夏榆《黑暗中的閱讀與默誦》、舒婷《老房子的前世今生》、陳染《我究竟在這艘人世之船上浮想什麼》
優秀詩歌獎:傅天琳《六片落葉》、湯養宗《在漢詩中國》 本屆活動的評選范圍是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的作品。與前四屆不同的是,本屆將長篇小說也納入評獎范圍。
優秀長篇小說獎:麥家的長篇《風聲》
優秀中篇小說獎:魯敏的《思無邪》、田耳的《一個人張燈結綵》
優秀短篇小說獎:阿來的《短篇三篇》、陳忠實的《李十三推磨》
優秀散文獎:汗漫的《一枚釘子在寧夏路上奔跑》、江少賓的《地母徵婚》
優秀詩歌獎:古馬的《古馬的詩》、白堊的《青藏詩章》 本屆「茅台杯」人民文學獎的評選時間范圍為2007年11期至2008年10期的《人民文學》,為讓更多的作者有獲獎機會,凡獲得過往屆「茅台杯」人民文學獎的作者將不在評選之列,今後將仍然遵奉這一原則。
優秀長篇小說獎:江蘇作家畢飛宇的長篇《推拿》
優秀中篇小說獎:甘肅作家葉舟的《羊群入城》、遼寧作家馬秋芬的《朱大琴,請與本台聯系》、河南作家計文君的中篇《天河》
優秀短篇小說獎:女作家姚鄂梅的《秘密通道》
優秀散文獎:塞壬的《轉身》、張悅然的《月圓之夜及其他》
優秀詩歌獎:詩人阿門的《中年心跡》、商澤軍的《奧運中國》
特別獎:趙劍平的報告文學《巴拿馬誘惑》 評獎的范圍,是2008年11月到2009年10月之間,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和報告文學作品。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特選作品:王樹增《解放戰爭》、徐坤《通天河》
長篇小說: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中篇小說:袁勁梅《羅坎村》、東紫《春茶》
短篇小說:鐵凝《伊琳娜的禮帽》、張煒《東萊五記》
散文:王小妮《二00八上課記》、蔣方舟《審判童年》
詩歌:牛漢《詩七首》、劉希全《南宋庄》 評獎的范圍,是2009年11月到2010年10月間,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和非虛構作品。2010年新增設了非虛構作品獎
長篇小說
《少年張沖六章》楊爭光2010年3期
《白雪烏鴉》遲子建2010年8期
中篇小說
《趕馬的老三》韓少功2009年11期
《望斷南飛雁》陳謙2009年12期
短篇小說
《地下室里的貓》張玉清2010年6期
《花與舌頭》 黃驚濤 2010年8、9、10期
非虛構
《梁庄》梁鴻2010年9期
《詞典:南方工業生活》 蕭相風 2010年10期
散文
《一塊土地》賈平凹2010年8期
《風雨(洛神賦)》馬伯庸2010年9期
詩歌
《生如夏花》劉立雲2010年10期
《蝴蝶》沈浩波2010年1期
特別行動獎
《中國少了一味葯》慕容雪村2010年10期 評獎的范圍是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間在《人民文學》雜志上發表的小說、散文、詩歌和非虛構作品。
長篇小說
方方武昌城2011年3期
海飛向延安2011年7期
中篇小說
姚鄂梅你們2011年4期
王十月尋根團2011年5期
短篇小說
李浩爺爺的「債務」 2011年9期
蔣峰遺腹子2010年11期
非虛構小說
喬葉蓋樓記2011年6期
拆樓記2011年9期
非虛構
李娟《羊道》系列
春牧場2010年11期
夏牧場(一) 2011年2期
夏牧場(二) 2011年4期
散文
駱以軍夢遊街2011年4期
塞壬托養所手記2011年10期
詩歌
周雲蓬不會說話的愛情2011年3期
路也 心臟內科2011年10期 2012年12月11日,2012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學獎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頒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張健,副主席何建明,書記處書記李敬澤等出席頒獎典禮 。
在2012年新增設的迎接十八大特選作品中,獲獎的是何建明的長篇報告文學《國家》和徐坤的話劇劇本《金融街》。
