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洗澡兒子日了我小說全文閱讀理解答案

洗澡兒子日了我小說全文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時間: 2023-08-12 18:58:55

① 《兒子》這篇閱讀文的答案。

答案 1、jiao han xie chuai zan
2、比喻對人很關心,問寒問暖。強勁有力。焦急、憂慮.
3、c
4、d
5、c
6、特定稱謂 特定含義
7、b
8、老人便月月都收到一封信,噓寒問暖,也談部隊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寫著:「您的兒子.」
9、這是真正的父子關系。
10、兒子並不是真正的親生兒子,而是廣大解放軍戰士的代表,他們是人民的兒子,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② 《兒子》閱讀答案

①這兩天,我病房裡的護工打工妹小范,總有些心神不定,一有空閑就在一旁坐著愣愣地發呆。一次,我問她:「小范,你有心事嗎?」她醒過神來說:「沒得,沒得。」接著就轉身工作去了。
②我住進病房也快半月了,就是很少看見她的笑容,後來在閑談中得知,她家因前年發大水,家裡承包的「蝦塘」讓大水沖了,破了產;銀行的貸款也無法還,無奈才來上海打工。去年情況平平,不賠不賺,就指望今年了。她有一個兒子,今年暑假後就要升初中了,她平常不能回家,只在過年時回家住上四五天,又忙著出來了。這「兒子」「蝦塘」是她日夜掛念的心事。不久前,鄉下快小學畢業的兒子打電話要求,讓他來上海看媽媽。這使小范為難了,自己是睡在被陪護病人的病房裡的,兒子睡覺如何解決,天氣又這么熱,怎麼辦?
③她終於耐不住了,小心翼翼地對我說:「曹伯伯,我兒子來了,就讓他睡在你床前的地板上,行嗎?」我說:「可以呀。」這時候,我抬頭看到一絲隱隱的笑容在小范眉梢上展開了。
④兒子是跟著出外打工的堂姐從高郵坐長途汽車來的,那天,小范正勤奮地埋頭工作著,但我發現在她臉上帶著笑容,人好像也光彩了不少,原來蒼白的臉上泛起了一片微潤,我不禁脫口而出:「小范你今天怎麼變漂亮了。」她只掩著嘴吃吃地笑,很多病友也都驚奇起她這反常的歡欣。中午時分,在開飯端送病號的飯菜時,我看小范臉上有了一絲愁容。我悄悄問她:「兒子還沒到嗎?」她有些泄氣地說:「剛才來手機說,還沒上車呢!」一整個下午是沉悶的,小范不聲不響地忙碌著,不時去看看病房走廊里的掛鍾。知道她兒子要來的病友,也都默默地盼望她兒子的早些到來。
⑤傍晚時分,小范的兒子終於到了。從我們病房門外走進了一個皮膚黝黑發亮、濃眉大眼小平頭的大孩子,個頭比她媽要高,要不是那還有些帶奶氣的聲音,人們真會把他當小夥子了。小范略帶靦腆地對我們說,「你們看,黑不溜秋的,像個小黑人,跟他爸在蝦塘幹活曬的。」
⑥孩子才十四歲,從來沒到過上海,他是抱著一種對上海新奇的感覺來看望媽媽的,小范在晚飯後忙完一切事務後,帶孩子去了南京路和外灘,讓兒子領略一下這五光十色的城市,這就是媽媽打工的地方,回來時已是深夜,大小夥子在我床邊的地鋪上倒頭便睡,這一日一夜的奔波,小夥子是累著了。我靜靜地躺著,我鄰床八十五歲的老爺子也靜靜地躺著,其實,我們都睡不著,為此,我們看到了一幕感人的母子情。
⑦小范在洗涮間洗完兒子換下的衣服後,像貓一樣輕輕地來到兒子身邊,凝望著兒子趴著熟睡的身體,輕輕地把滑落在兒子身邊的單被撿起蓋好,而後又像貓一樣地悄悄地側身躺在了兒子身邊,半個身子睡到了床墊外面。
⑧夜半了,我還是睡不著,輕輕地翻了個身,側身後看到小范半仰著身子,注視著兒子的睡態,又一次去拉那滑落下來的單被 這時,在昏黃的病房的腳燈光下,我看清了媽媽那種特有的慈愛的笑容。
⑨清晨,小范忙著為病人泡水、搞清潔等雜活,我招呼孩子陪我出去散散步。路上,我問他:「昨夜在外灘看到些什麼?你來上海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大小伙愣了一下,靦腆地說:「就是人多,上海真擠。」我介面說:「你可知道,你媽在這么多人的社會里,奮斗可真不容易啊。」孩子聽了—臉茫然。
⑩在綠化區的一座木板橋上,我們看見了好多個還在睡覺的人,我看著孩子不解的眼神,解釋似地對他說:「天氣熱,他們家裡房子小,就搬到這橋上來睡了,大部分人可能還是出來打工的吧!」
⑪早餐後,孩子隨他堂姐去魯迅公園玩,到近兩點才回來,洗過臉,小范開了只小西瓜讓他吃,孩子狼吞虎yān,媽媽在一旁會心地微笑著。吃完後孩子就趴在我床上睡著了,醒來時已是五點。
⑫小范來叫孩子上路,隨堂姐一起去靜安寺一家也是來上海打工的老鄉家,然後就隨這恰好准備回老家的老鄉一起回去,父親還在高郵老家守著「蝦塘」呢。大小夥子悻悻地向我們告別,好幾個病友都責怪小范:「怎麼不讓孩子再玩幾天!」小范抱歉似地回答:「不啦!不啦!」一手緊緊地拉著孩子往外走,但臉上仍舊掛著微笑,不過我覺得那笑容里多添了一絲惆悵。
⑬小范和孩子上電梯了,孩子向我們招招手錶示道別,電梯門關上了。我獃獃地站在電梯門邊,用手指掐算了一下,自昨天下午五點到今天下午五點,孩子來見母親的時間,整整隻是二十四小時,這母子相會是多麼短暫呀。我心中不免升起一縷悲涼。
21.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狼吞虎yān
22.第⑦段運用了____________修辭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分)
23.在第⑧段方框內填上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省略號) B.?(問號) C.:(分號) D.。(句號)
24.閱讀第②③④段,在空格內填上恰當內容。(8分)

