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英雄多達和莎蔸泉的故事全文小說

英雄多達和莎蔸泉的故事全文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10 15:40:55

㈠ 誰能說全魔獸世界裡100個英雄的故事俺加分100

血色十字軍指揮官莫格萊尼版:
已經好久沒有感覺陽光了..

看著自己手下人眼裡的狂熱,我有時也會想.想我們以前加入血色十字軍的宣誓.

到底是怎麼了?

血色十字軍的審訊室現在已經充滿了一種詭異的味道...

不但如此,十字軍裡面也開始有傳言,傳言懷恩已經變成了一名死靈法師..

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自己對自己說"是流言,流言而已,不能相信"

但是看著懷恩日漸蒼白的臉和血紅的雙眼,我的心在顫抖..

這到底是怎麼了?

當初加入十字軍的哪個美麗純潔的大檢查官怎麼了?

當初加入十字軍的哪個意氣風發,立志收復失地的指揮官怎麼了?

當初加入十字軍的那個睿智,雙目充滿了正義與威嚴的法師怎麼了?

當初加入十字軍的那頭凶獸和哪個好戰的英雄又怎麼了?

我一遍一遍的不停拷問自己.

在那個看起來充滿了公正與神聖的血色大教堂.

大檢查官懷特邁恩版:

我的名字叫懷特邁恩.

我的未婚夫叫莫格萊尼.

我的家在洛丹倫.

我加入血色十字軍的原因是收回我的家.

我的信念是.........

我突然在教堂里想起了我以前加入血色十字軍的時候的宣誓.

我要奪回我的家..

血色十字軍的敵人是亡靈,並不是那些染上了瘟疫的無辜人們.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給血色的高層說過.但是他們總是找借口敷衍過去.我也無可乃何.

某一天,我在血色拷問室里看到了血腥的場面.

一個男人被吊在空中,然後一個十字軍在他面前用刀殺死了他的妻子.

"我聞到了你身上有亡靈的氣息,血色十字軍一定會戰勝亡靈天災!"

我聽到了哪個十字軍幾乎咆哮的聲音.

當天我幾乎是在魂不守舍的狀態下走出了血色修道院.

"救命..救救我..."

我走出修道院聽到的聲音.

順著聲音找過去,是一個亡靈.

我厭惡的擺了擺手,正准備殺掉那個亡靈的時候.

我看到了..

那一套熟悉的血色制服.

"法爾班克斯?"

我驚呆了.曾經的朋友,曾經的同伴,此刻卻變成了自己將要消滅的東西...

我無法下手.

雖然他是一個穿者血色制服的亡靈.

於是我把他藏到了血色大教堂的一個密室里.如果他被血色十字軍的人發現了,那一定會死得很悲慘.就連普通平民都遭到那樣的待遇,不知道他們看到真正的亡靈會做出什麼事來.

不過噩夢沒有停止.

膚色變白.

雙眼變紅.

思想不受控制.

難道....

我染上了瘟疫...

最可怕的事終於來到了.

我不知道怎麼面對莫格萊尼和曾經的同伴們.

我想了一整晚.決定隱瞞這個事實.我想在教堂里,和莫格萊尼在一起...如果瘟疫傳染的話,就讓那群瘋子去死吧!他們是自作自受!

瘟疫帶走了我的太多,也為我帶來了太多.

此刻的懷特邁恩,並不是一名檢查官,而是一名普通女人.

原諒我吧.讓我在這一生中.自私一回.

艾德溫·范克里夫不為人知的故事

艾德溫.范克里夫,臭名昭著的迪菲亞兄弟會的幕後首領,聯盟第一個副本死亡礦坑的總Boss,人人慾殺之後快的大魔頭。

這個聯盟玩家從1-20級成長期間就一直與其打交道的迪菲亞兄弟會的首腦,如果僅僅只是個佔山為王的土匪頭子,難免流俗,好在暴雪沒有讓我們失望。

如果只是土匪,怎麼能在暴風城天子腳下的領地里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如果只是強盜,怎麼能讓人民軍的領袖在聽到他的名字時大驚失色?

如果只是惡棍,怎麼能與傳說中修建新暴風城的石匠工會扯上關系?

如果只是暴徒,怎麼會在作戰時高呼「你們這些走狗,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

我們在調查迪菲亞兄弟會案件的過程中通過這些零星的線索看出范克里夫絕非常人,然而只有等到我們帶著他屍身上搜出的信件,到暴風城中找到他童年的夥伴時,才能對這個梟雄的一生有個大概的了解。

巴隆斯.阿歷克斯頓(就是暴風城教堂區那個建築師)原本住在西部荒野。那個時候,當地資源豐富,人民安居樂業,跟他一起在這里生長的,還有名為艾德溫.范克里夫的夥伴。年輕時的范克里夫強壯,聰明;後來兩個對建築建設抱有共同愛好的青年加入了大名鼎鼎的石匠工會,通過多年的努力,范克里夫終於接過了前任的擔子,坐上這個以承建大型工程而享譽聯盟的建築工會的頭把交椅。石匠在范克里夫的領導下日益紅火,終於在幾年前接到了皇室重建暴風城的訂單。