長篇小說獎得主分別是李佩甫(《生命冊》)和魯敏(《六人晚餐》)。
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家分別是美籍華人陳謙(《繁枝》),魯迅文學獎得主曉航(《蟬生》)和南京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師餘一鳴(《憤怒的小鳥》)。
非虛構獲獎作家是詩人於堅(《印度記》)和王手(《溫州小店生意經》)。
散文獲獎得主是蔣藍(《在繁體字的迷宮中》)。
詩歌獎得主軒轅軾軻(《贈李白》)和羽微微(《秋色微涼》)。 2013年度人民文學獎11日在京頒獎,11部優秀作品獲此殊榮。
本屆評選委員會由格非、李洱、賀紹俊、霍俊明等作家、評論家和資深編輯組成。阿來的《瞻對:兩百年康巴傳奇》斬獲「非虛構」大獎;喬葉的小說《認罪書》獲得長篇小說優秀獎;陳河的小說《猹》和肖江虹《蠱鎮》獲得中篇小說優秀獎;畢飛宇《大雨如注》和賈平凹的《倒河流》獲得短篇小說優秀獎;賀捷生的《父親的雪山,母親的草地》、周曉楓的《齒痕》獲得優秀散文獎;劉年的組詩《虛構》、榮榮的組詩《聲聲慢》獲共享詩歌獎。新增設的翻譯獎由魏友敦(Jim Weldon)獲得. 2014年度人民文學獎於2014年11月在魯迅文學院頒發。
劉醒龍的《蟠虺》和嚴歌苓的《媽閣是座城》獲得優秀長篇小說獎。
邵麗《第四十圈》和畀愚《新記》獲優秀中篇獎。
朱文穎的《凝視瑪麗娜》和向祚鐵的《幸運兒和他的朋友》則獲優秀短篇獎。
優秀散文獎頒給汗漫《婦科病區,或一種藝術》和帕蒂古麗《被語言爭奪的舌頭》。
吉狄馬加《我,雪豹》及馬新朝《中原詩志》獲詩歌獎。
2014年的特別獎頒給了老詩人李瑛的《抒懷六章》。
新增設的翻譯獎授予約書亞·戴爾和埃莉諾·古德曼。
② 李娟是陳峰的母親那個小說
你好,很高興幫助你
為你解答問題,疑問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 初步看這不是什麼問題,相反可能說明你的男朋友比較害羞、內向。畢竟你們交往才不過4個月,給自己和對方點時間,如果是有緣人的話,相信你們就會更進一步的,倒時候你所說的這些統統不是問題。個人意見而已,僅此哦!
③ 羊道深山夏牧場怎麼寫300字讀後感300字
羊道.深山夏牧場 讀後感:
1.
「羊道」系列是李娟與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歷經寒暑跋涉後,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共分三卷.這是第三卷,講述的是在發生在深山夏牧場的故事.
在李娟筆下,這支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真正意義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觀得以呈現.這是一種與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滿了艱辛、苦難而又自有其尊嚴與樂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天長地久也要一直走一直走……
從春牧場到前山夏牧場,到深山夏牧場,到冬牧場,這本是系列裡最後來讀的李娟作品.日子彷彿都一樣,又彷彿大不同.好像已經熟悉了扎克拜媽媽家的一切,卡西帕和斯馬胡力就如同生活在身邊的親人一樣了.但又篇篇日日都有新鮮.比如擀氈,比如山羊.也許是老了吧,以前的我會極度嚮往像李娟一樣去體會真實不同的生活,可是現在卻很膽怯,害怕孤獨,害怕辛苦,尤其害怕寒冷.同時,也害怕面對自己天天逗趣趕放的小羊成為桌上的一道菜.夏牧場還是延續春牧場的風格,可愛地敘述著一切,雖然也有思考,但不像冬牧場最後有略顯沉重的總結評述.其實,誰也無力改變什麼,歷史總是推動著人向前走,還是感謝能讀到這些文字,了解這樣的生活,假以時日,這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存在了,起碼還曾有李娟真實地記錄過這些,不是以「專家」「學者」的身份,而是一個普通的氈房裡居住的女子的眼和筆,告訴我們這一切.