小范的神態
變化的原因

(我)很少看見她的笑容
(她)日夜牽掛著「兒子」和「蝦塘」

一絲隱隱的笑容在小范眉梢上展開
(1)

(2)
兒子說今天跟著出外打工的堂姐從高郵坐長途

臉上有了一絲愁容
(3)

以上文字表明小范是一個 (4) 的人。

25.聯繫上下文,第⑩段的作用是(1) ________ ;
(2)________ ________ (6分)

(二)(22分)
21.咽(2分)
22.比喻(和反復) 生動具體地描寫出小范躡手躡腳生怕驚醒兒子的樣子,強調突出她對兒子的關愛(共4分。前空1分,後空3分。)
23. A(2分)
24.(1)兒子來看她時無處睡覺的問題可以解決了 (2)她臉上帶著笑容,人好像也光彩了不少,原來蒼白的臉上泛起了一片微潤 (3)臨近中午兒子還沒上車出發 (4)非常疼愛兒子,熱愛家庭(共8分。每空2分。)
25.(1)承接上文具體表現出「上海真擠」(或「照應第②段小范為兒子睡覺煩惱的情節」),使結構更嚴密 (2)深化文章主旨,突出「在這么多人的社會里,奮斗可真不容易」(共6分。每空3分。)

③ 求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不要太長。最好有答案。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
(一)送花
生活的真諦並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於是這才真有點奧妙。
故事是由一個守墓人親身經歷和看到的。一連好幾年,這位溫和的小個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里附著鈔票,要他每周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後來有一天,他們照面了。那天,一輛小車開來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得走不動,請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已哀傷,毫無光采。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她說「這幾年我每禮拜給你寄錢……」
「買花。」守墓人應道。
「對,給我兒子。」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亞當夫人溫存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兒子,親手來放這些花。」
小個子守墓人眨巴著眼睛,沒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
「我說,夫人,這幾年您常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幹了。沒人聞,沒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是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別見怪。我是想起來自己常跑醫院孤兒院,那兒的人可愛花了。他們愛看花,愛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兒墓里哪個活著?」
老夫人沒有作答。她只是小坐了一會兒,默默地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守墓人人後悔自己一番話太率直、太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
可是幾個月後,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給那兒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轉了,醫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我自己明白, 。
不錯,她發現了我們大家都懂得卻又常常忘記的道理:活著要對別人有些用處才能快活。
(作者:[美]F奧斯勒)

1. 解釋詞語:

(1)真諦:

(2)奧妙:

2. 在有「△」記號的一段話中,「那兒的人」是指 。他們愛著花、愛聞花是因為 。
3. 文中帶點詞「目瞪口呆」,是 描寫,目瞪口呆的原因是 。
4. 亞當夫人的變化,「醫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明白的是( )。
A. 我覺得不應該哀傷。
B. 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C. 我覺得到處走走才有意思。
5. 文章開頭「於是這才真有點奧妙」,「奧妙」的含義是( )。
A. 生活中許多道理極普通,常常被忘記。
B. 生活的真諦、幸福的源泉,道理深奧微妙。
C. 生活中許多道理很普通,可常常被遺忘;而一旦牢記它們時,情況就完全不相同了。
6. 讀本文後,你體會到文章中要告訴我們的生活真諦是 。