受皇室重託重建暴風城,這是怎樣巨大的工程!榮譽,金錢,才能的肯定與發揮,可以想像,石匠年輕的首領站在事業頂峰的那個時候,是怎樣的春風得意。

范克里夫和他工會的夥伴們不負眾望,幾年心血換來了一座如今人人有目共睹,宏偉壯麗的新暴風城。然而在竣工的那天,等待他們的卻是肥腸肚滿的貴族們冰冷的答復:王室為戰爭預算所累,無錢支付工程費用。

是真的沒錢,還是存心抵賴?范克里夫沒有去考慮這個問題,年輕氣盛的首領只看到貴族們在城中尋歡作樂時,千百和自己一起用血汗堆起這座暴風城的工會兄弟們卻在等著養家糊口的工錢。

貴族們答應給工會中少數元老加官進爵,然而出於對工會和兄弟們的忠誠與責任,范克里夫斷然拒絕了貴族們的收買。在他的策劃帶領下,石匠工會成員發起暴動,突破王師的包圍向鄉間散去。在突圍過程中,范克里夫的兩個朋友沒能跟上他的腳步:童年的好友巴隆斯.阿歷克斯頓留在城中,並最終向權貴們妥協,日後成了城裡的建築師;忠心耿耿的副官巴基爾.斯瑞德被貴族軍俘虜,關押在暴風城監獄中,從此沒了音訊。

財富,地位,榮譽,家庭,夢想,友人……一夜間失去了所有這一切,范克里夫的心中只剩下對暴風城貴族刻骨的仇恨和復仇的慾望。為了建設而存在的石匠工會從此在艾澤拉斯消失,為了破壞而存在的迪菲亞兄弟會悄悄誕生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范克里夫緊鑼密鼓,按部就班的實施著他的復仇計劃:他利用自己對西部荒野的了解迅速在故鄉拓展兄弟會的勢力並霸佔區域里富庶的金礦。利用金礦的利潤他除了進一步發展兄弟會,還在地下構築了龐大的基地,收買了地精等聯盟,並開始建造一艘巨型炮艦。范克里夫的計劃很明顯:炸毀暴風城!寧可親手毀掉自己和兄弟們血汗的結晶,也不讓它白白落到無恥的貴族手裡。

然而他的行為卻引起了西部人民軍,這支農民們自發組織起來保衛自己家園的軍隊的注意。「高級知識分子」出身的范克里夫似乎不認為這些幾天前還拿著鋤頭的鄉下農人能阻礙自己復仇的大計。但事實證明,這一疏忽,加上內部出現了叛徒,最終斷送了他精心的布局,甚至賠上了他自己的人頭。

艾德溫.范克里夫,究竟是為禍人類王國境內安全,欺壓善良百姓圖謀不軌的十惡不赦之人;還是不肯屈服不公正待遇,奮起與腐朽權貴斗爭的英雄?或許,兩者都不是。他即不是革命者,也不是野心家,他只是一個復仇者。為了復仇不擇手段,不在乎更多其實同樣飽受貴族欺壓的民眾的利益,執著讓他的目光變的狹窄。這註定了他最終的失敗,卻也證明了他是一個血性十足的男人。

人民軍的領袖在得知迪菲亞幕後首領的真實身份時驚恐的低呼「那個男人不好對付」;暴風城軍情七處的馬迪亞斯.肖爾言語中對他贊賞有加;他的副官巴基爾.斯瑞德被俘虜後拒不投降,甚至在監獄里聯絡其他的同夥組成了兄弟會的內應並發起暴動;他的童年好友,石匠最後的倖存者之一的巴隆斯.阿歷克斯頓在看到那封來信後唏噓感嘆:「艾德溫,你還是跟當年一樣,一點也沒有變啊」。而這個時候,我們再想起那個高大的身影,那個臨死前還在高呼「你們這些王室的走狗,我們的行為是出於正義」的男人……

正義,究竟是誰在以你之名屠戮無辜?

針對鹿盔的中傷該結束了

針對范達爾·鹿盔的謠言和中傷,可以終止了

以前看了不少流傳的非官方翻譯的流沙戰爭,把范達爾·鹿盔描述了很不好,我今天看了官方翻譯文章《安其拉流沙之戰官方劇情公布》,才知道以前文章裡面有很多的錯誤。

1:范達爾·鹿盔兒子死後的撤離命令
原文:
她瞥見了一隻龐然大物所投下的黑暗陰影,其拉蟲人將軍不知何時已經沖入了暗夜精靈軍隊的陣中,整揮舞著刃一樣鋒利的雙鉗如割麥一般收割著周圍所有人的生命。接著,她聽見了范達爾鬼泣的一般聲音:「撤退」。這道指令穿越了沙塵暴,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