2.
這個8月很幸運,邂逅了李娟,並與她一起沉醉於那個美麗安靜的草原世界.
好多年來已經沒有一個作家的書能讓我有一口氣看完的沖動了,但這個8月,我一口氣把李娟所有的作品全部讀完,文字干凈而利落,不僅我喜歡讀,連十一歲的妞妞也非常喜歡,天天捧著她的書不離手.這也是這么些年為數不多的適合母女共讀的書了.
李娟筆下的哈薩克世界,既簡單,艱苦,枯燥,又浪漫,快樂,知足.那些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下,始終滿足又堅強的鮮活的生存著.讓生活在城市裡的滿是慾望的我們都覺得有種羞愧.讀李娟的書,讓人有一股清新,溫暖而幸福的感覺 .對比著女孩筆下的寂寞,悲傷,才會讓你覺得以往的種種不如意是多麼的無病呻吟.
李娟是不幸的,從小的生活顛沛流離,與七十多歲的外婆九十多歲的太外婆生活在一起,靠撿**為生,造就了她敏感而自卑的心,但無疑,李娟又是幸運的,正是困苦的經歷成就了她的敏銳,細膩與樂觀幽默.才有機會讓把她生活點點滴滴都轉化成筆下那行雲流水的文字,才讓我們有機會與草原上的人們心靈接觸.
想回歸自然,想獲得心靈的清凈,想更多的了解哈薩克人的世界,請跟隨著李娟一起在阿勒泰的草原深思,發呆吧!
④ 李娟寫媽媽的小說叫什麼
好像沒有專門寫她媽媽的書,關於她媽媽都是寫著寫著就寫了的,記得好像有寫媽媽的宗教,媽媽去旅遊的故事(這兩個應該在博客里你找找),還有她和媽媽、外婆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在她寫的文章里有。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九篇雪這幾本你都可以找來讀一讀,作者就是寫她生活的地方,生活著的故事……
⑤ 李娟書中的索勒是什麼
正在看李娟的前山夏牧場,還沒看完,也好想知道索勒是什麼。
⑥ 女醫胎穿古代家,媽媽叫李娟的小說是哪部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
你說的應該是《阿勒泰的角落》
如滿意請採納
⑦ 小說裡面的李娟後來怎麼樣了
死了
⑧ 阿勒泰的女作家李娟結婚了么
李娟,女,籍貫四川遂寧,1979年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123團(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烏蘇市車排子鎮),1999年開始寫作。李娟在孤寂中迸發天才的力量,以渾然天成的筆觸抒寫生之愛戀。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並出版過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收獲評價頗高,被譽為文壇清新之風,來自阿勒泰的精靈吟唱。 李娟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從未受過任何專業文學訓練,1999年開始寫作。她的上一本散文集《九篇雪》已經在市場絕跡多年,最近才分別推出了新作《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李娟的文字都來源於她的生活感悟:養雞、賣雜貨、做裁縫、種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薩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 一眾文壇大腕們認為,她的散文為災難病痛提供了一種全新解讀,她筆下的人物盡管貧窮,卻懷抱善心與向上的快樂,「這個普通牧民女子讓人們發現,被各種『陰謀論』、『末日說』充斥的人心,有多渴望一種脈脈溫情、撫慰內心的文學」。 朱天文在看完《阿勒泰的角落》後說:「我在台北,我讀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議我同時就在李娟那唯一無二的新疆。」 她的文字似乎仍舊帶有一絲古代敘事歌謠的韻律氣質,自發、自在,而且自成風格。純凈樸素本色的語言展現了阿勒泰的迷人美麗。 《人民文學》雜志主編李敬澤評價:「李娟重新界定了寫作者的身份,那是一個在大地上和風雨中跋涉的人。」作家孫甘露說:「李娟告訴我們何謂渾然天成。」 文學作品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散文《羊道·春牧場》、《羊道·夏牧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