【試題答案】
(一)1.(1)真實意義或道理 (2)深澳;微妙

2. 病人和孤兒;他們熱愛生活渴望幸福

3. 神態;僅隔幾個月;病得走不動的亞當夫人竟自己開車來到了墓地

4. B 5. C 6. 關心愛護別人的人,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二)懸崖上的草莓
他彷彿是天生的失敗者,求學、創業、覓職,從來沒做成過一件事。胸中萬千夢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間破裂。那年春天他的失意到達頂點,甚至想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告訴他:在深山雲深不知處,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間成功的秘訣,他便去找那位高僧。
他滔滔絕地傾吐著自己的痛楚,高僧只漫不經心抬手指示:「那邊懸崖上有一叢草莓,如果你去採下來,我便告訴你該如何得到你想要的。」
山並不高,卻極陡峭,那小紅燈籠似的草莓,看上去可望而不可及,「我怎麼爬得上去呢?」他在懸崖下始終想不出好辦法,不由心煩意亂,想,或許高僧是騙人的吧,乾脆算了。但他又明知,這里有自己的機會。
他沉定心思,對整座山認真研究,發現它的南面比較平坦,便向上攀登。但還不到1/3,他力竭而返。
撫著酸痛的四肢,他想到放棄,卻在朦朧月色里,依稀看見遠處的草莓。次日,他開始第二次攀登,而且成功了。
他掌中滿是嬌艷芬香的草莓,他急切地問:「大師,現在你可以告訴我成功的秘訣了吧?」
高僧只將草莓納入口中,笑曰:「很甜哪!」然後掃問,「咦,你不是已成功了嗎?」
他在瞬間恍然大悟。
這世上還有什麼會比懸崖上的草莓更難采擷?他憑借的,無非是勇氣、智慧、心中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的鍥而不舍。
歷盡艱險得來的成功,如在懸崖上采擷的草莓,格外甘甜與芬芳。

1. 文中的「草莓」和「懸崖」分別指什麼?

2. 高僧的話暗含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3. 作者兩次上山采草莓,為什麼第一次沒有成功?

4. 本文首尾段有什麼聯系,請簡析

5. 根據本文內容,談談你對失敗與成功的關系的認識?

