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小說長津湖聽書
1. 長津湖戰役誰是勝利者
長津湖之戰,也稱為長津湖戰役或長今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一場決定性戰斗,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東線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介入沖突以後不久,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悄悄渡過鴨綠江,進入北朝鮮東北部, 在朝鮮東北部之長津湖包圍聯合國軍,令長津湖地區的美國第10軍十分意外。一場歷時17天的殘酷戰斗在嚴寒氣候條件下隨即展開。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間,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18萬多國部隊,被宋時輪上將指揮的大約16萬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包圍。 中國軍隊成功地包圍了多國部隊。美軍在遠東空軍和美國海軍多艘航母的航空兵支援下得以逃出包圍圈,從興南港撤離,同時也標志著多國部隊完全撤出了北朝鮮。
長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由發源於黃草嶺的長津江向北在柳潭裡和下碣隅里之間形成長津湖,最後注入鴨綠江。
在長津湖的戰役,從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進行了10天,對整場戰爭的進程有重大的影響。
2.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首先說一下,抗美援朝並不是我國戰役中的里程碑,抗美援朝是戰爭,不是「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由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還有很多,如《飛虎》、《長空比翼》、《友誼》、《三八線上》、《烽火列車》、《奇襲》、《打擊侵略者》等都深刻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血與淚。事實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藝作品更多,不僅是電影,還有其他題材,如紀錄片《跨過鴨綠江》,戲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英雄贊歌》等。
3. 電影《長津湖》殺青,它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電影《長津湖》殺青,它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其時長津湖主要講述的是我國1950年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長津湖戰役,長津湖戰役的狀況鮮有知,在近年來,許多自媒體博主還有相關媒體的宣傳報道當中,我們也可以得知長津湖地區當時發生了一些極為震撼的事例,呈現了當時我國的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戰場上,所作出艱苦卓絕的抗戰斗爭精神,和不懈的努力。
一,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戰爭,作為我國的立國之戰,在我國的近代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因為當時的抗美援朝戰爭,我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並且逼迫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談判桌上簽字停戰,才有了我們後面幾十年來平穩和平的發展歷史,抗美援朝戰爭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任何的歷史時期來看待,都是一場非常偉大的衛國人民戰爭.
以上,歡迎大家評論補充,寫作不易,歡迎各位點贊關注.
4. 《長津湖》將上映,堪稱「鋼七連」前傳,能否創造票房奇跡
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大咖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李晨、朱亞文、胡軍、韓東君主演、張涵予、黃軒等特別出演的抗美援朝戰爭片《長津湖》正式殺青,並發布殺青海報,此刻觀眾影迷坐等官宣上映定檔。
並且這部電影是他和林超賢導演的再一次協作。而主演李晨、鄭愷參與了電影《八佰》的拍攝,一同兩位也是非常聞名的綜演員物並且也有許多電影代表作。而黃軒作為熱播劇《瞄準》的男主演,相同有非常高的熱度。張國立、朱亞文相同具有很高的人氣。
5. 抗美援朝三大戰役
第1次戰役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1950年10月,「聯合國軍」調集13萬兵力,分多路向中朝邊境進犯,並叫囂於感恩節(11月23日)前飲馬鴨綠江。10月24日,敵軍佔領雲山。第二天,志願軍總部傳達了毛主席對第39軍的電報精神,第39軍在朝鮮方面配合下,於雲山發動突襲,迅速完成對敵方南朝鮮第一師合圍。最終,經過12天戰斗,志願軍將敵軍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殲滅敵方一萬五千多人。
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同慶祝勝利。
志願軍入朝後取得雲山首捷,並通過第一次戰役,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佔領整個朝鮮半島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第2次戰役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