從上面可以看出,范達爾·鹿盔雖然很悲傷,但是並沒有情緒失控,更沒有停止指揮,撤離命令很及時。

2:范達爾·鹿盔造成了龍無謂的犧牲
原文:
所有的部隊在四支巨龍軍團的協助下開始向古城的方向緩慢地推進。巨龍為暗夜精靈取得了制空權,它們利用著自己強勁的吐息與無堅不催的力量收割著其拉蟲人的生命,地面上的范達爾與希洛瑪,以及他們麾下的士兵,已經幾乎是在冒著蟲屍之雨前進了。漸漸地,暗夜精靈與巨龍的聯軍組成了一道緩緩推進中的牆,壓迫著蟲群向安其拉古城的方向前進。
然而,古城的城門卻仍然在向外噴涌著蟲群,它們以著極高的密度與與速度沖擊著聯軍陣形在城門口的那一點,宛如奔騰的海潮沖擊著石堤。聯軍在此所能做的一切不過是維持戰線而已,任何繼續推進的嘗試都是不可能的了。

「我們需要犧牲……」默念這樣的語句,綠龍領袖麥琳瑟拉,紅龍領袖凱雷斯特拉茲和藍龍領袖亞雷戈斯默默離開了編隊,收緊雙翼,他們龐大的身軀如鷹隼一般敏捷,高速俯沖向古城,希冀自己能夠將城門口的蟲群引入城內,這樣一來,阿納克洛斯,范達爾,還有他們麾下的德魯伊與牧師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去創制魔法壁障。

三……四……五……,追隨著最先的三者,更多的巨龍離開了編隊俯沖下去,直入其拉蟲人諸軍團的中樞,直入安其拉古城的心臟,他們已經徹底絕望,不再奢求能夠生還;但他們仍舊滿懷希望,祈禱著同伴們不要讓他們的犧牲變得毫無意義。

城門外的暗夜精靈軍團此時終於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機,范達爾急忙命令德魯伊們集中全部精力與阿納克洛斯一起創造魔法屏障。門的另一側,為首的三條巨龍早已被淹沒在了無窮無盡的其拉蟲人之中。
希洛瑪急忙利用起這片刻來之不易的空隙,集中全部精力開始召喚艾露恩的賜福,黃沙之下,岩石與植物的根莖開始凝結起來,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即使是帶翼的兵蜂也無法飛過這道牆,位於它上空的隱形力場隔絕了所有活物通過的路徑。

從文章中得出,龍捨身攻擊古城,引開蟲子,而暗夜精靈軍團也趁機釋放了魔法屏障

3:范達爾·鹿盔和龍決裂
原文:
阿納克洛斯抬起腳,將身下一片蟲殼慢慢踩碎。希洛瑪就看著這片小小的破碎蟲殼重新凝結起來並伸平展開,變形為一座銅鑼。周圍的岩石在牆一旁化作其基座,承托起鑼身。

巨龍又提起一具從它同伴的屍身上掉落下來的殘肢,經過一系列咒語之後,龍的肢體被煉化為節杖的形狀。

巨龍告訴范達爾,如果任何人想要越過這座魔法壁障,只需用這根節杖敲響這面鑼,大門將應聲而開。之後,他將節杖遞給了大德魯伊。

范達爾低下頭,他的面孔因感覺到屈辱而扭曲,「我不想再跟希利蘇斯、其拉蟲人和該死的龍類有任何關系了!」那根巨龍集中了巨大的魔法能量鑄成的節杖,也被他擲向甲蟲之牆上,摔成了碎片。

「為了自尊和高傲,你就要切斷我們的聯系?」巨龍們詢問道。

范達爾轉過身來,「虛假的勝利無法告慰我兒子的靈魂。我會把他找回來的。盡管這或許需要數千年,但是我會把他找回的!」說著,他大步走過了希洛瑪身旁,遠去了……

從文章看出,范達爾·鹿盔認為結果只是一個虛假的勝利,而他認為只有真正的勝利才能告慰他兒子的靈魂。而龍把仗給他,擺出一幅以後就是你們的事了,范達爾·鹿盔對此i給予了明確的拒絕。

現在范達爾·鹿盔正在利用安戈洛環形山的魔法泥土進行研究,我認為他正在尋求一種徹底消滅蟲子的辦法,因為蟲子懼怕安戈洛環形山的神秘能量。
想一想吧,當其他各種族的首領都在相互斗爭的時候,范達爾·鹿盔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消滅蟲子上面,雖然他為了避免浪費時間而對玩家言語粗魯(范達爾·鹿盔語:如果你在浪費我的時間的話。。。),但是比起人類的公爵,矮人的國王來說,他更受我尊敬。至於部落的首領,熟悉部落的人能不能告訴我部落的首領正在致力於什麼事情?