【試題答案】

(二)1. 草莓:成功的果實;懸崖:艱難的處境

2. 勇氣、智慧、心中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的鍥而不舍。

3. 缺乏勇氣、智慧和耐力。

4. 首段以作者的失敗經歷起筆,末段用作者成功感悟收束。首尾段有對比的意味。
5. 略。

(三)牆
①當或第一次穿過這條僻靜的小徑時,或就非常喜歡它了。我愛上它的寂靜,愛上那一大片綠綠的田野,和那一望無際的雲空。
②以後,每一個早晨與傍晚,我都要走過這條僻靜的小徑。每次我躑躅(zhízhú,徘徊)在途中時,總覺得這是我一天中最歡愉寫意的一段時光。因為我可以拋開一切凡俗的瑣事,可以灑落滿腔郁悶,把思想放縱成一匹野馬,讓它恣意馳騁,躍過綠綠的田野,躍過人與人組合的世界,躍進藍藍的雲空,溶入純凈思想的領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時多得使人無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無法拒絕。不如意,彷彿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韻律,正如郁悶,是組合一個「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過多的郁悶,總會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問:活著究竟為了些什麼?為了些什麼?為了抖落這些茫然的情緒,有時必須把思想的羽翼放縱,讓它隨意翱翔在蒼茫的太空。讓多幻的白雲,提示我生命的短暫。讓我把一切郁悶幻化成飄忽的白雲,飄遠,飄散。
④已忘了哪一個日子,這條僻靜的小徑突然砌起了一堵牆,一堵厚厚的、紅紅的、高高的、堅固的牆。隔開了那一片綠綠的田野,截斷了自然與我的吻合。我無法再將思想放縱成一匹野馬,因為它無法躍過那堵牆——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紅紅的、堅固的牆。
⑤每天,我得在牆的陰影下走過,彷彿走在一條狹窄的暗道。看不見耀眼的朝陽,看不到綠綠的田野田和那一望無際的雲空。這條小徑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靜,因為有些人喜歡這堵牆,這堵陰陰暗暗而能躲避陽光的牆。所以,這小徑變成一條普通的小路。為了避免阻礙交通,我再不能挪著極慢的步子躑躅,只像過往的行人一樣匆匆來去。於是,這一段原屬於歡愉的旅程,頓時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⑥這原是一種微妙的意覺,我廉然由此領悟到善惡、美醜、得失相距的微小,小得有時我們無法用肉眼去衡量。你說這堵牆是自然的破壞者嗎?然而,它卻是時代的產物,它能替一些求庇護的人,擋住刺目的光線。牆又是時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裝飾品。有人的地方,必須有牆。牆少的地方,只是落後的地區。牆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進步繁榮的都市,你能否認這句話的真理嗎?然而,世界上許多罪惡的事,都在牆的陰影下產生,你又能否認嗎?因此,你說:牆是庇護人類?還是縱容罪惡?
⑦從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惡相距的微笑,小得無法用真理去衡量。何況,真理也不是絕對的,都隨著人類的思想而轉移,正如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判牆的善惡。有時,你以為最美好不過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認為完美。你最欣賞的人物,可能在別人眼中充滿瑕疵。因為美醜、善惡、得失,還沒有一定的標准界線,多少要摻入一些主觀。所以,我們無須要求別人符合自己,也無須勉強自己去適應別人,這都是非常不智的。為什麼不保持自己的獨特?然而,人類就這樣奇怪,總喜歡要求別人來符合自己,也喜歡委委屈屈地去適應別人,這是一種多傻的行為。像殺人吧,算是一種最罪大惡極的舉動,但在戰場上,殺人卻是一種英雄的
表現。又如眼前這堵高高的牆,有人喜歡牆下的陰暗,而我卻怪它擋住了那充滿生命力的陽光。
⑧牆存在於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是人類所不可缺少的東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牆。幸而牆是一種有形體的實物,我們隨時建築,又可以隨時拆毀。因此,牆只能發揮它的功用,而不能恣意地貽害。然而,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無形體的牆,使我們束手無策,因為它建築在人類的心裡。這些牆,又比一切有形體的牆更厚、更高,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截開了無數個原該吻合的心靈。他們把牆作為一種庇護物,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牆,又不願意在牆上開一個窗,窺視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牆內猜測牆外的變動,在牆內估計別人的用心。這樣,人與人之間怎會不發生誤解、仇視、紛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怎不拉得更長、更遠?
⑨牆原是人類不可缺的東西,但建築在人類心裡的牆,卻是一堵絕對多餘的障礙物。正如我認為這僻靜的小徑,無須要建起這一堵高高的牆。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放縱( ) ②恣意( ) ③驟然( ) ④庇護( )
2.閱讀第⑥段,回答問題。
作者認為有形之牆對人類有弊有利。
①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一堵牆,對人類有利有弊,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劃線語句表明:(用原文語句回答)
牆是
5.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①作者對無形之「牆」有何看法?(提示:可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這樣的看法表達出作者怎樣的心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牆」為題,卻從「路」寫起,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善於運用比喻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把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喻為建築在人類心裡的牆,把自由的思想喻為放縱的野馬,新奇而恰切。請你也寫一個比喻句,將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初中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寫到兩個人物見面時彼此之間也產生了無形的「牆」,這篇課文是《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本文作者寫出了漫步在無牆遮蔽的小路上的歡愉感受。你置身於大自然中時感受如何?請形象地描述這種感受。
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結合《牆》一文,以你和父母、老師或同學之間的溝通為話題,談談你的認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zòng;②zì;③zhòu;④bì。
2、①縱容罪惡(或是自然的破壞者,或擋住了那充滿生命力的陽光)。②庇護人類(或是時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裝飾品)。
3、善惡、美醜、得失相距微小(或從不同角度去評判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結果)。
4、時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裝飾品。
5、①答案中有「一堵絕對多餘的障礙物」或「多餘」「不必要」字樣即可。(或答: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截開了無數個原該吻合的心靈。或答:使人與人之間發生誤解、仇視、紛爭,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長、更遠。②對人與人之間真誠溝通的嚮往與追求。(或答:對無「牆」的心靈世界的憧憬)
6、為下文作鋪墊,既和有形之牆形成反差,又隱含著對無「牆」境界的追求。(有「鋪墊」意思的即可給分。)
7、此題為開放性試題,應根據「將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的要求和語言表達情況酌情給分。
8、《故鄉》。「我」(或:迅哥)。閏土。
9、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能簡單地描述,給2分;能形象地描述,給滿分。
10、此題為開放性試題,不管從哪一個角度談,只要切中溝通的話題即可給分。言之成理或有創見,且語言准確、生動,可給滿分。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第1—7題。
(四) 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以後,我的脾氣變得暴躁無常,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聽著錄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以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意思!」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拉拉」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丘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後,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竟是永遠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這篇文章反復寫「看花」這一內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點的「悄悄地」所要強調說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幾處插敘的內容,請找出一處,用橫線標出來,然後說說它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內容說說文中加點的動詞「撲」和「擋」為什麼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將第三段中加橫線的「央求」換成」期待」好嗎?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結尾說「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認為文中的「我」懂了嗎?請結合結尾段中的描寫內容具體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秋天」兩字去掉好嗎?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看花」是全文圍繞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愛的集中體現。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徵,是母親願望的達成。
2、①母親十分體諒兒子的苦衷。 ②母親周到細心,盡可能不去驚擾兒子。 ③母親的心裡更難受。
3、第一處:「母親喜歡花……」。 ①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②母親為兒子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 第二處:「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痛……」 ①補充說明母親的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②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處:「別人告訴我……」。說明母親心裡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從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母親時刻為兒子著想,細節描寫使人物性格刻畫鮮明,感人至深。
5、①「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復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著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著想這一特點。 ②從詞義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6、從結尾的描寫內容看,「我」不僅懂了,而且已經像母親期待的那樣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著積極地去面對生活了。
7、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第1—6題。
(五)傘
「咔嚓——呼」,一聲尖響,一陣冷風驟雨,沉悶擁擠的車廂里激起一片驚呼。原來,後車廂前排那塊有裂紋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車急轉彎中被震飛了小半塊,幸好沒傷人。
一陣忙亂之後,就聽見乘客中有人說:「大清早就觸霉頭!」「現在乘車啊,真是……」
後門那位理著童花式短發的年輕女售票員紅著臉,一聲不吭的站起來,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對盲人夫婦手握著手,默默坐著,雨水已打濕了他們的臉和前襟。姑娘的臉更紅了,忙撐開手中的花折傘,堵住洞口。
車廂里一下子靜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來。
「對不起,師傅們,這塊玻璃應該換了。怪我們……」「姑娘柔氣輕聲地剛說了一半,一陣狂風把她嬌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話也咽了進去。這時,一隻大手抓住傘柄,助她往前一頂。只聽「噝——」,傘面被尖利的破璃撕開一道口子,傘骨也斷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聲中,姑娘卻朝著身邊這位四十多歲、面帶歉意的大漢感激的笑了,笑得彎了眉毛。
「你去吧,我來!」大漢胸前紅字告訴人們,他是一位鋼鐵工人。他的聲音也像金屬撞擊一樣鏗鏘有力。
姑娘又去忙著招呼售票,只是聲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婦問。
「雨停了。」大漢回答。
「那就好。」
乘客們都善意的笑了,車廂里顯得格外溫暖。
公共汽車又駛過兩站。大漢身邊一位正在背外語的小夥子突然伸出手說:「你該下車了,交給我吧!」「你怎麼知道?」「咱們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過了兩站,小夥子也要下車了,一位女同志剛想接過來,可是傘柄卻被一個麵皮白白的學生急忙搶了過去。周圍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傘柄被眾人握得暖烘烘的。這暖意不斷傳給後來者,也傳給了車廂里的每一個人。(選自小小說《傘》)