經過雲山戰役,「聯合國軍」雖遭打擊,但仍企圖佔領整個朝鮮半島。1950年11月下旬,在經過試探性進攻後,「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發表公告,宣布將發動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而志願軍總部進一步利用這種驕狂心態,決定誘敵深入再開展第二次戰役。為此,志願軍前期且戰且退,將東線敵軍拉至長津湖畔,西線至清川江沿岸。
當年11月25日,西線志願軍6個軍在200公里寬的戰線上同時發起進攻,突襲「聯合國軍」薄弱之處。
在德川打開缺口後,志願軍第38軍和第42軍隨即從敵右翼實施雙層戰役迂迴,阻敵人撤退和增援。於12月4日攻克平壤。
當志願軍西線各軍激戰的同時,東線第9兵團以高寒的長津湖為中心,與美軍展開了一場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的鏖戰。第9兵團第27軍集中力量全殲新興里美軍第7師第31團,俘虜官兵約300 人。這是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的唯一戰例。
天寒地凍,成為長津湖鏖戰不可磨滅的印記。東線作戰結束後,第27軍總結:「食物和居住設備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這就發生非戰斗減員達一萬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戰斗中,士兵在積雪地面野營,腳、襪子和手凍得像雪團一樣白,連手榴彈的拉環都拉不出來。手部皮膚和炮彈粘在一起
。」
1950年底,長津湖戰役,志願軍在進行戰斗部署。
縱觀第二次戰役,無論東西線,志願軍均予以敵方重創。「聯合國軍」傷亡三萬餘人,就此被迫退到三八線以南,聖誕節總攻勢化為泡影。這場歷時29天的戰役,徹底扭轉戰局,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勝利。
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炮,中國炮兵揚威朝鮮戰場。
第3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
經歷前兩次大型戰役失敗,「聯合國軍」再不敢託大,以美國為首的軍隊在「三八線」以南250公里縱深地部署了兩道基礎防線,此外還有三道機動防線。麥克阿瑟將此稱為「生命線」,並表示「絕不後退一步」。同時,美國在內的西方世界試圖通過「先停火後談判」的「提議」,延緩志願軍的推進。
而此時的志願軍,在兩次戰役後,也非常疲勞。但為了不給敵人喘息機會,進一步爭取主動,指揮層決定集中九個軍的兵力一舉突破「三八線」。1950年12月20日,志願軍主力集結在漢城以北75公里的臨津江。經過數天偵察,總攻的日期仍未確定。就在新年來臨的前一天,一場大雪將江邊部隊的痕跡全部掩蓋。當天下午4時,隨著五顆信號彈騰空而起,隱蔽在山巒上的近百門火炮齊聲怒吼,敵軍陣地瞬間被上萬枚炮彈傾瀉。3天後,志願軍拿下漢城,6日佔領「三七線」附近的水原。這場志願軍的元旦攻勢,不僅突破了「三八線」,更令美國政府所謂「先停火後談判」的計劃破滅。
抗美援朝紀念館雕塑。美軍又被趕到了三八線。
來源:新民周刊
6.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一下子突然變成了禁區,除了在早些時候拍攝的《英雄兒女》、《上甘嶺》等少數的純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外,近些年幾乎看不到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這主要是出於外交考慮,避免因為這個題材的影視劇影響中美關系。
不過抗美援朝戰爭畢竟是我們心中無法抹去的一段歷史,是我們心中的驕傲所在,近些年也又有一些涉及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過多數只是一部作品中的少數呈現,並不作為主線表現,比如《集結號》裡面的片段,再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面主人公出征朝鮮的片段。這些都只是出於整體的劇情需要,並沒有真正地表現出抗美援朝本身。
《集結號》電影截圖
即使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故事主線拍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其中同樣不以美國人為主要對手,而是把李承晚的偽軍放在了對立面,這也是出於外交關系的考量而被迫做出的改變。這就使得這些影視劇無法完整的表現抗美援朝這段戰爭的歷史,而且這兩部作品都不是為抗美援朝的專門製作,無法體現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劇情也不夠吸引人,無法吸引到年輕人觀看。
不過廣電總局對抗美援朝題材解封後,關於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的好消息就接連傳來,現在已經傳出正在拍攝的電影有《冰雪長津湖》、《金剛川》,已經殺青的網劇《我們的戰爭》,准備年內開機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這對於我這樣一個苦苦盼望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的人來說,莫過於今年最大的好消息了。
《冰雪長津湖》主演張涵予的《集結號》劇照
一看到「長津湖」三個字,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人一定都知道,長津湖戰役是第二次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役,志願軍戰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條件下,向美軍發起的主動進攻,是抗美援朝戰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電影《冰雪長津湖》就圍繞此歷史事件展開。
《冰雪長津湖》這部電影是狼君比較期待的一部,由執導過《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的劉偉強擔任導演,主演則是在《集結號》、《湄公河行動》中擔任男主角的張涵予。導演和演員都是實力派,再加之長津湖戰役的特殊性,使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還未殺青,就引來了諸多關注。