被迫的敵對—緬懷艾澤拉斯的英雄們

進入魔獸世界,充斥耳膜的是震天的喊殺聲。聯盟與部落似乎是永遠無法和解的兩個極端。聯盟的戰士高呼正義的口號,部落的勇士吼出榮譽的咆哮。所有人都視對方陣營為仇敵。我們似乎忘記了燃燒軍團,忘記了阿爾薩斯,忘記了,那些為了維護整個艾澤拉斯浴血奮戰,獻出生命的英雄們。。。。。。

烏瑟爾.光明使者(UtherLightbringer)

聖騎士,屬於聯盟

烏瑟爾一開始是主教AlinsusFaol的學徒。AlinsusFaol是北郡神職人員的首領,並在第一次戰爭中給了人類精神上的力量支持,他知道信念對於可憎的部落是幾乎無用的。第一次戰爭中很多人死亡,這使得烏瑟爾認識到精神力量無法擊退部落和保護人民。烏瑟爾召集了洛丹倫所有最好的騎士,並用SilverHandOrder武裝起來。

在所有這些聖騎士和洛薩的幫助下,烏瑟爾消滅了洛丹倫所有的獸人。他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士。

在第二次戰爭之後,烏瑟爾想要保持他的祖國的和平,同時照顧他的學徒阿爾薩斯,結果被受了巫妖王腐化的阿爾薩斯殺害。

作為銀手的騎士團長,烏瑟爾是每一位聖騎士的楷模,他一生都在致力於與獸人的入侵作戰。這似乎也使他受到很多部落玩家的仇視。可事實上,烏瑟爾討伐的敵人是被燃燒軍團所控制而迷失心靈的獸人屠殺者們。如果烏瑟爾遇到薩爾這樣睿智而充滿榮譽的部落首領,他一定不會揮出自己光榮的戰錘。

格羅姆·地獄咆哮(GromHellscream)

劍聖,屬於獸人部落

作為戰歌(Warsong)氏族的首領,格羅姆·地獄咆哮是德拉諾最有力量的人之一。他沒有參加第一次入侵艾澤拉斯,也沒有在人類第一次攻擊德拉諾時幫助耐奧祖。當他的部落毀滅後,格羅姆成了他憎恨的人類的囚犯,他是第一個跟隨薩爾的獸人並加入了新的部落。他把這個年輕的薩滿當作自己的兄弟,當麥迪文(Medivh)需要幫助時。毫不猶豫的穿過大海。

但是,在一個遙遠的島上,格羅姆邪惡軍團的血所污染。他被仇恨所包圍並且只有依靠吉安娜和薩爾的力量才能獲救。經過一番掙扎,格羅姆最終在和瑪諾洛斯(Mannoroth)的決斗中同歸於盡!

格羅姆,令人扼腕的英雄。他的身上流淌的獸人血液為他帶來了無上的勇氣和榮耀。可就是因為他對人類的仇視,惡魔再一次控制了他的心靈。這也使戰歌氏族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最終,格羅姆用自己的生命擊敗了瑪諾洛斯,但他對人類的盲目仇視卻為他光榮的一生抹上了陰影。

吉安娜·普羅德摩爾(JainaProudmoore)與薩爾(Thrall)

這是兩位最值得尊敬的英雄,他們聽從先知麥迪文的勸說,並肩作戰,抵禦燃燒軍團的入侵。吉安娜女士甚至擊敗了自己瘋狂的父親來維護與獸人的協議。他們的光榮證明了,只有團結在一起才是部落與聯盟的最終歸宿。作為一名睿智的薩滿,薩爾從來就不贊成無意義的殺戮,他認為獸人依靠戰爭來證明榮譽的時代應該過去。而吉安娜女士,聯盟現存最偉大的法師之一,更是至今仍致力於聯盟與部落的再一次團結。當然,在歷史的洪流中,想改變目前聯盟與部落的敵對狀態僅靠他們的努力還遠遠不夠。。。。。。

聯盟與部落的勇士們啊,在你們互相撕殺的同時,切莫忘記,在遙遠的諾森德,寒冷幽閉,充斥著死亡的寒冰皇冠城堡中,新的巫妖王阿爾薩斯或許正坐在他冰冷的王座上,嘴角帶著對你們的輕蔑和嘲諷。他忠心的奴才克爾蘇加德,正訓練著更可怕,更強大的新一代亡靈天災,對東部王國與卡利姆多,對整個艾澤拉斯大陸虎視耽耽。他們正在等待,等待聯盟與部落的自相殘殺導致整個世界的元氣大傷。那個時候,阿爾薩斯,基爾加丹,或許還有可怕的薩格拉斯將會卷土重來。整個世界將再一次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難道在那時,我們才能反思自己的過失嗎?

難道曾經所有的災難,還不足以敲醒我們蒙昧的心靈嗎?