1.本文運用的敘述方法是_____________
2.本文以___________為線索,記敘了在冷風驟雨的天氣里,公共汽車車廂玻璃破了以後,售票員和乘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3.「大漢」「面帶歉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娘卻朝「大漢」「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文中畫線部分,想一想:「大漢」為什麼要「欺騙」盲人夫婦,乘客們為什麼又「都善意的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情節,可以分為「震飛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部分。
6.聯系全文,可見文章結尾處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順敘。
2、傘。
3、用傘堵住破窗。
4、把姑娘的傘弄破了。大漢幫助她用傘把破窗堵住了。
5、因為大漢「欺騙」盲人夫婦是善意的,他怕盲人夫婦知道實情後內心不安;而乘客們也理解大漢的用意,故而善意的笑了。
6、堵住洞口。傳下暖意。
7、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的關系。

(六)品茶

茶,是最樸素、淡泊的美物。飲茶,是最樸素、淡泊的美事。

在一間陳設簡單、干凈、空曠的小屋裡飲茶是最好的。華貴、復雜的房間里不宜飲茶,那高大、貴重的東西在茶麵前擺譜、顯闊,茶的自然氣息就被埋沒了。

飲茶的時候,心情越平淡越好。心情平淡的人,才能感受茶帶來的寧靜和清新。

每一片綠葉都在高山深谷里浴過風雨雲霧,聽過鳥聲蟲鳴。簡單的葉子,卻有著絕不簡單的經歷。但它們是沉默的,在滾燙的水裡它們並不發出驚叫,接受了這過於熱烈的邀請,它們慢慢吐露出純潔而芳香的情愫。

此刻的杯子里漾出碧綠和淡淡的清香。在這個時候,茶是最香的,但在這個時候,我常常感到不忍:茶的一生,就這樣了結了么?我想起人生的種種細節,想起那些珍藏在細節里的眼淚、微笑、期待和感動。茶的一生是怎樣的呢?就這么喝下去,茶的一生就這么終結。

於是,我默默向茶感恩,向生活和大自然的每一個細節感恩。向雲霧中採茶的那雙小手感恩——那是我的妹妹,在鳥聲和微風里站著,她伸出手,和著露水採下了一生中最純潔的瞬間,採下了天空中漸漸呈現的一角蔚藍,然後,她哼著一首險些失傳的民間小調,將滿捧的綠色盛進竹籃,盛進別人的生活和日子,盛進我的日子。此刻我的杯子里,那浮動的葉片上,印滿她的手紋。

我喝下茶水,接受了感人的饋贈。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不止停留於物品的色、香、味、形,而是聯想到物品不平凡的來歷及其蘊含的艱辛、忍辱、犧牲等等內涵,那我們與這些物品相遇,就是與生命和命運遭遇,它們就不僅進入了我們的身體,而且深入了我們的靈魂。