管虎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我個人最期待的一部電影,導演、演員陣容更加龐大,由執導過《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的管虎、執導過《流浪地球》的郭帆、執導過《綉春刀》的路陽三人聯合執導《金剛川》,主演更是扔出了張譯加吳京的王炸,想必如此陣容,電影效果一定差不了。更令
7. 長津湖是今年最大最猛最強的電影,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長津湖講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一場鮮為人知的戰斗,從發布會和當天發布的四分鍾製作特輯來看,電影長津湖至少在以下五個方面值得期待,長津湖開拍,因疫情停拍,多名船員滯留在丹東,船員滯留在天魔,損失超過一億,好在整個劇組都堅持了下來,繼續拍攝,面對巨額虧損,劇組不但沒有減少開支,反而更上一層樓,製片人黃建新曾表示,我們長津湖可能成為世界電影史上就業人數最多的人,人數超過7七千人,吳京也坦言自己可以參與這項工作,他覺得自己撿到了大便宜。
特輯第一句是吳京飾演的千里演的一句話,聽指揮,先掩護電台和翻譯,收到回復後,屏幕上出現了那些死一般看著家的臉,那雙堅定的眼神讓我很感動,優秀的戰爭片,除了用大場面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之外,更從人性的角度帶來觀眾的情感共鳴,每個士兵都是戰爭中最小的個體,戰爭是生與死的抉擇,是對人性和勇氣的考驗,敢於面對死亡並不代表你不懼怕死亡,躲在槍林彈雨的戰壕里的朱亞文看著手裡的照片,對旁邊的吳京說能活著真好,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們是兒子,丈夫和父親,戰爭的勝利來之不易,每一個犧牲的戰士都值得銘記和敬畏。
8. 電影《長津湖》出品你期待嗎
據小編的了解這部抗美援朝電影是由博納電影出品,片名暫定為《長津湖》,據小編的了解《長津湖》這部電影的主演有易烊千璽、吳京、張譯加盟,其他的暫且不知,這兩位小編我覺得都不是很稱職,先說吳京作為一名動作演員太偏向於外在表現,內心戲嚴重不足,易烊千璽就更別說了,在演員這個圈來說還是新人一個,所有對於演員我不是很滿意,對這部劇更不是很看好,畢竟有了《金剛川》的慘敗,讓我對這類電影題材有點心灰意冷了~
據小編的了解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很棒的,是由蘭曉龍擔任,徐克負責特效,林超賢負責場面,陳凱歌負責導演,三人分工上也是很明確,不然將會是一團亂麻,其實不難猜出,先鋒人物老怪徐克肯定主導電影特效,後起之秀林超賢必定主導戰爭場面,那麼留給陳凱歌導演的任務,就剩下把控全片整體走向和調教演員表演這兩大問題了。但是我想說的是,在這湊什麼熱鬧?陳凱歌真不配做這部電影導演,真的有可能會毀掉這部電影強大的導演陣容和演員!
因為據小編對長津湖這場戰役的了解是非常慘的,對雙方來講都是噩夢,麥克阿瑟宣稱要讓美軍回家過聖誕,長津湖血戰打完後,正好就是聖誕夜,返航的飛行員想說點什麼,最後只在對講機里說了句「聖誕快樂!」長津湖的主旋律就是講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勝利的,如果拍成垃圾片,陳凱歌現在就可以滾了,抗戰片中國歷來就是突出個人犧牲演義大義凜然的,不像美國突出個人英雄,以救人為主。
而對於陳凱歌擔任《長津湖》導演一事,也引來微博上很多網友們的熱議和吐槽,其中就有網友表示,這部電影有陳凱歌做導演那這部電影票房註定要撲街了,因為陳凱歌至今沒想透自己該拍什麼樣電影的導演,說再直接點在中國當代電影史里,陳凱歌真的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為什麼要說他悲劇呢,並不僅僅是這個人同時拍出了那麼多好片和那麼多爛片,而是他其實是他那代導演中最積極想要去創新突破,但又摔得最慘的那位。別看陳凱歌在台上侃侃而談各種表演邏輯,其實那都是表演老師的活兒,真正如何「拍電影」,他可能至今仍在轉型和飄忽中。
說實話對於即將開拍的《長津湖》這部電影,我覺得如果不讓陳凱歌參與那麼我覺得票房超過《金剛川》是沒問題的,有很大幾率票房大爆的。其實對於這部電影小編我也覺得電影票房註定會撲街,因為看了最近他在《演員請就位》上的表現真的對他感到失望了。看看陳凱歌之前的作品,除了荊軻刺秦王,無極、梅蘭芳、趙氏孤兒、搜索等等,全是那種導演攝影和演員都把勁使在局部上,多少總有點新穎,但觀眾的整體觀感卻是相當普通的片子,而那個時候,第五代、第六代的知名導演們紛紛擁有了自己濃厚的個人風格化識別標志,陳凱歌卻在自己否定自己的過程中走失了自己,泯然眾人矣。
9. 抗美援朝一部中國軍人被凍成冰雕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這是出自電影《朝鮮戰爭》,又名《長津湖戰役》的電影。
電影中中國志願軍60師180團2連、80師242團5連也全部凍死在了水門橋以南20公里的1010.7高地上。為了不暴露目標,這些奉命阻擊的戰士們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一動不動,最終全部凍死在了陣地上。整個長津湖戰役第9兵團共有28954人被凍傷,被凍死的超過4000人,他們以巨大的犧牲重創了美陸戰一師,為第二次戰役的勝利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在這次戰役中,九兵團有三個連隊,成建制地全員凍死在陣地上,他們的番號是20軍59師177團2營6連、20軍60師180團1營2連和27軍80師242團2營5連,他們是以戰斗隊形在自己的陣地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冰雕連」。
(9)抗美援朝小說長津湖聽書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朝鮮戰爭》 影片講述了參與該戰斗的美海軍陸隊隊員的故事。(朝鮮戰爭同抗美援朝戰爭。該詞彙日、美等國家稱謂。)
以朝鮮戰爭中的長津湖戰斗為題材的好萊塢大片。1950年冬,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在咸鏡北道長津湖附近被中國軍隊的7個師包圍。中美兩軍都面臨極度嚴寒的考驗,雙方因凍傷造成的傷亡均超過了戰斗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