讓我們來看看薩爾的心聲——薩爾領導著獸人來到卡利姆多大陸,他們在牛頭人同胞的幫助下建立了一個新的家園。獸人們以薩爾被暗殺的父親的名字將這新的國家命名為杜隆坦,他們定居下來,並試圖重建他們那一度輝煌的文明。現在惡魔的詛咒被終結了,部落從一股好戰的狂熱力量變為了一個鬆散的聯盟,生存與繁榮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在高貴的牛頭人和狡猾的暗矛部落巨魔的幫助下,薩爾和他的獸人們期盼著一個和平的新紀元的到來。

讓我們看看吉安娜的理想——普羅德摩爾強迫吉安娜做出一個艱難的抉擇:支持他對抗獸人並且背叛她的新同盟,或者與她的親生父親交戰來維護聯盟和部落之間來之不易的脆弱和平。在一番思想斗爭之後,吉安娜選擇了後者,她幫助薩爾打敗了她瘋狂的父親。不幸地是,海軍上將在吉安娜向他證明獸人已經不再是嗜血的怪物並與他和解之前就戰死了。出於吉安娜對部落的忠誠情義,獸人們同意讓她的部隊安全地回到塞拉摩的家園。

正是曾經的成見使得聯盟與部落無法和平的共存。但事實證明,我們,所有聯盟與部落的成員是一個榮辱與共的整體,如果任由戰火蔓延,最終將導致的結果,只能是我們的自取滅亡。

究竟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暴風城或是奧格瑞瑪,見到8個種族歌舞昇平的景象?

我們期待著這一天。

P。S。:我們並不期待只靠一篇文章就能遏止聯盟與部落間的戰火,但最起碼,我們希望論壇里那些部落與聯盟玩家相互漫罵詆毀的帖子。能少一點,再少一點。

這篇文章可能有許多錯誤,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文章中部分文獻取自新浪網魔獸正史

祝所有艾澤拉斯的居民們生活愉快!

我眼中的幾位聖騎英雄

因為學習的關系,好久沒上WOW了,偶然來了空,重看了下魔獸歷史,尤其是英雄篇,作為一個信仰聖光的聖騎士,我更在意各為聖騎士英雄......

"安度因·洛薩AninLothar

作為一個萊尼國王忠誠的騎士,國王的擁護者,以及大皇家劍士團的指揮官,安度因·洛薩將會發現他自己在對抗貪婪的獸人部落的第一次進攻中扮演一個受到人類軍隊普遍愛戴的領袖角色。

洛薩、萊尼和麥迪文在童年是摯友。在部落出現前,他們攜手將王國帶向了繁榮昌盛。通過卡德加,洛薩一直關注著麥迪文。不幸的是,最後洛薩和卡德加、蓋蘿娜,以及一些士兵,不得不親手把這個巫師給殺了。

人民的愛戴以及將軍的威嚴使得洛薩能夠在萊尼國王駕崩後引領人類成功逃往了洛丹倫。洛薩是讓平民與士兵能夠團結一心共同度過大逃亡時期的有力保證。

在泰瑞納斯國王麾下服務時,洛薩被放在了聯盟軍隊司令官的位置上,負責集結部隊應對獸人的威脅。他將在戰爭中最後的一場發生在黑石塔的戰役中遭遇埋伏而身亡"

老實說洛薩是個騎士,還不是"聖"騎士,其實他更像是個戰士,不過從他身上已看到騎士的精神(估計他連聖光之力都還沒有,具體我記不清,但騎士和聖騎士的區別就在於有沒聖光之力,最處的一批聖騎士好像是烏瑟爾等集合聯盟中的精英騎士傳授聖光而來的)烏瑟爾就是洛薩的副官,也是著名的白銀之手的創始人.

"阿爾塞斯Arthas

泰瑞納斯國王之子阿爾塞斯是光明聖騎士團的一員。在受人尊敬的烏薩爾·光明使者的教導下,阿爾塞斯不僅成為了王位顯然的繼承人,而且還成為了聖騎士潛在的領袖。

在穆拉釘銅須親自用戰爭對其進行的訓練下,阿爾塞斯不僅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醫療者,而且還成為了強有力的戰士。然而阿爾塞斯以後卻將會成為一個與麥迪文驚人類似的人類叛徒。

阿爾塞斯是第一批前去查看使用了被污染穀物之人如何發生變化的人之一。看到自己的村民被扭曲變形成了亡靈憎惡、食屍鬼和骷髏,阿爾塞斯崩潰了。他和他的軍隊將他自己的村莊和村民付之一炬。阿爾塞斯後來殺死了亡靈巫師克爾蘇加德,卻只發現亡靈天災已經被釋放了出來,而且已經勢不可擋了。在被向元兇復仇的慾望沖昏了頭腦的情況下,阿爾塞斯與穆拉釘銅須結伴去尋找傳說之劍霜之哀傷。在被他的導師烏薩爾和朋友珍娜雙雙拋棄後,阿爾塞斯心中之剩下了復仇。先知麥迪文對他將造成的後果向他進行了警告,可是高傲與年少輕狂使他被熱血沖昏了頭腦。