世界不只是一堆物,世界更是一個比物更豐富、更恆久、也更驚心動魄的精神過程。我們透過物的「物性」,看到的是更其深廣和神秘的「神性」。一件物到達我們面前,它不僅吁請我們感受它自身,而且期待我們體悟與它關聯的一切。

茶不僅僅是一種飲料,它更是一種有意味的東西。飲茶,就不只是為解渴和去乏,更是要感受在茶的氛圍里所呈現的境界、情調和韻味,有時要達到一種智慧和覺悟。

由茶可以推想到樹。樹是一種意境,一種生命的境界——樹根在深深的地下展開著糾結著,生命的明亮部分往往由其幽暗乃至苦難的根基所營養,由此才有樹冠,那巍峨蔥蘢的生命高峰。

人的一生要喝多少茶,茶里的香味、甘味、澀味、苦味、意味、禪味,我們能品出多少?從第一杯茶到最後一杯茶,由濃郁到平淡,由淺嘗到深品,永遠有品頭,永遠品不到盡頭。

1.如何理解文章開頭所說:「茶,是最樸素、淡泊的美物。飲茶,是最樸素、淡泊的美事。」?

2.文章第6段插入了對「我的妹妹」採茶的描述,主要有什麼作用?

3.「我們透過物的『物性』,看到的是更其深廣的『神性』」這句話所說的「物性」和「神性」分別指什麼?

4.在本文作者看來,茶和人生有哪些相似之處?請分條列舉。

參考答案:
1.①茶生長於遠離塵囂的高山深谷中,葉子簡單,顏色單一。②茶香是淡淡的。③喝茶要在簡單、干凈的屋子裡。④喝茶時的心情應是平淡的。(共4分。每點1分)
2.①簡單、樸素的茶中有著不平凡的經歷(或突出茶這一美物來歷之不凡)。②引出要向生活和大自然感恩這一主旨。(共4分。每點2分)
3.①物性指事物的外觀特點以及內部特性。②神性指事物不平凡的來歷和它們蘊含的艱辛、忍辱、犧牲等等內涵,驚心動魄的精神過程。(共4分。每點2分)
4.①樸素單薄的人生是最美的,猶如茶一樣。②茶中有香味、甘味、澀味、苦味、意味,正如人生有苦有甜,有明亮輝煌也有暗淡樸素。③茶的生長要經歷許多風雨雲霧,人生也是如此,也要經受許多艱辛、磨難等。(共6分。每點2分)

④ 閱讀理解及答案

閱讀理解及答案(通用16篇)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獲取知識,從而可能改變命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閱讀理解及答案(通用1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1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 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 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 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 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選出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項為之強――脖子。
B.以蟲草為林――樹林。
C.方出神――方才,剛剛。
D.驅之別院――驅趕。
2.選出下列意義相同的一項冊螞( )
A.以:以叢草為林 以蟲蟻為獸
B.之: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驅之別院
C.為:項為之強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D.觀:昂首觀之 作青雲白鶴觀
3.運用加字的方法解釋下面的詞語。
1果()如鶴唳雲端
2觀之,興()正濃
4.寫出文中保留至今的兩個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譯下列句子。
1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寫童趣,寫了哪幾件童年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果然、果真;2興致、興趣
4.明察秋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答出兩個即可,答「夏蚊成雷」「怡然稱快」也可)
讓思緒在其中神遊,愉快而又滿足。
2忽然有個極大的獸拔山 倒樹而來
6.作者一共寫了三件趣事,一是夏日戲蚊之趣,一是神遊土牆花台之趣,一是見蛤蟆吃蟲的樂趣。
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2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適明的水晶模樣;邊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敏襪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橋姿激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5.詩中所表現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樣不同的特色?(4分)
16.關於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樣將它們聯系在一起的?(4分)
17.寫江南雪和朔方的雪與表現作者思想傾向有什麼關系?(4分)
18.江南雪的「美艷」具體表現在哪裡?作者從哪些角度表現朔方雪的形態和氣勢?(4
分)
分)江南的雪「滋潤美艷」,充滿生機;朔方的雪獨立不羈,撼天動地。一是優美,一是壯美。
分)江南的雪雖然滋潤美艷,充滿生機和樂趣,但是雪羅漢的消失使人產生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於是自然進入對朔方雪的描寫。可以說寫雪羅漢成為連接二者的橋梁,在內容和結構上起著由此及彼、承上啟下的作用。
分)寫江南雪的特質,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美景及雪中歡樂的懷念之情,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由於現實的社會環境太寒冷太黑暗,所以寫朔方的雪奮飛的雄奇景象,體現了作者不屈不撓的戰斗的人生觀。作者以江南雪的優美襯托朔方雪的壯美,從而突出表現了對壯美的戰斗生活的追求。
分)「美艷」表現在雪野中的寶珠山茶、單瓣梅花、蠟梅花和雪下面的雜草上。描繪形態: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描畫色彩:燦燦地生光;狀寫氣勢:蓬勃奮飛,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勾畫空間:無邊的曠野上,凜冽的天宇下。
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3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隻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庄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1.釋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朦朧」的意思是 模糊不清 。
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踴躍」的意思 跳躍 。
2.文中描寫開船的動作的詞語有點、磕、退、上前、出,從中看江南水鄉的少年們動作熟練、聰明能幹 的特點。
3.文中的景物描寫具有特色。作者調動了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多方面描寫。各找出一句寫在下面。
視覺:月色便朦朧在水氣里
嗅覺: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散發出來的清香
觸覺: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聽覺: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
4.本段主要寫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於看戲的迫切心情。從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答:開船動作利索,行船速度快,從「我」的所見、所思、所感、所聞中體現。
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4
1丈夫是搞地質的,出差是家常便飯,總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從來不送。丈夫下樓出門也從不回頭張望。
2這回丈夫又走了。門在丈夫背後撞上時,她正站在桌邊收拾碗盤,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A但門撞上以後,她卻撂下手裡的東西,去往陽台,她站在陽台上朝下望。陽台下面是馬路,馬路邊上栽著一排饅頭柳,饅頭柳的樹冠又大又綠,從樓上俯看下去並不像饅頭而像帳篷。她習慣地朝陽台下往東數第八棵饅頭柳那裡望去。她等待著,她知道,再過五六分鍾,丈夫的身影將在那棵饅頭柳下出現。他們這幢樓門開在沒有陽台的一面,從樓門出去繞出樓區前往地鐵入口,必從第八棵饅頭柳那兒經過,然後便被一座治安崗亭遮住視線。每次,她總是欣慰地在預計的時間、預計的位置望見丈夫寬厚的背影,特別是那隻經丈夫設計,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總默默地對著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從未向丈夫吐露過這隱秘的一幕,連兒子也全然未曾察覺。
3這天她習慣性地去往陽台一站,卻忽然不習慣起來,因為丈夫的背影遲遲沒有出現。他必得去乘坐地鐵直往北京站,不可能改往別的方向。怎麼第八棵饅頭柳下不見他的蹤影?惶急中她痛切地意識到,這往常短暫而穩拿的一瞥於她有多麼重要!她忍不住跑到樓下。樓門口空空盪盪。她不知不覺地來到第八棵饅頭柳下,朝四面張望著。難道他鑽到地底下或飛到天上去了?真不可思議。她差一點跑進治安崗亭去報失。回到家中時兒子跟她說什麼她沒聽見,卻聽見了街上急救車「嗚哇嗚哇」的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的聲響。她無端地朝兒子發了火,心裡堵著一塊鵝卵石。
4接連好幾天她都無精打采 。她一忽兒暗自取笑自己,一忽兒又從邏輯推理 上斷定情況的不正常。終於,有天晚上她接到了他從很遠的地方打來的電話,B她情不自禁地說:「你哪兒去了你?你急死我了!」丈夫莫名其妙,於是她便向他傾訴了一切,她怎麼每次分別時都表面上若無其事,每次卻都要跑到陽台上去望他的背影,在那第八棵饅頭柳下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是丈夫深受感動的聲音:「傻女子!那天我剛一出門就遇上了咱們樓老王,他們單www.位的車正好接他去火車站,我就蹭了他的油,你真是死心眼兒不過,我知道那棵饅頭柳,對,第八棵饅頭柳。你知道嗎?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別看我進門的時候沒事人兒似的,其實,我一走到那棵饅頭柳下,就忍不住抬頭望咱們家的陽台,咱們家的窗戶,有時一站好幾分鍾,特別是晚上,那一窗燈火,讓我心裡頭好愛你們」C撂下電話,她才發現兒子站在面前,兒子正問她:「媽,您干嗎抹眼淚兒?」
21. 以下標題哪一個更適合本文?為什麼?(4分)
A.夫妻情深 B. 第八棵饅頭柳
22.第3段中,「她」沒有看見丈夫的背影之後有哪些表現?請簡要概括。(4分)
(1) (2)
(3) (4)
23. 批註是精讀文章常用的一種方法,即從內容、寫法、語言等方面給文章加上批語。請從文中A、B、C劃線句子任選兩句,自選角度加上批註。(8分)
( )句:
( )句:
24.文章結尾「她」流淚了,請用第一人稱寫出「她」此時的心理活動(80字左右)。(6分)
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5
分)選擇 B得2分。能說明一點理由,得2分。選擇A,並說明一點理由得2分。
參考得分點:
(1)「第八棵饅頭柳」是「她」和丈夫之間相互牽掛,愛與被愛的紐帶,也是文章的重要線索。「夫妻情深 」不具有這樣的作用。(2)「夫妻情深」抽象,「第八棵饅頭柳」形象。(3)「第八棵饅頭柳」是「夫妻情深」的體現、更具體可感。(4)「夫妻情深」直白,「第八棵饅頭柳」 含蓄,更有韻味,給讀者想像的的空間。
分)(1)她跑到第八棵饅頭柳下四處張望。(2)她差一點跑進治安崗亭去報失。(3)兒子跟她說話沒聽見,卻聽見了街上急救車的聲響。(4)她無端地朝兒子發了火。 (每點1分)
23. (8分)示例:
A 句參考角度:(1)運用動作描寫。「撂下」、「去往」、「朝下望」,幾個動作真實地再現出「她」 對丈夫牽掛與愛戀的心理。(2)用詞生動准確,與前面的若無其事形成對比,傳神而細膩地刻畫出她對丈夫的關心。
句參考角度:(1)運用語言描寫。語言短促,她失去了矜持,十一個字出現了三個「你」,可見丈夫在女人心目中的分量之重,表現了她對丈夫情之深、愛之切。(2)運用語言描寫。責備對方,恰恰浸透無限愛意。(3)神態描寫。「情不自禁」准確寫出她在接到丈夫電話時真情流露的樣子。
C句參考角度:(1)側面描寫。通過兒子的問話側面描寫了女人淚流滿面的神態,這是激動的淚水,也是幸福的淚水。(2)側面描寫。以兒子的角度,表現她因丈夫愛的獨特表白後的感動,表現他們夫妻含蓄的感情。(3)用抹眼淚的具體動作(細節),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她完全沉浸在感動中的樣子。(4)以「她」的流淚收束全文,言盡而意無窮。
(每處4分,內容3分,表達1分。)
分)根據語境,合理想像,用第一人稱描寫,4分;語言表達,2分。
閱讀理解及答案 篇6