然而霜之哀傷並不是一把救贖之劍。事實上這是一把詛咒之劍,鑄造這把劍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並腐化阿爾塞斯的靈魂。巫妖王選擇了阿爾塞斯,而這把劍將他變成了憤怒、復仇和悲慘的傀儡。而結局則是它完全控制了阿爾塞斯,他的良師益友穆拉丁,則成了在這把劍的嗜殺欲下倒下的第一個犧牲品。

在他已陷入一團混亂的故國上,阿爾塞斯將在克爾蘇加德鬼魂的協助下帶領亡靈天災將所有奎爾薩拉斯精靈碾成肉末。最終他將會把這個亡靈巫師以亡靈巫妖的形式復活。他們共同領導起了將會成為燃燒軍團主力的部隊。"

前期的阿爾塞斯真的是個完美的聖騎士.當然,當憤怒和仇恨蓋過了聖騎士的八大准則,就完全不是那麼一會事了......失去信仰的聖騎士墮落了.....聖騎士務必記主,聖光給予我們的只是保護別人的能力,而不是殺戮.聖騎士永遠都只是一個保護者而不是屠殺者.

"圖拉揚Turalyon

作為在第二次戰爭中洛薩王的右手,在從艾則拉斯的逃亡到建立與矮人和精靈的聯盟,他始終站在洛薩的身邊。他領導聯盟的軍隊在迪林·普羅德摩爾和光明使者烏瑟爾與奧格瑞姆·毀滅之錘(OgrimDoomhammer)戰斗時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當燃燒軍團踏入黑岩山時,他和洛薩王與聖騎士們一同與部落戰斗。

奧格瑞姆成功地除掉了洛薩王,震撼了目睹他們的王陣亡的聯盟軍隊。但是圖拉揚帶領著重整旗鼓的人們粉碎了剩下來的獸人力量。

他能夠像先輩們一樣忠誠地侍奉泰瑞納斯國王,並監管獸人余黨。當耐奧祖的軍隊再一次闖入艾澤拉斯大陸時,圖拉揚和法師卡德加一起指揮軍隊,遠征德拉諾去復仇。盡管一些獸人逃脫了追捕,但是他仍然找到了垂死的德拉諾大陸上剩下的獸人。沒有人知道是否他和軍隊從德拉諾的毀滅中逃脫,但是要是沒有他的犧牲,聯盟將為獸人的第三入侵焦頭爛額。"

艾澤拉斯國家地理最後一部分說的不清楚,作為跟烏瑟爾一樣作為最早的聖騎士圖拉揚應該是"黑暗之門五英雄"之一,當年他們的犧牲(不確定是否死了,也許只是流浪在異空間回不來)不僅挽救了聯盟,同時也挽救了部落.

"光明使者烏瑟爾UtherLightbringer

作為守序之光的聖騎士首領,烏瑟爾是泰瑞納斯王在與瘟疫戰斗開始時的最可依賴的人。烏瑟爾期望能夠保護年輕的王子阿爾塞斯,但是他的好意被傲慢的王子一次次的拒絕了。烏瑟爾在黑岩山與獸人的戰斗中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但是當人們提起他的故事的時候,首先便會想到是他未能阻止王子的墮落。"

烏瑟爾沒什麼好說的,作為最初聖騎士首領,洛薩精神的繼承者,基本是個標准聖騎士(不過我很好奇,最初的聖光之力是怎麼來的),對於王子的墮落,不能僅僅怪他吧,雖然他有責任..

附黑暗之門五英雄的歷史:

"洛丹倫王國的泰瑞納斯國王深信獸人已經准備好了對艾澤拉斯發動新一輪的入侵,於是召集了他最信賴的副官。泰瑞納斯國王命令圖拉楊將軍和大法師卡德加率領一支遠征隊穿過黑暗之門去解決獸人的威脅。圖拉楊和卡德加率領部隊開進了德拉諾,並在荒蕪的地獄火半島上與耐奧祖的氏族激烈交戰。即使有高等精靈艾蕾莉亞·風行者、矮人庫德蘭·蠻錘和勇猛的戰士達納斯·托爾貝恩的幫助,卡德加仍然無法阻止耐奧祖打開通往其它世界的傳送門。

最終耐奧祖打開了新的傳送門,但是他沒有預見到他將為此付出可怕的代價,這個傳送門所散發出的巨大能量開始毀滅德拉諾世界。在圖拉楊的部隊為了回到艾澤拉斯拚死戰斗時,德拉諾世界開始崩潰。格羅姆·地獄咆哮和奇爾洛格·死眼意識到耐奧祖的瘋狂計劃會毀滅他們的整個種族,於是他們集結了殘余的獸人並逃到了艾澤拉斯。

在德拉諾,圖拉楊和法師卡德加最終決定在他們這邊毀滅黑暗之門,雖然他們明白自己將永遠不能離開德拉諾,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是確保艾澤拉斯不受影響的唯一方法。在格羅姆·地獄咆哮和奇爾洛格·死眼為了獲得自由不顧一切地在人類的部隊里殺開一條血路時,黑暗之門在他們的身後爆炸了。對於他們,以及所有留在艾澤拉斯的獸人們來說,回到他們家鄉的希望已經永遠破滅了。

耐奧祖和他那些影月氏族的親信穿過了最大的新傳送門,與此同時,一場巨大的火山爆發將德拉諾撕成了碎片。燃燒的海洋將整個大陸撕裂,最終,德拉諾被巨大的爆炸所毀滅。"

黑暗之門五英雄:

高等精靈艾蕾莉亞·風行者___游俠(和現在的被遺忘者女王"死"前職業一樣,可惜WOW中沒這職業,相近的只有獵人吧,更可惜的是WOW中高等精靈都沒....)