⑤ 《兒子的習作獲獎了》作文

兒子作文獲獎的小感悟
兒子自從進入初中以來,作文明顯的有點撓頭,什麼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的,經常弄成一鍋粥。本來小子對作文也比較有興趣的,但是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看到兒子的作文得分,那叫一個悲催,雖然不是最低,總是覺得自己偏愛碼字寫文章的,這讓兒子的興趣被打擊的不輕,怎麼兒子對命題作文就是沒法提高呢。每次卷子的作文都會拉分,這當場的發揮竟然這樣缺乏實力。還是這小子總是給自己留的作文時間不夠,最後草草收場。究其原因還是發愁不知道如何下筆造成的吧。

我時常想跟兒子討論作文,可是那小子總是說老師有範文背住就可以了。以此拒絕我的幫助,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幫他,或者我的意見並不適合當今的考試命題,所以這作文一直到初二的時候,總是比較弱項的。

⑥ 高考現代文閱讀《洗澡》答案

11.(25分)

(1)(5分)

答D給3分 答B給2分 答C給1分 答A、E不給分

(2)(6分)

①精明,節儉,有些小氣甚至吝嗇:②敏感,如膩,謹慎,多慮;③心地較為

善良,通情達理。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突出季節特徵;②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理;③使情

節的發生和發展更加合理。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4)

觀點一:使小說的主題思想深刻、豐厚

①取材於「洗澡」這樣的日常小事,表現當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過「洗澡」引起的故事,體現作者對社會和人際關系變化的第三和思考;③「洗澡」觸發的人物深層的心理波瀾,深入提示人性的奧妙和復雜,表現作者對某種地域、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審視。

觀點二:使小說的結構藝術精巧、高明。

①以「洗澡」作為全文的結構線索,似拙實巧,俗中見雅,以小見大;②用「洗澡」穿針引線,使小說中兩面三個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聯系自然,轉換自如。③以「洗澡」作結,畫龍點睛,一語雙關,平中見奇,舍蓄而有餘味。

觀點三:使小說的象徵意蘊舍蓄、多元

①以「洗澡」為紐帶,通過對人物言行與心理錯位而有控制的敘述,使象徵手法深藏不露,結尾一語雙關,畫龍點睛;②小說人物都沒有姓名,有助於啟發讀者體悟「洗澡」的象徵性;③象徵意蘊立體多元,「洗澡」內含的反思層次豐富,針對面廣,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夠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分析充分,給6分。

熱點內容
都市類紅三代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3 20:21:44 瀏覽:938
小說推薦古代言情穿越簡介 發布:2025-08-23 20:17:33 瀏覽:923
小說言情關於下了葯 發布:2025-08-23 20:17:28 瀏覽:129
末日姐弟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3 20:16:56 瀏覽:761
經典好看禁忌戀小說推薦肉 發布:2025-08-23 19:35:36 瀏覽:784
全本免費女尊小說掠心女王爺 發布:2025-08-23 19:31:34 瀏覽:519
有什麼好看的非親兄妹小說 發布:2025-08-23 19:26:56 瀏覽:409
閻王小說話本推薦 發布:2025-08-23 19:06:43 瀏覽:169
小說男主是天才的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3 18:56:49 瀏覽:481
靈異事件但是上古神仙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3 18:42:54 瀏覽:387