矮人庫德蘭·蠻錘,___獅鷲騎士(獅鷲騎士在W2中很有名的強力兵種,魔獸歷史中也是赫赫有名,庫德蘭·蠻錘便是創始人,注意他可是蠻錘部落的,不屬鐵爐堡,蠻錘部落在WOW中可找到,但獅鷲騎士就...)

㈡ 關於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的故事:

7歲時,家人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莉文。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了說話。海倫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

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1900年秋,再考進哈佛大學的雷地克里夫學院,成為一個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了全世界。

(2)英雄多達和莎蔸泉的故事全文小說擴展閱讀

由於失去聽覺,不能矯正發音的錯誤,她說話也含糊不清。對於一個殘疾人來說,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靜,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學會讀書、寫字、說話,沒有強大的記憶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倫·凱勒沒有向命運屈服。

她為了能清楚地發音,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

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於歪歪扭扭,她還自製了一個木框,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當然安妮·莎莉文老師也付出了很大的貢獻,她讓海倫將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海倫感受發聲的震動的聲音。

海倫還把自己的學習分成四個步驟:

1、每天用三個小時自學。

2、用兩個小時默記所學的知識。

3、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將自己用三個小時所學的知識默寫下來。

4、剩下的時間她運用學過的知識練習寫作。

在學習與記憶的過程中,她只有一個信念:她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還有不屈不撓的信心,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能熟練地背誦大量的詩詞和名著的精彩片段。

到後來,一本20萬字的書,她用9個小時就能讀完,並能記憶下來,說出每章每節的大意,還能把書中精彩的句、段、章節和自己對文章的獨到見解在2小時之內寫出來。海倫的記憶力已經大大超過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

據說,在哈佛大學讀書的一個博士生聽到海倫·凱勒的事跡後,很不服氣,決定要和她比試比試。在嚴格的時間規定和教員的監督之下,他們進行了3輪比賽,博士生輸了。他摘下博士帽,恭恭敬敬地戴在海倫的頭上,表示對她的敬佩與尊敬。

經過學習,海倫突破了識字關、語言關、寫作關,先後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會各界的贊揚與誇獎。

㈢ 十則名人的友誼故事

1、范仲淹和王質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

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2、生死之交的故事

詩人鄭少谷與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謀面,卻彼此傾慕,忽悠贈答。鄭少谷曾有詩贊王子衡:「海內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意思是:當王子衡講評詩歌時,就是魯國孔子的弟子聽了,也會如春風。

後來鄭少谷死了,王子衡驚聞噩耗,哀傷至極,他不顧千里奔波,特地趕到福建,為他辦理喪事,寬慰親屬。

3、「元白」情深的故事

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唐代文壇上,卻有兩個文人給後人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他們是白居易和元稹。兩人的友誼,是在共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常暢談達旦,吟詩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顯貴,在那年三月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軍閥李師道勾結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臣嫉恨,憲宗聽信讒言,把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休戚相關的命運,把白居易與元稹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們一生交誼很深,世人稱為「元白」。

4、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管鮑」指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鮑步牙兩個人。管仲年輕時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賺了錢之後,鮑步牙知道管仲家裡十分貧困,總是多分給管仲一些,絕不認為管仲貪心;管仲幫助鮑叔牙做事時,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鮑叔牙不認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觀條件所限。

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鮑叔牙深知並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幹得不出色,而是時機和運氣問題……管仲深情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鮑叔牙後來推薦管仲做了齊國之卿,幫助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齊國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現在,人們常以「管鮑之交」形容友誼篤厚。

5、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

青年的馬克思就有著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行動,因而他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馬克思長期的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當,有時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他仍然頑強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

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他寧願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給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上,他們更是互相關懷,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

他們同住倫敦時,每天下午,恩格斯總到馬克思家裡去,一連幾個鍾頭,討論各種問題;分開後,幾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們之間的關懷還表現在時時刻刻設法給予對方以幫助,都為對方在事業上的成就感到驕傲。

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建立起了偉大的友誼,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

正如列寧所說的「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各樣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後來的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時由兩位學者和戰友創造的。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6、周恩來和張學良

周總理和張學良將軍沒有見過幾面,可是他們卻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在西安事變後,他們才見過第一次面,不過他們卻是一見如故。當得知張學良准備和一起回到南京時,周總理心急如焚,趕忙跑到機場勸阻,不過當他到機場時,飛機已經起飛了。

在張學良被軟禁後,周總理曾想盡辦法營救,奈何沒有成功。在周總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沒有忘記張學良。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不能忘了兩位張先生啊,他們都對國家做過貢獻。

7、魯肅和周瑜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後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後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

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並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

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後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

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並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

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㈣ 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的故事》內容簡介:

海倫·凱勒(1880-1968), 著名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但是,她並沒有因為自己身體的缺陷而絕望。7歲時,家人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莉文。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了說話。海倫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

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1900年秋,再考進哈佛大學的雷地克里夫學院,成為一個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

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了全世界。

拓展資料: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沙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㈤ 關於海倫凱勒的故事,盡量簡短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一九六八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㈥ 英雄多達和莎蔸泉的讀後感

你可以寫這篇文章什麼地方寫的好,你從中學到什麼東西,以及受到什麼啟發

㈦ 英雄多達和莎蔸泉的主要內容

我在逛書店的時候
還沒有看過這本書
只是
看朋友給孩子買過
是外文版的
所以應該是沒人翻譯
所以沒有中文版的

㈧ 長征中的感人故事

1、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

3、1935年4月6日,中央紅軍直逼貴陽,坐鎮貴陽督戰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而正當雲南孫渡縱隊急忙入黔救駕時,紅軍卻反向穿插,乘虛進軍雲南。昆明告急,蔣介石從金沙江防線回撤3個團。滇西北金沙江沿線成了幾乎不設防的地帶。

4月29日,紅軍虛晃一槍繞過昆明,兵分三路,直撲金沙江。5月3日,紅軍奪取皎平渡,靠著找到的7條小木船和當地36名各族船工順利渡江,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

4、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行軍隊左右兩路,平行前進。右路軍由毛澤東、周恩來、徐向前等率領,自四川毛兒蓋出發,進入草地。

經過7天的艱苦努力,右路軍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左翼為林彪的紅一方面軍,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學生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三十軍和紅四軍。彭德懷率紅三軍團墊後,走左翼行軍路線。

5、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磚瓦分疲憊。這一陳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

忽然,看見前邊臉皮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那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

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

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小紅軍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賽跑的姿勢。「那我們就一塊走吧。」「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

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紅軍停止了呼吸。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㈨ 關於海倫凱勒的事跡300字

海倫·凱勒簡介海倫·凱勒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在18個月的時候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文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海倫認為視力和聽力喪失的悲劇往往發生在那些因貧困而無法給予孩子及時治療的家庭。為了消除社會不平等引發的罪惡現象,海倫加入了美國國家社會黨(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國際產業工人協會IWW(In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為一名激進的社會主義者。曾著有「我是怎樣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的[1]」和「我為什麼要加入 IWW[2]」兩篇文章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但西方歷史教科書往往褒揚海倫·凱勒早年與疾病抗爭的故事,而其成年後作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的事實被故意忽略了。在《老師告訴我的那些謊言-美國歷史教科書犯下的錯誤》[3]一書中曾提到這一點。
海倫·凱勒的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4]、《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海倫·凱勒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處女作。作品一發表;立即在美國引起了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餘種,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由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許多文字還是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為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8課,也是試用本六年級下冊第九課。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盲聾女作家和演講者,她憑借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本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後,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後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莎利文老師。
莎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莎利文老師那裡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麼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莎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
不過,莎利文老師認為,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盡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莎利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為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愛心,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立服務機構,輔助他們健康快樂的過生活。
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本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1968年,海倫89歲去世,她把所有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莎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希望。
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並且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總統自由勛章。她的事跡曾兩次被拍成電影。
[編輯本段]她的作品
她一生寫過14本著作
《奇跡締造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我的生活》
《我的老師》
《我黑暗中的光明》
《石牆之歌》
《我的一生》(自傳)
《走出黑暗》
《我的人生故事》
. . . . . .
32 51

㈩ 有哪些殘疾偉人的故事感動人

一、張海迪

張海迪被譽為身殘志堅的一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志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一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熱點內容
關於中醫完結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01 18:34:43 瀏覽:891
古風短小說言情600字 發布:2025-08-01 18:25:31 瀏覽:318
主角姓厲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8-01 18:23:56 瀏覽:1000
小說閱讀器怎麼緩存 發布:2025-08-01 18:23:46 瀏覽:373
王子崢柳萱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01 18:23:38 瀏覽:618
男主有搞笑的現代言情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01 18:00:39 瀏覽:396
高一語文小說文本閱讀題 發布:2025-08-01 17:58:52 瀏覽:820
駱冰霪傳小說全集閱讀 發布:2025-08-01 17:48:12 瀏覽:768
女主角名字叫艾米的小說 發布:2025-08-01 17:46:06 瀏覽:201
明朝唐朝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01 17:31:45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